英國詩人約翰‧米爾頓(John Milton, 1608-1674)最重要的作品《失樂園》(Paradise Lost),內容是聖經裡面創世紀的第一章:亞當與夏娃受到撒旦的引誘,吃下了禁果,而被上帝驅逐出伊甸樂園。
張隆溪教授解釋,以往西方傳統的史詩故事,比如荷馬或維吉爾的史詩,總是關於戰爭和英雄,然而米爾頓的《失樂園》,它所描寫的不是一個肉體的形容,不是大英雄,也不是打仗、戰功,它寫的完全是精神性的。故事裡面最中心、核心的一個動作,就是一個女人從樹上摘了一個果子吃,這個動作雖然很微小,但卻充滿了象徵意義,它的象徵就在於善跟惡之間的區隔,在於無知跟知識間的區別。因此,張隆溪教授認為這部史詩是精神的史詩,因為它描述不是人肉體的力量,而是描寫人的精神,永恆的追求。
此外,不同於傳統史詩,米爾頓選擇的主題是人──亞當和夏娃──而不是一個王。他寫的是很多人生活當中最根本的精神矛盾的追求,而不是王的輝煌業績,這是非常重要的。而也就是這一個特點,使得《失樂園》這部經典對於今日的讀者仍然充滿了吸引力,而其中所探討的知識、自由意志、及善惡的問題,無論在任何時代,都值得人們深思。
作者簡介:
張隆溪
北京大學碩士,美國哈佛大學博士,曾任教北大、哈佛、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現任香港城市大學比較文學與翻譯講座教授。2009年被遴選為瑞典皇家人文、歷史及考古學院外籍院士。主要從事東西文學和文化的比較研究,重要著作有《二十世紀西方文論述評》、《走出文化的封閉圈》、《中西文化研究十論》、《五色韻母》、《比較文學研究入門》等。
繪者:吳孟芸
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多媒體組畢業。曾於米蘭藝術學院主修古典油畫、威尼斯國際平面藝術學院研修金屬版畫,石版畫,與手工書籍裝訂。插畫作品散見各報章雜誌媒體書籍,創作技法多元豐富,內容多為純文學類作品。
章節試閱
靈魂的史詩《失樂園》
張隆溪
不同於傳統的史詩
彌爾頓最重要的作品是取材自《聖經.創世紀》的長詩《失樂園》。這部作品初版於1667年,分為十部,1674年第二版重作調整,分為十二部,字句略有增刪,並在每部之前加上提要,略述內容大概。按照寫作史詩的慣例,故事須從中間說起(in medias res),所以《失樂園》開頭描述跟隨撒旦反叛上帝的天使們在地獄中苦受煎熬,撒旦決心報復,於是逃出地獄,往上帝剛造好的伊甸樂園飛去。上帝在天堂已預知撒旦將引誘人類墮落,便對聖子耶穌基督預言亞當與夏娃將違背上帝禁令,偷食禁果,並由此而喪失樂園,帶來死亡。基督對於人類將因此受罰,頓生憐憫之情,便自告奮勇,願意犧牲自己,為人類贖罪。撒旦後來果然引誘夏娃吃了知識樹禁果,亞當不願獨自留在伊甸園,也吃了禁果,於是他們雙雙被逐出樂園,走入人世,開始了人類艱苦的歷程。
彌爾頓的《失樂園》是一部史詩,而史詩和悲劇是文藝復興時代被視為最重要的文學體裁。古希臘荷馬史詩《伊利亞特》講述希臘大軍攻打特洛伊城的十年征戰,《奧德修斯記》則記述奧德修斯在特洛伊戰爭結束後返回故鄉,一路上遇到各種艱難險阻的奇特經歷。羅馬詩人維吉爾摹仿荷馬創作史詩《埃涅阿斯記》,講述特洛伊戰爭之後,埃涅阿斯歷盡艱辛,從特洛伊輾轉到意大利,在那裡建立起羅馬帝國的神話化歷史。希臘羅馬史詩成為史詩的規範,題材都是戰爭或歷險這類大場面的故事,有眾多人物和曲折的情節,但彌爾頓的《失樂園》卻與之不同,除開頭描繪地獄中反叛的天使較符合規範之外,其核心內容卻既無轟轟烈烈的行動,也無眾多人物。彌爾頓自己深知史詩傳統,但他有意識打破傳統,創作一部他自謂「在散文和韻文裡迄無前例」的作品(I.16)。在文學上一如在政治上,彌爾頓都是一位激進的改革者。他詩中包含的思想,他對理性、德行、自由的強調,使他成為英國文學中極具聲望和影響的大詩人。例如十九世紀著名詩人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覺得當時英國有如一潭死水,大多數人都自私、粗野,便寫過一首十四行詩呼喚詩人重新到來﹕「彌爾頓!你應該活在此刻﹕英格蘭需要你」(MILTON! thou should’st be living at this hour: / England hath need of thee)。在華茲華斯詩中,彌爾頓顯然成了道德和精神力量的象徵。彌爾頓不僅在英國文學中很有影響,而且在歐洲其他文學傳統中也像但丁、莎士比亞一樣,是具有典範意義的經典作家。
描述靈魂的行動
彌爾頓的《失樂園》確實是一部氣勢磅礴的鴻篇巨製,然而在文學批評史上,這部作品並非一直受到眾口一詞的讚譽,卻不時有人對之略加微辭,甚至質疑其價值。美國作家艾倫.坡在《詩的原則》一文中就說,《失樂園》如此冗長,不可能處處俱佳,所以我們「若要視之為詩,就除非忽略一切藝術作品必不可少的因素,即統一,而只把它當作一系列較短小的詩來讀。」艾略特責備彌爾頓對英詩和英國語言有「很壞的影響」,說彌爾頓「寫英語好像是死的語言,」更貶責《失樂園》取材《聖經》極不妥當,認為「那個神話在《創世紀》裡好好的,本不該去觸動,彌爾頓也並沒有作出任何改進。」他還說,彌爾頓在英國詩人中,「大概是最為古怪的一個。」艾略特認為「不該去觸動」《聖經.創世紀》裡人之墮落的神話,以為那不能做史詩題材,其實是十七到十八世紀新古典主義時代以來一個尋常的批評觀念,也即所謂理性時代的一種科學精神。例如十七世紀古典主義詩人約翰.德萊頓在《論諷刺的起源和發展》(1693)一文裡,就認為《失樂園》是失敗的作品,而究其原因,也認為是題材選擇不當。德萊頓說:「失敗應該歸咎於我們的宗教。人們說古代異教信仰可以提供各種文飾,但基督教卻做不到。」對德萊頓及其同時代人說來,正像柏拉圖早已指出過的,詩和真理乃南轅北轍,彼此不同,所以作為精神真理的基督教不適宜於詩之虛構表現。法國批評家布瓦洛在很有影響的《詩藝》裡就說,用詩去處理《聖經》題材,就只會「把真神變成虛假的神(Du Dieu de vérité faire un Dieu de mensonges)。」德萊頓更進一步解釋說:「謙卑和順從是我們最注重的美德;這當中除靈魂的行動之外,不包括任何行動,而英雄史詩則恰恰相反,其必然的布局和最終完善,都一定要求轟轟烈烈的行動。」這的確講出了以希臘羅馬神話為背景的荷馬史詩與彌爾頓取材《聖經》的史詩之間重大的區別,尤其在「轟轟烈烈的行動」這一點上,彌爾頓的史詩確實很難與荷馬史詩那一類古典作品相比,因為荷馬史詩描寫的是阿喀琉斯的憤怒和特洛伊城之陷落,或是奧德修斯驚天動地的冒險經歷,而在《失樂園》的中心,唯一的行動不過是一個弱女子咬了一口蘋果而已。
靈魂的史詩《失樂園》張隆溪不同於傳統的史詩彌爾頓最重要的作品是取材自《聖經.創世紀》的長詩《失樂園》。這部作品初版於1667年,分為十部,1674年第二版重作調整,分為十二部,字句略有增刪,並在每部之前加上提要,略述內容大概。按照寫作史詩的慣例,故事須從中間說起(in medias res),所以《失樂園》開頭描述跟隨撒旦反叛上帝的天使們在地獄中苦受煎熬,撒旦決心報復,於是逃出地獄,往上帝剛造好的伊甸樂園飛去。上帝在天堂已預知撒旦將引誘人類墮落,便對聖子耶穌基督預言亞當與夏娃將違背上帝禁令,偷食禁果,並由此而喪失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