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次次被救回的孩子,最後來到醫院卻還是被打死,
我認為,保護兒童不只是醫生能做,你同樣能盡一份力!
∼呂立醫師∼
「是爸爸打的,可是你不要怪爸爸喔!是因為我不乖,他才會拿『愛的小手』打我」---5歲男孩陽光笑臉下的遍體麟傷。
「為什麼媽媽不救我?」---被媽媽同居人浸燙的9歲男孩,在病房內冰封了對媽媽的愛。
「欸!老師,我被性侵了。」--智能障礙生說不出清楚的求救聲。
「我不想死掉,為什麼媽媽要抱我從橋上跳下去?」攜子自殺而倖存的孩子被迫一瞬間長大。
「我的孩子只是感染病毒。」3歲白血病男孩因著媽媽抗拒化療而在家中死在媽媽眼前。
「石頭夠熱才能把毒氣逼出來。」迷信另類熱療法的媽媽把孩子的肉都燙焦了。
「我想活下去,為什麼媽媽不讓我接受治療?」17歲白血病少年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真實版。
呂立,除了是台灣友善兒童醫療之之父,也是兒少保護醫療的關鍵推手,曾獲紫絲帶楷模獎,他努力救受虐兒的命,更想醫治他們的恐懼!
25個受虐兒身與心的紀實故事,如同揭開了潘朵拉的盒子,
每個故事的背後,都是一個生命教育的思索、一個社會議題的探究、一個制度疏漏的反思。
17歲白血病少年求生意志堅強,卻苦於沒有醫療自主權,被迫與反對他治療的媽媽對抗,因而母子絕裂,
這個故事承裝的是生命權與親權孰輕孰重的思考,更撞擊了現行的法律制度。
由呂立來述說這一個個看似生命悲歌的故事,沒有天問式的悲情吶喊,
而是以他獨有的醫者仁心,用理性客觀,卻又不失人性溫暖的帶領讀者同理施虐者的心理狀態、處境,以及所有兒少保護工作人員所面臨的掙扎與困難。
這本書提醒所有讀者,兒虐的可怕之處不僅是孩子身體上的傷痕,還有對孩子未來造成的扭曲與影響。作者試圖喚起你我人性的光輝,提醒大家還能夠做些什麼,而不是急著責怪什麼。
透過本書,讀者看到的不只是一個個令人揪心的故事,還有許多相關兒虐的知識,比如疏忽、生命權等概念,讓讀者能更加理解兒少保護需要重視的各種層面。不僅如此,作者也提供了許多相對應的解決方式,讓讀者在心情沉重之餘,也能對未來有光明的期待。
身處20年兒少保護現場,呂立醫師最真心的呼籲與建言~~
◎兩聲清脆的巴掌聲在警察局內響起,隨之引爆的是一陣怒斥:「又當小偷!講都講不聽!看我把你手打斷!」
→台灣多年來透過倡議、立法推動「校園零體罰」,那麼,在學校不能打小孩,為什麼在家裡就可以?老師不能打,為什麼家長就可以?
◎「我們常聽到照顧者說『我保證不會再打小孩』,但他自己可能從小被打到大,只會這一招,沒有學過、看過別的正向教養方式,如果無法積極幫忙這樣的家庭,誰能保證沒有下一次?」
→藉由社工,鄰里街坊的關心與協助,我們才有機會打開門,讓照顧者知道,他們有更多、更好的選擇來照顧、教養孩子。
◎「小孩反覆受傷,卻找不到可歸責的對象,真是件讓人沮喪的事。司法上的證據要求很嚴謹,只是從醫師的立場,我會覺得,醫學影像傳遞出的資訊其實很強烈,沒有那麼薄弱。」
→台灣受虐致死的兒童數量與施虐者被起訴案件量相較不成比例,我們的司法就像是受虐兒的上衣,隱藏在衣服內的受虐兒不知凡幾,但有誰能掀開上衣,檢視司法通報、偵辦體系的問題呢?
◎「『因注意而未注意』或『應就醫而未就醫』,在我看來都屬於『疏忽』型態的兒虐事件,而找出『疏忽』的個案是為了幫助有需要的孩子與家庭,並不是為了責難照顧者。」
→瑞士專業育兒指導員主動進入家戶關心的制度是「同村共養」的概念,而且是政府把專業人士送給媽媽,成為大家的「媽媽友」。
作者簡介:
呂立
身為台大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主任,呂立有台灣兒童友善醫療之父美譽,參與打造台大兒童醫院醫療人文的軟硬體,引進兒童醫療輔導、表達性藝術治療、紅鼻子醫生。
二十多年前成為兒科主治醫師時,呂立選擇了資源少、壓力大、又「不賺錢」的兒童加護病房,和他困頓的成長歲月有關。但正因為這一段歷程,讓他更能共感重症兒童和家長的痛苦與匱乏。
為了讓受虐兒獲得更全面的健康照顧,在醫院支持下,率先成立「兒少保護醫療中心」,號召各領域醫療專家共同為兒少保護個案的孩子們提供身心評估與照顧,並串聯兒少保護網絡夥伴,一起踏上努力減少兒少不當對待的旅途。更因在兒少保護工作領域榮獲紫絲帶楷模獎,被封為受虐兒童的醫療守護神。
章節試閱
自序
織就綿密的兒少保護網,少不了你的參與
我在兒童加護病房工作超過二十年,從前,我覺得每位家長應該都很愛小孩,看小孩白胖胖的臉蛋,多麼惹人憐愛,為人父母者應該都非常疼惜自己的孩子。
踏入兒少保護醫療領域之後,我對於親子關係、對於人性的想法不再那麼理所當然,因為我慢慢發覺有些人生養小孩的動機、做法,與一般人所理解的常識、共識相去甚遠,有些照顧者會隱瞞真相、欺騙醫護;有些對於發生在家裡、沒有外人看到的事,描述得避重就輕。在醫院裡看到孩子被「人」傷得這麼深,甚至讓我把「照顧」的標準拉得很低─先別說多愛孩子,只要他們最基本的照顧就好、讓孩子活著就好,即使如此,很多照顧者卻連做到這樣都有困難。
兒少保護工作需要主責單位、更需要整合
兒少保護的議題,很容易因為未成年者沒有選票而遭到忽視,只有兒虐案件發生時,輿論沸騰之際,才會受到注目,但平時真的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而為兒少發聲。兒童常被視為大人的附屬品,很多該落實的政策,積極推動的力量不足。過去在行政院,設有專門的「兒童局」,那是許多人奮鬥多年促成的專責單位,後來在政府組織改造的過程中熄燈,併入新成立的「衛生福利部」,相關人力打散到不同的下轄單位,實則變成沒有主責單位,大家都只做一部分。
還好衛生福利部二○一三年成立時,第一任心理及口腔健康司的司長陳快樂,即是兒童精神科醫生,她非常關心兒少保護議題,於是就找了幾位關心兒童醫療的醫生,我當時也有機會一起參與,大家在會議中討論該為受虐和疏忽照顧的孩子能多做些什麼、資源夠不夠、下一步怎麼做,我覺得那是一場對現行兒少保護醫療工作很重要的奠基會議。
早期我們兒科醫生發現疑似兒虐個案,能做的就是通報「一一三」,再由家防中心進行後續處理。可是我看過非常多的例子,不知道為什麼沒能及時接住孩子,有些一開始就沒有被發現、被通報,當然無從處理。但有些案例是已經通報了,還是無法保護孩子,受虐兒少的數量並沒有因為通報了而減少。
大家都在努力,但沒有打中要害,那個要害是去改變孩子受照顧的模式跟環境,不只是告訴照顧者「不要打」,要從「幫忙」的角度,去改變那個家庭。
受虐兒承受的是一輩子的創傷
受虐兒除了看得見的身體傷痕,更令我關注的是那些埋在心底、看不見的傷,對這些孩子來說,那是生命難以承受之重,也許一生都要與其童年的創傷經歷搏鬥。孩子受虐時年紀小,無法清晰辨識、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等到孩子成熟到能陳述自己的心理狀態,或旁人發覺其行為異常時,往往已經太遲。
在兒少保護資源投入不夠的現實下,台灣的受虐兒很多只能靠自己「療傷」,有的孩子的心理韌性強大,有辦法自我修復,而有些則需要生命中重要他人的協助,例如長期陪伴的社工、值得信賴的親友支撐著孩子。
多數的孩子沒有這麼幸運,往往在結案以後,一扇一扇門窗陸續關上,孩子回歸到原來的照顧環境,可是那環境仍然沒有準備好。我們常聽到照顧者說「我保證不會再打小孩」,但他自己可能就是從小被打到大,只會這一招,沒有學過、看過別的正向教養方式,如果無法積極幫忙這樣的家庭,誰能保證沒有下一次?
人沒有這麼容易改變,不可能透過幾堂的親職課程就學會正向教養,也無法單憑幾次的心理治療就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性格。在兒少保護醫療現場,我們常接到反覆受虐的孩子,我們拚命的救,但孩子不斷被打,最後有時依然無法避免受虐致死的遺憾,那麼我們那麼努力的真正效果在哪裡呢?
不夠綿密、堅實的保護網,會漏接孩子
這是當《親子天下》來找我出版一本兒少保護議題的書籍時,我最想倡議的價值:台灣的社會需要織就一張更好而完整的兒少保護網絡,保護兒少不能只有社工或醫療人員,而是整個政府與社會要動起來,包括警政、司法、教育、社區系統等,甚至每一位民眾都可以是接住孩子的捕手,透過不同專業的參與、合作,我們的兒少保護網才能不漏接孩子。
因此,在這本書中,我分享了曾參與或接觸過的兒少保護案例,希望透過一個個真實卻令人心痛的故事,召喚各政府系統、整個社會大眾共同來關心受虐兒及其家庭。希望大家看完了故事,除了為這些孩子嘆息之外,還能更積極地產生改變的行動。
這本書形成的過程中,編輯曾問我:「呂醫生,看到一次次被救回的孩子,最後到你手上卻還是被打死,你怎麼有辦法一直做這個工作呢?」我記得當時的回答:「我們就是盡力做我們能做的事。」所以,我相信你和我一樣,都能為兒少保護工作盡一份力。
至於你我能採取的行動,書中我提出了一點建議,同時也提供外國他山之石如何以政府與社會力量來保護兒童。
兒少保護醫療不能只是「專案」計畫,需要永續
目前已在幾個大型教學醫院中設有兒少保護醫療中心,當政府有這筆專案預算時,就能支持中心的運作,但前幾年這幾個兒少保護醫療中心曾經中斷過,而我所屬的台大兒少保護醫療中心在即使政府沒有專案預算的支持下,我們仍然想辦法維持運作,一直沒有中斷。
而不論是陪伴受虐兒,或是要輔導施虐者學會正向教養,都像是一場馬拉松,需要很長的時間才看得到家庭的改變,所以,我很希望整個兒少保護醫療不再只是專案型的架構,有錢才做,沒錢就割捨。保護兒少需要各種專業,每一種專業的經驗更需要被傳承,面對兒少保護的通報,更不能只有是否要帶走孩子的思維,而是從積極幫助一個家庭的角度思考,協助照顧者擁有正向教養、建立幸福家庭的能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安心的長大。
最後,我想說的是,在這本書的發言僅是我個人意見,儘管如此,我仍試著分享兒少保護醫療工作一路走來的觀察,即使微小如蚍蜉撼樹,仍期待成為推進、改變制度的力量,也期待打開這本書的你,讓我們能站出來一起關心與支持兒少保護工作。
自序
織就綿密的兒少保護網,少不了你的參與
我在兒童加護病房工作超過二十年,從前,我覺得每位家長應該都很愛小孩,看小孩白胖胖的臉蛋,多麼惹人憐愛,為人父母者應該都非常疼惜自己的孩子。
踏入兒少保護醫療領域之後,我對於親子關係、對於人性的想法不再那麼理所當然,因為我慢慢發覺有些人生養小孩的動機、做法,與一般人所理解的常識、共識相去甚遠,有些照顧者會隱瞞真相、欺騙醫護;有些對於發生在家裡、沒有外人看到的事,描述得避重就輕。在醫院裡看到孩子被「人」傷得這麼深,甚至讓我把「照顧」的標準拉得很低─先別說多...
推薦序
【推薦序】
▌感動推薦 ▌
隋棠(知名演員)
夏嘉璐 (主播、主持人)
台灣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真誠推薦 ▌
張秀鴛 (衛福部保護司司長)
林志嘉 (兒童福利聯盟董事長)
白麗芳 (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
家扶基金會
蘇巧慧 (立法委員、水獺媽媽巧巧話節目主持人)
王婉諭 (立法委員)
▌專業推薦 ▌
吳明賢(台大醫院院長)
黃立民(台大兒童醫院院長)
黃璟隆(新北巿立土城醫院院長兼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兒少保護中心公益計畫主持人)
吳美環(台大醫學院特聘教授)
夏紹軒(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加護病房主任、衛福部推動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計畫主持人)
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
小劉醫師(外科)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心理分析師)
▌好評推薦 ▌
哇賽心理學
孫明儀(社工師、嬰幼兒心智健康治療師)
郭葉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副教授)
賴芳玉(家事法知名律師)
黃致豪(執業律師/司法心理學研究者)
比社工更像社工的兒科醫生
張秀鴛(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司長)
第一次見到呂立醫生,是在衛生福利部重大兒虐小組檢討會議上,當時我就確定呂醫生對兒童保護有著堅不可破的使命;而在看完《聽,傷痕在說話》這本書後,我更加明白了呂醫生心中對兒少保護的願景。
我從一九九七年起參與保護性工作,其中兒少保護在所有保護性議題中最具挑戰性,涉及人性、人權、父母的親權行使、民法中父母的懲戒管教等面向。這本書中,呂醫生從第一線接觸的案例中,整合出對於這些議題與面向的看法與省思,透過一樁樁令人痛心的故事,提出殷切的呼籲。
對我來說,看完《聽,傷痕在說話》的心情,像連續開了數十場的重大兒虐檢討會議那般沉重,但在沉重之餘,又看到了希望。沉重,當然是每個案例所帶來的遺憾;希望,是因為呂醫生深入淺出的文字陳述,不但有助於大眾明白兒少保護工作的真實情況,更是對所有兒少相關體系工作者,提出最誠懇的整合意見與最深刻的省思。
所以我認為下列人員應該需要閱讀這本書:
一、 一般民眾,尤其是新手父母:呂醫生在書中不斷強調照顧孩子是很辛苦的事,父母不必孤軍奮戰地在教養的過程中抵抗壓力,如何取得協助的資源,書中對此有非常詳細的說明。
二、 關心兒少保護的實務工作者:在兒少保護領域裡的所有工作者,都需要密切合作,因為每一位都是接住孩子的捕手,透過閱讀這本書,更能明白自己工作的價值,進而形成兒少保護網的集體共識。
三、 第一線兒少保護工作者:包括社政系統、司法體系、醫療人員,都應該把這本書視為兒少保護觀念的基本教材。不僅如此,本書也是兒少保護的案例彙編,可成為新手社工或員警很重要的學習小幫手。
四、 兒童保護政策制定者及監督者:這本書的案例檢視了服務體系的限制與不足,以更宏觀的角度觀看制度面的問題,呂醫師更進一步提出其他國家的兒童保護政策,相關的理念做法值得我們參考。
呂醫生的大作,揭示了一條正確也漫長的道路,我們已走在這條道路上。
在行政院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裡,已把美國兒虐防治計畫「Family Partner」精神的部分做法納入兒少保護家庭處遇計畫中;也參考美國「Safe Care」模式,徵集培訓非專業人力,針對通報低度風險個案進行家訪、關懷與陪伴服務。雖然起步不夠早,但我們很努力在跟上。
呂醫生是值得尊敬倡議者,而且他的倡議是建立在臨床實務經驗。謝謝他過去二十幾年來為脆弱需要保護的孩子發聲,也為無助的照顧者點燈找資源。未來,大家一起支持兒少保議工作,一起共織綿密、堅實的兒少保護網。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兒少保護先鋒的至情呼籲
吳明賢(台大醫院院長)
台大醫院創院一百多年來,有賴不少傻瓜(不懂計算和算計)及超人(超越自己的人)們默默付出,不僅帶領台灣看見世界,也讓世界看見台灣。我所認識的呂立醫師,就兼具傻瓜和超人特質,他在本院兒童加護病房工作超過二十年,因目睹及親身處理不少孩子被家人和照顧者傷害,因而投入兒少保護醫療領域,成為此方面的先鋒。
這本《聽,傷痕在說話》即是呂醫師將多年經驗,選取具有代表性個案所集結成書。雖然保護兒童免受暴力、剝削、虐待和忽視是普世價值,照顧兒童平安順利長大也是國家大事,但是單靠政府力量已不足以因應,甚至八十%以上的兒少案件是父母、監護人及照顧者所為,其中以身體虐待及疏忽比例最高。書中血淋淋的眾多個案,本該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不僅走調,甚至夭折,讓呂醫師沉重呼籲社會應該投入更多的資源以建立更完善的保護網路,以減少「折翼天使」不幸事件的發生。
兒童是人類的未來,給所有兒童創造良好的家庭、社會和學習環境,讓他們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應該是每一個負責任成年人的共同目標。童年獲得的愛與幸福,可以支撐一個人長大後,有足夠的勇氣走過人生的挫敗或低潮的時刻,「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希望你我一起參與織就綿密的兒少保護網,讓每位兒童在他的生命啟蒙時都有最美的時光及良好的記憶。
與其抱怨批評,不如捲起袖子幹活去!
黃璟隆(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院長兼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兒少保護中心公益計畫主持人)
兒童是社會上最無助的一群,尤其是小小孩,因為年幼無法表達和求助,一旦遭遇大人不當對待,只能任人凌虐,幼小的身心遭受踐踏,將會影響一輩子。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資產,這不是口號而已,應該要給他們一個健康平安的生長環境。受傷的孩子更要有人懂、有人疼、有人愛,幫助他們解脫痛苦的煎熬,並得到療癒復原,這是整個社會必須共同承擔的責任,包括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警察、司法人員,甚至所有的台灣人。
我與呂立醫師皆是資深的兒科醫師,每每看到因為遭受虐待而身心受創、傷痕累累,甚至危及性命的兒童被送到急診室,總是讓我們這些站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相當不忍。我總是想:「除了醫療看診,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可以幫助這些令人疼惜的孩子不再受虐,並且能改善他們的處境?」
二○一四年,正值我擔任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接受衛福部心口司陳快樂司長的委託,編撰《兒少虐待及疏忽─醫師人員工作手冊》」,並完成全國兒科醫師兒少保護的再教育,讓台灣的小朋友多一分保障。
二○一六到二○一九年這四年,我接受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委託,舉辦兒少保護論壇,著手進行台灣地區兒少保護的研究計畫,藉由國衛院的論壇,提供了一個各領域專家很好的對話平台。我與團隊夥伴走遍全台各地,更匯集了國內外兒少保護各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實務工作者,以各種視野角度及觀點,集思廣益,希望提出對策與政府公部門一起努力,推動全台的兒少保護。
長庚醫院向來極為重視社會公益之推動,近年來更在王瑞慧董事長全力支持下,每年以近千萬元的經費,推動全國兒少保護計畫,並與衛福部、警政署、法務部、教育部共同推動全國的醫師、社工師、警察、檢察官、幼教老師的研討會,除編製教材外,還藉由案例分享及再教育方式,讓不同領域的人能彼此分享經驗,拉近彼此的想法,才能共同為弱勢兒童建置更強的保護網。
很欣慰,我們看到了一些成果,全台各大醫院也紛紛設立了兒少保護中心,從通報、成案處置、追蹤及審判,慢慢形成了有系統的處理模式,尤其遭受虐待兒童的心理復健治療工作,雖然坎坷、雖然痛苦、雖然漫長,也漸漸受到相關單位的重視,見到了曙光。然而,我們依舊不能懈怠,因為兒少保護工作是場漫長而艱困的戰爭。
呂立醫師除了在台大兒童醫院領導兒少保護中心的運作外,並積極以他親身經歷的案例,推動社會大眾對兒少保護的認知與重視,精神令人欽佩,這本鉅作就是他的心路歷程的呈現。
把淚水轉成支持孩子的力量
吳美環(台大醫學院特聘教授、台大兒童醫院主治醫師、台大兒童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進入兒科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時,念到經典兒科教科書上一段話:「兒科醫師要提供兒童最佳醫療,要協助孩子健康成長,也要為孩子發聲。」那時覺得兒科醫師的工作很多面相,很有挑戰性。
四十年過去了,兒童醫療及健康促進的兒科醫師角色,在台灣醫療環境下,多能達成。但在為兒童發聲的角色,卻很不容易。
呂立醫師擔任台大兒童醫院加護病房醫師及主任多年,不忍看到孩子們受到不當對待造成的傷害,多年前就決定為孩子發聲。和台大醫院一群熱心的夥伴,在台大醫院、政府及社會資源的支持下,成立了台大兒少保護醫療中心。希望能以兒少保護醫療專業及早偵測孩子受到不當對待的痕跡,避免再次受傷害,同時讓受傷害的孩子能在專業醫療支持下早日康復,也和其他相關専業擴展全面性合作,只希望能減少再減少兒童受到不當對待的傷害。
這次呂立醫師更要用這本書再為孩子發聲,這本書中每個孩子的故事都叫人不勝噓唏,痛心不已。我希望這樣的痛心,能喚起大家以更嚴肅地的態度來面對這重大兒童保護議題。
這是本有淚有愛的書,願你我讀後可以把淚水轉成支持孩子的力量。因為,兒少保護必須全面啟動,你我都可以奉獻。
為孩子發聲,你我都有義務!
保護兒童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事
夏紹軒(長庚大學醫學系副教授、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呼吸治療科主任、兒童加護病房主任、衛生福利部107-111年度「推動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計畫」主持人)
To look for what is beautiful is its own reward.
Nina Fawcett in (電影:失落之城)“The Lost City of Z”
《親子天下》寄給我呂立醫師的兒少保護醫療現場紀實書《聽,傷痕在說話》,文中有血、有淚、有辛酸、有奮鬥、有失落、有對策,我讀後久久不能自己,覺得必須有些回應。
很巧合的,我跟呂醫師在職業生涯上有雷同之處:同樣一個學校畢業、同一個醫院接受兒科的訓練。取得專科醫師之後,進修新生兒科作為次專科,然後轉到兒童危重症、兒童呼吸治療、兒童長照、兒少保護的軌道。在20年前兒少保護還未受到注意的時候,就已經默默的在此領域中努力耕耘。我相信我們有相同的信念:「兒童是人類所有最珍貴、最應該被保護的事物,沒有之一,但也是最脆弱的,包括他們的身、心、靈,一旦受到傷害,就會留下身心不可磨滅的傷痕,甚至扭曲人格與喪失生命。保護兒童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事,即使再嚴密、再小心、再努力都不為過。」
然而,我們也早就覺悟到並不是所有人都這樣想的。在這個新生兒只剩下十五萬/年,人口呈現負成長的國家,兒童死亡率遠遠高於情況相當的國家如日本、韓國,每年仍有幾百個兒童因為各種非疾病的因素(包括加害、事故傷害)死亡。如果大家還是認為照顧整個兒童群體可以像現在一樣,粗放式的、撒錢式的、應付式的、膚淺式的進行,那整個國家民族的前景無疑是很悲觀的。
且讓我舉一個例子:醫療文獻告訴我們,熱源的溫度與接觸時間,與燙傷嚴重程度有非常重要的相關性,所以當美國的社工接獲通報,去辨識與評估疑似受虐被熱水燙傷的兒童時,除了檢視熱水器設定的溫度與可能接觸時間對照外,還要記錄熱水龍頭打開後,從○到一八○秒的水溫變化,還要一面放水一面沖馬桶,看看水溫是否會突然變熱?如果是在盛滿熱水的浴缸裡燙傷,則要記錄浴缸水深,並記錄二分之一的深度,從○到三○分鐘的水溫變化。
以上這樣細緻的處理流程,不只是在兒少不當對待四大分類(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疏忽)而已,如同呂醫師書中所闡述的,對於所有與家庭、兒少權益相關的事情:兒童友善醫療、兒少表意權、物質濫用、亂倫、產後憂鬱症、殺子自殺、創傷知情、兒童安寧醫療、親子關係……等,整個體制都要用同樣的態度去慎重面對。
我深切的期盼,讀到這本書的讀者,不是窺視他人的痛苦、不是發掘社會的黑暗面、不是嘲弄政策與法律的失效、更不只是悲天憫人,而是真正了解到,許多無助的兒童,需要社會上每一個人在每一個地方、每一個時刻、每一個面向上面,多留一點心、盡自己的本分去維護他們的權益。
終結暗夜哭聲,保護兒童從建立友善育兒環境開始
白麗芳(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
我認識呂醫師超過十年,即便看過這麼多受虐孩子沒有得到應有的照顧,他想要保護孩子的心卻從來沒有因此而消退過,也不曾被挫折擊倒;而我們每每看到孩子因此失去生命,總會不禁思考,到底是哪個環節出錯了?不然怎麼會在兒少保護網中,各個專業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著,卻依然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呢?
大約五年前,兒盟開始邀集司法、檢警、醫療和社工的夥伴一起討論兒少保護該如何跨領域的合作,本書有不少的例子可以看到,施虐背後往往有著複雜的成因……。
「如何讓照顧者打開心門,得到所需的協助。」
「在驗傷採證方面能怎樣做到更加完備與即時,才能在最後的司法系統得到相對應的裁判。」
「身心受創的孩子該如何復原?將他們長期安置是最適切的安排嗎?到底照顧者要調整到怎樣的狀態,孩子才能返家呢?」
每個問題都沒有簡易的答案,我們在這條漫長的道路上,只能不斷地倡議、提出政策建議、精進服務,持續地攜手並進,為受虐兒少發聲。
但當跳開兒虐議題,我們更根本性地來探討台灣父母教養子女的現況,會發現台灣對於「零體罰」的想法,如果法規規範的是家外環境(學校、機構),認同度普遍是高的。但若談到想限制家長管教孩子的方式,就有很多疑慮,兒盟調查中發現,有六成多兒少的體罰經驗來自家中,這還不包含被家長嚴重辱罵或疏忽照顧的部分。但令人安慰的是,我們也發現到,支持體罰的家長從二○一四年的四十五%,到了二○二一年降至二十五%,顯示出愈來愈多家長開始理解管教不等於體罰,體罰與不當管教影響的不僅是親子關係和自我價值感,長期也影響了孩子長大後的人際與親密關係。
我們樂見愈來愈多家長的觀念正在改變,只是當生活壓力滿載,照顧孩子的教養困境和疲憊仍然挑戰著家長的情緒管理,如何在這樣的處境中不對孩子失控,除了學習更多正向教養的技巧之外,創造更友善的育兒環境至為重要!我曾經在擠滿人的捷運電扶梯上看到辛苦的媽媽背著東西,兩手各牽著一個幼兒,但後面的人卻大聲的說:「妳擋到路了,可不可以把孩子抱起來?」,或者是在遊樂場看到大哭大鬧的孩子卻說:「可不可以好好管教你家的孩子?」如果大家都能更體諒家長的辛苦,伸出援手,用關懷代替批判,遇到陷入困境的家庭,也可以鼓勵他們尋求專業的協助,發揮同村之力養育孩子的精神,期盼不再有無助、受虐的孩子哭喊而無人聞問,大家共同營造一個讓孩子們得以快樂成長的社會。
助寶貝走出陰霾重建原生家庭功能
家扶基金會
在台灣早期社會民風普遍存在「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法不入家門」的觀念,為了援救遭受不當對待的孩子,家扶社工當時要面對被恐嚇、被攻擊等威脅,而這些恐懼對於被暴力對待的孩子而言,他們的情況更加難以想像。
一九九二年底,一名家扶幫助的棄嬰張靜,未滿一歲患有心臟病而急需開刀,卻找不到監護人簽同意書,為搶救孩子生命,家扶發動連署並走上街頭,獲得全國十四萬人響應,間接推動了《兒童福利法》於一九九三年修法通過。政府有義務介入兒童受虐事件,負起保護兒童的責任,公權力的保障也讓社工進入家門內救援兒少之路,於法有據、漸露曙光。
從張靜的事例中可窺見,兒少保護是一涉及社會工作、醫療、司法、警政等跨專業合作的工作,要編織綿密的安全網,實仰賴網絡間的密切合作。二○一七年家扶基金會發布《台灣兒少權益白皮書》呼籲政府應提高兒少預算,重視死因分析及提升兒少參與權。時擔任台大兒少保護醫療中心召集人的呂立醫師,也與家扶一同呼籲借鏡國外檢視包括死亡證明、生前就醫紀錄與病例,從各種紀錄的比對來推敲孩子生前受照顧情形。
在持續倡議下,二○一九年於《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已修法通過六歲以下兒童死因回溯分析並定期公布分析結果。呂立醫師是家扶基金會在兒保服務的醫界好夥伴,協助許多專業上寶貴的建議,也授課幫助社工了解如何分辨兒童受虐傷勢,在兒少保護層面致力促進跨專業間的交流。
本書從四大兒少不當對待類型,以兒科醫療中遇到的真實事例,期望以醫界之觀點促進對議題的重視。為幫助遭受不當對待兒少走出陰霾,並幫助原生家庭重建功能,家扶基金會「彩虹屋|心理創傷復原服務方案」陪伴兒少從創傷中復原、「用愛包圍服務方案」進入服務家庭提供親職教育示範等,協助豐厚親職技巧及照顧能量。然而走出創傷的路很漫長,事前預防更勝於事後治療,家扶更積極推動兒少保護宣導服務|快樂親子「不『閉』打小孩」、「兒保好鄰居」等,皆認為愈多人關心,愈強化兒少安全網,這與呂醫師於書中所疾呼一致。
在兒少保護的未來之路,本書也提供瑞典及美國的兒保工作模式,為完善台灣的兒少保護網提供思考。近年家扶基金會所推展社區興力計畫親子活動、弱勢家庭到宅育兒指導、非營利幼兒園等,期盼繼續強化與預防。本書適合所有關心兒少未來的人閱讀,也期望一同成為「兒保好鄰居」,讓台灣兒少的幸福能如黎明的光,愈照愈明。
將淚水阻絕在醞釀之前
蘇巧慧(立法委員、水獺媽媽巧巧話節目主持人)
在這一長串案例上,是一顆顆蒼白而滲血的珍珠!呂立醫師筆下的每一個兒少虐待「故事」都如此摧人心肝,也令人低頭沉思。摧人心肝的是照顧者施虐的無知與偏執,沉思的是社會安全網的氣力與智慧。
呂立醫師試圖喚醒的,不僅是對兒少保護問題的重視,更是對於制度如何修繕、網絡如何能更結實的改變力量。兒少虐待的型態很多樣,有時甚至讓孩子活著都只是奢求,正因為如此,支援系統必須謹慎綿密,處遇需要投入精力,小心應變,而且受虐兒少面對的除了創傷的醫療,心靈復健更是漫漫長路。
所以我們必須要共同努力,將臺灣兒少保護網拉得更長更廣,從生育準備到家庭支持,促使更多角色投入系統中,還要更加厚實這張網,承接不幸的孩子,將淚水阻絕在醞釀之前,用擁抱釋放受傷的心靈。
【推薦序】
▌感動推薦 ▌
隋棠(知名演員)
夏嘉璐 (主播、主持人)
台灣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真誠推薦 ▌
張秀鴛 (衛福部保護司司長)
林志嘉 (兒童福利聯盟董事長)
白麗芳 (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
家扶基金會
蘇巧慧 (立法委員、水獺媽媽巧巧話節目主持人)
王婉諭 (立法委員)
▌專業推薦 ▌
吳明賢(台大醫院院長)
黃立民(台大兒童醫院院長)
黃璟隆(新北巿立土城醫院院長兼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兒少保護中心公益計畫主持人)
吳美環(台大醫學院特聘教授)
夏紹軒(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加護病房主任、衛福部推動兒少保護區域...
作者序
【自序】
織就綿密的兒少保護安全網,少不了你的參與
我在兒童加護病房工作超過二十年,從前,我覺得每位家長應該都很愛小孩,看小兒白胖胖的臉蛋,多麼惹人憐愛,為人父母者應該都非常疼惜自己的孩子。
踏入兒少保護領域之後,我對於親子關係、對於人性的想法不再那麼理所當然,因為我慢慢發覺有些人生養小孩的動機、作法,與一般人所理解的常識、共識相去甚遠,有些照顧者會隱瞞真相、欺騙醫護,有些對於發生在家裡、沒有外人看到的事,描述得避重就輕,在醫院裡看到孩子被「人」傷得這麼深,甚至讓我把「照顧」的標準拉得很低--先別說多愛孩子,給他們最基本的照顧就好、讓孩子活著就好,即使如此,很多照顧者卻連這樣都做不到。
兒少保護工作需要主責單位、更需要整合
兒少保護的議題,很容易因為未成年者沒有選票而遭到忽視,兒虐案件發生時,輿論沸騰,但平時真的很少人在乎、為兒少發聲。兒童常被視為大人的附屬,很多該落實的政策,沒有人積極推動。過去在行政院,設有專門的「兒童局」,那是許多人奮鬥多年促成的專責單位,後來在政府組織改造的過程中熄燈,併入新成立的「衛生福利部」,相關人力打散到不同的下轄單位,實則變成沒有主責單位,大家都只做一部份。
還好衛生福利部二◯一四年成立時,第一任心理及口腔健康司的司長陳快樂即是兒童精神科醫師,他非常關心兒少保護議題,於是就找了幾位關心兒童醫療的醫師,我也有機會一起參與,大家在會議中討論該為受虐和疏忽的孩子做些什麼、資源夠不夠、下一步怎麼做,我覺得那是一場對現行兒少保護工作很重要的奠基會議。
早期我們兒科醫師發現疑似兒虐個案,能做的就是通報「一一三」,再由家防中心進行後續處理。可是我看過非常多的例子,沒能及時接住孩子,有些一開始就沒有被發現、被通報,當然無從處理。但有些案例是已經通報了,還是無法保護孩子,受虐兒少的數量並沒有因為通報了而減少。
大家都在努力,但沒有打中要害,那個要害是去改變孩子受照顧的模式跟環境,不只是告訴照顧者「不要打」,要從「幫忙」的角度,去改變那個家庭。
受虐兒承受的是一輩子的創傷
受虐兒除了看得見的身體的傷痕,更令我關注的是那些埋在心底、看不見的傷,對這些孩子來說,那是生命難以承受之重,也許一生都要與其童年的創傷經歷博鬥。孩子受虐時年紀小,無法清晰辨識、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等到孩子成熟到能陳述自己的心理狀態,或旁人發覺其行為異常時,往往已經太遲。
在兒少保護資源投入不夠的現實下,台灣的受虐兒只能靠自己「療傷」,有的孩子的心理韌性強大,有辦法自我修復,而有些則需要生命中重要他人的協助,例如長期陪伴的社工、值得信賴的長輩支撐著孩子。
多數的孩子沒有這麼幸運,往往在結案以後,一扇一扇門窗陸續關上,孩子回歸到原來的照顧環境,可是那環境仍然沒有準備好。我們常聽到照顧者說「我保證不會再打小孩」,但他自己可能就是從小被打到大,只會這一招,沒有學過、看過別的正向教養方式,如果無法積極幫忙這樣的家庭,誰能保證沒有下一次?
人沒有這麼容易改變,不可能透過幾堂的親職課程就學會正向教養,也無法單憑幾次的心理治療就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性格。在兒少保護醫療現場,我們常接到反覆受虐的孩子,我們拚命的救,但孩子不斷被打,最後依然無法避免受虐致死的遺憾,那麼我們那麼努力的意義在哪裡呢?
只有社福、醫療的兒少保護安全網,會漏接孩子
這是當≪親子天下≫來找我出版一本兒少保護議題的書籍時,我最想倡議的價值:台灣的社會需要織就一張完整的兒少保護安全網絡,保護兒少不能只有社工和兒科醫師,而是整個政府 系統要動起來,包括警政、司法、教育、社區系統等,甚至每一位民眾都能是接住孩子的補手,透過不同專業的參與、合作,我們的兒少保護安全網才會沒有破洞,才能不漏接孩子。
因此,在這本書中,我分享了曾參與或接觸過的兒少保護案例,希望透過一個個真實卻令人心痛的故事,召喚各政府系統、整個社會大眾共同來關心受虐兒及其家庭。希望大家看完了故事,除了為這些孩子嘆息之外,還能有更積極能產生改變的行動。
這本書形成的過程中,編輯曾問我:「呂醫師,看到一次次被救回的孩子,最後到你手上卻還是被打死,你怎麼有辦法一直做這個工作呢?」我記得當時的回答:「我們就是盡力做我們能做的事。」所以,我相信你和我一樣,都能為兒少保護工作盡一份力。
至於你我能採取的行動,書中我提出了一點建議,同時也提供美國、瑞士等國家是如何以國家政策來保護兒童。
兒少保護不能只是「專案」計畫,需要永續
目前在幾個大型教學醫院中設有兒少保護醫療中心,當政府有這筆專案預算時,就能支持中心 的運作,因此這幾年這幾個兒少保護醫療中心經常開開關關,只有我所屬的台大兒少保護醫療中心即使政府沒有專案預算的支持,我們仍然想辦法維持運作,一直沒有中斷。
而不論是陪伴受虐兒,或是要輔導施虐者學會正向教養,都像是一場馬拉松,需要很長的時間才看得到家庭的改變,所以,我很希望整個兒少保護系統不再只是專案型的架構,有錢才做,沒錢就割捨。保護兒少需要各種專業,每一種專業的經驗更需要被傳承,面對兒少保護的通報,更不能只有帶走孩子的思惟,而是從幫助一個家庭的角度思考,協助照顧者擁有正向教養、建立幸福家庭的能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安心的長大。
最後,我想說的是,在這本書的發言僅是我個人意見,儘管如此,我仍試著分享兒少保護工作一路走來的觀察,即使微小如蚍蜉撼樹,仍期待成為推進、改變制度的力量,也期待打開這本書的你,能站出來關心與支持兒少保護。
【自序】
織就綿密的兒少保護安全網,少不了你的參與
我在兒童加護病房工作超過二十年,從前,我覺得每位家長應該都很愛小孩,看小兒白胖胖的臉蛋,多麼惹人憐愛,為人父母者應該都非常疼惜自己的孩子。
踏入兒少保護領域之後,我對於親子關係、對於人性的想法不再那麼理所當然,因為我慢慢發覺有些人生養小孩的動機、作法,與一般人所理解的常識、共識相去甚遠,有些照顧者會隱瞞真相、欺騙醫護,有些對於發生在家裡、沒有外人看到的事,描述得避重就輕,在醫院裡看到孩子被「人」傷得這麼深,甚至讓我把「照顧」的標準拉得很低--先別...
目錄
推薦序
比社工更像社工的兒科醫生~張秀鴛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兒少保護先鋒的至情呼籲~吳明賢
與其抱怨批評,不如捲起袖子幹活去~黃璟隆
把淚水轉成支持孩子的力量~吳美環
保護兒童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事~夏紹軒
終結暗夜哭聲,保護兒童從建立友善育兒環境開始~白麗芳
助寶貝走出陰霾,重建原生家庭功能~家扶基金會
將淚水阻絕在醞釀之前~蘇巧慧
序
織就綿密的兒少保護網,少不了你的參與
醫病之外,我更想治孩子的恐懼
序曲 提一盞燈
眼淚之前VS.句點之後
父母擁有合法毆打孩子的權利?
Chapter 1 疏忽,就是兒虐
別拿意外當擋箭牌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生命權VS.家長自主權
洗腎中心醫師爆走中
熱療到肉都焦了
練好氣功拯救全世界
活在吸毒者照顧下的孩子們
Chapter 2 看不見的傷
教小孩,你不需要孤軍奮戰
教保員不能說的秘密
點心時間的遊戲
當家人變成加害人
說不出口的求救聲
她帶孩子看了六百次醫生
以同理心撥開攜子自殺的烏雲
Chapter 3行經醫療現場的荒涼
陽光笑臉下的遍體麟傷
受虐到什麼程度,孩子才會安全?
回家!什麼時候變得如此危險?
當父母的辯解多於關心
最愛的人帶來最深的傷害
嬰兒猝死謎團
後記 未來的種種可能
What’Next?
瑞士媽媽的神隊友
護理師+學生志工=兒少保護網
寶貝,寶貝,不要哭,眼淚是珍珠
推薦序
比社工更像社工的兒科醫生~張秀鴛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兒少保護先鋒的至情呼籲~吳明賢
與其抱怨批評,不如捲起袖子幹活去~黃璟隆
把淚水轉成支持孩子的力量~吳美環
保護兒童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事~夏紹軒
終結暗夜哭聲,保護兒童從建立友善育兒環境開始~白麗芳
助寶貝走出陰霾,重建原生家庭功能~家扶基金會
將淚水阻絕在醞釀之前~蘇巧慧
序
織就綿密的兒少保護網,少不了你的參與
醫病之外,我更想治孩子的恐懼
序曲 提一盞燈
眼淚之前VS.句點之後
父母擁有合法毆打孩子的權利?
Chapter 1 疏忽,就是兒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