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讀過本書,不要說你懂圖像
自從「達文西密碼」、「四的法則」等小說風迷全球後,圖像學這門解釋平面藝術作品的學問,就從藝術研究所的課程,降到跟設計、圖像相關科系的大二課程。可見流行文化之威力,足以撼動學院。
這幾年,圖像學隨著西方「視覺文化研究」與「圖像理論」的熱潮再度登場,其特色是不拘泥在充滿意識形態的視覺觀看活動,而是提供出更細膩的藝術理解方案。根據當代學者的說法:圖像學工作的目的,是要描述或者重建那些因爲時代變遷而逐漸被人所遺忘的圖像意義,好讓藝術史的門外漢和非該類型藝術的專家學者們理解這些藝術品的實質內容。
從歷史發展來說,圖像學最早是一門建立「象徵」的學問。例如在歐洲到處可見的徽章,各有象徵意義,也各有解讀脈絡。包括哈利波特的魔法學校,也用四個象徵圖像徽志來區別學院的屬性。
到了二十世紀,圖像學成爲一門描述藝術內容、理解藝術意義的學問,在藝術史研究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補救了那些只從形色、明暗、構圖……等形式原理來理解造形藝術者的缺陷。藉由內容與意義的主題研究,使得藝術品重新和時代關連起來。
圖像學希望通過對作品的描述,告訴我們藝術家的創作意向,以及圖像真正想要傳達的故事內容。而對於不同世代的藝術家,圖像學者也希望能夠比較出他們故事內容的異同。這時,圖像學已經不是藝術史研究法的冰冷專業名詞,反倒成爲因應「歷史記憶消逝」所激發出的理解熱情。
台灣學界對圖像學方法的引介文字很多,但篇幅都不大,且散見各處,本書是第一本圖像學的中文專論書籍,內容兼具圖像學的歷史發展,以及核心課題的論述,適合對圖像解釋方法感興趣的設計從業人員,或藝術研究者及學校教學使用閱讀。
作者簡介:
陳懷恩
一九六一年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七十二級,東海大學哲學碩士、博士,德國曼茲大學(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ät, Mainz)哲學研究所進修。目前任教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出版著作有《陳懷恩1992畫展專輯》(1993)、《尼采的藝術形上學》(1998)、《第七種孤獨──以尼采之名閱讀詩》(2005),譯有《尼采與後現代主義》(2001)。
章節試閱
第二章 圖像學的歷史與課題
「不管面對任何藝術史研究時,我都秉持著相同的信念:藝術是由觀看出發,而非文字。」(Am Anfang war das Auge, nicht dem Wort.)
──Otto Pächt
一、造形史的開端與圖像解釋問題
圖像、造形和各種視覺產品都是藝術史研究者所必須面對的基本對象,因此,在藝術史上所談論到的各種人造物件,應當都可以作為圖像研究的起點。以二十世紀藝術史出版品的寫作方式為例,目前流傳量較廣的幾部西洋藝術史或者視覺傳達史著作,率多以石器時代的洞穴畫作為開場,通過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希臘羅馬文化、拜占庭、中世紀藝術的界說之後,再從文藝復興藝術、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印象派……一路說明到二十世紀藝術花團錦簇的各種藝術運動。然而當我們將焦點鎖定在圖像意義與創作意圖的研究時,上述這種單線性與主流運動取向的書寫方式就有待商榷。
原始藝術中當然充滿了各類豐富的圖像,不過,這些「藝術作品」的圖像形式與描繪內容固然可被辨識,藝術史家們對古代物件所做的「意義」解讀,卻很難用「可靠、不可靠」或「確實、不確實」這類詞語來加以評斷。原因在於:一般藝術史家對於原始藝術所做的闡明,或者所謂的意義解釋,通常缺乏客觀的檢證參考系統。譬如說:出現在阿爾塔米拉(Altamira)、修維特(Chauvet)和拉斯考(Lascaux) 洞穴中的石器時代壁畫,其圖像形式和描繪對象當然可以被清晰的解讀。壁面上所描畫成形的各個圖像究竟是野牛、羚羊或者麋鹿?縱有爭論,疑義也並不太大。形象的物種歸屬,在通過同時代圖像的交互比對,乃至於參考古生物學研究的建議之後,就可以分辨清楚。然而這些「原始藝術」的真正製作意圖為何?卻仍舊籠罩在萬年的迷霧當中!石器時代的壁畫,究竟是穴居民族生活閒暇的遊戲之筆?還是遠古人類對生活事件所做的圖像紀錄?或者竟會是一種狩獵魔法或者薩滿儀式的表達?上述這些解讀方式各有詮釋學理根據和特點,在藝術史學界當中也各擁勢力,迄今仍未統一。底下僅就當代藝術史家貢布里希(E. H. Gombrich) 結合狩獵魔法和薩滿儀式說法所提出的「巫術儀式代表」觀點略作申說。
貢布里希在《木馬沉思錄》和《藝術與錯覺》當中,以視覺心理學為基礎說明了他著名而獨特的「再現」(representation)觀,同時也建立起一套相當獨特的藝術意義說明模型。貢布里希認為:傳統藝術學者對「再現」觀所提出的考察,幾乎都忽略了造形活動所涉及的心理學層面,因此,只有通過人類學和認知心理學領域的交互滲透,研究者才能夠清楚解釋製像活動中的「再現」觀念。對貢布里希來說,製像藝術──無論其為繪畫、雕塑或者其他類型的圖像傳達活動,都是再現,但是這些再現並不是對現實形象的模仿,而是企圖擁有現實事物的心理衝動所驅策的替代行為。他更指出:英文「representation」一辭所具有的諸多語言涵義和解釋當中,「代表」一義或許可以更清楚的用來說明「再現」觀念的意旨。
貢布里希由「再現即代表」的理論慧見展開雙重論證,首先,他以領先同時代藝術史家的符號學和認知心理學思維方式,說明造形活動的編碼與解碼過程,對他來說,在造形過程中,製像者以製作代碼(codes)的方式來進行圖像意義的傳達,觀看者則進行讀取和解碼的工作。所謂再現,亦即造形活動中的代碼製作與解讀。簡單的說,圖畫上的一棵樹就「是」一棵樹,而非「像」一棵樹。其次,如前所言,具有「代表」意義的再現,其實就是替代(substitution)。換言之,製像者製作出的各種圖像物件──所謂「再現」,其實都是現實物件的替代品,這些圖像替代物,和巫術儀式當中所使用的各類替代物、犧牲品完全相同。貢布里希將這種飽含當代文化人類學意味的再現觀貫徹在各種藝術論述中,藉以說明藝術史上各種具象甚至於非具像繪畫作品的意義。
貢布里希在說明原始藝術的意義問題時,並沒有離開這個脈絡。對他來說,原始藝術所描繪的圖像,絕對不是對古代歷史所做的圖像紀錄,而是在各種狩獵活動前和作法儀式一起出現的圖像,圖像上所描繪的事物也都是現實物件的代替品。要說這些圖像是紀錄,不如稱其為計畫。出現在原始藝術圖面上頭的地形、動物形象,它們都是製像者所製作出的代碼,和後來出現在軍事演習構想圖上的山川、建築標記並沒有差別,同樣都是征服者所要攻克的對象。
在批評貢布里希的意義解釋之前,我們還應當注意他在藝術史解釋策略上的另一個重要面向。貢布里希經常要求我們從「類型優先」的解釋原則出發,先確認藝術的文本歸屬,才能再對作品進行解釋。這種歸類方式有點像是圖書分類系統的要求,簡單的說,當我們把《哈利波特》歸到教育學類,《西遊記》放到旅遊文學類,徐四金的《香水》歸到應用科學類的時候,確實可以產生許多有趣的解釋,但是一定會喪失對作品意義與結構的穩定掌握。
從這個原則來看,出現在史前洞穴中的繪畫,既非飽含政治意圖的敘事繪畫或者歷史畫,不是以表達畫家個人情緒面為考量的現代繪畫,更不會是以科學觀察記載出現的自然圖錄,因此這些「藝術」和文藝復興以來的再現繪畫絕不相同,也不可能套用相適的各種意義解釋。
當代藝術史學者布萊森(Norman Bryson)曾經強烈批判貢布里希對各種藝術的「藝術製作」立場,指其通過認知心理學讓各種藝術都被「去歷史化」,揆其原因,在於貢布里希顯然忽略了影像的社會特性和實際的記號功能。因為「任何藝術總是會不斷的和一種指向其自身以外的記號力量相隨」,同時,圖像製作的目的總在於「刺激意義的生產而非意義的認知」。如果從貢布里希「類型優先」的解釋原則來看,布萊森的批評似乎有些偏頗。持平的說,貢布里希的知覺心理學研究,對於社會關係的掌握並不含糊。想要批判貢布里希,批評者還得另闢蹊徑。
貢布里希這種深具魔法意味的代碼解釋,乃至於他簡潔生動的文化人類學描述,都極有趣!但是這種論證方式卻無法普遍化。以中國古代卜筮和甲骨文記載為例,部族征獵之前,確有卜筮,既有計畫,也有各類代碼。征獵卜筮的結果,無論吉凶,事後也都需要再做驗證,並且加以記錄。目前卻沒有進一步的圖像證據,可以用來顯示石器時代洞穴預言圖的驗證結果。我們當然可以猜想:或許只有合乎「未來事實」的圖像被留存下來,不合乎現實狀況的圖像則被銷毀了,可能連那些無能的預言者和神明代言人也一併銷毀掉!然而這種解套的說法只是猜想和推理,近乎小說家者言。
再者,如果我們完全按照貢布里希的說法來理解古代洞窟繪畫藝術,恐怕還會面臨一些不易解釋的局面,或者推導出某些不可思議的解釋結果。譬如說:解釋者必須將現存許多繪畫中的死亡鏡頭──譬如拉斯考(Lascaux)洞穴壁畫中唯一的人物形象,一個被野牛撞倒在地的人,或者酋長被公牛撞死的畫面──也理解成巫術預言和作戰圖嗎?如果這些圖像不是事件發生之後的紀錄,那麼,古代洞穴當中便會充滿了各種預知死亡記事的靈視影像。
我並不全然反對貢布里希的解釋進路,從視覺經驗的發生過程和圖像表現能力來看,無論古代岩洞壁畫的製作者是預言者或者記錄者,他們顯然對外界動物的形貌特徵都做過充分的考察,在描繪技術上具有清楚的穩定性。貢布里希的「再現(representation)即代表」觀點,如果指的是製像者在繪畫時,並非全然客觀的面對外界進行記錄作業,而是根據一些靠著學習、傳承而來的法則和畫訣來作畫,這種論述當然可信,也可以從認知心理學的「圖式」或「基模」(Schema)角度來加以證成。從實際繪畫行為來看,不論是埃及、希臘的造形法則,或者是從學院派到當代的素描教室裡,都充滿著圖式學習與傳遞的教學行為。中國傳統繪畫口訣當中的各種皴法與枝幹法式、花鳥畫裡的「一嘴、二眼、三頭、四胸……」作畫次第,乃至於「尺山、寸樹、分人」和三遠法的空間秩序安排,也都可以用來呼應這樣的說法。事實上,這也是貢布里希在其他地方曾經發展出來的觀點。
無論圖像是不是第二種語言,我們都沒有創造語言,而是在語言當中學習語言,因此,如果說各個時代的畫家在使用任何正向或者反向的繪畫語言時,無法脫離他們的生活和學習語境,這種論述是正確的。但是我們如果就此推測遠古時代繪畫者的作畫過程與我們相近,並且將他們和後世具有創作自覺意識的製像者等同起來,恐怕就有點過度。換言之,我們這些身處現代社會,無所逃於清晰藝術語言結構環境的畫者、觀眾和研究者,都必須避免只用自己的藝術語言結構來設想古代製像者的意圖。
原始藝術並不是人類無意識的宣洩行為,因此這些圖像和造形一定具有製作意圖,也可供當時的觀看者理解並解讀出其所希望傳達的意義。我們可以想像:某個遠古民族的長者,或許會將族內的成員、戰士和他們重視的後代子孫帶到這些壁畫前,進行對畫面圖像的各種解說。我們也可以推測:這些滿布圖像的洞穴可以被視為某種神聖空間,會有一小群被允許進入洞穴的人,在其中從事祭祀、學習和各種儀式活動,甚或在其中目睹他人或自己的死亡,因為死亡也可以是一種儀式。這是薩滿儀式解釋讓人感動之處。但是我們卻很不容易想像有一群古代人在裡面舉辦圖像學研討會,討論各類動物的造形依據和圖像表現差異!他們不曾討論畫面上的麋鹿的腳為何要用側面來描繪,而蹄子卻要用正面來加以繪製?也不曾比較這些麋鹿和現實麋鹿的形色差異。就圖像構成歷史的角度來說,這些圖像確實具有意義,它們作為檔案文獻而存在,也作為歷史的圖像證據而留存,更甚者,它們也有可能指涉某個特定時空下的人、事、地、物。但是我們可以明確的體察到:原始藝術活動中並沒有以個體身分或者創作主體身分存在的作者。這些圖像都不是作品,他們雖然已經被製作出來,卻沒有作者。
當代人類學家在解釋原始藝術時,還提出過一些相當令人神往的想法。譬如說:拉斯考洞穴壁畫中繪製了數量相當多的野牛和麋鹿,但是目前在附近出土的該類動物完整遺骸極少,因此這些壁畫的製作目的,有可能是要保存那些瀕臨滅絕動物的樣貌。讓我們閉起眼睛想一想,在榛莽未闢的浩蕩洪荒中,曾經有數不盡的大型動物在奔跑、飲水和嬉戲。然而到了這時,到了拉斯考人繪製這些野牛和麋鹿圖像的時候,牛鹿奔馬早已散佚。這些高貴的古代人或許緬想著一個已經喪失的美麗世界,然後將他們過去所聞所見的影像描繪下來?他們或許通過這些繪畫,祈求野牛和食物再來?甚至,他們比現代人擁有更直接、更高尚的生態保護意識?企圖以影像提醒後代子孫,這片大地曾經是一個成群野牛奔騰的豐饒世界,卻因為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濫用而產生變貌?
這個推論似乎太過一廂情願,或者過度的將現代人的悲憫情懷投射到古代住民身上。從同樣的前提出發,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推證出製圖者在繪製這些動物時,外面的世界仍有許多野牛奔跑,但是不久卻發生了動物的大遷徙?或者推論這類動物是遠古人類最想要獵殺的對象?這是對史前藝術製作意圖進行解說和推測的一個例證,這種「圖像意義」更有趣,但更可疑。
另一種解說也與此接近:由於拉斯考洞穴壁畫以動物圖像為主,光是馬的影像就有三五五個,但是整個洞穴當中卻只出現過一個簡化的人物甚或「半人形」。用格蘭德(P. M. Grand)的話來說,這個人物的描繪狀態與洞穴中其他動物的形象簡直不成比例,根本是個「偷偷摸摸、位於畫幅邊緣的人形」,因為「……對史前人類來說,動物才是主體,才是生命本身。」因此繪畫者不想浪費太多力氣在描繪人物形象上。通過格蘭德的解釋,我們或許可以很快的掌握到拉斯考洞穴居民崇天敬物的偉大靈魂特色,但是我還是建議藝術人類學家在提出和接受這種解說之前,先確切解答「拉斯考洞穴居民是否已經開發出完整的世界觀和藝術表現論?」的美學史問題。
人類學家的考古成就,對原始藝術的理解卓有貢獻,絕對不可輕歔。但是目前對遠古世代生存環境的考察,無論在時空落點的精密程度上,在實物證據的發掘上,都還不足以推出完善的古代圖像製作意圖解釋。在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資訊去理解古代時,我們對遠古人類心智活動所做的推斷和說明,大概都是藝術的故事,而非藝術史。
我的論述基礎相對簡單:石器時代的洞穴繪畫確實傳達意義,然而在它們所可能傳達的意義選單當中,並不存在「藝術表現意義」這個選項。
(未完……)
第二章 圖像學的歷史與課題
「不管面對任何藝術史研究時,我都秉持著相同的信念:藝術是由觀看出發,而非文字。」(Am Anfang war das Auge, nicht dem Wort.)
──Otto Pächt
一、造形史的開端與圖像解釋問題
圖像、造形和各種視覺產品都是藝術史研究者所必須面對的基本對象,因此,在藝術史上所談論到的各種人造物件,應當都可以作為圖像研究的起點。以二十世紀藝術史出版品的寫作方式為例,目前流傳量較廣的幾部西洋藝術史或者視覺傳達史著作,率多以石器時代的洞穴畫作為開場,通過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希臘羅馬...
作者序
那年在巴黎,羅浮宮還沒有完全整建成現在的大羅浮之前,看見展館內幾個年輕的工作人員正在整理幾幅巨幅歷史畫作,大衛和傑利科的作品在壁上散發著歷史與保護油的複合光澤,然而置放在平台推車上的這幾幅作品,卻以背面框架、粗褐色的畫布實體,以及浮貼在上面幾乎脆化的編碼紙片面對著觀眾。姿態極好的年輕男子們,一邊工作,偶而環看在館內漫步美麗女子的身影,雖不出聲,但是眼光遲遲收不回來。莫札特在《魔笛》第一幕裡讓王子Tamino看見女主角的畫像,並且唱出絕美的詠嘆調「這幅畫像美到令人著迷」(Dies Bildnis ist bezaubernd schön),但是法國超大型美術館內的男子們,在一幅幅令美術史家迷戀流連的畫像面前,卻像英國美學家說得一樣,寧可張望著血色鮮麗的少女。
我在那裡站了許久,這些名畫的背影,讓我想到仍舊堆放在自己工作室中塵封的畫布;想到繪畫類型中企圖在平面畫布上製造幻覺立體效果的欺眼畫;想起現代藝術家Fontana為了破壞藝術幻覺假象,在畫布上狠狠割上的三刀;想到海德格把地窖中的馬鈴薯和梵谷的畫相提並論,竟然還想到朱自清到月台送行的父親──微胖的身軀和他手上的一袋橘子!這些都是我的文化記憶吧!人類的文化記憶和圖像記憶如此活潑堅強,讓繪畫即使背對著我們的時候,觀看者也不曾中斷一切意義的活動。然而,當繪畫轉過身來面對人們的時候,我們卻通常有點不知所措!
多年以來,不同類型的藝術寫作者,都在想方設法替自己和別人解決這種窘境:繪畫技巧教學者告訴我們一幅畫如何從材料準備開始,增修潤飾,讓圖像逐漸萌形。形式分析學者研究視覺與畫面構造,和心理學者聯手說明我們在觀看藝術時的生理自然反應。當代視覺文化研究者對社會分析積極投入,揭發畫家和圖像應用者的意識形態與政治意圖。小說家提醒我們每一幅作品後頭都有謀殺案,美學家告訴我們遇見圖像時不能只是微笑或流淚。
現代藝術觀眾和藝術讀者已經太熟悉各種作品的形式、色彩、材質、肌理的千變萬化,理解了每個畫家投身社會時的光輝與悲涼,有時也就忘記了:許多繪畫的創造者,原先都想說些故事,講述人與自己、人與自然、人與他人、人與是世界之間的種種遭遇。這或許就是我想寫這本圖像學的原因,我想再聽聽那些古老的故事,也提醒朋友們這些故事的趣味,更關心說這些故事的畫家作為人的存在處境。
這本書沿用了圖像學大師帕諾夫斯基的經典書名「視覺藝術的意義」,再加上彈性更大,或許爭議也不少的「解釋」一詞,目的在於指出我所追求和延續的學術傳統,當然也表示了我對圖像學應該走向圖像解釋學的盼望。
那年在巴黎,羅浮宮還沒有完全整建成現在的大羅浮之前,看見展館內幾個年輕的工作人員正在整理幾幅巨幅歷史畫作,大衛和傑利科的作品在壁上散發著歷史與保護油的複合光澤,然而置放在平台推車上的這幾幅作品,卻以背面框架、粗褐色的畫布實體,以及浮貼在上面幾乎脆化的編碼紙片面對著觀眾。姿態極好的年輕男子們,一邊工作,偶而環看在館內漫步美麗女子的身影,雖不出聲,但是眼光遲遲收不回來。莫札特在《魔笛》第一幕裡讓王子Tamino看見女主角的畫像,並且唱出絕美的詠嘆調「這幅畫像美到令人著迷」(Dies Bildnis ist bezaubernd schö...
目錄
序
第一章 重回圖像學
一、圖像學的復興
二、圖像學的字源學考察
1.「Iconology」和「Iconography」的字源學考察
2.圖像學名詞的辭書解釋:
三、圖像學學科名稱的翻譯與商榷:
1.圖像學名稱的中文翻譯與商榷
2.圖像學學科名稱的實用翻譯原則
四、圖像意義的理解之路
第二章 圖像學的歷史與課題
一、造形史的開端與圖像解釋問題
二、埃及與希臘的圖像解釋問題
三、希臘美學與圖像書寫的關係
四、早期基督教圖像學的建立
1.基督教基本象徵
2.耶穌圖像
3.聖像圖
聖經故事主題繪畫的定名與譯名問題
五、中世紀的圖像學
六、紋章與圖像象徵傳統的承傳
紋章學基本術語
七、圖像學的成立與發展
八、圖像學作為人文學科的肇端──瓦堡的文化圖像學
九、帕諾夫斯基與現代圖像學
第三章 早期圖像學的歷史任務
一、圖像學的成立根據──象徵關係的建立
二、象形圖與象形文字(hieroglyph)
1. 霍爾阿波羅的《象形文字集》
2.《波力菲羅夢追愛》中的象形圖
3.十六世紀的象形圖發展
三、徽銘(impresa)
四、銘圖(Emblem)
五、圖像與語言的對應關係
《波力菲羅夢追愛》(Hyperotomachia Poliphili)散記
第四章 傳統圖像學的核心課題:象徵圖像的意義建構
一、象徵
1.象徵的字義與美學意義
2.圖像象徵的多義性
3.常見的圖像象徵意義
4.隱藏的象徵
5.如何研究圖像象徵?
二、擬人像
1.何謂擬人像(personification)
2.圖像與擬人像
3.擬人像的美學意義
三、圖像譜(Iconologia)
1.文藝復興時期的圖像百科
2.圖像譜的視覺認識論
3.理念的肖像
四、寓意圖
五、擬人像在近代藝術史上的轉變
第五章 現代圖像學的建立──帕諾夫斯基的藝術學基本概念
一、帕諾夫斯基的藝術史學位置與評價
二、對沃夫林藝術史基本概念的批判
論風格
三、藝術史基本概念與範疇觀的哲學反省
四、藝術意志──李格爾、卡西勒和海德格
五、帕諾夫斯基的藝術學基本概念
六、藝術作品的描述與內容意義
形式批評與圖像解釋──達文西「最後的晚餐」(1498)
第六章 現代圖像學的建立──帕諾夫斯基的圖像解釋進路
一、圖像學方法的建構與操作
二、憂鬱的容顏──帕諾夫斯基對杜勒作品的圖像解釋
1.前圖像學描述:第一主題或自然主題(A)事實的主題,(B)表現性的主題
2.圖像學分析
帕諾夫斯基對「四氣質說」的其他應用
3.圖像解釋學解釋
一些令人憂鬱的《憂鬱Ⅰ》詮釋
三、帕諾夫斯基的圖像解釋問題
第七章 圖像學區分與圖像研究方法的確立
一、帕諾夫斯基的圖像學區分
現象學的圖像認識區分──世紀末的圖像思考差異
二、當代學者對帕諾夫斯基圖像學區分所做的釐清與修正
三、ICONCLASS 圖像分類系統與數位典藏
四、二十世紀的各種圖像學區分法
第八章 新藝術史與圖像轉向後的視覺詮釋
一、圖像無所不在
二、新藝術史的呼聲
1.圖像學之後的藝術史建構呼聲
2.新藝術史學科的基本問題
三、圖像的轉向
1.語言轉向與圖像轉向
2.圖像轉向與身體思維
四、藝術學的圖像轉向
1.圖像科學
2.傳統圖像與科技圖像的區分
3.視覺文化
4.圖像學、視覺文化研究和圖像科學的差異
五、圖像思維者的新命運
第九章 當賽倫停止歌唱──圖像詮釋的起源
一、賽倫的沉默
二、真理與美麗的遺忘
三、歷史是異鄉
附錄一 藝術書寫與藝術史書寫
一、藝術史學科的興起
二、藝術史工作者的實務問題
三、藝術史工作者的現實主義原則
四、對現實主義取向藝術史研究所做的美學批判
五、藝術書寫與藝術史的區分
六、從藝術史到藝術史書寫
七、文藝復興與藝術概念的形成
八、文藝復興與藝術學科的開展
九、藝術史研究的學科發展概況
十、藝術史研究學科的成立
十一、藝術書寫與藝術史書寫的美學向度
後記
參考書目
序
第一章 重回圖像學
一、圖像學的復興
二、圖像學的字源學考察
1.「Iconology」和「Iconography」的字源學考察
2.圖像學名詞的辭書解釋:
三、圖像學學科名稱的翻譯與商榷:
1.圖像學名稱的中文翻譯與商榷
2.圖像學學科名稱的實用翻譯原則
四、圖像意義的理解之路
第二章 圖像學的歷史與課題
一、造形史的開端與圖像解釋問題
二、埃及與希臘的圖像解釋問題
三、希臘美學與圖像書寫的關係
四、早期基督教圖像學的建立
1.基督教基本象徵
2.耶穌圖像
3.聖像圖
聖經故事主題繪畫的定名與譯名問題
五、中世紀的圖像學...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