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試閱
10男性與女性有什麼差異?
【引言】
得獎的科學作家
艾斯琳•爾文(Aisling Irwin)
「女人為什麼不能多像男人一點?」在音樂劇《窈窕淑女》(My Fair Lady)中,男主角亨利•希金斯(Henry Higgins)對有同感的朋友說道。畢竟,男人較擅長處理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他們了解沉默是金的美德,跑步姿態優美,投球精準,一次就能把車停好,也不會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哭泣或生氣。
近十年來,科學家在男性的天分清單上添加了更多項目,但也列出非常多的女性優點。如同希金斯改造的賣花女伊萊莎•杜立德(Eliza Doolittle)一樣,女性比較擅長說話,流利又擅於表達,文法與閱讀能力卓越。她們比較敏感,能細膩地判斷他人的心情與意圖,以及經營複雜的社交關係網。
幽默作家和哲學家以兩性差異為主題已有數世紀之久,他們大多認為自己描述的情形是恆久不變的。一直到二十世紀,社會會塑造刻板印象的觀念才真正開始盛行。然而,一直要到1960年代,社會學家發現女性行為受社會支配的程度,特別是在角色典範和媒體兩方面,刻板印象的觀念才開始套用在兩性身上。許多社會學家認為,生物構造在創造兩性差異方面,不具任何重要性(除了生殖構造之外)。但現在一個以生物學為主、試圖扳回一城的學派則認為,這種觀點太專斷。
新達爾文主義者必須步步為營才行。他們的前任,即社會達爾文主義者,以達爾文的天擇理論為奴隸制度、種族歧視和征服提供科學基礎。今日他們自稱為演化心理學家,對性別差異抱持的立場是:在不同的生物構造驅使下採取不同繁殖策略的男性與女性,已經演化出不同的行為、價值觀和了解世界的方式。
這一切都始於子宮內荷爾蒙的作用,胚胎到十二週時,男女兩性便正式分道揚鑣。在子宮裡時,早期胚胎的腦天生是女性,一直到十二週時才有男女之分;男胚胎會分泌男性荷爾蒙,即雄性激素。當這些荷爾蒙湧進胚胎的腦部後,開始塑造和重新組織,加強某些神經網路,壓制其他神經網路。男性之路就從這裡展開。
現在科學家已經可以利用羊膜穿刺術來了解整個過程。他們從子宮內抽取少許羊水後,測量胚胎接受的男性荷爾蒙量,藉以研究嬰兒行為與早期荷爾蒙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
劍橋大學科學家施薇拉娜•拉契馬雅(Svetlana Lutchmaya)和賽門•巴隆柯恩(Simon Baron-Cohen)進行了類似的研究。他們選擇影響正常的社會發展很重要的行為:視線接觸。演化理論預測女嬰會比男嬰做更多視線接觸,因為她們對臉孔和情感比較好奇,而這是發展更多社會技巧的前兆。
拉契馬雅和巴隆柯恩發現,在十二個月大時,在子宮裡接受的男性荷爾蒙最少的嬰兒,與父母的視線接觸最多。這些卓越的溝通者通常都是女孩,但也有男孩,這反映出他們在子宮裡接受的男性荷爾蒙數量與女孩相同。
這類發現或許無法直接顯示女孩天生社會技巧就比較好。但男孩和女孩可能天生有不同的興趣,也就是追求不同經驗的動機。女孩幾乎從出生開始就對觀察表情及情感比較感興趣,社會技巧也愈來愈熟練。這可能直接反映出腦部的永久變化。
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University of Missouri at Columbia)心理學教授,也是《男性、女性、人類性別差異之演化》(Male, Female,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ex Differences)的作者大衛•吉爾利(David Geary)說:「早期接觸的性荷爾蒙導致腦部組織發生差異,這些差異可能不是很大,但會讓男孩和女孩傾向於從事使得這些差異更顯著的活動。」
以三歲兒童為對象的研究,發現了更多差異。有些女孩在子宮裡接受男性荷爾蒙洗禮時出了岔子,接觸到特別多男性荷爾蒙,造成先天性腎上腺增生(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 CAH)。根據倫敦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London)心理學家梅莉莎•海恩斯(Melissa Hines)的看法,這些女孩的運動能力比未受男性荷爾蒙影響的女孩更強,偏好機械性和結構性的玩具甚於洋娃娃,喜歡打混戰甚於照顧假娃娃。
進一步的證據證明,男孩和女孩到了八歲至十一歲時會出現更多差異,男孩也是在這個時期發展出空間技巧。這個時期的男孩出外遊玩的範圍比女孩廣,部分原因在於父母給予較多自由,但科學家嘗試除去父母的影響後發現,雖然大多數女孩沒那麼熱中到更廣的地區探險,但如果被鼓勵外出遊玩,她們會改善自己的空間導航技巧。此外,男孩本能會追尋不同的環境經驗,這可能使得特定的腦神經迴路得到強化,同時削弱其他迴路。
荷爾蒙的影響一直持續至成年。研究人員已經發現,女性的語言能力隨雌激素的週期而有所起伏,而變性的男性在接受荷爾蒙治療後,有些語言能力變得較好。
荷爾蒙量與行為之間的關聯,向來比腦部構造與行為之間的關聯更容易得到證明。有些科學家認為他們已經找到男性與女性在大腦構造上的差異。例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葛佛瑞•皮爾森(Godfrey Pearlson)表示,透過磁共振造影術掃描後,他發現男性大腦皮質裡稱為頂下葉(inferior-parietal lobule)的區域,明顯比女性大很多。但這類發現獲得證實的案例極少。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神經生物學家羅傑•葛斯基(Roger Gorski)的說法,截至目前為止,試圖建立這類兩性差異與行為之間關聯的研究都「非常粗糙」,而且「非常困難;因為大腦有許多多餘的控制機制」。
科學家的確已經在腦部活動中找到一致的差異。男女兩性在進行語言相關工作時所拍攝的大腦影像,或許是最著名的實例。大多數女性是左右腦同時使用,但大多數男性僅使用一邊的腦。一般認為左右腦都使用會讓人更彈性、流利,也能更容易察覺事物的關聯。
對於那些認為生物因素在兩性行為差異中扮演一定角色的人來說,下一步是了解箇中原因。演化心理學家在性選擇(sexual selection)中找到答案。性選擇是達爾文演化論中第二重要的機制,第一重要的機制是適者生存。生存無法保證基因一定可以傳給後代,還要繁殖成功才行。因此,能增進繁殖成功的基因會在天擇下傳給後代。重要的是,讓女性繁殖成功的基因與讓男性繁殖成功的基因不同,原因就在於男女基本的繁殖構造。無論多努力,一位女性每年約莫只能生育一名子女,但男性的繁殖機會幾乎是無限多的。在這種現實情況下,男女性必須採取不同的交配策略。
對大多數動物而言,包括人類在內,交配方法有兩大特色:和同性競爭接觸交配對象的管道,以及(或)從可接觸的對象中選擇交配對象。演化心理學家據此找出四個主要機制,以便了解男女性為何會有差異:男性互相競爭而由女性選擇(最常見的組合)、女性互相競爭而由男性選擇。至於這四個機制何者占最重要的地位,則由文化環境決定。
在許多物種中,競爭接近雌性的機會是雄性生活的主要活動,有些人認為人類社會也是如此。成功者有時可以獨占接近雌性的許多管道;相反地,失敗者有時連一個子女都沒能留下。因此,下一代多半擁有幫助男性建立社交主導權的基因,例如卓越的爭鬥能力或政治技巧等。
女性在懷孕和初為人母期間比較脆弱,而且必須投入大量精力為數目較少的子女謀福利,若是選擇可以提供物質資源和社會穩定性的男性,她們比較容易成功。因此,女性對男性的差別待遇,會使特定的男性特徵顯得特別重要,例如在尚未工業化的社會中,導航能力與運動本領等狩獵成功的必要因素特別重要。根據心理學家大衛•巴斯(David Buss)對全球三十七個國家所做的研究顯示,無論是工業化或尚未工業化、石器時代、東西方或非洲的社會,女性的偏好類似。
第三個機制是女性互相競爭理想男性,一般認為這個機制以語言為主。利物浦大學(Liverpool University)心理學家鄧巴已經證明,女性在聊天時通常傾向於將那些被視為敵人的女性排除在外,因為這些女性是閒話和「女性惡毒行為」的根源,有關性行為忠貞與否的閒話,可能毀了一個女人的婚姻前景。
近年來比較轟動的發現之一與最後一個機制,亦即男性的選擇有關。巴斯的研究顯示,世界各地的男性都偏好沙漏形身材的女性。更精確地說,他們喜歡腰臀比率(腰圍除以臀圍)為0.7的女性。演化心理學家指出,這個比率(腰圍比臀圍小30%)反映出健康、年輕和繁殖力佳。例如,比率超過0.85的女性,有罹患數種心理失調的風險,因此減少她們受孕的機會。
有些見解和觀察結果看似不夠成熟,但大多數演化心理學家宣稱,這只是了解兩性差異的開端而已。認為兩性差異主要是生物因素的看法可能更加盛行,也可能走下坡、變更方向,或被主張環境因素的看法反制或壓制。在文化的塑造下,男性之間的競爭可能變成致人於死的暴力,或者取得企管碩士的動力。兩性之間存有差異,是因為演化迫使兩性不同,而荷爾蒙會調整初始肉體,至於其後的發展則取決於社會。
10-2男性與女性有什麼差異?
【評論】
珍妮•賴德克莉芙•理察斯(Janet Radcliffe Richards)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生物倫理學講師
傳統主義者對男性和女性的看法是對的嗎?他們總是說兩性不同,而且只要有必要,就拿他們對這些差異的看法,作為將女性貶抑至附屬地位的藉口。若科學真的逐漸證實這些舊信念,便難怪女性主義者及其支持者會普遍提高警覺,堅決否認這些研究發現。
最先向傳統觀點挑戰的,正是研究人類本質的科學方法。兩性看起來或許差異很大,但如哲學家米爾所指出的,這些表面上的差異能反映出多少本質上的差異,則不得而知,因為兩性所處的環境向來存有系統化的差異。社會學家堅信,在男女性之間觀察到的差異是文化構面,而當不可知論被社會學家的信念取代之後,反傳統的看法似乎開始匯聚力量。女性主義者以不分男女的「性別」(gender)一詞指稱男女之間非生物性的差異,而有政治意識的人士似乎也必定會以gender取代有男女之分的sex,對女性主義來說,這似乎是社會構面觀點日益受到重視的跡象。
然而,從文化構面的觀點來看心理差異,無論有多少人可接受,還是令人難以信服。如果說人類完全是自然的一部分,且其情感與智力無論有多神祕,都只是功能,而不是個別靈魂的特質,那麼心靈差異必定與身體差異有關。男性和女性是人類的兩大分類,若此分類與心靈差異毫無相互關係,實在不太可能。此外,自米爾的時代以來,科學已經有長足的進展,至今已有愈來愈多證據指出兩者之間的確有關聯。我們現在已經有直接的生理證據,可以證明兩性之間存有心理與情感差異;演化心理學的新研究方向甚至提供了更多證據。
演化心理學運用我們對演化過程的了解,提出關於自然差異的假說,藉以解決兩性之間自然差異與文化差異的問題。達爾文本人也承認,一旦演化創造出具有情感與智力的生物,這些性質就跟該物種的其他性質一樣,與演化過程息息相關。從這個觀點來看任何有感覺的物種時,雄性與雌性顯然應該具有差異顯著的性情,因為他們的繁殖系統極為不同。
女性就算以最快的速度繁殖,一年大約僅能生一個孩子。男性的繁殖潛力(當然完全)僅受限於他使女性受孕的能力。光是這一點就足以顯示出,演化要成功,兩性必須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徵。女性必須能毫不費力地生育子女;而男性除非不得已,否則一定會確保女性能做到這一點。無論性行為的次數是多少,女性的繁殖潛力都無法增加,因此如果女性的情感促使她想讓後代擁有最好的品質,她就會盡力選擇擁有良好遺傳品質的配偶,而且這個配偶(最好)擁有能給予後代的重要資源。至於男性的賭注則比較大,因為他可能會生育太多後代,也可能蒙受更大的損失,完全沒有後代。若男性要在演化競爭中成為勝利者,必須擁有與女性相當不同的情感特徵。
沿著這些方向發展的推論已經促成數十個與兩性差異有關的假說,問題在於其中有許多假說開始主張,天擇可能早已深植於兩性的本質中,近年的女性主義認為這些假設是由文化觀點出發,因此加以摒棄。
舉例來說,依照演化推論,女性應該會被引人注目、社會地位高的男性吸引,希望獲得他們全心的支持與讚美,而且會極力獻身於照顧子女。男性則具有競爭力,喜歡冒險,急於擁有女性和控制其性慾,他們偏好年輕貌美的女性,但也會把握眼前的性行為機會。
由此看來,研究人類本質的科學原本是性別解放的同盟,現在似乎逐漸回到傳統觀點。難怪在許多領域,演化心理學被視為有政治動機的偽科學,遭到摒棄,並且被冠上遺傳決定論、實在論(essentialism)、過度簡化、不注重變異與重疊性,主張分類、刻板印象與激進的性別主義等惡名。
但事實上,關於性別差異的新主張聽起來與傳統主張類似,其實內涵相當不同。
首先,這門新科學看似證實了與男女性本質有關的傳統觀點,但其實並未全盤接受它們。例如,演化心理學不贊同女性智力較低、女性無法自食其力與保護子女,或女性除了上半身之外其他方面都比較弱的傳統觀點。
此外,這當中還有一個更基本、更微妙的重點。現代關於男女本質差異的主張聽起來與傳統觀點類似,其實不然,因為所謂「本質」的概念及何謂了解事物的本質,都已徹底改變。
這類改變可以從法律學者詹姆士•菲茲詹姆士•史蒂芬(James Fitzjames Stephen)的反女性主義著作獲得例證。史蒂芬與米爾同時代,是批評米爾最有力的人士之一。他主張男性和女性「從頭到腳」都不同,而且「男性在任何方面都比女性強」;接著,他據此為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次於男性的傳統觀點辯護。他的正式論證是,婚姻是為了保護女性而安排的。這顯然是愚昧的想法:把弱者置於強者的法律權力下,只會使弱者更弱。但在這些信念背後,隱藏著他真正的含意。他談到社會制度必須「依其自然具有的地位建立、保護和維繫社會」。他認為妻子應該接受丈夫的判斷,就像中尉應該聽從船長,如果妻子憎惡這種情況,就顯示她擁有「卑劣、無價值和背叛的性情」。他還認為這一切都是「為了人類兩大分類的共同利益」,他們的利益息息相關,如同身體的不同部位互有關聯。
這一切都顯示史蒂芬的研究基礎在於根深柢固的傳統觀念:世界原本就是有秩序的整體,萬物只要待在各自注定的位置就可以保持和諧。如果事情出錯,那是因為萬物的自然秩序受到干涉或反抗。這個觀點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其中最為人所熟悉的是宗教觀點,認為自然界的秩序和複雜性是智慧設計的結果。
在這類傳統觀點下,要了解某物的本質,就是要了解該物在萬物系統中的適當位置;而要了解男女性的本質,就是要知道他們如何和諧共處。
但達爾文卻以天擇來解釋演化,他所處的世界截然不同,沒有隱藏的道德秩序,也沒有自然和諧。基本上,達爾文證明了複雜性可以從簡單發展而成,不需要任何設計或意圖。在這樣的世界(事實上這也是現代科學所描繪的世界)中,描述某物的本質時,完全不必談它的自然位置或什麼對它是好的,只要中立地描述它的外觀,以及它如何與其他生物互動即可。
然而,問題是有關萬物本質的觀點,在科學及達爾文的理論發展之前就已存在,而且深植於我們的意識中,連基本上已經揚棄它們的人都仍會受到它們影響。這導致演化心理學的主張遭到誤解或誤傳。
例如,在達爾文學說的世界中,關於演化如何塑造男性與女性情感的主張,完全沒有暗示男性與女性的心理具有同質性,也沒有說兩者之間具有明確的界線,這與批評者的說法不同。既然變異是天擇演化的原料,變異勢必發生。唯有早期的秩序宇宙觀,才會認為物種有固定的要素和明確的區別。
同樣地,在達爾文學說的世界中,有關性別差異的主張沒有任何遺傳決定論的意涵。男性和女性的本質不同,並不代表他們的發展和行動已經在基因中設定好;兩性的本質不同,僅意味著從現有的差異來看,他們會對類似的環境產生不同的反應。
精確地說,要了解事物的本質,就是要了解會使本質改變的情況。本質永恆不變也是達爾文學說發展之前的觀點,而且與演化心理學的主張完全無關。
此外,最重要的是,在達爾文學說的世界裡,關於兩性本質的發現並沒有直接暗示他們應該如何生活、如何建立彼此的關係。兩性的(演化或個人)利益沒有理由要一致。事實上,演化作家羅伯•萊特(Robert Wright)曾說,男性和女性幾乎是設計來折磨彼此的。天擇所創造的和諧僅止於能促進繁殖而已。就演化觀點來說,兩性是敵對的。無論相配或動機良善的個體能有什麼作為,想創造家庭和諧或社會正義,並沒有天然的良方。若認為它們天生就存在,就是再度誤將秩序宇宙這個矛盾的傳統觀點,帶入現代科學的世界。
達爾文學說證明生物會不斷鬥爭,矛盾的是,這個明顯與傳統對立的觀念竟然也會出現同樣的錯誤。其中某個受到男性歡迎的觀點認為,如果玩弄、甚至強暴女性的傾向是演化適應的結果,我們就不應該嘗試阻止,以免妨礙演化的發展。但把演化視為有多種目的的發展,基本上就含有自然秩序的觀念,亦即演化發展是依自然秩序進行的。然而,逹爾文學說的演化並非朝向這種方向進化。若要有進化,唯一的方法是先決定什麼才算是進化,然後設法讓它成真。
無論我們希望怎麼做,都必須先了解眼前的情況。如果科學向我們證明男性和女性是不同的,如同實際的情況,我們就必須知道才行。我們絕不能讓舊有的落伍觀點,妨礙了達爾文學說對人類本性的主張。
延伸閱讀
David Geary: Male, Female,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ex Difference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8)
Janet Radcliffe Richards: Human Nature After Darwin (Routledge, 2000), The Sceptical Feminist (Penguin, 1984)
Matt Ridley: The Red Queen: Sex an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Nature (Penguin, 1995)
Steven and Hilary Rose (eds): Alas Poor Darwin: Arguments Against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Jonathan Cape, 2000).
19世界末日是什麼情形?
【引言】
艾斯琳•爾文
得獎科學作家
揭開第六印後,會有毀滅性的大地震,太陽變黑,星辰墜落,山巒移位。第五位天使吹號後,人臉蠍尾的蝗蟲會從無底坑中飛出,殘酷地傷害不信神的人。七災不斷帶來災禍,包括毒瘡,河水變血水,還有能烤焦世界的酷熱。
《聖經》〈啟示錄〉描述了所有能滿足人類心靈的世界末日要素。許多文明都相信,世界末日主要是針對人類,在這個有目的的事件中,邪惡會以某種天啟的神聖方式遭到懲罰,而該繼續活下去的人可以在新世界中獲得救贖。
這些關於世界末日的設想,至今依舊存在,但除此之外,現在也有人從無神論的科學角度提出世界末日的看法。儘管在這些人當中,有些與傳統世界末日論者同樣狂熱,但也有些人根據相當務實的理由,推論我們正處於人類歷史上獨特的時刻,因為我們面對許多可能導致世界滅亡的新情況,可能是整個世界完全毀滅或人類世界的毀滅。這類世界末日與宗教信仰或神的干預無關,而且是真實的,其發生的可能性是可計算的,有些情況甚至可以避免。
在這些新先知所描述的世界末日中,有些事件與遠古時代的可怕事件類似:一個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人類在類似的大災難中滅亡。任意剝削自然而導致人類滅亡,也證明人類原本就具有自我毀滅的劣根性。然而,過去五十年間,許多關於世界末日的說法有一個非常不同的地方:科學的興起。
有了科學之後,我們更了解自然世界,能想像及預測許多先前想不到的大災難。但有了科學之後,我們也在有意或無意之間,發明出會造成人類滅亡、甚至造成整個地球毀滅的方法。
阿得雷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助理教授保羅•科可藍(Paul Corcoran)指出,大約五十年前,隨著原子彈爆炸,這個變化開始變得明顯。科可藍在《等待天啟》(Awaiting Apocalypse)一書中寫道:「世界末日真的已經接近,而且不需要相信古先知的預言,也不需要神明的介入,它已經是我們一生中會實際發生的情況……原本災難性的預言突然成為可能的選擇,或是隨機誤差的機率問題……半世紀來,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預期世界末日的來臨都是一種既合乎理性又很平常的智識與情感經驗。」
英國天文學家馬汀•芮斯爵士(Sir Martin Rees)指出,對我們人類來說,二十一世紀是極重要的世紀。因為我們已經獲得足以毀滅人類的方法,但還沒有發明出移民到外星球的方法,所以無法藉由降低對單一行星的依賴來增加生存的機會。我們面對許多新的危險,其中最可怕的大概是人類蓄意毀滅人類。核子戰爭只不過是第一個可能性,有些人認為生物武器比較可能造成全人類的滅絕,因為它們的製造成本較低、容易隱藏又極難控制。約由八百萬名醫生組成的全球醫療協會(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提出警告,生物攻擊若是成功的話,其後果遠比化學戰、甚至核戰更嚴重,尤其是如果所用的生物武器具傳染性,結果將會更糟。
數十年來,我們一直聽到世界將在機器人手中終結,它們先是聽從某個邪惡發明家的命令,然後開始反抗,最後統治地球。有些科學家則預言,儘管目前的進展有些延遲,但每一年機器人都離擁有意識的狀態更近一步,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機器人系共同創建人漢斯•摩拉維克(Hans Moravec)就是抱持這種看法的人士之一。一旦機器變得比人聰明,它們就能主宰我們,滅絕我們,或是以某種後人類合成形式與人類結合,屆時我們現在所知的人類將不復存在。
長久以來,一直有人類將因道德淪喪而沒落毀滅的說法,而今我們面對的數種新危險正好呼應這種說法,環境惡化就是最近的具體實例之一。約翰•麥尼爾(John McNeill)在其著作《太陽底下的新鮮事:二十世紀的環境史》(Something New Under the Sun: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中主張,二十世紀很獨特,因為在這個世紀,環境惡化的規模已經大到可能造成世界毀滅。
傳統上,人類的好奇心也被視為導致毀滅的開端。科學家一直擺脫不了潘朵拉的盒子、科學怪人等這類隱喻,它們暗示了無論動機是否純正,不當的好奇心及任意干涉自然,都可能摧毀世界。在現代,這類毀滅性力量包括基因改造的微生物。人類可能利用它們來培育超級雜草(superweed)或製造生物武器,造成環境災難,最終導致世界毀滅。美國經濟學家暨環保人士傑洛米•芮夫金(Jeremy Rifkin)便曾討論超級雜草帶來世界末日的可能性。
世界末日也可能是物理學家以不熟練的手法研究抽象事物所造成的。科學家在粒子加速器上耗費許多時間,想藉此了解宇宙的抽象物理問題,但可能因此引發足以摧毀世界的連鎖反應。1983年,皮爾特•哈特(Piet Hut)和芮斯在《自然》期刊刊登的一篇文章中建議,紐約長島的相對論性重離子對撞器(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der, RHIC)可能創造出次原子黑洞,慢慢吞噬地球,或創造出稱為奇異微子(strangelet)的微小物質,摧毀它所遇到的任何正常物質。
儘管為解決這些恐懼所召開的委員會已經指出,這兩種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批評者仍然認為這樣是不夠的。談到保護人類時,只有「完全不可能」發生才是可接受的結果。
物理學的分支奈米技術也可能引起奇特的世界末日。過去十年來,工程師一直在建造原子大小的微小機器。有一天,他們或許可以建造能自行組裝與複製的微機器人。這種技術有其益處,例如可以協助在人體內動手術,但也可能變得致命和無法控制。根據《創造的引擎》(Engines of Creation)一書作者艾瑞克•德雷克斯(Eric Drexler)的說法,這種微機器人可以「在短短幾天內把生物圈化為灰燼」。
然而,在我們有機會自我摧毀前,地球可能先遭受來自外太空的浩劫。以前我們相信萬能的神能夠引起這種完全無法預測的世界末日,而今我們則是在了解星系的浩大及地球在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地位後,相信這些浩劫的確可能發生。天文學家鄧肯•史帝爾(Duncan Steel)在《惡小行星與末日彗星》(Rogue Asteroids and Doomsday Comets)中建議,我們可能因小行星的撞擊而滅絕。地球也可能在伽瑪射線爆發(gamma ray burst)中消失,伽瑪射線爆發是一種散發性的爆炸,會產生遠比太陽更多的能量。起初地球的大氣層可以保護我們,不受爆發時致命的X射線與伽瑪射線之害,但它們會慢慢烤焦大氣層,並在過程中摧毀臭氧層。失去臭氧層的保護後,太陽輻射出的紫外線會抵達地球表面,殺死海洋中微小的光合浮游生物,而這些浮游生物正是地球上食物鏈的基礎。
就算我們沒有遇到罕見的伽瑪射線爆發,也可能遇到惡黑洞。科學家已經計算出我們的銀河系有一千萬個黑洞,它們通常繞恆星運行,這意味著這些黑洞不可能接近我們。然而,如果有一個黑洞掠過太陽系,它所造成的重力效應可能使行星的軌道扭曲。地球的軌道可能變成橢圓形,造成極端的氣候變動,或者地球可能飛出太陽系,停在外太空嚴酷寒冷的某個角落。
過去十年,從太空船傳回的生動影像中,我們還目睹了另一種星際危險。太陽閃焰(solar flare)是一種磁性爆發,可能侵襲地球,阻斷電力供給,但地球的大氣層和磁場截至目前成功地提供了我們良好的保護。然而,現在已經有證據顯示,類似太陽的恆星偶爾會發出比一般的太陽閃焰強大數百萬倍的超級閃焰。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的布萊得利•雪佛(Bradley Schaefer)已經找到證據,證明一些看起來完全正常、類似太陽的恆星有時會突然變得極度耀眼,但為時短暫,他認為這可能就是超級閃焰造成的。
如果地球失去磁場保護,情況可能極度令人憂心。地質學家已經證明,每隔數十萬年,地球磁場就會逐漸變弱到幾乎完全沒有的程度,時間可能長達約一世紀,然後才逐漸再度出現。地球磁場最後一次倒轉是在七十八萬年前,所以下一次倒轉可能隨時會發生,證據就在於,地球磁場的強度在過去一世紀中減弱了大約5%。失去磁場的保護,地球很容易受到粒子風暴和來自太陽的宇宙射線侵襲,臭氧層也會遭到進一步侵蝕。
二十世紀特別明顯的恐懼是,地球可能毀於外星人之手。今日,不僅尋找外太空文明研究機構不斷掃描太空,搜尋智慧生命的跡象,神學家和哲學家也已經準備在發現外星人時,提出道德上的回應。研究相關議題的一流思想家從人類探勘地球的時代推知,外星人可能帶來的最大危險倒不是他們會殘酷地殺死所有人類,而是我們可能因阻礙他們掠奪地球而受苦。外星人也可能把我們無法抵禦的疾病帶到地球上,最終便如道格拉斯•亞當斯(Douglas Adams)在《星際大奇航》(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中的預言,外星人可能只想消滅我們和摧毀我們的家園,以便進行更大的計畫,例如在地球上興建星際支道。
然而,說不定在這一切發生之前,神就會進行干預。若不是直接由神干預,也可能是由神最虔誠的信徒主導。世界末日(衰微、大災難和救贖)對許多人有極大吸引力,近來大衛教派(Branch Davidian)和天堂門(Heaven’s Gate)等小教派,希望促使末日提早來臨,因而訴諸史無前例、效果強大的天譴方法。從1995年的事件,即可看出他們可能達到的效果。那一年一個教派成員在東京地鐵站施放神經毒氣,造成十二人死亡,超過五千人受傷。2001年9月之後,我們開始面對全球聖戰的概念,這個古代觀念在現代科技的助力下變得更加致命。隨著取得生物武器、甚至核彈的途徑變得容易,我們可能得承受自作自受的結局。
19-2世界末日是什麼情形?
【評論】
約翰•萊斯里(John Leslie)
哲學家暨加拿大皇家學院(Royal Society of Canada)會員
我們的星系包含數十億顆類似太陽的恆星。我們可以用望遠鏡詳細觀測到無數更遠的星系。假設智慧生命很容易演化,我們為什麼偵測不到外星生命存在的跡象?我們是否可能是第一個在宇宙叢林角落演化的智慧生命?未來在適當時機,會有另外一百萬個科技發達的物種發展形成,但我們絕對是第一個?當然,這會使我們置於非常獨特的地位。在我們之前已經有許多智慧物種,但後來很快因自己發展出的先進科技而毀滅,這會不會是比較合理的想法?
還有另一個幾近相同的推類:你我有沒有可能真的是從古到未來的所有人類當中,頭一百萬個出生的人之一?這會不會使得我們處於極為獨特的地位?若所有人類都相信自己是頭一百萬個出生的人,那麼在一百萬人當中只有一個人會是對的。1980年代初,英國宇宙學家暨數學家布藍敦•卡特(Brandon Carter)提出這個觀念,後來發展出現在所謂「末日論點」(doomsday argument),認為人類很快就會滅絕。
若是僅看人類面臨的多重危險,不考慮卡特的論點,那麼人類再活數百萬年的機率有多少?我會說大約有80%。但若真有這麼高的機率該怎麼辦?還有(如同大多數太空科學家的看法),若是未來出現壽命比現在長得多的人類種族,而且在短短六十萬年時間內擴散至其星系各地該怎麼辦?那麼你我大概是頭一百萬個人類之一。這會不會太令人難以置信?
無論如何,儘管這個可能性的可信度很高,仍令人難以置信。最近地球上的人口數量爆增。在從古至今曾活過的人類總數當中,目前存活的人大約占10%。若當下這一刻接近人類歷史的結束,那麼我們在歷史中的地位一點也不奇特──完全不像身為頭一百萬個人類那麼奇特。而且如果我們人類要繼續生存,不是會面對許多威脅?
這類推論具有爭議,但對我而言,卻似乎證明了人類很可能「很快就會面臨世界末日」(doom soon)。這個「很快」是指快到星際殖民根本還沒開始。而且這也意味著,世界末日會在接下來的數世紀內發生。
現在就來看看我們人類可能迅速滅絕的三種方式。污染危機和生物戰造成的滅絕已經做過廣泛的討論,第三種方式或許會令人驚訝,但在物理學期刊的文章,以及英國天文學家芮斯爵士的近作《宇宙創生之前》(Before the Beginning)中已經做了探討,亦即真空場亞穩定性(vacuum metastability)的災難造成的滅絕。
污染危機涉及許多因素。地球防禦紫外線輻射的防護罩臭氧層可能遭到嚴重的破壞,有毒化學物質可能穩定累積,土地可能因為添加愈來愈多化學肥料而不堪使用,化學肥料本身也可能是威脅,為湖川海洋帶來浩劫。更糟的是,溫室氣體的累積可能使地球溫度飆升,帶來災難。
為了達成足以影響政界人士的共識,氣候變化政府間專家委員會已經開始注意比較嚴重的情況,但這些關注仍嫌不足。在他們考慮的情況中,不良的變化會惡性循環,使惡化情況加劇。例如,植物可能因環境過熱而死亡,接著喪失植被的土地變得更熱,造成更多植物死亡,然後又使得環境更熱。
同樣地,日益暖化的凍原及海洋大陸棚沉積物,可能大量釋出重要性直逼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甲烷。目前水蒸氣會形成雲,反射的熱量比堵住的熱量多,但最後連水蒸氣也可能成為溫室氣體,帶來災難性的效應。
污染造成的過熱現象,可能引起的最糟情況會是什麼?以自然制衡使環境保持穩定的假設著稱的獨立科學家詹姆斯•勒弗洛克(James Lovelock),在著作《蓋亞》(Gaia)中提出他的答案,認為地球可能增溫到「幾近使水沸騰的溫度」。
相較於污染,真空場亞穩定性可以說是鮮為人知的危險,甚至可能是錯覺。這個概念在於我們居住的空間「真空場」(vacuum),並不是完全空無的,而是有許多純量場(scalar field),只有強度,不具有磁場中可指南針偵測出來的方向性(directionality)。在海床上,魚無論游到哪裡,水壓都一樣,所以牠們感覺不到水壓。同樣地,人類也可能對純量場毫無所覺,因為它們的強度在望遠鏡可偵測的範圍內都相同。但若它們存在,如同大多數物理學家的想法,就會決定每個原子的性質。純量場改變,這些性質隨之改變。若有任何改變造成純量場的位能降低,改變便會激烈地傳播開來。一顆球停在山坡上的凹穴時,是處於亞穩定狀態(metastably);但離開凹穴後,它的位能就開始減少。它開始隨心所欲,往山坡下滾;根據研究極高能量密度的物理學家的推論,我們周遭的空間在離開亞穩定的狀態後,可能也可以隨心所欲地運動。
遺憾的是,我們仍然不了解極高能量密度的物理學。若真空場亞穩定性存在,未來物理學家可能創造出極端的環境災難。他們可能製造出極小的泡泡,它會以幾近光速的速度立即擴張,先摧毀地球,然後是太陽系、銀河系的所有恆星,接著是附近所有星系等。
這個過程不可能在明天,或甚至接下來的十年間發生。實驗學家必須先超越目前已知的安全能量密度,亦即相互撞擊的宇宙射線能達到的能量密度。目前我們的粒子加速器可能還差了數百萬倍。但溫伯格在《最終理論:自然界基本法則的探尋》(Dreams of a Final Theory)中提到,用強大的雷射可以使個別帶電粒子加速至具有普朗克能量。他解釋說,這大約相當於「一整個汽車油箱的化學能量」。就連撞擊的宇宙射線也不具有那麼高的能量。
純量場也可能完全是虛構的。它們也有可能存在,但卻像停在山谷的球一樣處於完全穩定的狀態。但若它們存在,而且僅處於亞穩定的狀態,即使移民到整個銀河系,也無法確保人類的生存。我們可以想像下面的情景:一群人搭乘太空船,快樂地慶賀自己安全地離開因污染而荒廢的地球,卻在這時看到不斷擴大的泡泡,數秒後,這個泡泡就吞沒了他們。
這個領域的物理學相當艱澀,或許只有實際的實驗才能證明這真的沒有危險。芮斯爵士在標題為「早來的天啟」(Premature Apocalypse)的書籍篇章中寫道:「(即使沒有強制執行,也)一定要特別謹慎。」就個人而言,我極力主張採取強制執行。
然而,在我看來,造成人類滅絕的時刻提早來臨,最可能的原因應該是生物戰,而不是真空場亞穩定性或污染;當然,環境污染或崩潰絕對會增加戰爭爆發的可能性。截至目前為止,環境遭到破壞最嚴重的國家是最不可能訴諸武力的國家,因為它們實在太貧窮。但細菌可能成為窮人的原子彈。當然,穀物和牲口可能是目標,但人類滅絕的主要危險來自於為攻擊人類而設計的細菌。現在,一個裝滿小珠的瓶子可能產生的病毒量,在過去只有大工廠才可能製造出來。而遺傳工程方面的進步,已經使人可以輕易設計出高度致命的生物體。
侵略國的疫苗計畫或其他保護措施可能失敗,或者戰敗國可能願意承擔造成全人類死亡的可怕風險。恐怖組織可能威脅要終結全人類,然後在其要求遭拒時,真的把威脅付諸實現。1948年以來,實驗已經證實只要用幾架飛機噴灑微粒,散播天花這類疾病,幾乎就可以使全英國的人罹病。
世界也可能因意外而結束。最近一種基因改造的鼠痘(mousepox)造成所有染病鼠死亡,無一例外。但它卻是澳洲研究人員「誤製」的!
延伸閱讀
Paul Corcoran: Awaiting Apocalypse (Macmillan, 2000)
John Leslie: The End of the World: The Science and Ethics of Human Extinction (Routledge, 1996)
J.R. McNeill: Something New Under the Sun: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Penguin, 2001)
Duncan Steel: Rogue Asteroids and Doomsday Comets (John Wiley & Sons, 1997)
10男性與女性有什麼差異?【引言】得獎的科學作家艾斯琳•爾文(Aisling Irwin)「女人為什麼不能多像男人一點?」在音樂劇《窈窕淑女》(My Fair Lady)中,男主角亨利•希金斯(Henry Higgins)對有同感的朋友說道。畢竟,男人較擅長處理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他們了解沉默是金的美德,跑步姿態優美,投球精準,一次就能把車停好,也不會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哭泣或生氣。近十年來,科學家在男性的天分清單上添加了更多項目,但也列出非常多的女性優點。如同希金斯改造的賣花女伊萊莎•杜立德(Eliza Doolittle)一樣,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