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一定要讀歷史?
耗時50年的鉅著,用一本200頁的結論告訴你為什麼。
本書是世界知名歷史學家威爾.杜蘭用50年時間、周遊世界各國完成的《世界文明史》最終結論 。他因這部大書獲得普利茲獎,本書英文版在這50年間不斷再版,成為不朽作品。
《世界文明史》(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是二十世紀以來,流傳最廣的一套歷史著作,因為淺顯易懂卻又見解深入,被推崇為「二十世紀的《史記》」、「評論人類文明的《離騷》」這部鉅著多達11卷,涵蓋了每個時代、從東方到西方各國的經濟、政治、宗教、文學、哲學、藝術、音樂等領域。
你當然沒有時間、甚至不可能看完這整套書(世界文明史目前已沒有繁體中文版),但是你絕對可以很快讀完這套鉅著的最終結論--就是本書。
作者以哲學家的敏銳目光,在本書一開頭即點出:學歷史的人在完成研究工作後,通常得面對下面這個挑戰:
「研究歷史有何用處?只是聊些城邦興亡、理念的消長,並重述些君王崩殂的悲慘故事」嗎?對此,威爾.杜蘭指出:
「比起那些很少看書、光聽街談巷議就自認對人性了解一二的人,你有沒有更透徹的領悟?你能否藉歷史燭照出現今的情勢?藉歷史之見做出更好的判斷及決策?進而預測人類未來的動向或一個國家未來的興衰?」
《世界文明史》原本不含本書,本來想寫十三卷,但在這本簡介兼結論寫完之後,威爾.杜蘭就此停筆,原因為何留給後人許多推測。威爾.杜蘭撰寫這套書的目的已經在這本「讀歷史,我可以學會什麼?—the lesssons of history」充分表達了嗎?你必須自己來看看,這本書對於我們了解現今的世界,有多大功用:
地理是歷史之母:地質會影響歷史,但創造文明的是人類,不是地球。
誰生育率高,誰就寫歷史:知識份子是個別教育、機會與經驗的結果,沒有證據顯示這會經由基因來遺傳。
人性改變歷史,但歷史並未改變人性:看看叛變者,他們在成功之後,卻仍採取他們先前所譴責勢力的行事風格。
道德標準一直在變:好鬥、殘酷與貪得無厭,可能是人類興起的遺跡,而非墮落的汙點。
宗教是史冊裡的不死力量:只要貧窮存在一天,上帝就存在一天。
經濟幫我們看清歷史:所有經濟史其實是社會的緩慢心跳,財富集中是收縮,強制分配是舒張,在關鍵時刻,人們會立法重新分配財富,或來場革命導致均貧。
戰爭是歷史常態,和平不是:有些衝突根深蒂固,很難用協商解決。世界秩序靠的是某一強國的重大勝利。
本書由幾個主題--地球、生物、種族、人性、道德、宗教、經濟、政治、與戰爭--來探究歷史對人類天性、行為、及未來的看法。
作者認為,面面俱到的觀點並不存在。畢竟我們無法全盤了解歷史,因此我們得有「歷史是片面」的認知,我們必須「暫且安於目前臆測」的態度;對於歷史,也該和科學、政治學、相對論和其他法則一樣,抱持懷疑的態度,然後以自己多方思考的方式來驗證。
這是一種必須抱持的人生態度。讀史,可以幫我們做到。
作者簡介:
威爾.杜蘭(Will Durant)
(1885-1981)美國麻省北亞當姆人,生於1885年。他先後在紐澤西聖彼得學院和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受高等教育,1907年他曾擔任報社的實習記者,卻發現這個工作與自己個性不符,於是他在1911年成為佛利爾 ( Ferrer)中學的教師,並與學校的一名學生(就是他的妻子艾芮兒.杜蘭)墜入情網,辭職後與她結婚,兩人不僅相愛更有志一同,杜蘭夫人對於文明史的出版亦有實質貢獻(後面幾卷是作者和妻子共同合著)。
之後威爾.杜蘭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追隨毛根 (Morgan)和蓋爾金(Calkins)專攻生物學,並在伍伯利 (Woodbridge)和杜威(Dewey)的指導下專攻哲學,1917年獲博士學位,並開始教授哲學史和文學史。
1926年他出版《哲學史》獲得出乎意料的廣大回響,他因此從教職退休,專門從事《世界文明史》的撰述,為了蒐集資料,他多次環遊世界,從歐洲到中國等地,這些旅行為他的第一卷《東方的遺產》提供了背景知識,1951年他和夫人到義大利為第五卷《文藝復興》找材料,到第十捲《盧騷與法國大革命》出版時,杜蘭夫婦已為《文明史》耗去40年以上的光陰。
除了《世界文明史》巨著之外,威爾.杜蘭還著有《哲學的故事》、《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歷史中的英雄》等著作,一直以來都是世界文明史的必讀書目。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聯合推薦
歷史評論家公/孫策
大律師/蕭雄淋
高中歷史老師/陳惠珠
名人推薦:◎聯合推薦
歷史評論家公/孫策
大律師/蕭雄淋
高中歷史老師/陳惠珠
章節試閱
人類,真的有進步嗎?
綜觀歷史上各個國家、道德與宗教的消長,不免讓人懷疑「進步」這個詞的意義。進步只是每個世代虛榮的例行口號嗎?既然我們已經承認,人性從遠古以來就沒有多大的改變,所有的科技發展都不能說是進步,只能算是為了達成舊有目標──取得貨品、追求異性(或同性)、面對競爭、發動戰爭──的新方法。
在這個令人覺醒的世紀,令人沮喪的新發現之一是,科學是中立的,它可以幫我們殺戮,也可以為我們療傷,但它為我們從事的毀滅比建造要來得迅速。哲學家培根傲人的箴言「知識即力量」,現在聽來多沒有說服力啊!有時我們不免覺得,中古和文藝復興時期(強調神話和藝術,而非科學和權力)的人可能比我們更有智慧,人類一再地強化工具,卻從沒學習如何改變目標。
人類在科學和技術上的進步,帶來許多好處,但也帶來同等壞處。舒適和便利已經削弱了我們的體能和道德意識。我們在行動工具上有著極大的發展,但有些人卻用來犯罪、殺人或自殺。我們的行動速度比以前快兩倍甚至三倍、五倍,但這麼做的同時也扼殺了自己親自行走的勇氣;即使現代的交通工具時速可達到兩千英里,我們還是兩隻腳、穿著長褲的猿猴。
我們為現代醫學的進步喝采,只要這些進步沒有帶來比病痛更糟的副作用;我們要感謝醫生們勤勉地與強韌的微生物和變化多端的疾病賽跑;醫學幫我們添加了幾歲的壽命,只要那幾年不是拖著疾病、殘廢或陰鬱的過日子,我們真的應該心存感激。
對於如何獲悉地球上各地的各項活動,我們和以前的人比起來的確強上好幾百倍,不過,有時真羨慕我們的祖先,他們的生活只會偶爾稍稍被村裡的新聞打擾。我們已經大大地改善了工人和中產階級的生活,這值得讚賞,但我們卻任由我們的城市,與黑暗而髒亂的貧民窟一起化膿潰爛。
我們因宗教的解放而雀躍,但我們發展出獨立於宗教之外的倫理道德了嗎?──我們需要一個夠強的倫理道德來限制我們貪婪、好鬥、好色的本能,以免文明沉淪於貪婪、犯罪和亂交的泥沼中。我們是否真的不再歧視別人,還是只是把宗教的偏見將它轉換成對其他民族、意識形態、或人種的敵意?
十九世紀一位旅人曾說:「由東往西走,禮儀漸次下降;亞洲是差,歐洲是壞,美國西部各州則是全面的壞。」而現在,東方正在仿效西方。我們的法律是否提供犯罪者太多保護,讓他們免受社會和國家的制裁?我們是否擁有太多我們的智慧無法消化的自由?還是說,我們現正瀕臨道德與社會的失序,那些害怕的家長們只好衝回教會的懷抱,求它幫忙教養小孩。
對環境的掌控提高,就是進步
歷史實在是太豐富且無私了,所以幾乎任何預設的結論都可以從歷史中得到印證。若我們本著比較樂觀的偏見來做選擇,也許可以得到比較令人欣慰的反省。但或許我們應該先定義什麼是「進步」,如果進步代表更加幸福,則一開始我們就知道沒有這回事了。我們的煩惱永無止境,無論克服了多少困難、實現了多少理想、人類總還是能找到愁苦的理由。至於一廂情願的認為人類或宇宙是無價的,只能算是聊表自慰了。
那麼,有沒有更客觀的定義呢?如果我們將進步定義為對環境的更大控制。那麼這個定義可能在人類和最低等的有機體身上都適用。我們不能要求進步一定得是持續或普遍的。畢竟「退步」是存在的,就好像人會失敗、疲勞,要休息一樣。但如果現階段我們對環境的控制增加了,那「進步」就是存在的。
我們可以假設在任何時期都有某些國家在進步、某些在衰退,如冷戰時期蘇聯的進步和英國的衰退。同一個國家可能在某一方面進步但在另一方面退步,例如美國現在的科技正在進步,但在繪畫與藝術方面正在衰退。
假如年輕的國家 (如美國和澳大利亞) 大部分的有志之士都投入於實用、發明、科學類領域,而不是繪畫、詩詞、雕塑或文字等藝術,我們就得認清,每個世代和地域在追求進步時會有不同的需要,而這些需求會引出特定的天才。我們不應該將某時某地的成就和人類過去的精粹作品相比較。因為真正的重點在於,一般人是否增加了控制生活的能力。
殯葬業叫苦,代表人類真的有進步
如果用長遠的眼光來看,現代人的生活雖然不穩定、混亂、甚至危險,但和原始人類的無知、迷信、暴力、和疾病比起來,我們還算有希望的。一些文明國家最底層人民的生活或許和野蠻人沒有多大差別,但在底層之上,數千、數百萬人的心智和道德已經達到了原始人從沒能及得上的層次。在都市生活繁雜的壓力下,我們有時會遐想能逃遁到文明之前的簡單生活;但跳脫這些浪漫的遐想後,我們其實知道,這只是一種逃避目前現實工作的想法而已;崇拜原始生活和我們年輕時的不成熟想法一樣,是青少年適應不良的發洩。
「灑脫的野人」如果不必擔心獵刀、小蟲子和爛泥應該會很開心。對現存原始部族的研究顯示,他們的嬰兒死亡率高、平均壽命不長、體力和速度不佳、很容易染病。如果長壽意味著較能控制環境,那麼由死亡率的降低可以得出人類的進步,因為過去三百年來,歐洲和美洲的白人壽命已延長了三倍。前一陣子在一個喪儀師的會議上,有人討論到這一行已面臨死亡率減緩的危機。顯然,殯葬業的叫苦,代表人類真的有進步。
比較古人和今人,古人不見得勝出。現代國家已經不再鬧饑荒了,一個國家不僅可以生產足夠餵飽全國人民的食物,還可以輸出數千萬蒲式耳的麥子給需要的國家──這能說是小成就嗎?我們真的準備要放棄有助消除迷信、蒙昧和宗教歧視的科學了嗎?或者放棄幫我們達到前所未有的食物產量、住宅擁有率、舒適、教育以及休閒的技術?
如果美國的開國元勳能回到今日美國,或是英國政治家福克斯和邊沁(Bentham)能回到今日英國,或伏爾泰和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能回到今日法國,他們難道不會斥責我們現代人不知感激,不知自己活在今日而非昔日(縱使是希臘伯里克利或羅馬屋大維治下)有多幸福?
對於我們的文明有沒有可能像其它文明一樣滅亡?我們實在無需過於煩惱。就像普魯士腓特烈大帝在科林(Kolin) 對他節節敗退的部隊所說的:「你們會長生不老嗎?」也許生命從新開始是好事,新的文明和文明的中心應該有機會嶄露頭角。與此同時,迎接正興起的東方的挑戰,也許是西方重新振作的契機。
偉大的文明不會完全滅絕。某些珍貴的成就歷經興亡消長仍然存在:如火與光、輪子與其它基本工具的技術;語言、寫作、藝術、歌唱;農業、家庭、扶養子女;社會組織、道德、慈善;以及用教育來傳輸家庭和種族的知識與傳說。這些是文明的組成成分,它們在文明交替的多變過程中被堅決地捍衛著,它們貫穿了人類歷史。如果教育是文明的傳承的話,我們無疑在進步中。
文明無法繼承,必須重新學習
文明不是用繼承的,每個新的世代必須重新學習、努力獲得;如果文明的傳承被打斷超過一個世紀,文明就會滅亡,我們會再次成為野蠻人。所以說,我們當代最大的成就要算是史無前例地花大錢、出大力為大眾提供高等教育。以前的大學教育是奢侈品,專為有閒階級的男性設計;現在的大學,多到連跑步這門學問都可能有博士學位可以拿。現代人也許有某些才能比不上古人,但我們已經史無前例地普及並提高知識水平。
除了小孩,沒有人該抱怨說老師是老古板與迷信。大規模的實驗才剛要開始,而且還可能因為那些無知與迷信的人的高生育率而面臨失敗。不過,如果每個小孩都能受教育到至少二十歲,而且能免費上大學並使用圖書館和博物館(它們提供並收藏人類思想藝術的寶藏),我們就可以想像教育的果實成熟之後會是什麼樣子?教育不是痛苦地記誦事實、年代和統治者,也不只是為個人謀生所需做準備,而是儘可能地將我們的智慧、道德、技術、和美感傳承給最多的人,以增進人類對生命的理解、控制、美化和享受。
我們現在能傳承的遺產比以前任何時期都來得豐富;比古希臘伯里克利時代的還豐富,因為包涵了一切的希臘文化;比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時代還豐富,因為包括了整個義大利文藝復興;比伏爾泰時代還豐富,因為擁抱了所有的法國啟蒙運動及其所有的散播成果。如果真的有進步──雖然我們仍有抱怨──那不是因為我們現在生下來的嬰兒比以前更健康、優秀或聰明,而是因為我們繼承了較豐富的遺產,知識與藝術的累積將我們的生活提高到更高的層次。遺產的層次升高,人類也隨著傳承而升高。
最終,歷史是上述遺產的創造與紀錄;而更加豐富這個遺產,好好保存、傳輸和使用它,便是進步。
對那些研究歷史不只是為了警惕人類的愚蠢和罪愆,也為了記得人類創發力的人而言,過往不再是一間令人沮喪、充滿不幸的房間,而是像天堂一樣,是一個遼闊的空間,其中千百個聖人、政治家、發明家、科學家、詩人、藝術家、音樂家、愛人和哲學家活在其中,不斷議論著、訴說著、雕刻著與唱和著。歷史家不會哀悼,因為他知道人類生存的意義在於人類自身的投入。我們應該以能夠賦予人類生命的意義而驕傲,而且,有時我們賦予的意義很重大,能超越生死。
人類,真的有進步嗎?綜觀歷史上各個國家、道德與宗教的消長,不免讓人懷疑「進步」這個詞的意義。進步只是每個世代虛榮的例行口號嗎?既然我們已經承認,人性從遠古以來就沒有多大的改變,所有的科技發展都不能說是進步,只能算是為了達成舊有目標──取得貨品、追求異性(或同性)、面對競爭、發動戰爭──的新方法。在這個令人覺醒的世紀,令人沮喪的新發現之一是,科學是中立的,它可以幫我們殺戮,也可以為我們療傷,但它為我們從事的毀滅比建造要來得迅速。哲學家培根傲人的箴言「知識即力量」,現在聽來多沒有說服力啊!有時我們不免...
目錄
推薦序 讀史,讓我們知道何謂「進步」文/公孫策(歷史評論家)
第一章 讀史,是為了採取行動
對任何將歷史發展硬套入理論模式或邏輯框框的作法,「歷史」總是一笑置之。
第二章 地理,是歷史之母
創造文明的是人類,不是地球。
第三章 誰生育率高、誰就寫歷史
知識份子是個別教育、機會和經驗的結果,沒有證據顯示這會經由基因來遺傳。
第四章 是文明創造種族,而非種族創造文明
歷史教我們,文明是合作的產物,所有民族都有貢獻。
第五章 人性改變歷史,歷史並未改變人性
抗拒改變的保守者和提倡改變的激進者,一樣重要。
第六章 道德標準在變,歷史總記錄異常
人類的罪惡可能是人類興起的遺跡,而非人類墮落的汙點。
第七章 宗教是史冊裡的不死力量
只要貧窮存在一天,上帝就存在一天。
第八章 經濟,幫我們看清歷史
所有的經濟史,其實是社會有機體的緩慢心跳,財富集中是收縮,強制重分配 是舒張。
第九章 社會主義的歷史歸宿
東是西,西也是東,這兩者很快就會聚首了。
第十章 史證顯示:好政府不民主
林肯曾說:「你不能愚弄所有人於永遠。」這可能是真的,不過你可以愚弄足夠的人以統治一個大國。
第十一章 戰爭是歷史常態,和平不是
有些衝突根深蒂固,很難用協商解決。
第十二章 誰將發展?誰將沉淪?讀史
我們不能確定未來會重複過去。每一年都是新的冒險。
第十三章 我們,真的有進步嗎?
如果教育是文明的傳承的話,我們無疑在進步中。
推薦序 讀史,讓我們知道何謂「進步」文/公孫策(歷史評論家)
第一章 讀史,是為了採取行動
對任何將歷史發展硬套入理論模式或邏輯框框的作法,「歷史」總是一笑置之。
第二章 地理,是歷史之母
創造文明的是人類,不是地球。
第三章 誰生育率高、誰就寫歷史
知識份子是個別教育、機會和經驗的結果,沒有證據顯示這會經由基因來遺傳。
第四章 是文明創造種族,而非種族創造文明
歷史教我們,文明是合作的產物,所有民族都有貢獻。
第五章 人性改變歷史,歷史並未改變人性
抗拒改變的保守者和提倡改變的激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