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戊戌年間,西元1898年,在社會倡議維新變革的氛圍下,成立了一所標榜中、西學並用的「京師大學堂」,中國第一所現代化大學於焉誕生,至1912年,始更名為「北京大學」。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發源地,以及多種政治思潮和社會理想在中國的最早傳播地,北京大學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了重要的先鋒作用。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徐志摩等一批文學巨擘都曾在此作育英才,撒下開放的火種。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為了不使中國高等教育凋零,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昆明,改稱「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始在北京復學。北大的自由汲取了清華的嚴謹及南開的精幹,西南聯大的學生及教授素質之高,前所未有。大量的菁英人才如楊振寧、李政道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更在此間被培養出來。 中國的名校都經歷了風雨如晦的日子,在動盪的年代裡,自我也在痛苦的嬗變。走過滿清專政,經歷軍閥統治,渡過國民政府,熬過抗日年代,撐過十年文革,北大走進了新世代的中國。這所大學和它的國家命運之間的特殊依存關係,即使在世界歷史上都少有例證。 時至今日,北大已成為亞洲最具知名度的大學,並躋身世界一流大學之列。她所培養出來的社會菁英,分布中國各階層,影響著中國的經濟、政治、社會等各層面。 百年的北大,依然有著皇家園林的氣派,一點狂放,一點傲氣,但絕對的精神自由。飛閣流丹中包裹著前衛思潮與先進儀器,傳統與現代看似衝突,卻能夠在她身上並行不悖,散發無窮魅力。若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黃河心不死,那麼不到北大又該是什麼?
作者簡介:
龐洵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碩士,生於山城重慶。1996年進入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傳播與文化專業就讀,2000年繼續留在該院攻讀外交學碩士學位。喜愛文學與藝術,曾發表小說,並創作過一些青春題材的劇本。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