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事件」距今已超過二十年,是中國當代劃時代的大事,也是對中共政權的一項重大挑戰,對以後中國改革的路向有深遠的影響。學術界及各方政經專家特別藉去年二十周年之際,為「六四」作出了一次總回顧,以客觀理性的態度,剖析「六四事件」對中國政治的意義及影響。
本書共十三章,分為三部分,既前瞻了中國最近之民主及人權發展、政治經濟轉型,也回顧了關於「六四」文化意蘊,以及探討了媒體及教育界如何看待「六四」。本書內容範疇廣闊,深入淺出,是研究「六四」問題一本不可多得的學術著作。對政商界、研究機構,以及對「中國事務」個別領域感興趣的廣大讀者而言,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書籍特色】
●研究及記錄「六四事件」不可多得的著作,絕對值得一讀!
●展現知識分子、新聞工作者的風骨與價值!
作者簡介:
鄭宇碩
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講座教授
羅金義
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學者推薦】
˙隨時光的流逝,有關「六四」的著作越來越少。這本文集既是應時產物,也是堪稱鳳毛麟角的佳品。……作者期望為「天安門事件」的見證盡一份力,為維護知識分子的風骨盡個人責任,這是紀念「六四事件」的高尚舉措。本書編者的出版精神──重視人的尊嚴、承擔社會良知和關懷國家民族──亦可圈可點。總而言之,本書不容錯過!
──關信基(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榮休講座教授)
˙作者討論這運動的多個方面,包括它對中國未來的含意,特別是民主的前景。……這是時候去想想這段期間中國和世界發生了甚麼事,我們從這運動及其鎮壓當中學會了甚麼。
──Colin Mackerras(澳洲Griffith大學榮休教授)
˙本書展示多位勇氣可佳的新聞工作者和學者拒絕為宣傳工作「交貨」,努力地為中國的這段歷史提供了客觀分析。打破沉默之牆是推行民主向前的第一步。本書顯示香港繼續擔演它在過去一個半世紀以來的角色──它依然是表達自由和具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的天堂。
──Jean-Philippe Béja(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名人推薦:【學者推薦】
˙隨時光的流逝,有關「六四」的著作越來越少。這本文集既是應時產物,也是堪稱鳳毛麟角的佳品。……作者期望為「天安門事件」的見證盡一份力,為維護知識分子的風骨盡個人責任,這是紀念「六四事件」的高尚舉措。本書編者的出版精神──重視人的尊嚴、承擔社會良知和關懷國家民族──亦可圈可點。總而言之,本書不容錯過!
──關信基(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榮休講座教授)
˙作者討論這運動的多個方面,包括它對中國未來的含意,特別是民主的前景。……這是時候去想想這段期間中國和世界發生了甚麼事...
目錄
導論—鄭宇碩
第一章 中國民主往何處去?紀念「天安門事件」二十周年—鄭宇碩
第二章 中共的漸進式民主與中國政治經濟轉型的呼喚 —理論、政策、矛盾—丁偉
第三章 民主和民主化的「中國特色本質」—洪清田
第四章 民主和民主化的「中國特色進程」—洪清田
第五章 「六四事件」與中港兩地民主發展的互動—蔡耀昌
第六章 「六四」後的反思對中國發展的推動作用 —二十年的變化和我的探索—劉銳紹
第七章 兩岸重大學運的歷史比較分析 —「六四天安門學運」與「野百合學運」—林仁傑
第八章 「八九民運」的文化意義及其啟蒙意涵—張嘉娟
第九章 二十年海外中國政治流亡運動概覽—周義澄
第十章 直接目擊與傳媒再現 —「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場域之爭」—譚志強
第十一章 香港的中國歷史科教科書裏的「六四事件」 —介乎曖昧與避諱之間?—黃偉國
第十二章 香港電影中的「六四事件」—陳家樂、朱立
第十三章 《泰晤士報》和《紐約時報》表述的「天安門屠殺」 —象徵鬥爭、文化適應與普世價值—羅金義
編後記—羅金義
導論—鄭宇碩
第一章 中國民主往何處去?紀念「天安門事件」二十周年—鄭宇碩
第二章 中共的漸進式民主與中國政治經濟轉型的呼喚 —理論、政策、矛盾—丁偉
第三章 民主和民主化的「中國特色本質」—洪清田
第四章 民主和民主化的「中國特色進程」—洪清田
第五章 「六四事件」與中港兩地民主發展的互動—蔡耀昌
第六章 「六四」後的反思對中國發展的推動作用 —二十年的變化和我的探索—劉銳紹
第七章 兩岸重大學運的歷史比較分析 —「六四天安門學運」與「野百合學運」—林仁傑
第八章 「八九民運」的文化意義及其啟蒙意...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