媲美《辛德勒的名單》
最動人心弦、難以抹滅的真實故事
華沙動物園裡的動物都有人的名字
納粹入侵後,園裡難民都起了動物的名字
一個人道對抗獸性、希望對抗滅絕的年代
動物園裡不關動物
關的是人……
※ ※ ※ ※ ※
人異於禽獸幾希矣!
血淚交織的真實故事,
求存於納粹陰影下的動物園
人為何比野獸更殘暴?
二次大戰期間,就連倒杯水給猶太人解渴,都可能招來殺身之禍,波蘭華沙動物園長夫婦姜恩和安東妮娜,卻想方設法,甘冒風險拯救了逾三百名被迫害的猶太人,然而這一段傳奇故事卻落入歷史的隙縫,無人知曉。
善以詩意筆觸描寫大自然的《感官之旅》作家艾克曼,意外知悉園長夫婦的軼事,遂由安東妮娜的日記譯本和其他歷史資料佐助,並親赴華沙動物園,訪問他們的兒子與相關人士,鮮活地重塑了這位「園長夫人」的戰時生活。他們一家人為了搶救猶太人,把動物牢籠變身為諾亞方舟。躲藏在屋裡、獸欄內的人以動物為代號,而動物起了人的名字,動物園因此得到「瘋狂星星下的房子」的外號。
艾克曼以一貫的靈敏纖細,探索大自然仁慈的一面和野蠻的本質,說明納粹主義種族淨化核心,那既教人著迷,卻又讓人困擾的迷惑:在設法掌控整個星球基因組的同時,既崇拜大自然,卻又違反大自然。
作者簡介:
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
集《紐約客》等雜誌專欄作家、詩人、記者、探險家於一身,寫得一手好詩、漂亮散文。熱愛自然的艾克曼著述甚豐,頗獲好評,包括受到全球讀者喜愛的《感官之旅》、《愛之旅》、《Deep Play心靈深戲》、《艾克曼的花園》、《氣味、記憶與愛欲》、《鯨背月色》及《纖細一線》等,美國公共電視網(PBS)曾將《感官之旅》相關內容製作成系列影集。此外,她的詩作亦豐,包括《甜笑的美洲虎》及《讚美破壞者》。
她關於大自然和人類本性的文章,常見於《國家地理雜誌》、《紐約客》、《紐約時報》、《史密森雜誌》、《波瑞雜誌》(Parade,華盛頓郵報週末夾報)等。
艾克曼動人的文筆受到許多獎項肯定,包括布洛斯自然獎(John Burroughs Nature Award)和美國學院詩人勒文獎(Academy of American Poet''s Lavan Award)。她曾任教於哥倫比亞、李奇蒙及康乃爾大學。她所獲得的另一項殊榮,就是有一個分子以她為名,稱作 「dianeackerone」。
● 艾克曼個人網站
http://www.dianeackerman.com/
譯者簡介:
莊安祺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印第安那大學英美文學碩士,譯作豐富,包括:《感官之旅》、《愛之旅》、《Deep Play心靈深戲》、《艾克曼的花園》、《氣味、記憶與愛欲》、《AQ》、《A+的秘訣》、《億萬女富豪賺錢智慧》、《行星絮語》、《心智解構》等書。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榮獲2008年 O R I O N圖書獎
名人推薦:
因為讀過,所以感動!
精彩絕倫。艾克曼化身為書中主要角色──不論是人或動物。很少有作者和主人翁如此契合。
───《行星絮語》及《伽利略的女兒》作者戴瓦‧梭貝爾(Dava Sobel)
黛安‧艾克曼在這本新著中,甚至超越了自己,此書時而詼諧、時而感人,時而教人恐懼。這本精彩的驚悚作品真可說是偉大的小說──只是它的內容卻是事實。
───《大崩壞》及《槍砲、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作者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
再也找不到更精彩的故事、更棒的作者。本書碰觸了你所擁有的每一根神經。
───《啥都瞭了》 和《極度吵雜和極端靠近》(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作者喬納森‧薩法蘭‧佛耳(Jonathan Safran Foer)
讀這本書,無法不感情澎湃,我無法阻止那些已經發生的事情,而這些故事砥礪我,良久良深。看完這本小說,讓我省思,自身的周圍,有哪些人需要營救;不看輕自己的平凡,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
───香璞
作者在訴說每一段故事的時候總像是曾經身歷其境一般、總能準確無誤地表達安東妮娜內心的焦慮、憂愁,或是惶恐不安,就連一貫善於隱藏真實情緒、永遠處變不驚的姜恩也在作者筆下變得容易理解、變得透明。
───陳珮淇
沒有人可以把動物的自然鳴叫寫得如此多變、和諧,如同精心設計的音樂般迷人,詩人的本質在此再度顯現。
───陳廷碩
《園長夫人》作為札賓斯基夫婦的生命記錄外,作者試圖呈現更為龐大的時代速寫。動物園裡客人們來來去去,園長夫婦就像是所有關係的交會點。透過他們,我們得以看見這些真實上演的劇碼,或悲或喜,或荒謬或令人捧腹的故事和猶太區的黯淡風景。
───SC
黛安.艾克曼以如詩的筆調,緩緩述說這一段時期的歷史,全書都是事實的描述,卻比虛構的小說更加扣人心弦,讓讀者隨著書中的動物(含人類)一起經歷一場由納粹主導的浩劫,感受歷劫的緊張刺激和傷痛,還有苦中作樂以及劫後餘生的喜悅。
───Seimei
戰爭或許使某些人的精神進入冬眠,甚至是對於平等、博愛、悲憫、熱忱等信念泯滅,當全世界的人都在因為人的迫害遭遇生存壓力,人性的尊嚴與卑微,只有一線之隔。安東妮娜的動物園景象,未開化的飛禽走獸,自然共生,反而才是生命的天堂境地。
───葉亞薇
說是小說,不如說是一本黑暗時代的一個關於真實故事的記錄,巨細靡遺的描寫讀起來有一種截然不同的新鮮感。
───Evenwaken
媒體推薦: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出版人周刊》、《今日美國報》、《國際先鋒論壇報》、《洛杉磯時報》、《舊金山紀事報》、《金融時報》、《新聞周刊》感動推薦!
得獎紀錄:
榮獲2008年 O R I O N圖書獎名人推薦:因為讀過,所以感動!
精彩絕倫。艾克曼化身為書中主要角色──不論是人或動物。很少有作者和主人翁如此契合。
───《行星絮語》及《伽利略的女兒》作者戴瓦‧梭貝爾(Dava Sobel)
黛安‧艾克曼在這本新著中,甚至超越了自己,此書時而詼諧、時而感人,時而教人恐懼。這本精彩的驚悚作品真可說是偉大的小說──只是它的內容卻是事實。
───《大崩壞》及《槍砲、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作者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
再也找不到更精彩的故事、更棒的作者。本書碰觸了你所...
章節試閱
一九四三年春天,希姆萊想要送希特勒無比倫比的生日禮物,以搏得希特勒的歡心,讓他能由諸多寵臣中脫穎而出。經常對著希特勒照片說心事的希姆來一直努力要做希特勒最好最忠實的僕人,若是能用繩子套住月亮,包裝起來送給希特勒,他一定會這麼做。
他曾告訴朋友:「如果希特勒要我殺了母親,我一定會照做,而且還為了他的信任我而感到驕傲。」他的大禮是,要在四月十九日希特勒生日前夕,把華沙猶太區裡剩下的猶太人全都清除乾淨,而那天正是猶太人重要節日逾越節的頭一天。凌晨四時,德軍巡邏和攻擊部隊已經悄悄進入猶太區,逮住幾個正要去工作的猶太人,但這些人設法逃脫魔爪,因此德軍先撤出。到上午七時,黨衛軍指揮官于爾根‧施特魯普( Jurgen Stroop
)率領三十六名軍官和二○五四名士兵重回現場,用坦克車和機關槍直殺猶太區中心,但卻發現猶太人設起防禦工事,以手槍、幾把步槍、一把機關槍,和許多「莫洛托夫雞尾酒」( Molotov cocktail)──也就是裝了燃燒破布的汽油瓶回擊,教他大吃一驚。這種汽油彈原是一九三六至三九年西班牙內戰時,由蘇聯人支持的共和派人士所發明的燃燒瓶武器,當時餐前雞尾酒正在流行,俄羅斯侵略芬蘭時,芬蘭人就故意諷刺,以蘇聯外長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 Vyacheslav Mikhailovich Molotov)之名作為燃燒彈之名。猶太人無論是人數或裝備,雖然都處於下風,但卻設法抵擋德軍攻擊,直到夜暮來臨。次日德軍再度出擊,這回帶著火焰噴射器、警犬和毒氣瓦斯,但猶太人依舊頑強抵抗。此後約一千五百個游擊隊員,只要一有機會,就回擊德軍。希姆萊籌畫的大屠殺生日禮物,演變成長達一個月的圍城,到最後,德軍決定放火燒光一切──建築物、地下避難所、下水道,以及裡面所有的人。許多猶太人死在火舌裡,有些人投降,有些則自殺,只有一些人逃了出來,把這慘絕人寰的景況告訴外界。地下報紙刊出呼籲,要篤信基督的波蘭民眾協助逃亡的猶太人尋覓藏身處,而札賓斯基夫婦自然欣然從命。
「就在附近,在牆的另一端,生命如常流洩,一如昨日,一如平常,」一名倖存者寫道:「人群,首都的民眾,都照常歡度他們的生活,他們白天看到煙霧,夜裡看到火光,猶太區旁的旋轉木馬不停轉動,孩子們繞著圓圈跳舞,好一幅迷人的情景。他們很快樂。來到首都的鄉下少女騎著木馬,眺望猶太區的火燄。」她們捕捉飄浮在眼前的片片灰燼,一邊歡笑,耳裡一邊聽得響亮的歡樂曲調。
最後,在五月十六日,施特魯普少將向希特勒作了一份自豪的報告:「再也沒有華沙猶太區了。」據一九四三年五月十六日的《地下經濟快報》報導,德軍燒毀了十萬戶公寓、二千間工業廠房、三千家店舖,還有數十間工廠,而最後德軍只搜到九把步槍、五十九支手槍、和幾百枚形形色色的土製炸彈。七千名猶太人當場射殺,二萬二千人被送往特雷布林卡或馬伊達內克集中營,另外數千人被送往勞動營。德軍只有十六死,八十五傷。動物園長家裡每一個人都密切注意猶太區起義的消息,安東妮娜記錄道,他們的心情「震驚、激動、茫然、驕傲」。
起先他們聽說波蘭和猶太旗幟在猶太區上方飄揚,接著煙硝四起,砲火大作,他們又由身為地下軍高層的友人史蒂芬‧柯本斯基( Stefan Korbonski
)那裡聽說猶太反抗組織和猶太作戰聯盟──總共只有七百名男女,英勇反抗,但「德軍已經除去、殺害、活活燒死成千上萬的猶太人。原本在波蘭的三百萬猶太人,如今只剩不到十%。」接著在這可怕的一天,一場灰色的雨籠罩了整個動物園,這是非常緩慢冗長的煙塵之雨,被西風由河對岸正在焚燒的猶太區帶來。屋裡每一個人都有朋友陷身大難,陷身在滅絕華沙四十五萬猶太人的最後一個階段。十二月十日,就在宵禁之前,在姜恩再一次安抵家門,畢莎夏也作完工作離去之後,安東妮娜召來全家和「客人」,「狐人」、瑪格達蕾娜、莫瑞希、汪妲等上桌享用羅宋湯,湯裡因為加了甜菜而呈亮晶晶的紅色,在燭光的映照下,襯著大銀匙,就像紅酒一般。雖然街燈下雪花飄舞意味著酷寒,但那年冬天屋裡有足夠的煤炭,人人都可保溫暖無虞。晚餐後,在廚房裡,雷斯正為瑟瑟的浴盆換水,卻聽見輕輕的敲門聲,他小心翼翼打開房門,接著興奮地跑到餐廳去向父母稟報消息。
「媽,」他說:「黑貂的女兒和她的家人都來了!」
「狐人」很困惑地報紙放下來,毛皮農場並沒有養黑貂這種小動物。
「這房子真正是瘋狂!」他說:「你們為人取了動物的名字,又把動物取了人的名字!我根本不知道你們說的究竟是人還是動物。這個『黑貂』究竟是誰,還是什麼東西?我不知道這是個名字還是代號,是人還是動物。這教人頭昏腦脹!」接著他突如其來站起身來,回自己的房間去了。
安東妮娜趕到廚房迎接新的黑貂進屋:雷齊娜‧凱尼格斯萬( Regina Kenigswein),她先生山繆( Samuel),和兩個兒子──五歲的密西歐( Miecio)和三歲的史代西歐( Stefcio),最小的史塔斯( Stas
)還不滿一歲,因為怕他的啼哭會惹來旁人的注意,所以送往波頓神父( Father Boduen)的棄嬰之家去了。雷齊娜也像俗語所說的「心上掛著個寶寶」,因為她現在懷了第四個孩子。
一九四二年夏,在德軍開始大量把猶太人撤往集中營,法院的地下道被封死,迷宮似的下水道逃生之路還沒有畫出來之際,山繆曾託一名天主教友人齊格穆‧派泰克( Zygmunt Pietak
)協助逃生,並在亞利安區找藏身之處。要由猶太區脫逃,通常都要……未完待續
一九四三年春天,希姆萊想要送希特勒無比倫比的生日禮物,以搏得希特勒的歡心,讓他能由諸多寵臣中脫穎而出。經常對著希特勒照片說心事的希姆來一直努力要做希特勒最好最忠實的僕人,若是能用繩子套住月亮,包裝起來送給希特勒,他一定會這麼做。
他曾告訴朋友:「如果希特勒要我殺了母親,我一定會照做,而且還為了他的信任我而感到驕傲。」他的大禮是,要在四月十九日希特勒生日前夕,把華沙猶太區裡剩下的猶太人全都清除乾淨,而那天正是猶太人重要節日逾越節的頭一天。凌晨四時,德軍巡邏和攻擊部隊已經悄悄進入猶太區,逮住幾個正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