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亮,書寫中國最受矚目和期待的台灣作家,
2012年以《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榮獲第36屆金鼎獎;
這次以教育為起點,開啟一門你我都該關注的《中國課》。
在這裡,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站在外面看中國。如果從中國內部看中國,情況會是如何?每個人的生命經歷都有侷限,我也不例外。大學課堂是我認識中國的最主要據點,四年的教學也是十二年中國之旅最深刻的一段時間。── 李政亮
作者在中國生活十二年,從台籍陸生到重點大學教書四年的台籍陸師,以不同身分親歷其境地參與了中國轉型最戲劇化的時期。是這個世代的台灣知識分子對中國觀察與書寫的重要一人,這次他要以現場對中國年輕身影與教育故事的深度觀察,拆解中國的八、九○後將迎/贏來什麼樣的未來?
◎中國也需要一場教科書革命?細訴中國當代教育的幾個背景。
2010年,由二十多位中國小學老師合寫的《救救孩子:小學語文教材批判》,批判了語文教科書課文中出現的嚴厲母親與早熟兒童形象,以及不符史實等現象。而作者深入探究後,更發現到教科書中可以清晰看到愛國主義教育的影子,包括領導人偉大形象的建構、傑出科學家與音樂家等的愛國情操、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革命精神,以及中國的疆界想像等等。小到幼兒園的小女孩、電視裡才藝表演的兒童,大到課堂上的大學生,全都要接受愛國教育。即使教科書從單一版本進入一綱多本時代,仍因「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有正確的政治觀點」的條例,而充斥著愛國、革命等政治意涵的課文。
政治教育之於中國學生,就像蝸牛身上的殼,中國學生背著政治教育這個殼,在漫長的升學道路上慢慢前進。這個過程,借用中國語彙來形容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八、九○後青春之重伴隨不容或缺的次文化之輕?
青春,很多人認為是流行文化乃至生活風格中所展現的年輕氣息,當今中國的影視作品中,鎖定青春題材者更是一部接一部。聲光幻影之間固然帶出不同的青春想像,不過,歷史中的青春身影卻也遭到遺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代年輕人成為紅衛兵與上山下鄉的一代,接下來一代的年輕人則在血腥鎮壓後氣氛低迷的社會現實中摸索應對的位置,而在全面市場化的劇烈變化中,下一個世代年輕人們再度被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在後六四,八○年代崛起的作家王朔以玩世不恭的態度書寫青春,九○年代的傳奇作家王小波則反思人的狀態,接著,「城市生活」成為九○年代末期以來青春書寫的重點。在繁華榮景的背後,城市的殘酷現實接踵而來,2005年,中國大城市開始出現「啃老族」;2010年,「逃離北上廣」書籍三部曲,呈現了中國大學畢業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現況,從逃離北上廣到重返北上廣,我們看見這一代中國年輕人的迷惘與殘存的夢想。
此外,作者也從中國的日本動漫迷文化、旅遊書寫文化,以及兩岸大學生的互動,剖析當代年輕人的次文化內涵,了解他們如何看待自身所處的世界。
◎中國重點大學生在學什麼?有限選擇的青春中可以迎來什麼?
在課堂裡,作者希望學生能將自己的生命經歷放在中國的脈絡下思考,例如城市與農村出身的學生肯定有很多不同的生命經歷,媒體流行的八○後、九○後說法遮蔽了哪些異質的青春?在互動中,有時作者自己也像入戲的觀眾,索性直接跳入中國的青春與教育的脈絡中,探究中國式青春到底有哪些昂揚或壓抑之處?
一回作者應徵中國某大學的教職時,曾有教師提問:「大陸存在嚴格的言論管制,……來自台灣的你能夠適應嗎?」提示言論管制下大學校園的苦悶狀態。但窮則變,變則通,一向無法公開討論的六四事件,在網路上轉以「八乘八」表達;很多中國學生不喜歡在公開場合發表意見,卻喜愛以匿名在公共論壇中大發議論。
此外,作者也從任教於傳播科系的經驗出發,剖析無所不在的國家管理權力如何影響了學生論文的呈現;面對不敢說真話的當代中國書籍,以及錯譯或經刪節的翻譯書時,如何發展出獨特的中國式閱讀,以求得全面而完整的知識?中國的傳播理論為何獨鍾效果論?為什麼中文系學者也關注媒介發展?如何思考現今中國在世界的定位……等等。
【本書特色】
◎ 特別整理「兩岸大事件年表(1978~2014)」單元。
◎ 進入「造詞時代」,65個基本關鍵詞的「詞彙裡的中國」單元,讓讀者輕鬆理解都會裡的青春中國。如:重點大學、三好學生、五道槓少年、知青、小清新、飛特族、小資、啃老族、蟻族、裸婚、屌絲、穿越、給力、淡定、八乘八、浮躁、唱紅歌、五毛、主旋律、三座大山、維權……
作者簡介:
李政亮
台灣作家。曾為台籍陸生、台籍陸師。台灣大學法學碩士、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教於天津南開大學傳播系四年。是這個世代的台灣知識份子對中國觀察與書寫的重要一人,2012年以《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1/3流行文化的+1/3國族想像的+1/3日常生活的》,獲第36屆金鼎獎社會科學類獎項。另著有《走進都會中國──一個台灣人登陸十年的文化觀察》、《美好年代.巴黎片斷:廣告海報中的城市故事》、《太平洋濱陽光下 : 世紀末台灣向度的思索》。十多年前初旅中國,看到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種種現象,相信在大學、書店、建築、異質文化等城市文化的表象背後,總有一些值得探究的事物。
2000年開始,帶著觀察者的好奇進入中國社會,居住迄今(2012年7月)十二年。這十二年正好也是中國大轉型的年代,「大國崛起」、「世界市場」等語彙成為描述中國的形容詞,所寫的中國社會觀察文章,部分曾發表於《or旅讀中國》、《中國時報》、《聯合報》、《新台灣週刊》、《兩岸雙贏》、Taipei Times等報刊。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了解中國,最應當了解中國的年輕人。不管是八○後還是九○後,未來的中國畢竟是他們決定。李政亮長期住在中國,對中國社會發展有深入的觀察和了解,從台灣人的角度也能提出新的思考。這一次他分析中國年輕人的精神和知識養成的內容,對於了解中國的社會現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王丹(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客座助理教授)
怎樣做個中國人,並不是只有國家說了算,許許多多新世代的中國人,他們想要做另外一種中國人,或者他們並不特別在意怎樣做個中國人,而只想做自己。
周奕成(台灣政治社會評論家、外交與兩岸研究者)
政亮的前兩本書為台灣讀者提供深刻而生動的中國觀察,這一本書,更帶領我們從「教育」這個最核心的意識形態與文化價值場域來認識這個龐大而複雜體的國度。
張鐵志(政治與文化評論人)
李政亮教授的近著突破兩岸當局思維,以其熟知的文化現象、教育領域為稜鏡,關照年輕熱血、青春生命的主題,透視當下的中國社會,為讀者開闢一門生動活潑的中國課。
葉家興(香港中文大學財務系副教授)
這應該是李政亮教授中國觀察的第三本書,一如過往,這本新書《中國課》,引領讀者進入當代中國大陸的真實語境,貼近觀察彼岸青年的文化與心靈狀態。本書不僅適合有志於穿透兩岸政治迷霧的台灣青年閱讀,也是理解當代中國大陸必不可少的實用指南。
羅世宏 (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推薦序>
中國就像一盒巧克力
──葉家興(香港中文大學財務系副教授)
隨著2011年陸生來台,兩岸青年在交流中激盪出更多火花,也暴露出他們相互了解的匱乏,一些「趣聞」在報章雜誌和生活周遭屢見不鮮。李政亮教授的近著《中國課:繫上紅領巾的中國式青春》突破兩岸當局思維,以其熟知的文化現象、教育領域為稜鏡,關照年輕熱血、青春生命的主題,透視當下的中國社會,為讀者開闢一門生動活潑的「中國課」。
作者從自己在中國教書、生活的體驗中,提煉出不少犀利觀察:一、中國教育模式的弊病,如個人價值缺失、過分強調國家,評核體制單一,只以分數論成敗,不利於人格健全發展,以及體制潛規則無孔不入的滲透。二、從六○年代「上山下鄉」,到今日的「蝸居」、「蟻族」,其中雖不乏「小清新」、「布波族」,但「屌絲」仍是人人可自嘲的稱謂,青春在中國始終沉重。三、改革開放後,左右兩極(自由主義與新左翼)論戰交鋒,卻始終難以突圍黨國體制,以及理論旅行的停滯不前,僅能提供青春有限選擇。
不過,任何體制下都不乏自由之靈魂、獨立之人格。即使在竹幕之下,中國人也不可能全是思想的禁臠;何況經濟開放、高教普及以及全球化之後,中國年輕一代出國遊學、留學、旅行者大增,早就不再是外界所以為的威權工廠的產物、一窩蜂沒主見的羊群。在美國、台灣、香港,我都遇到過不少書中期待的「從細節、實際事物上,去觀察、比較不同社會的運轉方式,放下累積的成見,抱持虛心、好奇心」的「精神開放者」。他們離開家鄉求學,希望做更好的自己。也有不少回到家鄉,成為實事求是貢獻社會的生力軍。
他們平凡,卻有修養、有見識,能超脫紛爭、自主獨立、堅持自己的理想,是當下、未來中國公民社會形成的中堅力量。
例如香港的新媒體雜誌《陽光時務》,編採團隊平均年齡不超過三十歲,很多都是香港陸生或者從大陸來香港工作的媒體人。他們以「多說一點,多想一點」為口號,關注兩岸三地,拒絕在批評不自由的環境中做無意義的讚美。
其實不僅在香港,不僅是八○後、九○後中有這樣的例子,更多的例子在大陸的各個角落,他們是六○後、七○後,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追尋屬於自己的幸福。在經歷了信仰崩壞的痛苦之後,重新思索前行。透過閱讀、思考、觀察,奮力將自己的境界提升。例如,我在香港中文大學和北京清華大學合開的金融財務MBA班上,學生中有一位年輕媽媽,她是大型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月薪十四萬元人民幣,為了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而辭掉了高薪工作。另一位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在與其職業不相稱的敦厚臉龐下,更有顆強大的慈悲心,堅持出門在外口袋裡一定帶著零錢,隨時準備奉獻給需要的人。
《中國課》書裡似乎少了一些這樣的身影和故事。
改革開放之後,現實與教科書的分離,讓刻板教條的內容更顯荒謬。的確有很多人陷入價值虛無,但仍有很多人在價值混沌的年代,自主、獨立、有堅持、有見解。他們在牆內的表達和文字往往更細膩、微妙,富於創造性。而2000年之後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資訊管道更加多元化,網路打開的不僅是一扇窗,而是無限的可能性。有人淪為網路憤青,也有人利用網路圍觀正在悄然推動公民社會進步,迎接變革。
《中國課》只是了解中國的開始,而中國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苦澀、還是甜美的口味。每個人的經歷有限,只能體會到其中的幾種滋味。因此,《中國課》書裡所欠缺的描寫,需要讀者自己不斷探索,領略價值漸趨多元的中國社會,見證更趨多樣精彩的中國故事。
2012年9月 寫於香港中文大學
<推薦序>
怎樣做個中國人
──周奕成(台灣政治社會評論家、外交與兩岸研究者)
「怎樣做個中國人」,我想或許可以當作李政亮先生這本新書的另一個副題。怎樣做個中國人又有兩重涵義。第一是從個人的角度,每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如何接受整套的國族主義教育及人格和價值形塑,而成為一個符合「中華文明論」(李政亮所稱)之國族想像的認同者和服膺者。第二是從國家的角度,強大的國家機器如何「製造」或「複製」出一個個遵守國家規範,甚至能夠積極捍衛與發揚國族想像的國民。
李政亮在書中非常具體地刻畫了這兩重「做個中國人」的過程,讓我們知道了中國大陸如今讓舉世憂懼的國族主義,是怎樣在最細節的日常教育和傳播內容上建立起來的。這樣的描寫和分析,已經讓這本新書有了很高的價值。當代中國研究者都知道,隨著中國國力逐漸強大,國族主義這柄雙面刃越來越厲害,能夠傷人亦能自傷,但是這麼厲害的國族主義大刀是怎樣打造的,就鮮少人有辦法深入而生動地描繪。
「做個中國人」的後果和影響,是全世界都關心的問題。舉例而言,在本書初版前(2012年10月),為了釣魚臺領土爭端,中國大陸內部發生近年來最嚴重的反日本抗議風潮,在許多城市有數萬群眾上街示威,激烈打砸破壞與日本有關的商店、餐廳、汽車等,這股情緒不僅在民間蔓延,甚至解放軍都傳出積極備戰的動作。這樣的國族主義力量是如何產生的?又如香港的學生團體,為了反對政府將實施愛國教育,進行持續抗議,引起香港市民很大的共鳴,撼動特區政府的權威。愛國教育為何如此讓香港人害怕?
先前已有諸多傑出的中國研究者,對中國國族主義問題有所著墨,但他們大多只見到國族主義的現象,對其由來則只能概述,沒能夠看到具體細緻的學校課程與媒體傳播內容如何建構了每個中國人的心志。我想到美國知名學者與政策專家謝淑麗(Susan Shirk)在2008年出版的《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China - Fragile Superpower: How China’s Internal Politics Could Derail Its Peaceful Rise),勾勒了興起的國族主義風潮如何影響中國政府領導人的對台、對美、對日政策判斷。讀過謝淑麗等當代中國研究者著作的人,也該讀李政亮的這本新書,因為他以一個在中國留學與任教的台灣知識分子和中國學童的父親,所擁有的視角和體會能力,是其他人所無,能夠補上先前研究的空缺。
儘管這本新書提供了我們對「怎樣做個中國人」的理解,但李政亮不僅是描述中國國族主義或中華文明論的鋼鐵鍛煉過程而已。更重要的是,他還告訴我們許多新一代中國人是怎樣在這個體制內因苦悶而展開戲弄和抗拒。換句話說,怎樣做個中國人,並不是只有國家說了算,許許多多新世代的中國人,他們想要做另外一種中國人,或者他們並不特別在意怎樣做個中國人,而只想做自己。李政亮描述了中國年輕人如何苦於高度競爭與城鄉不公平的升學體系,以及如何「惡搞、虛構」去挑戰、顛覆與反諷「中華民族論那些宏大、嚴肅且無所不在的論述方式與語言形式」。
新一代生命力與創造力的展現,即便是在最苦悶的狀態下,都是動人的故事。關於青春的描寫,是我在本書中最喜愛的部分。李政亮也述及中國年輕人藉由旅行開闊了認識與想像,以及兩岸年輕人的接觸過程中,不斷的誤解以及逐漸的理解。在本書末尾,他提出了一個謙卑而遠大的願望──從觀察生活細節到實踐民主。中國正在改變,如果每個關心中國的人有足夠的耐心,總可以透過細節的改善與鞏固,促成中國往更好的方向去改變。這是李政亮在批判性學術思維之外,對中國的溫暖情感,雖然寧靜平和,但細讀文字都能夠感受得到。
名人推薦:了解中國,最應當了解中國的年輕人。不管是八○後還是九○後,未來的中國畢竟是他們決定。李政亮長期住在中國,對中國社會發展有深入的觀察和了解,從台灣人的角度也能提出新的思考。這一次他分析中國年輕人的精神和知識養成的內容,對於了解中國的社會現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王丹(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客座助理教授)
怎樣做個中國人,並不是只有國家說了算,許許多多新世代的中國人,他們想要做另外一種中國人,或者他們並不特別在意怎樣做個中國人,而只想做自己。
周奕成(台灣政治社會評論家、外交與兩岸研究者...
章節試閱
三、有限選擇的青春──中國大學生學什麼?(摘)
國家權力無所不在
二○○七年,筆者到北京某大學應徵教職,一如台灣的大學教師應徵程序,初步入圍的應徵者會有一場試講的機會。筆者在試講之後,聆聽的教師開始提問,其中,一位教師的提問令筆者印象深刻:「大陸存在嚴格的言論管制,大學雖然相對自由一些,不過管制還是存在,來自台灣的你能夠適應嗎?」其實這位教師的提問內容很長,這是筆者記得比較清楚的一句話。總結起來,與其說是對我的提問,倒不如說是向我提示言論管制下大學校園的苦悶狀態。
每次走在秋冬蕭瑟的校園,就感覺這是中國大學的氣氛。
無所不在的權力
在中國生活十二年的一些片斷,經常讓我想起法國思想家傅柯(MichelFoucault,一九二六∼八四)的《規訓與懲戒: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Prison,一九七五)。在《規訓與懲戒》中,最著名的舉例是英國功利主義哲學家邊沁(Jeremy Bentham,一七四八∼一八三二)所設計的全景監獄。這座圓形監獄的圓心正是監獄管理者,因為處於圓心,監獄管理者可以監視到所有犯人的狀況。傅柯的洞見在於他透過邊沁的全景監獄,指出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微型權力,以及權力是分散在各個角落中的。每當一些日常生活的片斷與微型權力擦撞時,都會感到中國這個國家機器的龐大與權力的細微。
邊沁的監獄設計是管理主義的極致。而在中國的生活中,從個人經驗到相關的社會事件,都能夠清楚地感受到管理主義的運作。在個人經驗中,檔案制度就是一個例子。十年前進入北大就讀之初,需要填寫一份個人資料表格,內容包括姓名、籍貫等,當時筆者以為僅是單純的學籍資料。未料,在畢業之際拿到一個檔案袋,裡面除了入學時填寫的基本資料外,還多了個人所屬系所對個人的生活狀況與表現的評語。這就是中國的檔案制度。個人所屬的單位會對個人進行評價,這是另一重中國式的組織與個人的關係。
檔案跟著人走,在求學階段,檔案就在所就讀的學校,畢業後開始工作,檔案就會移轉到工作單位。對中國人來說,檔案制度中單位對個人的評語是個祕密,沒有人知道裡面到底寫些什麼。筆者之所以會拿到自己的檔案袋,推測是因為當時台灣畢業生在中國工作的人有限,索性發回檔案,不過,學校還存有備份。
看到檔案中對自己的評價時,真是百感交集。從描述文字來看,填寫者對筆者有一定的了解,並非隨便寫寫了事。但到底是誰寫的?無從或者也無意去推測,因為那是人性幽暗的一面。當然,這裡可能存在社會價值的差異,筆者以為個人的生活狀況被觀察、填寫,是人性幽暗的一面;不過,對填寫者來說,也許他覺得個人原本就屬於組織,這是中國社會管理程式中理所當然的一環。
在中國社會中,管理主義無聲無息或者說「理所當然」地進入社會不同的領域。理所當然是指支持管理主義者通常會說:「不然怎麼維持秩序?」更可怕的是,這個想法會進入一般人的腦海中,並以為舉世皆然。當我告知中國師友,台灣沒有檔案制度時,有人非常吃驚:「那要如何知道某個人的背景?」在管理主義之下,每個人都成為不被管理者信任,可能破壞秩序且必須加以管制的個人。
在我造訪過的中國大學圖書館中,有一個共同的裝置:鐵櫃。隨身的背包必須放在鐵櫃中,進入閱覽室只能拿著兩、三本書或筆記本,乃至筆記型電腦。此舉或許是防止圖書館的書被竊,然而,這些圖書館一如台灣的大學圖書館,出入都裝有感應器。
此外,透過舉辦大型活動來帶動城市發展,已是這幾年中國一線城市發展的典型模式。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活動賽事舉辦之前的嚴密管制,有些並未隨賽事活動的結束而解嚴,例如,在北京乘坐地鐵猶如在機場搭飛機一般,必須將隨身物品放在安全檢查機器的輸送帶上受檢。
二○一一年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舉辦,堪稱是管理主義的高峰。為了舉辦運動會,官方先是驅離八萬多名「高危險人群」(如有前科、長期滯留深圳、無正常職業等),其次,則是在反恐的名義下,布署了導彈「紅旗九」的防空導彈陣地。最有趣的是舉行開幕式的當晚,運動場附近的居民被要求不得「在家逗留」,只因運動場旁的住宅區與開幕式的貴賓席之間沒有屏障的安全考慮因素。居民有三種選擇:一是參加政府組織的活動,如到開幕式現場當觀眾;二是自行離家;三是如果不願意離家,政府會派出保安人員到家中「陪」居民度過這五個多小時。
這是相當荒謬的管理主義。但值得注意的是,管理主義的重要性卻在中國政府眼中不斷提高。二○一一年八月,英國倫敦北部的一名青年為警察所槍殺,在臉書與推特等媒介的作用下,英國近三十年來最大的騷亂如星火燎原之勢擴散到伯明罕、利物浦等其他城市。對於這個事件,部分中國媒體做出這樣的結論:英國正為他們無管制的網路自由付出代價。
如果把中國社會比喻為一個立體的三角錐,那麼共產黨就站在三角錐頂端。光有權力不足以讓權力運作,無數的下屬組織、單位構成了這個社會體的基本單元,而無數的大小領導主宰了單位的運作。除此之外,社會功能論的社會觀與語言,也維繫了這個體制的運作。社會功能論是指個人要對社會有所貢獻,每個人都是社會的小螺絲釘。此外,人是屬於組織的,「教育」、「彙報」、「完成任務」等都表達了個人與組織之間的關係。除此之外,文化與藝術被視為傳遞人類思想的事物,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文化與藝術應能闡述人性光輝、發揚中華民族精神的載體之類的語彙,成為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乃至教科書中歷久不變的慣用句。
在論文寫作裡學做自己
權力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運作才算成功。
在本書前述中,筆者提到教科書裡中華文明論抽象而美化的諸多文字。這些文字像是加諸在人們身上的另一重權力,就連筆者自己也無法置身事外。每年南開大學會有全校運動會,各學院的教職員工都必須參加入場儀式。其中,「鍛鍊身體,復興中華」是集體呼喊的口號。據說,這個口號從小學運動會開始就是相當典型的口號。訝異而沉默地走在呼喊口號的人群中,讓我不無荒謬地以為自己置身電影《黃飛鴻》中,眾人在海灘上集體練拳的場景。
中華文明論的文字也加諸在學生身上。第一年教書時,看到研究生所寫的期末報告時,就跟我聽到的「鍛鍊身體,復興中華」一樣。大部分學生其實都很認真寫報告,但讓我訝異的是,這些認真的學生還是會下意識地在結尾部分加上一段非常中華文明論的文字。
舉例來說,對搖滾感興趣的學生可能會討論崔健或是後崔健時代的中國搖滾發展(這已是較為另類學生的選題),前面的文章都寫得不錯,但是在開頭或結尾部分會提到「根植於西方的搖滾樂如何在中國的土壤上健康地發展,避免過度商業化、庸俗化的趨勢,讓中國搖滾對社會產生正面的影響」之類的文字,這些文字恰好都是中華文明論的關鍵詞。
如果學術研究都是如此,那將會非常無趣。無趣是相對於有趣;有趣,源自日本圍棋的術語,是指下棋者下了一個讓局面開始生動、趣意盎然的子。無趣,則是索然無味。無趣的學術研究確實在發生中,整個學術生產體制是從上到下進行的,大約等同台灣國科會計畫申請的中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社會科學基金等研究計畫的申請,都是在上面訂定研究方向的前提下進行。此外,學術圈也越來越封閉,近年來,不少台灣學者對中國研討會感興趣,卻不得其門而入。最主要的問題在於學術資源壟斷的問題相當嚴重。一個拿到資源辦研討會的資深學者,通常只會邀請門下的徒子徒孫,如果要壯大聲勢,就會透過私人關係邀請台灣或香港學者。學術研討會常見的徵求論文通知已不復見。隨著中國經濟崛起,政府資源大增,研討會經費也快速增加,私人關係找來的與會學者,除了發表論文之外,豐碩的餐飲、住宿外加旅遊,也成為很多研討會的必要配置。
對學生來說,他們未必會與前述的學術資源有關。反應在學生身上的,大多是以「完成任務」的心情寫一篇報告,這些報告的題目與內容四平八穩,中華文明論的關鍵字頻繁出現在論文中,整篇文章儼如施政報告。
然而,如何寫一篇有趣的報告?有兩本書協助我和學生一起邁向有趣之路,這兩本書分別是美國社會學家米爾斯(C. Wright Mills,一九一六∼六二)的《社會學的想像力》(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一九五九)與台灣大學城鄉所教授畢恆達的《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二○○五)。
我要學生讀《社會學的想像力》的第一章與附錄,這是「有頭有尾」的閱讀。為什麼要讀這兩個部分?先說一下這本書的故事。社會學家米爾斯想要寫本引領一般人進入社會學領域的書,於是他寫成《社會學的想像力》。當他寫完初稿之後,將書稿給人類學家朋友閱讀,朋友告訴他,這本書應該叫「人類學的想像力」;給政治學家朋友看,朋友則說這本書應該叫「政治學的想像力」。這些回應,大概可以看出這本書跨領域的性質。在不同領域之間,當然還是有一些共通之處,也就是人跟社會之間的關聯。
在開篇的第一章中,米爾斯就提醒大家,不要忘記自己跟社會結構之間的關聯。從自己的興趣出發,不要考慮題目的「政治正確」,例如你是個日劇迷,就從日劇出發,不要硬是寫「公民新聞」這類看來比較嚴肅,以為比較會被老師認可的題目。事實上,這是不少學生的選題依據。
《社會學的想像力》的附錄介紹了論文寫作的具體原則,而台大教授畢恆達的《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一書恰好能提供一些補充。二○○五年,這本書在台灣出版之後,成為暢銷的學術書。書中旨在以作者的個人經驗,包括教學到參加碩博士論文答辯等實際經驗,教學生如何寫一篇完整的論文。教學生如何寫論文的方法論書籍很多,但那些就像是論文寫作流程的介紹,對於寫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實際情況,學生似乎只能暗自摸索。就像釣魚,那些方法論的書只告訴你釣魚該準備哪些東西、有哪些程序,然而,等到自己著手準備、開始在池塘邊釣魚之後,才發現釣魚學問大,例如魚有不同的習性,也因此會不同的釣魚技巧。很多實務性的東西,方法論的書都沒有教。二○○七年,這本書的簡體版出版,恰好成為重要參考。
在這裡,有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在台灣,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很多年輕老師已經開始製作教學部落格。不過,在中國,這種現象非常少見。取而代之的是,不少教授會有個人的博客,這些博客並非與學生的教學互動,而是對社會現實的看法。在這個脈絡下,學生們很容易有一種二元對立的錯覺:寫論文是很學院、很技術化的東西,與社會現實是隔絕的。反觀博客上的社會批判能夠引起很大的關注,這種文體才有改變的力量。
然而,我的看法是,在我讀過的不少批判中國社會的文章裡,中華文明論那種宏大抽象的語彙仍洋溢其間。如果社會批判的語言仍舊是中華文明論那種宏大抽象的思維,其實很難有另類的社會想像。論文寫作當然有其侷限。但至少應該試著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避開中華文明論的抽象宏大語彙,試著用術語釐清與解釋自身感興趣的題目與社會之間的關聯。用自己的話說自己的觀點,這是學術的第一步,也是做自己的第一步。
三、有限選擇的青春──中國大學生學什麼?(摘)
國家權力無所不在
二○○七年,筆者到北京某大學應徵教職,一如台灣的大學教師應徵程序,初步入圍的應徵者會有一場試講的機會。筆者在試講之後,聆聽的教師開始提問,其中,一位教師的提問令筆者印象深刻:「大陸存在嚴格的言論管制,大學雖然相對自由一些,不過管制還是存在,來自台灣的你能夠適應嗎?」其實這位教師的提問內容很長,這是筆者記得比較清楚的一句話。總結起來,與其說是對我的提問,倒不如說是向我提示言論管制下大學校園的苦悶狀態。
每次走在秋冬蕭瑟的校園...
作者序
<前言>
這樣的青春中國課
──李政亮
本書的寫作,是繼《走進都會中國:一個台灣人登陸十年的文化觀察》 與《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1/3流行文化的+1/3國族想像的+1/3日常生活的》之後的第三部中國觀察。
「愛國」護身符
本書寫作的起點來自兩個親身經歷的場景,主角之一是課堂上的大學生, 另一個是幼兒園大約五、 六歲的小女孩。第一個場景是在課堂上。上課時, 我曾要求學生關注自己感興趣的新聞,然後試著用五分鐘簡短解釋為何這則新聞重要以及自己的看法。2009年,一位同學說他最近關心法國拍賣圓明園獸首的新聞。當我問他自己的看法時,他回答:「只要中國強大了, 當年流失的文物應該很容易追回。」
他的說法很典型,有點像是《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裡所提到的「落後就要挨打」的慣性思維。「落後就要挨打」的意思,就是只要強大就不會受欺侮。很多讀者可能會說,中國學生果然很民族主義。真的嗎?在整個學期的觀察中,我發現這位學生並不那麼民族主義。不過,這類的回答內容確實常見,基本上學生們會在兩種情況下採取這種方式:一是自己準備不足,二是有自己的想法,但覺得不夠成熟,就會選擇一個不會犯錯,老師也無從挑剔、難以回應的說法。當然,也有學生真的持這樣的想法,這類學生喜歡跟我談論那激情但年代已然有些久遠的中國革命史。
然而,我的疑惑是,為何愛國言論成為公開發言時不會犯錯的護身符?
第二個場景,則是我參加三歲多小兒的幼兒園家長觀摩會的經驗。家長觀摩會上,除了小兒班級的表演與遊戲之外,還請來幼兒園中較年長班級, 大約五、 六歲的小女孩表演鋼琴。這位小女孩琴藝精湛,表演的第一首曲子是〈幻想曲〉,這是典型的古典音樂曲目。第二首則是讓我詫異的〈慶翻身〉。這是中國老一輩作曲家黎英海所做的曲子,其內容大致是共產黨革命成功,農民因此翻身,敲鑼打鼓喜迎光明未來。五、 六歲的小女孩在表演這首歌曲時,讓我直覺想起在中國十二年間最厭惡的一類電視節目─兒童才藝表演比賽。理由是在這類表演節目中,時常可見畫上濃眉大眼、穿上軍裝的小男孩表演京劇《智取威虎山》,小女孩則穿上象徵被壓迫女性的服裝表演芭蕾舞《白毛女》。《智取威虎山》是革命現代京劇,就是以京劇形式表現共產黨光榮革命的戲劇,《白毛女》更是知名的紅色經典,也是中國芭蕾舞團赴海外演出時經常演出的劇目。但是,明明是孩子,為什麼非得演出威武的軍人或是苦大仇深的受壓迫女性?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我的另一個疑惑是,大家都這麼愛國嗎?連五、 六歲小女孩的鋼琴演奏都表演紅色歌曲。原來,中國對於各種才藝都有分級評鑑,這些評鑑對孩子能否進入重點小學、重點中學是有幫助的。更重要的是,〈慶翻身〉、《智取威虎山》、《白毛女》分別是鋼琴、京劇與芭蕾舞分級考試中的考試題目之一。所以,既是考試題目,小朋友就練了,也許老師與家長一看比賽是「紅領巾心向黨」(中國小學生都要披上紅領巾,紅領巾表示烈士的鮮血)之類的主題,所以也政治正確地要孩子表演這些曲目、劇目,希望得到評審的青睞。
作為課堂上的老師與孩子的父親,使我開始關注中國的教育問題。
從幼兒園五、 六歲的小女孩、電視裡才藝表演的兒童到課堂上的大學生,他們的年齡不同,可是卻有一個地方是一致的,那就是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會接受政治教育。政治教育之於中國學生,就像蝸牛身上的殼,中國學生背著政治教育這個殼,在漫長的升學道路上慢慢前進。這個過程, 借用中國語彙來形容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原是前蘇聯1930年代的小說,主題是主角如何在艱難的生活中鍛鍊自我成為社會主義的革命戰士,在1952年被譯為中文之後,成為中國跨世代的集體記憶,這部小說甚至也有電視劇與電影版。
中國的教育彷彿就是在錘煉鋼鐵,錘煉愛國之心與灌輸革命歷史。很多讀者一看到政治教育,大概覺得就是索然乏味的那套語言體系,其實多數中國學生也如此認為。但是,當我打開中小學的《語文》、中學的《思想與品德》、高中的
《政治》課教科書後,我發現情況很弔詭。雖然中國學生 厭惡政治教育,但是政治教育的一些內容卻也成為政治潛意識。在書裡, 我稱之為「中華文明論」的官方論述,既是官方說法或是政策命令的價值導向,也無影無形地滲透成為很多學生看待問題的方式。
不同的中國想像
我有時在想,這樣一段還算特殊的經歷應該放在什麼樣的脈絡下來討論?
也許有人會說,看吧,中國政府就是如此進行意識形態的強壓。不僅如此,一國兩制雖說是一個中國下的兩種不同制度,但在「天朝」思維下,外加香港政府的配合,中國製的愛國教育得以有了出口的機會。幸好,十二萬香港學生與市民起身反抗國民教育。此外,也許有人會說,看吧,中國年輕人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無怪乎釣魚臺爭議中的反日遊行會演變為洩憤式的鬧劇!
也有人會說,中國年輕人早已今非昔比,中國的愛國教育是事實,但以獨立自由思考之姿的年輕人也在浮現當中,一如葉家興教授在推薦序中談到的親身經驗。在筆者的接觸中,也有以台灣獨立書店甚至以轉型正義進行主題旅行的中國年輕人,這些身影出現在台灣各地奮力自主經營的獨立書店中接觸台灣文化生態。在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的相關紀念場所中參訪,也讓文化革命和六四事件的歷史該如何公開討論與反思,成為這些旅行者心中的苦思。
提到中國年輕人,不得不提一種跳tone卻重要的反應,他們會問:台灣年輕人是否真不如中國年輕人?台灣年輕人的競爭力相較對岸是否仍有優勢?中國大學擴招之後,嚴峻的就業問題也浮上檯面,這與台灣的情形是否類似等問題。回台灣之後,筆者曾到幾所大學的課堂上進行主題演講,雖說主題各有不同,但學生在最後的提問仍有不少是跳脫主題而回到台灣競爭力的問題上。
每一種看法都帶著不同的中國想像、己身的中國經驗,更多的是一種需求。有人想建立台灣/中國為我者/他者的對立,以透過這種方式滿足建立主權與台灣人身分的需要;也有人立意良善地期待與推動更大幅度的陸生政策,這是一種自由交流的權利與需要。而不少關注中國年輕人競爭力的朋友,他們的提問動機單純(但所涉及的問題很嚴肅),台灣景氣不況,面對對岸崛起,台灣還能力撐嗎?甚至探問年輕人西進中國的機會,則是現實的需求。
中國現場的教育與青春觀察
在這裡,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站在外面看中國。如果從中國內部看中國, 情況會是如何?每個人的生命經歷都有侷限,我也不例外。大學課堂是我認識中國的最主要據點,四年的教學也是十二年中國之旅最深刻的一段時間。如果說教書前的時光都從思潮與知識架構來摸索中國的樣貌,那麼這精彩的四年便是透過和學生互動,課堂的提問、對話,乃至學期末、畢業季的吃飯聊天,來進一步了解中國。
這本書的寫作目的,一半是從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而來。我在學生那裡聽過很多在高度競爭下奮力用功而進入重點大學的人生故事;在課堂裡, 我聽過犀利的學生對時政的批判與對自由的強烈渴求。然而,我也看過更多用調侃的方式嘲諷現實,或是聽到誇張的社會事件(如「我爸是李剛」的李剛門事件)後,「唉」一聲搖頭後沉默不語的學生,他們好像在說,中國不公平的事情太多,大家都麻痺了。此外,我也在學生們身上看到貧富之間的極大差異, 有人可以支付暑期國外遊學加旅遊的費用,但也有學生不僅電腦買不起, 甚至連洗澡也免了(傳統中國大學的學生宿舍無法洗澡,必須購買澡票到澡堂洗澡)。
在課堂裡,我希望學生能將自己的生命經歷放在中國的脈絡下思考,例如城市與農村出身的學生肯定有很多不同的生命經歷,媒體流行的八○後、九○後說法遮蔽了哪些異質的青春?在互動中,我有時也像入戲的觀眾,索性直接跳入中國的青春與教育的脈絡中,探究中國式青春到底曾有哪些昂揚或壓抑之處?
在本書中,我想翻寫「教育」與「青春」的定義,把教育與青春放在中國政治、社會乃至歷史的脈絡下觀察。很多人認為教育就是培育學生健全的人格或是知識的傳遞,但從這樣的定義很難觀察中國教育。教育,其實關乎價值觀的傳遞與社會流動的可能。在價值觀的傳遞過程中,教科書仿如一個社會價值的密碼,特別是在基礎教育的中小學教科書中,可以看出一個國家準備將孩子們培育成什麼樣的人。在社會流動方面,舉簡單的例子來說,就是像前述買不起電腦、連洗澡也省了的窮家庭出身的學生,他們在這樣的教育制度之下,上大學的機會是增加還是減少?
青春,很多人認為是流行文化乃至生活風格中所展現的年輕氣息,當今中國的影視作品中,鎖定青春題材者更是一部接一部。聲光幻影之間固然帶出不同的青春想像,不過,歷史中的青春身影卻也遭到遺忘。提筆至此,那些對社會現實相當敏銳的學生們浮上腦海,他們關切社會現實,但 那個錢、權與意識形態彼此繁密交織架構起來的社會,大到讓他們目不暇給。這些敏銳的學生大多熟悉中國左翼與自由主義之間的立場差異,甚至也站在其中一種立場。左翼與自由主義之間有很多差異,不過,一致之處都是在談論整體中國的走向。
在宏大的國家走向討論中,細節經常失去位置。學生們自身所成長的青春歲月與教育過程,其實就是中國的縮影。在那裡,有教科書裡的意識形態問題、有基於階級與戶籍差異的社會流動問題、有屹立不搖的管理主義問題。教育問題,足以成為改變中國的另一個場域。
這是我四年的中國課,我既站在講臺上上課,也在互動中學習到更多與中國相關的種種知識脈絡。很榮幸與這些學生相遇。
<前言>
這樣的青春中國課
──李政亮
本書的寫作,是繼《走進都會中國:一個台灣人登陸十年的文化觀察》 與《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1/3流行文化的+1/3國族想像的+1/3日常生活的》之後的第三部中國觀察。
「愛國」護身符
本書寫作的起點來自兩個親身經歷的場景,主角之一是課堂上的大學生, 另一個是幼兒園大約五、 六歲的小女孩。第一個場景是在課堂上。上課時, 我曾要求學生關注自己感興趣的新聞,然後試著用五分鐘簡短解釋為何這則新聞重要以及自己的看法。2009年,一位同學說他最近關心法國拍賣圓明園獸首的新聞。當我問他自...
目錄
‧兩岸大事件年表(1978~2014)
‧推薦序1:中國就像一盒巧克力/葉家興(香港中文大學財務系副教授)
‧推薦序2:怎樣做個中國人/周奕成(台灣政治社會評論家、外交與兩岸研究者)
‧前言:這樣的青春中國課
「愛國」護身符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不同的中國想像
中國現場的教育與青春觀察
一、青春的階梯:中國當代教育的幾個背景
‧中國也需要一場教科書革命!
反思語文教科書
問題不只如此:愛國主義教育
想像的神話:阿里山與武夷山本同源?
尋找人的位置:《新語文讀本》與民國國語教科書熱
政治教育再延伸
美化的中華文明論
‧教育問題大討論
一場小學生足球賽引爆的討論
從三好學生到五道槓少年
虎媽、狼爸、貓媽、虎與熊貓
長大成人?
注釋
二、八○後的青春素描:迷惘、反叛與未來想像
‧中國青春之重
青春的原型:從林道靜到上山下鄉
迷惘與反叛的青春
後六四的青春
‧想像與現實的幸福
造詞時代下的幸福想像
殘酷的就業現實:啃老族
身處城市的困境
屌絲時代已臨?
‧青春進行式:日本動漫在中國
進入日本動漫迷的世界
次文化的核心:虛構與穿越小說、盜墓小說
難以忽視的「日本」因素:動漫迷與毛左
中國動漫前景?
‧兩岸青春的碰撞
躍動中的中國青春
場景式旅行
台灣到底好不好?
台灣學生的提問
注釋
三、有限選擇的青春:中國大學生學什麼?
‧國家權力無所不在
校園裡壓抑下的噤聲
無所不在的權力
在論文寫作裡學做自己
‧中國式閱讀
浮躁氣氛下的翻譯狀況
錯譯的親體驗
翻譯書的生命政治:出版時差
中文書的生命形式
有趣的誤會
‧大學教室裡的知識系譜
媒介研究的起點與翻轉
理論旅行的文化政治
效果論的迷思
‧中國定位的思考
兩極的美國想像
民族主義是唯一視角?
從觀察生活細節到實踐民主
注釋
‧後記:現場主義之必要
‧兩岸大事件年表(1978~2014)
‧推薦序1:中國就像一盒巧克力/葉家興(香港中文大學財務系副教授)
‧推薦序2:怎樣做個中國人/周奕成(台灣政治社會評論家、外交與兩岸研究者)
‧前言:這樣的青春中國課
「愛國」護身符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不同的中國想像
中國現場的教育與青春觀察
一、青春的階梯:中國當代教育的幾個背景
‧中國也需要一場教科書革命!
反思語文教科書
問題不只如此:愛國主義教育
想像的神話:阿里山與武夷山本同源?
尋找人的位置:《新語文讀本》與民國國語教科書熱
政治教育再延伸
美化的中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