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特色】
超過一百二十張從未公開過的新聞照片!
圖文並茂,完整呈現甘迺迪家族四兄弟最傳奇的一生!
由普立茲獎得主彙編而成,更顯本書價值!
【內容簡介】
「別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問問你自己能為國家做什麼。」
約翰.甘迺迪的就職典禮致詞,象徵了美國愛國主義的最高潮,記錄了那段短暫又美好、人心團結又自豪的甘迺迪執政時期。
甘迺迪家的兄弟們懷抱著政治上的遠大理想,他們投身二次世界大戰,為自己的國家奉獻;在參議院和白宮內為了自己的理念和人民福祉奮鬥不懈;他們深厚的手足之情,為了自家兄弟義無反顧、全力扶持,同時終生與躲在暗處的暗殺者搏鬥。「甘迺迪」一詞,給予美國人的,是面對恐懼、克服恐懼的勇氣!回顧整個甘迺迪家族,無私奉獻,認同國家,勇於承擔,在近代美國政治史上,列名三大政治世家,影響力深廣!
現在,《甘迺迪家四兄弟》直接用超過一百二十幀的照片敘述這四個兄弟的一生。作者米爾斯為美聯社的記者,曾經榮獲普立茲獎,畢又爾是資深的相片編輯。他們用新聞人的客觀角度和多方蒐集的新聞照片,共同對甘迺迪四兄弟的人生,作了引人入勝的記述。
作者簡介:
華特.米爾斯(Walter R. Mears)
美聯社記者、資深編輯。他從1960年便開始報導政治新聞,特別是四年一度的美國總統大選,沒人比他更了解這其中的內幕與眾多牽連甚廣的事件關聯性。他因報導1976年的總統大選而獲得普立茲獎。另著有《截稿之後:四十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報導故事》(Deadlines Past: Forty Years Of Presidential Campaigning: A Reporter's Story)。
海爾.畢又爾(Hal Buell)
在美聯社擔任照片編輯長達四十年。作品:《時時刻刻:普立茲得獎照片集》(Moments: Pulitzer Prize Winning Photographs)、《希望與夢想:歐巴馬的故事》(Hopes and Dreams: The Story of Barack Obama: Inaugural Edition)。
譯者簡介:
賈士蘅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考古人類學系碩士、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及藝術史系博士班肄業、威斯康辛大學中文系博士班肄業。曾服務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美國丹佛市美術博物館研究員,現從事自由翻譯。譯有:《歷史難解之謎》、《跟著古典小說吃大餐》、《美洲印地安人的文化》、《羅馬帝國》、《美國史──深入淺出普及本》(以上皆由商務出版)其他如《世界末日》、《如何開金口-讓你賺大錢的演說術》、《時間的終點》、《英國史》、《殖民時代的美國》、《英國社會人類學》、《躍升中的四小龍》、《帝國的年代》、《你做得到》、《無限影響力》、《英國社會史》及《西方思想史》等書。
章節試閱
前言
四兄弟
甘迺迪(Kennedy)家四兄弟雖然生下來便享有特權,但也生下來便承受到壓力。當時
有一句陳腔濫調,說每一個美國男孩長大後都可能成為總統。但是在老約瑟夫.P.甘
迺迪(Joseph P. Kennedy)給兒子的庭訓中,「可能」是不夠的:這四兄弟中非得有
一人在長大後成為美國第一位信奉天主教的總統。
四兄弟中日後果然有一人成為總統,但卻因此被刺殺而身亡。另外一人死於競選總統的活動之中。第三人也曾嘗試競選總統,但徒勞無功;因為他個人行為上的缺點抵銷了一切良機。
事實上,老甘迺迪原來是希望自己而非他的兒子當上總統的。他在金融業、烈酒業(有人說他在美國執行禁酒令期間販賣私酒)與好萊塢等領域中致富。1932年,羅斯福總統(President Franklin D. Roosevelt)任命他為新成立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簡稱SEC)主席。
批評者說總統是讓投機者管理和節制投機。據說羅斯福回答得很妙,說只有投機者才了解投機者。老甘迺迪在擔任此職的三年間,果然證實了這句俏皮話。
1937年,羅斯福總統提名老甘迺迪出任美國駐英國的大使。派一名出身波士頓(Boston)的愛爾蘭人後裔,代表美國出使信奉新教的古板聖詹姆斯宮廷,此乃驚人之舉。民主黨大老史密斯(Al Smith)稱老甘迺迪為「愛爾蘭裔美國人先生」。老甘迺迪喜歡這個表現的機會,但是他在任上的表現卻嚴重阻礙了他未來的政治發展。當納粹德國軍隊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橫掃東歐時,他主張姑息,主張美國遷就德國。當德國空軍濫炸倫敦城時,他預言英國將戰敗。
不過,他在1940年回到美國的時候,還自認為可以成為大選中民主黨一方的提名候選人。這是一種奢望,因為在民意調查中,如果羅斯福不繼續第三次競選連任總統,他也只可能是參選總統的民主黨員中有希望成為提名人選的第五順位。
後來因為羅斯福競選連任,所有其他參選總統的人均被封殺出局。
既然父親當不上總統,他的其中一個兒子便非當總統不可。老甘迺迪共有四子,分別是小約瑟夫.P.甘迺迪(Joseph P. Kennedy Jr.)、約翰.F.甘迺迪(John F. Kennedy)、羅伯.F.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及愛德華.M.甘迺迪(Edward M.Kennedy),還有五個女兒。他曾戲稱這九個孩子是他的「甜蜜的負擔」。
這幾個「甜蜜的負擔」也真的成為了負擔。與父親老甘迺迪同名的長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次軍事行動中喪生。約翰.F.甘迺迪(JFK)在達拉斯市(Dallas)遇刺身亡。羅伯(巴比,Bobby)在民主黨初選中獲勝、有望成為黨的總統提名人,但在慶功的時候遭人射殺。愛德華(泰德,Ted)存活下來。他克服了許多自己造成的宦途風波,終於成為當代首位自由派參議員,77歲故世時方離職。
女兒蘿絲瑪麗(Ros ema r y)患有精神病,長期住院,歿於精神病院。凱瑟玲(Kathleen)和未婚夫彼得.文特渥斯─費茲威廉(Peter Wentworth-Fitzwilliam)於1948年死於法國上空的一次空難。只剩下尤妮絲(Eunice)、派翠西亞(Patricia)、和珍(Jean)三姐妹日後悲悼三個兄弟。
這些子女果真是「甜蜜的負擔」。以下就是他們四個的故事。
前言
四兄弟
甘迺迪(Kennedy)家四兄弟雖然生下來便享有特權,但也生下來便承受到壓力。當時
有一句陳腔濫調,說每一個美國男孩長大後都可能成為總統。但是在老約瑟夫.P.甘
迺迪(Joseph P. Kennedy)給兒子的庭訓中,「可能」是不夠的:這四兄弟中非得有
一人在長大後成為美國第一位信奉天主教的總統。
四兄弟中日後果然有一人成為總統,但卻因此被刺殺而身亡。另外一人死於競選總統的活動之中。第三人也曾嘗試競選總統,但徒勞無功;因為他個人行為上的缺點抵銷了一切良機。
事實上,老甘迺迪原來是希望自己而非他的兒子當...
目錄
【目錄】
前言 四兄弟
第1章小喬
第2章傑克
第3章巴比
第4章泰德
【目錄】
前言 四兄弟
第1章小喬
第2章傑克
第3章巴比
第4章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