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城市,往山上或鄉間裡走去,我們看到有群人一頭栽進蓋木屋的世界,用溫潤、自然的木材質,打造出「家」的輪廓。
有人在壁爐旁,一家人圍坐著聊天、聽童話。
有人站在木屋餐廳中島,就能望見阿里山小火車經過。
在木頭的迴廊上,隨時向山谷裡大聲唱歌;赤腳踩在木地板上,感受四季的舒適涼爽。
木頭的家,外頭不是鐵窗,而是一片草原、藍天和森林裝飾。偶爾山嵐吹來,就像是一場夢境。
充滿夢想的木屋生活,如何實踐?就從「蓋」自己的木屋開始吧!
木材質有許多與生俱來的優勢條件,譬如調節溼氣與溫度的特質,在木屋裡生活過,才能體會什麼叫做「冬暖夏涼」。木屋還有許多經濟面、效率面、環保面的優點。一般木屋造價,相較於RC混凝土及鋼構便宜一半以上,並且具有施工快速優點,「乾式施工法」也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木材質回收再生容易,是善待土地的環保建材。
蓋自己的木屋難不難?其實只要有勇氣、夢想和決心,就很簡單。
《我的山城木屋夢》一書蒐錄18個成功蓋木屋的個案,深入了解支持屋主實踐夢想動力背後的故事,以及建造Know-how,從「技術」、「創意」與「感動」出發,導引讀者進入蓋木屋的真實情境、輕鬆學習蓋木屋。
本書在木屋案例中,以四種不同的夢想起源作為閱讀分類:「圓一個夢‧人生從木屋開始」、「愛戀木頭‧就是愛溫暖木質」、「養生度假‧讓生活行光合作用」、「退休生活‧開啟新的人生桃花源」。書中帶著讀者拜訪台灣各地的木屋築夢者,看看「圓夢的人」如何蓋木屋,「愛戀木材質的人」如何善用木材質,以及蓋木屋作為「養生度假」居所的人,或用木屋開啟人生另一起點的「退休計畫者」,如何挑戰實踐自我、追求更美好生活,透過「蓋木屋」讓自己的人生行光合作用,獲得生命的滋養能量。
並詳列木料建材使用與建造費用,掌握預算分配的要領。內文搭配豐富的木屋建造Know-how,並採訪屋主入住後的實際感受,分享「哪些優點是值得推薦」、「哪些缺點改了之後會更好」,藉此讓讀者獲得寶貴的木屋經驗。
個案之外,在第二部份則針對木屋的優點、形式、材質、原則、注意事項,蓋木屋須注意的法令和流程與步驟、及木屋的保養方法等,將蓋木屋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及狀況,一一回答。文中搭配專業木造建築師講解及圖說,快速建立讀者對木構造建築的概念,並且馬上就能著手實現木屋主人夢想。
作者簡介:
1.創造平凡生活的不平凡空間生活美學經驗。2.生產有朝氣的版面風格。3.鼓吹家的新價值觀。4.關心對居家生活懷有健康心情的讀者。5.追蹤具有可學習特質的新穎空間美學案例。6.提供讀者看得懂、學得會、買的到、省到錢的方法。
章節試閱
隱居高山,讓心靈與大自然共舞
文/張華承 攝影/王正毅 建築暨空間設計/富竺木屋工程
此次山區採訪是冒著生命危險——確實地說,應是冒著攝影師愛車折損的危險上山去!當採訪小組的車子開入那條充滿大窟窿的果園祕徑,隨即展開連續不斷的陡坡與急轉彎;即使小心翼翼地緩行,仍可聽到底盤被凹凸路面擦撞的聲音。我心想,屋主幹嘛在如此偏遠又難以抵達之地蓋房子?!
坐落於大露台之上的原木建築,背倚綠坡,前為一望無際的遠景。
抵達小路盡頭,我的疑惑頓時有了初步解答。這裡視野真開闊,空氣好清新!眼下是數畝梨子園,幾株結實累累的橘樹婷婷點綴其中;遠方的小鎮,萬家燈火是夜裡最燦爛的點景;望向更遙遠處,大甲溪畔的火焰山隱隱浮現在大氣裡⋯⋯這幅鄉居圖的精采,全都靜靜地收攏於山頂的木屋!
無礙,擁抱大自然
幽靜,就是屋主選中這裡蓋房子的理由。兩層樓的木屋穩穩坐落於一方大露台之上,由於露台幾無阻隔,建築外牆也都皆開著大片透明玻璃窗,無論站在露台或端坐室內,全都可透過心與眼來探觸週遭美景。
無礙,不僅顯現於室內與戶外的連結,也展現在室內隔間。這棟假日木屋是男主人X先生為獨處靜思而打造的居所;因此,室內陳設也遵循著安靜的原則:一樓主要為開放式空間,客廳、廚房僅配置了必要的桌椅;二樓是臥房,偌大的空間除了擺設床具,頂多在窗邊陳列一張臥椅與閱讀燈。整個室內空間,就只有「極簡」這兩個字可形容!
自在,接納萬事萬物
木屋周遭是佔地數甲的果園,整座山頭皆為屋主所有;其中,大部分土地仍撥給原本在此耕作的果農繼續經營,僅留鄰近房子的坡地當作家園。屋子的後山有片竹林,其下方由於先前被原地主開墾過,植被已被破壞;當X先生買下這塊地後,他就在此種植紅檜以護土。至於鄰近房屋的緩坡,則規劃成菜圃,種了兩排豌豆、幾畦高麗菜與數棵茂谷柑。這些高山上的蔬果,即使未施農藥,仍肥美異常,也成了男主人X先生上山居住時的食物來源。緩坡另一側有數株孟宗竹,經過人工整理,每逢冬季可出產嫩筍。轉到屋前,房屋右方的斜坡有10來株日本甜柿。這些柿子樹的產果甚豐,原本交由附近的果農照顧、採收; 先生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後,前幾年仍依慣例讓別人來採柿;不過,當去年秋末農家採完最後一批柿子後,他就決定將這些果樹收回來自行看管,並決定從此再也不噴灑農藥了。這項決定的理由可不是因為他想吃甜美的柿子,而是怕農藥傷害住在這裡的螢火蟲。
這片土地不僅有螢火蟲,屋後緩坡並有野兔、山羌與雉雞出沒,鄰座山頭的森林更是三不五時就傳來野豬的叫聲;屋後的森林還住了一對老鷹,每日正午總能見到牠們繞著山頭盤旋,展翅翱翔的身影就清楚映在竹林的樹梢⋯⋯這裡離俗世好遠,卻很貼近大自然。難怪屋主樂於遠離塵囂,獨自遠赴這片山野;因為,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絕對不孤單!
關於木建築Know-How Q&A
Q:若要在山區蓋木屋,須注意哪些外在環境的條件?
A:山坡地蓋房子最怕滑坡,所以,事前須請專業的地質技師來確認該塊建地的地質。首先要判斷的是這塊坡地到底是位於順向坡或逆向坡。順向坡是指岩層與斜坡為同一方向的山坡;若遇大雨或地震,表土易滑落。此外,坡度過陡的山坡地也有土石流的危險。內政部營建署頒佈的「建築技術規則」已明文規範順向坡斜度大於20°、逆向坡大於30°即不可開發。此外,土質到底是鬆軟或扎實也很重要。即使木屋的建築重量比RC混凝土來得輕巧,但是,土質結構不扎實的基地仍不適合蓋屋。土壤扎實與否,可藉由開挖的土質來判斷。倘若房子坐落於此區最高點,就需裝置避雷針以防雷殛;然而,避雷針務必要裝設高品質產品,否則,低劣者無法有效疏引電流,徒增自家遭雷轟打的次數,反而會更危險!
Q:以這棟完全用原木建造的房子為例,選材的重點為何?
A:以外牆來說,屋主指定使用加州紅木。樹齡可達幾百歲,擎天巨木的樹洞甚至可容汽車通過。由於樹幹粗大,故能裁切成規矩的建材。加州紅木的穩定夠,膨脹收縮率小,因而成為廣受歡迎的高級木材。至於室內樑及結構則採用花旗松的集成樑及花旗松的板材。以集成樑的工法,讓木料彼此之間牽制收縮、膨脹而提高穩定性,並可藉此加粗木樑尺寸;因此,在歐美常見到用花旗松集成樑來建造大型公共建築甚或橋樑。屋瓦方面,建材選擇亦多可樂瓦、鋼瓦。日本木屋常用的深藍色文化瓦,重量較重;歐洲與北美洲的木屋也常使用側柏手劈防腐木瓦,重量較輕,且隔熱、吸音的效果較佳。此案的屋瓦使用防腐側柏(香杉)木瓦。側柏木質比較穩定,無須特別養護即可用上數十年,而且,色澤會隨歲月而加深,讓木屋更具生命力。
Q:如何打造舒適又美觀的木屋?以此案為例,在設計上是否有其要點?
A:富竺每個案子皆為屋主量身訂做。以此案來說,屋主很重視室內外的空間連結,大型的戶外露台與大面開窗皆是因應業主的喜好所設計。設計與營建團隊僅是秉持專業,精準算出各處結構的承重力與所需木料。木建築由於建材線條外露,因此,比例就更形重要了。大體而言,這棟木屋藉由屋頂來表達美感,交錯運用45°與30°這兩種斜度,來呼應週遭的坡地與山巒。並透過牆面的大片玻璃窗,來讓木構建築也能顯得輕盈。
屋主心得分享
優點分享推薦
住在這裡可以親近大自然。當初之所以選定買這片土地蓋房子,就是因為環境清幽。而這棟木屋在前方與左右兩側皆設有大面開窗,即使人處於室內,仍能順暢地與大自然進行深度交流。
缺點改了會更好
倘若房子的建造過程可以重來一遍,我希望地板能裝設地熱式的木地板。由於海拔每提升100公尺氣溫就下降0.6℃,這棟房子位於海拔1,000公尺的山上,因此氣溫比平地至少低個6℃。再加上室內空間為開放式設計,在寒冬即使開啟葉片式電暖器,仍顯得不夠暖和。若一開始就能在地板預埋暖氣,就可大幅地提升室溫。
Home Data
土地面積:約4甲多
木屋年份:2年
造屋時間:6個月
坐落地點:台中縣
木屋形式:獨棟住宅
木屋坪數:約100坪
土地預算:約一千多萬
木屋預算:工程與材料費共約680萬(含客廳三面凸窗的木作長椅,不含燈具、太陽能電熱水器、廚具與家具)
木屋建材:外牆結構:加州紅木。由6英吋×8英吋實木加工為H型企口實木,每支厚13.8㎝ 、高18.5㎝,以3分木螺絲釘鎖定。
內牆結構:加州紅木 實木
樓板結構: 花旗松集成樑(大樑)、花旗松實木2英吋×8英吋小樑、防水夾板
室內地板:柚木實木地板
室外木平台:底下以南方松的防腐材為主結構、加州紅木地板、加州紅木柱、加州紅木欄杆
屋頂材料:美國進口的側柏手劈防腐木瓦
內牆材料:花旗松實木板厚2英吋×4英吋、 2英吋×6英吋、2英吋×8英吋的結構材(板材)
衛浴 : FRP防水層,天然石材馬賽克
土地規劃:四周綠地約500坪。木屋第一層室內23.07坪、陽台前後共5.3坪,露台連樓梯57坪;第二層室內16.33坪、陽台約7.8坪;樓下約18坪
木屋格局:1F:戶外露台、後陽台、客廳、餐廳、廚房、公用衛浴間、樓梯間
2F:主臥、衛浴間、前陽台;B1:多功能儲藏室
迷霧森林中的童話屋
文/劉芳婷 攝影/Yvonne 建築暨空間設計/威聖設計
當陳先生與陳太太熱情地招呼我們進屋,這才讓人回到現實。聽他們解說後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太太姓「豐」,而孩子們覺得媽媽像巫婆一樣,讓他們逃不過手掌心。於是,這間房子就命名為「豐屋」。
就像很多退休後想回歸田園的人一樣,陳先生在三年多前開始尋覓心中的桃花源。當同事率先買下這社區的土地,他與太太也一起來看地,看了兩次之後就決定買地。剛開始夫妻倆只是想體驗山林生活,在這裡搭帳篷露營,後來覺得有個遮風避雨處還是比較舒適,於是搭起溫室種菜,把帳篷也搭在裡面,卻發現還是有許多不便之處。參觀了鄰居由威聖設計蓋的房子,很接近他們在歐洲旅行時看到的木屋,於是興起了蓋屋念頭,決定找吳威聖設計師替他們打造夢幻中的木屋。
異國情調的斜屋頂度假屋
蓋屋過程中,夫妻倆住帳篷裡全程監工,有問題時,隨時與設計師討論。用心參與的結果,讓木屋的設計完全符合兩人的想像:斜屋頂的造型,煙囪飄著冉冉的炊煙,簡直就像旅遊時在瑞士看到的房子,有一種度假屋的異國情調。超大的露台,樹林近在咫尺,是夫妻倆一起賞景的地方,林中經常可見台灣藍鵲的身影。即便在霧濛濛的雨季,坐在陽台看著飄落的雨絲,也別有一番風情。
挑高的屋頂,不僅光線充足,白天不需開燈,空氣對流也很好,盛暑之際也很涼爽,電扇彷彿成了家中裝飾品。寬敞的廚房,有個大型中島備餐檯,樓梯凹處,吳設計師特別為陳太太設計一個有滑軌的收納,非常實用。主臥室利用系統五金,設計了充足的衣櫃收納。整個房子不論空間架構與格局分配,都非常符合夫妻倆需求。
男主外女主內的自然生活
大部分的時候,夫婦倆都在戶外活動。先生負責照顧菜園、砍材,作簡易木工,客廳入門的衣帽架,就是他的傑作。太太則發揮手作料理的天份,自己揉麵作手工包子,自己動手煮咖啡。真的是「男主外,女主內」!
雖然山上鄰居不像都市那樣門對門的緊挨著,但彼此的感情卻更緊密。自己種的菜,吃不完,可以互相餽贈;煮了好吃的食物,也讓大夥分享,這樣的生活,彷彿重拾小時候不能圓的夢。
平常在沒有車聲、人聲,只有鳥叫蟲鳴的山上,享受兩人共處的靜謐。一到假日,親友來訪,又能熱熱鬧鬧地與大家互動,生活非常愜意,現在一點也不想到國外旅遊,因為,在家就像度假!
關於木建築Know-How Q&A
Q:位於山坡地的木屋,地下室設計為車庫,設計和工法有哪些需注意?
A:這間木屋採用2X4木構造設計,這種工法在歐美已有百年的歷史,也是目前很常見的木屋建築工法。它的優點是在結構完成後,可選擇不同的壁材來表現。地下室停車空間的部分,因為屋主希望利用鋼構架高的空間設計為車庫,地基架高的結構樑柱不能完全以建築結構來考量,必須考慮車道的動線與停車位的尺寸來規畫, 加上現況的山坡地形增加了設計的複雜度。不過,完成以後,人行動線與車行動線正好與原生的地形搭配,有一點剛好把車位藏起來的味道。
Q:這間木屋屬歐式斜屋頂形式,施工時是否增加難度?
A:由於這個房子的斜屋頂傾斜角度比一般更大,施工時無法站立,必須綁上安全索,的確增加難度。此外, 屋頂還得增加支撐角料補強結構。至於屋頂上覆蓋的複層礫石瓦,是用碎石與瀝青製造而成,比較輕巧,且有防水效果,對於經常下雨的山區來說非常適合,雨水落在瓦上的聲音也比一般鋼瓦小。
屋主心得分享
優點分享推薦
在山區當然是木屋和自然環境比較能夠相容。住在木屋裡感覺非常乾爽,不容易潮濕,而且真的有冬暖夏涼的效果,尤其我們家保留了周邊的大樹沒有砍除,因此夏天時,的確比其它因為整地而砍掉樹木的鄰居家更涼爽。
缺點改了會更好
木屋雖然冬暖夏涼,美中不足的一點,就是當初屋頂沒有做隔熱,因此夏天日照強烈時,在挑高的客廳內還是會覺得很熱。建議要蓋木屋的人,要記得在屋頂做好隔熱層。此外,我們家的門窗都用單層玻璃,當室內、外溫差大時,容易結露,如果選擇雙層玻璃,應該可以改善這個缺點。玻璃窗一般都用矽利康(silicon)封邊,建議選擇防霉產品,否則山區氣候潮濕,容易發霉,經常需要清理很麻煩。
Home Data
土地面積:約800坪
木屋形式:2×4木構造+鋼構(車庫)
木屋坪數:62坪
土地規劃:木屋土地42坪、溫室(菜園)15坪
坐落地點:新竹縣
木屋年份:2年
造屋時間:4個月
土地預算:350萬
木屋預算:基礎工程(含鋼構)64萬元、木構造建築工程290萬
木屋建材:美杉、花旗松、雲杉、側柏、柚木地板、南方松、複層礫石瓦
木屋格局:B1:車庫;1F:客廳、餐廳、廚房;2F:起居室、臥房、書房
不斷進化的湖邊藝術木屋
文/張華承 攝影/蔡宗昇 建築暨空間設計/翁榮燦
女主人海茜老師在教室裡教學生,翁大哥則在屋頂上搭建新家——這房子竟然先從二樓蓋起!雖然沒有畫設計圖,但建屋藍圖卻清楚在腦袋裡,男主人為女主人搭蓋出一棟挑高木屋,並攜手為家佈置創作,「木屋」成為他們愛情不斷進化的所在。
海貓工坊,名稱來自女主人楊海茜的小名「海貓」。她是手工藝的達人,不管是刺繡、製衣,做鞋,打造首飾或傢飾,全都巧手精通;從10年前更投入了鋁雕藝術的世界,並在社區大學等地傳授她獨創的鋁線工藝,現在,學生們都叫她海茜老師。男主人翁榮燦原在嘉義市區經營釣具行,五湖四海的朋友都稱他阿燦哥;我們跟他不熟,姑且稱他翁大哥好了。
3年前翁大哥一家四口還住在嘉義市,他在店內幫愛妻闢一處陳列作品的小角落;沒想到,海茜老師的課越來越受歡迎,上門求教的學生日益增多,而店內角落只容得下兩名訪客,常有學生站在店內沒位子坐,實有必要另覓他處。剛好,市郊的公婆家有塊大空地,海茜老師請老公幫她在此用舊倉庫改建成一間教室。海茜老師每天到這裡創作、教學,結果越來越想住在這裡,連翁大哥也受到感染。由於翁二哥在這片地上已蓋好一幢木屋,先前兄弟倆合力收集的老木料,剩下的存量約為蓋另一棟的六、七成;於是,翁大哥興起自造木屋的念頭。
獨力造屋,另類的自我挑戰。
海茜老師在教室裡教學生,翁大哥則在屋頂上搭建新家——這房子竟然先從二樓蓋起!翁大哥請朋友開來吊車,在教室週遭豎立八根原木電線桿(這是整個造屋過程中唯一靠別人幫忙的部份),其餘就全靠自己親手做了。朋友們怕他太辛苦而表示想幫忙,他笑笑:「你若上得來就幫吧!」最後,竟沒半位登上這個工地;並非他們不夠義氣,而是因為根本就沒有梯子。「每天上工前,我就在兩根柱子之間綁上繩結,然後就這樣子爬上來。」然後在收工時解開繩子——擺明了就是不要別人幫嘛!獨力蓋房子不會很辛苦嗎?「有人幫忙蓋,就不算是自己的作品了。我們三兄弟都是這樣蓋房子的,會幫忙收集材料,但決不會去幫對方蓋。」
因為親自搭蓋木屋,翁大哥從門外漢變成木料專家、木工高手。
既然決心要獨力完成,那就得靠創意來解決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比如,把建材疊起來也可形成階梯;每根約達百台斤的木柱就用繩索綁好、利用滑輪原理拉到二樓,再肩扛至定位……。原本他只會手握鋸刀一根根地裁鋸,慢慢地也學會使用電鋸;至於木工之外的泥作等工法,則邊問邊學,反覆實驗之後才在現場施作。翁大哥並決定要以回收的舊木料當做主建材。不管是山區的原木電線桿、日治時期老宿舍的雨淋板或地板、早期倉庫不要的棧板,甚至是廢棄雞舍的柳桉木棚架。「拆雞舍時,滿天灰塵與陳年雞糞,現在回想也挺噁心的。」但他仍憑著一股毅力及耐心,勤奮地四處補充木料,並把髒舊的二手建材整理得乾乾淨淨。
又是到處搜集、又要花時間清理,還得學著怎麼蓋房子,工程因此斷斷續續——當然,這也與翁大哥沒有畫設計圖有關。這棟木屋簡直就像是自己從樹林之間長出來的野生植物,今天這裡長出兩片屋頂,隔天某處冒出三根樑柱!「有時要看遇到什麼材料,那材料給我什麼靈感,才決定要怎麼蓋。這也算是一種隨緣吧!」當靈感枯竭時,他就停下來抽兩根菸,想想該怎麼進行。就這樣地停停蓋蓋,約莫一年也蓋出了百來坪的雙層樓房,而且,颱風、地震來了都毫髮無傷,堅固的很!
家是愛情不斷進化的所在。
雖說兩年前全家就遷入這裡居住,但這棟建築現今卻仍處於施工中的狀態。「我想,這房子大概永遠都沒有完成的一天吧。」正立面的外牆還要鑲嵌瓦片馬賽克拼貼、二樓陽台的圍牆則要加裝大片玻璃來擋寒風;還有,這裡要鑿個通往三樓的天井,朋友來了就可以坐在三樓屋頂聊天、賞景⋯⋯建屋藍圖全都在翁大哥的腦袋裡了!而他的腦袋現在裝滿了許多修改計畫。海茜老師在一旁聽到他要在屋頂鑿個洞:「哎唷,那你可要小心腰啊!」大概只有老夫老妻才能如此地信任對方。對於老公手作的「家」、一個隨時都在變動中的「房子」,海茜老師滿意得很:「一個家,如果可以隨時變換面貌,這才有趣!」
關於木建築Know-How Q&A
Q:你們都去哪裡收集舊木料呢?
A:最早來自拆屋現場。嘉義一帶有很多建於日治時期的老屋;而且,日治初期由於嘉義山區盛產檜木,很多公家單位的宿舍都以檜木打造。早年大家拆老房子並不懂得珍惜,怪手來了就直接摧毀整棟建築,檜木做的板子、柱子立時變成垃圾。我跟我二弟從很多年前開始就到現場幫忙,趕在怪手破壞房屋之前,先用人工拆下人家不要的建材。這幾年, 木造老房子少了,檜木在市面上也成了珍貴木材,大家搶著回收這種拆下來的老建材,我們改從廢棄雞舍或貨倉的木棧板來著手。
Q:如何將來自老屋的廢棄木料回收為可利用的建材呢?
A:關鍵就在於人工處理。拆老房子時得用人工慢慢地拆,建材才會完整,能被回收、利用。把二手木材帶回來後,不僅要清潔,清除蛀蟲或腐爛之處,還得拔除上面的釘子。此外,有些建材還需視狀況來進行特別的處理。比如,一樓工作室的大門,先前整個被漆成很刺眼的純白;那油漆的亮麗色彩與亮面的質感,跟木門的復古造型、整間木屋的調性很不合,我做了刮漆的仿古處理之後就順眼多了。二樓主臥的七扇拉門, 是來自百年前鐵道公司的高級宿舍。原先我拆了1 3 扇帶回來, 其中有些底部可能因為以前浸了水而鬆爛,有些則是半邊破損⋯⋯,最後,截長補短地才拼成這七扇完整的門片。所以,大家最好要有這個觀念:使用老建材未必能省錢。若將回收、整理舊木料所花的時間折算成工錢,你會發現這其實跟直接買全新建材差不了多少。但若要透過建材本身來營造樸拙、復古的質感,回收的老建材倒是本身就很會說故事的媒介。
屋主心得分享
優點分享推薦
親手蓋屋,建材可按自己喜好來選用。整棟房子從木材到護木漆,全都不含甲醛。此外,來自日式老屋的舊木料,幾乎都是高級的台灣檜木,要不就是頗具時代意義的圖案或工法⋯⋯這些都為建築增色不少。當然,這房子可隨自己心意改建,更是讓屋主覺得「越蓋越有興趣。」
缺點改了會更好
由於幾乎全用二手建材,偶爾有小「出槌」。例如,一樓連接餐廳與工作室的階梯,由於翁大哥當時蒐集到亮面石英磚,因此就鋪了這材質;從此,海貓老師看到這階梯就忍不住暗想:「好醜!」二樓客廳因女主人希望坐在屋內就能看到戶外風景,因此男主人摘下了外牆;結果,冬天來了,客廳也跟窗外獷野一樣冷。入住兩年後,夫妻倆決定將來要裝上大片透明玻璃。
Home Data
土地面積:約65坪
木屋形式:獨棟住宅
木屋坪數:約100坪
坐落地點:嘉義縣竹崎鄉義仁村
木屋年份:3年
土地預算:0元(家族自有地)
造屋時間:2年(目前仍在修改中)
木屋預算:整地(一半自行整地,一半請工人整地)約2萬、基礎工程(請朋友的吊車)2千、木構造建築工程(完全DIY)0萬、庭園造景(自己DIY)0萬、建材(九成以上為回收舊料,木地板與天花部份為新購)約4萬,高級木料保養漆約8萬。
木屋建材:外牆結構:氣磚、砌石(1樓);棧板(2樓)
樓板結構:原木電線桿、柳桉木 紅膠三合板
室內地板:水泥、地磚(1樓);實木地板(2樓)
室外木平台:原木棧板
外牆雨淋板:原木棧板
屋頂材料:鐵皮、木心板
內牆材料:實木板、日治時期老宿舍的拉門與床板
門窗:老屋舊門窗、回收老玻璃
土地規劃:屋後小花園約15坪、木屋1樓約50坪、2樓約50坪木屋格局1F:男主人工作室、女主人工作室(教室兼多功能起居室)、廚房、衛浴間。2F:開放式客廳、主臥、男孩房、女孩房、客房、神明廳、走道、觀景平台(改建中)、戶外小迴廊。
隱居高山,讓心靈與大自然共舞文/張華承 攝影/王正毅 建築暨空間設計/富竺木屋工程此次山區採訪是冒著生命危險——確實地說,應是冒著攝影師愛車折損的危險上山去!當採訪小組的車子開入那條充滿大窟窿的果園祕徑,隨即展開連續不斷的陡坡與急轉彎;即使小心翼翼地緩行,仍可聽到底盤被凹凸路面擦撞的聲音。我心想,屋主幹嘛在如此偏遠又難以抵達之地蓋房子?!坐落於大露台之上的原木建築,背倚綠坡,前為一望無際的遠景。抵達小路盡頭,我的疑惑頓時有了初步解答。這裡視野真開闊,空氣好清新!眼下是數畝梨子園,幾株結實累累的橘樹婷...
目錄
Part 1 我的幸福木屋生活
Type 1 退休生活.開啟新的人生桃花源
Case01 溪流、櫻花田、手感的方舟∕台北縣
初次看見它,這座宛如方舟的「工寮」散發無以名狀的愛意。清風徐徐,淙淙流水聲乘風而來,穿越磚造炭火爐,迎進寮內人們的耳中。這座木造建築的誕生,初始於重回兒時記憶的漫長等待,迎合風土、環境,施以主人家的特質,自然而然,由土地而生。
Case02 在山巔享受美式鄉居生活∕苗栗縣
為了想從自家庭院摘下新鮮蔬菜下廚,家住台北的彭先生買下位於山頂,人人稱羨的廣大土地,蓋了理想中有車庫的美式木屋,開始享受人生下半場的悠然生活。
Case03 建築系教授的賞螢木屋∕苗栗縣
來自香港是建築師也是教授的許先生,為了給家人有親近自然的生活,在苗栗山上親手設計了一棟木屋,充滿自然野趣的環境讓太太和小孩都愛上這裡。他打算從學校退休後長住在這裡,還早就準備好要在屋旁為兒子們各蓋一棟木屋了呢!
Case04 愛台灣所以定居實現蓋木屋理想∕苗栗縣
身為比台灣人還愛台灣的日本人,鈴木正弘希望為這塊土地盡一分心,在60歲已經是退休年齡的當下,毅然決定從零開始,定居台灣,開始蓋他心中最理想最環保的木屋綠住宅。
Case05 迷霧森林中的童話屋∕新竹縣
就像很多退休後想回歸田園的人一樣,陳先生在三年多前開始退休後,尋覓一處心中桃花源,蓋了一棟夢想中的歐式木屋,從此不需遠行到國外,就能在家度假
Type 2 愛戀木頭.就是愛溫暖木質
Case06 完成畢生夢想的山中「豪」宅∕苗栗縣
對林先生而言在山區蓋自己的房子,是一生的夢。看著孩子在自然的山林中自由嬉戲、成長,則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Case07 RC結合木構,打造穩固而自然的家∕宜蘭縣
李先生從小在木材廠長大,對於木構的房子、木質傢具都有特別的情感,因此當決定要蓋自己的房子時,他便夢想家中能使用大量的實木建造。透過擅長木構造的建築師的規劃,終於打造出一半R.C.、一半木構造的獨特住宅。
Case08 先從二樓蓋起的愛妻之屋∕嘉義縣
為了讓愛妻的手作藝術能有更大的發揮空間,翁大哥竟在原有房子屋頂上開始搭建木屋,建材都是回收木料,房子的設計則是由他邊做邊修改,室內則由翁太太的巧手來打造,這間非常有素人藝術感的木屋至今仍在不斷進化中。
Type 3 養生度假.讓生活行光合作用
Case09 隱居高山,讓心靈與大自然共舞∕台中縣
露台下數畝梨子園,幾株結實累累的橘樹婷婷點綴其中;遠方的小鎮,萬家燈火將是夜色裡最燦爛的景色;更遙處,大甲溪畔的火焰山隱隱浮現在大氣裡……這幅鄉居圖的精采,全都收攏於山頂的這幢木屋!
Case10 凝聚家人情感的三合院木屋∕南投縣
在山間羊腸小路的盡頭,鳳梨園的後方,有一間佔地廣大的三合院式三層樓大木屋,這是屋主陳先生的家,也是家族成員度假時的最佳去處。
Case11 大老闆的田園生活記趣∕苗栗縣
陳董夫妻從年輕起就喜歡帶全家到休閒農場度假,後來乾脆自己蓋一間度假木屋。從此夫妻倆不愛台中的大房子,一到週末就愛往這間木屋跑,親手栽種百坪果園及庭園,攜手打造另一段幸福人生!
Case12 給家人一間與眾不同的房子∕新竹縣
在科技公司擔任主管的呂先生因為建商反悔,沒買到原本中意的公寓,因此經人介紹買地蓋房子。雖然住木屋原本不在他的人生計劃之內,但入住後卻深深愛上這裡。實現過去在加拿大居住時自然開放而舒適的生活,在原木散發的芬多精香氣中,一家人共享悠遊自在的鄉居生活。
Case13 讓生活天天都像度假∕宜蘭縣
離開台北的繁華喧囂,走進大自然的懷抱,Ali與Fanny決定移居宜蘭,給自己、也給孩子一個寧靜而恬適的生活空
Case14 不只是蓋木屋,還要打造美麗山村∕苗栗縣
從小在山林裡長大,張碧桃不只自己愛在山裡蓋木屋,更著手經營發展社區型山村住宅,希望未來山村發展可以像法國普羅旺斯或日本萌木之村一樣美麗。
Type 4 圓一個夢.人生從木屋開始
Case15 實現在台灣住國外木屋的夢想∕嘉義縣
每當看著國外影集或電影時,是不是曾經幻想著如果能住在那樣的木屋裡,該有多好?林先生夫婦就把這樣的幻想,在台灣嘉義的土地上夢想成真。
Case16 圓一個自給自足的鄉居夢∕新竹縣
買地蓋屋緣自男主人對自然的嚮往,想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樹的心願,在女主人因緣際會買的這塊山坡地上終於實現,也因此開啟了充滿人情味的鄉居生活。
Case17 找到人生那一片寧靜海∕花蓮縣
四十歲那年,周木出走花蓮,為了在鹽寮12號橋頭定居,他獨立著手設計蓋自己的木屋。兩棟外型截然不同的木屋,展現他在建築設計無師自通的美感與想像。
Case18 隨興人生觀蓋自由的房子∕花蓮縣
因為受不了台北的擁擠、冰冷的建築及糟糕的空氣品質,王夫天與施愛麗夫妻拋下台北的工作,跑到花蓮開餐廳,也因緣際會在海邊買地蓋木屋,無師自通的王夫天還蓋出名號,現在兼差幫別人蓋木屋。
Part 2 如何圓夢,蓋木屋的知職大公開
point1. 木屋木建築的優點
point2. 木屋的型式
Point3. 木屋的材質
Point4. 蓋木屋的原則及注意事項
Point5. 蓋木屋的相關法規
Point6. 蓋木屋的流程與步驟
Point7. 木屋的保養
Part 1 我的幸福木屋生活
Type 1 退休生活.開啟新的人生桃花源
Case01 溪流、櫻花田、手感的方舟∕台北縣
初次看見它,這座宛如方舟的「工寮」散發無以名狀的愛意。清風徐徐,淙淙流水聲乘風而來,穿越磚造炭火爐,迎進寮內人們的耳中。這座木造建築的誕生,初始於重回兒時記憶的漫長等待,迎合風土、環境,施以主人家的特質,自然而然,由土地而生。
Case02 在山巔享受美式鄉居生活∕苗栗縣
為了想從自家庭院摘下新鮮蔬菜下廚,家住台北的彭先生買下位於山頂,人人稱羨的廣大土地,蓋了理想中有車庫的美式木屋,開始享受人生...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