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最佳童書
★美國青少年圖書館協會選書
★美國佛羅里達州陽光童書獎決選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文化部第三十八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
教育部106年度國民中小學新生閱讀推廣計畫優良圖書
相信一切不可能 可能!
當生老病死的生命自然法則瓦解,那麼,人類的生活、秩序、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又會是什麼樣的局面?對整個世界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青春可以重來,生命重新啟動,從此告別長大、變老的人生?
十一歲的艾麗不喜歡改變 ,她希望五年級可以不要結束,希望從一年級認識至今的好朋友不要漸行漸遠……她甚至還想念她親愛的金魚──獨一無二的哥帝十三世。
一天,有個奇怪的十三歲男孩突然出現,這個男孩個性霸道、講話機車,最詭異的是,感覺跟外公有點像,而且還戴著外公的戒指!艾麗的外公梅文是個執著於研究如何「長生不老」的科學家,難道外公成功讓自己返老還童了嗎?
這對夢想以科學改變世界的祖孫女,反而先翻轉了彼此的人生……
這本溫暖、風趣又充滿智慧的小說寫到青春、年老、生命、死亡、愛、人生的可能,以及——別忘了——金魚!
──美國《紐約時報》
作者簡介:
珍妮佛.霍姆(Toon Tellegen)/文
自幼成長於醫學家庭,父親是小兒科醫師,母親則是小兒科護士。對珍妮佛來說,打開家中冰箱看見裡面有裝著血液瓊脂的培養皿,是很稀鬆平常的事,那些是她父親用來培養細菌的。抗生素、沙克,以及科學如何改變了世界,更是她從小聽父親成天掛在嘴邊的話題。
珍妮佛.霍姆是榮獲三次美國紐伯瑞文學獎的《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她並和弟弟馬修.霍姆(Matthew Holm)共同創作了榮獲「漫畫界的奧斯卡」美國艾斯納獎(Eisner Award)、深受小孩歡迎的《老鼠寶寶》(Babymouse)和Squish系列漫畫。
珍妮佛目前和丈夫與兩個孩子定居加州。想了解更多,歡迎參觀她的網站:http://www.jenniferholm.com/
譯者簡介:
劉清彥/譯
對科學一竅不通,但科學家的傳記倒是讀了不少,深深感佩那些以自己的研究和發現改變世界的科學家。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夠透過書寫,為這個世界帶來一點點美好的改變。
和小朋友說了三十年故事,為他們翻譯和創作了超過三百本童書,目前正致力於將兒童文學與自己的傳播專業結合,主持了電視和廣播節目,還得了兩座金鐘獎。
章節試閱
【內文試閱】
你無法教導一個人任何事情,只能幫助他發現自己內心的東西。
——伽利略
第1章 哥帝
我還在念托兒所的時候,有個名叫史塔莉莉的老師,她喜歡穿紮染的彩虹花紋洋裝,而且經常拿燕麥和亞麻做成的餅乾來給我們吃,那種餅乾一點味道也沒有。
史塔莉莉老師教我們點心時間要乖乖坐好、打噴嚏時要用手肘掩鼻,還有,絕對不能把培樂多黏土吃進肚子裡(因為大多數的小孩都覺得那可以吃)。有一天,她讓我們每個人都帶一條金魚回家,那是她在寵物店以十條一塊美金的價格買來的。放學前,她還特別叮囑了我們的爸爸媽媽。
「這條金魚能夠教導你們的小孩有關生命教育的課題。」她向每個家長解釋:「金魚的壽命不長。」
我把自己的那條金魚帶回家,給牠取名叫「哥帝」,就像世界上的其他小孩一樣,我也認為自己很獨特。沒想到,哥帝才是真正獨一無二的傢伙。
因為,哥帝不會死。
就算班上同學的金魚都已經進了天堂的大魚缸,哥帝還是活得好好的。等到我上幼兒園了,牠還活著;上了小學一年級,牠依然活著;升上二年級、三年級和四年級,牠也都一直好端端的。然後到了五年級下學期,一天早上我走進廚房,終於看見那條金魚肚子朝天的浮在魚缸裡。
我告訴媽媽的時候,她歎了口氣。
「牠其實沒有活很久。」她說。
「妳開什麼玩笑?」我說:「牠足足活了七年吔!」
她對我笑一笑之後說:「艾麗,牠已經不是最初的那條金魚了。第一條金魚只活了兩個星期,牠死了以後,我又買了一條放進魚缸裡。這麼多年來,已經換過好幾條金魚了。」
「那麼,這是第幾條?」
「不幸的第十三條。」她對我做了個古怪的表情。
「牠們都很不幸。」我特別強調。我們為不幸的哥帝十三世,舉行了一場馬桶葬禮,然後我問媽媽,我們能不能養一隻狗。
第2章 拼圖
我們住在一棟看起來像鞋盒的房子裡,有兩個房間和一間浴室,而且馬桶一天到晚堵塞。我偷偷揣想,可能是那些被沖進馬桶的魚在作怪。
我們家的後院很小,只有一小塊剛好放得下一張桌子和幾把椅子的水泥地。這就是媽媽不讓我養狗的原因。她說這樣對狗很不公平,因為狗需要真正的院子跑跑跳跳。
我的臨時保母妮可走進廚房時,我正在餐桌上拼拼圖,整張桌子都被拼圖占滿了。
「艾麗,妳好像永遠拼不完吔!」她問:「到底有幾片啊?」
「一千片。」我說。
那是紐約市相片的拼圖,一張滿是黃色計程車的街景。我超愛拼圖,因為我喜歡試著把東西拼在一起的感覺,讓凹陷和凸起的地方契合,最後拼上角落完美的那一片。
「總有一天,我要站上百老匯的舞臺。」她對我說。
妮可有一頭長長的奶油色頭髮,看起來應該可以去拍洗髮精的廣告。我媽在當地高中執導《羅蜜歐與茱莉葉》時,她在戲裡扮演茱莉葉的角色。我媽是高中的戲劇老師,我爸則是演員。他們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不過兩人還是朋友。
他們總是對我說,我必須找到自己熱衷的事。他們尤其希望我能愛上戲劇,偏偏我一點興趣也沒有。有時候我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生錯家庭了。我只要一站上舞臺就緊張得要命(已經看過太多演員在臺上忘詞了),對幕後工作也興趣缺缺(最後總是負責燙戲服)。
「喔,對了。妳媽打了電話,說她會晚一點回來。」妮可說完遲疑了一下,又補充:「好像是要去警察局接妳外公。」
我以為自己聽錯了。
「什麼?」我問:「他沒事吧?」
她聳了聳肩。「妳媽沒說,不過她說我們可以叫披薩來吃。」
一小時後,我的肚子已經塞滿披薩了,但是疑惑仍然未解。
「我媽有沒有說,外公為什麼會和警察扯在一起?」我問。
妮可一臉狐疑。「沒有,他常常惹麻煩嗎?」
我搖搖頭,回答:「應該沒有。我的意思是,他那麼老了。」
「有多老?」
我不確定。事實上,我從來沒有想過這件事。對我來說,他看來就是那副「老態龍鍾」的模樣:滿是皺紋、頭髮花白,還拄著枴杖。很典型的老爺爺。
我們一年只會看見他兩、三次,通常是在中國餐館。他總是點蘑菇雞片,還會偷偷把醬油包帶回家。我常納悶,他拿那些醬油包回家做什麼?他住的地方離我們不遠,可是他和媽媽處得不太好。外公是個科學家,而且認為搞戲劇是不正經的工作。他到現在還在氣媽媽沒有跟隨他的腳步上哈佛大學。
遠處傳來汽車防盜器響起的聲音。
「或許他出車禍了。」妮可猜測。「我不明白為何大家老是罵青少年不會開車,老人家更糟吧!」
「他已經不開車了。」
「或許他走丟了。」妮可輕敲著頭說:「我的鄰居有阿茲海默症,一天到晚跑出去,然後被警察送回家。」
聽她說話的語氣,好像在描述一隻狗。
「真悲慘。」我說。
妮可點點頭。「一整個悲慘得徹底。她最後一次走丟的時候還被車子撞到呢!是不是很慘?」
我張大嘴巴看著她。
「但我相信妳外公沒事的。」她說。
接著她把頭髮撥到背後,笑著說:「嘿!要不要弄些爆米花,一起看部電影呢?」
第3章 戒指
暖和的空氣從臥室的窗戶吹進來。我們住在舊金山陰涼面的海灣區,九月底的夜晚應該很涼爽,但是今天晚上好熱,彷彿夏天依舊徘徊著,不願離去。
我向來很喜歡自己房間的布置,但最近倒是有了一些轉變。房間牆上貼滿了我和最好的朋友布雅娜一起創作的指印畫。我們從一年級就開始了,隨著年級升高,也不斷增加新的指印上去。你可以從畫中看見我的指印由小變大,就像我的成長時空膠囊一樣。
然而,這個學年、甚至整個暑假,我們連一張圖都沒有畫,因為布雅娜找到了新的嗜好:打排球。她每分每秒都在練球,連週末都馬不停蹄的參加聯賽。事實上,我已經不確定她是否仍是我最好的朋友了。
車庫的門終於嘎嘎開啟時,已經很晚了。我聽見媽媽在玄關和妮可說話,我走向前去。
「謝謝妳願意留到這麼晚。」她對妮可說。
媽媽一臉疲憊,睫毛膏已經暈染到眼睛下方,嘴脣上的口紅也已抿得一點不剩。她原本的髮色跟我一樣是髒髒的金黃色,可是她染過了。現在是紫色的。
「不客氣。」妮可回答。「妳爸爸還好嗎?」
媽媽的臉上突然閃過一抹無法解讀的神情。「喔,他還好,謝謝妳的關心。需要我載妳回去嗎?」
「我自己回去沒問題!」妮可說:「還有,瑪莉莎,我要告訴妳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
「什麼事?」
「我在購物中心找到工作了!是不是很棒啊?」
「我不知道妳在找工作。」媽媽一臉困惑的說。
「沒錯,因為我本來不認為他們會錄用我。那真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在購物中心的耳環店!」
「什麼時候開始?」媽媽問。
「這就是個難題了。他們要我明天下午去上班,所以我不能再陪艾麗了。我真的很想早點告訴妳,可是……」
「我了解。」我聽得出來,媽媽的口氣有點壓抑。
妮可轉向我。「忘了告訴妳,我可以有員工價喔!是不是很棒呢?歡迎隨時來我們店裡。」
「喔,好啊!」我說。
「我該走了。」她說:「晚安!」
「晚安。」媽媽像隻應聲蟲似的回答。
我和媽媽站在門邊,看著她走出去,消失在黑夜中。
「她剛剛辭職了嗎?」我有點驚訝。
媽媽點點頭。「今天變成需要紀念的一天了。」
我凝望著黑夜,想再看看我的保母最後一眼,卻看見了另一個人:一個留著長髮的男孩。他就站在我們前院草坪那棵衰老枯槁的棕櫚樹下,周圍到處是枯乾的褐色大葉子。媽媽說,那棵樹早該砍掉了。
那個男孩身材修長,臉部線條剛硬,看起來大概十三、四歲吧!有時候,很難靠外表來判斷男生的年紀。
「妳們該把垃圾拿出來了。」那個男孩大聲對媽媽說。明天是倒垃圾的日子,我們的左鄰右舍都已經把垃圾桶搬出來,在街上排列整齊了。
「你願意進來了嗎?」媽媽對那個男孩說。
「妳上一次為草坪施肥是什麼時候?」他問。「這裡都長出螃蟹草了。」
「很晚了。」媽媽一邊說,一邊不太耐煩的把門撐開。
我猜他可能是媽媽的學生。有時候他們會來幫媽媽把東西從她那輛老舊的大貨車搬出來或搬進去。
「如果妳的房子想維持好價錢,就要好好維護。」他說。
「快進來!」
那男孩不太情願的拎起一個大行李袋,走進我們家。
他看起來不像那些典型的劇組小夥子,他們通常穿著比較方便工作的牛仔褲和T恤。這個男孩則是穿著皺巴巴的細條紋襯衫、卡其色的人造纖維褲、手肘有補丁的花呢外套和皮鞋。不過,他的襪子最為顯眼——黑色紳士襪,你絕對不會看到任何一個中學男孩穿那樣的襪子。他看起來就像一副要去參加猶太成年禮的模樣。
他用銳利的眼神盯著我。
「妳有拿書卷獎嗎?」
我嚇了一跳,不過還是回答他。
「喔,我們還沒發成績單。」
這個男孩似乎有點眼熟。他的頭髮是深棕色的,濃密又蓬亂,髮梢染成了灰色。會是媽媽戲裡的演員嗎?或許是吧。
「你是誰?」我問他。
他沒有理我。
「如果妳將來要和別人競爭申請博士班,最好把成績顧好。」
「博士班?她才十一歲吔!」媽媽說。
「起步永遠不嫌早。說到這兒,」他指著媽媽的外衣說:「這就是妳工作時的打扮?」
媽媽喜歡搜括學校劇團的衣櫃。今天早上她出門時穿的是垂地的緞面黑色長裙,上衣則是有裝飾褶邊的詩人襯衫,再搭配一件短外套。
「也許妳該考慮買一套像樣的褲裝。」他提議。
「你還卡在石器時代,我明白。」媽媽犀利的回應。
接著,他轉過來看著我,打量我身上這套睡衣——無袖短上衣搭配短褲。
他說:「為什麼妳的睡衣這麼短?長睡袍到哪兒去了?難不成妳和妳媽一樣是個花痴啊?」
「像她這樣年紀的女孩都穿這種睡衣。」媽媽代我回答。「還有,我才不是什麼花痴!」
「妳鐵定是個花痴,要不然怎麼會跟男人私奔。」他說。
「我是在熱戀。」她咬牙切齒的說。
「博士學位的有效期限比戀愛長多了。」他回應。「現在回學校還不算太遲,妳仍然可以拿個真正的學位。」
這番揶揄交戰的畫面喚起了我的記憶,彷彿是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我仔細端詳著這個把髮梢染成灰色的男孩,他很自在的站在我們家客廳裡,右手掌不斷的開開闔闔,好像習慣要抓著什麼東西似的。他的中指套著一枚沉甸甸又寬鬆的金戒指,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學校的紀念戒指,就是你在大學裡買的那種。戒指看起來有點老舊磨損,中間還鑲了一顆紅寶石。
「我看過那枚戒指。」我猛然想起自己看過它戴在誰的手上了。
我凝神注視著那個男孩。
「你是外公嗎?」我脫口而出。
【內文試閱】
你無法教導一個人任何事情,只能幫助他發現自己內心的東西。
——伽利略
第1章 哥帝
我還在念托兒所的時候,有個名叫史塔莉莉的老師,她喜歡穿紮染的彩虹花紋洋裝,而且經常拿燕麥和亞麻做成的餅乾來給我們吃,那種餅乾一點味道也沒有。
史塔莉莉老師教我們點心時間要乖乖坐好、打噴嚏時要用手肘掩鼻,還有,絕對不能把培樂多黏土吃進肚子裡(因為大多數的小孩都覺得那可以吃)。有一天,她讓我們每個人都帶一條金魚回家,那是她在寵物店以十條一塊美金的價格買來的。放學前,她還特別叮囑了我們的爸爸媽媽...
推薦序
【導讀】
相信一切可能
劉清彥(資深兒童文學工作者)
科學的不朽榮譽,在於它透過對人類心靈的作用,克服了人們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
——愛因斯坦
看報紙的時候,角落一行不起眼的小標攫住了我的目光:「平均每年發現上千種新的海洋生物……」
這則小新聞在生物學家眼中或許稀鬆平常,對我這個從小泡在文學中長大的人來說卻倍感驚奇。我以為,自然科學家們對這個世界物種的探究,早已揭去上帝創造的神祕面紗,那些在「探索」、「國家地理」或「動物星球」等電視頻道上露臉的物種生態,已經夠令人讚歎了,沒想到,光是海洋裡,每年都還可以發現上千新物種,還存在著難以計數的未知。莫非,上帝仍在持續祂的創造大業?
「未知」激發了人類的求知欲望與熱情,卻也帶給我們對難以掌控事物的疑慮和畏懼。愛因斯坦說:「科學是永無止境的,它是個永恆之謎。」為了解開各種存在於自然與科學中的謎團,科學家們埋首於鑽研的領域中觀察、實驗和研究。於是,他們解開了一個又一個謎團,為人類帶來各種新奇的資訊和知識,發明了劃時代的嶄新事物,將人類文明不斷往前推進,卻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影響,甚至災難。
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明矽藻土炸藥的時候,大概不會想見,這樣的發明會對世界造成毀滅性影響,他也因此成為軍工裝備製造商,為自己賺得天文數字財富。只是,待他不久於世,驚覺自己的發明已經演變為完全無力駕馭與摧毀的龐然怪獸時,也只能捐出財產,成立諾貝爾獎,作為對這個世界最誠摯的歉意與彌補。同樣的,富蘭克林在雷電交加的暴風雨中升起風箏時,他可能知道電力會為人類的生活帶來迥異過往的改變,但可能沒有料到,人類會因為過度使用電力,而造成地球暖化的生態浩劫。
或許因為我沒有伽利略所說的那種追求科學需要的「特殊勇敢」,所以才成為一個膽小的文人。不過,從文人的角度看科學,或許更能參透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的話:「科學發展的終點是哲學,哲學發展的終點是宗教。」
翻譯這本書反覆琢磨文句時,心中不禁暗忖,這會不會也是作者珍妮佛.霍姆創作這個故事的初衷?
對於艾麗那個擁有兩個博士學位的外公來說,鑽研自己畢生的科學研究成了他難以撼動的信念,他相信自己的研究與發現成果(甚至不惜拿自己作實驗),也認為科學凌駕於所有學問之上,因此不屑於熱衷戲劇的導演女兒所做的一切。故事中的極大篇幅偏重於這位返老還童的科學家,如何引導外孫女認識科學的意義與價值,穿梭其中的過往科學家和他們的偉大成就,成了最佳的說客和例證。
然而,對於從小浸淫在文學與戲劇的艾麗來說,在同時吸收了來自科學與文學的養分之後,卻在也在過程中經歷了自己的摸索、探究、觀察、驗證與思考。於是,科學與文學在她的生命中撞擊出新的火花,使她在最後得以像個小哲學家似的,一語中的讓外公明白,他一心執著的「長生不老」研究最核心的倫理問題:一旦生老病死的生命自然法則瓦解,那麼,人類的生活、秩序、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在自由意志下的抉擇,又會是什麼樣的局面?對整個世界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恍然徹悟的外公也終於願意放下自己單從科學看待人生的偏執觀點,隨著《麥田捕手》主人翁霍爾頓.考爾菲德的腳步,出發尋找生命的純潔與真理。
作者將科學與文學的各種主張、信念與內涵,巧妙的編織在整個故事當中,適時的各自表述,彼此辯證。科學派的外公與人文派的女兒儘管格格不入,卻也都在追尋相同的目的:努力從自己的角度釐清生命的樣貌與奧祕。而夾在他們當中的女孩艾麗,則穿針引線的引領讀者將兩個看似對立的領域連結起來,並且透過不斷提問,讓不管是立於科學或文學基礎的讀者,都有機會學習從對方的角度來審視這些問題。
成長於醫生家庭的珍妮佛.霍姆坦言,即使從小生活在充滿科學的環境,對科學家與他們的成就如數家珍,但是就寫作而言,「這本書簡直就是一頭可怕的野獸」。她花了四年時間,捨棄了難以計數的草稿,在好幾次就要放棄的情況下,才努力完成這本自己寫作生涯中「最困難的著作」。她頻頻質疑自己是否要為了完成這本書而挑戰或打破許多傳統法則。但是,就在她深陷兩難困局時,已逝的醫生父親挑戰與打破傳統法則的勇氣和堅持的態度,給了她十足的力量。「這本書是為了父親寫的。」她說。
她非常感謝父親給了她完全的自由,讓她可以隨心所欲的去探索自己的人生,追求心中的想望。她從未忘記父親的諄諄叮嚀:「相信一切可能。」因為,這不僅是科學研究的基本精神,也是造就豐富人生的重要信念。
【自序】
科學總是能帶給我寫作的靈感。故事中的艾麗一角,其實是源於一個和我非常親近的人: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威廉.溫德爾.霍姆(William Wendell Holm)是醫學博士,曾經參與過兩場科學家扮演著吃重角色的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對抗小兒痲痺症的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在海軍服役,後來成為小兒科醫師,為小孩接種疫苗抵抗小兒痲痺症。在我成長過程中,家裡的冰箱總是有裝著用來培養細菌的血液瓊脂培養皿,就和鄉村起司放在同一個層架上。
這本書中所提到的每一位科學家都真有其人,不管是伽利略、牛頓、巴斯德、居禮夫人、歐本海默和沙克,他們的研究和發現不僅改變了世界,影響也持續至今。
只要常常觀察周遭的世界,提出問題,和老師討論,你也可以成為科學家。千萬不要輕言放棄。
從過往科學家的成就獲得靈感,你也會為自己的發現深深著迷。
不過最重要的是,相信一切可能。
特別感謝「科學歷史學會」(History of Science Society)的執行主任羅伯特.馬龍(Robert J. Malone)的協助。
【導讀】
相信一切可能
劉清彥(資深兒童文學工作者)
科學的不朽榮譽,在於它透過對人類心靈的作用,克服了人們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
——愛因斯坦
看報紙的時候,角落一行不起眼的小標攫住了我的目光:「平均每年發現上千種新的海洋生物……」
這則小新聞在生物學家眼中或許稀鬆平常,對我這個從小泡在文學中長大的人來說卻倍感驚奇。我以為,自然科學家們對這個世界物種的探究,早已揭去上帝創造的神祕面紗,那些在「探索」、「國家地理」或「動物星球」等電視頻道上露臉的物種生態,已經夠令人讚歎了,沒...
目錄
1. 哥帝
2. 拼圖
3. 戒指
4. 魔法師
5. 水母
6. 脆皮玉米熱狗
7. 小城故事
8. 可能
9. 水果
10. 沙克和歐本海默
11. 二十四號大樓
12. 葡萄乾巧克力
13. 古埃及十字架
14. 起司
15. 實驗室助理
16. 拖鞋
17. 友誼定律
18. 學位
19. 神燈裡的精靈
20. 瘋狂科學家
21. 蠟燭
22. 發育疼痛
23. 外送披薩
24. 諾貝爾獎
25. 寒顫
26. 木乃伊
27. 後來
28. 觀察
29. 快樂的開始
1. 哥帝
2. 拼圖
3. 戒指
4. 魔法師
5. 水母
6. 脆皮玉米熱狗
7. 小城故事
8. 可能
9. 水果
10. 沙克和歐本海默
11. 二十四號大樓
12. 葡萄乾巧克力
13. 古埃及十字架
14. 起司
15. 實驗室助理
16. 拖鞋
17. 友誼定律
18. 學位
19. 神燈裡的精靈
20. 瘋狂科學家
21. 蠟燭
22. 發育疼痛
23. 外送披薩
24. 諾貝爾獎
25. 寒顫
26. 木乃伊
27. 後來
28. 觀察
29. 快樂的開始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