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得意門生,精通詞學的革命報人,他用頓挫有致、情韻交勝的文字,追憶章太炎、黃侃、錢玄同、程德全等師友,提筆寫下晚清民初之藝文掌故。
透過一位詞人的見聞,一窺民初古典文學界的內心世界。
❚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得意門生,精通詞學的革命報人,他用頓挫有致、情韻交勝的文字,追憶章太炎、黃侃、錢玄同、程德全等師友,提筆寫下晚清民初之藝文掌故。
❚透過一位詞人的見聞,一窺民初古典文學界的內心世界。
❚文史作家蔡登山專文導讀
「余年十七八時,方留東京,入同盟會,為《民報》撰文,自署寄生。所含蓋有三義:人生如寄,一也。棲息客帝之下,等於物之寄生,二也。象譯之名,東方曰寄,三也。其後清政既革,余流徙南北,靡有定居。容膝之處,每題「寄庵」,則專取第一義。……追憶平生師友,及展卷所得,耳目之所見聞,日記一二條,稱心而書,漫無詮次,命曰隨筆者,昭其實也。」──〈此地何人悲往事〉
汪東(一八九○-一九六三),原名東寶,字旭初。民初文學家、教育家與學者;外交家汪榮寶之弟。同盟會會員,亦是國學泰斗章太炎足下高徒,協助其辦報,與黃侃、錢玄同、吳承仕等人齊名。曾任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任職於監察院、國立禮樂館、國史館等。汪氏以文字學著稱,尤工於詞,論者有云不在北宋詞人周邦彥之下。由於汪氏之文學造詣與獨特經歷,本書中收錄汪東針對詩詞、繪畫、宗教、戲曲、民俗文化軼事之評論憶往等,皆斐然可觀,是對民初歷史、詞學研究有興趣的讀者不可錯過的收藏。
作者簡介:
原著/汪東
汪東(1890~1963),原名東寶,字叔初,後改字旭初,號寧庵。江蘇人。汪榮寶之弟。中國教育家、文學家、學者、政治人物。同盟會成員,後出任國民政府監察院監察委員。抗戰結束後在國史館編修史料,與顧頡剛等史家共事。一九六三年文革前病逝於蘇州。
主編/蔡登山
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叛國者與「親日」文人》與《楊翠喜‧聲色晚清》等十數本著作。
章節試閱
▲《民報》之全盛時期
民國元年,余在上海,為《大共和日報》總編輯,季剛則主《民聲日報》,所居亦相近,遊宴過從無虛日。季剛方好為詞,約同和《清真集》,未成。又聯句和李後主詞,刻燭而就,時鄭叔問為詞家宗匠,錄以請益,鄭書其後云:「悱惻纏綿,不忍卒讀」。季剛怒,以為諷也,作詩報之,有「獨弦何用賣聲名」之句,嗣康心孚取之以實雅言,余與季剛並不著集中,亦久不以為意。其後客重慶,見副稿在心如處,蓋又從心孚得之也。當時共遊處,商文字者,尚有王容子、劉仲蘧諸人,仲蘧嬰暴疾卒,季剛哭之慟,謂余:「設我不幸,君當作何語?」余遽集古人詩應之曰:「我意獨憐才,平生風義兼師友。誰能長壽考,九重泉路盡交期。」季剛稱善,及其歿,別撰哀辭而外,遂並書此語輓之。
《民報》創始於建國前七八年,月刊一冊,歷二年余始罷。鼓吹革命,風靡海內,清廷雖忌之甚,然竟無如何也。當全盛時,執筆者皆一時才俊之士,初由陳天華主編輯,天華蹈海,胡展堂繼之,章先生《蘇報》獄解,黨人迓之東渡,復繼展堂。自數君外,撰文署精衛者為汪季新,亦署「撲滿」。「勥齋」為宋鈍初,「韋裔」為劉申叔,「運甓」為黃季剛,余不能盡憶。廖仲愷、朱執信不在社中,偶有譯文一二篇,刊諸附錄而已。精衛文筆凌厲,而又淺顯易解,故尤為人所喜讀。願挹風采者,望之幾如朝霞鳴鶴,不意晚年變節,自喪令名。世固有兩截人,如柳宗元所譏河間婦者,真不可料也。
▲章太炎講莊子
顧亭林當明亡後,奔走南北,以書自隨。雖夜止逆旅中,亦必秉燭讀書,丹黃在手,臨發,則復細載以行。其所以能成為一代學者,蓋非偶然。太炎先生以亭林自況,居東瀛時,贊畫大計,為《民報》撰述文字,月數萬言,暇則治學不輟。嘗應諸生請,集會開講,周樹人、黃侃、錢玄同輩,皆於此時北面受業。所講以《說文》、《莊子》為主,其說《莊子》,除明訓詁外,啟發玄言,多與釋氏相契,後簡括其義為《莊子解詁》。又別著《齊物論釋》,餘若《新方言》、《小學答問》二書,亦先後數年中作也。並時稱淹貫博通,相為師友者,則儀徵劉申叔。申叔襲父祖遺業,著述之富,過於太炎,然精核或遠遜。章、劉嘗同僦一舍,劉妻與表弟汪某昵,申叔不察,太炎先生陰規戒之,遂有違言。其後某假申叔名告密,被刺上海。而申叔卒為端方羅致幕中,其實但以食客視之,未嘗加尊禮也。端去兩江,申叔旋入川教學,及武昌首義,成都響應,軍政府縶之,幾不免。時太炎先生已歸抵上海,急電營救,謂不可絕中國讀書種子,其事始解。不數年而復與楊度、孫毓筠等發起籌安會,作文頌帝制。嗚呼!誦白圭之詩,為之興嘆矣。
申叔擅經術,兼綜今古文家之學,疏釋疑滯,渙若冰解,小學則非其所長。尤拙於書,筆劃欹斜,類小兒初習學者。其妻訾之,申叔不服,曰,我書佳處,唯太炎知耳。妻問果佳否,先生詭答曰佳。復問學何種書,曰,俗人不曉,此乃「比干剖心碑」也。
▲弘一大師之綺語
同時有李哀者,字叔同,別署息霜,天津人,頗寄情聲色。清光緒末,至日本,肄習美術,與陳師曾同學。當時話劇甫東行,叔同結春柳社,演《茶花女遺事》,及《黑奴籲天錄》,自任主角,歐陽予倩亦在社中,後遂以皮黃青衣著。民國初,叔同歸,任《天鐸報》編輯,後數年,忽因家難,投金山寺剃度為僧,僧號弘一。金山寺律宗,故弘一守律至精核,與曼殊異,行腳四方,進修不懈。聞居某寺日,其日本妻訪得之,乞友人同往,欲以情語動之,使還初服,弘一但略與他人酬答,終不願也。至三十一年,化去,律宗奉為大師,稱第幾祖。臨化之前,留偈語二,其一垂示徒眾,其一則別世間諸友好者。余時臥疾歌樂山,或錄以見示,苦不記憶,世必有能舉其全辭者,願更鈔寄也。
叔同未為僧時,多綺語。四十年前,余編錄近人詞,曾得其數首。《菩薩蠻》云:「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額髮翠雲鋪,眉彎淡欲無。夕陽微雨後,葉底秋痕瘦,生小怕言愁,言愁不耐羞。」其二云:「曉風無力垂楊懶,情長忘卻遊絲短,酒醒月痕低,江南杜宇啼。痴魂銷一捻,願化穿花蝶,簾外隔花陰,朝朝香夢沉。」原題云:「乙巳七月,將南下,留別翠喜。」翠喜者,北妓名。又《高陽臺•憶金娃娃》云:「十日沈愁,一聲杜宇,相思啼上花梢。春隔天涯,劇憐別夢嫵遙。前溪芳草經年綠,甚風情辜負良宵,最難拋,門巷依依,暮雨瀟瀟。而今未改雙眉逗,只江南春色,紅上櫻桃,忒殺迷離,匆匆已過花朝。遊絲苦挽行人住,奈東風冷到溪橋。鎮無聊,記取離愁,吹徹瓊簫。」金娃娃不知何許人,叔同別有《金縷曲》贈之。其後半云:「泥他粉墨登場地,領略那英雄氣宇,秋娘情味,雛鳳聲清清幾許,銷盡填胸豪氣,笑我亦布衣而已,奔走天涯無一字,問何如聲色將情密,休怒罵,且遊戲。」則金亦歌伶也,詞筆輕倩,何减名家。唯弘一師已以苦行證入究竟涅槃,而我尚傳其風懷之作,得非口過邪。
▲太虛宴客嘗豆腐
太虛法師亦今之龍象,於內典外,兼讀儒家書,立義敷詞,辯才無礙。余編《華國》時,屢承以論著相貺,惜亂後散佚,無復存者。後主持佛教會,聲譽日起,頗預世事,與文人政客咸有往還,或譏之為「政治和尚」,蓋宏法之效多,則修持之功少耳。平生饒於自奉,居重慶長生寺,宴客賦詩。余在座,師指豆腐一品,曰:「請嘗之。」味甘而脂膩。師言此細磨落花生果為之,非真豆也。他饌精潔稱是。季剛性不能蔬食,嘗從師遊廬山,他日亦語人曰:「陪太虛食,何必思肉。」長生寺旋為寇炸彈所毀,師已他去。三十二年,復見諸縉雲山中,方示疾,小坐別去,遂成永訣。師撰述甚多,不知有為結集者否。因記民國六年,師於寧波阿育王寺閉關竟,余從會稽道尹劉邦驥同遊寺中,始相識,短髮蓬蓬然,猶未及修治也。出示初出家小像,上題數語云:「你你你,我認得你,你就是你。」劉盛贊之,其實未脫禪宗機鋒語耳。寺別有一僧,隱於舂碓,冬夏一衣,不淨不垢。劉聞,召之來,時方盛暑,著棉衲,無汗。見但合掌,無他語,是殆有道者。
戒殺必以不食肉為始,蒙藏諸地,捨牛羊外,無可充饌,不得已而食之,所謂方便法也。邇來西藏諸師傳教中土,信奉者亦從之,甚有已斷肉食而復開戒者,曰:「吾師所許也。」此則終有所疑,《楞伽經》載佛言:「凡是肉者,悉不應食,凡殺生者,多為人食,人若不食,亦無殺事,是故食肉與殺同罪。」又言:「凡是肉者,一切悉斷,我不曾許弟子食肉,亦不現許,亦不當許。」又言:「若有痴人謗言如來聽許食肉,亦自食者,當知是人惡業所纏,必當永墮不饒益處。」丁寧切至,無有過於此者。世人貪著口腹,殺業累累,刀俎眾生,了無悲憫,不知充一念之暴,戾氣相感,橫召刀兵,轉相屠戮,至於肝腦遍地,而猶無悔心,何其悖也!肉食之獸,必殘虐猛鷙,反是者多溫馴,目前之驗,人苦不思耳。
▲程德全演獨木關
辛亥之役,以疆吏宣布獨立,與義軍相應者,首江蘇巡撫程德全。先一日,聞上海舉事,蘇州民心震撼,程夜召諸紳集議,及旦,匕鬯不驚,而已易幟矣。居幕中贊畫者,應德閎、羅良鑒二人之功為多。程既受都督印,旋出師,會攻南京,城甫下,汲汲引退,讓都督於莊蘊寬。袁世凱就總統職,復起用,忌之者眾。程內不自安,詭託風疾,見客必舌蹇,語音模糊,行必扶掖而後起。程故微跛,然不至是也。元年冬,與浙軍會哨,張宴烟雨樓,極盛。時余亦為幕客,與楊廷棟奉邀馳楓涇登舟,舟中談笑,程繞案輕步,無異常人。會泊舟,報謁者至,即使二人扶之出見。余微語良鑒曰,都督又演獨木關矣,良鑒亦笑。二次革命事起,黃興先謀之程,為宋教仁復仇。程已盡知宋案原委,不直袁,然亦不願發難,於是興自稱留守,程遂去南京,不復出,後以僧服終。
德閎,字季中,永康人,仕清至道員,程賞異之,保舉某省布政使,格不許。入民國,始為江蘇民政長,深沉練達,而以和易接人,人多親之,與程同時。去職,歲月甚短,設施之效未睹也。廢居多病。六年春,余從杭州赴寧波,道出海上,與相見。時余方有急債,謀鬻畫償之,季中為書介之見浙人王某,王素不知余。又以畫負藝苑名,乃據案而問曰:「子能畫,學錢叔美乎?」叔美畫,時人不重,得錢甚難,余謹謝,還報季中。季中笑曰:「我姑試之耳,足下所需已辦。」竟償代其債,可感已。
▲《民報》之全盛時期
民國元年,余在上海,為《大共和日報》總編輯,季剛則主《民聲日報》,所居亦相近,遊宴過從無虛日。季剛方好為詞,約同和《清真集》,未成。又聯句和李後主詞,刻燭而就,時鄭叔問為詞家宗匠,錄以請益,鄭書其後云:「悱惻纏綿,不忍卒讀」。季剛怒,以為諷也,作詩報之,有「獨弦何用賣聲名」之句,嗣康心孚取之以實雅言,余與季剛並不著集中,亦久不以為意。其後客重慶,見副稿在心如處,蓋又從心孚得之也。當時共遊處,商文字者,尚有王容子、劉仲蘧諸人,仲蘧嬰暴疾卒,季剛哭之慟,謂余:「設我不幸,君當作...
目錄
導讀 詞人本色汪東/蔡登山
序言
此地何人悲往事
《民報》之全盛時期
冷月荒郊驚怪物
傭書誰復識英雄
章太炎講莊子
蘇曼殊喜啖牛肉
弘一大師之綺語
太虛宴客嘗豆腐
手摩念珠現舍利
馬相老談謔生風
叔接嫂之陋俗
程德全演獨木關
不辭妍色賦春光
喜獲舊雨軒圖卷
長淮金鼓咽秋濤
洞房中爭辯宗教
富有票與貴為票
生死肉骨有神醫
十字眼與一帖藥
綠窗人靜繡梅花
新聲試聽女詞人
新淚眼與舊鈿釵
幾番碧海換紅桑
聽笛題詞憶舊遊
喬大壯悲憤遺書
許壽裳電筒致難
作曲秦淮畫舫中
寒鴉點點歸楊柳
正社畸社兩畫會
紅薇老人百花圖
鬍子的笑話
畫家目中之鬼趣
希臘古哲的寓言
山似英雄水美人
張溥泉稱三將軍
弘一師的講演錄
儒耶佛耶都玄妙
印光座前虎受戒
名園深處貯名葩
清遊香雪海
明孝陵之梅
吳仲圭墨竹長卷
吳門二仲並稱賢
天目兩山多奇景
於潜縣的新舊黨
金松岑有俠氣
聽書品茗在陶園
蜀中名庖多雋味
成都的姑姑筵
弘一師紀事補闕
一怒只為玻璃杯
葉楚傖之健忘
胡樸安努力做人
葉楚傖遺著
傷時憂國一詩翁
滿船書畫付波臣
儒家修養法
簡策千秋有短長
南明史稿待殺青
月下笙歌傳水調
梨園憶舊錄
吳中園林瑣記
博具雜談
喜誦《麝塵蓮寸集》
梅景書屋傳韻事
集舊句譜新詞
哀舊友羅子
詩戰中健將
頌桔廬詩酒會
開門揖盜記
鬥韻分題
客窗病榻
沈尹默之詩興
涉江詞
附錄
叔接嫂
汪袞甫之遺文
獅林石
獅林易主
明季史稿
後記
導讀 詞人本色汪東/蔡登山
序言
此地何人悲往事
《民報》之全盛時期
冷月荒郊驚怪物
傭書誰復識英雄
章太炎講莊子
蘇曼殊喜啖牛肉
弘一大師之綺語
太虛宴客嘗豆腐
手摩念珠現舍利
馬相老談謔生風
叔接嫂之陋俗
程德全演獨木關
不辭妍色賦春光
喜獲舊雨軒圖卷
長淮金鼓咽秋濤
洞房中爭辯宗教
富有票與貴為票
生死肉骨有神醫
十字眼與一帖藥
綠窗人靜繡梅花
新聲試聽女詞人
新淚眼與舊鈿釵
幾番碧海換紅桑
聽笛題詞憶舊遊
喬大壯悲憤遺書
許壽裳電筒致難
作曲秦淮畫舫中
寒鴉點點歸楊柳
正社畸社兩畫會
...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