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樣的小事2024百大2025全球趨勢鹿野忠雄手機成癮楊双子張忠謀村上春樹梅克爾制度基因OPENBOOK好書獎讀冊12月選讀聯經暢銷66折起讀書共和國75折起最透明的故事民防必修課大人學瓊瑤
放入購物車

生死謎藏:善終,和大家想的不一樣(大塊20週年經典紀念版)(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黃勝堅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11-02

ISBN/ISSN:9789862132043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24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2010開卷好書獎:美好生活書。
推薦理由:「本書以真實的臨終故事,說明醫院強力「救生」,反讓病患白受折磨、家屬徒增悔恨,推廣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的「善終權」,並詳附執行資訊,實用、好讀,且發人深思生死真諦。(夏瑞紅)


從接受醫學教育開始,老師就不斷的交代學生,醫生的天職,就是要救人,拼了命的救!」
然而,老師卻沒教過,當面對醫療極限,病人救不回來了,要怎麼辦?

絕大部份的醫護人員,都很認真努力在打拼!但是似乎忘了醫療的極限在哪裡?究竟是醫師無法面對救不回的失敗?或是,醫學教育的失敗?醫「生」,除了要會治病救命之外;還要會顧「死」!因為這才是完整的醫療本質。

面對病患將至的死亡或者是訴訟的壓力,醫療團隊害怕失敗與醫療糾紛,對臨終病人盡力的搶救,「永不放棄」是最好的藉口,至於病人痛不痛苦,都已經不需要被在意了?反正該做的都做了,真就無愧於心了嗎?這種沒有「極限」的醫療行為,對病人也好,家屬也好,難道不會,
造成另一種無法平復的傷害嗎?

醫生不能只看到「器官」,沒看到「人」,只看到「病」,沒看到「病人」,更不用說旁邊的家屬。「病人」,不是數據、超音波、病理報告的組合。而是一個有喜怒哀樂,在家庭、在社會中活生生的一個人。

簽了「不實施心肺復甦術DNR」意願書或同意書,是善終的起點,不是代表一定得死、不是代表甚麼事都不用做,不過是,建立「臨終前照護計劃」共識而已!簽了DNR之後,是醫療團隊對家屬承諾:如何問心無愧的,面對病患與家屬,陪伴一起走過死亡的幽谷。


三十六個真實故事所改編,大孝與大愛,並非不計親人痛苦的搶救到底,而是親切陪伴疾病末期的親人,協助他坦然接受疾病,減少他身、心、靈的痛苦,協助他放下萬緣,安詳往生。

對回天乏術的末期病人來說,要的不是CURE(治癒),而是CARE(照護),CURE和CARE,雖然只有一個字母不同,U和A之差,但醫師能做到的,是預防病人最後的痛苦,盡量幫忙善終。
雖然很多人說,現在的醫療是器官化、疾病化,但別忘記,最後必須回歸到「人」的身上,醫師不是在照顧器官、不是在照顧疾病,而是應該在照顧「人」!

在生命末期的時候,病人救不起來了,這時家屬甚至比病人更需要照顧,很多家庭或許是第一次面對死亡,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會面對什麼問題?一旦碰到了,如何應變?不知道什麼是能承受?不知道什麼是不能承受的?

請不要用世俗那麼「制式」的眼光,來看待死亡,對每一個家庭來說,都有它的意義存在。也許應該說,面對死亡,是大家應該停下腳步,省思生命的謎藏所隱寓的課題。

人生有四道:道愛、道謝、道歉和道別!這些,是需要有心、有時間去完成的,別讓生死兩遺憾,追悔一輩子。且看黃勝堅醫師,用36個扣人心弦、至情至性的感動,幫我們解開生之死間的謎藏。

作者簡介:

黃勝堅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物理治療學士畢業

國立台灣大學學士後醫學系畢業

現職: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台大醫學院外科助理教授

曾任: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外科部主任

黃勝堅醫師,醫學院的學生,都暱稱他叫:「堅叔!」型貌活似穿著便服的耶誕老公公,奔波在人世間,近十年來,年年國內外上百場演講,散播「臨終照護」與「悲傷輔導」的醫病大愛。

除腦神經外科、急重症照護專長外,黃勝堅醫師於2003年取得「安寧緩和醫療」專科醫

師證照,對於重症末期病患照護有豐富的經驗。

最令黃勝堅醫師感動的事:病人往生了,家屬辦完後事,會特地寫信或打電話告訴他:「

謝謝黃醫師,讓我家人安祥和有尊嚴的離世!」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陳明豐(台大醫院院長):

「善終權」,原本就該是每一位民眾,都要懂得的人生備案!

陳榮基(台大醫學院、台北醫學大學、恩主公醫院教授):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趙可式(成大護理系教授、台灣安寧緩和醫療之母):

醫師拼命救人,命救起來了,病治好了,是「積德」!

病人受盡千辛萬苦,百般折磨,最後「歹終」,是「作孽」!

邱泰源(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

末期病人,如果沒有機會讓他去接受安寧照護的選擇,這是不人道的!

柯文哲(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第一次面對死亡

1995年8月,我升任臺大醫院腦神經外科的主治醫師,前半年,不論腦傷手術或病人恢復情形,都還算順遂;可是到了1996年,終於避免不掉的,要面對自己病人的死亡。

一位自日本回國的華僑,因為先生往生,處理完後事,選擇離開傷心地,回到生長的故鄉散散心,沒想到在台北街頭,發生了致命的車禍。她的腦傷很嚴重,文獻上告訴我們說:「當一個人顱內壓超過25毫米汞柱(mmHg),就預後不好。」而這位新寡的太太,儘管經過即時手術搶救,但顱內壓越來越高,甚至大於30-40-50毫米汞柱。

雖然,我心裡已經清楚的知道:「這位病...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序:
以人為本的醫療照護:尊重、關懷與同理心………………………………………陳明豐
未能協助病人安詳往生,才是醫療的失敗………………………………………………陳榮基
良醫、良知、良能;善生、善終、善別…………………………………………………趙可式
安寧緩和醫療「救」生活品質,「救」自然生命期,更追求善終………………………邱泰源
生死之間……………………………………………………………………………………柯文哲

緒:
第一次面對死亡
第一次陪病人死亡

第一章:拼
不孝 /自來「血」/ 你們是Pro嗎 / 度分,如...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