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洋帝國到空中帝國,世界史的巨大轉變──
二十世紀不只是「戰爭世紀」,也是「美國的世紀」!
從兩次世界大戰、越戰、冷戰,到中東的反恐戰爭……
庶民培育的航空文化,最終如何形成「空中霸權」?
人類在漫長歷史中,經歷了「陸上帝國」――羅馬、蒙古、「海洋帝國」――大英帝國,接著在進入現代後,最終到了競相爭奪「空中帝國」寶座的階段,而現今被視為最強的「帝國」,就是美國。美利堅合眾國自建國以來,原本只擁有輕裝常備兵力,但進入二十世紀後,便開始踏上軍事化之途;到了二十世紀中葉,終於成為擁有世界頭號軍事力量的國家,其中尤以空軍力量為最。
美國的航空產業史,嚴格說來是在萊特兄弟成功試飛多年後才正式展開。弔詭的是,從政府到軍方,一開始並未全力支持這樣的庶民行動,這是因為美國向來以「神選之國」自傲,在一戰時期仍舊持有厭戰心態,相信憑藉東西兩面巨大海洋便能置身事外,軍力自然無法與歐陸各強國相比;直到發生珍珠港攻擊事件,美國才被迫改變參戰態度,而總動員體制的全面展開、「大型化、高速化、遠距離化」發展的航空兵力,以及制空論等學說的支持,都是美國走向空中霸權的原因。
本書正是從軍事社會史的角度來描述這段過程,為了不讓二十一世紀成為新的「戰爭世紀」,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這段尚未遠離的歷史。
■肩負起美國「航空文化」發展的,是來自民間的庶民力量。
對天空的憧憬而誕生的航空文化,究竟如何催生軍事霸權?
如今我們所知的美國社會樣貌,是在十九末到二十世紀初的「世紀轉換期」,經過一連串變化所成形。其中,引導美國成為空中帝國霸權的航空文化,便在此時萌生於庶民社會: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出身於北美中西部的自耕農家庭,屬於典型的新教徒;他們於一九○三年時,經過三年的實驗終於在偏遠的美國鄉下試飛成功,從自營工坊的工匠成為飛行英雄。一九二七年,完成紐約到巴黎不著陸飛行的移民之子林白,風靡大西洋兩岸,掀起了二戰前稱為「翼之福音」的飛行熱潮。
相較於菁英分子,美國最初的「航空文化」便是由萊特兄弟與林白代表的「庶民」所擔當的。十九世紀末,萊特兄弟的「飛行者號」首度讓人類飛上了天空;二十世紀初,飛行器快速發展,人類終於實現了「飛行之夢」。但是,庶民孕育的航空文化一旦進入軍事領域,便成為各國競相爭逐的戰場,最終更為人類帶來了名為「轟炸」的惡夢。
■總動員的另一面:鼓勵黑人與女性加入部隊。
軍方重用與消弭社會歧視,雙重難題的漫長考驗。
在二次大戰期間,最能象徵美國在總動員方面的理想性嘗試之一,就是在黑人社群有組織地推動稱為「Double V」的宣傳活動:一方面鼓吹美國黑人以公民身分為國家的勝利貢獻己力,另一方面打擊種族偏見,促使黑人積極團結,以「打倒國內與海外戰場上的敵人」為目標,在種族歧視與戰爭上贏得「雙重的勝利」。
若把嚴重遭受歧視的黑人的自願性參戰,視為是二戰期間美國總動員體制的象徵,就不得不提另一個範例,那就是女性的動員。女性加入部隊的任務範圍,除了前線的戰鬥、包含補給在內的戰鬥支援任務,以及醫護兵的工作之外,幾乎遍及所有領域。
然而,軍隊中不只存在偏見和歧視,甚至還有嚴重的趨勢。女性隊員大多擔任文書工作,只為了讓男性從文書工作中解放、專心戰鬥,同時也能盡量避免女性隊員與男性士兵接觸,預防風紀紊亂。在這種情況下,「男」與「女」的領域被明確區分。但很有趣的一點是,當軍隊要向社會宣揚女性存在的必要時,經常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出「女性特質」和「男性特質」彼此交集的形象。
■思考未來的世界會走向何方時,首先應認識美國崛起的道路!
分析當代圖像的背後意涵,從獨特觀點重新審視「戰爭世紀」!
空中戰爭是在一戰時開啟的,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航空兵力的質與量皆快速進步,使用方式也變得多樣化,發揮出足以控制戰爭趨勢的巨大影響力。空防理論也隨之而出現,美國逐步轉化成現在的「空中軍事大國」。
「戰略轟炸」的戰術便是在此時空背景下因應而生,使得許多人對二戰的印象,就是從空中降下的爆彈之雨將街道化為焦土。也因為航空路線的發達,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任何稱之為偏僻地區的地方。儘管航空創造出一個「大同世界」的願景,但也同時帶來一個恐怖的隱喻:「一個世界,或者全無」(One World or None)——因為透過航空,核子武器也能被搬運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輕易摧毀該地。
從飛機的發明開始,經過兩次世界大戰、越戰、冷戰,九一一事件及中東反恐戰爭,軍用無人機捕殺賓拉登,作為戰爭世紀的二十世紀,也是美國作為空中帝國的世紀,並一直延伸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本書作者從文化學、社會學的角度切入歷史,回顧這個「非正式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除了引述文學、報導等文本資料,也分析許多圖像背後的文化意涵——例如:將夢想託付給飛行機械的「翼之福音」時代、圍繞「珍珠港」的巧妙宣傳、在越戰殉職的女性攝影師、「九一一事件」的社會性心理創傷等等,從獨特的視點和題材,重新凝視由美國主導的「戰爭世紀」。
====================
■《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能夠帶給台灣讀者什麼啟示?
作者生井英考在書中說道:「對日本人來說,好像很瞭解、實際上卻意外地並不瞭解的,就是美國這個國家。」事實上,這點對於台灣來說也一樣。我們對真正的美國了解太少(可參考八旗的「美國觀察」書系)。本書並非從一般常見的政治史、國際關係史的角度,而是從文化史的面向,描繪誕生此一戰爭惡夢的「美國世紀」。其中美國的庶民文化精神和空中帝國的關係,非常值得台灣人省思。
本書的啟示是:
美利堅合眾國這個「非正式帝國」和歷史上的大多數「帝國」不一樣:它在十九世紀末被評為「天真的年輕國家」,其深厚的庶民社會裡保有對空中文化的巨大熱情。然而對空中文化的熱愛和成為空中帝國是二回事。
它被動參與的「戰爭的二十世紀」幾乎都和保護這個庶民文化精神有關。吊詭的是,美國本土二次被外來的空中力量所攻擊,一次是珍珠港事件,一次是九一一事件。所以,理解美國的回應方式,也應回顧型塑其帝國樣貌的空中力量,才能深入理解:美國為何可以成為牽動世界局勢的空中帝國,為何在今天可以發展出SpaceX這種私人航太公司。
====================
■來自日本講談社的全球史鉅獻
《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庶民文化的精神與戰爭世紀的轉變》屬於日本講談社紀念創業一百週年,所出版的「興亡的世界史」套書第20卷。這套書的出版是希望跳脫出既定的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用更大跨距的歷史之流,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思考世界史的興衰。八旗文化引進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著台灣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從東亞的視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義。
◆本書系由21卷構成,陸續出版中――
興亡的世界史──全書系書目
01《人類文明的黎明與黃昏》
青柳正規(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著
02《亞歷山大的征服與神話》
森谷公俊(帝京大學教授)──著
03《草原王權的誕生》
林 俊雄(創價大學教授)──著
04《迦太基與海上商業帝國》
栗田伸子(東京學藝大學教授)、佐藤育子(日本女子大學學術研究員)──著
05《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
本村凌二(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著
06《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
森安孝夫(大阪大學名譽教授)──著
07《伊斯蘭帝國的吉哈德》
小杉 泰(京都大學教授)──著
08《凱爾特.最初的歐洲》
原 聖(女子美術大學教授)──著
09《義大利.海洋城市的精神》
陣內秀信(法政大學名譽教授)──著
10《蒙古帝國的漫長遺緒》
杉山正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著
11《鄂圖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
林 佳世子(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著
12《亦近亦遠的東南亞》
石澤良昭(上智大學特任教授)──著
13《印加與西班牙的交錯》
網野徹哉(東京大學教授)──著
14《歐洲霸權的光和影》
福井憲彥(學習院大學名譽教授)──著
15《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
土肥恆之(一橋大學名譽教授)──著
16《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羽田 正(東京大學教授)──著
17《大英帝國的經驗》
井野瀨久美惠(甲南大學教授)──著
18《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平野 聰(東京大學教授)──著
19《大日本‧滿洲帝國的遺產》
姜尚中(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玄武岩(北海道大學准教授)──著
20《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
生井英考(立教大學教授)──著
21《人類該往何處去?》
大塚柳太郎(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應地利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等著
作者簡介:
生井英考
立教大學社會學部媒體社會學科教授,著名美國文化學者。專長視覺文化論、地域研究、政治社會學、影像人類學。曾在美國擔任雜誌編輯。著有《輸掉的戰爭記憶──歷史中的越戰》(三省堂,2000)、《適合叢林巡航的日子──越戰的文化與印象》(岩波,2015);共編著有《挖掘記憶斷層――論亞洲的殖民地支配與戰爭》(御茶之水書房,2010)等。
【審訂、導讀者簡介】
張四德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歷史學博士。專長美國史學史、美國族群史、海外華人史。
譯者簡介:
黃鈺晴
成大中文系畢業。曾於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台北藝術推廣協會等藝文組織擔任各類藝文展演活動之企畫與執行製作。現為自由譯者,兼為內容力有限公司特約譯者。譯有《亞歷山大的征服與神話》、《大英帝國的經驗》(八旗出版)等書。
章節試閱
〈無差別轟炸的開始〉
◎「戰略轟炸」與「無差別攻擊」
福塞爾不只是一位大戰歸來的士兵,他同時還是英文學者、詩評家,對於語言、修辭的使用格外敏感,也使得《戰爭歲月》中的分析呈現出獨特風格。先前舉出的四種變化當中,前面三種很有福塞爾的風格,傳神描繪出運用修辭表達現實情況的技巧;倘若如此,第四種變化是否正好相反,呈現出現實在修辭的掩蓋下,被抹去了原本樣貌呢?
日軍用委婉的語法,把連同老百姓都捲入戰爭的強迫性自殺美化為「玉碎」,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福塞爾更進一步指出,以「戰略轟炸」或「定點轟炸」來稱呼無差別的地毯式轟炸,也是同一回事。
根據他的說明,所謂「戰略轟炸」的思想,主要是來自「深信轟炸機會在瞄準的地點投下炸彈」的成見。這個解釋乍看之下相當粗糙,但福塞爾關心的,並非是像杜黑、特倫查德或米契爾這些異議軍人的思想本身,而是更保守的的主流社會究竟是如何將這些人的極端思想合理化,並賦予意義,將其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
舉個例子來說,投下的炸彈必然會受到天候或風向等因素影響,而失去準頭;暴露在對空砲火中的轟炸員,要是一時被恐懼、憤怒等無法預測的情感所驅使,也有可能將剩下的炸彈投放在非目標處。
福塞爾表示,「人類的精神總是一味追求簡單、明確可知的意義,一旦面對不知目的或不懂其意義的事件,就會無法忍受這種欠缺條理的狀態」,因此「所有被投下的炸彈,都被解釋成各自具有某種特別的攻擊意圖」。也就是原本極度不正確的轟炸,卻在人類試圖相信那是正確的思考模式下,被解釋成是有意義的行動,結果便形成了「戰略轟炸」能夠精確瞄準軍事據點、宛如神話般的思考邏輯。
這個邏輯也令人不禁想起賈克.拉岡(Jacques-Marie-Émile Lacan)的心理分析,在意外的情況下支持這個邏輯。所謂「戰略轟炸」的歷史,就是原本用以規範它的戰爭法在現實的國際政治間被迫妥協、充滿糾葛的歷史。
◎允許無差別轟炸的國際法
雖然杜黑在《制空論》中將「戰略轟炸」理論化,提倡以打擊包含非戰鬥人員在內的敵國人民士氣為轟炸目的──也就是主張無差別轟炸論;但是,早在杜黑的理論提出之前,戰爭法便已禁止對非戰鬥人員進行轟炸。
最早通過禁止轟炸宣言,是在一八九九年舉行的第一次海牙和平會議。至於禁止轟炸為何會比萊特兄弟完成首次飛行的一九○三年還早四年?是因為在這時候已有透過飛船展開轟炸的可能,因此海牙和平會議便強制通過全面性的禁止轟炸宣言,禁止從空中投下爆炸物或毒氣之類的武器。這裡有個但書──美國主張,在技術層面能夠達成從空中精準鎖定軍事目標以展開攻擊之前,應該予以禁止,因此通過的禁止轟炸宣言年限是五年。
在一九○七的第二次海牙和平會議中,雖然重申禁止對一般老百姓進行空中轟炸,但四十四個與會國中,簽署同意的只有英、美等十五國,拒絕簽署的則有日本等十七國。只不過,當一九一一年的義土戰爭(利比亞戰爭)首次實踐了杜黑「制空論」之重要性,緊接著又經過一次大戰的「洗禮」,使得講求國際法的全球不得不逐漸妥協於局勢,開啟了「該在何種附帶條件之下,允許無差別轟炸」的討論。
比如,在一九二二年的海牙法學委員會中,美、英、法、義、荷、日等六國針對空中轟炸的是非,就其該滿足何種具體條件進行議論,結果訂定了《海牙空戰規則》(Hague Rules of Aerial Warfare)。然而就《空戰規則》的內容來看,雖然它禁止直接轟炸非戰鬥目標的一般平民,以及刻意無差別轟炸的行為;卻允許對軍事目標進行轟炸,且未規範連帶發生的「誤炸」。因此在將「戰略轟炸」合法化的同時,禁止無差別攻擊的規範在事實上也形同虛設,最後就連《空戰規則》也一直未完成正式的國際立法程序。
◎踏入列強之林的日本
與這段過程相關且令人深感興味的,應該就是在一次大戰中,晉升列強之林的日本的行動了。
根據伊香俊哉的說法,日本對空中轟炸的立場,在一戰前後有很大的改變。簡單說,日本在戰前認為沒有必要特別禁止空中轟炸,但到了戰後,態度大幅度改變,軍事方針轉換為極力限制轟炸,因為「就人道立場上來看,是應予以譴責的行徑」,主張只能以都市或城鎮為目標。之所以如此轉變,是因為日本的生產力與其他列強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以及考慮到身為遠東島國在地緣政治上的條件。
然而,在一九三一年的滿州事變(九一八事變)中,日本為了攻擊張學良的根據地而轟炸錦州;一九一三年的日內瓦裁軍會議(The Geneva Disarmament Conference)上,日本再度轉換立場,主張轟炸有其「國防上的必要性」。雖然仍有限定軍事目標的但書,但按照這個邏輯,實際上也就是不介意「誤炸」一般老百姓。不只如此,當日本在一九三七年轟炸南京時,因為轟炸遠離軍事目標的地點而被國際譴責,日方卻以「軍事設施與一般住宅混雜在一起」為由,試圖將轟炸之舉合理化。
日軍最初轟炸南京時,因為在超低空轟炸機場的作戰中遭遇抵抗,蒙受超乎預期的損失,轉而改為夜間攻擊,從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度轟炸軍需工廠、軍官學校、參謀本部、機場等設施。這時日軍的轟炸行動早已脫離本來限於軍事目標的立場,而是以引發一般民眾恐懼、打擊士氣為目的,強化「以轟炸破壞戰鬥意志」的意圖。尤其隔年(一九三八年)年底進行長達兩年的重慶轟炸,更擴大成幾乎是刻意將一般市民捲入的大規模無差別攻擊。
伊香將日本的行為與英國轟炸德國的變化作比較──除了轉為夜間轟炸,也都屬於無差別的都市轟炸。他指出,雖然英日兩國最初並沒有實施無差別轟炸的意圖,但由於以夜間轟炸取代日間轟炸,以至於作戰效果實質上逐漸傾向無差別轟炸,這便是兩國的共通之處。伊香說,這樣的心理歷程,就像是「踏上了傾向無差別轟炸的不歸路」。
◎從日間定點轟炸到夜間地毯式轟炸
說到底,轟炸若是不限定目標,那便是無差別攻擊了;從限定軍事目標的轟炸轉換成無差別轟炸,其實就是一齣決策者的內心戲。儘管如此,人們還是一廂情願地高舉軍事目標主義,原因就如同福塞爾所說,以為「轟炸機絕對會在準確的地點投下炸彈」。
某種程度上,大概也能以此來說明美國空軍在二次大戰中,是如何對德轟炸和對日空襲的背景。就如同先前曾提及,美國最初極為排斥將火焰噴射器用於戰場,對於「戰略轟炸」的觀感也是如此;相較於英國很早就泰然自若地進行夜間地毯式轟炸,美國則表現出無法苟同的態度。
眾所皆知,一九四二年初奔赴英國的美國陸軍航空軍,原本預定要以英美聯手的形式對德國實行「戰略轟炸」;然而英國卻主張,為了降低被對空砲火擊墜的可能,並提升轟炸效率,必須捨棄將轟炸目標限定於軍事據點的思考方式,斷然對一定的區域施行夜間地毯式轟炸。美國認為英國這種主張極不人道、大表反彈,於是特意與英國分開採取行動,只在白天出動定點轟炸。美國態度的轉變則是在一九四三年夏天,當英國空軍在夜間轟炸中順利摧毀整個漢堡市,美國便不再堅持定點轟炸,在轟炸德勒斯登時改為地毯式的夜間轟炸──將一座城市完全燒毀殆盡的「戰略轟炸」最終型態,也就此形成。
一九四五年五月,德國終於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儘管德國早有敗北跡象,獨裁者卻遲遲不肯罷手,以至於拖延戰事。同時間的日本方面,沖繩軍向美軍展開了魯莽的反攻戰,在吃了大敗仗後選擇將老百姓一同捲入絕望的深淵;導致美國在結束歐洲戰事後,便將全部的力量移轉到太平洋方面,對日本本土的都市展開極度猛烈的空襲,最終並發展到投擲原子彈的地步。
(節錄自:第五章「銀翼成行」)
〈無差別轟炸的開始〉
◎「戰略轟炸」與「無差別攻擊」
福塞爾不只是一位大戰歸來的士兵,他同時還是英文學者、詩評家,對於語言、修辭的使用格外敏感,也使得《戰爭歲月》中的分析呈現出獨特風格。先前舉出的四種變化當中,前面三種很有福塞爾的風格,傳神描繪出運用修辭表達現實情況的技巧;倘若如此,第四種變化是否正好相反,呈現出現實在修辭的掩蓋下,被抹去了原本樣貌呢?
日軍用委婉的語法,把連同老百姓都捲入戰爭的強迫性自殺美化為「玉碎」,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福塞爾更進一步指出,以「戰略轟炸」或「定點轟炸」來稱呼...
推薦序
@導讀:美國是帝國嗎?――美日之間的愛恨情仇
文/張四德(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楔子
對於一個台灣人而言,美國似乎是無所不在。「美國是不是帝國」也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小學的課堂裡,下課時分,同學們排著隊伍,依序地去盛一小杯牛奶;熱騰騰、香噴噴。據說是美國人給我們喝的。同時,教會裡分發著美國捐贈的衣服、奶粉。
中學時代,到台中清泉崗(CCK)的同學家。一路上,酒吧林立,霓虹燈閃閃。坐在客廳裡,當不知名的飛機起飛時,隆隆的聲響震得玻璃杯裡的水不停地搖晃。同時,電視機螢幕上又出現美軍從越南天空向森林拋擲成列的炸彈。
後來,麥當勞出現了!
一九九一年,美伊戰爭爆發,黑暗中炸彈的火花飛向敵方,一個接一個。
簡單地說,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市井小民也隨時可以體認到美國的強大。那麼,美國究竟是不是帝國呢?
一、生井英考的寫作動機
二○○六年,生井英考教授完成了《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一書。他在該書的〈後記〉中說明了寫作的動機:是為了回答一個記掛在心頭,又難以忘記的小問題,並且為此「耿耿於懷」;那就是一九九五年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斯松寧航空太空博物館因故取消了美國在日本投擲原子彈的展覽(艾諾拉.蓋伊展)。作者也很謙虛地在本書〈後記〉承認,這本書「思慮不足與欠缺均衡之處甚多」。對於這些缺失他也自認為是「才疏學淺」,發發牢騷而已;當然如果能為年輕的讀者打開一點眼界,就是最大的榮譽了。
作者本身專長文化、歷史、人類學和影像研究等領域,他針對日本一般讀者撰寫的二十世紀美國有相當純熟的論述,也有一些跳躍式的鋪陳。他非常清楚地將美國定義成一個空中帝國,尤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藉著精進的空中武器,日後在世界各地進行不對稱的戰爭,以超強的空中火力鎮壓地面的敵人,藉以鞏固它的地位;尤其對於一九四五年美國對東京的大轟炸及投擲原子彈更是耿耿於懷。其實,這是二十世紀新興的制空權和傳統的陸權及海權之爭。
二、帝國、帝國主義、以及環太平洋新興勢力的崛起
帝國一詞流傳甚久。自古代羅馬帝國,至中古神聖羅馬帝國及近代大英帝國等等,名為帝國,其實各自有其發展特質。不過,帝國曝露了人性的自私、貪婪、霸占「他人」的人力、物力為一己之私,則無差異。劍橋英文字典的定義即可一目了然:a group of countries ruled by a single person, government, or country.
然而,近代世界帝國的興起,應該源於海權時代的來臨,讓歐洲國家擺脫傳統陸上帝國的限制,憑藉海上運輸力量,到遠方去榨取異族的天然資源和人力,也開啟了全球化的時代。最終,歐洲各國如脫韁野馬,宰制全球所有「非西方地區」(non-western countries);它們訂定國際的遊戲規則,連衣著、飲食文化等等也成為非西方世界模仿的對象。殖民帝國/殖民地或者歐洲/非歐洲的尊卑關係從此確立。而一四九四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宗亞歷山大六世的調解下,簽訂瓜分世界的《托德西拉斯條約》(Treaty of Tordesillas,或稱「教宗子午線」)最具象徵意義。
伊曼紐爾.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的世界體系(World system)應該有助於了解這種尊卑關係。他認為從近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來看,自十六世紀起西歐的商業化,如英、法和荷蘭等國需要依賴東歐農產品,產生所謂「核心―邊陲」(core and periphery)的交換關係。換言之,日後當西歐國家歷經啟蒙、工業革命和交通革命等等,足跡幾乎遍及所有非西方世界時,這種「核心和邊陲」關係依舊存在。而且荒謬的是,西化似乎是一條不歸路。
大英帝國為近代帝國主義樹立了典範。它憑藉著強大的軍事、經濟、金融和文化上的影響力,同時高舉「自由、解放」的旗幟,對他國進行干涉,卻沒有領土擴張的事實。有趣的是,日後,殖民母國的人們常常會誇大它的好處,並成為殖民地崇拜的對象,視之為導向文明世界接軌的力量。不過,霍布斯邦(Eric John Ernest Hobsbawm)曾經表示,大英盛世(Pax Britannica)從未替殖民地創造任何和平和穩定。「征服者的善意」――或者說將文明或宗教傳播到蒙昧地區等等,只是帝國主義的修辭。
在非歐洲地區,美國和日本這兩個環太平洋新興勢力的發展,特別值得關注。面對西方勢力的出現,日本幸運地避開了淪為殖民地的命運,成為非西方地區中的例外。
自明治維新推行現代化以來,日本全力學習歐洲的財政、軍事、教育、外交和軍事等等,也朝向帝國主義之路邁進。一八八五年福澤諭吉提出的「脫亞論」正是這種西化潮流的具體實踐。例如成立岩倉使節團,派留學生到英、美、法和德國留學;訂定義務教育、重視女子教育等等。日本也同時推動混合英國和德國的民法、以及私有土地法、商業法,發行新的貨幣,並於一八八二年設立日本銀行;引入新式的工業制度、興建鐵路並設立郵政制度。在兵制方面則仿照歐洲,設立新式的陸軍和海軍。在文化方面更藉著大量翻譯先進國家的著作,引入新的思潮;而且在日常生活上也極力西化,包括引進麵包、牛奶和啤酒等等。
同一時間,從一八七○年代開始,日本已經開始向外擴張,例如一八七四年日本出兵台灣;一八七五年以江華島事件為由,和朝鮮簽訂條約等等;四年之後日本併吞了琉球。而在西化的過程中,更於一八九四年打敗了也在西化的清帝國;二十世紀初又打敗了俄國。明治維新後三十年,日本已經奠定了在東北亞洲的地位。
美國自一七七六年脫離英國而獨立以來,也一直在推動改革。自殖民時期開始,白種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的歐洲移民在北美大西洋岸建立了十三個殖民地。獨立之後,這個新興國家訂定了新的憲法和三權分立的政府體制;在文化上及體制上還是承襲了許多英國的作風。
十九世紀結束之前的美國,已經躍居北美大陸的霸權。自從獨立以來,美國不斷地向西部擴張,名之為「邊疆」(frontier),或稱之為「荒野」(wilderness),實際上是印地安人生活的場域,只是印地安人沒有土地所有權的概念。到了一八五○年代,美國的版圖已經擴張到太平洋岸,印地安人在聯邦政府的安置下,進入所謂的保留區生活。同一時間,美國不斷提升主流社會的福祉,儼然成為陸上的帝國。美國人標榜的自由和民主,和印地安人是無關的。
另一方面,美國南方的經濟、社會和政治體制則是奠定在黑奴制度之上。奴隸制度支撐了美國的繁榮,黑人也為此犧牲了整個族群的福祉!林肯總統帶領聯邦政府對抗南方蓄奴的邦聯,解放黑奴,也因此被譽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內戰結束,美國的工商業急速發展,托辣斯(trust)壟斷市場,勞工/移民困苦不堪。幸而在十九世紀末,美國興起了進步改革運動,經由一系列勞工及社會和工商業立法等等,挽救美國的命脈於不墜。
不過,十九世紀的美國也已經開始關注中南美洲的情勢發展。美國立國以來,由於和歐洲國家之間糾纏不清的往來經驗,促使華盛頓總統在一七九六年的國情咨文中提出「臨別贈言」,確立了往後一百年外交上的孤立主義政策。為了因應歐洲在拿破崙崩解後的動盪局勢,一八二三年的門羅總統更進一步宣告「門羅主義」,阻擋歐洲勢力於大西洋之外;也成功地讓中南美洲這些新興的共和國家能順利擺脫西班牙的統轄。自此美國運用各種方式注意這個區域的發展,連位於太平洋的夏威夷也同受關注。
一八九八年的美西戰爭終結了美國百年來「孤立主義」的外交傳統。由於古巴反抗西班牙人的統治,美國也捲入其中;並在戰後自西班牙手中取得了波多黎各、關島和菲律賓等海外土地。一八九八年六月十二日菲律賓宣告獨立,但是歷經三年苦戰,美國占領了菲律賓。
就在此時,美國為了是否占領菲律賓而掀起熱烈的討論:美國是不是有帝國主義的行徑呢?美國商人擬以馬尼拉為跳板,拓展在亞洲的商機。包括麻薩諸塞州參議員喬治.弗里斯比.霍爾(George Frisbie Hoar)在內的新教徒等則認為,占領菲律賓有違美國的傳統和菲律賓人民的意願。最終參議員亨利.卡伯特.洛奇(Henry Cabot Lodge)等人提出:為了要將讓菲律賓人接受文明而獲勝;日後美國也協助菲律賓成立自治政府,藉以防堵日本占領的野心。
自此,美國在拓展海外勢力時,也大都將現實利益和利他主義相結合,為了維護某種普世價值和世界秩序而努力。從八國聯軍之役退回庚子賠款贏得美名;二十世紀美國先後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日後的諸多戰爭,均是以雄厚的國力支援英、法等國,對抗獨裁專制以維護世界秩序。例如威爾遜總統曾經宣告「十四點和平原則」以及不分勝負的戰爭的高遠理想。而小羅斯福總統也提出「四大自由」和成立聯合國的偉大構想。
換言之,美國要師出有名。
三、二十世紀美、日兩國間的愛恨情仇:夭折的帝國vs空中帝國
二十世紀初,環太平洋地區出現了兩個新興勢力:日本和美國。在經過將近四十年左右的勵精圖治,同時拓展在亞洲的影響力。
自世紀初開始,日本肆無忌憚地向外侵略,從中國的東北而後逐步向東南亞推進,以解決國內人口和經濟問題。一九三七年日本向中國發動戰爭時,美國曾經提出貿易禁運和經濟制裁,更聯合英、荷等國祭出石油禁運。為了取得東南亞包括石油和橡膠等天然資源,必須控制菲律賓和馬來亞等地;日本也推出大東亞共榮圈的理念,藉以排除西方帝國主義的勢力,鞏固太平洋左側的基地。果真,反帝國主義和民族自決的勢力結合,獨立運動蓬勃發展;也迫使包括英國和法國等西方殖民帝國的勢力退出東南亞。
不過,日本為了要牽制美國在亞洲的勢力,於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突擊了美國在太平洋的海軍基地夏威夷,重挫美國的海軍。同時,這是美國建國以來首度國土遭到攻擊;美國總統小羅斯福隨即宣戰,並且宣稱美國將永記這項國恥(infame)。珍珠港事件也因此引起廣泛的討論和爭議。一九四二年三月十八日,美國政府下令將西岸所有的日裔美國人遷入集中營。
《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的作者生井英考教授認為,二次大戰讓美國躍升為世界帝國。他深入探查二十世紀初以來美國歷史、文化的發展,並且特別強調航空武器以及空中武力的重要功能,讓美國掌控了制空權。從二戰時期的飛機功效的改進、燒夷彈和原子彈開始,美國在日後一連串的對外戰爭中,憑藉強大的空中優勢打著不對稱的戰爭,藉以維護它的世界秩序。
不過美國參戰時所揭示的普世價值,作者並沒有特別著墨。畢竟美國在一九四五年三月十日對東京進行大轟炸、八月分別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瞬間造成嚴重的破壞和人民的傷亡,重創日本的國力,也改變了日後戰爭的型態,在近代日本歷史上留下難以平復的傷痕。當然也因為美國在這些不對稱戰爭中,不分青紅皂白地殺戮敵人,連平民也不放過。作者直截了當地將二十世紀的美國定義成空中帝國,不過他也特別聲明,美國的政治制度並不算是帝國。然而由於二戰的爆發始於日本攻擊美國的珍珠港,終結於美國轟炸東京、廣島和長崎;他特別呼籲,各個世代應該深思這種轟炸和被炸的經驗,以及其因果關係。
自二戰結束至一九九○年代是所謂的冷戰時期。一般而言,美國被認為是世界的強國,而《時代》雜誌的創辦人亨利.魯斯(Henry Robinson Luce)則認為二十世紀是美國的世紀;美國遵循二戰時期揭櫫的四大自由,即言論自由、宗教自由、免於匱乏和免於恐懼的自由,以維持世界秩序。包括一九五○至五三年的韓戰、一九六○至七五年間的越戰,以及對共產勢力宣戰;不過,雖然擁有越來越精進的武器,戰果並不如預期。生井英考教授對於武器的研發、功效等等有非常深入而獨到的見解,但是對於美國參戰的理由並未特別關注。
首先,如果將二戰結束時日本和美國領袖的演說內容作一比較,就可以發現二者之間的差異性。日本天皇在八月十四日的《終戰詔書》中表示:關切日本和東亞的安定,讚揚全國士兵的勇敢和官僚及人民的努力;他並不願意侵略他國的主權和領土……由於殘暴的武器重創日本,而接受美、英、中、蘇的聯合公告,他也寄望努力建設,發揚國體之精華。反觀美國杜魯門總統在九月一日V-Day的演說中表示,世界上最強且最堅韌、持久的力量是自由(liberty)的精神、個人自由(freedom)和個人尊嚴……自由造就進步、幸福和高雅――其實這就是美國立國精神的延伸。
無論如何,二戰結束,麥克阿瑟代表盟軍在日本實施軍事統治七年(一九四五至一九五二)。美國接受重光葵的建議,保留了天皇制度,同時訂定新的憲法,消除戰前的軍事獨裁等等。在西方帝國主義擴張之際,在所謂的非西方地區,日本透過明治維新變法圖強,也隨著帝國主義的腳步向外侵略;然而,新興的空中武力開展了空權時代,原子彈終止了日本的帝國夢――日本最終成為夭折的帝國。
那麼,美國是不是空中帝國呢?美國在冷戰時期為了對抗共產主義,先後參與韓戰和越戰;生井英考教授著重空中武力的功效,霍布斯邦則認為美國的富強才是蘇聯瓦解的關鍵。無論如何,從二戰、韓戰和越戰可以看出,美國以強大的武力開啟了所謂的不對稱戰爭,比較戰後修建的紀念碑可以發現其中端倪。一九五○年六月,北韓軍隊突然越過三十八度線,以美國為主的盟軍協助南韓對抗共產北韓的入侵。韓戰(一九五○至一九五三年)結束,朝鮮半島再以三十八度線分治。美國在協助重建時,主導成立國會。不過韓戰紀念碑卻是在一九八八年動工,一九九五年完成;花崗岩牆上銘刻著陣亡者與失蹤者名單,推崇他們的功績,同時也刻上「自由需要付出代價」(Freedom is not free)。不過,日後的調查中顯示,美軍當年曾經進行空中轟炸,傷及無辜。
越戰是美國涉外關係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挫敗。自一九六一年甘迺迪總統派遣軍事顧問團開始,美國耗費龐大的人力、物力,進行不對稱戰爭,協助南越抵擋北越共產勢力;然而,當美國一步一步深陷其中,至一九七五年撤出越南為止,卻無法對抗北越的勢力,維持它的世界秩序,偏偏國內又興起民權運動和反戰風潮。此時恰好正逢美國建國二百周年前夕,許多人因此擔心美國是否氣數已盡、將步上羅馬帝國的後塵?
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越戰紀念碑是在一九七九年由退伍軍人揚.斯克魯格斯(Jan Scruggs)推動興建,一九八一年由耶魯大學的學生林瓔的設計圖獲選興建,一九八二年完成。除了刻上相關士兵的名字之外,這個紀念碑因為沒有傳統的元素,如雕像和旗桿等等而備受爭議。不過它確實可以讓人們思考戰爭與和平的意義。
更值得注意的是國家二戰紀念碑的興建。一九九三年美國總統柯林頓簽署同意退伍軍人羅傑.德賓(Roger Durbin)的提議,開始籌劃興建,直至二○○四年才完成。其中在自由牆上鐫刻著四千零四十八顆金星,象徵為了自由而犧牲的美國士兵;以及「我們在此註記著自由的代價」(Here we mark the price of freedom.)。
自一九九一年的波斯灣戰爭到二○○一年的九一一事件為止,美國堅守自二戰以來捍衛自由的基本精神,並持續對抗侵略。只是在冷戰之後,美國獨霸世界;回教恐怖主義以及逐漸興起的中國,挑戰美國的世界秩序。
一九九一年美國出兵協助科威特,對抗伊拉克入侵。不過,二○○一年挾持客機衝撞紐約的雙子星大樓和華盛頓的五角大廈等等,再度喚起了珍珠港攻擊事件中國土安全遭到威脅的驚恐記憶。小布希總統立即做了反對恐怖攻擊(Terrorist attacks)的演說。他重申美國的價值是和平、自由和正義,以及美國是民主國家的燈塔。而在廢墟上重建的九一一國家紀念博物館再度宣揚對生命的尊重,以及捍衛自由的決心;同時要終結仇恨、愚昧和偏狹。二○○三年至二○一一年美國再度攻打伊拉克,因為哈珊總統藏匿大規模殺傷性的武器。不過事後根據英國的報導,哈珊並不會造成即刻的威脅。
四、結語
最終,我們還是應該思考:是誰在寫歷史?為誰寫歷史?
為了增進日本人對於二十世紀美國的認識,生井英考教授深度且生動地鋪陳美國的文化和社會等背景。他對於美國在一九四五年進行的東京大轟炸和投擲原子彈造成的破壞耿耿於懷。他認為從二戰開始,美國以不斷精進的空中武力奠定空中帝國的基礎,維護傳統價值以及世界秩序。
在環太平洋地區,美國終結了日本帝國及其亞洲秩序,不過美國的秩序不斷遭受新興共產勢力及回教恐怖主義的威脅。美國自二戰以來推出的普世價值,和傳統帝國有什麼不同之處呢?除此之外,面對二十一世紀不斷推陳出新的空中武器,生井英考教授特別擔心無人機可能為全人類帶來的災難。
【附記】
二○一五年三月二十九日,安倍晉三成為首位獲邀在美國國會演講的日本首相。他對於珍珠港攻擊深表歉意,並且強調加強美日關係,成為美國跨太平洋的夥伴,共同推動民主和自由。次年,歐巴馬總統受邀赴廣島訪問之後,十二月二十七日安倍再度受邀,和歐巴馬總統參訪珍珠港,追弔二戰為美國犧牲的士兵,並重申美日和解及寬容之心。二○一九年五月,日本令和天皇登基後,川普總統更成為首位應邀參訪的外國元首,美日關係更加緊密。在美國極力扶持下的夭折帝國,早已重新登上世界強國之列。
@導讀:美國是帝國嗎?――美日之間的愛恨情仇
文/張四德(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楔子
對於一個台灣人而言,美國似乎是無所不在。「美國是不是帝國」也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小學的課堂裡,下課時分,同學們排著隊伍,依序地去盛一小杯牛奶;熱騰騰、香噴噴。據說是美國人給我們喝的。同時,教會裡分發著美國捐贈的衣服、奶粉。
中學時代,到台中清泉崗(CCK)的同學家。一路上,酒吧林立,霓虹燈閃閃。坐在客廳裡,當不知名的飛機起飛時,隆隆的聲響震得玻璃杯裡的水不停地搖晃。同時,電視機螢幕上又出現美軍從越南天空...
目錄
◎學術文庫版前言
【序章】
約翰.史坦貝克的劣作/「不喜歡戰爭的國家」/代表庶民精神的航空文化/軍事強國的誕生/航空文化與戰爭世紀
【第一章】那天,在小鷹鎮
◎帝國的威容
幻想的未來都市/畫出對日本的讚美/對「帝國」美利堅的期待/飛船的航空意象
◎世紀之交的改變
從十九世紀邁向二十世紀/「邊疆消逝」/都市與產業的邊疆/從「工作」到「勞動」/棒球的普及與功效
◎世界盡頭的寓言
宛如孿生的默契/兄弟合開自行車店/開發滑翔機/公共文化與知識分子/學界的權威──蘭利/許努特的援助/聞名於法國/萊特兄弟的「舊」與「新」/萊特兄弟在世紀之交的象徵意義
【第二章】戴洛維夫人的飛機雲
◎世紀之門,戰爭之門
一次大戰之「重」/貧弱的常備兵力/海上的克勞塞維茨/「海權論」被接納的理由/發展海軍力量
◎「弱小陸軍」的戰鬥
航空器的採用試驗/初次實施的總動員/洋基戰士的傳說
◎厭倦「太過漫長的和平」
從歐洲角度看一戰/帶著輕鬆的心情上戰場/名為宣傳的武器/美國外交的三大支柱
◎總動員體制的確定
直到戰爭結束為止/陷入泥淖的戰事/言論審查與「戰爭歇斯底里」
◎災厄的陰影
航空力量造就的新英雄形象/空戰發生的可能性/《戴洛維夫人》/開啟不祥時代之門
【第三章】翼之福音
◎電影與飛機
稻垣足穗與聖修伯里/美學的時代尖端/呈現強烈對比的兩個時代
◎消費文化與機械時代
支持消費文化的思想/「機械時代」的設計/從裝飾藝術風格到流線造型
◎飛越大西洋
飛機古典時期的結束/林白的人品/民用航空運輸的開始/航空業的藍圖/泛美航空的創業/「歡迎蒞臨泛美帝國」
◎戰間期的飛機熱潮
在客艙中配置護士/在天空翱翔的女性/飛越銀幕的女英雄/特技飛行表演與「翼之福音」/模型飛機的熱潮
【第四章】杜黑將軍的遺產
◎麥克阿瑟的激憤
戰功崇拜主義的結晶/航空兵力與兩場世界大戰/消極的軍事運用態度/「大型化、高速化、遠距離化」的發展
◎被稱為「獅子殺手」的男人
美國空軍的「兩位父親」/米契爾的航空戰思想/航空戰的特點/擊沉戰艦的公開實驗/被送上軍事法庭的米契爾
◎「戰略轟炸」的思想
電影《軍事法庭》中的米契爾/「預言者」杜黑與航空萬能論/杜黑的「航空戰本質」
【第五章】銀翼成行
◎二戰與空中總體戰
大規模動員、大規模破壞、大規模殺戮/民族國家團結一致的作戰/精神與物力的國民總動員
◎以「Double V」為目標
對戰爭與種族歧視的「雙重勝利」/黑人社群的動員宣導
◎「女士」們的戰爭
女性看護兵與女性勞動者/陸、海、海軍陸戰隊的女性部隊/「女性特質」的規範/女性飛行員的兩位領導先鋒/其他國家的女性飛行員
◎無差別轟炸的開始
大量消耗彈藥的效率優先策略/描繪「恐懼」的戰爭海報/戰術的改變與火焰噴射器的使用/「戰略轟炸」與「無差別攻擊」/允許無差別轟炸的國際法/踏入列強之林的日本/從日間定點轟炸到夜間地毯式轟炸
【第六章】將軍們的夜晚
◎「戰略轟炸」與原子彈
使用原子彈的官方說法/是原子彈導致日本敗北嗎?/轟炸的思想、使用原子彈的想法/B-29超級堡壘轟炸機/美國空軍草創期的世代
◎空軍的指揮官們
米契爾的愛徒──阿諾德/智將李梅/空軍指揮官的政治敏感度/李梅少將的任務
◎空中宣傳
名為民族國家的系統/戰爭「主角」的變化/壯觀的轟炸場面/「看不見的戰爭」/誘導情緒的雜誌插畫
◎核子武器與「一個世界」
核子武器會帶來「和平」?/「一個世界」論的系譜/隱藏危險兩面性的「一個世界」/構築和平的悖論/戰爭之翼、和平之翼
【第七章】美式生活與世界之旅
◎戰後世界的開端
美國的蛻變與躍進/《退伍軍人權利法案》與勝利的分配/豐富的物資供應/「快速、便宜、分量充足」的飲食文化/軍隊生活與美式生活
◎馬歇爾計劃與海外旅行
經濟為美國帶來的國際優勢/馬歇爾計劃的「旅行開發部」/從軍需轉換為民需/獎勵海外旅行
◎冷戰的異國情調
《君子》雜誌的戰爭記憶/遠離戰爭的日子/「純潔正直」的東方主義
【第八章】冷戰的天空下
◎陸、海、空的三軍暗鬥
越戰的定位/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空軍的獨立/朝向軍隊統合/空軍與海軍的對立/彈道飛彈引起的拉鋸戰/李梅的媒體戰術
◎未完成的自畫像
綠扁帽的民間行動/以直升機展開空降作戰/影像化的戰爭體驗/戰地攝影師迪奇.夏貝爾
◎敗北的託辭
「假裝遺忘」與挫折感/命運多舛的總統卡特/不是軍事敗北,而是「政治的錯誤」/影響社會觀感的「春節攻勢」報導/來自年輕軍官的內部批判
【第九章】幻影的戰場
◎陶醉其中的雷根時代
越南與冷戰終結的世代/「溫伯格主義」的影響力/制定星戰計劃/彈道飛彈防禦力的論戰/演員總統的願望/控制宇宙是「為了和平」/雷根的電影《空中殺戮》/危險的幻想
◎在「沙漠風暴」之後
鮑爾的邏輯/毫不遲疑地投入大量武力/「任天堂戰爭」的別名/巧妙安排的情報/最成功的「損害控制」
◎「和平時代」的戰爭
老布希為何落選?/柯林頓與雷根的共通點/前南斯拉夫紛爭/柯林頓政權的外交步調/焦點從外交轉向內政/「人道主義介入論者」郝爾布魯克/北約最大規模轟炸/小醜聞/用了七十八天才取得的勝利
【第十章】憂鬱的真實
◎心理創傷的影像
「上鏡」的九一一/公認的惡意/「被笑容包圍的紐約」/甦醒的愛國者
◎街頭的欣快情緒
犯罪率下降?/對九○年代的失望/新保守主義對小布希的批判/「珍珠港」再臨的神話
◎無法言喻的死亡氣息
詩人奧登的〈九月一日〉/反越戰世代的「主戰論」/修辭決定邏輯/從心理創傷到戰爭
【終章】
一張老照片/拒絕現實的心/祓除心理創傷的惡靈/佐多稻子的轟炸體驗/是誰想起「戰爭的記憶」?
【學術文庫版補章】遠離小鷹鎮
◎無人機群集的二十一世紀天空
電視廣告的「幽默」/「笑不出來的什麼」與二十一世紀的預感
◎空中戰爭無人化
軍用無人機和雄蜂/掠奪者的識別攻擊/「誤炸的話就會釀成大慘禍」/現代的「空中反恐戰爭」/中央情報局的深入參與/歐巴馬政權下的無人機攻擊/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與祕密部隊/二等士官長的證詞
◎空拍影像的淨化作用
民用無人機與「空拍的視界」/「無人機產業」成形/歐巴馬的宴會笑話/對「無人機總統」的失望/寵物化的「全方位監視機器人」/足以成為暗殺工具的無人機/戰爭的日常化
◎結語──林白總統的悲劇
◎後記
◎參考文獻
◎主要人物略傳
◎年表
◎學術文庫版前言
【序章】
約翰.史坦貝克的劣作/「不喜歡戰爭的國家」/代表庶民精神的航空文化/軍事強國的誕生/航空文化與戰爭世紀
【第一章】那天,在小鷹鎮
◎帝國的威容
幻想的未來都市/畫出對日本的讚美/對「帝國」美利堅的期待/飛船的航空意象
◎世紀之交的改變
從十九世紀邁向二十世紀/「邊疆消逝」/都市與產業的邊疆/從「工作」到「勞動」/棒球的普及與功效
◎世界盡頭的寓言
宛如孿生的默契/兄弟合開自行車店/開發滑翔機/公共文化與知識分子/學界的權威──蘭利/許努特的援助/聞名於法國/萊特兄...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