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2 000 000 人知道是誰殺了諾拉。噓~~~~」
★ 2014年震撼全球書市,引爆話題的犯罪小說。
★ 銷售量直逼《龍紋身的女孩》,擠下丹布朗的《地獄》榮登暢銷冠軍寶座。
★ 創下史上最高版權預付金!橫掃國際版權,即將翻譯成37種語言。
★ 榮獲法蘭西學院小說獎、鞏固爾文學獎決選書!
★ 華納搶下電影版權,《達文西密碼》導演朗霍華執導!
是誰殺了諾拉?
「我希望你學寫作,馬庫斯,我不是要你知道怎麼寫,我是要你成為作家。因為寫書可不是隨隨便便的事:每個人都會寫,可是不是每個人都是作家。」
「可是哈利,要怎麼樣才知道我們是作家呢?」
「沒有人知道他自己是作家,這是要別人來跟他說的。」
二十八歲的馬庫斯‧勾德曼,在兩年前出版了第一本小說,旋即躍升為全美超級暢銷新銳,結果在收了出版社鉅額的預付版稅之後,就得了作家病,可怕的「白紙症候群」。一個字都寫不出來的他,為了躲避出版社和文學經紀人的奪命連環call,決定逃到新罕布夏州的歐若拉鎮拜訪他的恩師,也是美國文壇巨擘哈利‧柯伯特(Harry Quebert)。本來想靠恩師幫忙找回創作靈感的他,卻在偶然間發現哈利不可告人的祕密。原來哈利在三十四歲時,愛上了十五歲的少女諾拉‧凱勒岡,並計劃要私奔,但約定見面那晚,諾拉卻離奇失蹤了。沒想到馬庫斯從歐諾拉鎮回到紐約沒多久,失蹤了三十三年的諾拉的骨骸,竟在哈利的院子被發現,而哈利也在自宅遭到警方逮捕。堅信哈利無罪的馬庫斯,決定再訪歐諾拉鎮,並寫下《HQ事件的真相》,找出到底是誰殺了諾拉!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日,二十七歲的喬艾爾‧狄克的《HQ事件的真相》出版了。這本書光在法國三個月內就狂銷500,000冊,更在一年後銷售超過2,000,000冊。如今,喬艾爾‧狄克是法國近十年來最振奮人心的新銳,而美國亞馬遜書店更封他為「年度最亮眼新星!」
一本書中書中書。一本讓你欲罷不能、廢寢忘食的小說。
作者簡介:
喬艾爾‧狄克Joël Dicker
一九八五年出生於瑞士日內瓦。二〇一〇年於日內瓦大學取得法學院碩士。喬艾爾‧狄克從小就展現對寫作的熱情,但他的前四本小說都沒能獲得出版的機會。他在二十四歲時,完成第五本小說《我們父親的最後日子》,這本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的作品,終於在二〇一二年一月得以出版。
二〇一二年五月他完成了《HQ事件的真相》,而這本書一出版即造成不可思議的口碑效應,以最驚人的速度在法國狂銷。《HQ事件的真相》即將被翻譯成三十七種語言,在四十五個國家出版。本書榮獲法蘭西學院小說獎、鞏固爾文學獎決選、高中生鞏固爾獎。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更封他為「年度最亮眼新星!」
譯者簡介:
尉遲秀
一九六八年生於臺北。曾任報社文化版記者、出版社文學線主編、輔大翻譯學研究所講師、政府駐外人員,現專事翻譯。譯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笑忘書》、《雅克和他的主人》、《小說的藝術》、《無知》、《不朽》、《緩慢》、《生活在他方》、《相遇》、《戀酒事典》、《渴望之書》(合譯)等書。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來自全球媒體的超級讚譽!
「諾拉‧凱勒岡的故事,像《雙峰》般充滿魔力……讀者肯定會被這千回百轉的情節給緊緊抓住,熱切地想知道在眾多的嫌疑犯中到底是誰殺了諾拉。」
—— 美國 書單雜誌
「精采、有趣又充滿活力的閱讀享受,一本具有媚惑你閱讀感官的神祕能力的書。不斷翻轉的情節和古怪有趣的角色設定,讓它成為像子彈列車般的小說。」
—— 美國 亞馬遜網路書店
「一本讓你欲罷不能的文學犯罪小說……讓你超級抓狂、吊人胃口,猜不透真相。」—— 英國 泰晤士報
「繼史迪格‧拉森的《千禧年三部曲》之後,大家期待已久的超好看犯罪小說。」
—— 西班牙 世界報
「風靡全球。」—— 法國 世界報
「結合了所有全球暢銷的元素。」—— 德國 時代週報
「一部偉大的黑色小說。」——義大利 晚郵報
「你將讀到今年最聰明、最讓人不寒而慄的書……這是經典影集《雙峰》遇見電影《贖罪》遇見《冷血》。」——英國 每日電訊報
「聰明、易讀、令人佩服且會人一口氣讀完的情節安排……這是一部傑作,似乎就是設定好要大暢銷的作品。」——英國 地鐵報
「狄克有一流的犯罪小說家的才能,能把他的讀者引入歧途……一個精采絕倫的故事。」——英國 週日快報
「一個誘人的閱讀享受,情節龐大縝密、充滿自信和聰明絕頂……熟練地說故事方法……令人難以抗拒……精心設計的內容和絕妙的娛樂效果。」——英國 獨立報
「已經很久沒有一部懸疑小說能如此令我大感驚喜的了。喬艾爾.狄克是懸疑小說界的一顆閃亮的新星,他證明了他帶有驚悚、讓人歡笑、持續讓人感到震撼的小說是嚴謹的出拳。我等不及要看他寫的下部小說了!」——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無懼》作者 麗莎.嘉德納
「令人目眩神迷的驚悚,令人震驚的原創和出色的情節安排,故事發展峰迴路轉直到最後。這是一樁神祕的謀殺案、一道文學謎題、一部愛情故事,這些都被精巧地編織成一部完美的懸疑小說。喬艾爾.狄克是一個天才,這本書是如此與眾不同。」——紐約時報暢銷作家,《死亡天使》作者 琳達.法爾斯坦恩
「飛機、火車和汽車:隨處可見到人們讀這本書。從我作家的觀點來看,這是本讓人驚豔的新人作品和絕佳的夏日閱讀小說。」——暢銷作家,《芝加哥大道》作者 麥可.哈維,
「HQ值得大肆宣傳?我必須回答『是的』……這600多頁,讓我停不下來……故事情節比毒梟的隧道更加黑暗曲折……。完全沒有重複也沒有相似之處……就這樣我們徹底上癮了。」——美國 每月公開信書評
「一部野心勃勃、多層次的懸疑小說……這個述說名利、友誼、忠誠的小說,在和虛構與現實之間以異常速度推進。」——美國 出版人週刊
「這個錯綜複雜、惹人喜愛的偵探小說顯然是夏天海灘上沉重的沙包……狄克保有文體的易讀性,但曲折的情節發展卻比Twizzler軟糖更加扭曲蜿蜒……這是一部超具娛樂效果的新人作家的驚悚小說。」——美國 寇克斯評論
「絕佳的美國犯罪小說,令人屏息的驚悚。」——美國 Details雜誌
「攪動這樣的好素材,表現出如此高層的情感,如此讓人信服,這就是為什麼這部小說能成為歐洲暢銷書的原因。相信也會成為美國的暢銷書。」——美國 華盛頓郵報
「令人驚嘆的……節奏緊湊,環環相扣……從第一頁,你就會陷入這個關於愛與欺騙的謎團。」——美國 全國稽查報
來自臺灣推理界和出版界的激動推薦!
「《HQ事件的真相》是創作者大膽的自我剖析,也是一場華麗的文學冒險;出版原來可以這麼危險,而創作竟能如此致命。來自瑞士法語區的年輕作家喬艾爾.狄克虛構了一個極度真實的美國故事:有一樁「雙峰」式的小鎮離奇命案,一個失意作家的書寫救贖,還有一場直探邪惡本質的悲劇愛戀。書中的謎團層層疊疊,讓人難以捉摸、更難以抗拒。2014年最具話題性的風雲大書、最聰明絕頂的文學懸疑小說,非此莫屬。」 ── 版權經紀人 譚光磊
「喬艾爾.狄克將『書寫』化作謎團的一環,讓文本本身成為探尋真相的線索之一,使得小說架構與類型閱讀的默契產生了奇妙的對話,展開層層翻轉、衝突與對照呼應。令人激賞!」 ──推理評論人 冬陽
「這是一本找犯人的書,也是談寫作的書,更是本探究「愛」的書。當你開始跟隨主角馬庫斯調查三十三年前少女失蹤案的真相,體驗劇情的峰迴路轉之際,也將跌入偏僻小鎮的情愛螺旋,見證一段段刻骨銘心──卻變了調──的親情、友情與愛情。別錯過哈利‧柯柏特的課堂,那有如醍醐灌頂的三十一條諄諄教誨,定能使寫作者們點頭如搗蒜。」──台灣推理作家協會 理事 寵物先生(王建閔)
「雖然《HQ事件的真相》以美國為背景,但字裡行間顯出歐洲作家的浪漫風格,為故事添上一份與眾不同的獨特情懷;而作者在謎團設計上毫不馬虎,結構巧妙,轉折精采,最後的真相更是出人意表,令瑣碎的片斷剎那間組合成完整的拼圖,衝擊著讀者的情緒。」──推理小說家 陳浩基
「厚到徹夜未眠還看不完,被騙得很慘卻還很開心,HQ就是這麼好看。」──推理評論家 張東君
「歐洲人寫的作品,竟然對美國東岸的人文生態刻劃得無比細緻寫實。如果你來自鄉郊,你也許會對書中描寫的小鎮風情發出會心微笑;如果你的學生時代遇上一個恩師,你也許會懷緬書中的師生情;如果你是推理迷,你也許會被書中緊湊的調查過程牽動著情緒。如果你以上都是,還是以上的都不是,我還是要給你忠告:請務必在有空閒時才打開這本書。因為一開始了,我保證你會一頁接一頁的看下去,欲罷不能。」──推理小說家 文善
「這本書從目錄頁開始,就引發一連串的好奇,作家、懸疑、愛情,各種暢銷元素集於一本,在看書的同時,不斷想追問,一本好的小說,怎麼寫成的。作者似乎透過這本書,跟全球讀者預告了他的暢銷成就!追看本書,似乎成了閱讀者莫名的閱讀病,七百多頁並不長,好的故事會讓你欲罷不能!」──大田出版社總編輯 莊培園
「喬艾爾.狄克的機智程度根本是犯罪小說界中的克里斯多夫.諾蘭。」──《PPAPER Business》主編Kenneth
媒體推薦:來自全球媒體的超級讚譽!
「諾拉‧凱勒岡的故事,像《雙峰》般充滿魔力……讀者肯定會被這千回百轉的情節給緊緊抓住,熱切地想知道在眾多的嫌疑犯中到底是誰殺了諾拉。」
—— 美國 書單雜誌
「精采、有趣又充滿活力的閱讀享受,一本具有媚惑你閱讀感官的神祕能力的書。不斷翻轉的情節和古怪有趣的角色設定,讓它成為像子彈列車般的小說。」
—— 美國 亞馬遜網路書店
「一本讓你欲罷不能的文學犯罪小說……讓你超級抓狂、吊人胃口,猜不透真相。」—— 英國 泰晤士報
「繼史迪格‧拉森的《千禧年三部曲》之後,大家期待已...
章節試閱
事情發生在二○○八年六月十二日,我整個早上都在家裡的客廳看書。外頭天氣很熱,可是在下雨,紐約已經下了三天這種溫熱的毛毛雨了。約莫下午一點鐘,我接到一通電話。剛接起來的時候,我還以為電話那頭沒有人,後來才聽到一個哽咽的聲音。
「喂?喂?您哪位?」我問道。
「她……她死了。」
他的聲音微弱到幾乎聽不到,可是我立刻認出來了。
「哈利?哈利?是你嗎?」
「她死了,馬庫斯。」
「死了?誰死了?」
「諾拉。」
「什麼?怎麼會這樣?」
「她死了,一切都是我的錯。馬庫斯……我到底做了什麼?老天,我到底做了什麼?」
他哭個不停。
「哈利,你到底在說什麼?你想跟我說什麼?」
他把電話掛了。我立刻回撥他家的電話,可是沒有任何回應,打了他的手機也沒人接。我又試了好幾次,也在答錄機裡留下好幾個訊息,可是他沒再打來。我非常擔心。當時我並不知道哈利人在康科德市,他是從州警局總部打給我的。我對當時正在發生的事一無所知,直到將近四點的時候,道格拉斯打了電話給我。
「媽的,馬克,你聽說了嗎?」他嘶啞著嗓子大吼。
「聽說什麼?」
「趕快打開電視!媽的,是哈利‧柯伯特的新聞!柯伯特!」
「柯伯特?什麼柯伯特?」
「媽的,你把電視打開就是了!」
我立刻打開電視,轉到新聞頻道。螢幕上出現的畫面把我嚇呆了,是鵝灣那棟房子,我聽到主播正在說明:今天,作家哈利‧柯伯特就在新罕布夏州歐若拉鎮的這棟房屋裡遭到當地警方逮捕,稍早警方在他住宅的院子裡挖掘出人體殘骸。根據初步調查的結果顯示,這些殘骸可能是當地少女諾拉‧凱勒岡的遺體,她於一九七五年八月在自家住宅失蹤,當時的年齡是十五歲,諾拉‧凱勒岡從此下落不明……突然間,我身邊的所有東西都旋轉起來;我癱在沙發上,整個人愣住了,什麼也聽不見:聽不見電視的聲音,也聽不到道格拉斯在電話那頭扯著嗓門不停大叫「馬克,你聽見了嗎?喂?他是不是殺了一個小女孩?他是不是殺了一個小女孩?」我腦子裡一團亂,彷彿做了一個很爛的夢。
就這樣,這件事震驚了全美國,我也跟大家一樣,在同一時間得知了幾小時之前發生的這件事:大清早,一家園藝公司應哈利的要求來到鵝灣,要在他家的院子裡種一批繡球花。園藝工人整地的時候在一公尺深的地方發現人的骸骨,他們立刻向警方報案,一具完整的屍骸被迅速挖掘出來,然後哈利就被逮捕了。
電視上的一切都發生得很快。畫面一下就從歐若拉鎮的現場轉到西北方六十英里外的康科德市,那是新罕布夏州的首府,哈利現在就被拘留在那裡的州警局刑事警察隊。成群的特派記者已經趕赴當地,就近追蹤調查進度了。顯然,有一條和屍體同時發現的線索讓人不得不認為那就是諾拉‧凱勒岡的遺骸;而一位警方的調查人員也指出,如果這條線索經過確認之後,那麼哈利‧柯伯特可能還會被列為謀殺黛博拉‧庫柏這位太太的嫌疑犯——庫柏太太是在一九七五年八月三十日看到諾拉的最後目擊者,她在當天打電話報警之後,被發現遭人殺害。事情的發展徹頭徹尾讓人目瞪口呆。謠言越傳越盛,不可收拾;消息立刻透過電視、收音機、網路和人際網絡傳遍全國:哈利‧柯伯特,六十七歲,二十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一個謀殺小女孩的卑鄙凶手。
過了很久我才明白此刻正在發生的事情:說不定是過了好幾個小時。晚上八點,憂心忡忡的道格拉斯跑來我的住處,看看我是否受得了這個打擊,我一直相信這是誤會,我告訴他:
「搞什麼啊,他們都還不確定屍體到底是不是那個諾拉的,怎麼能指控他犯下兩樁謀殺案呢!」
「無論如何,他的院子裡確實埋了一具屍體。」
「那他幹嘛叫人來他所謂的埋屍地點挖地?這根本說不通啊!我一定得過去一趟。」
「去哪?」
「去新罕布夏州。我得去替哈利辯護。」
道格拉斯以中西部在地居民特有的現實感回答我:
「千萬別去,馬克,別去那裡,別把自己攪和到這個糞坑裡。」
「哈利打了電話給我……」
「什麼時候?今天嗎?」
「今天下午一點左右。我想我是他唯一可以打電話的對象。我得去支持他!這很重要。」
「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第二本書。我希望你別把我拖下水,我也希望你月底會拿得出一份稿子。巴奈斯基已經快要放棄你了。你知道哈利還會有什麼事嗎?馬克,你太年輕了,別把自己攪進這個糞坑裡!你不要自毀前程啊!」
我什麼話也沒回。電視上,助理檢察官剛剛出現在擠成一團的記者面前。他逐條陳述加諸哈利的罪名:一級誘拐罪,加上兩起一級謀殺罪。哈利被正式起訴了:殺害黛博拉‧庫柏和諾拉‧凱勒岡。誘拐罪和兩起謀殺罪合併量刑,他有可能被判處死刑。
哈利的末日才剛開始。第二天,預審的畫面傳遍全國。在數十家電視台攝影機的鏡頭下,記者的閃光燈如一陣陣狂風暴雨疾掃而過,哈利戴著手銬在法警引領下走進法庭。他看起來飽受煎熬:神情陰鬱,滿臉鬍碴,一頭蓬亂的頭髮,襯衫的釦子沒扣好,兩眼紅腫。他的律師班雅民‧羅斯站在他身旁。羅斯是康科德市知名的執業律師,過去經常為哈利提供一些法律建議,我在鵝灣見過他幾次,對他並不陌生。
電視這個現代奇蹟讓全美國跟著現場直播觀看這場預審,看到哈利為自己被控訴的罪名辯護,看到法官宣告將他暫時羈押在新罕布夏州的州立監獄。這只是暴風雨的開端:那時,我還抱著天真的想法,希望他可以很快被放出來,可是一個小時的預審庭之後,我接到班雅民‧羅斯的一通電話。
「哈利給了我您的電話。」他說:「他叫我一定要打電話給您,他要告訴您,他是無辜的,他沒有殺任何
人。」
「我知道他是無辜的!」我答道:「我很確定。他現在怎麼樣?」
「不好,您應該可以想像。警察給他壓力,他承認了當時跟諾拉有過一段情,時間就在諾拉失蹤前的那個夏天。」
「我知道諾拉的事。可是其他呢?」
羅斯猶豫了片刻才回答:
「他否認了,可是……」
他欲言又止。
「可是什麼?」我心裡非常不安。
「馬庫斯,不瞞您說,事情很棘手,他們手上有重量級的證物。」
「重量級?這是什麼意思?告訴我。可惡!我一定要知道!」
「這是你我之間的祕密,您不能讓其他人知道。」
「我什麼也不會說。您可以相信我。」
「鑑識人員在小女孩的遺骸旁找到了《惡之起源》的原稿。」
「什麼?」
「您沒聽錯,《惡之起源》的原稿跟這個女孩子埋在一起。哈利這下麻煩大了。」
「他沒有提出解釋嗎?」
「有。他說這本書是為了她寫的。她總是窩在他鵝灣的家,有時候她會把這些稿子拿去看。他說在她失蹤前幾天,她一直帶著這份稿子。」
「什麼?」我驚叫了一聲。「他這本書是為她寫的?」
「沒錯。這件事不要傳出去。您想想看,如果媒體知道美國近五十年來最暢銷的這本書不是在敘述一段大家想像的那種愛情故事,而是來自一個三十四歲的男人和一個十五歲少女之間的一段不倫之戀……」
「您覺得有可能讓哈利交保出來嗎?」
「交保?馬庫斯,您還沒搞清楚事情的嚴重性:如果犯的是死刑罪,就沒有交保這件事了。哈利有可能被執行注射死刑。從現在起算的十天內,陪審團將會決定要以什麼罪名起訴他,並且決定是否要召開審判庭。不過這經常只是個形式,毫無疑問是一定會有審判庭的。時間在六個月內,或者一年之內。」
「那在這期間呢?」
「他得待在監獄裡。」
「可是如果他是無辜的呢?」
「法律就是這樣規定的。我再說一次,情況非常嚴重,他們指控他謀害兩條人命。」
我整個人陷進沙發裡。我一定得跟哈利談一談。
「請告訴他,要他打電話給我!」我語氣堅定地告訴羅斯。「這非常重要。」
「我會把話傳給他……」
「請跟他說,我無論如何都要跟他談一談,我會等他的電話!」
才掛掉電話,我立刻從書櫥裡拿出《惡之起源》。書的扉頁上有大師題贈:
送給我最傑出的學生馬庫斯
獻上我真誠的友誼
H‧L‧柯伯特,一九九九年五月
我再次陷入我多年不曾再讀的這本書裡。這是個愛情故事,敘事穿插著書信,說的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愛著對方,卻不能真正相愛的故事。他就這樣為了我依然一無所知的這個神祕女孩寫了這本書。直到深夜我才重新讀完,我望著書名思索良久。這是我第一次思忖書名有何深意:為什麼是《惡之起源》?哈利談的是哪一種惡?
★
三天過去了,在這段時間裡,DNA和齒模鑑定確認了鵝灣發現的屍骸確實是諾拉‧凱勒岡。骸骨檢測證實死者是一名十五歲的孩子,這也說明了諾拉的死亡時間大約就是她失蹤的時候。而且,她的顱骨後側有一道裂痕,即便是三十年前發生的,還是可以確定死者生前至少遭受過一記重擊——諾拉是被人打死的。
我沒有收到任何來自哈利的消息。不過我還是試著透過州警局、獄方或羅斯要聯絡上他,可是徒勞無功。我在家裡像隻無頭蒼蠅轉來轉去,有幾千個問題鑽進我的腦袋,我一心只想接到哈利的神祕來電。週末快要結束的時候,我終於忍不住了,我想我別無選擇,我得去看看新罕布夏州那裡此刻的狀況。
二○○八年六月十六日星期一,我一大早就把行李放進我那輛Range Rover的後車廂,駛上沿著東河走的羅斯福快速道路離開曼哈頓。我望著紐約在我眼前往後退去:先是哈林區,繼而是布朗克斯,然後接上九十五號州際公路往北走。直到我往紐約州的北邊又開了好一段路,已經不可能回心轉意乖乖打道回府的時候,我才打電話告訴我爸媽,我已經在前往新罕布夏州的路上了。我媽說我瘋了:
「你在胡搞什麼呀,小馬克?你要去幫那個殘忍的罪犯辯護嗎?」
「他不是罪犯,媽,他是我的朋友。」
「隨你怎麼說,你的朋友都是罪犯!爸爸在我旁邊,他說你寫不出新書,所以從紐約逃走。」
「我沒有逃走。」
「那你是為了一個女人才逃走的囉?」
「我跟妳說了,我沒有逃走。我現在沒有女朋友。」
「那你什麼時候才會有女朋友?我又想起你去年介紹給我們認識的那個娜塔莉雅了。她是個溫柔的什柯莎。為什麼你不再約她了?」
「妳討厭她。」
「那你為什麼不寫書了?你是大作家的時候,所有人都很喜歡你。」
「我一直都是作家。」
「回家吧,我幫你做好吃的熱狗麵包還有熱熱的蘋果派加一球香草冰淇淋,你可以讓它在上面融化。」
「媽,我已經三十歲了,我想吃熱狗麵包的話,我自己就可以做。」
「你爸爸已經不能吃熱狗麵包了,你知道嗎?是醫生說的。(電話的背景聲音聽得到我爸在那裡呻吟,說他至少可以偶爾吃一下吧,我媽則是對他重申:熱狗麵包和那些垃圾食物的日子已經結束了。醫生說那會把你全身的血管都堵住!)小馬克?我的小親親,爸爸說你應該寫一本關於柯伯特的書,你的作家生涯就可以重新啟動了。現在所有人都在談柯伯特,到時候所有人都在談的就是你的書了。為什麼你現在都不回家吃飯了,小馬克?你好久沒回來了。唔,張開嘴巴,蘋果派好好吃喔!」
就在我越過康乃狄克州的時候,腦子裡的壞念頭讓我把歌劇CD切換成收音機的新聞頻道。新聞說警方走漏了消息:媒體已經知道《惡之起源》的原稿隨同諾拉‧凱勒岡的屍骸一起被挖出來,而哈利也坦承他寫作此書的靈感來自他和諾拉的交往。這些新聞又掀起一波高潮,一個早上的時間就傳遍了全美國。車過托蘭郡未久,我去把油箱加滿。在加油站的小商店裡,只見加油站的站員黏在電視機前,盯著螢幕上不斷重複播放的幾條訊息。我杵在他身邊沒走,當我催他把收音機的音量調大一點的時候,他看著我以驚訝的表情問我:
「您沒聽說嗎?已經好幾個小時了,所有人都在談論這件事。您剛才在哪裡?在火星嗎?」
「我在車上。」
「哈,您的車上沒有收音機嗎?」
「我剛剛在聽歌劇。歌劇會讓我轉換心情。」
他盯著我看了一會。
「我們是不是認識?」
「不認識。」我答道。
「我怎麼覺得我們好像認識……」
「我有一張大眾臉。」
「不是,我很確定我看過您……您該不會是電視上的人吧,是吧?您是演員?」
「不是。」
「那您是做什麼的?」
「我是作家。」
「這就對了,真是的!去年,我們這裡有賣您的書。我還記得很清楚,封面上有您的腦袋。」
他在貨架間鑽來鑽去,想找出那本顯然已不存在的書。終於,他在儲藏室裡找出一本,得意洋洋地走回櫃台。
「看吧,是您!這是您的書。馬庫斯‧勾德曼,這是您的名字,就寫在上頭。」
「您說了算。」
「怎麼樣?有什麼新的沒有,勾德曼先生?」
「沒什麼了不起的進展,老實說。」
「那您現在要去哪?恕我冒昧問一下。」
「去新罕布夏州。」
「這地方正點啊!尤其是夏天。您去那兒做什麼?釣魚嗎?」
「對。」
「釣什麼魚?那裡有些地方釣得到閃電黑鱸魚。」
「去釣一些麻煩啦,我看是這樣。我要去找個朋友,他遇到了一些麻煩。很麻煩的事。」
「噢,沒有比哈利‧柯伯特的事更麻煩的了!」
他哈哈大笑,熱情地握了我的手,因為「我們這裡不常見到名人」,然後送了一杯咖啡給我在路上喝。民眾的情緒沸騰了,不光是因為《惡之起源》的原稿和諾拉的屍骸一起出現讓哈利的罪行更加確鑿,更嚴重的是,這本書的靈感竟然來自一段和十五歲少女共譜的情史,這就撩起眾人心底深處的不安了。此後,大家該如何看待這本書?美國人是不是曾經以壓倒性的多數認同過一名瘋子,將哈利捧成一個明星作家?至於這樁醜聞的背景,記者們則提出種種假設,探究是何原因導致哈利殺害了諾拉‧凱勒岡。是她威脅說要讓他們的關係曝光?是她想要分手害他失去了理智?這些問題在我腦子裡迴盪不去,一路跟著我晃到新罕布夏州。我試著要轉換心情,把收音機切換回歌劇CD,可是沒有一首曲子不讓我想到哈利,而一想起他,我就會再想起這個在地下埋了三十幾年的女孩,就在她身旁的這棟屋子裡,我以為我度過了生命中最美好的幾年。
五小時的車程後,鵝灣終於到了。我什麼都沒想就開車來了這裡:為什麼要來這裡,而不是去康科德市找哈利和羅斯?幾輛衛星直播車沿著一號公路的路肩停放,記者們則在通往屋子的礫石小路的路口站崗,隨時為那些電視頻道插播現場即時新聞。正當我打算掉頭離去之際,所有記者蜂擁而上圍住我的車子,他們把路堵住,好看清楚來者何人。其中一名記者認出我,大叫了一聲:「嘿,是那個作家,是馬庫斯‧勾德曼!」人群更加騷動了,攝影機和照相機的鏡頭貼在我的車窗上,我聽見他們對我大聲吼出各式各樣的問題:「您認為是哈利‧柯伯特殺了那個女孩嗎?」「您知不知道他的《惡之起源》是為她寫的?」「這本書是不是應該從書店下架?」我不想做任何發言,車窗始終緊閉,太陽眼鏡也一直架在我的鼻梁上。現場有幾名負責疏導記者和好奇民眾的歐若拉鎮的警察,他們幫我開出了一條路,我終於驅車揚長而去,消失在矮小的桑樹和高大的松木之間,身後依然傳來幾名記者的叫聲:「勾德曼先生,您為什麼要來歐若拉鎮?」「您來哈利‧柯伯特的家做什麼?」「勾德曼先生,您為什麼會在這裡?」
為什麼我會在這裡?因為哈利啊!因為他可以說是我最好的朋友。這事說來似乎很令人驚訝——我自己也是到此刻才明白的——哈利是我最珍貴的朋友。在中學和大學時代,我無法跟任何同齡的朋友維繫密切的關係,也就是可以一直交往下去的那種關係。在我的生命中,只有哈利可以。說也奇怪,對我而言,他究竟有沒有犯下人們指控他的罪行並不重要,我對他的深厚友情不會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而有任何改變。這是一種奇怪的感情:我相信我寧可跟全國的民眾一起去討厭他,對他的臉吐口水,這樣會簡單得多。可是這件事一點也沒影響到我對他的感情,我頂多只是告訴自己,他是人,人的心裡都會有魔鬼。每個人的心裡都有魔鬼。重要的是要知道,到什麼程度之前,這些魔鬼是可以容忍的。
我把車停在雨棚旁邊滿是礫石的停車場。哈利的紅色「旗艦」跑車就在那裡,停在那棟拿來當作車庫的小小附屬建築物前面,跟平常一樣,彷彿車子的主人在家,一切如常。我想要進屋裡去,可是門上了鎖。就我記憶所及,這是這扇門第一次擋著不讓我進去。我繞著房子走了一圈,沒再看到半個警察,不過房子後廂的入口被塑膠帶擋住了。我什麼也沒做,只是站在那裡遠望著遼闊的封鎖線一直延伸到森林邊緣。從這個火山口般的封鎖線不難想見投入搜索的強大警力,而遭人遺忘的繡球花則在一旁漸漸枯萎。
我應該就這麼看了整整一個小時,過沒多久,我聽見後頭來了一輛車,是羅斯,他在電視上看到我,立刻從康科德市趕來。他說的第一句話是:
「啊,您還真的來了?」
「是啊,怎麼了?」
「哈利跟我說您會來。他告訴我您固執得像頭騾子,您會來這裡埋頭調查。」
「哈利很瞭解我。」
羅斯從他的西裝上衣口袋裡找出一張紙。
「這是他要給您的。」他對我說。
我把那張紙打開,是用手寫的一封短信。
我親愛的馬庫斯:
如果你讀到這幾行字,那就表示你已經來到新罕布夏州打聽老朋友的消息了。
你是個勇敢的傢伙,對此我從不懷疑。我在此發誓,我沒有犯下他們指控我的那些罪行。不過,我想我得在牢裡待上一陣子了,而你有比關心我更重要的事該去做。好好關心你的寫作生涯吧,關心你這個月底該交給出版商的書吧。在我眼裡,你的寫作生涯是最重要的事。別在我身上浪費時間。
祝 好
哈利
P.S.如果你真的還是想在新罕布夏州待一下,或是偶爾來這裡晃一晃,你知道你可以把鵝灣當成自己的家。你高興待多久就待多久。
我只想請你幫我做一件事:餵海鷗。把麵包放在露台上。餵海鷗,這是很重要的事。
─摘自愛米粒出版《HQ事件的真相》
事情發生在二○○八年六月十二日,我整個早上都在家裡的客廳看書。外頭天氣很熱,可是在下雨,紐約已經下了三天這種溫熱的毛毛雨了。約莫下午一點鐘,我接到一通電話。剛接起來的時候,我還以為電話那頭沒有人,後來才聽到一個哽咽的聲音。
「喂?喂?您哪位?」我問道。
「她……她死了。」
他的聲音微弱到幾乎聽不到,可是我立刻認出來了。
「哈利?哈利?是你嗎?」
「她死了,馬庫斯。」
「死了?誰死了?」
「諾拉。」
「什麼?怎麼會這樣?」
「她死了,一切都是我的錯。馬庫斯……我到底做了什麼?老天,我到底做了什麼?...
目錄
失蹤之日(一九七五年八月三十日星期六)…………008
前言
二○○八年十月(失蹤之後三十三年)…………009
第一部
作家病
(出書前八個月)
31. 記憶的深淵 ………… 012
30. 好小子 ………… 035
29. 可以愛上一個十五歲的女孩嗎? ………… 057
28. 懂得如何跌倒是很重要的
(一九九八―二○○二年,麻薩諸塞州,布洛斯大學) ………… 079
27. 在原先種繡球花的地方 ………… 099
26. 諾―拉
(一九七五年六月十四日星期六,新罕布夏州,歐若拉鎮)………… 130
25. 關於諾拉 ………… 142
24. 國慶日的回憶 ………… 165
23. 跟她最熟的那些人 ………… 180
22. 警方的調查 ………… 206
21. 愛情的困局 ………… 226
20. 花園派對的那一天 ………… 247
19. 哈利‧柯伯特事件 ………… 263
18. 瑪莎葡萄園島
(一九七五年七月底,麻薩諸塞州) ………… 293
17. 試圖逃離 ………… 312
16. 《惡之起源》
(一九七五年八月十一日―二十日,新罕布夏州,歐若拉鎮)………… 338
15. 暴風雨前 ………… 363
第二部
作家的療癒
(寫書)
14. 著名的一九七五年八月三十日 ………… 386
13. 暴風雨 ………… 402
12. 畫圖的人 ………… 431
11. 等候諾拉 ………… 449
10. 尋找一個十五歲的少女
(一九七五年九月一日―十八日,新罕布夏州,歐若拉鎮) ………… 464
9. 黑色的蒙地卡羅 ………… 480
8. 烏鴉 ………… 506
7. 諾拉之後 ………… 535
6. 巴奈斯基定律 ………… 548
第三部
作家的天堂
(出書)
5. 撼動美國的女孩 ………… 570
4. 甜蜜的家:阿拉巴馬 ………… 598
3. 投票日 ………… 615
2. 終局 ………… 636
1. 哈利‧柯伯特事件的真相 ………… 652
後記
二○○九年十月(出書之後一年) ………… 700
謝辭 ………… 706
失蹤之日(一九七五年八月三十日星期六)…………008
前言
二○○八年十月(失蹤之後三十三年)…………009
第一部
作家病
(出書前八個月)
31. 記憶的深淵 ………… 012
30. 好小子 ………… 035
29. 可以愛上一個十五歲的女孩嗎? ………… 057
28. 懂得如何跌倒是很重要的
(一九九八―二○○二年,麻薩諸塞州,布洛斯大學) ………… 079
27. 在原先種繡球花的地方 ………… 099
26. 諾―拉
(一九七五年六月十四日星期六,新罕布夏州,歐若拉鎮)………… 130
25. 關於諾拉 ………… 142
24. 國慶日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