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譽全球,《從躺椅上操作》王牌導師最強系列作
從自我發現、刻意練習、觸發心流,到加速進入正向學習循環,
專為個人投資者量身打造的績效提升計畫,
繁體中文版首次公開!
★ 交易心理學名作,提升個人績效表現、強化投資人心理素質的必讀經典
★ 當市場投資人的技術、策略與工具大同小異時,影響報酬的終極武器,就是你的心智!
★ 不單是金融市場,本書針對菁英心智發展的訓練,還能運用在所有重視「績效表現」的領域
身為金融市場的參與者,
請捫心自問:你擁有的是普通能力?還是專業技能?
這個問題的答案,將決定市場上的錢,最終會流進誰的口袋。
本書作者──布瑞特.史丁巴格是享譽全球的金融交易心理導師,
生涯曾為無數頂尖交易員量身打造提升績效的訓練計畫。
他指出,交易是一種「績效表現」的專業領域,
而交易績效是可以透過科學化、有步驟的訓練方法來培養的。
同樣的訓練也能在運動、西洋棋或表演藝術等各種不同領域產生專業技能。
透過本書詳盡的方法論與實踐案例,
你也可以在專業心理師的躺椅上重建贏家心態,直線提升投資績效!
為什麼菁英表現者能從一個學習循環進展到另一個學習循環,
而其他技能「合格」的普通人卻只能在同一個圈子裡打轉,或者乾脆停止打轉?
讀完本書你將學到────
● 啟動你的天能,找到最符合你個人優勢的交易利基
● 發揮乘數效應,讓交易能力呈現倍數成長
● 累積「明朗化經驗」與「沉浸式學習法」的自我訓練方式
● 如何觸發心流體驗,並讓交易表現維持在心流狀態?
● 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培養出交易的第一層能力(能在單一市場賺錢)與第二層能力(能在任何市場賺錢)
● 運用「內隱學習」策略來組織你的交易學習計畫
● 從「普通能力」進展到「專業技能」的高手蛻變路徑
● 從技術、戰術到策略,一步步攀登績效表現的金字塔
● 將挫敗定義為挑戰,打造堅不可摧、足以在逆境中轉虧為盈的心理韌性
● Step by Step抓出潛藏在內心深處的負面思考模式,透過認知與行為療法,植入贏家心態,扭轉績效表現
本書指出,在金融世界裡,空有紀律及努力並不等於成功。交易的「專業技能發展」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市場會不斷變化的本質,使每位交易者在職業生涯期間都會經歷不同的學習曲線──能長期成功的人,大多是取決於這段重新學習期間的風險管理,以及不斷強化的心理調適能力。
結合職業運動選手、菁英特種部隊、賽車競速團隊、世界西洋棋冠軍與頂尖表演藝術家等豐富多元的實證案例,本書用深入淺出的筆觸,為你揭開菁英心智發展與績效表現的成長路線圖,告訴你如何從「刻意練習」開始,將交易拆解為各個技能組件,加速你的學習曲線發展,同時排除過程中的情緒干擾,成為一名真正的市場贏家。
作者簡介:
▋布瑞特.史丁巴格(Brett N. Steenbarger)
紐約州立大學雪城分校上州醫科大學精神病學與行為科學臨床副教授。
身為一名在學術研究上卓然有成的心理學家,布瑞特在芝加哥知名自營交易公司金斯崔(Kingstree)擔任交易員發展主任時,曾指導過無數職業交易員,為他們量身打造提升績效的訓練計畫,並透過系統化的心理治療方法帶領他們走過低潮、擊敗潛藏在心中的魔鬼,再創事業高峰。
布瑞特自己也是一名專業股指交易者,擅長利用以統計學為基礎的型態辨識行情來操作當沖交易。他所鑽研的交易心理學及短期心理治療成果,已廣泛被各式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的著作引述參考,學術上亦發表超過五十篇同儕評審論文和著作章節,是華爾街最權威的交易心理導師之一。
他的著作包括:《從躺椅上操作:交易心理學》、《交易者的101堂心理訓練課》等暢銷書。此外,他還經營一個跟市場分析有關的部落格:www.traderfeed.blogspot.com。
譯者簡介:
▋林奕伶
曾任電視台國際新聞編譯,國際通訊社財經新聞編譯。譯有:《股市晴雨表:判斷股市多空轉折的百年金律》、《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真理機器:區塊鏈與數位時代的新憲法》、《虛擬貨幣革命》、《動機迷思:成功取決心態而非動機,高成就者的自我驅動法則》、《社交天性:人類行為的起點──為什麼大腦天生愛社交?》、《創意插畫聖經》、《人體素描聖經》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全球金融怪傑口碑推薦
「本書將提供交易者扭轉績效的最佳工具:探究自己。只要建立一個可量化的學習循環,無論是經驗豐富的基金經理人或交易新手,人人都能充分發揮個人潛力。」──拉瑞‧康納斯(Larry Connors)/短線交易高手,Tradingmarkets.com執行長
「本書用豐富的實證說明,強悍的心理素質是可以透過學習來建立的。作者一針見血地將不同領域的績效理論應用在交易上,不同經驗值的讀者都能從這些提升績效表現的原理、原則與方法中,獲得絕佳的自我啟發!」──琳達‧拉許克(Linda Raschke)/交易鬼才,傑克.史瓦格筆下的金融怪傑之一
「本書將完整揭露:獲得高績效表現的基礎,在於天賦、技能與機會的交集。作者提供一套系統化、可依循的方法,引導讀者找出自己的天賦,逐步強化交易專業技能,並在機會來臨時發揮這兩者。有志提升交易績效的人,閱讀本書就是最棒的自我投資。」──吉姆‧道爾頓(Jim Dalton)/《駕馭市場》(Mind Over Markets)作者
「書中一段格外引人注目的聲明『如果沒有情緒上的協調,就不會有交易的連貫性』道盡了一切。如果想在這個各路好手匯集的交易競技場上取得一席之地,這本交易心理學的經典你必須一讀再讀。」──肯‧伍德(Ken Wood)/資深交易者,線上交易社群Woodie’s CCI Club創辦人
名人推薦:▌全球金融怪傑口碑推薦
「本書將提供交易者扭轉績效的最佳工具:探究自己。只要建立一個可量化的學習循環,無論是經驗豐富的基金經理人或交易新手,人人都能充分發揮個人潛力。」──拉瑞‧康納斯(Larry Connors)/短線交易高手,Tradingmarkets.com執行長
「本書用豐富的實證說明,強悍的心理素質是可以透過學習來建立的。作者一針見血地將不同領域的績效理論應用在交易上,不同經驗值的讀者都能從這些提升績效表現的原理、原則與方法中,獲得絕佳的自我啟發!」──琳達‧拉許克(Linda Raschke)/交易鬼才,傑...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專業技能的起點:尋找績效表現的利基
(部分節錄)
艾爾和米克是一家專業交易公司的短線交易員。兩人都在交易迷你S&P 500指數期貨合約,他們也都容許我在市場開盤期間,隨意地站在他們的螢幕旁,讓我協助他們進行交易。
這一天我先觀察艾爾。一大早在企圖反彈失敗後,市場在狹幅區間震盪。前一天的平均價格比當前的市場水準低了約3點,而我有強烈的感覺(根據我的歷史研究),我們會跳出那個平均價。艾爾、米克,以及其他幾位交易員在開盤前和我開過會,我們討論利用市場可能觸及該水準的可能性,將之當成可能的交易構想。不過,艾爾偏向多方。我則心存懷疑,但決定不堅持己見。
隨著行情走低,艾爾的部位出現赤字,他搖頭承認自己的錯誤。然而沒過多久,他就停損部位,轉為做空;在市場再次反轉而對他不利之前,還可以撿到幾個點位。一整個早上市場都溫和的起伏,維持向下的趨勢。艾爾很有耐心,但這天並沒有賺到太多錢。他在午餐時休息了一會兒,跟我說希望下午的交易能好轉。一整個上午他都保持平靜沉著,在艱困的交易中堅持不退。他展現出樂觀精神,表示他在午餐休息後,又讓腦袋清醒了,這有助於集中精神,好好把握下午的機會。他從未失去鎮定、冷靜或積極的態度。
不過,米克那裡的情況卻完全不同。米克也賭市場會上漲,卻發現他的部位資不抵債。憤怒之下,他抱著部位直到過了停損點仍不放手,眼睜睜看著損失擴大。我勸告米克,「如果早上的損失還算小,下午仍有機會彌補。」他最後出脫部位離場,但中午拒絕休息。他檢查自早盤起的每一筆市場數據,重播拙劣的決策;他在座位上一直坐立不安,用力捶著桌子,提高音量或是用其他方式表達挫折。在用錄像回顧上午的交易時,他的情緒尤其焦躁激動。「我不敢相信自己這麼蠢,」他火冒三丈。接著又告訴我,他本該從行情中看到五件事,判斷市場要走低。總之,他幾乎是大聲叫嚷著下午要專心關注那五件事。
艾爾和米克:兩個迥然不同的交易者。其中一人那天下午賺到了將近六位數;另一個一整天下來勉強達到損益兩平。
一個是專業交易者,另一個在苦苦掙扎。
艾爾保持心平氣和,遭受挫折之後會離開螢幕一段時間。他嚴謹認真地進行停損,沒有因為損失而生氣。他始終表現出對自己的發展心存樂觀,以及對交易的熱愛。
米克卻一點也不心平氣和,幾乎把虧損當成個人的奇恥大辱。他不時違反危機管理準則,直到所有錯誤都重蹈覆轍、又對每一次錯誤大為光火了,這才退出市場。這個時候,他說起市場與自己都是一樣的奚落嘲諷。
你讀過的交易心理學書籍大多會認為交易優勢在艾爾這一邊,這個人是比較遵守紀律、比較不情緒化的執行者。但是身為新手的艾爾,交易卻不曾取得成功。米克反而一直都是績效達到數百萬美元的人。和許許多多的米克及艾爾共事的經驗,以及一次又一次看到有關交易成功的常見觀點被駁倒,讓我相信自己應該要寫這本書。
專業技能的基石
毫無疑問,米克的身上有一點麥可‧喬丹年輕時的樣子。他不輕易接受挫敗,而且會「利用虧損驅使自己前進」。我們知道這是菁英表現者的特徵,但還有更基礎的東西區分出米克和艾爾的不同。事實上,因為太過基礎,以致於或許稱得上績效領域最有創造力的研究者安德斯‧艾瑞克森(K. Anders Ericsson)都認為那是專業技能的基石。
把艾爾與米克的差別,當成一年大約250個交易日、每天發生的事。艾爾和米克的交易頻率夠高,所以每天的交易有贏有輸。艾爾將虧損拋到腦後,讓腦袋清醒,專注在接下來的交易。米克牢騷滿腹又怒氣衝天,但利用虧損來檢討自己的交易,了解市場(以及自己的錯誤)後,再把錢贏回來。
在一年的時間裡,米克藉由檢討,不用多費力就有比艾爾多一倍的市場行為經驗。此外,米克也系統性地檢討自己的績效表現,並且不時做調整。而艾爾雖然比較放鬆,卻沒有多少探查及糾正錯誤的基礎;米克雖然情緒化,卻成了一部「學習機器」,利用虧損改進交易。艾瑞克森稱此為「刻意練習」,是專家級表現者的標誌。透過引導式練習,專家願意接受回饋意見而成為更優秀的決策者。
我們經常聽到「熟能生巧」這句話,但運動界的績效專家強調的是「造就完美的完善練習」。練習時間如何安排,造就了一個有十年經驗的執行者,和一個僅有一年經驗卻重複十次的執行者之分別。
所有表現者都面臨「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兩難:他們需要信心和動機才能贏,但是又需要贏才能發展出這種「贏」的心態。這就是預演排練如此重要的原因:預演排練讓人可以重複熟練精通的經驗,提供正式競賽與績效表現需要的情緒燃料。米克不肯休息,直到檢討過每一個錯誤並了解自己哪裡做錯為止。艾爾則更關心要保持頭腦冷靜。等到午盤開始,艾爾感覺到平靜,米克則感覺到自信。米克已經弄清楚情況且瞭若指掌。此外,他還知道自己只要檢討的時間足夠,就能把市場摸索清楚。他的情緒化在許多人看來是交易的負擔,但卻是競賽者的優勢。文斯‧隆巴迪(Vince Lombardi) 曾經評論說,好的失敗者常常失敗。米克和艾爾也是一樣。
學習循環:績效表現的引擎
我們注意到「刻意練習」的第一個重點,就是它永遠發生在正式競賽或表演以外的地方。想想籃球隊或劇團的練習。練習的目標是排練在比賽哨音響起、或簾幕升起時要用到的技能。表現者收到練習活動的回饋意見,就能在實際表現之前做出適當的調整。
相對孤獨的表現活動,比如西洋棋,表現者是靠自己獲得回饋意見。他們記錄自己下的棋步,然後復盤比賽,觀察不同的走法最後會有什麼結果。他們還花費無數時間研究西洋棋大師的比賽。在這樣的研究中,他們不只是研究棋譜走法,還要自己實際重演比賽,以便預判專家的走法。學生的走法如果和專家的走法不同,學生可以順著專家的思路推論,了解那樣走為什麼更好。
大部分的團隊表現活動有賴教練或指導員安排發展流程。籃球教練觀看球隊的練習並不時打斷,以修正球員的動作或是協調團隊合作。同樣的,導演會聽演員讀劇本,並在聲調或動作沒有捕捉到編劇的意思時打斷。立即而準確的回饋意見,是學習過程的要點。
刻意練習的基本要素就是我說的「學習循環」。學習循環是一種嘗試性表現,之後會針對表現的成敗提出具體的回饋意見,然後才是吸收回饋意見、重新嘗試(請見圖表1-1)。米克利用自己虧損的買賣檢討做過的交易,找出自己哪裡做錯了,在重回螢幕之前做出調整,這就建立了一個學習循環。西洋棋冠軍每次在練習賽中犯錯,並強迫自己以其他攻擊路線重演比賽,也是進入學習循環。在團隊練習中,籃球、足球、摔角、游泳教練為運動員開啟學習循環。軍隊中的基礎訓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連串由指揮官的回饋意見激發的學習循環。
溫蒂‧韋倫(Wendy Whelan)是紐約市芭蕾舞團的舞者,咸認是美國最優秀的舞者。奇普‧布朗在《紐約時報雜誌》一篇趣味盎然的文章中描述,韋倫如此形容她從一個有脊椎側彎的舞蹈學生到躋身世界頂尖菁英的過程:「如果我不確定自己表現出來的形象,或者當我需要學習新舞步,我會去看錄影帶。跳舞時,我看不到自己的表現,只能感覺到……」這和積極交易頗為相似:當我們沉浸在市場之中,看不到自己在做什麼;我們感覺到市場動態,但是看不到自己。芭蕾舞者會刻意地踏出步伐,站到自己之外的地方,觀察自己的表現,糾正錯誤,啟動學習過程。
想想大聯盟頂尖投手諾蘭‧萊恩(Nolan Ryan)觀看打擊者的錄像,找出誰會追打高角度速球、誰會被曲球壓制;想想認真的舉重選手,問問自己他們為什麼總是在有鏡子的房間中做訓練。
答案似乎再明白不過。我們觀察那些發生在教室、演奏廳、體育館裡的學習循環。只要是專業技能,就能找到透過「刻意練習」學習的證據。
那麼,為什麼在交易者之中鮮少看到這樣的練習呢?
第一章
專業技能的起點:尋找績效表現的利基
(部分節錄)
艾爾和米克是一家專業交易公司的短線交易員。兩人都在交易迷你S&P 500指數期貨合約,他們也都容許我在市場開盤期間,隨意地站在他們的螢幕旁,讓我協助他們進行交易。
這一天我先觀察艾爾。一大早在企圖反彈失敗後,市場在狹幅區間震盪。前一天的平均價格比當前的市場水準低了約3點,而我有強烈的感覺(根據我的歷史研究),我們會跳出那個平均價。艾爾、米克,以及其他幾位交易員在開盤前和我開過會,我們討論利用市場可能觸及該水準的可能性,將之當成可能的交易...
作者序
序言:
揭開超級交易者的心智發展地圖
這是一本從狂風暴雨中錘煉出來的書。
大約在《從躺椅上操作:交易心理學》出版一年後,我離開了受到重重保護的學術醫界,前往芝加哥在競爭激烈的自營交易世界拼搏。過去在雪城辦公室那種井然有序的心理治療時程從此不復出現。如今我的一天從清晨4:05分開始,一直進行到晚間:持續不斷地追蹤海外市場、更新研究、通勤入城,在交易員做交易的期間從一個辦公室移動到另一個辦公室幫助他們,然後回家準備迎接下一個交易時段。
如果說《在躺椅上操作》是我在象牙塔裡的見解,整合學術心理學和實際交易操作的心得,那麼你手上的這本書就是我「身在戰壕中」的觀點。而這個視野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從交易心理學到交易者績效的曲折道路
自從2002年底,我坐在魏格曼(Wegman)食品超市的美食區一邊啜飲著咖啡,一邊在筆記型電腦上敲敲打打完成這本書以來,發生了太多事。現在我電子郵件收件匣的信比當時滿了許多,在我寫作的此刻達到432封;我遇到的交易者,幾乎來自所有你想像得到的背景和市場。我的個人網站和研究部落格每週有數千次點閱,而且有驚人的數量是來自歐洲、亞洲與環太平洋地區。每一天我都聽到全世界交易者的希望、夢想、挫折及困難。在這樣的戰壕中工作是莫大的榮耀,也是挑戰。
不過,無論什麼都無法讓我做好充分準備,迎接在芝加哥金斯崔(Kingstree)交易公司直接暴露在前線的壓力。我不再只是跟交易員討論交易;如今我就身在交易之中,做最即時的第一手交易。手上有1,000口合約的交易員陷入不利的市場波動,討論交易員「應該怎麼辦」是一回事;當那1,000口合約每跳動1點就要虧損12,500美元,與之合作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日復一日站在那樣的前線,就會對交易和交易員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會對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
本書就是在反思這些我學習到的心得。
每一本有價值的書就像一首交響樂:用一個主題串連起一個整體,探索並發展這個主題。我身為作家的重大樂趣之一,就是《在躺椅上操作》這本書至今依然如最初出版時暢銷。我認為這是因為那本書的中心主題──交易員面對的情緒問題,也是我們處理生活中的風險與不確定性因素時,需要面對的問題──它獨一無二又充滿力量,超越一般說起「交易心理學」就會聯想到的過分簡單之建議。
因此,在出現同樣大有可為的主題之前,我並沒有打算再寫書。對我們這些專心寫作的人來說,一本書是珍貴的寶貝,是我們和那些「永遠遇不到的人」溝通的機會。等我們離開人世,幾乎不會留下什麼永垂不朽的東西,只不過,比起財富或家族後代,書籍更有可能延續得更久,讓至今尚未出生的人都能知曉。如果你是作者,必然不會想浪費那樣的機會:你會希望把這件事做好。
然而,寫一本書就像重新經歷一段人生,必須先從腦海裡條理分明的一套計畫開始,事後回顧這段歷程時,往往會好奇自己是怎麼走到這個地步的。大自然中鮮少會出現直線,包括葉片的邊緣、雲朵的輪廓、山丘、平原等,大自然的線條通常凹凸不平、崎嶇曲折;也許不整齊分明,但這就是「真實」──真實得像經歷過的人生,真實得像從作者手中流瀉而出的字句。我們對書籍抱持的最大期望,也跟人生一樣,就是忠實面對自己的中心思想,誠實遵循它們的彎曲轉折。
這本書的路徑確實有許多彎曲轉折,但主題始終如一:交易是一種績效表現的專業領域,而交易績效是可以培養的,同樣的訓練活動也能在體育競技、西洋棋或表演藝術等各種不同領域產生專業技能。這個主題引導我去徹底搜尋有關績效的研究;仔細檢視運動員、軍事菁英部隊與醫療專業人士的訓練方案,特別是研究那些曾與我共事過的交易員,他們全都在想方設法找出交易永久成功的要素。
如果要用一句話總結這場探索的成果,我的結論大概是:交易績效與其說是交易者學到的心得所致,倒不如說是他們的學習方法所造成的結果。專業技能是一段流程的結果,這段流程有清楚可辨認的特徵,而且對交易者的發展有重要影響。我們看到這個流程在奧運運動員身上發揮作用,也曾在世界級的製造業工廠及教育方案中親眼見證。學習的「心得內容」一直在改變:物理學家必須跟上最新的研究;交易者每隔幾年就要面對不同的市場境況。不過,培養專業技能的「方法」卻是恆常不變的。在古希臘創造典範楷模的流程,如今也出現在以「結果」為重的所有領域。
這段曲折的績效研究和與交易員的日常合作,帶給我最大的衝擊或許是體認到:影響交易者的情緒問題,有很大一部分是源自於偏離健全訓練的原則。交易者若是沒有找到符合他們天賦和個人性格的市場和交易風格,若是沒有按部就班的做「將天賦轉換成能力」的訓練,若是急切想要快速獲利而違背了謹慎的風險管理,就會製造不必要的挫折,甚至是創傷。
那些與我共事的交易員,他們從未接受過系統化的心理訓練流程,並從這樣的學習當中建立能力與信心,當然也就沒有充分的裝備能適應變化無常的市場情況。這一點無疑是在「交易」這個激烈競爭的世界中,最令我大開眼界的經驗:現在交易成功,鮮少能保證未來也能成功。市場情況及那些我們在市場發現的優勢瞬息萬變,以致於沒有人能保證會一直成功。交易世界中的贏家,不但要受過訓練,更要長期保持強化學習的流程。所以說,這本書不光是給那些追求成功的交易者看的,還是寫給那些尋求「重塑自己」的交易者看的。
書中的內容汲取自研究人員和從業人員的真知灼見,他們對專業技能的培養比我浸淫得更久,我希望能幫交易者思考、以及重新思考,在這個回報最大、也最有挑戰性的競技場上,達成菁英表現需要哪些要素?交易世界中給你帶來成功的大多取決於你學到了什麼,例如:圖表型態、指數判讀、軟體顯示,以及自助技巧等。但是如何得到專業技能,卻極少有可依循的指引。我最深刻的期望就是本書能成為一個可依循的指引,不單是能應用在交易方面,還可用在生活中所有重視績效表現的領域。
展望未來
交易者的未來正在快速變化。程式自動化交易、套利、全球化方興未艾,它們創造出新的機會領域,卻也榨乾了其他領域的機會。光知道要在什麼時候交易、要如何交易已經不夠:要交易什麼──去哪裡發現最大的機會──同樣重要。畢竟就算是最好的漁夫,如果是在沒有魚的池塘拋出釣魚線,還是會空手而歸。
在我寫作之際,許多交易者正空手而歸。老舊的交易方式,即堅守密集的股價指數和動量、趨勢交易型態等,這些都已不再奏效。不久前,我在「交易市場」(Trading Markets)網站寫了一篇文章,追蹤過去四十年來S&P 500指數2日趨勢期的比例,得出的圖表為穩定向下傾斜。不過,許多個股,尤其是程式交易和套利所用的一籃子股票一般不會納入的個股,卻出現了向上走勢,與那些精選的另類交易工具無異。未來的績效表現可能需要在媒合交易風格與市場上多點創意。我個人的研究與交易已經朝此方向轉變,也邀請大家透過這個網站保持聯繫,一起來追求第一。
我希望這本書不但能幫助散戶交易者,也能促進交易行業的內部發展。大部分的交易教育結構,迄今仍是以提供內容為主,包括:研討會、文章、資訊等,但我相信這個結構漸漸會朝向「持續訓練」發展,並將交易變成一個專門學科。我們已經在軟體領域看到這種發展的開端──只不過是幾年前,市場分析、圖表、選股、執行買賣單還是分別使用不同的應用程式,但如今我們看到有供應商將這些功能打包整合成單一應用程式,把從交易構想發展到交易管理的整個流程加以精簡。不久前,我在芝加哥一家星巴克和CQG公司的喬‧寇南(Joe Kohnen)一起喝咖啡,檢視他的公司採取的路線:市場深度、圖表、分析與買賣單執行等,如今都放在單一頁面上,買賣單輸入就像是在圖表的柱狀上鬆開滑鼠那麼簡單。很快地,這些執行效能將成為所有電子交易者的常態。
我相信在這些發展中,最偉大的將是透過現實模擬、以詳細績效指標追蹤績效表現、根據過往市場數據檔案重演市況和重新交易等,進行密集練習,達到教育和訓練的整合。我們還將看到教育及訓練整合到即時訂單執行平台,如此一來,每一個可信賴的平台也都是精密成熟的交易者發展工具。
交易的歷史也是一種民主化的歷史。過去機構法人才能接觸到的東西,最終也會成為交易大眾觸手可得的東西,包括:取得資訊和研究、電子媒介提供的公平賽場和交易費用調降,以及即時監看多項市場事件和執行複雜的交易策略等。我無比確信這個趨勢將會持續不斷。目前只有幾家專業的公司有資源聘用內部的交易心理學家和輔導員,但是再過不久,那些多功能交易平台將會透過視訊會議,把菁英訓練帶給交易大眾,發揮即時教育和輔導的作用。如果本書能成為小小的催化劑,促成這樣的發展,我將心滿意足也深感榮幸。
不過,最重要的是關注你的未來。如果你的志向是培養交易專業技能,那麼有適當的流程引導你發展嗎?你知道要達到長期成功需要什麼技能嗎?你就像有希望獲得奧運獎牌的選手,介於你和奪牌機會之間的就是訓練:將天賦化為技能,並將技能化為績效表現。如果你看出了我的言外之意,就會知道這是一本關於「交易者培養成長」的書,但也和任何領域達成績效目標的成長培養息息相關。你也許會選擇交易者這條路,也可能不會,但我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路,也就是最有可能發展成「高績效者」的奮鬥領域。在精通掌握績效表現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掌握自己,同時變得比自己更強大。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偉大的使命呢?
序言:
揭開超級交易者的心智發展地圖
這是一本從狂風暴雨中錘煉出來的書。
大約在《從躺椅上操作:交易心理學》出版一年後,我離開了受到重重保護的學術醫界,前往芝加哥在競爭激烈的自營交易世界拼搏。過去在雪城辦公室那種井然有序的心理治療時程從此不復出現。如今我的一天從清晨4:05分開始,一直進行到晚間:持續不斷地追蹤海外市場、更新研究、通勤入城,在交易員做交易的期間從一個辦公室移動到另一個辦公室幫助他們,然後回家準備迎接下一個交易時段。
如果說《在躺椅上操作》是我在象牙塔裡的見解,整合學術心...
目錄
序言:揭開超級交易者的心智發展地圖
作者的提醒
第一章
專業技能的起點:尋找績效表現的利基
● 兩個交易者的故事
● 專業技能的基石
● 學習循環:驅動績效表現的引擎
● 讓交易者避開「學習循環」的原因
● 從享受樂趣到專業技能:菁英表現的發展歷程
● 時間:表現發展的共同要素
● 交易:許許多多的利基
● 交易者如何找到自己的利基?
第二章
啟動你的天能:如何找到正確的交易利基?
● 什麼是乘數效應?
● 交易者的乘數效應
● Step by Step找出自己的利基
● 爬上正確的梯子
● 市場機會:等式中的另一半
● 發掘自我的工具:模擬交易
● 尋找交易利基時的具體性格考量
● 交易利基的真正發現
● 每個人都能在交易領域獲得成功嗎?
● 導師在早期發展的角色
● 你的第一個學習循環:自我發現
第三章
進入正向學習循環:成為一個合格且勝任的表現者
● 定義交易中的「勝任」能力
● 專家的能力與勝任者的能力
● 明朗化經驗與沉浸式學習
● 失敗的交易者如何重建創造力?
● 召喚、天賦與成就快感
● 基本表現謬誤:努力不等於成功
● 培養表現者的認同感
● 舒適:交易者的死亡之吻
● 心流:驅動能力的力量
● 被市場淘汰的交易員提姆
● 交易者為什麼會失敗:自覺、能力與心情
● 你的第一層能力與第二層能力
● 韌性與能力
● 能力與模仿
第四章
提升交易能力的策略:觸發心流的最高學習法
● 從尋找利基到培養能力
● 學習的結構:建立鏡像
● 設計學習結構的方式:將任務分拆成不同的技能學習組件
● 組織你的學習:創造各式各樣的練習情境
● 設計你的學習:將技能重新整合至模擬表現中
● 專業人士與業餘人士
● 如何用「交易心理學」來訓練?
● 進階學生對導師的要求
● 交易者真的能輔導自己嗎?
● 增強交易能力的導師資源
● 發展交易能力時最重要的資源:模擬
● 發展交易能力時應該練習哪些技能?
● 開始提升交易能力:那些我曾獲得的最佳建議
第五章
從普通能力到專業技能:交易高手的蛻變之路
● 專業技能的演變
● 從能力到專業技能
● 走進專業交易員的交易室
● 找出交易專業技能的來源
● 刻意練習:專業技能的共同點
● 舒適區之外的表現
● 專業技能與內隱學習
● 表現中的內隱與外顯學習
● 專家與眾不同之處1:感知能力
● 專家與眾不同之處2:推論
● 專家與眾不同之處3:行動與反應
● 導師對專業技能的作用
第六章
攀登績效表現的金字塔:掌握交易技術、戰術與策略
● 成功與表現的技術
● 改善交易技術:我的交易健身房
● 精進交易技術的起點:觀察
● 觀察交易技術的檢查清單
● 風險管理的技術
● 機械式戰術資訊蒐集
● 當戰略失敗時:釐清是情緒問題?還是表現問題?
● 預測「交易者適應新市場的能力」的最佳指標
● 發展成功策略的最大障礙
● 自我觀察與錄影
● 沿著表現金字塔的錄像與自我評估
第七章
用科學方法改造績效表現:從診斷到強化的解決方案
● 交易者的表現與準備
● 為市場中的意外做好準備
● 交易者的績效表現:從藝術進化到科學
● 關於風險管理的註腳
● 心理典範與表現典範
● 每日績效表現衡量指標
● 深入探究績效衡量指標
● 交易日誌:自我觀察的重要工具
● 專業交易者會如何運用交易日誌?
● 設定目標:將自我觀察轉換成績效表現
● 當目標危害績效表現時
● 意象:讓目標變真實
● 找到尚未被發掘的交易優勢
第八章
扭轉績效表現的認知療法:當情緒扼殺你的獲利時
● 追究交易問題的根源
● 支離破碎的「自我」
● 失去交易能力的養家男人:掉進情緒黑洞的詹姆斯
● 交易者為什麼會調適失敗:認知的作用
● 進行認知療法之前應該知道的事
● 開始接受認知治療的詹姆斯
● 認知治療的第一個改變:詹姆斯做出轉變
● 下一個改變:詹姆斯收起他的槍
● 認知治療的成效
● 認知治療的第一步:找出無意識的習慣思維
● 認知治療的第二步:打斷並質疑負面想法
● 認知治療的第三步:為改變而努力
● 當認知治療失靈的時候
第九章
強化績效表現的行為療法:當創傷制約你的意圖時
● 什麼是「制約反應」?
● 創傷:了解極限制約
● 創傷與大腦:我們如何變成另一個人?
● 中度創傷:強大的新概念
● 交易是怎麼讓你受創的?
● 布瑞特博士給你的建議
● 行為治療的第一步:放鬆訓練
● 行為治療的第二步:找出觸發因素
● 行為治療的第三步:從意識層面處理觸發因素
● 暴露治療:加強意識的作用
● 暴露治療的第一步:產生「尤達狀態」
● 暴露治療的第二步:在「尤達狀態」中漸進暴露
● 適當的訓練是最好的治療
後記
一個專業交易者的養成與再造
● 少年交易者的畫像
● 大學生交易者的畫像
● 青年交易者的畫像
● 成功交易者的畫像
● 轉型中的交易者的畫像
● 居家交易者的畫像
● 成長中交易者的畫像
結語
成為真正自由的人
● 交易績效表現的要素
● 拉瑞‧康納斯的最後建議
● 交易的終極目標
● 自由的意義
● 自由的訓練
● 臨別贈語: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序言:揭開超級交易者的心智發展地圖
作者的提醒
第一章
專業技能的起點:尋找績效表現的利基
● 兩個交易者的故事
● 專業技能的基石
● 學習循環:驅動績效表現的引擎
● 讓交易者避開「學習循環」的原因
● 從享受樂趣到專業技能:菁英表現的發展歷程
● 時間:表現發展的共同要素
● 交易:許許多多的利基
● 交易者如何找到自己的利基?
第二章
啟動你的天能:如何找到正確的交易利基?
● 什麼是乘數效應?
● 交易者的乘數效應
● Step by Step找出自己的利基
● 爬上正確的梯子
● 市場機會:等式中的另一半...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