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為什麼要練習不快樂?
活著已經夠辛苦啦,這本書到底想做什麼?
其實,真正的快樂常藏在我們意想不到的地方。
我們總是認真地尋找快樂,
卻忘了問問自己,這些方法有效嗎?
為什麼認真之後,快樂壞掉了、痛苦更苦了?
本書將陪伴大家一起重新思考快樂/不快樂這件事。
喜劇演員卓别林說:「如果用特寫鏡頭看生活,生活就是一場悲劇;如果用長鏡頭看生活,生活就是一場喜劇。」
生命的本質,像是一塊塊馬賽克拼貼,每一塊都有自己的顏色與質地。一塊塊馬賽克,慢慢組合拼湊,構成了整個人生。
偶爾,我們會忘記這件事,誤把「某塊馬賽克」當成整個人生。中樂透時,我們想著「這輩子發了」;生大病時,我們喟嘆「這輩子完了」。
像這樣,我們常把「片刻」當成「永恆」。一直用著卓別林所說的「特寫鏡頭」過日子,用一塊小小的馬賽克來定義自己的一生。
時間會陪我們走過很多很多路,給我們一些智慧。有天,我們會突然回首,而時間會提醒我們把鏡頭拉遠一點,把「整幅人生的畫」都看進去。
〈你在煩惱什麼〉的歌詞最後,青峰說:「片刻組成永恆。」一刻一刻,有苦有悲、有喜有樂,不用懼怕,也無須執著。大大小小的人間悲喜劇,慢慢拼貼而成的那幅畫,其實才是人生,才是永恆。
——蘇益賢
。──以淺顯易懂的比喻,讓你了解快樂的真諦──。
臨床心理師蘇益賢透過一年上百場演講與訪談活動,與大眾面對面接觸,深入而廣泛地了解人們對快樂的渴求與迷思,以淺顯易懂的比喻,帶領大眾了解人為什麼會快樂、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快樂為什麼會讓人痛苦、快樂如何壞掉等問題。透過書中介紹的各種快樂實驗與故事,這些問題將不再是難題。
▌盤點你的人生,找到身心安放之處▌
本書中許多角落藏有QRcode彩蛋。
翻翻書,一邊聽聽心理師想跟你說什麼,
也跟我們分享你的想法。
作者簡介:
蘇益賢
諮商是我的工作;書寫與演講是我的興趣。
和不同人交換一點想法和故事,是讓我滿足的事。
藉由心理學讓更多人能過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事。
臨床心理師,政大心理所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碩士、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創意學分學程畢。
現任初色心理治療所專任臨床心理師、新竹市生命線員工協助中心特約講座、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講師、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公共關係暨政策委員會委員、美國情境行為科學協會專業會員。
經歷:教育部特殊教育團隊兼任臨床心理師、佛光大學心理系兼任講師、教育部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領航子計畫研發長、政大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創意實驗室研發長。
專長為成人與青少年心理治療、情緒困擾之心理治療(憂鬱、躁鬱、焦慮、強迫、憤怒等)、親密關係、人際議題、自我/意義與價值觀探索、企業員工協助諮詢、接納與承諾治療。
除臨床工作外,亦擅長透過講座、工作坊等形式推廣心理學知識;執業後陸續獲邀至各大企業、大專院校、國高中與公部門等單位擔任講座。
著有《練習不快樂?!》(時報文化)、《練習不壓抑》(時報文化)、《奶油融化了》(雄獅美術),譯有《走出苦難,擁抱人生:接受與承諾治療自助手冊》(合譯,張老師出版)。
個人部落格|心理師的口袋
臉書粉絲團|心理師想跟你說
邀約演講與合作|psy.su.tw@gmail.com
▌插畫|丁郁芙
臨床心理師,與作者蘇益賢共同經營臉書粉絲團「心理師想跟你說」。
插畫靈感來自英國哲學家約翰.史都華.彌爾(John Stuart Mill)的名言:
「你想成為痛苦的蘇格拉底,還是一隻快樂的豬?」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既然人人不開心,就來讀這本重新認識「快樂」、教我們與「不快」相處,以及讓創造力再度流動的《練習不快樂?!》吧。
——陳文玲|政治大學廣告系教授
蘇益賢帶我們從尋找意義的高度思考「快樂」,正視「不快樂」,讓我們把常常不快樂的人生活出道理來。
——王靈康|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助理教授
經由《練習不快樂?!》書中那些科學驗證的理性之道,肯定能一步一腳印、愈來愈靠近每個人都想要的終極目標。
——蔡宇哲|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哇賽!心理學」創辦人
這本書使用的詞彙跟我慣用的文字不太相同,但講到了類似的心理歷程,而且更為具體實證,作者的某些文字安排很有趣味。全神貫注地讀這本書,讓我片刻又片刻地進入喜悅的狀態。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真摯推薦你閱讀益賢心理師這一本新作:《練習不快樂?!》,你會有機會真實地接觸到內心喜悅而滿足的真快樂。
——蘇絢慧|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心理叢書作家
「練習不快樂」是一種「快樂地」生活不可或缺的本領,它能讓你找到情緒的安放之地,真正做到無入而不自得。
——盧智芳|《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副社長兼總編輯
當我拿到益賢的新書稿,《練習不快樂?!》的字樣很快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對我來說,這個觀點才是該推廣給大眾的想法呀。我們都需要明白,「追求快樂」不等於「打壓不快樂」。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依來稿先後排序)
名人推薦:既然人人不開心,就來讀這本重新認識「快樂」、教我們與「不快」相處,以及讓創造力再度流動的《練習不快樂?!》吧。
——陳文玲|政治大學廣告系教授
蘇益賢帶我們從尋找意義的高度思考「快樂」,正視「不快樂」,讓我們把常常不快樂的人生活出道理來。
——王靈康|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助理教授
經由《練習不快樂?!》書中那些科學驗證的理性之道,肯定能一步一腳印、愈來愈靠近每個人都想要的終極目標。
——蔡宇哲|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哇賽!心理學」創辦人
這本書使用的詞彙跟我慣用的文字不太相...
章節試閱
心不在焉,就不快樂
做為一個「思考」器官,大腦其實相當「不安於室」。它常常「跑回過去」,想起某些無法改變的遺憾,長久下來,我們容易因此情緒低落。時常「跑到未來」對大腦來說也不見得是好事,不斷預測那不可知的時空,會讓我們變得緊張兮兮。
照這邏輯看來,最安全的地方應該就是「現在」了吧?!
我們常聽到「活在當下」這樣的口號,也都知道這是一件好事。不過,活在當下真的比較快樂嗎?這件事能不能夠證明呢?
多虧科技進步,研究者想到一種工具,可以輕鬆進入大家的生活。三不五時問你一下,你在做什麼?你專心嗎?你快樂嗎?透過這種隨機取樣,評估大家「活在當下」與「快樂」的程度。
這個厲害的工具大家都不陌生,就是一直常伴你左右的智慧型手機。
哈佛大學研究團隊設計了一款手機app:Track Your Happiness(追蹤你的快樂),邀請全球民眾下載使用。app會隨機在不同時間,對不同使用者彈出提醒,詢問這幾個問題:
◆ 你正在做什麼?(研究者列出二十二種生活中常做的活動,像是吃東西、工作、看電視等,請參與者挑選一個最接近的活動。)
◆ 你現在的感覺是什麼?快樂的程度有多少?
◆ 你剛剛是否專心在做手頭上的事?
你的回答可能選擇「是」。如果選「不是」的話,app會進一步問你:剛剛你在分心想些什麼?是讓你愉快的、不愉快的事,還是中性的想法?
透過這些問題,研究者有了大量的資料,可以了解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常「活在當下」或「不在當下」,以及這是否與快樂有關。
來自全球八十多個國家,從十八歲到八十幾歲,一共蒐集到約六十五萬筆資料進入分析,結果研究者發現了幾件事。
第一個發現:我們還真的是很常「心不在焉」。
在app彈出問卷的時候,有47%的用戶表示自己沒有專心在做眼前的事。我們不是在回想過去,就是在計畫未來。
洗澡、刷牙、工作,乃至於運動,是最容易分心的時候;還有大約百分之十的資料顯示,有些人做愛時也會分心。
第二個發現更為關鍵,我們的專注程度確實與快樂息息相關。
照理說,如果我們現在得做一些不想做的事(好比工作、寫報告),這時在大腦開外掛,讓自己分心、做點白日夢、神遊、想些別的事,應該能讓我們比較快樂一點才對。
不過,研究發現完全不是這樣。數據分析指出,在我們分心想著其他事情的當下,無論你現在正在做什麼(不管是開心地吃飯,還是不開心地上班都一樣),我們都是不快樂的。研究者下了一個有違常理的結論:相較於心不在焉,專心上班反而更快樂。
快樂NOTE
快樂猶如一隻蝴蝶,被追求時永遠抓不到,但如果你安靜坐下,它就會降落在你身上。
——納撒尼爾.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美國小說家
***
活在當下確實對快樂比較有利。
這並不是說我們的思緒不能跑回過去或未來。但是,現代人的專注能力確實遭遇危機了。2000年,人類的平均專注力是12秒,2013年退化到8秒。不好意思,我們的專注力開始比金魚還要差了(金魚的專注力是9秒)。
整件事情最關鍵之處在於,當大腦從現在跑走的時候,你有沒有辦法發現這件事?對於自己的「心不在焉」,你知情嗎?
在維持快樂的前提下,「專注」變成了一種優勢。刻意把自己從過去或未來帶回現在,在這個資訊爆炸、刺激一大堆的年代,反而顯得重要。
之前曾提過「正念」的概念,就是一種不斷把自己帶回當下的基本功。
我們在此簡單介紹一種入門的練習,讀者可以一邊試試看。
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輕輕閉上眼睛之後,只做一件事,就是把注意力放在一個接著一個的呼吸上。
每個「呼吸」都只存在於這一分一秒,這一分一秒其實就是當下。緊緊跟隨呼吸,就是一種活在當下的蹲馬步練習。
相信我,過沒多久,你的大腦就會開始忘記呼吸這件事了。我們會開始思考其他看似更重要的事,又或者就只是下午茶要吃什麼這種小事。
「好累喔」、「我今天怎麼這麼累,早上到底在忙什麼」(你回到過去了)……當你發現自己神遊了,就把你的注意力再拉回現在,也就是呼吸上。
偶爾你的思緒會跑到未來,「晚餐要吃什麼呢」、「明天又要上班,有夠煩」、「下禮拜要繳房租,啊,沒錢了,要記得去領錢」⋯⋯不管你穿越到過去還是未來,當你意識到自己不在「這裡」的時候,就再次把自己帶回呼吸。
每天安排一段時間,三、五分鐘也好,十分鐘、半小時也不錯,把呼吸當作專注力練習的標靶。這個練習看似枯燥,對我們愛神遊的大腦來說,卻是很好的「重量訓練」:像肌肉一樣,我們可以透過訓練提升大腦的專注力。持續練習之後,我們會更清楚意識到自己是否確實待在當下;一旦你不在當下,也更容易有自覺。
***
心理學家陶德.卡什丹(Todd Kashdan)曾提出一個「幸福公式」。如果幸福是一道美味的料理,這道菜裡,一共需要六種關鍵食材。但每種食材所需的份量是不同的:
幸福 = ____份的活在當下
+ ____份的保持好奇心
+ ____份的做喜愛的事
+ ____份的先為他人設想
+ ____份的滋養人際關係
+ ____份的保持身體健康
在公布配方之前,讀者不妨猜猜看:這六種食材裡,卡什丹認為需要最多份量的是哪兩樣最關鍵的食材?
猜好了嗎?我們來公布幸福的神祕配方:
幸福= 16 份的活在當下
+ 1 份的保持好奇心
+ 2 份的做喜愛的事
+ 5 份的先為他人設想
+ 5 份的滋養人際關係
+ 33 份的保持身體健康
身體健康需要33份。畢竟,健康是一切的根本。
構成幸福的第二重要食材,就是「活在當下」。這道食材所需的比例這麼大,很可能是因為它連帶著影響到其他幸福元素。
舉例來說,若要保有好奇心,我們就得專注地活在當下,才能窺見生活裡出其不意的美好與驚喜。在做喜愛的事情時,倘若我們一心多用,也很難體會到這些事情帶來的美好。在培養感情、為他人設想時,心不在焉也常會讓我們「表錯情、會錯意」,說了不該說的話而影響到彼此關係。
快樂NOTE
勝利對我很重要,但讓我真正快樂的是,全心全意投入我所做的事情上。
——菲爾.傑克森(Phil Jackson, 1945~)∣擁有十一枚冠軍戒指的NBA傳奇教練
***
願意待在當下的人會發現,「每一次」都是「第一次」。
雖然我們搭著同樣號碼的公車,到一樣的地點上班。但每個看似一樣的風景裡,都是不一樣的。
司機是不一樣的、天氣不一樣、上車的人不一樣⋯⋯即便,你看到了熟悉的司機或乘客,他們過的日子並不一樣,他們身體裡的某些細胞,可能也早就汰換過一輪了。
活在當下不只是要我們留意那些生活片刻,更重要的是,我們帶著什麼樣的心態去留意這些片刻。
如果說「活在當下」太抽象了,我認為白話一點的說法是:「一次又一次的歸零與重啟。」
當你在吃下午茶,卻回想起剛剛開會的場景。這時,你放下開會的記憶,重新開始吃。當你在洗澡,腦中不斷模擬明天要報告的東西。這時,你放下報告,重新開始洗澡。一次又一次地提醒自己,回到當下在做的事,一次就做這麼一件事。
當然,我們也沒有要大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活在當下。為了解決生活大小問題,我們還是需要鑑往知來、未雨綢繆的高等思考能力。
重點在於你能否找到「穿越與當下」之間的平衡。
對多數人來說,一天清醒的十六個小時,我們多半像跳跳虎一樣,不停地在時空間跳躍。在這個強調效率的年代,當我們就只是活在當下,好好把眼前這一件事做好時,許多人反而會感到慌張與罪惡。但,我們卻很少跳出來檢視這種罪惡是否合理。一心多用的忙碌是否永遠都是好事呢?
找出一點時間給自己,暫時忘記各種「目標」,就只是讓自己做好當前的事,好好存在著。吃就好好吃、看就好好看、玩就好好玩,一次只做一件事。找回不斷行動(doing)與只是好好存在(being)之間的平衡。
在對的時間行動,在對的時間存在。並記得偶爾回歸人類的本質,human being。我們不能只是一直human doing。
心不在焉,就不快樂
做為一個「思考」器官,大腦其實相當「不安於室」。它常常「跑回過去」,想起某些無法改變的遺憾,長久下來,我們容易因此情緒低落。時常「跑到未來」對大腦來說也不見得是好事,不斷預測那不可知的時空,會讓我們變得緊張兮兮。
照這邏輯看來,最安全的地方應該就是「現在」了吧?!
我們常聽到「活在當下」這樣的口號,也都知道這是一件好事。不過,活在當下真的比較快樂嗎?這件事能不能夠證明呢?
多虧科技進步,研究者想到一種工具,可以輕鬆進入大家的生活。三不五時問你一下,你在做什麼?你專心嗎?...
目錄
推薦序 領主與長老的難題∣陳文玲
推薦序 把不快樂的人生活得更有道理∣王靈康
推薦序 以客觀的科學方法打開幸福法門∣蔡宇哲
推薦序 逃避不快樂並不會更快樂|洪仲清
推薦序 接納自己的不快樂存在,也是完整人生的一部分∣蘇絢慧
推薦序 練習不快樂,讓你找到情緒的安放之地∣盧智芳
推薦序 追求快樂,就要打壓不快樂嗎?∣許皓宜
第1章 在精神科病房尋找快樂
吸毒的快樂是快樂嗎?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快樂壞掉了,讓人痛苦著
。傳染病爆發了
第2章 快樂與它的產地
大腦是一個黑盒子
。傳染病又爆發了
三分鐘大腦小教室
。如果你掉了五百塊
繼續吃拉麵,還是快逃出去?
大腦裡的情緒眾議院
得到或失去五百塊
盤點情緒正負比
提升情緒正負比,該怎麼做?
第3章 在快樂的書中,說負面情緒的好話
不會生氣的原始人
有雲霄飛車的遊樂園
快樂跟你想的不一樣
第4章 愉悅感的使用說明書
一天二十杯拿鐵:享樂適應
歸零的快樂
比較是快樂殺手
快樂是主觀的
喜歡不等於想要
小確幸來自用心
第5章 滿足感的使用說明書
滿足可能藏在痛苦裡
七年之癢的科學解析
鈴木一朗的快樂與痛苦
因痛而苦,還是因痛而快?
心流
第6章 要上哪兒找意義?
盤點你的人生
盤點人生的小提醒
工作裡頭有快樂嗎?
中了樂透,你明天還會來上班嗎?
鬼門關前走一遭
第7章 另外幾件快樂大小事
多快樂÷多費時 = 快樂C/P值
錢可以帶來多少快樂?
聰明花錢更快樂
「不知道」比較快樂
阿公的快樂跟孫子的快樂不一樣
心不在焉,就不快樂
Passeggiare,來散個步吧
把好事當作口香糖一樣咀嚼
小善舉,大快樂
痛也會習慣,此刻不是永恆
快樂是和_____在一起
第8章 結語
如果快樂有公式
快樂其實沒有公式
致謝
推薦序 領主與長老的難題∣陳文玲
推薦序 把不快樂的人生活得更有道理∣王靈康
推薦序 以客觀的科學方法打開幸福法門∣蔡宇哲
推薦序 逃避不快樂並不會更快樂|洪仲清
推薦序 接納自己的不快樂存在,也是完整人生的一部分∣蘇絢慧
推薦序 練習不快樂,讓你找到情緒的安放之地∣盧智芳
推薦序 追求快樂,就要打壓不快樂嗎?∣許皓宜
第1章 在精神科病房尋找快樂
吸毒的快樂是快樂嗎?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快樂壞掉了,讓人痛苦著
。傳染病爆發了
第2章 快樂與它的產地
大腦是一個黑盒子
。傳染病又爆發了
三分鐘大腦小...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