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美滿
為什麼有些孩子情緒比較穩定?除了愛與支持,家長的心態應該如何調整?
楊俐容分享祖孫三代的教養絕招。
「我覺得它中間鼓鼓的,好像烏龜,」一位嬌小的女同學在箱子裡摸了半天之後說;換男同學上場,他很有把握,「粗粗長長的腳,一定是大象」;輪到高瘦的女生,「是老鼠吧?兩個圓圓的耳朵。」大夥兒聽到三人三個答案,忍不住大笑,更好奇箱子裡到底是什麼東西。
這是楊俐容的「情緒教育」訓練課程。這群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的同學將於今年暑假遠赴雅加達華文學校帶領「情緒教育營隊」。楊俐容親身示範教學,教導學生如何帶課,同時也讓學生上了一門精采的情緒教育課程。
十年來,類似的「情緒教育」課程,楊俐容已在北台灣為教師和家長講授過近千場,並於近四十所小學推展EQ教育課程活動,受惠學童超過五萬名。台大心理學研究所畢業的楊俐容,從事EQ推廣教育已經十五年,從學術專業走入社區服務,以民間的力量,與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合作完成了整套的情緒教育課程,出版了四本書,成為台灣最重要的兒童情緒教育推手。
楊俐容希望透過「驚奇箱」讓學生體會,人很容易以偏概全。她認為教育就是要引發孩子的驚奇,讓他產生問號,再和孩子一起探索,發出驚歎號。「在問號和驚歎號中,教育就會成功,」楊俐容十分篤定。
母親的影響
楊俐容曾隨擔任教職的先生遠赴日本京都及英國愛丁堡研究,客居異國期間,她看到社區營造的重要,因而萌生投入社區工作的想法。一九九五年,她和先生及幾位好友成立「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成功的搶救了破敗的北投溫泉公共浴場,將它打造成北投溫泉博物館。
創辦協會的楊俐容認為除了硬體的營造之外,「一個美好的社區,必須能支持每一個成員生命成長所需。」因此,相對弱勢的兒童、青少年及婦女,成為她最先關照的對象。透過帶讀書會、諮商團體,與培訓媽媽志工,楊俐容走出學術圈,一步一腳印的推動家庭親職與EQ教育。許多人好奇為什麼楊俐容沒有選擇學術而走向實踐,楊俐容認為,她的母親讓她看到家庭教育的可能性與影響,也讓她願意將心理學的專業,轉化為得以幫助更多人的親職教育志業。
心理學碩士的楊俐容,形容她的母親才是她心理學的啟蒙老師。「媽媽影響我很大,常常製造許多驚奇,」楊俐容說。楊媽媽曾是南部廣播界名人,雖非心理系出身,卻對「兒童發展」有高度的興趣。楊俐容記得母親非常愛看書,更因製作主持節目需要,蒐集許多資料,經常對他們三兄妹做心理測驗,解釋他們的選擇呈現的個性,同時讓他們領會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質。
楊媽媽還製作「家庭記事本」,留下孩子的掌印、腳印,以及成長紀事。有一回小楊俐容因為好奇弄壞了爸爸的鋼筆,在「家庭記事本」上留下懺悔的字句,楊媽媽回應:「俐容就是這麼可愛,勇於認錯也是一項美德。爸媽不會生氣的,因為你不是故意的。」楊俐容認為媽媽的做法,呼應了心理分析大師溫尼考特(D. W. Winnicott)定義中的好母親,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讓孩子免除罪惡感的負擔」。
醫生世家出身的楊俐容,大學順理成章上了台大藥學系。大二時,有次和同學在實驗室等待自製的「阿斯匹靈」出爐,她發現同學兩眼發亮、充滿期待,而自己完全無動於衷。她知道自己的熱情在「人」,而非「物」,所以決定從藥學系降轉當時並非顯學的心理系。雖然父親寫了封信給她,擔心她的決定「將會毀了自己一生」,但楊媽媽卻給予她完全的信任與支持,因為「只要肯投入,就不怕沒出路」。
態度決定教養
媽媽對楊俐容的信任,讓楊俐容對女兒也能寬容以待。楊俐容有兩個寶貝女兒,個性南轅北轍。大女兒從小活動量適中、規律性高,該睡就睡、該醒即醒,帶起來非常順手;有過動傾向的小女兒卻像顆永備電池,不管多累,充一下電就生龍活虎。為了消耗小女兒驚人的體力,他們一家經常造訪桃園國際機場。爸爸會陪著小女兒從出境大廳這頭走到那頭,再走回來。至於大女兒就由楊俐容陪伴,在機場書店度過親子共讀的美好時光。
這樣的成長歷程讓兩位女兒各自發展出獨特鮮明的特質,歡歡喜喜做自己,也能欣賞別人和自己的不同。在機場書店和媽媽共讀的大女兒品臻,如今克紹箕裘,成為媽媽的學妹,今年九月也要就讀台大心理研究所。
楊俐容也用身教營造EQ家庭。大女兒品臻舉例:「我和妹妹吵架,除非很嚴重,她不會罵人,也不會判斷孰是孰非。她會安撫我們的情緒,並且要我們自己去面對問題。」
楊媽媽很會營造家庭氛圍,曾帶著楊俐容做甜甜圈;成為媽媽的楊俐容因為小女兒品諭熱愛《紅樓夢》與烹調,也曾陪她到市場找尋食材,煮出美味的「油炸螃蟹小餃子」。楊媽媽年輕時,經常吆喝全家去爬山野餐。如今在楊俐容家,只要有人喊一聲,上山走走,全家人就會上陽明山踏青,誰也捨不得落單呢!
業餘心理學家楊媽媽,以孩子為中心的教養方式,讓楊俐容深刻體會教養孩子最重要的是「態度」,而不是「技術」。品臻印證了楊俐容的教養態度,「她尊重我們的選擇,而且完全支持和信任,卻沒忘記在我們碰到困難時,陪伴我們。」品臻也推崇媽媽的教養方式,「她讓我們知道她很愛我們,愛的感覺很抽象,很難講,也不是一個星期給你多少錢,或什麼,而是一種態度,很humanistic(人性的)。」
楊俐容強調,「真正的人本,是站在『孩子怎麼長大的歷程』來看。大人一方面要放手,讓孩子去跌去撞;另一方面要陪伴孩子,幫他度過難關。對孩子來說,這樣的經驗絕對是最珍貴的養分。」
13歲,正是孩子上國中,面對更難課業的挑戰期,也是思考力邁向成人的關鍵期。
每個孩子思考力的成熟快慢不同,父母可以怎麼幫助他?
科學夏令營的教室外,一群等候孩子下課的家長聊起天來。
家長甲說:「我的孩子很用功,成績也一直相當不錯,不知道為什麼上了國中之後,一樣的努力卻無法得到相同的成果。看他每天花好多時間念書,成績卻始終無法提升,人愈來愈沒自信,情緒也愈來愈低落,真是令人心疼又心急!」
家長乙跟著說:「我的孩子啊,只要願意多花一點點時間在功課上,成績就可以大幅提升,偏偏他每天關心的都和功課扯不上關係。只要是有興趣的課外書或事情就一頭埋進去,但一碰到課本、習作、評量,他就煩躁不已。老是抱怨我們一點都不了解他,只會給他壓力。他最常說的就是:『你們大人只在乎成績』、『讀那麼多書將來又不一定用得到』、『不念書還不是一樣可以成大功、立大業』,不知道要怎麼做才能讓他了解課業的重要。」
家長丙嘆了一口氣:「唉!聰明也好、用功也好,至少你們的孩子都還有優點。我的孩子,老師說的他有一半以上聽不懂,對學習一點興趣也沒有,一天混過一天。真擔心他自暴自棄或學壞,更擔心他將來沒有一點競爭力。想到未來就替他擔心,不知道怎麼幫他才好?」
家長丁在一旁聽了不禁暗自慶幸:「我家這個孩子從小就對學習充滿興趣,上了國中之後更像開了眼界一樣,每天回來都興致勃勃的轉述老師上課時提到的一些新知識。談到社會事件,他還會引用公民課學到的知識去描述與解析。想來我真是太幸運了!」
學習動機有時會受挫
影響青少年學習的因素頗多,其中相當重要的兩項是學習動機與認知成熟度。依照動機強弱以及成熟與否,青少年的學習大略可以分成動機強但認知尚未成熟、動機弱但認知成熟、動機弱且認知尚未成熟、動機強且認知成熟四種類別。
好奇,是最可貴的求知原動力,也是每一位孩子與生俱來的欲望。大部分的孩子在剛上小學時,對學習幾乎都充滿渴望:上起課來生氣蓬勃,表現出很願意去發現、探索以及創造的態度。這種動機在經過學校教育的陶冶之後,理當轉換成對知識與技能的探索,並進一步成為各種嘗試、探險、發明、創造的行為。
然而,孩子長到青少年階段時,我們卻發現,只有少數人能夠享受從無知到知、從不會到會的過程,樂於接受各種智性的挑戰。這些學習動機較高的青少年努力追求能力的拓展與心智的成長,並且從日益增加的能力與責任中提升了自信與自尊。他們神采奕奕地面對各種學習的挑戰,為達到所設定的長期目標努力不懈,碰到挫折或困難時則多半能夠堅持到底,以更努力的方式來克服。
遺憾的是,其他多數的青少年或因挫敗經驗太多、或因受到不利學習的環境因素誘惑,在不甚愉快的學習經驗中,逐漸為自己貼上能力不足的標籤,或者因為無法體會樂趣而視學習為畏途。早年的學習動機與成功期待,成為未能實現的願望,也使得他們在國中之後的學習歷程崎嶇難行。
認知成熟度每個孩子不同
依據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一個人的認知能力大約在即將進入中學階段時,會從「具體運思期」轉化為「形式運思期」,產生本質性的變化。根據皮亞傑的理論,所謂的具體運思期,七至十一歲的兒童能藉由具體的操作經驗做合乎簡單邏輯的思考。例如:加減乘除可以透過實際的物體如綠豆來理解,但無法針對抽象的事物或一連串相關的想法,整合成一套完整的理論。
十一至十五歲的青少年進入形式運思期,思考不再受具體經驗或現實世界的限制,可以抽象地超越時、空、地,運用符號來進行純粹象徵性的、假設的、可能的思考。例如:因數或因式分解不容易透過實務操作來理解,而需要抽象的數學思考。形式運思是進行科學探究所需的基本能力,也是由兒童的思考邁向成人的思維最重要的因素。一般中學的課程,尤其是科學的教學設計,多半假定孩子已具有這項基本能力,但事實上認知成熟的時間就像長牙的時間一樣,在一定的範圍內,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不必然相同。
而除了心智本身的發展之外,小學階段的基本能力是否精熟、相關的社會與自我調節的技巧是否發展得當,也都會影響形式運思能力的發展,並進一步決定了青少年能否順利從國小課程銜接至國中教育。有些研究甚至發現,絕大部分邁入國中的孩子在認知上並未達到形式運思的階段,也難怪國中之後的學習困難重重。
做孩子的學習支柱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唯有掌握關鍵的青春期、提供成長的滋養,孩子才能夠游刃有餘、快樂歡喜地享受學習。依據孩子的學習狀態類別,他們需要父母提供的滋養也略有差異。
1. 動機強但認知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最需要的是父母親的等待與支持。
歷史上有許多「大器晚成」的例子,都證明了晚熟不見得代表一輩子落後。青少年擁有珍貴的學習動機時,無論課業表現如何,父母都要肯定他的努力、看到他的進步。只要他們能夠自信且堅定地依照自己的發展腳步向前邁進,終將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2. 動機弱但認知成熟的青少年,最需要的是父母親的了解與引導。
父母常感嘆孩子不夠認真,卻不了解學習動機低落可能來自許多因素,包括:無法將目前的學習與長遠的目標連結在一起,過高的期望帶來壓力以致於降低了學習的樂趣;或者其他非智力因素如:人際關係不佳、情緒管理不當等。
這樣的青少年最需要父母親的了解與引導;唯有父母親願意傾聽他們的心聲,正視他們的困擾與疑惑,才有機會引導他們面對問題,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困擾的方法。破除了這些不利學習的障礙,他們自然能恢復求知的神采、重拾學習的樂趣。
3. 動機弱且認知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最需要父母親的肯定和鼓勵。
傳統的學校教育無可避免地偏重語文與數理邏輯的能力,對於優勢能力在其他領域的青少年,即使願意給予掌聲,機會也確實相對少了許多。更何況還有一些青少年,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下,連發展優勢能力的機會都沒有,這些青少年需要父母完全的接納。唯有不以學業成績做為唯一的標準,他們才有機會在父母的肯定和鼓勵下,發現自己的能力、找到生命的價值。社會上有許多在學術以外的領域成功的故事,證明了「行行出狀元」絕非老生常談,而是這些青少年最需要的真理。
4. 動機強且認知成熟的青少年,最需要父母親提供更多學習的滋養。
只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學習資源,這群青少年自然可以發展得很好。他們需要的反倒是拓展學習的視野,不要只為了考試而過度練習。此外,在這個高競爭、高壓力的時代,這些青少年也需要學會放慢腳步、懂得取捨,不要讓過度負荷成為青春的標記。
了解、接納、肯定、支持,是父母愛的核心態度。無論成長速度快慢、學習歷程如何,有了父母的愛做為後盾,我們的青少年必然能夠擁有一片寬廣的學習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