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想前顧後,不如先動手做!」
一粒小小種子,讓我學會了享受人生
一對平凡的都市上班族夫妻,終日為了柴米油鹽汲汲營營,
直到第一個孩子出生,開始留意每天吃進肚子裡的食物,
市售有機食品琳瑯滿目,但是真假難辨,往往不知從何挑起。
那麼,不如自己來種吧!
於是,這對完全沒有務農經驗的夫妻,
就這樣展開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生活!
作者秉著「別想太多,先做再說」的信念,
不知不覺成了租地種菜的自給小農。
從種菜種稻開始學起,一切秉持手工作業。
在他的菜園裡,縱然沒有「效率」可言,卻有「自給自足」的豐富體驗。
正因為現代人生活在物質氾濫、虛擬與現實不分的功利時代,
往往漠視了生命裡最純粹最原始的微小美好。
於是這對夫妻除了身體力行,也讓三名子女從小接觸農活,
拜大自然為師,細細體會知足常樂的幸福。
1. 從菜槽起步到租地自耕的自給生活
身為上班族的作者,一邊農活一邊上班,他並沒有特異功能,只是懂得「放自己一馬」。
2. 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全拜菜園之賜
一邊農活一邊上班,讓作者認真思考生活中除了拼命工作之外,還多出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對社會奉獻的收穫。
3. 從大自然看到了事物的本質
作者在農活過程中發現許多大自然的智慧,例如斬草不除根,認識雜草的力量,體認大自然沒有多餘的事物,開始以柔軟的角度看待周遭的人事物。
4. 利用農活來教育子女
作者發現種菜是與家人溝通的潤滑劑,利用主題式菜園拉進大人與孩子們的距離(咖哩菜園、披薩菜園,甚至屬於大人的下酒菜菜園),甚至孩子因為親自參與栽種,也開始喜歡蔬菜,不再偏食了。
5. 從自己、家人到社區的互助生活
種菜除了變成全家人的目標,也擴大了與街坊鄰居的人際關係。
6. 餐桌上的農地直送
在餐桌上可以嚐到一年四季的當令鮮蔬,大家吃得安心。
7. 搭蓋一棟與大自然為伍的房屋
讓作者親身體驗到製造現場的趣味。
8. 用菜園創造美景
作者利用天然素材營造自然景觀,落實真正的「家」+「庭」生活。
大自然教我們感動,
感動的力量帶來生存的力量,
這就是自給自足的大滿足人生。
*本書特色
1.忠實記錄人人稱羨、長達九年的城市小農生活,並在日本各大雜誌、電視節目引發討論熱潮。
2.提供天然無農藥的農活概念。
3.無私分享「簡單,就很容易快樂;體驗,就很容易滿足」的生活態度。
4.輕鬆筆調搭配彩色照片、素描插畫,營造無限想像空間。
5.附錄提供全台灣市民農場的相關資訊,為讀者一圓自給自足的夢想。
作者簡介:
畑明宏(はたあきひろ)
上班族+樹醫生+自耕農+PTA家長會會長
1967年生,宮崎大學農業系畢業,91年進入一家大型建設公司,在設計部門負責全國造街、商業大樓及公寓大樓等建築的企畫開發工作。在私人領域中,一家五口的三餐從蔬菜到米類等等全都是他自己種出來的,全家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目前在電視節目有常態性演出,並在雜誌上寫專欄。
自給自足的原點是他小學3年級的時候,祖母送他番茄的幼苗,後來結出累累果實的感動。他認為LIFEWORK就是人與大自然的橋樑。
譯者簡介:
王華懋
專職譯者,現居於好山好水之東部。閱讀翻譯以外,致力於過好每一天。
譯有多本作品,類型包括推理、文學及各種實用書籍。
章節試閱
外婆教導我和植物對話的重要性
來聊一下我會愛上植物的機緣。
我有一個出生於明治四十二年(一九○九)、今年一○二歲的外婆。她住在京都市,身體依然健朗。她每餐只吃一菜、八分飽,對凡事都心存感謝。駝背的外婆總是笑臉迎人,我最喜歡她和藹可親的笑容了。
畢竟外婆年事已高,最近也有點健忘,沒辦法獨自外出,但一直到我唸高中時,她都在從事縫製西陣織(註)和服腰帶的工作,並抽空從京都搭電車把租地採收的新鮮蔬菜送到我住的西宮。
(註):西陣織是日本京都的傳統織布技術。
我去車站月台接外婆時,她總是一臉笑容,把裝滿蔬菜的袋子遞給我。沉甸甸的袋子陷進手指的重量,我到現在還記得一清二楚。一想到外婆操勞著那小小的身軀,在工作的空檔為我種菜,我就深切地感受到外婆對我們的呵護。算算車錢,那白蘿蔔一條都快值一千圓了,但外婆種出來的菜每一樣都新鮮可口,跟附近超市賣的相比,其滋味有天壤之別。尤其是外婆自己做的醃白菜,那真是人間美味,就連當時還是小學生的我都覺得只要有白飯與醃白菜,其他什麼配菜都不用了。等我出社會開始工作以後,也吃遍了京都知名店家的醃菜,卻從來沒遇過比外婆做的更好吃的醃菜,那一定是因為外婆的醃菜充滿了愛吧。
外婆經常與我聊起她的種菜經。
「阿明啊,你看,這麼小的種子,居然會變成這麼大的白蘿蔔呢。」
「只靠水和肥料就可以種出這麼好吃的菜,很神奇吧?」
外婆總是笑呵呵地告訴我種菜的樂趣與奧妙,而我也興致勃勃地探出身子聆聽。
在我小學三年級五月份的某一天,外婆買了一些番茄、茄子和小黃瓜的幼苗給我,那是在京都北野天滿宮的廟會買的。包括我在內,外婆總共有八個孫子,但收到菜苗禮物的大概只有我一個。比起集眾人期待於一身的長孫哥哥,我這個次男調皮搗蛋,唯一的長處就是個性活潑。不過我比任何人都愛吃外婆種的菜,所以外婆很早就看出了我對蔬菜的興趣吧。她總是特別關心我,認為像我這種小孩應該也有什麼優點。
我馬上把菜苗種在家裡的院子。這些苗只有我在照顧,因為我們家是單親家庭,家父在我出生之後不久就病逝了,家母忙於工作,而家兄對種菜毫無興趣。起初,我並沒有參考園藝書籍,也沒有問人,只靠著一個月來訪一次的外婆指導。不過,外婆並沒有教我太多,只說「要立支柱,把莖幹綁起來」、「差不多該張網了」、「油粕(註)要撒在每一株之間」。
(註):油菜渣製成的肥料,亦可當作家畜的飼料。
現在回想,外婆並沒有被一般觀念或別人寫的種菜指南所束縛,而是引導我要自主思考、親自與每一株植物對話。雖然擁有愈多種植知識和資訊,成功率確實會提高,可是過於依賴那些知識,從植物身上學到的東西也就少了。我想,外婆就是要告訴我這一點。
外婆的指導也適用於種菜以外的一切事物。如果依照指南去做,很容易做出一定的成果就滿足,於是便忽略了對事物本質的洞察力。當然,我當時還是小學生,根本不懂這麼深的道理。
然後,我每天放學便仔細觀察我的菜苗,與它們對話。我非常努力地照料它們。我還記得我會問菜苗:「你們渴不喝?」「要不要來點肥料?」我從梅雨結束後就努力澆水,到了七月,小黃瓜收成,番茄開始轉紅,茄子也結實了。那味道吃起來跟外婆種的有點像,連過去都不太誇獎我的家母和家兄也高興極了。
然而,我自己卻感到困惑,我只幫了一點忙,是植物自己靠著泥土、水、陽光和空氣這些大自然的力量成長結果,誇獎我豈不是很奇怪?可能是因為我不是照著指南去做,卻得到這樣的成果,反倒覺得驚奇極了。這次的經驗讓我用所有的感官體驗到自然界的不可思議和偉大。而最讓感到我高興的,還是收成、品嚐蔬菜、與家人一同分享的喜悅。
這樣的經驗,讓我後來愛上了理工科,學習農學,踏上成為樹醫的人生。
生活園藝的好處
年過三十以後,我開始以庭院設計和園藝的專家身分四處演講。雖然我是滿懷誠意,分享過去在學校和公司所學的造園與園藝知識,但其實只是列出一堆知識,似乎還是過於空洞,有時候會被歷練豐富的客戶識破我只是略懂皮毛。其實我還不夠格被稱為「老師」,也沒有其他頭銜可稱呼,所以每次在講演時被人喊老師,我都覺得心虛極了。
於是我開始自問自答,發現如果身為講師的我沒有每天實踐自己的演說內容,好好生活的話,不管說得再動聽,都缺乏說服力。從那時候起,「生活園藝」便逐漸成為我演講的主題之一。
一般的日本園藝都著眼於種植花草、裝飾成賞心悅目的庭園,這固然是一件很棒的事。但我所構想的「生活園藝」,是即使對園藝沒興趣的人,或是像家母只知道栽種青蔥,卻沒有特別意識到園藝的人,都可以把在日常生活中花時間整理菜園變成理所當然的事情,讓生活過得更舒適。
這是我在英國的體驗。英國人的住家庭院之美自不必說,整理庭院的人,也都把園藝視為下廚或散步,盡情享受園藝活動。裝飾在室內的鮮花是從花壇剪下來的,烹調素材中的蔬菜和香草也是從庭院摘下來的,園藝儼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這與日本當時常見的、大費周章的「好,我們開始做園藝吧」完全不同,而是自然融入日常生活中。我原本只是聽說,這下子親眼目睹,大感驚奇。NHK電視台介紹美國繪本作家暨園藝家塔莎‧杜朵(Tasha Tudor)的庭院,還有京都大原的維妮蒂亞(Venetia Stanley-Smith)女士的生活方式,就是「生活園藝」的絕佳例證。她們的住宅旁邊就是融合大自然的庭院,我想她們美好的生活方式一定打動了許多人。我自己也從十年前就開始盤算,從都市的公寓搬到近郊有庭院的透天厝,好實踐這樣的生活園藝。
然而,現實生活往往事與願違。我租屋而居的西宮市生活機能非常便利,只要搭電車十五分鐘就可以前往大阪及神戶。附近還有營業到很晚的健身中心,平日下班後可以去運動,流過一身汗後洗個澡再回家。假日則可以逛街購物、看電影、參觀美術館、上餐廳,盡情享受都會生活。
轉捩點是長男的出生,當年我三十六歲。
我看過許多例子,都是在孩子誕生以後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我們夫婦也不例外。我的孩子幸運地沒有體質過敏等問題,但我許多朋友的小孩都飽受過敏或氣喘等症狀之苦。內子原本就對料理十分講究,生下孩子以後,她更是留意食材,刻意選購天然食品。婚前,我幾乎每天吃便利商店的東西,甚至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但是受內子的影響,我也開始閱讀相關書籍或是聽演講。
一旦講究起來,我便開始在意起所有吃進肚子裡的東西了。出門購物時,也養成了一一確認食品原料和產地標示的習慣。可是,所謂的天然食品,價格通常比一般商品昂貴兩到三倍。安全而安心的食物不是盡量不使用農藥或殺草劑,就是不使用化學肥料,而是有機肥料。此外,必須花更多時間和工夫栽種,所以價格昂貴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我們家即使短期內買得起這些食材,也沒有足夠的收入能夠持續下去。
某一天,我不經意地翻閱天然食品的宅配廣告傳單,看到上面有細蔥這項商品。看著細蔥的照片,我腦中浮現以前老家陽台用菜槽種的蔥。廣告傳單上的細蔥產自於有機農家,但是我心想:「自己種的蔥,味道和營養應該也不差吧!」
以此為契機,我萌生了一個念頭,在自己可以勝任的範圍內,種植蔬菜。我認為只要不拘泥大小和外形,像種蔥那樣去種植其他蔬菜,那就不必擔心農藥污染了。
可是,公寓的菜槽或菜園的收穫量有限。陽台必須優先用來洗衣和曬被,因此不能挪出太多空間種菜,而且我住的是公寓,如果不小心,排水口很容易就會被落葉和掉落的花蒂堵塞;此外,夏天陽台的溫度動輒超過攝氏四十度,因此只能栽種耐熱的羅勒和迷你番茄,種類大受限制。想要自己種菜的欲望一天比一天強烈,因此我下定決心離開生活機能便利的都市,在我任職的研究機購附近尋找附有庭院的出租透天厝,搬了進去。這就是我「自給型生活園藝」的開端。
不靠機械,全靠人力種稻
我家的種稻方式,採用不靠機具的人力耕種。我們沒有插秧機或收割機,因為住在新市鎮,也沒有空間可以放置農機具,而且我認為我們是種來自給的,不靠機械也有辦法。
實際上,一直耕種到今天,我從未感覺到使用機具的必要性。一般來說,種稻的門檻感覺比種菜還高,但只要確保水源,其實並不困難。像我這種程度的素人種稻,只要有幾年的種菜經驗,應該都可以勝任。
接下來,比較一下我家種稻,與一般農家利用農業機具種稻時,各種作業的所需時間(以七畝=約兩百坪為例)。
【畑家的種稻】(共六十五天)
插秧‧五天→除草‧十六天→割稻‧六天→自然乾燥‧三十天→脫穀‧六天→電動碾米機‧二天→糙米
【使用農業機具種稻】(共一天)
插秧機‧五小時→噴灑除草劑‧一小時→收割機‧六小時→電動乾燥機及碾米機‧十二小時→糙米
如果只看數字,我家的人力耕種似乎很沒效率、辛苦極了,然而,並非如此。以出貨為目的的職業農人必須講求效率,因此幾乎所有作業都仰仗機械,這也是理所當然。可是,由於全部讓機械代勞,很容易錯過了種稻的過程及其醍醐味,這樣就太可惜了。手工作業一多,確實很辛苦。可是,如果把效率從第一順位拿掉,便有了意料之外的發現。如果不是以「效率」,而是以「環保」、「豐饒」、「樂趣」、「學習」這些條件來比較兩種種稻方式,真的還會感覺人工作業是不值得的嗎?
以悠閒的步調種稻,孩子們也超開心
像我們家這樣約兩百坪大的農地,如果使用插秧機的話,一個人只花一點時間就可以做完農務。可是,我們家使用的是人力,再怎麼樣都得耗上五天左右。若是有人工插秧經驗的農家,即使是手工插秧,應該也只要一天就可以種好了。而我們是一邊顧孩子一邊插殃,所以非常悠閒。
五天之中有一天,會有眾多親朋好友帶著孩子過來幫忙。今年也有二十人以上輪流過來。主要是體驗插秧,還可以讓孩子們在泥土中盡情玩耍。只要告訴孩子們可以在還沒插秧的泥地裡玩耍,他們就會開心極了。不消一眨眼的工夫,孩子們個個玩得渾身泥巴。插秧的季節是六月下旬,白天的氣溫相當高,所以我們都讓孩子們打赤膊,或是穿著泳衣下田。即使玩瘋了,反正附近有農業用水,很快就可以把身上的泥巴沖掉。
插秧的經驗固然重要,但我更希望孩子們用全身去感受泥地的觸感再回家。和青蛙及恐龍蝦一起游泳,這是只有兒時才能有的經驗。並非知識上的吸收,而是親身體會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這是孩提時代非常重要的經驗。可是現在的孩子十分缺乏這樣的體驗。
一開始沉迷於遊玩的孩子們,不知為何到了傍晚時分,就會主動開口說要幫忙插秧。大人們在田地兩端綁上絲線,沿著線排成一排插秧,水田就會畫出一條又一條的綠線來。孩子們雖然在玩耍,卻也一邊看著這種景象。秧苗在風中搖曳,漸漸地把水田染成綠色,這個景象看在孩子們的眼裡,或許覺得水田就像一張著色畫吧。然後,他們才開始對大人的工作產生興趣。我見時機成熟,才不慌不忙地把秧苗分配給孩子們。接下來就不勞大人費心了,每個孩子都會默默地在田裡努力插秧。
除草教我的事
一般認為,種稻過程中最耗時費工的就是除草。在夏季熾烈的日頭下長時間除草很容易中暑,所以我都會看天氣再抽空去除草。以我來說,早上上班前除草是夏季的例行公事,在除草的同時,我也會順便維護引入田中的水源。
其實在自給生活的第一年,我使用了除草劑。雖然能不用農藥是最好的,但我認為如果一開就走無農藥路線,那就比較不出使用農藥的優缺點了。視農藥為蛇蠍很簡單,但務農人口日趨老化,而且消費者連蔬菜上有一點蟲蛀都無法容許,考慮到這些讓農家不得不使用農藥的背景,實在無法這樣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過,我是種來自己吃的,所以從第二年開始,就實踐無農藥農法了。
不再使用農藥的第二年,雜草的種類一年比一年多。隨著雜草種類增加,生物的種類也一下子變得相當多樣化。泥土中的蚯蚓數量大增,青蛙也從春天就開始出現一些大傢伙。然而,不再使用除草劑的水田,雜草的生長速度也十分驚人,教人難以消受。
六月到八月之間,我都會進行三次除草作業。除草作業不僅悶熱,還會遭到蚊蟲圍攻。而且,臉伏在稻叢之間,稻葉上粗糙的成分(矽酸)就會扎著臉頰,又疼又癢。一旦體驗過這樣的除草作業,就可以了解到除草劑省去了多少農務的麻煩,無論好壞,它都是一種劃時代的發明。
外婆教導我和植物對話的重要性
來聊一下我會愛上植物的機緣。
我有一個出生於明治四十二年(一九○九)、今年一○二歲的外婆。她住在京都市,身體依然健朗。她每餐只吃一菜、八分飽,對凡事都心存感謝。駝背的外婆總是笑臉迎人,我最喜歡她和藹可親的笑容了。
畢竟外婆年事已高,最近也有點健忘,沒辦法獨自外出,但一直到我唸高中時,她都在從事縫製西陣織(註)和服腰帶的工作,並抽空從京都搭電車把租地採收的新鮮蔬菜送到我住的西宮。
(註):西陣織是日本京都的傳統織布技術。
我去車站月台接外婆時,她總是一臉笑容,把裝滿蔬...
作者序
前言
一早,我隨著破曉醒來,
躡手躡腳地穿戴完畢,不吵醒睡在一旁的孩子們,
在清晨五點前往我家的農田。
新鮮的空氣,還有一片橙紅色的朝霞,
直到我耕種第九年的現在,這兩樣依然令人百看不厭。
在這個時刻,我總能體認到,今天也活在世上。
有時候我還會忍不住停下腳踏車,合掌膜拜。
播種、澆水、除草……,
農活沒有結束的一天。
我騎著菜籃裡裝滿蔬菜的腳踏車而歸,
三個孩子便朝氣十足地衝出來迎接:「爸爸回來了!」
然後爭先恐後地把蔬菜拿去廚房。
早上七點多,全家一起用早餐。
桌上的佳餚當然是早上剛採收的蔬菜。
直到快九點了,
我從小農搖身變為上班族。
這樣的生活看起來很忙碌,
但對我來說,在農地與餐桌度過的晨光,
是我身心的暖身時間,
可以讓我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
中午,我多半會回家吃飯,
這也是讓我重新充電,
好在下午繼續衝刺的寶貴休息時間。
晚餐又是與家人團聚的時光。
我想珍惜全家相處的片刻,
所以趁著孩子出生,下定決心把家裡的電視機丟了。
我們聊著今天發生的事,一眨眼就到了睡覺時間。
等家人都入睡了以後,
我再檢查郵件、寫寫稿,思考農地的栽種計畫。
如此一來,明天也會是順利的一天。
前言
一早,我隨著破曉醒來,
躡手躡腳地穿戴完畢,不吵醒睡在一旁的孩子們,
在清晨五點前往我家的農田。
新鮮的空氣,還有一片橙紅色的朝霞,
直到我耕種第九年的現在,這兩樣依然令人百看不厭。
在這個時刻,我總能體認到,今天也活在世上。
有時候我還會忍不住停下腳踏車,合掌膜拜。
播種、澆水、除草……,
農活沒有結束的一天。
我騎著菜籃裡裝滿蔬菜的腳踏車而歸,
三個孩子便朝氣十足地衝出來迎接:「爸爸回來了!」
然後爭先恐後地把蔬菜拿去廚房。
早上七點多,全家一起用早餐。
桌上的佳餚當然是早上剛採收的蔬...
目錄
前言──
租地耕種的上班族/外婆教我和植物對話的重要性
1 提升糧食自給率,上班族也辦得到!
不知不覺過起自己種菜的自給生活/從菜槽起步的農田生活/生活園藝的好處/不住鄉下,也可以自給生活/我家一年收穫的米可以餵飽一家五口/不靠機械,全靠人力種稻/以悠閒的步調種稻,孩子們也超開心/除草教我的事/割稻,然後在太陽底下曝曬一個月/使用傳統農具脫穀/一年栽種五十種以上的作物/只要無農藥就夠了嗎?
2 自給菜園讓工作與生活維持絕佳平衡──
除了工作以外,還有其他熱中投入的事物/自然培養出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為社區奉獻的收穫/職住接近實現了充實的菜園時間/職住接近,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增加了/讓孩子接觸到父母的工作也很重要/沒有自用車的好處/我家的自用車是可以在田地奔馳的手拉車
3 農田生活讓我看到事物的本質──
向自然學習舒適的生活方式/金錢買不到的東西愈多,人生就愈豐富/五十分~六十分就滿足的價值觀/透過菜園接觸到各種智慧與價值觀/手工作業可以促進身心平衡
4 以自給菜園栽種蔬菜,也栽培孩子──
菜槽菜園是邂逅生態系的園地/自己出錢種菜/矯正孩子偏食的妙招/種菜是溝通的潤滑劑/不喜歡碰泥土的內子開始下田的理由/感動的力量帶來生存的力量/打造一塊讓孩子們流連忘返的農地
5 有自然、家人、社區支援的農田生活──
斬草不除根,利用雜草的力量/保留雜草的菜園很美/不是用腦,而是用率真的心去接觸大自然/害蟲不是種菜的敵人/利用降雨,省去澆水之勞/適量的肥料是營養,過剩就變成毒害/擁有一個讓全家人共同投入的目標/種菜擴大與街坊鄰居的人際關係
6 我家的餐桌與農地緊密相連──
農地與餐桌相連的日常/並非抱持任何主張,純粹是因為美味而選擇糙米、素食/創造一個孩子也能安心生活的環境/自家蔬菜一年四季不同滋味/有當令鮮蔬的自然生活打造出健康的身體/相信六十六億分之一的可能性
7 師法自然,悠哉營造房屋──
我想要蓋一個宛如巢鼠窩的家/以親近大自然的傳統工法蓋房子/參與建造自己的房子/想要一個可以依偎在一起的溫暖空間/親身體驗製造現場的重要性/效法梯田之美與智慧/未完成才有趣
8 用菜園創造美麗的景致──
我理想中的「家+庭=家庭」/歐美的菜園為什麼美?/天然素材最適合營造自然景觀/整理菜園,打造出美麗風景/美麗菜園與社區營造
後記
附記 全台灣市民農園資訊
前言──
租地耕種的上班族/外婆教我和植物對話的重要性
1 提升糧食自給率,上班族也辦得到!
不知不覺過起自己種菜的自給生活/從菜槽起步的農田生活/生活園藝的好處/不住鄉下,也可以自給生活/我家一年收穫的米可以餵飽一家五口/不靠機械,全靠人力種稻/以悠閒的步調種稻,孩子們也超開心/除草教我的事/割稻,然後在太陽底下曝曬一個月/使用傳統農具脫穀/一年栽種五十種以上的作物/只要無農藥就夠了嗎?
2 自給菜園讓工作與生活維持絕佳平衡──
除了工作以外,還有其他熱中投入的事物/自然培養出工作與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