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讓人勇敢面對人生轉機的書!
日本知名內科醫師、藥害研究中心理事長,嚴峻指出:
無法正視現實的「深層心理」,將會引發精神上與肉體上的疾病!
據說人本來就有一套自我設定,「會依存」、「會自我辯解」,這就是所謂「心靈的絕對法則」。本書透過解說19項「心靈的絕對法則」探討人的心理活動,並傳授如何坦然面對問題發生的實際原因。
全人類都在逃避現實!
一個真正獨立的人,可以維持自己的重心,同時眼觀八方。
從本質的角度正視目標,能決定一切的從來不是金錢,而是人類的思想!
人有「心理創傷與困境」、「支配欲」、「反動」、「依存」、「被害者意識」等各種負面情緒。根據研究指出,這些情緒會營造出不幸的環境,進而影響肉體,導致疾病。為了消除這些負面情緒,坊間充斥打著「愛」、「療癒」、「言靈」等名號的營利行為。
然而,作者將這一切稱為「鉤癮商機的促銷手段」。為了轉換負面情緒而尋求近在眼前的愛或療癒,此舉形同以身試毒。真的想要轉換負面情緒,唯有找出造成負面情緒的原因,並且坦然面對。
作者為日本診所院長與內科醫師,亦為藥害研究中心理事長,他認為,社會上有人只在臉書找找資料,就心滿意足;他們天天在臉書上寫著「想改善社會」、「想幫助有困難的人」,文章裡又是「醫療知識」、又是「飲食知識」,一下探討「營養」、一下「愛」來「愛」去,偏偏這些人內心都懷抱著無聊透頂的陰暗面。
作者深切希望有更多人理解「心靈的絕對法則」,正視人類的現實,進而打破虛無主義,理解問題發生的真正原因並尋求解決。
AMAZON讀者五顆星推薦
◉作者基於絕對法則所批判的事物,最後都會像小說埋設伏筆似的一一解密,相當發人深省的一本書。
◉我覺得這是一本嚴肅探討人類本質與缺點的書。瀕臨毀滅的人類如果不承認自己的黑暗面與缺點並加以改善,便毫無未來可言。但這本書的內容讓我感到人類或個人仍是有必要踏出正確的第一步。
◉我讀過各種自我啟發書籍,覺得這本書寫得很精彩。它不會只談漂亮的場面話,而是一併點出當前日本欠缺的部分與今後的課題。這本書的內容不能說全然正確,但是不失為面對嶄新生活方式的新知。
作者簡介:
內海聰(内海聡)
Tokyo DD Clinic院長。內科醫師。1974年生於日本兵庫縣,筑波大學醫學專門學院畢業。曾任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附屬東洋醫學研究所研究員,東京警察醫院消化內科醫師,以及牛久東洋醫學診所院長,2013年開設Tokyo DD Clinic。非營利法人藥害研究中心理事長。
近期著作有《まんがで簡単にわかる!薬に殺される日本人(暫譯:漫畫圖解 被藥物毒害的日本人)》(ユサブル)、《ワクチン不要論(暫譯:疫苗無用論)》(三五館シンシャ)
譯者簡介:
張奉嘉、林亞碧
專職日文翻譯
章節試閱
第2章「觀察事實的絕對法則」
●判斷一個人的標準只有「行為」
接下來將為各位逐項解說法則,首先從「觀察事實的絕對法則」開始。這項法則換個說法,便是「所有人說的話全是謊言」。這項法則十分簡單,它本身就是至高無上的法則,卻也是人類最難以理解的一項法則,以致於日常生活中總是被騙。
這是心理學問的基礎,而人的心理可分為表層心理與深層心理。一般常用冰山來比喻人的心理,表層心理是認知到「我就是我」的自我、自以為聰明實則愚蠢的自我。深層心理是沉在水面下方的冰體部分,亦即內在的自我、自己難以理解的自我。與其說當前任何一位臨床心理學專家都無法自我認知這一切,倒不如說臨床心理學本來就是心理上最似是而非的領域,箇中含意請參閱拙作《精神科は今日も、やりたい放題(暫譯:精神科今天也一樣胡搞瞎搞)》。
言歸正傳,相較於表層心理,深層心理是更基本的、更欲望的、更本質的,也更天命的。我們日常生活中便是如此靈活運用表層心理與深層心理。
就結論而言,「行為」乃是評判一個人的唯一標準。只有習於逃避或深層心理扭曲的人才會說「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價值」、「人類期望與和平共存是很美好的事」、「這不是你的錯,不要苛責自己」。或者反過來找一堆藉口說「我的能力不夠,所以辦不到」。
分析一個人的深層心理並無他法,唯有觀察他的所有行為與事情結果。因為人的話語僅是表面的醜陋面具,而人的行為則是深層心理的體現。因此,最好藉由觀察歷史(即使是人物)來評判一個人。
●死命維護「玻璃自尊」的日本人
最能代表日本人醜陋一面的話語,諸如「注意言詞」、「小心言靈(譯註:日本有所謂的言靈信仰,意指言語本身具有靈魂)」、「把人當傻瓜的人實際上更蠢」等等。騙子相當重視話語,畢竟不做好表面工夫的話,就會暴露自己的本性。至於動輒把責任推給別人或其他國家,以及在網路上誹謗中傷他人,在在證明人只對謊言與八卦感興趣。而那些誹謗中傷他人的人,甚至不會在臉書或推特上顯示自己的照片與本名;他們絕對不敢表露身分。
日本人之所以產生這種行為,是為了維護「玻璃自尊」。對於日本人乃至於人類這個種族來說,即使某篇文章所寫的內容並不是針對特定對象,讀了也會覺得是在直接嘲弄自己。因為大多數人多少做過虧心事,所以死不認帳並且想盡辦法蒙混搪塞。因此,許多日本人讀了文章後,想必腦海會忍不住浮現種種藉口與抱怨。
其實日本人心裡明白,自己就是個騙子。正因為無法面對事實,才會難以忍受一針見血的內容,於是找合理的藉口掩飾自己的愚蠢。像是「不過」、「可是」、「話雖如此」等等,總之不停地說謊蒙混。
日本人不過是虛有其表,實際上是很無禮的種族。發表言論時,表明自己的身分是基本原則。但是日本人在現實生活中卻是不在臉書上顯示自己的照片、不標示在哪工作,匿名訊息氾濫成災。在推特上匿名抨擊首相的話,資訊窮人(譯註:泛指資訊量匱乏、資訊素養不足的人)往往會一窩蜂地附和盲從拚命轉推。也許是因為這種感覺很爽快吧。
對於光說漂亮話以及只會匿名發文的人,建議最好要仔細觀察這個人的行為與發文內容的可信度。
●醜陋的靈性語言
其他國家的情況或許也與日本如出一轍,但日本人因為自己住在日本,便覺得沒有比日本更好的國家。然而,只要調查一下就知道,日本的天皇史、貴族史、農耕史全是由謊言堆砌而成,但是已被奴化的國民一點也不想面對現實。以愛國者自居的人聲稱日本是美好的國家,而他們的深層心理其實明白日本何等荒腔走板又不美好。可是,一旦對深層心理直認不諱,自我認同就會岌岌可危,只好繼續堅持日本是個美好的國家。
靈性提升與靈性語言同樣無甚區別。當他們使用靈性提升(=Ascension=アホンション)一詞時,表面上看似在祈願提升人類的層次,但是背後的深層心理卻是沉浸在唯我獨尊的優越感裡。
我想各位已經明白,主張與訴求的背後一定存在著與話語完全相反的深層心理。這就是「觀察事實的絕對法則」的主要內容。
●話語根本無法成為判斷依據
這種深層心理和以此為基礎的行為,在發生問題或實際工作的時候,一旦遭遇人為變數,就會出現明顯的破綻。若是想從事諮詢行業,就得一眼看出其中的破綻。
姑且不論不願面對核電問題的日本人,從反核派面對其他問題時極為無知的一面(例如醫療與飲食方面的問題,以及後面會提到的新冠肺炎之亂),即可證明參與反核運動的人群中究竟有多少騙子。這些人不是透過反核運動吸取甜頭,就是對所有事情畏首畏尾,或是假裝反核,陶醉在自己處在正確立場的錯覺中。
我要再次強調,一個人的話語、主張等要素,不能成為判斷的依據。我對花言巧語的人一概不信任,主要是因為我能看穿他們背後的深層心理。滿嘴花言巧語的人一旦被人戳破本質,就會以齷齪言行加以反擊。當他們態度丕變的那一瞬間,對我來說有種莫名的快感,這世上似乎把這種反應稱為惱羞成怒。
若是了解深層心理如何反映在人的行為,就能以不同的角度觀察世上發生的所有事情。舉例來說,「偽善」是最能代表深層心理的詞語及行為,世上比惡更惡、更不誠實的莫過於偽善。所謂的惡,是好是壞或許還有待商榷,但換個角度來看,它無疑是最誠實的。
總而言之,偽善是一種掩蔽人類深層心理的行為,偽善必定會激起人的欲望。偽善這種行為冀望別人誤以為自己是正確的,沒有任何行為比偽善更能憑自己的主觀價值衡量善惡。後面的第十五章會提到,「心靈的絕對法則」之中,本質上並不存在善與惡;但是初步來說,偽善可說是兩面派的典型行為。
●語言背後的深層心理會顯現在行為上
從深層心理的觀點來看,很明顯的,人類基本上只存在「想要控制別人」的欲望。後面的第六章會提到這項絕對法則。有些父母及老師把「發展遲緩」的病名扣在孩子頭上,便是將深層心理藏在「為孩子好」的外殼下,但那層外殼其實是父母想要逃避責任的藉口,以及老師維護自尊心的手段。有的人將「腦袋有問題」的標籤貼在別人身上,當下的深層心理不過是卑劣地堅稱自己的信念與意見比別人更好罷了。有的人在至交或伴侶、親人生病時宣稱要治好對方,當下的深層心理便是受到偽善心理所掌控,希望別人認為自己是好人,實際上卻不願承認本身的控制欲強烈到足以影響自己的行為。
如此一來,就會讓人覺得「堅持主張」本身便是最幼稚的行為。不妨仔細觀察,堅持正義的行為或者使用「應該~」一詞以及渴望被傾聽的願望,這些都來自深層心理的哪一部分。
照理說,如果正義真的存在,不需要特意主張也有朝一日能夠實現。然而,在歷史上,正義從未在這世間普遍實現過。在人類社會中,殺人如麻的才有資格打著正義旗號。
歸根究柢,所謂的堅持主張,就是偽裝成「替別人著想」的行為。而偽裝成「替別人著想」,也可以說是滿足自己的深層心理的表現。
●不採取行動的日本人理所當然會不幸
如今的世界似乎處在滅亡倒數的危機時刻,但人類仍是滿口正面思考謊言的騙子。那些說著「我無法容忍這世上的種種矛盾」、「我想為了孩子盡力而為」的父母就是這種人。
說點個人題外話,談到「社會毒」(譯註:意指由人類社會所製造的違反原始生物世界的物質總稱。例如含有大量食品添加物或人工甜味劑的食品。出自內海聰的著作《医者とおかんの「社会毒」研究〔暫譯:醫師與媽媽的「社會毒」研究〕》)這個話題,免不了會引起諸多抱怨,「買什麼好呢?」「不用擔心這個,因為沒什麼好買的。」「想太多會傷身啊。」「那要去哪買比較好?」既然如此,不如成立一個能滿足購買欲的平台吧。要是我(內海聰)自己來開一間直銷的複合精品店,向大眾介紹基於自己的理論所製作的優良產品,並且透過宣傳銷售賺到一點小錢,想必也會被罵,「為了賺錢滿口謊言」、「為了賺錢故意弄得人心惶惶」、「只為沽名釣譽的爭議商機」。雖然這一點有些令人厭煩,但我還是能從中感受到身為虛無主義者的快感。
沒錯,我所做的正是沽名釣譽的行為,就當我是發財主義吧。
至於那些只會抱怨的人,如果羨慕我,乾脆自己也去開一間這種店鋪,找一些稀奇古怪的商品來販售,藉此沽名釣譽賺錢吧。反正任何人都能輕易開公司、雇人手,甚至出名到足以引發爭議,索性放手去做。就算面對庫存管理或庫存風險,或者在投資初期借款,甚至在遭受批判時全權負起責任,這些都沒什麼大不了,與其發牢騷不如勤快一點。話雖如此,但我認為只會口頭批評的人,絕對不會有所行動。
光說不練,只蒐集有利的資訊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如此對人類的本質一無所知的日本人,理所當然總是不幸。
●了解以及擁有知識是無用的
日本人自己不願努力,反而對堅持不懈獲致成功的人產生嫉妒心,並對成功者的失敗或潦倒喜不自勝。如果想成為富豪,只需捨棄微不足道的名聲與體面,勇於承擔風險,不必在意是否惹人厭,都要積極採取行動。除此之外,也要仔細觀察事實,才能立刻了解對方是否在說謊,不會輕易被言語所惑。
話說回來,所謂的「吸引力法則」不過是終極的騙人理論,只是將後面會提到的「頻率的絕對法則」曲解後大肆宣傳的概念罷了。畢竟人類所面臨的問題並不止如此。這一點會在第3章說明。
現代日本人彷彿以陰謀論者與網民為代表,盡是空有知識卻無法採取行動的人。其特點是知識愈豐富,這種傾向愈強烈。他們以為在網路上發表文章,就表示有所行動。然而,對於現代的日本以及人類的永續成長來說,了解以及擁有知識幾乎毫無價值可言。
自己蒐集的資訊量若是足夠,確實能當作判斷依據,而這些資訊可透過網路或書籍等管道蒐集。但是,我要再次強調,知識並不具備更多價值。如我一再重申,想要幫助世界或為世界帶來正面影響,徒具知識是無用的。除非結合想法與行動,否則單憑知識毫無用處可言。
僅有自己的想法並不夠,還需要採取行動。
●「你敢負責嗎?」是逃避責任的推託之詞
許多人誤以為只要具備邏輯思考就能讓思想豐富,但這種想法實際上是斷章取義的粗淺謊言。歸根究柢,邏輯思考並沒有從根本改善這個世界,地球與世界早已疲弊不堪。我不時在其他著作中提到,我們應該效法原住民與野生動物,因為他們是憑本能意識到真理並付諸實行,而不是仰賴邏輯思考。
首先,人類需要在各種知識中選擇自己所需的以及更為「法則」的。但同樣的道理,光是選擇並沒有意義。除了選擇之外,還需要不畏風險的決斷魄力,而這只能由自己來執行,因為沒有其他人能替自己承擔決斷的後果;而且只有需要決斷的時候,才會去主動觀察事實。
然而,幾乎所有日本人在選擇時,遇到一點風險便滿不在乎且極其愚蠢地問:「你能負起責任嗎?」唯有自己才能對自身的問題負起責任。即使因為接受化療而死,那也是自己選擇的路,不管有沒有治好,都是自己選擇的;既然如此,不如坦然面對。畢竟相關資訊多不勝數。正因為決斷伴隨著自己應負的責任,才能使人真正無怨無悔地付出。可是,日本人似乎不論到哪裡都不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我決定不跟自甘陷入醫療謊言的人打交道,他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吧。
●引發爭議的言論背後暗藏事實
我的諸多言論似乎在各處引發爭議,其中我曾說過「身心障礙者的父母就用一輩子來反省吧」。我相信這番話肯定無法獲得世人的認同,但我至今仍不後悔說過這句話。
我了解人的心裡充斥著「我沒有錯」、「我並不差」的想法,因為這也是「心靈的絕對法則」之一。我的言論正是試金石,藉此試探形形色色的人對我所說的話有何反應,對我來說,這也是我觀察人類與日本人的試金石。
若是硬要我解釋前面提到的那句話,我的意思是,不知者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反省?人類受便利、欲望與金錢所驅使而不斷污染地球,並在孕育下一代之前不停破壞自己的身體,卻忘了這些行徑會禍延七代子孫。人類自身的所作所為已對兒童造成負面影響,卻一再為自己做過的一切給予合理的解釋,導致身心障礙的兒童不斷增加。即使本身沒有惡意,但自己的行為也造就了身心障礙兒童。不,不能說沒有惡意就算了。我知道真正為人父母的人、那些努力讓孩子過得更好的人,終其一生都在省思自己。
在現代的日本,精神醫學與腦科學對大眾撒謊,隨便給孩子冠上病名並以藥物毒害。不怕被誤解地大膽地說一句,人類的卑劣想法就是企圖透過疫苗與有毒飲食殺害兒童。在原住民的社會或者早前的日本,根本沒有這麼多身心障礙兒童,以放射性物質為首的劇毒正在全世界蔓延,即使事實擺在眼前,人類仍不覺得自己是造成疾病的始作俑者。這不僅是因為遭到御用學者與媒體的洗腦,還因為人類不願承認自己犯下的惡與罪。
許多父母以受害者之姿表示「我不知道」,但我們為人父母者實際上不是受害者,而是加害者。如果父母真的能自我反省,會就事論事,絕不會一再找藉口辯解「我承認我家孩子有身心障礙」、「這是他的獨特之處」。我自己同樣為人父母,絕不會說「我父母(父母的父母)也怪我了」、「你們根本不懂身心障礙兒童父母的痛苦」這等令人汗顏的話。因為我看穿了業界散布的「身心障礙就是獨特」的謊言,所以絕對不會說這種話。
第2章「觀察事實的絕對法則」
●判斷一個人的標準只有「行為」
接下來將為各位逐項解說法則,首先從「觀察事實的絕對法則」開始。這項法則換個說法,便是「所有人說的話全是謊言」。這項法則十分簡單,它本身就是至高無上的法則,卻也是人類最難以理解的一項法則,以致於日常生活中總是被騙。
這是心理學問的基礎,而人的心理可分為表層心理與深層心理。一般常用冰山來比喻人的心理,表層心理是認知到「我就是我」的自我、自以為聰明實則愚蠢的自我。深層心理是沉在水面下方的冰體部分,亦即內在的自我、自己難以理解的自我。與其說當前...
目錄
第一部心靈的絕對法則基礎篇
第1章「例題」
第2章「觀察事實的絕對法則」
第3章「頻率的絕對法則」
第4章「心理創傷與兩難困境的絕對法則」
第5章「轉錄的絕對法則」
第6章「支配欲的絕對法則」
第7章「全人類皆早熟童年的絕對法則」
第8章「反動的絕對法則」
第9章「精製與依賴的絕對法則」
第10章「受害者情結的絕對法則」
第二部心靈的絕對法則應用篇
第11章「全人類皆魯民的絕對法則」
第12章「陰陽變動的絕對法則」
第13章「元素循環的絕對法則」
第14章「必要與不必要的絕對法則」
第15章「善惡不存的絕對法則」
第16章「離間工作的絕對法則」
第17章「綜合因素的絕對法則」
第18章「因果的絕對法則」
第三部新冠肺炎亂象與「心靈的絕對法則」
第19章「新冠肺炎亂象所引發的『心靈的絕對法則』」
第四部「你能超越因果嗎?」
第20章「你能超越因果嗎?」
結語
第一部心靈的絕對法則基礎篇
第1章「例題」
第2章「觀察事實的絕對法則」
第3章「頻率的絕對法則」
第4章「心理創傷與兩難困境的絕對法則」
第5章「轉錄的絕對法則」
第6章「支配欲的絕對法則」
第7章「全人類皆早熟童年的絕對法則」
第8章「反動的絕對法則」
第9章「精製與依賴的絕對法則」
第10章「受害者情結的絕對法則」
第二部心靈的絕對法則應用篇
第11章「全人類皆魯民的絕對法則」
第12章「陰陽變動的絕對法則」
第13章「元素循環的絕對法則」
第14章「必要與不必要的絕對法則」
第15章「善惡不存的絕對法則」
...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