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推薦序〉臺灣音樂史上的重要精采篇章
李永得/文化部部長
活躍於臺灣音樂界一甲子的作曲家温隆信老師,有著豐富精采且激勵人心的人生,今將藉由其傳記的出版,讓更多人瞭解這位藝術家的生平,以及這六十年來臺灣音樂界的生態發展。
温老師自十三歲起便認定音樂是他一生的志業。在資源貧乏的年代裡,他不被周圍環境所困,無論生命中遇到多大的磨難,也從未放棄理想,在創作上不斷突破自我,從黯淡的歲月中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這種突破環境限制的勇氣與堅持,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
1975年,他以《現象II》一曲,一舉奪下荷蘭高地阿慕斯國際作曲大賽的第二大獎,奠定了他在國際現代音樂界的地位。他一生除了致力於創作現代音樂,還同時跨足流行音樂、出版兒童歌謠、成立錄音室、籌組樂團、為臺灣音樂教育奔走等眾多的事務。1980年代以後,他更協助政府機關建立藝文法規,同時在國際間為臺灣爭取音樂交流與發表的空間。其跨界、跨領域的挑戰精神,在樂壇締造許多重要的突破。
在《熾熱的音畫》一書中,我們能透過温老師的童年描述,看見1940年代菸農一家的生活樣貌。書中記錄的種種,讓我回想起當年還在客委會擔任主委時,有一次聽温老師提及早年他在高樹的情景,讓同為臺灣菸草業重鎮出身的我感同身受,也更加佩服他堅毅的個性。
這本書不僅描寫了温老師如何一步步成就自己,也記錄了他與當代許多重要音樂家的互動,使我們得以一窺1960、1970年代,臺灣音樂界的前輩們如何胼手胝足、開創新局的情景,也側寫出臺灣音樂歷史的發展脈絡。
本部近年來積極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工作,其中包含「重建臺灣音樂史」這項重要業務,針對臺灣音樂的歷史,進行蒐集、保存、研究、詮釋與推廣;同時,我們以歷史作為文化藝術發展的根基,為臺灣書寫文化歷史的定位。本書的出版無疑將為這個計畫增添一筆重要的史料。
誠摯的感謝温老師一路為音樂、藝術的奉獻與努力,為臺灣音樂的歷史留下精采的篇章。相信藉由本書的出版,我們能更瞭解臺灣現代音樂的發展,並借歷史觀察過去,策勵將來,繼而將這份對文化熾熱的心傳承下去,讓臺灣音樂進入世界的舞台,持續發光、發熱。
推薦文〉璀璨人生不留白
梁永斐/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一個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應該就是這個人能否在不同的時間、空間與環境下,皆能夠創造出令人激賞的能量變化。個人的思想和他的活動軌跡、每一個階段的境遇、以及他長久下來所累積的能力,彼此間會產生緊密相連的關係。這是一種很巨大的能量,可以在天地、社會及地理環境之間,均衡發展出令人感佩的人生詩篇。隆信兄應該就是這人世間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隆信兄是我的同鄉宗長。1950年代之後,就跟隨他的父母親,從屏東縣高樹鄉北上到臺北,一路就讀於幸安國校、成功中學、文山高中、國立藝專音樂科,每一個階段都有音樂陪伴著他成長。之後他選擇了音樂成為他一生的志業目標,雖然一路上遇到不少挫折,但他熱愛音樂的心卻從來沒有改變過。這種由意志累積下來的能量相當豐沛,從此,他毫不猶豫在音樂的道路上奔馳、學習、建構、蛻變、昇華,不斷追求更高的標準和理想。
1969年因家道突然起了變化,他服完兵役之後,開始扛起了不可抗拒的家庭重責。為了擺脫這種困境,他用盡了心思、使盡了力氣,想盡快脫離臺灣現有的環境,前往西歐國家讀書發展,並期盼尋找到一種能夠讓自己的專業快速增長的方法,於是他參加了國際比賽,期望讓讀書和賺錢能夠並行兼備,更希望達到一舉成名天下知的目標。他到荷蘭、維也納之後,個人際遇有了奇蹟似的發展,也驗證了《西遊記》中這首詩的要旨:「求經脫障向西遊,無數名山不盡休。兔走鳥飛催晝夜,鳥啼花落自春秋。微塵眼底三千界,未期何日是回頭。」
從其傳記一書中得知,他從1975年開始一直到1985年之間,足跡踏遍了大半個世界,讀書、遊學、遠距活動以及旅遊、工作……等,兼而有之。1980年代之後,他除了照顧父母親和家人,投注了更多的精神在學前兒童教育上,以及為教育年輕學子奉獻心力。在他擔任亞洲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總會的祕書長期間,他不斷為藝文界開創新的氣象,另一方面提出建言,協助政府擘劃音樂文化制度,也為大學規畫新的課程和系統。
1992年他完成了階段性的任務之後,離開臺灣再度踏上征途,將自己的事業與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結合在一起,陸續將國內優秀的音樂家、藝術家推介到國際舞臺,使臺灣的文化實力呈現在世界各地,讓世界看到臺灣。2002年他從美國紐約大學退休,回到洛杉磯和家人相聚,開始陪同夫人高芬芬女士一起打造一個從零開始的管弦樂團。六年後這個全新的年輕樂團受到美國社區的重視,並且一路為社區的青少年音樂教育以及當地演奏生態注入活力,直到2020年才告一段落。
他從年輕時代開始,就是一位熱愛音樂、藝術、文學、戲劇的音樂家,擁有多元的智慧、才能及多國語言能力,能在融通之後以新面貌展現於世人面前。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五、六十年來,他堅持尋夢踏實、行遍天下的理想,為自己、社會、國家、族群及世界努力創新,其開創大局的能力,令人讚賞有加。他的音樂作品和美術創作,在質和量上都令人驚嘆,是臺灣藝術界最值得敬佩的人物之一。
《易經》說:艮卦是止於腳趾。這六十多年來,他絕對是一位高瞻遠矚、動靜自如的人物。他一直堅持最初的本性,用他的雙腳不斷的走,去體驗人生每一階段的滋味。他的人生境界如同一座大山,裡面蘊藏了極高的智慧和能量。如今他即將步入八十歲,基底自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動他飛得高、走得遠,持續向前邁進,以完成人生的使命。
很高興能拜讀隆信兄的傳記書,更榮幸有機會為這一本有價值的書籍撰寫推薦文。
「微塵眼底三千界,未期何日是回頭。」三千世界從此不會再困擾他了。我願意給他滿滿的祝福和掌聲,他的人生是璀璨的,絕對不會留白。
推薦序〉如果以音樂書寫傳記
呂鈺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留聲機尚未發明前,世人欣賞的都是他們那個時代作曲家的作品。但錄音技術的發明以及唱片工業的發達,使得今人有機會欣賞過往許多技巧卓越的演奏家,展現著幾百年前名家作品的實際聲響。如此雖然豐富了耳朵的聆聽,但也擠壓了現代聽眾對於與他同時代作曲家作品的關懷,大眾對現代創作常常感到很陌生並加以排拒。想想貝多芬時代,聽眾耳朵所聆聽的,都是那個年代的「現代音樂」,但我們這個世代,聽眾的耳朵卻一再往前追尋,而忽略的當代的創作。
除了聽眾不重視現代音樂,1970年代以前的臺灣作曲家,囿於當時作曲師資匱乏,以及國門未開、資訊獲取不易等因素,對於20世紀發展於歐美樂壇的現代創作潮流,多數仍非常的陌生,對於西方作曲手法的運用,仍處於學習、嘗試與摸索階段。但即使如此,他們仍絞盡腦汁,發揮想像力,透過各種新創的手法,竭盡所能的創造出屬於這個時代的聲響,為我們描繪了當代文化下的聲音世界。而這中間,温隆信老師該算出類拔萃的一人。他是臺灣本土培育出來的第一批作曲家,早在1970年代,已締造多項紀錄:1972年獲得第一屆中國現代音樂作曲比賽創作獎(首獎),1972成為國人中第一位入圍國際作曲大賽的作曲家,及1975年以《現象二》一曲奪下荷蘭高地阿慕斯國際作曲大賽第二大獎,為臺灣作曲界締造里程碑級的光榮紀錄。
2003年我的研究《臺灣音樂史》一書出版時,因為希望能有一頁温老師的樂譜放入書中,而請人與在國外的温老師聯繫。當時温老師非常爽快的就答應此事,讓我心生無限感激。沒想到2021年,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新舊主任的交接典禮上,温老師就坐在我旁邊,讓我有機會與這位國人中擁有許多國際性榮譽的傑出音樂家致敬。
作為一位民族音樂學者,我認為聆聽各種音樂是打開「耳界」的關鍵。因此不論古典音樂、現代音樂、傳統音樂、世界音樂,甚至流行音樂,都是環繞在生活中的聲音。在現代音樂的領域中,我國許多現代作曲家為了尋找自身的民族風格,創作時常以本土音樂音階形式、旋律曲調、節奏特色、詩詞文學等為基礎來進行寫作。但在聆聽温老師的作品時,雖無法明確聽到這些元素,卻又有說不出的東方聲響意象包含其內,透過作者孫芝君的細膩筆觸,才知作曲家在尋求作品中的文化認同時,將音階、速度、氣韻、內涵等元素,無痕跡的融入多樣的現代創作手法中。此外,温老師那為了追求理想而奮鬥的人生,那永不妥協,在困境中不斷尋求解決方法的個性,以及化人生無奈為轉機的智慧與勇氣,都激勵了身為第一位讀者的我,重新將激情賦予音樂。
曾偶爾在一個音樂廣播節目中,聽到主持人訪問一位音樂學者。主持人問道:「如果您的傳記將以音樂書寫,您認為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是什麼音樂?」這對音樂人而言,是一個著實有趣的問題,而温老師的傳記內容,正可說是他那些由音符組成的,一首又一首的音樂所架構起來的篇章。而孫芝君的生花妙筆,正為這些作品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就生命史的角度而言,温老師的一生波瀾壯闊,他的成長過程緊扣臺灣現代音樂的歷史發展,觸及的面向既深且廣,又兼具強烈的個人理想追求,層層疊疊,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