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土地貧瘠,憑什麼富強?印度半島南邊這麼大,文明怎麼全擠在北邊?
◎造成朝鮮分南北的,不是三十八度線,而是洋流、樹葉、和米麥——
◎四川聯外困難,為什麼秦始皇、劉邦、劉備、蔣介石非拿下這裡不可?
◎伊斯蘭建立強大王國,靠聖戰和戒律只是表象,動力來自創教三訴求……
歷史是怎麼被改寫的?答案,只有地理知道。
在學校,地理與歷史都是分開讀,所以不知前因後果,很無聊。
但是,日本知名歷史學者、明治大學教授武光誠認為,
歷史和地理放在一起看,故事的來龍去脈就清楚了,讀起來超有趣,
因為,地理是歷史之母,地形、氣候本會限制人們的生活方式,
但人類卻用盡智慧克服障礙,發展文明。
◎越過峻嶺卻立刻碰上沙漠,是綠洲串起亞洲和歐洲,不是中國打通綠洲絲路:
.中亞乾燥因高山圍繞,雨水進不來,
人們利用來自山麓的湧泉跟綠洲,並沿著綠洲當據點,發明坎兒井發展農業。
.人類文明的發展通常是漁獵、畜牧,然後農耕,但「這裡」不是這樣。
.當許多綠洲都市連起來能貫穿沙漠,東、西方商隊因此能順利通過乾燥地區。
◎為了爭奪綠洲,漢朝邂逅希臘、唐朝大戰阿拉伯,蒙古橫掃東西,改變歷史:
.蒙古人沒文明?錯了。他們整頓絲路交通、建立驛站、加強貿易道路的警備,
因為他們還在草原遊牧時,就注意到貿易帶來的好處。
.之後成吉思汗登位,積極到處征討,在蒙古帝國的統馭下,各地急速發展。
◎希臘土地貧瘠,如何致富?還成為西方文明起源?
.雖然地形不適合種穀,不過人們在山坡地開闢果園,
種植葡萄跟橄欖,並做成葡萄酒跟橄欖油販售。
.於是希臘人在海岬多建港口,海上貿易用酒油換糧食,順便建立殖民地。
.希臘人買奴隸,讓他忙工作,自己的時間不是用來耍廢,而是用來念書(所以希臘哲學這麼多)以及強健身體(斯巴達三百壯士是真的)。
◎中國地理太複雜,只好用「樹葉」分南北最簡明──哪種樹葉:
.中國人自認發源於黃河文明,但國外學者主張,其實大陸有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
.春秋戰國時代長江文明就很興盛,還進入五霸七雄,是哪些國家呢?
.為什麼說長江文明自成體系?證據是?長江文明後來跑哪去了?
答案提示:吃麥子老是打吃米的。
◎四川偏僻,卻是最強根據地。秦始皇、劉邦、劉備、蔣介石都需要這個大糧倉:
.四川的地形與氣候適合種植稻作,當地食材豐沛。
.標高很高,四周又有高山當天然屏障,敵人難以入侵。但,更重要的是──
.秦國占領四川,秦始皇得天下;項羽放棄四川,等於放棄漢中掌控的綠洲貿易,
項羽沒讀好地理,招致失敗。諸葛亮拿不下漢中,鞠躬盡瘁;西夏掌握漢中,和宋遼三分天下。
◎西歐從樹海下養豬,到飄洋過海殖民:
.「西歐」是哪裡?不用地理來看,你不會秒懂這段歷史。讀了地理才知道……
.日耳曼人不算滅了羅馬帝國,而是吸收了她,因為……
.直到中世紀中葉,西歐一直是樹海覆蓋的養豬之地。
.西歐為什麼會進入大開墾時代?為什麼文藝復興之前,作者不說是黑暗時代?
.文藝復興末期,歐洲怎麼會民族國家紛紛興起?開始積極殖「民」。
以地理角度解析歷史,用歷史故事統整地理,
地理與歷史分開看,往往一頭霧水,但一起讀,超有趣。
作者簡介:
武光誠
西元1950年在日本山口縣出生,1979年東京大學研究所國史學博士課程修畢,取得文學博士。現為明治學院大學教授,專攻日本古代史,並以歷史哲學的視野進行日本思想、文化的研究。
主要的著作有《藩與日本人》、《用一本書瞭解日本史》、《國境的日本史》、《日本神道文化圖解》(商周出版)、《古代日本誕生之謎》、《用地圖解讀「魏志倭人傳」和「邪馬台國」》。
譯者簡介:
郭凡嘉
臺灣大學文學院畢業,現為東京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關注日本外籍兒童之教育議題。譯有中村地平之殖民地小說《霧之蕃社》、森見登美彥《空轉小說家》、角田光代《肉記》、《成熟大人回嘴的藝術》、《小型企業的網路經營最佳實務》、《下指令用數字,凸槌部屬變到位》、《聽懂主管的暗示》(皆為大是文化出版)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閱讀人主編 鄭俊德
教育部師鐸獎得主、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 黃春木
歷史評論家 公孫策
知名臉書部落客 海獅說
名人推薦:閱讀人主編 鄭俊德
教育部師鐸獎得主、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 黃春木
歷史評論家 公孫策
知名臉書部落客 海獅說
章節試閱
地中海地形和氣候,種不出穀物
以希臘為中心,地中海地區包含地中海和黑海,西班牙南邊的直布羅陀海峽、土耳其北邊的達達尼爾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和大西洋連接。
我們可以把地中海和黑海想成「被歐亞大陸包圍的巨大內海」。古希臘的人們將黑海沿岸,視為是貿易圈的一部分。
地中海北岸,東從小亞細亞(土耳其),西至伊比利半島,自然環境幾乎相同──少平原、缺乏大河。土壤是石灰岩,較為貧瘠,氣候屬於夏乾冬雨的地中海型氣候。地中海位在西風帶,因氣候受到西風影響,當溫度上升時,海上氣流增強就會產生西風。夾帶充沛水氣的西風,在冬天會吹向地中海北岸,夏季則會往更北方走。
因此,北非撒哈拉沙漠就算到了夏天,也不會有西風吹拂,形成廣闊的乾燥地區。地中海的北側,如西歐的法國、德國、英國是溫帶海洋型氣候,冬季多雨,夏季也會降雨。而且在這些地區裡有廣闊的平原,也有幾條河川流經。
海岬多建港口,海上貿易酒油換糧食
地中海的海岸線,有許多複雜地形,如水灣、半島跟海岬等。尤其是希臘的愛琴海一帶,有著連綿不絕的半島、海岬與無數島嶼,因此有許多海岸適合興建港口。
希臘因山地和丘陵不適合種植穀物,所以人們在山坡開闢廣闊的果樹園。古希臘時,人們種植葡萄和橄欖,並製成葡萄酒和橄欖油販售。
另一方面,古代埃及跟黑海北岸有廣闊的原野,可以種植穀物。因此希臘人很早就越過海洋,到這裡用葡萄酒和橄欖油交換穀物。
至今為止,葡萄酒和橄欖油在義大利料理等地中海料理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調味料。順帶一提,法國的農業和畜牧較發達,因此料理較常使用葡萄酒和奶油。此外,早期希臘以陶器和大理石工藝品作為商品,其後產出銀礦,因此希臘人利用銀跟工藝品到各地進行交易。
地中海北岸如義大利、伊比利半島南部,夏天非常乾燥,因此只能栽培果樹、綿羊畜牧,以及小規模種植大麥與小麥。
當糧食不足時,希臘人就會利用地中海的航線購買穀物。希臘人在地中海北岸各地進行貿易,勢力逐漸壯大。
地中海的夏季非常乾燥,天空澄澈,視野極為良好,能看到非常遠處的景象。因此希臘人與腓尼基人,不至於錯失島嶼,能安心的在海上航行。
秦國占領四川,秦始皇得天下
三星堆遺跡的城邦,相當於殷商或周朝初期。在這個時期,四川獨立於黃河流域(華北)王朝。
就算是殷商和周朝疆域的最西邊,仍比四川更靠近東邊。而春秋時代的中國人,認為四川是百濮族(與南方系人混血的原生亞洲人民族)的居住地。
到戰國時代,四川逐漸被視為中國的一部分,秦和楚兩大強國,開始重視四川一帶。在這樣的變遷當中,由北方和東方的外部通往四川的兩條道路,也逐漸成形。
此外,為了要對抗外敵,當時的四川人(百濮)建立巴國和蜀國,在西元前316年為秦所滅。目前仍不清楚巴、蜀兩國的詳細資訊。
在戰國時代諸勢力的抗爭當中,從西元前4世紀中期開始,秦國迅速成長。秦孝公(西元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及商鞅,就是使秦國成長的主要推手。
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法家注重以法規嚴格掌控人民的思想。商鞅主張開發農地,獎勵耕織,讓秦國能夠迅速的富裕起來。
同時,在商鞅的提案之下,秦國實施變法,讓刑法與軍律更為嚴密。秦的首都是咸陽(靠近現今的西安),當時咸陽周邊被稱為「關中」,秦的勢力在關中一帶逐漸提升,由於握有強大軍備,勢力更是往東、南和北三方擴張。
西方文化和商品透過綠洲之路進入中國,秦國處於相當有利的位置,因此文化、商品先傳進秦國的領地。
在秦國吞併巴、蜀後,由四川沿著長江,到達楚國位處的江南,全都在秦國的勢力範圍之內。在此之前,江南商人若想要和西方貿易,必須透過巴國和蜀國的仲介。但是由於秦國獲得四川,西方的文化就必須先進入秦國,再傳到其他六國。
獲得四川之後,秦的勢力更是突飛猛進。西元前246年秦始皇即位,秦國的領域從黃河流域擴大到洛陽的東方,長江流域則已經延伸到洞庭湖一帶。
秦始皇以壓倒性的兵力,先後滅了其他六國,在西元前221年統一中國。
項羽放棄四川後招致失敗
握有40萬兵力的項羽趕在劉邦之後,終於入關。劉邦的軍力大約十萬人,因此劉邦只能將萬事託付項羽,遵照項羽的指示。
然而項羽殘暴、不得人心,他對敵人趕盡殺絕。當劉邦將咸陽交付給他時,項羽殺了秦朝第三代皇帝子嬰,並掠奪所有秦朝的財寶。
在秦朝滅亡之後,項羽自稱西楚霸王,並提議將中國分成幾個王國統治。他指派戰國時代秦國之外的齊、燕等六國,各自統治原有的領地。而關中的蜀(四川)之外的秦國舊土(陝西省及其周邊),分封給項羽手下戰時有功的將領們。
項羽自己則回到家鄉江南,統治楚的廣闊領土。而他在論功行賞時,讓劉邦治理交通不便的蜀。
當時如果不通過太白山側險峻的山道「秦蜀棧道」,就無法從蜀到關中。項羽認為,只要把劉邦推進四川的深山中,他就無法進到中央來了。
因四川被高山圍繞,外敵難以入侵,所以劉邦在沒有外力的阻擾下成為漢王,振興農業、整頓軍隊,增強國家實力。而項羽因實行錯誤的政策,評價一落千丈。
西元前206年,劉邦認為時機已到,便率領軍隊北上,長驅直入關中。而對項羽早有不滿的各個領導者則一呼百應,齊、燕等六國的朝廷也都支持劉邦。
被孤立的項羽,決定和劉邦一決勝負。在西元前202年,發生了垓下之戰。項羽不敵身邊有眾多人才的劉邦,戰敗後揮劍自刎而亡。從這一年起,劉邦終於獲得全中國的領土,並開創了西漢。
淘金潮促進美國西部急速發展
美國西部在獵人與農民的開發下,邊境範圍漸漸縮小了。
在19世紀後半,西部的開拓有了急速進展。這時期相當於日本幕府末期到明治初年(相當於臺灣清治時期)。
美國西部急速發展的契機,是在加利福尼亞興起的「淘金潮」。1848年,加利福尼亞人在科洛馬村落的河裡,發現大量砂金。自此之後,許多人為了尋找金子,湧進加利福尼亞。
光是1848年內,就發現了價值約1,000萬美元的黃金,而加利福尼亞的人口,也在該年從2萬人增加到12萬人。
儘管如此,1860年時,路易斯安那以西的地區,大多仍是人口稀疏,被稱為邊境。此外,在內布拉斯加、堪薩斯、德克薩斯三州的西半部,也都被視為未開發土地。
此時,邊境的面積,占當時美國國土的四成(不含阿拉斯加和夏威夷)。
加利福尼亞的淘金潮退燒之後,看上美國西部乾燥地區的人卻增加了。不過開礦業者這麼說:「雖然現在加利福尼亞越來越難找到金子,不過西部的土地這麼廣闊,應該有很多未知的金山、銀山沉睡於此。」由於採礦者的活躍,在洛磯山脈的周邊又發現幾處金銀礦山。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畜牧業者看中了西部低廉的土地:「西部的土地雖然不適合開發麥田,但是那裡的草可以養牛。」因此,他們在廣闊的平原上圈地,開始放牧牛群。
牛多、錢多、賞金獵人跟不法之徒更多
美國曾歷經南北戰爭(1861年至1865年),但是在戰爭期間,西部的開拓也不斷有進展。在1870年,西部的人口比1860年增加了1.6倍。
內戰結束之後,大部分的資本家逐漸把眼光往西移動,因此對西部的投資也逐漸盛行。在1860年代初期,美國開始建設橫斷大陸的鐵路,到1869年完工。
1860年代後半,有許多畜牧業者開始進行「牛仔趕集」(cattle drive)的牛隻交易,並從中獲利。他們會在各地放牧2,000到5,000頭牛,並且將牛帶到大陸橫貫鐵路的車站,讓牛隻搭上貨物列車,運到東部,以高價賣出。但是到了1880年後半,牛仔趕集卻銷聲匿跡。由於人口激增,西部有一段時期秩序相當混亂。當時處處都有因採礦開礦或買賣牛隻而致富的人。
西部城鎮大都在礦山、鐵道車站或放牧地的中心。但是有許多人盯上他人的錢財而蠢蠢欲動,除了無賴、惡棍、不正當的金融業者之外,還有業者專門為這些人經營社交場所,如酒店、賭場、妓院。
當時也出現為了錢,不惜性命取締這些惡人的警長,甚至還有賞金獵人。
瘋狂比爾(Wild Bill Hickok)、傑西‧詹姆斯(Jesse Woodson James)、懷特‧厄普(Wyatt Berry Stapp Earp)、蝙蝠馬斯特森(William Barclay “Bat” Masterson)都是這個時代的代表人物。這些人後來也都成了西部電影的題材,因此廣為人知。他們最主要的活躍年代,在1860年中期到1880年初期。在1881年,惡名昭彰的比利小子(Billy the Kid,美國著名槍手、西部傳奇人物)被警長槍殺之後,犯罪者急速減少。
到了1880年代後半,西部的治安終於開始穩定了下來。在這個時代,因人口稀疏而被稱為邊境的地區,也變得非常稀少。因此在1890年,美國的人口普查終於發布,取消「邊境、邊疆」一詞,比甲午戰爭開打還要早4年。
地中海地形和氣候,種不出穀物
以希臘為中心,地中海地區包含地中海和黑海,西班牙南邊的直布羅陀海峽、土耳其北邊的達達尼爾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和大西洋連接。
我們可以把地中海和黑海想成「被歐亞大陸包圍的巨大內海」。古希臘的人們將黑海沿岸,視為是貿易圈的一部分。
地中海北岸,東從小亞細亞(土耳其),西至伊比利半島,自然環境幾乎相同──少平原、缺乏大河。土壤是石灰岩,較為貧瘠,氣候屬於夏乾冬雨的地中海型氣候。地中海位在西風帶,因氣候受到西風影響,當溫度上升時,海上氣流增強就會產生西風。夾帶充沛水氣的西風...
推薦序
推薦序一
歷史,從地理找出答案
閱讀人主編/鄭俊德
過往我們在學校學習歷史時,總是在年代、數字與各國文化的痛苦背誦中度過,更釐不清為何要背誦這些似乎用不到的東西。
直讀到一段有趣的故事,才打開我對於歷史的興趣。
在1937年,有三名中國留學生到了英國劍橋大學就學,除了精進學業之餘,他們亦和許多英國學者、學生交流,其中,大名鼎鼎的生物化學家李約瑟和他們關係特別融洽,更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隨著認識越深,李約瑟對中國人的學習表現益發驚訝,憑著過去的刻板印象,西方總覺得東方落後,沒想到這些中國學生的才智並不輸他,李約瑟馬上想到一個問題:既然中國人不輸給西方,為何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中國出現?
於是,他花了畢生的精力嘗試解答,但仍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答案。這個問題引起各界關注和討論,其後被稱為「李約瑟難題」。
自從「李約瑟難題」出現後,許多學者不斷從各種角度切入探索,有人從生物觀點出發,例如賈德‧戴蒙(Jared Mason Diamond)的《槍炮、病菌與鋼鐵》;有人則從政治制度角度切入,如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與詹姆斯.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的《國家為什麼會失敗?》,近期伊安‧摩里士(Ian Morris)的大作《西方憑什麼?》,則從歷史角度出發,提出了西方之所以發展優於東方,最大因素在於「地理因素較佳」的理論。
更令人驚奇的是,詹姆斯.費爾格里夫(James Fairgrieve)在1915年出版的大作《地理與世界霸權》,雖內容中統計數據在科技的限制下稍有誤差,但仍提出歷史、政治與地理對於歷史的影響。
這當中多本書都有提到的關鍵,是「地理」。而本書作者武光誠,也提出相同的看法。但有意思的是,他從多數人過往熟知的歷史中,帶我們重新理解這些文化演進,或是數據背後的含義,例如裡頭提到了:
‧為什麼印加帝國會在3,400公尺的高地建立都市?這個高度幾乎等同臺灣玉山的高度,會在這麼高的地方建立國家,竟是為了商業貿易上的地理方便!
‧明明希臘幾乎無法種植穀物,為何能發展文明?原因也是出於地理環境,海運的便利使希臘成為貿易中樞。
‧四川很偏僻,為什麼從劉邦、劉備到蔣介石,都把此地當大本營?原因也出在該地理環境易守難攻,成為方便養精蓄銳再出發的好環境!
過往你讀歷史或是地理總是覺得很乏善可陳,但讀過這本書之後,你會對於世界有新的體認,對人類發展的文明史擁有更寬廣的眼界,更佩服人類的演化智慧。
推薦序二
重新發現「史地不分家」的豐富與精采
教育部師鐸獎得主、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黃春木
在學校裡,歷史和地理經常相提並論,大家總是說「史地不分家」,這個概念確實重要,因為其中蘊藏著重大的文明事實。而且這兩門學問會成為學生的學習科目,同樣是基於近代以來,民族國家發展的需求。民族國家需要「文明傳統」和「固有疆域」才能建構起來,這就得靠歷史和地理合力幫忙。
然而,在實際的學習歷程中,多數學生、甚至歷史老師、地理老師都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史地不分家」的事實,老師無法相互徵引,學生難以融會貫通。就歷史課而言,因為長期忽略地理因素的影響,不要說這已造成歷史理解的局限,更使得我們對於文明發展的認識,因此產生偏狹或扭曲。
本書作者的歷史研究相當關注地理因素的作用,而且也擅長運用地圖來解說歷史,《歷史是誰改寫的?地理知道》原文版於2015年發行,可視為此一研究視野的最新力作。中文版現在引入臺灣,應該可以產生提示及導正的功用。
事實上,人地關係的交互作用與變遷,造就「居住」或「遷徙」的各種狀態,型塑人際互動的關係和模式,更帶動了思想、制度、器物、技術等革新,這既是文明發展的故事,從來也就是歷史發展的主要內容。
本書提供豐富的實例來說明,淺顯易懂。依循著這個有趣課題,還可以進一步閱讀賈德‧戴蒙的《槍砲、病菌與鋼鐵》,以及英國歷史學者費南德茲—阿梅斯托的《文明的力量》,都可以讓我們重新了解「史地不分家」的道理,並且掌握歷史或文明變遷的軌跡。
值得提醒的是,人類的抉擇不可能由「地理」單一因素決定,歷史或文明發展,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來自於針對地理條件的突破及改造。因此,我們真正要關注的是,人類在實際時空交錯中的思考和行動,這才是歷史、文明發展的真相。
如果我們學習歷史,能夠從國家或政治的糾葛中解脫出來,騰出比較多的心力關注地理因素,從環境史、生態史的新視野出發,如此一來,歷史才會與生活、文明、人類自身產生緊密而深遠的連結。這樣的連結既可以讓我們有能力洞察、省思歷史和文明,也才能展開「人」與「公民」更具創造力的實踐。
推薦序三
多開啟一個視窗
歷史評論家/公孫策
這肯定是頭一回,講世界史居然從坎兒井開始講。好似開了一個新的視窗,看見了一個全新、不同角度的景象。
坎兒井是草原民族發展出來的水利科技,它讓人們可以不必逐水草而居。想想那是多麼偉大的事情:如果原始人類是單地起源(人類起源仍存在爭議),那麼,我前人從東非到亞洲,必定是循著一個又一個的綠洲,而坎兒井則是他們完全無法想像的東西。
水,是「地理決定歷史」的元素之一,其他如氣候、山川、土壤……等都是。更好的例子是中國的省界,為什麼不像美國的州界那樣筆直?因為中國的省界多半是天然地理界線,最早可源自兩、三千年前,春秋時代的國界,例如陝西和山西以黃河為界,正是秦國和晉國的國界(甚至到今天還簡稱秦、晉);而美國開拓中、西部的過程,山川已不成障礙。
歷史是人類社會的紀錄,而人類文明進步的最大動力是「私有財產」,這個動力則源自人類異於禽獸的天賦之一:人類懂得「交易」。為了持續擴大交易的範圍與規模,人類無休止的致力於重新定義「距離」。
這裡稱「距離」,不是物理或數學的三度空間定義,而是四度空間定義,包含了時間因素,更明確來說就是甲地到乙地實際所需的時間。易言之,車、船、馬、動力機械,以及道路、港口、機場等,都是人類發明來重新定義距離(克服地理障礙)的工具,那事實上構成了人類的歷史。
由這個觀點來看,秦始皇統一中國,是一次「天下市場單一化」的過程;十八、十九世紀的全球化,是一次「全球市場單一化」的過程。而眼前正在進行的第二波全球化,則是更進一步的「全球市場單一化」——距離又被重新定義,使數位化的產品(與服務)以光速完成交易(只需要用手機「嗶」一下)。這正好印證了本書〈終章〉的意思:「今後你決定歷史」,是因為你重新定義了距離。
讀歷史的目的是鑑往知來,而我們一直被教導「歷史由偶然所決定」,結果是,記了一堆事件、人名、年代,卻不能鑑往知來,因為無法預測「偶然」。但是,歷史還是有「必然」存在,例如地理因素,就不是人力所能抗拒的必然。而本書對讀者的幫助就在這裡:多開了一個讀歷史的視窗,多了一個思考的角度,能夠觀察過去,推知未來。
推薦序四
我們天天見到的東西,驅動了整個人類文明
知名臉書部落客/海獅說
以前讀歷史的時候,我一直有個疑問:到底是什麼促成了歷史的進展?又是什麼東西改變了歷史軌跡呢?
這個問題在歷史學範疇上並不新鮮。古典的歷史唯心主義表示,「理念或者大人物製造歷史」自然有一定的道理,然而,我們也很難忽略馬克思哲學裡的歷史唯物主義。此種唯物辯證法宣稱:一個時期的物質經濟生活條件,可以說明一切的歷史演變,其最基本的規律,就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關聯性。用最簡單直白的說法,就是一派認為是理念推動了歷史,另一派則認為是資本與物質在改變歷史。那麼,到底是哪一個呢?
兩邊都有各自的理論基礎,然而當人們探究歷史之初,探究那個理念與資本都還未誕生的時代,便會發現答案其實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簡單明瞭──水。
環境決定了人類文明的初生型態,水資源分布更是其中重要的一點──人類的生活離不開水。凱薩(Gaius Julius Caesar)曾經說過,如果要作為國界防線的話,最糟就是高山,其次是河流,整個自然界最好的防線,就是無水的沙漠。古代的波斯帝國也證明了橫跨沙漠遠征的困難度,當它在遠征埃及時,是透過預先派遣無數的駱駝補給水源,才終於讓整個大軍橫跨沙漠。
即使是現代的高度文明,也未能脫離對有限水資源的依賴。雖然現今已有如海水淡化等技術,然而許多書籍(如《水資源戰爭》)則向我們揭示,人類不一定能從水資源匱乏的命運中解脫:跨國企業正企圖壟斷整個世界的水資源。簡而言之,地理環境所產生的天然資源,很大一部分決定了人類的資本與物質文明流向,在所有時代皆然。
當然,除了水資源以外,還有其他許多決定人類文明的自然因素:河流的走向決定了城市變成商業的交會地。山脈的分布造成了易守難攻的地勢,使得許多文明在其中休養生息。《歷史是誰改寫的?地理知道》這本書超越了舊有的斷代歷史,以自然環境的角度來看待我們的文明本身。我認為除了提供我們另一個看待歷史的視角以外,還提供我們一個非常好的認知:文明與自然,終究彼此相互依存。
人類從來都是自然的一份子,對自然的注重與珍視,終究會茁壯我們自身。
推薦序一
歷史,從地理找出答案
閱讀人主編/鄭俊德
過往我們在學校學習歷史時,總是在年代、數字與各國文化的痛苦背誦中度過,更釐不清為何要背誦這些似乎用不到的東西。
直讀到一段有趣的故事,才打開我對於歷史的興趣。
在1937年,有三名中國留學生到了英國劍橋大學就學,除了精進學業之餘,他們亦和許多英國學者、學生交流,其中,大名鼎鼎的生物化學家李約瑟和他們關係特別融洽,更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隨著認識越深,李約瑟對中國人的學習表現益發驚訝,憑著過去的刻板印象,西方總覺得東方落後,沒想到這些中國學生的才智並不...
作者序
前言
文明的腳步,從綠洲之路開始加速
本書想要傳達兩點訊息。第一,世界各地因地形及氣候,產生各種不同的文化。第二,自古以來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系統交流,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獨特文化。如果沒有和其他文化交流融合,民族文化就會停滯。
我們熟知的人事物,其實都是從世界各地而來的。比方說稻米最初的種植以及栽培者,是印度阿薩姆地區的人民。其後又經過了印度、尼泊爾、中國、朝鮮半島,接著傳進日本。
日本人使用的漢字,是從中國傳進日本。日本人根據漢字,創造平假名跟片假名,逐漸發展出日語。
數字、數學是古代印度的產物。印度對零的概念,經過阿拉伯、歐洲,接著傳到世界各地,並讓當地的科學有長足的發展。
還有一個例子是貓。家貓被認為是過去居住在非洲北部到阿拉伯半島之間廣闊乾燥地帶,一種叫做非洲野貓的野生貓種。
大約在西元前三千年,非洲野貓在埃及被馴養,並且成為寵物。最初是用來防止鼠害的家畜,但由於惹人憐愛,漸漸的成為飼主身邊的伴侶。
接著,貓擴及到全世界。有些貓透過絲綢之路到達中國,有些貓則從地中海的航路,被運往歐洲。
日本的貓是在平安時代乘著中國商人的船而來。其後,平安貴族便爭先恐後養貓,並且到處炫耀。
本書正是透過各種文化交流,試圖描繪出世界各地的文化,以及創造出這些文化的人類歷史。
許多對人類有益的發明,契機都是極為罕見的偶然。有許多例子,都顯示出同樣的技術在同個年代,出現在世界各地。
人們為了要接觸自己國家沒有的文化和技術,克服交通困難到各地。即使是現在,初次到海外旅行的人們,也會這麼說:「能接觸到完全不同的環境,改變了我對事物的看法。」我也會在不同章節當中,簡單的紀錄我在海外感受到的驚奇。
為了要捕捉世界文化的變遷,首先要了解在十三世紀之前,有三條被稱為絲路的東西向通道,而貫穿中亞洲沙漠的綠洲之路,是三條通道中,最被人重視。
從中國元代開始(約西元一二七一年),逐漸開發遠距離海上航線,因此綠洲之路開始衰退。但是在此之前,歐亞大陸已經發展出不同文化,而綠洲通道就成了相異事物接觸的唯一場所。
了解綠洲之路的歷史之後,再來看看東方與西方的文化,就能夠知道世界的巨大脈絡了。
從上述例子中,相信你能開始理解地理如何影響文化發展。接下來,就讓我們透過地形,來看看人類的歷史吧。
前言
文明的腳步,從綠洲之路開始加速
本書想要傳達兩點訊息。第一,世界各地因地形及氣候,產生各種不同的文化。第二,自古以來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系統交流,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獨特文化。如果沒有和其他文化交流融合,民族文化就會停滯。
我們熟知的人事物,其實都是從世界各地而來的。比方說稻米最初的種植以及栽培者,是印度阿薩姆地區的人民。其後又經過了印度、尼泊爾、中國、朝鮮半島,接著傳進日本。
日本人使用的漢字,是從中國傳進日本。日本人根據漢字,創造平假名跟片假名,逐漸發展出日語。
數字、數學是古代印度的產物。...
目錄
推薦序一 歷史,從地理找出答案/鄭俊德
推薦序二 重新發現「史地不分家」的豐富與精采/黃春木
推薦序三 多開啟一個視窗/公孫策
推薦序四 我們天天見到的東西,驅動了整個人類文明/海獅說
前言 文明的腳步,從綠洲之路開始加速
第一章 峻嶺下去就沙漠,坎兒井文明——
先有農業才去遊牧,綠洲之路早絲路幾百年
東西交流的加速器──絲路 / 中亞好乾!山高圍繞,雨進不來 / 沙漠救星,湧泉跟綠洲 / 中亞農業與繩文時代同時興起 / 當地人利用坎兒井發展綠洲農耕 / 草原不夠,離開綠洲 / 農耕導致階級差異,走出綠洲做遊牧 / 你有,我沒有,牧與農開始貿易
第二章 為了爭奪綠洲,改變世界歷史——
漢朝邂逅希臘,唐朝大戰阿拉伯,蒙古橫掃東西
匈奴掠奪中國,但保障貿易道路 / 中國與希臘在綠洲初次相遇 / 中國一衰退,遊牧民族馬上抄起傢伙打過去 / 波斯文化由綠洲之路經中國傳到日本 / 國際都市長安和日本 / 伊斯蘭勢力東進,遼、西夏、金掌控綠洲 / 在蒙古帝國的管轄下,綠洲之路的任務告終
第三章 多山的地中海型氣候,逼希臘文明——
貧瘠的希臘土地如何致富,更成為西方文明起源?
西方文化源於希臘 /希臘文化傳播到古代日本 / 地中海地形和氣候,種不出穀物 / 海岬多建港口,海上貿易酒油換糧食 / 貿易路上,順便建立殖民地 / 奴隸忙工作,希臘人把時間用來念書 / 希臘衰退後的地中海社會
第四章 求知求富的堅忍伊斯蘭,地理使然——
用知識和經商脫貧,以聖戰和戒律走出沙漠
中東包括遠東,範圍不止亞洲 / 中東的地形與自然環境,讓人堅忍、經商 / 伊斯蘭教最初是商人的宗教 / 伊斯蘭教吸收各文化優點而誕生 / 創教始祖領軍推廣,繼起者持續聖戰 / 伊斯蘭教孕育的文化──求知、求富、自律
第五章 印度文明為什麼擠在半島北邊?——
吹不到風的南邊、高山擋住上邊東邊,不信佛的西邊
神祕消失的的印度河流域文明 / 印度的地形與氣候導致各朝代爭北棄南 / 雅利安人穿山而入/ 北印度邁向統一 / 印度的古典文化輸出與伊斯蘭文化進駐
第六章 中國地理太複雜,用樹葉分南北——
吃麥子老是統一吃米的,把原生亞洲人趕入雲泰緬
中國民族創造出來的東亞文化 / 中國地形與氣候太多樣,用「樹葉」區分文明吧!/ 文明在最長的兩條河各自興起 / 中國民族南下建立周朝,接管部分江南 / 原生亞洲人的王朝誕生於江南 / 秦推翻原生亞洲人的王朝,一統中國 / 江南地區特有的風俗
第七章 四川盆地偏僻,卻是最強根據地——
秦始皇、劉邦、劉備、蔣介石都需要這個大糧倉
群山環繞的祕境──四川 / 四川省的地形與氣候 / 四川自有文化,三星堆不同於中原
/ 秦國占領四川,秦始皇得天下 / 秦朝在短時間內滅亡 / 項羽放棄四川後招致失敗
/ 西漢的繁榮盛世 / 孔明的三分天下之計 / 犯下大失策的劉備 / 占領關中是為了占領綠洲貿易
第八章 造成朝鮮分南北的是洋流樹葉米麥——
韓的意思是?韓人濊人倭人,誰是最純種的朝鮮半島人?
新羅統一之前,朝鮮半島至少三國 / 朝鮮半島主要有兩「大」平原 / 又像華北延伸,又像日本延伸 / 古代居住在朝鮮半島南部的三種人 / 中國人在朝鮮半島建立王朝 / 朝鮮三國的紛爭到新羅統一
第九章 西歐從樹海下養豬,到飄洋過海殖民——
接收羅馬帝國文明,展開大開墾,墾出文藝復興
中世紀前半,西歐還是樹海覆蓋的畜牧之地 / 西歐的地形與氣候──從養豬到種田 /
從日本氣溫感受巴黎 / 西歐的大開墾時代──開發農地與思想 / 科學、藝術、思考大躍進:文藝復興 / 民族國家興起,所以積極殖「民」
第十章 陡峭安地斯山,怎會出現貿易王國?——
馬雅人平原上研究天文,印加人雲端做(古柯)貿易
拉丁美洲的地理造就馬雅與印加文明 / 美洲原住民沒有米麥,跨海而來 / 馬雅文明太陽曆超精準 / 印加帝國擅長貿易,沒有文字
第十一章 洛磯山天險也擋不住拓荒者,美國何以強大?——
為自由來美國,為致富去西部,為平等而奮鬥
北美的地形與氣候──十三州宜人,為何西行? / 美國的拓荒精神──不怕出身低 /
狩獵、淘金、買國土,大家往西移動吧!/ 淘金潮促進西部急速發展 / 牛多、錢多、賞金獵人跟不法之徒更多 / 美國的拓荒精神打哪來?
終章 以前地理決定歷史,今後你決定歷史
因交通障礙而產生的多樣文化,因綠洲而相連 / 西方文化的誕生──大平原上的大君主/希臘、羅馬和伊斯蘭帝國──君主順著貿易路線立國 / 從中國看東西交流──超級大地主走上綠洲之路 / 文藝復興與近代科學的誕生──滿足肚皮後,開發腦力 / 創造出歷史的力量──吸收
推薦序一 歷史,從地理找出答案/鄭俊德
推薦序二 重新發現「史地不分家」的豐富與精采/黃春木
推薦序三 多開啟一個視窗/公孫策
推薦序四 我們天天見到的東西,驅動了整個人類文明/海獅說
前言 文明的腳步,從綠洲之路開始加速
第一章 峻嶺下去就沙漠,坎兒井文明——
先有農業才去遊牧,綠洲之路早絲路幾百年
東西交流的加速器──絲路 / 中亞好乾!山高圍繞,雨進不來 / 沙漠救星,湧泉跟綠洲 / 中亞農業與繩文時代同時興起 / 當地人利用坎兒井發展綠洲農耕 / 草原不夠,離開綠洲 / 農耕導致階級差異,走出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