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自我感覺良好?有人卻憂鬱自卑?
為什麼有人輕鬆當榜首?有人卻苦無成就?
絲襪和高跟、鞋為何讓男人特別興奮?
吃藥是在幫助大腦,還是愚弄大腦?
手機電磁波煮熟一顆蛋!! 電磁波會引發腦部病變?
幽默的人智慧比較高?頭大的人比較聰明?
記憶會自我選擇?為什麼有些記得久、有些忘得快?
每個人腦袋裡都有2隻「海馬」,「海馬」越大隻記憶力越好?
人照鏡子能增強信心,狗也照鏡子嗎?
嘴饞好吃,調整大腦比運動有效?
每個人其實都有一部分腦殘?
男、女的大腦在母親肚子裡就已經不同了?
病態人格除了欠修養,還可能是長了腦瘤?
失語、失智、情緒失控……大腦究竟失去了什麼?
阿茲海默、帕金森氏症可以治癒嗎?
打破迷思的100個提問
深入大腦皺摺,看見自己的天才與瑕疵
我們以為自己駕馭著大腦,
其實,是大腦創造了我們……
大腦被稱為生命中樞並非浪得虛名,人類所有的基本生存能力與高層次表現,如健康、智商、情緒、創造、膽識、道德、靈性、慾望……乃至於各種運動障礙、精神疾病、長壽與否、同性戀傾向,全都是由大腦所主宰。甚至連現代人在意的身材雕塑、減肥減重能否成功、孩子的身高發育、高智商資優培育,也都與大腦的控制有關!
不暸解大腦,沒有保養大腦,不知運用大腦,你極可能錯過自己的天才,也錯估了腦神經病變的徵兆與警訊。
徐剛教授耗費多年時間研究整理,以101道打破迷思的提問,從「認識大腦運作」、「探索腦部活動」、「腦科疾病剖析」、「人工腦的醫療科技發展」四大主軸,循序漸進的帶領讀者一窺腦殼下的皺摺世界,讓大家深入了解腦細胞的驚人運作。
書中清楚解析大腦精巧的構造和功能,教導讀者用正確的方式善待、運用和鍛鍊大腦潛能,作者呼籲──腦齡是可以逆轉的!O~1OO歲都能擁有活跳跳的腦細胞。只要時時為自己存好「腦本」,就能聰明到老、健康到老、快樂到老,並且和各種腦部疾症與失智退化說bye-bye!出自專業卻淺顯易懂的大腦科學,在驚奇與趣味的閱讀過程中,你的大腦將跟著赤裸裸地現形,徹底的被翻動!
閱讀本書 你的大腦將更接近天才 並且 更遠離各種腦疾
本書特色
別低估了自己的好腦能,更別延誤了腦部疾病顯現的徵兆!
本書是一本專門討論腦部結構與正常功能、異常功能,以及其最新研究成果的專著。過去凡是講述解剖結構的書籍,一般都不是讀者所喜愛的讀物,即使醫學系學生,喜歡人體解剖課的也不多,只不過因為它是醫學的基礎,所以不得不讀。而腦神經解剖,又比一般解剖學更特殊一些,它是既龐雜繁複,又艱深難懂。
在頭顱內狹小的空間裡,腦與神經那麼複雜,有那麼多「核」、「塊」、「中心」擠在一起,要真正弄清楚它們之間的關係,以及彼此間正確的位置並不容易。為此,我在本書採取了兩項措施:
一、 先描繪腦部輪廓,再進行多元探討
在全書精心編撰的100道問題中,先用2題描繪出大腦的結構組織,使大家有
一個清楚的基本概念。然後將腦部構成及其功能的多元面貌,在本書的前四分之三靈活穿插於各個主題裡加以說明。
二、 輔以先進醫學圖片,加強說明理解
書中每題問答皆配圖輔助說明,採用先進精良的醫學科技圖面和照片,在專業文字闡述之外,更清晰顯示臨床實證,使讀者容易理解和加深印象。
本書圖解都特別經過仔細挑選,精心製作,目前最尖端的醫學科技皆反應在圖面和照片上。例如:功能性核磁共振的顯影,這是以前書籍中不可能出現的;又如美國南加州大學腦神經研究組,贈與我們關於大腦白質神經纖維的走向及分佈照片,也都是最新科技的結晶。這本書「高、新、精、尖」的品質,相當一部份就表現在這些圖片上,相信讀者看過之後,會記在「海馬迴」裡終身難忘。如果大家在閱完此書,看過這些圖片之後,能糾正一些過去錯誤的觀念,並讓一些正確的新概念在頭腦中紮根,那麼我們所投入的心力、匯集的專業、花費的經費,都是非常值得的!
為了能夠確切的反應「人為萬物之靈」,以及「為什麼人是萬物之靈」這兩個重要問題,作者從多方面著手出題,進行明確的剖析和解說。例如從「演化的角度」、「從胚胎中腦神經的形成」追根究柢;從思維、意識、記憶等功能,到快樂、恐懼、饑餓、性慾等情緒感覺,從它們產生的部位和轉變等,進行深入淺出的討論。對於這些問題,希望大家能多加思考、清楚理解,就會體認到人類的大腦真的非常奧妙,不可思議的精巧。
我曾為了弄清「妒嫉」產生的部位,查了許多書籍和雜誌,但都未找到答案。最近美國科學期刊《Science》刊登出日本科學家的最新研究報告,他們發現「妒嫉」產生於大腦前額葉皮質的位置;而「幸災樂禍」產生於大腦紋狀體。現在這方面的研究還有許多未開墾的處女地,希望讀者之中也有人能為此做出貢獻。
我們研究大腦神經,不只是為了興趣,更主要是為了使人類能夠更適當地利用大腦、愛護大腦,提高能力表現和生活品質,改善負面情緒,並更有效地預防和治療腦部有關的疾病。現在憂鬱症、腦退化症(即阿滋海默症)的發病率都日趨升高,徹底瞭解這些病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是大家勢在必行的自保之道。希望讀者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能夠學用結合,對自己、家人、親友甚至社會的精神面貌各盡所能,除了多加鍛鍊大腦功能,營造人際和諧之外,也許還能更加地提升人類的整體智慧。
★ 如何看見自己的大腦,並取得腦功能數據
目前醫學上的腦功能檢查項目,可以幫助大家更確實的認識自己的腦部,像是談話、問卷、神經檢查,以及功能性核磁共振、微核磁共振等特殊檢查,都能讓你更瞭解你的腦神經系統是否健康正常、記憶力有無減退、天才或特長在哪一方面、「智力」如何?「情緒」、「健康」指數如何?閱讀完本書,你也可以好好評估一下是否來做個專業檢查,別低估了自己的好腦能,更別延誤了腦部疾病顯現的徵兆!
請堅信大腦潛能無限,擁有強大的自癒力與進化力,即使具有既定的遺傳因素,但絕對能透過後天的鍛鍊和雕塑,變得更加出色!
作者簡介:
徐剛 教授
1945-1951 天津南開中學
1951 畢業于天津南開中學
1951-1953 北京燕京大學協和醫學院基礎組
1953-1958 北京協和醫學院
1958 北京協和醫學院畢業
主要經歷
加拿大亞伯達大學 (Alberta University of Canada) 胸腔科 (Pulmonary Division) 研究員。(四年)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特約專家。
國防醫學院內科學科副教授、教授。最後以一級教授退休。
三軍總醫院胸腔科主治醫師;國防醫學院教常會常委。
美國胸腔協會會員。
美國生理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免疫科專科醫師。
考試院考題委員,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顧問。
亞太胸腔雜誌編委。
國家科學員會頒發科研優良獎。
衛生署長頒發醫師公會杏林研究獎。
國防部頒發論文一等獎。
世界名人錄候選人。
紐約科學院院士候選人。
作者出生醫學世家,父親是天津知名胸腔科醫師,設立的「徐維華X線診查部」是內科診所,也是全國第一家最早擁有大型X光的專業胸腔診所。
徐剛教授是跨界發展的奇人。他本人是胸腔內科的專家,也是生理學學者,更是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特約專家,而令人讚嘆的是他竟同時願意對人腦認真投入研究、分析。三年前作者發現自己罹患直腸癌,手術後化療出現蛋白尿,最後通過骨、腎穿刺,確診多發性骨髄瘤、引發全身類澱粉樣變性,並已累及心臓及腎臓。但他很快克服了垂頭喪氣的階段,下定決心要和時間賽跑,要和癌症搶時間。雖然還有門診、教學、和科研等任務,但每天清晨六時準時起床開始寫作,每天八小時以上,週末及節假日也從未停下撰述書籍的腳步,他的口號是:「活一天就要發一天光、放一天熱!」靠著堅強意志與對學術專業的執著認真,終於順利地完成了這本書,並獲多位專家推崇。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前國防醫學院院長 尹在信、三軍總醫院主治醫師 朱士傑
書田醫院精神科主任 江漢光、台中榮總院長 李三剛
維恭醫院副院長 沈建業、關渡醫院院長 吳進安
竹東榮民醫院副院長 高克培、前三軍總醫院神經功能室主任 張民基
前新竹馬階醫院院長 郭許達、台中榮總副院長 許惠恆
台北榮總副院長 陳天雄、前外交部長次長 楊子葆
秀傳醫院神經醫療部部長 熊海明
(以上順序按姓氏筆劃排列)
名人推薦:前國防醫學院院長 尹在信、三軍總醫院主治醫師 朱士傑
書田醫院精神科主任 江漢光、台中榮總院長 李三剛
維恭醫院副院長 沈建業、關渡醫院院長 吳進安
竹東榮民醫院副院長 高克培、前三軍總醫院神經功能室主任 張民基
前新竹馬階醫院院長 郭許達、台中榮總副院長 許惠恆
台北榮總副院長 陳天雄、前外交部長次長 楊子葆
秀傳醫院神經醫療部部長 熊海明
(以上順序按姓氏筆劃排列)
章節試閱
Q12. 想像力噴泉在哪裡?
以整體系統來看,腦與脊髓是連貫的,神經管末端膨大部位就是腦,而灰質在大腦的外側,白質在內側。就位置關係來說,外包的灰質對於白質區就像是「蛋糕上的一層糖衣」。
◎ 神經元高度密集的灰質
大腦皮質的灰質,屬於中樞神經系統大量神經元聚集的部位,也是產生新奇聯想力的所在地。在灰質這種感覺區,每平方公釐大約有14萬8千個神經元,神經元之間存在大量化學突觸作為通信途徑,形成極為複雜的神經迴路,而神經元高度密集的灰質,
正是中樞神經系統對龐大信息能進行深入處理的部位。
仔細研究,這些神經元彼此之間形成有層次的組織,像是腦皮質中資訊相近的神經元,會形成許多圓柱體,這些纖細的圓柱體叫做「皮質柱」,形式和蜘蛛絲差不多;皮質表面三角形的神經細胞叫「錐狀神經元」;而微皮質柱大約由一百個神經元組成,一百個微皮質柱可以組成一個「巨皮質柱」。
另外,大腦的每一個半球可以分為52個「布羅德曼區」,布羅德曼分區是根據細胞結構,將大腦皮層劃分為一系列解剖區域的系統,編號第一號即第一皮質區,以此類推。若把每一塊布羅德曼區拉平,大約為21平方公分,大致有一萬個巨皮質柱,根據前述介紹神經細胞組織的層級,可以了解一萬個巨皮質柱的神經元量有多驚人,而大腦兩半球加起來能處理的訊息、互相激發的連結,想必也是無比龐雜的工程了。
◎ 記憶量與鏈接性決定聯想力
科學家曾將腦組織染色後,觀察神經元彼此間的組織方式。為了處理新事物,這些神經細胞會暫時形成一種六角形的組織形式,然後又消失了,有些組織形式偶爾也可以再現,這些反覆再現的軌跡,就會形成人的記憶或習慣。
當看多了、聽多了,累積的記憶和經驗越來越豐富之後,看到某件東西,其他相關的事物也會一起浮現腦海;看到某些經典文句,曾學過的類似名句或相反的戲謔笑話也會忽然間一起回想起來……,這個機制,其實就是聯想力的機制,而聯想力的強弱與一個人的記憶、經驗有關,並且會影響一個人更積極的創造能力。
當我們從事新的學習或思考,腦部細胞之間會產生變化與互動,細胞數目越多,神經纖維網絡越廣佈,腦中的訊息接觸點和連結點會跟著激增,聯想力、連鎖反應的流暢度也會提高。
所以,不斷的學習、探索新知,有助於豐富大腦的經驗與記憶量,也有助於鍛鍊腦細胞、神經元組織各種信息的靈活性。
◎ 愉快是活化大腦思維的最佳嗎啡
除了忙碌的信息連接,大腦也是有感官和情緒反應性的,它對於不同時、空、氛圍非常敏感,所以學習環境、學習的心情非常重要。情緒波動有可能影響神經元所受的刺激和產生的順序,也可能會決定了該記憶是否深刻,或是比較容易被刪除和遺忘。
坊間有許多訓練大腦的機構和理論,大家可以多元的參考,總之,新奇、挑戰、豐富且有意義的學習或刺激,最能引起大腦活躍度。即使原本是枯燥的課本,也可以透過學習方法的變化,使大腦感到有興趣。
在愉快的情緒中學習,腦細胞神經元才能活潑,記憶量、記憶長度,以及各個記憶片段的接軌、組織效果也才能表現得更出色,這是大腦中很重要的良性循環!讀書高手、考試榜首往往都是這樣培育出來的。
常常抱持正向思考,樂觀豁達的人,其大腦必定擁有絕佳的聯想力、判斷力,因此容易做出正確的決策,提出的意見也會比較周全或新穎,工作、學習或人際關係上,都會更順利,更有成就。
Q15.究竟「我」這個感覺是怎麼產生的?
人類的意識主要是來自大腦皮質的活動,尤其是前額葉,如果說腦是整個國家,那麼大腦皮質就是首都,額葉就是總統府,而前額葉則是總統辦公室。
◎人的「精神」來自額葉
有不少人用手指指自己時,會用拇指指著自己的鼻樑上端,真是太妙了!這個地方的內面就是前額葉,這個地方是意識產生、情緒認知,以及注意力集中最要緊的核心部位。許多精神病患就是額葉出了問題,所以,對於這一部位的功能及化學物質的作用,大家必需加強瞭解,尤其對於現代人來說是格外重要的。
人類的額葉約佔大腦皮質的1/3,在各種動物中可算是比例最大的,也因此成就了人類的偉大。它不僅負責思維概念、計劃、選擇性思考、預測未來等等,最主要的是它將知覺組成一個軀體系統,而且使人的每一個部位都變得有意義。
在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發展以後,人們終於更加確知「人之所以為人,我之所以為我」,原來就歸功於這彈丸之地的幾個點而已。
◎自我,全憑經驗累積與記憶鞏固
人類並不是一出生就有這個「自我」概念,它是在我們成熟的過程中,一點一滴的發展出來的。初生嬰兒並不會區分他們自己的身體和其他物體,當大腦中的身體地圖開始接受外界的訊息,意識和感覺才逐漸區別出來的;緊接著,就是將自我發展成一個心智個體;再接下來,是建立起個人的觀點。
一旦發展出自我的感覺後,我們遇到的各種經驗,都要經過「它」的過濾。大部分時間,我們並不覺識到這個自我經驗的存在,只有當我們去反思時,自我的感覺才會變成我們有意識經驗的一部分。所以,回想、反思,對「自我」的建立和鞏固,對於為什麼我是我、你是你,是很重要的一種意識基礎工程。
Q19.你是伶牙利齒?還是笨嘴拙腮?
學習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是先天的,還是後天學來的?應該說:都有。至於說以那個因素為主,那就因人而異了。
◎語言中樞具有先天性條件
一般說來,先天因素佔很重要的影響性,是根本條件。如果先天遺傳因素不好,那麼後天父母和自己即使相當努力,也很難達到出類拔萃的成就;相反的,如果先天遺傳資質不錯,則在一般的培養條件下,語言能力也能輕而易舉的達到一般水準,足以應付生活和工作中的需要。
當然,我們並不能忽視後天的影響,如果先天的資質很好,再加上後天的學習、工作中的鍛練,尤其是父母、兄弟姊妹、同學、同事的正面影響,自己勤奮學習,博覽群書,又經常爭取公衆演講、辯論、講學的機會,不斷的加強能力,這種人很有機會在語言方面出類拔萃,甚至達到所謂「名嘴」的水準。
◎語言訓練三要素:博覽、多說、膽識
雖然大家都在講「口才」如何,講什麼「名嘴」,我們也常說某人口齒不清、大舌頭、拙嘴笨腮;或者說某人伶牙俐齒、口若懸河,無論是「好」還是「差」,似乎都在說口、嘴、牙齒、舌甚至腮(即兩頰)有關,其實語言能力和這些部位的關係很小,主要關鍵是在於大腦的語言中樞和前額葉。
語言能力在層次上可再細分,如果是照稿宣讀,那大概只要語言中樞靈光就好了;如果是演講、辯論,那就必須前額葉也一把罩了。
要想改善自己的語言能力,必須要多說多講、多練習。多參加朋友聚會和集體活動,多結交朋友,要敢於講話。尤其在公眾面前說話,除了聊天是否能幽默、健談,演講的功力是否達到脫稿演講、從容大方,這都顯示出語言能力的流暢度。像政要連戰先生原來不太善於演講,要照稿講,顯得拘謹放不開,經過私下苦練,後來逐漸能脫稿演說,而且越講越自然,感情也充分表達出來,成了很成功的演講者了。
另外,要多充實自己的知識和閱歷,如果能使人感到「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那就是很大的成功了。這樣不只顯示你的語言能力極佳,更能使人在你的談吐之間,深刻感受到你的靈性與氣質。
◎妙語生華,人際、工作贏在語言力
語言是人類溝通的重要工具,語言能力好的人,在很多方面會占到便宜。像是有些演說家、政客(包括所謂民意代表)、外交家、演員、電視節目主持人等所謂「名嘴」,能說善道,舌辯群雄,經常妙語如珠,口若懸河,語驚四座,其伶牙俐齒真是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為了證明語言能力對人生的正面影響,我在這裡也不加謙虛的說:我的語言能力確實是屬於比較好的一群,口才也還不錯。這對我從事多年的教學工作極其有利,講課時條理分明,層次清楚,生動活潑,而且重點突出,舉例恰當。遇到比較難懂的地方,我也常用圖解、動作等,想盡方法讓學生容易理解,所以不但同學們愛聽我的課,舉辦演講時也是座無虛席,經常獲得滿堂彩。有一次演講後,理事長送我一面牌匾寫著「如沐春風」,理事長還特別在事後和我說:「不是我吹捧你,你真正做到了使聽眾如沐春風啊!」
我的語言天份對我的醫生事業也很有幫助。我是一位內科醫生,一般說來病人對內科需要請教的問題細節很多,希望從醫生口中對於疾病的輕重程度、發病原因、治療方案等有更多瞭解,而我往往能簡潔中肯的給病人滿意的答覆,也因此很容易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並取得病人的信任與合作。
人際關係方面亦是如此,「語言」使我有如一塊人氣磁鐵。我的老同學、老同事遍及世界各地,國內兩岸主要在北京、天津和臺北,直到這把年紀,老同學、老同事聚餐,都希望有我出席,因為有我就熱鬧得多,席間笑話不斷,經常使大家開懷大笑,氣氛一下就活躍起來了。擁有豐富的友誼,人生和心境自然都會更加開闊,這種順水行舟的生活,語言是不可忽略的功臣。
◎操弄言語和文字的腦部技藝
語言能力是「天擇」或「性擇」的問題,從前面提過的語言與工作、生活之間的關係,可以體會到一些與「天擇」有關的可能。
至於「性擇」的問題,似乎古今中外歷史當中,擇偶的對象都未把「能言善道」列為其中一條。尤其現在,大陸女性挑選對象的條件:一是房子、二是薪資;臺灣現在也有類似的情況,學歷、經歷為要,人品反而退居次要地位,大有「郎財女貌」代替「郎才女貌」的趨勢。
反觀國外,說話的藝術則非常受到重視,尤其在社交圈、公眾場合,男方的言談舉止相當重要,不僅會影響家族聲望,對工作升遷或異性的青睞也大大加分。不過無論國內國外,無論男女,即便口才很好,也不要誇大其辭,或一人獨秀,更要避免經常吹噓自己。
名作家魯迅曾諷刺愛吹噓的人:「孔雀開屏時雖然大放異彩,可是也把『那地方』露出來了」;那麼雞鴨之類如果開屏,根本沒有什麼值得欣賞的,只會徒露屁股,醜態百出了。
所以,除了鍛鍊大腦語言中樞,訓練口說表達,更要懂得使用語言的技術和藝術,才是真正的專家,真正的贏家。
Q29.人非睡覺不可嗎?
我們一生中幾乎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用在睡覺上,感覺上似乎太「可惜」了。不是說腦子活動時消耗的能量不太多,是否打幾個「盹」就夠了?
據說,馬那麼累只睡3小時就夠了,如果人睡上2小時就夠了的話,那可以多出多少工作時間,創造多少勞動價值啊?!
◎ 動感超人最容易過勞死
可是,事實相反,人必須保有足夠的睡眠,否則就會出現很多事故和「過勞死」;老鼠如不睡覺,不久也就行動蹣跚,食欲下降,不到一周就死了。金氏紀錄曾有人264小時不睡覺,但第二天就有些神智不清,第10天就疲憊不堪了。
然而,人入睡以後是否就細胞休息、電波停止、介質消失了呢?完全不會,根據腦波的記錄,睡眠有兩種類型,一是「快波睡眠」,同時眼球上下左右快速運動,故又稱之為「眼動睡眠」;另一種是「慢波睡眠」,無論何時,大腦依然是運轉著。
◎ 減少干擾,才能養出好腦波
入睡的機制很簡單,早期的解釋更簡單,認為沒有了外界的刺激和干擾傳到大腦,大腦缺乏興奮當然就會入睡了。
隨著神經化學研究的進步,大家開始知道人體在逐漸進入睡眠狀態時,神經化學物質不但不是收工放假,而是有規律的在值班值勤:腦幹中釋放正腎上腺素和血清素的核開始逐漸淡出,而橋腦釋放乙醯膽鹼的核則開始登場,不久眼動睡眠的高潮退去,正腎上腺素和血清素的兩個核又代之而起,再度進入慢波睡眠。
丘腦在慢波睡眠中也扮著重要角色,於是就像交響樂一樣,「動眠」與「腦波」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好不熱鬧,如果再遇上這位「周公」打鼾和夢囈,那就內外合鳴,更精采了。
尹在信教授的研究中發現,在準備睡覺到睡著以後,可以分成幾個階段(可參考圖示):
1.清醒期──醒著時腦波快速而凌亂,
2.第一期──閉眼休息時,腦波呈較有規律的alpha波
3.第二期──困倦欲眠時,腦波時緩時速
4.第三期──入睡後,腦波主為delta波,間有密集的梭波
5.第四期──熟睡時,腦波緩慢而幅度大
每日起床與睡眠保持定時,維持良好的作息規律,讓睡眠週期能確實運行,就能幫自己養出最穩定的「大腦波型」韻律,不僅工作時活力充沛,沉靜時也能心無雜念,睡覺時更能快速入眠,而且一夜好眠。這種正確的「睡眠投資」不僅是一種享受,還能讓你的每日增值,賺進愉快、健康與長壽等美好的利息。
Q38.人腦是如何產生和表達情緒的?
有一個因腦瘤而將額葉切除的病人,手術後,他的智商仍跟手術前一樣,記憶力沒有問題,計算和推理能力也都完好,但是他無法做任何決策,或做完任何一件事。因為一直無法決定該先做哪一件事,因而蹉跎掉一整天,或是花很多心力專心做不重要的細節,而忽略了緊急該辦的事,他的生活困擾重重。
◎ 「無情」的人比無知更難過日子
失去額葉和邊緣系統的連結,人就會變成一個沒有感情的人。就像這個病例,他的情緒無法在大腦中表現,一旦沒有情緒的指引,他就無法決定哪一個是重要的、哪個是不重要的。雖然當他面對決策時,可以列出一長串所有可能的解決方法,但他不知道哪一個才是對的。
這病人的知識和感情之所以分離,是因為他的腹內側前額葉到邊緣系統的神經迴路被切斷了。額葉是產生意識的地方,而邊緣系統是產生情緒的地方。
情緒在邊緣系統產生,尤其是杏仁核。杏仁核是一個小小的細胞組織,深藏在顳葉皮質中。從感覺器官送進來的訊息,透過平行處理路線送到大腦的各處,送到杏仁核的路是最短、最快的;杏仁核會馬上處理訊息、做初步鑒定,然後被送到額葉皮質去做更進一步的處理。
杏仁核能夠產生的反應是初步的,它可以使身體做好準備,如逃跑、打架或投降。但是額葉具有更進一步的功能,會把這些調配成複雜的心智狀態和策略。但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拿不定主意的人只能碰運氣過日子,可說天天都是身歷險境。
◎ 協同作用使情緒一致不分裂
在人們的社會活動中,人腦透過促進個體腦部活動的協同作用,使情緒的一致性增
強,可以大大增進人際間的協調和互動。
在一個藉由多人共同觀看影片的實驗中,同時記錄觀賞者的fMRI 腦部圖象檢查,可以發現一個共同的結論:無論每個人對影片的「有趣」、「 無趣」、「激動」等反應如何,每個觀察影片的人腦部都會產生明顯的「協同作用」,使各腦區情緒儘量地相似,實驗結果並出現以下類似的特性:
1.在較安靜的片段──丘腦、紋狀體、腦島或中前額葉、後上顳溝相關性很高
2.在激烈活動時的片段──體感皮層和視覺皮層等,相關性明顯增加
從研究我們可以確知,透過人際間的共同活動,可以增加腦部各區活動性及情緒的一致性,並促進人與人之間互相的了解及團結,對於家庭、班級、企業、國家,這是一種有效又有價值的凝聚方式。
Q46.為什麼男人看到絲襪和高跟鞋特別興奮?
首先說說高跟鞋,那是從國外興起的。外國人笑話中國女人的纏足小腳,實際上,高跟鞋與「纏小腳」有異曲同工的效果。
◎性徵是性感的關鍵
外國女性穿了高跟鞋,其實和中國小腳女性走路頗有神似之處,都不能走快,都得扭、都小碎步;不僅如此,高跟鞋腳面裸露出來的部分,和中國女人的小腳簡直是如出一轍;女人穿上高跟鞋顯得腳面小得多,而且跟愈高、腳面看起來愈小,所以外國人笑中國小腳女人,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另外,穿了高跟鞋以後,可以幫助身體將胸部更突出、挺拔,使臀部翹得更高,突顯了女性的第二性徵,這對男性也更增加了性感吸引力。所以,外國男人喜歡女人穿高跟鞋,和中國男人過去喜歡「小腳」有很多共同之處。
至於絲襪,國外女人因為穿高跟鞋,當然就要配上相應的襪子,於是絲襪就出垷了,美腿配上絲襪就顯得腿更纖細修長,而且有遮瑕的效果。
二戰期間,美國發明瞭「玻璃絲襪」即「尼隆絲襪」,非常透明,使得美腿嬌嫩無比,配上三吋高跟鞋更是嫵媚動人。男人們垂涎三尺,女人趨之若鶩,一旦穿上絲襪、高跟鞋,女人似乎就成了性感尤物,這兩樣「武器」,也使女人更容易地去掌控男人的大腦和注意力。
◎上傳下達的興奮連結
美國的好來塢情色影片,大都有掀裙露腿的鏡頭,色情網站也都以此為噱頭招攬觀眾,展現出一組組以Nylon stocking(尼隆絲襪即玻璃絲襪)為宣傳的特點,男人們見了女人足踏高跟、裸到大腿、用吊襪帶扣繫絲襪的嬌羞模樣,立即血色噴張,腦中色情部分頓時活躍起來,包括下丘腦的前視覺內側區變得極度興奮,這種興奮訊號上傳大腦皮層,產生意識上的興奮,再下傳到陰莖使之堅硬勃起。
大家一旦知道了這種腦和神經的連結反應,就不會奇怪男人們見了漂亮女人穿著絲襪和高跟鞋時,便心思轉移、蠢蠢欲動的樣子了。
據說美國一家大醫院在進行功能核磁共振的檢測時,男性病人施測時照片上都會出現興奮亮點,把儀器廠商找來也查不出原因。
有一天主任來了,在旁邊默默看完操作人員檢查一、二位病人,臨走時,告訴檢測操作人員:明天改穿上護士制服(白長連衣裙、白襪、白平底護士鞋)。結果,後來再做的核磁共振照片一切都正常了。
原來以前是儀器操作人員裙子太短、坐姿不注意、絲襪高跟太性感,才讓男性病患產生意外的興奮亮點。換言之,都是絲襪、高跟鞋惹的禍!
Q12. 想像力噴泉在哪裡?
以整體系統來看,腦與脊髓是連貫的,神經管末端膨大部位就是腦,而灰質在大腦的外側,白質在內側。就位置關係來說,外包的灰質對於白質區就像是「蛋糕上的一層糖衣」。
◎ 神經元高度密集的灰質
大腦皮質的灰質,屬於中樞神經系統大量神經元聚集的部位,也是產生新奇聯想力的所在地。在灰質這種感覺區,每平方公釐大約有14萬8千個神經元,神經元之間存在大量化學突觸作為通信途徑,形成極為複雜的神經迴路,而神經元高度密集的灰質,
正是中樞神經系統對龐大信息能進行深入處理的部位。
仔細研究,...
推薦序
<一>揭開顱骨,願為大腦與醫學之間的胼胝體
文/前國防醫學院院長 尹在信
欣讀徐剛教授的大著《大腦,你在忙什麼?》,無論信而有徵、或信而有詢,莫不拍案叫絕,縈迴不置!中樞神經是全身的主宰,其複雜性自不待言,一般學子都望而卻步,作者因之獨闢蹊徑,抽絲剝繭,曲曲道來,幽默風趣,莊諧並陳,而且內容新穎豐碩,一掃一般科學書籍的說教面目,雅俗共賞,時而莞爾、時而捧腹 ,自任讀者去個別領會。
大腦是全身的主宰,作者首先排除了味同嚼蠟的「解剖學」,只精要地點出了大腦皮層與其下各神經核之間的連絡和回饋,以及各種神經激素的協同作用,令人耳目一新,全文分題過百,逐一回答,彼此環環相扣,一氣呵成,實為空前創舉!
作者以生花妙筆,啟人尋思,我亦不免意想連篇,且舉一二端為例。
大腦分左右兩個半球,中間以胼胝體相隔,各有其功能,儼然似「一國兩制」。一般人善用右手佔絕大多數,對應的是左腦,人體的語言中心和邏輯思考都在左腦,而環境適應和抽象觀念在右腦,雙方合作無間,相得益彰。
倘若胼胝體的交流管道中斷,便會有各種病狀出現。據聞有人嘗試培養所謂「天才兒童」,設法訓練其右腦,期兼具左腦同等的智能,成為資質優異的人才,我個人認為過度強求可能會徒勞無功,甚至產生後遺症。人腦之精巧猶如天造地設,大腦自成一個小宇宙,左右各有特色,相輔相成,關鍵是兩腦的平衡發展,而不能只訓練一邊,或過度的去刺激一側大腦。
作者談到肢體活動或職業傾向可影響腦部的因應,例如:計程車司機的後腦較為發達,此外,又提及現代醫學診斷儀器的日新月異,兩者不禁勾起我一件陳年往事來:一次在台北街頭行走,忽聽得有人連聲呼叫我的「職稱」,自遠而近,回頭只見一輛空計程車疾駛而來,到眼前嘎然而止,面對的竟然是我當年在高雄國軍第二總醫院服務時所治療的一位老病人,我還叫得出他的名字來,曾經加以管束和多次談話,也曾經開會討論並施以電擊療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病患。在遲疑間他催我上車,送我平安到達目的地,並且拒收車資。我趁機拉住他攀談許久,發現他除了略顯誇張以外,與之前治療時判若兩人。
他出院後也經過一番困頓,目前仍是單身,但卻善心的領養了一個男孩,現已六歲,生活還過得去。從一個原本無法自理的精神疾病患者,到現在既能正常工作,還能照顧孩子成長,這件奇遇使我這位「專家」瞠目結舌,不知所以!心想,倘若當年就有今日的診斷設備儀器,能將這病人的情況做前後比對,也許可能發現一些治療上的新契機吧!
徐剛教授除了本書《大腦,你在忙什麼?》以外,更透漏了準備問世的續集大綱,內容深入而先進,讀者可拭目以待!
承徐教授嘉許個人拙著,雖製版而未發行之《腦與生活》一著,早成明日黃花,既感且愧!成囑謹為序。
<二>
像詩一樣地統合愉悅與真理
文/前外交部次長、葡萄酒作家楊子葆
有幸搶先拜讀徐剛教授新作《大腦,你在忙什麼?》,深感趣味盎然,一口氣讀完,餘韻綿長,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句話,竟是十八世紀英國作家山謬爾‧強生(SamuelJohnson, 1709-1784)關於「詩」的定義:「統合愉悅與真理的藝術。」
徐教授是跨界發展的奇人。他本人是胸腔內科的專家,也是生理學學者,而令人讚嘆的是他竟同時願意對人腦認真投入研究分析,也願意以深入淺出的筆法、活潑生動的比喻,信手拈來生活之中的尋常案例,對照印證,不但讓像我這樣的外行人都能清楚地理解這一門艱澀的學問,更讓我們享受一種這個時代在科普著作裡不容易發現的閱讀樂趣。有趣,或者說是「有趣的科學」,正是這本書最珍貴的價值;而我更覺得,在「真理」與「愉悅」之間自在從容的跨界遊走,其實也才是徐教授最值得我們這些後輩雖不能及、心嚮往之的典範。
因為愚魯的我們往往只顧低頭汲汲追求真理,卻忘了抬頭欣賞人生美景,忽略了生命中應該有的愉悅,而成為美國心理學者羅伯‧強生(Robert A.Johnson)所警告的:大家都罹患了「戴奧尼索斯式營養不良」(Dionysain malnutrition)。
羅伯‧強生在他的著作裡說:「我們的社會注重思考與行動、進步和成功,凌駕於一切之上。我們勇往直前,瞄準頂尖排名,不論做什麼都想拿第一。如果某件事物沒有金錢上的價值,或缺乏具體回報,很可能就排不上優先次序。我們偏愛能完全控制的情境,而討厭那些無法掌控的事物。」
當然,秩序、進步與成功都很重要,但是過度強調關於客觀化、標準化與控制的需求,靈魂不免受到折磨,而我們要是無法放鬆,錯過愉悅,就很可能與直覺、同理心、感受力與創造力等幾乎無法度量的另一個領域擦身而過了。
《大腦,你在忙什麼?》這本書談的不只是腦神經、腦化學或腦細胞等等令人望而生懼的專有名詞,而是基於瞭解而能輕鬆面對真實生活的解放,對於更有效地預防老年癡呆、更正面地面對自身的限制、更科學地理解自身的潛力…,乃至於能更進入狀況地享受性愛、享受現代科技、享受美食美酒,享受真實生活。
這本書也讓我以另一個切面更瞭解為什麼好友徐濤,威盛電子的副總裁,海峽兩岸資訊與通訊高科技界的悍將,居然中年以後人生大轉折,在河北懷來建立葡萄酒莊,一心一意經營葡萄酒產業,愛戀起土地、農業與葡萄酒來了?
濤兄是徐剛教授的公子,他們父子倆一脈相傳跨界的興趣與本事,讓我欽羨不已。而自己因為與濤兄相識的緣由,得以先睹好書為快,也深感慶幸。徐教授在書中原有酒精上癮的篇章,經我建議,慨然增補葡萄酒文字:「法蘭西怪事」,篇幅從原來的100問,跨過界限成為101問,因此有所貢獻,似乎值得舉杯慶賀。
為慶賀徐教授新書出版,讓我引用這篇序文裡第三位強生:英國酒評家休‧強生(HughJohnson)議論葡萄酒全球化的話語作結:「葡萄酒推動文明的進步。它促進遙遠文化之間的接觸,提供貿易的動機與工具,讓陌生人們以高昂的情緒與開放的的心胸相處互動。」
按照徐教授的建議,一杯100ml的適量葡萄酒,微有醺意,讀起《大腦,你在忙什麼?》,更有感覺,當有像詩一樣地統合愉悅與真理的感覺。
揭開顱骨,願為大腦與醫學之間的胼胝體
文/前國防醫學院院長 尹在信
欣讀徐剛教授的大著《大腦,你在忙什麼?》,無論信而有徵、或信而有詢,莫不拍案叫絕,縈迴不置!中樞神經是全身的主宰,其複雜性自不待言,一般學子都望而卻步,作者因之獨闢蹊徑,抽絲剝繭,曲曲道來,幽默風趣,莊諧並陳,而且內容新穎豐碩,一掃一般科學書籍的說教面目,雅俗共賞,時而莞爾、時而捧腹 ,自任讀者去個別領會。
大腦是全身的主宰,作者首先排除了味同嚼蠟的「解剖學」,只精要地點出了大腦皮層...
作者序
發現大腦的光熱與迷失
文/徐剛
大腦始終給人一種複雜、神秘而難以理解的印象。腦部的構造和神經功能確實複雜,加上研究方法的困難,所以發展的速度比較緩慢,至今市面上仍缺乏一本通俗易懂的專門讀物。目前關於腦、神經的書籍,通常專有名詞太多、理論艱澀,除了生物、醫學系的學生不得不硬著頭皮死記硬背,一般人都望之生怯,避之唯恐不及,所以真正了解大腦功能與病因的人很少。
世界各國先後步入高齡化社會,腦中風、腦動脈硬化、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發病率都明顯增高,已然成為社會和醫療雙重問題。另一方面,如何培育出更優秀的孩子,如何培訓出更傑出的精英、研發出更精良的工具、儀器,也和大腦的學問有著密切的關係。
無論是想更加認識自己的心靈和性向,或是要避免憂鬱症、狂躁症、妄想症、強迫症等精神疾病,每個人都需要對腦神經科學有所認知和理解。日新月異的診斷治療新科技、新儀器、新理論、新觀點大量出現,腦神經的研究碩果頻傳,有許多新知識、新論點不斷湧現,帶來了人類幸福的無限契機,因此目前非常需要一本深入淺出、涵蓋神經解剖學、生理學、心理學,以及教導預防腦部病變及老年癡呆的綜合性新書,以滿足廣大讀者的迫切需求。
編輯本書還有一個原因,國防醫學院前院長、腦行為專家尹在信教授曾為了上述目的寫了一本《腦與生活》,內容詳實精采,但最近偶然聽尹教授說該書並未出版,使我大吃一驚,詳細追問之下,方知是因為學生代校錯字太多,尹教授發現後竟然索回,拒絕出版。尹教授做學問一向一絲不苟,但這樣的好書不能和讀者見面,日隔久遠也錯過了時效性,實為學界一大憾事。我雖是國防醫學院的內科教授,但也是生理科的教授,和尹教授是同行同事,雖為上下級關係,但早已成莫逆之交。我雖然年老體衰,但為了填補腦科研究的承傳與廣佈,決心重打鼓另開張,以最新的內容、最普俗的筆法,完成尹教授和我共同的心願,也期望腦神經醫學從此成為大眾可以觸及,可以用來自我保健的健康知識。
本書採文圖相襯的形式,儘量圖像化可以加深讀者的理解和記憶,書中圖片不但製做精良,而且反映最新科技,在這裡我必須向南加州大學腦神經研究組的教授和全體同仁,表示萬分的敬意和感謝!因為他們慨然應允我們無償的刊用他們最新的成果照片,這種偉大的國際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今年虛歲八十,身有兩張重大傷病卡,三年前發現直腸癌,手術後化療加中藥來調養,但中途出現了蛋白尿,且達到+++;經過骨、腎穿刺,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引發全身類澱粉樣變性,並已累及心臓及腎臓。即使如此,我很快克服了垂頭喪氣的階段,下定決心要和時間賽跑,要和癌症搶時間。目前我還有門診、教學和科學研究等工作,但我把撰寫這本書放在首要地位,每天清晨六點準時起床開始寫作,每天持續八小時以上,週末及節假日也照常編寫此書。我的奮鬥口號是:「活一天就要發一天光、放一天熱!」
今年一年內我完成了兩本書(另一本是《細胞能量學及量子醫學》),研究了100例冠心病危險因數的研究,並寫成中文和英文論文;另外,在臺北和高雄分別進行了多場學術演講;這些都是在日常醫療、講課、研究以外完成的。由於我堅強的意志使腦力不衰,而且感覺上更加活躍,也終於順利地完成了這本書的編寫任務,準時出版發行了。
在本書的蘊釀和寫作過程中,承蒙出版社林淑雯主編等人的協助和建議,使本書在專業之外,更能適合讀者快速理解和吸收,在此我要特別表示由衷的感謝!此外,關於前面提到亦師亦友的尹在信博士替我審校並寫序,這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還有我的同事,陳昭蔚和林佳如兩位碩士,以及台大畢業的高才生楊珮芳小姐,在許多方面給予我很大的幫助,我要誠心的表示謝意。
當然,我也特別感謝為此書向廣大群眾進行推薦的各位專家學者,他們是本書的開路人,使這本書能夠更快速的和廣大群衆見面,發揮價值。我深信也期許:透過本書的發行,必定使腦神經知識普及化,造福目前身心受困的人們,也讓更多孩子、青年和成人有機會變得更卓越、更傑出。當大家都知道如何善用大腦、保護大腦之時,人類的生命將發揮出更高的價值,並獲得更多的幸福!
發現大腦的光熱與迷失
文/徐剛
大腦始終給人一種複雜、神秘而難以理解的印象。腦部的構造和神經功能確實複雜,加上研究方法的困難,所以發展的速度比較緩慢,至今市面上仍缺乏一本通俗易懂的專門讀物。目前關於腦、神經的書籍,通常專有名詞太多、理論艱澀,除了生物、醫學系的學生不得不硬著頭皮死記硬背,一般人都望之生怯,避之唯恐不及,所以真正了解大腦功能與病因的人很少。
世界各國先後步入高齡化社會,腦中風、腦動脈硬化、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發病率都明顯增高,已...
目錄
● 彩色圖解----大腦的構造
推薦序1 揭開顱骨,願為大腦與醫學之間的胼胝體 尹在信
推薦序2 像詩一樣地統合愉悅與真理 楊子葆
自 序 發現大腦的光熱與迷失 徐剛
導 讀 徐剛
PART1認識自己
<一起進入大腦透析室>源自胚胎,不斷向未來進化的腦量子
原來腦就是你,而且遠大於現在的你。
操控身心數十種精細複雜的連結運作,竟然只動用大腦的5%!
連醫學家也難以預測──
當腦潛能完全啟動時,將會產生多麼驚人的力量!
Q1. 母體胚胎中腦源如何形成?中樞神經又是什麼?
Q2. 大腦竟然有新、舊之分?邊緣系統為什麼情緒化?
Q3. 左右腦哪一個比較重要?你是左撇子嗎?
Q4. 神經細胞的構造有何特殊?能否再生?
Q5. 大腦皮層中「軌跡」如何形成?為什麼有時會跳針?
Q6. 腦子裡的「身體圖」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怪怪的?
Q7. 大腦裡有沒有「快樂中心」?
Q8. 恐懼、憤怒、嫉妒等情緒有區塊之分嗎?
Q9. 什麼是思維?怎樣進行思維?
Q10 什麼是意識?和智慧有什麼不同?
Q11. 如何判定智能高低?
Q12. 想像力噴泉在哪裡?
Q13. 大腦的「排序」活動是否很重要?
Q14. 聰明的人是否頭大?天才與資優兒童贏在哪裡?
PART 2深入問題
<腦潛能大探索>意識.感官.情緒與智慧,腦突觸造就人類各種可
塑性
大腦天才與瑕疵的38個觀測法
讓你大呼:好險!1.44%的不同,我們差點都是黑猩猩了。
也因為這樣,我們必須去理解人腦為什麼這麼複雜,努力維持這種高功能狀態,
以及尋求遠離精神病和阿茲海默症的威脅……。
Q15. 究竟「我」這個感覺是怎麼產生的?
Q16. 人愛照鏡子,狗也愛照鏡子嗎?
Q17. 動物可以意識到哪些事情?
Q18. 我總感覺饑餓,饑餓是怎麼回事?
Q19. 你是伶牙利齒?還是笨嘴拙腮?
Q20. 為什麼「禍」從口出?
Q21. 語言與思維之間的關係如何?
Q22. 你的文字能力如何?常把文字當「武器」嗎?
Q23. 和語言有關的腦區有哪些?
Q24. 黑猩猩和人猿有沒有語言?
Q25.「大野狼來了!」……你喜歡說謊嗎?
Q26. 如何識破謊言?
Q27. 幽默的人智商比較高?
Q28.「杏仁核」增大,會變成「綠巨人浩克」嗎?
Q29. 人非睡覺不可嗎?
Q30. 作夢也能有重大發現?還得到諾貝爾獎?
Q31. 心理大師佛洛伊德說「夢」充滿性色彩,真的嗎?
Q32. 為什麼靈長類才懂藝術?
Q33. 藝術和美是同一回事嗎?
Q34. 藝術鑑賞能力只有人類才有嗎?
Q35. 崇高的藝術,聞起來為什麼有銅臭味?
Q36. 藝術美感,可以用儀器量測出來嗎?
Q37. 你喜歡音樂嗎?
Q38. 人腦是如何產生和表達情緒的?
Q39. 如何排除焦慮?
Q40.「嫉妒心」和「幸災樂禍」是大腦何處產生的?
Q41. 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Q42. 男女之間有沒有純友誼?
Q43. 男人與女人大腦不同嗎?
Q44. 提不起,放不下,究竟「情」為何物?
Q45. 兩性結合,哪一方比較主動?
Q46. 為什麼男人看到絲襪和高跟鞋特別興奮?
Q47. 不愛江山的溫莎公爵,愛的是美人還是淫婦?
Q48. 早洩與腦神經有關嗎?
Q49. 老實說:你手淫過沒有?
Q50. 性交全程,神經內分泌是如何活動的?
Q51. 是否聽過「樂極生悲」的故事?
Q52. 什麼是同性戀?在腦部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Q53. 怎樣平衡兩腦功能?如何訓練天才兒童?
Q54. 輕鬆考1OO、當榜首!他怎麼那麼「神」?
Q55. 什麼是「鏡像神經元」?
Q56. 林來瘋籃球打得這麼好,是體能好?還是大腦好?
Q57. 腦波可用外力影響?針灸與氣功的作用機制是什麼?
Q58. 記憶是怎樣形成的?
Q59. 記憶與蛋白質有關嗎?
PART3腦部疾病
<失控的腦波>障礙、退化、精神疾病怎麼回事?如何預防?
千萬別讓腦部受傷!腦功能障礙如同不定時炸彈,會殘留,難預料。
儘管精密的大腦有抗壓性,也有自癒力,
但最無法招架的就是外力衝擊與腫瘤。
一但頭部受創,可能立即致命,
也很可能在你以為沒事後的某一天嚴重當機。
Q60. 什麼叫「失語」?是失去聲音,還是失去語言?
Q61. 右腦出血只有左肢癱瘓,左腦出血時不僅右肢癱瘓,還會失語,為什麼?
Q62. 脊髓損傷,為什麼會造成癱瘓、喪失感覺?
Q63. 前額葉這麼重要,受傷時會有什麼影響?
Q64. 魚叉穿腦!能活得了嗎?
Q65. 如果腦袋裡的「海馬」受傷,會怎麼樣?
Q66. 基底神經節和哪些腦部疾病有關?
Q67. 性變態常有哪些怪異的表現?
Q68. 人格有問題,是因為頭腦有問題嗎?怎樣算是「病態人格」?
Q69. 什麼是「癮頭」?什麼東西會使人上癮?
Q70. 吃「快樂丸」真的能「百憂解」嗎?
Q71. 什麼是帕金森氏症?治得好嗎?
Q72. 前美國總統雷根得的是什麼病?
Q73. 神經官能症包括哪些症狀,有非藥物治療法嗎?
Q74. 什麼是「精神分裂症」及「躁狂憂鬱症」?
Q75. 耳鳴是耳朵有毛病,還是腦子有問題?
Q76. 電擊療法對精神病有效嗎?
Q77. 精神病患為什麼要有強制治療專區?
Q78. 如果你是法官,你會怎麼判這個案子?
Q79. 主要的神經傳導物質有哪些?
Q80. 精神病能治好嗎?
Q81. 為何運動有益於大腦細胞?
Q82. 老人「打麻將」應獎勵還是法辦?
Q83. 老人參加社團活動有好處嗎?
Q84. 心理治療對精神病治療有效嗎?
Q85. 聽說「強迫症」的病人很可笑,你有沒有這種傾向?
Q86.「自閉症」是什麼?
Q87.「幻覺」和「錯覺」是怎麼回事?
Q88. 什麼是失憶?能失而復得嗎?
Q89. 為什麼要積極推動老年痴呆的防治工作?
Q90. 預防老人痴呆的10大策略有哪些?
Q91. 兒童也會腦退化?從小就要預防老人痴呆?
Q92. 有防治老人痴呆的新藥物嗎?
Q93. 為什麼要「活到老、學到老」?
PART4科技人工腦
<真功能,假腦袋?>精密腦診察.微創手術與仿神經元醫療科技
繼助聽器、電子耳、意念操控的機器手
成功拯救了許多腦功能缺憾者的生活品質,
目前模仿生物功能的矽神經元、電子眼、電療法
未來更將幫助喪失記憶、視覺障礙、肢體癱瘓的人重整人生。
Q94. 電子耳和助聽器一樣嗎?
Q95. 電子偶像親吻時臉紅,是情緒反應嗎?
Q96. 有可能造出大腦助憶器嗎?
Q97. 用意念就能控制機械手臂嗎?
Q98. 什麼是功能性核磁共振?
Q99. 功能性核磁共振也能測謊?準確嗎?
Q100. 微核磁共振如何診斷兒童的天才與腦疾?
Q101. 法蘭西怪事?
名詞解釋
參考文獻
● 彩色圖解----大腦的構造
推薦序1 揭開顱骨,願為大腦與醫學之間的胼胝體 尹在信
推薦序2 像詩一樣地統合愉悅與真理 楊子葆
自 序 發現大腦的光熱與迷失 徐剛
導 讀 徐剛
PART1認識自己
<一起進入大腦透析室>源自胚胎,不斷向未來進化的腦量子
原來腦就是你,而且遠大於現在的你。
操控身心數十種精細複雜的連結運作,竟然只動用大腦的5%!
連醫學家也難以預測──
當腦潛能完全啟動時,將會產生多麼驚人的力量!
Q1. 母體胚胎中腦源如何形成?中樞神經又是什麼?
Q2. 大腦竟然有新、舊之分?邊緣系統為什麼情緒...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