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教育家。他在“陶鑄國人之精神,冶煉國人之靈魂”的同時,從未忽略對子女的關愛和培養。在他的悉心教導下,其九位子女個個成才。本書是梁啟超的外孫女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以及多年對其家人、朋友廣泛探訪,對作為父親的梁啟超以及他的兒女們的成長歷程、所獲成就的真實記錄。書中披露了大量生動感人的細節,如梁啟超給女兒寄自己的書法手卷、林徽因為作者買冰棒、梁思莊給已逝丈夫寫信等等;還收錄了一百多幅梁啟超一家的生活照,以及梁啟超寫於照片的題字及書信手跡、舊居攝影與房屋結構圖等,是了解梁氏家族生活的鮮活材料,是近代中國在一個特殊家族中的縮影。
作者簡介:
吳荔明,梁啟超外孫女,梁思莊之女,北京大學城環系教授。
章節試閱
5
家書抵萬金
—梁啟超精心雕塑群童
梁啟超的子女們所取得的成就和他的嚴格教育分不開。他不僅是孩子們的慈父,還是孩子們的朋友。他注意引導孩子們對知識的興趣,又十分尊重他們的個性和志願,他非常細微地掌握每個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對每個子女的前途都有周到的考慮和安排,但又不強求他們一定按照自己的意圖去辦,而是反復地徵求孩子們的意見,直到他們滿意為止。
他的孩子們性格都很堅強、樂觀,有的還很風趣,富有人情味。公公曾說:“我生平對於自己所做的事,總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興會淋灕,甚麼悲觀咧,厭世咧,這種字面,我所用的字典裡頭可以說完全沒有。”① 他又說:“我是個主張趣味主義的人,倘若用化學化分‘梁啟超’這件東西,把裡頭所含一種原素名叫‘趣味’的抽出來,只怕所剩下僅有個零了。我以為:凡人必常常生活於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若哭喪著臉捱過幾十年,那麼生命便成沙漠,要來何用?”① 他的孩子們也得到了他的這種真傳,每個人都有一部艱辛的奮鬥史,但他們從不悲觀,個個都是勝利者。
“做學問總要‘猛火熬’和‘慢火燉’兩種工作”
從1923年起直到1929年公公去世,他共有5個子女在海外,他非常想念他們。在這段時期,他們之間用大量的書信傳遞兩代人的情誼。他們在信中討論國家大事、人生哲學。他們傾述著彼此生活中的苦和樂、悲和歡,他們互相惦念著、互相鼓勵著。信中沒有任何說教,只有循循善誘;沒有指責,只有建議;每封信中都充滿了真摯的愛,這愛變成一種力量,注入了孩子們的生命,使他們不斷地奮進。
從公公在信中對子女們的稱呼足見他是多麼疼愛自己的孩子:“大寶貝思順”、“小寶貝莊莊”、“那兩個不甚寶貝(指二舅思成、三舅思永)的好乖乖”、“對岸一大群孩子們”、“一群大大小小孩子們”⋯⋯
公公教給孩子們做學問的方法,要求他們不僅要注意專精,還要注意廣博。1927年8月29日他給二舅的信中說:“思成所學太專門了,我願意你趁畢業後一兩年,分出點光陰多學些常識,尤其是文學或人文科學中之某部門,稍為多用點工夫。我怕你因所學太專門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於單調,太單調的生活,容易厭倦,厭倦即為苦惱,乃至墮落之根源。”② 公公在給我媽媽信中寫道:“專門科學之外,還要選一兩樣關於自己娛樂的學問,如音樂、文學、美術等。據你三哥說,你近來看文學書不少,甚好甚好。你本來有些音樂天才,能夠用點功,叫他發榮滋長最好。姊姊來信說你因用功太過,不時有些病。你身子還好,我倒不十分擔心,但做學問原不必太求猛進,像裝罐頭樣子,塞得太多太急,不見得便會受益。我方才教訓你二哥,說那‘優遊涵飲,使自得之’,那兩句話,你還要記著受用才好。”①
公公還對二舅思成這樣寫道:“凡做學問總要‘猛火熬’和‘慢火燉’兩種工作,循環交互著用去。在慢火燉的時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實有諸己。思成,你已經熬過三年了,這一年正該用燉的工夫。不獨於你身子有益,即為你的學業計,亦非如此不能得益。你務要聽爹爹苦口良言。”①
公公不斷地鼓勵指導孩子戰勝學業上的困難,繼續前進。
二舅思成一度在學習上懷疑美國的死板仿古教學方法,擔心自己學不到設計方法而成為畫匠。1927年2月16日公公在給二舅的信中說:“你覺得自己天才不能副你的理想,又覺得這幾年專做呆板工夫,生怕會變成畫匠。你有這種感覺,便是你的學問在這時期內將發生進步的特徵,我聽見倒喜歡極了。孟子說:‘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凡學校所教與所學總不外規矩方面的事,若巧則要離了學校方能發見。規矩不過求巧的一種工具,然而終不能不以此為教,以此為學者,正以能巧之人,習熟規矩後,乃愈益其巧耳。(不能巧者,依著規矩可以無大過。)⋯⋯況且凡一位大文學家、大美術家之成就,常常還要許多環境與及附帶學問的幫助。中國先輩屢說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將來你學成之後,常常找機會轉變自己的環境,擴大自己的眼界和胸次,到那時候或者天才會爆發出來,今尚非其時也。”他在信中還教導二舅“莫問收穫,但問耕耘”;要他“一面不可驕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餒,盡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裡是哪裡,如此則可以無入而不自得,而於社會亦總有多少貢獻。我一生學問得力專在此一點,我盼望你們都能應用我這點精神”。②
公公非常重視培養子女的實踐能力,具體指導他們加強外圍知識。
三舅思永在美國哈佛大學讀考古專業,想回國實習,並搜集一些野外資料。公公非常支持他的想法,並積極設法給他在國內安排機會,1926年12月10日公公給三舅寫信,告訴他聯繫的情況:
得十一月七日信,喜歡之極。李濟之現在山西鄉下(非陝西),正採掘得興高采烈,我已立刻寫信給他,告訴以你的志願及條件,大約十日內外可有回信。我想他們沒有不願意的,只要能派你實在職務,得有實習機會,盤費食住費等等都算不了甚麼大問題,家裡景況,對於這點錢還擔任得起也。你所問統計一類的資料,我有一部分可以回答你,一部分尚須問人。我現在忙極,要過十天半月後再回你,怕你懸望,先草草回此數行。①
這個計劃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如願實現。1927年4月21日公公又給三舅一信,提到關於去新疆考察的事,信中可見他的學識之廣和對兒子業務學習和發展前途是多麼地關心:
前兩封信叫你不必回來,現在又要叫你回來了。因為瑞典學者斯溫哈丁—他在中亞細亞西藏等地過了三十多年冒險生涯,諒來你也聞他名罷—組織一個團體往新疆考古,有十幾位歐洲學者和學生同去,到中國已三個多月了,初時中國人反對他,抵制他—十幾個學術團體曾聯合發表宣言,清華研究院、國立圖書館也列名,但我自始即不主張這種極端排外舉動—直到最近才決定和他合作,彼此契約,今天或明天可以簽字了。中國方面有十人去—五位算是學者,餘五位是學生,其中自然科學方面只有清華所派的一位教授(袁復禮),他和李濟之同去山西,我們研究院擔任他這回旅行的經費,不用北京學術團體的錢,去的人我是大大不滿意的—我想為你的學問計,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若錯過了,以後想自己跑新疆沙漠一趟,千難萬難,因此要求把你加入去,自備資斧—因為犯不著和那些北京團體分這點錢,錢少得可憐—今日正派人和哈丁接洽,明後日可以回信,大約十有九可望成功的,他們的計劃時間一年半到兩年,研究範圍本來是考古學、地質學、氣象學三門,後來因為反對他們拿古物出境,結果考古學變成附庸,由中國人辦,他們立於補助地位—能否成功就只要看袁君和你的努力了,其他的人都怕夠不上—我想你這回去,能夠有大發見固屬莫大之幸,即不然,跟著歐洲著名學者作一度冒險□□(註:本文作者無法讀出。疑為“之類”)的旅行,學得許多科學的研究方法,也是於終身學問有大益的,所以我不肯把機會放過⋯⋯總之,你接到這封信時,便趕緊預備罷,我第二封信,最多三天後,跟著就要來的,你若能成行—無論提前放假或暑假時來—大約到家只能住一兩天,便須立即趕路,我和他們打聽清楚該預備甚麼東西,一切替你預備全,你回來除見見我和你娘娘及一二長輩,及上一上墳之外,恐怕一點不能耽擱了,我想你一定贊成我所替你決定的計劃,而且狠(很)高興吧。別的話下次再說。
四月廿一日爹爹①
公公還指導孩子們選擇學校和專業。我的媽媽思莊在加拿大考大學是一件大事,究竟上哪個大學?當時公公梁啟超希望女兒在加拿大讀大學,在1926年2月9日信中寫道:“莊莊暑假後進皇后大學最好。全家都變成美國風,實在有點討厭,所以莊莊能在美國以外的大學一兩年,是最好不過的。”② 他還在1926年6月5日信中鼓勵道:“思莊考得怎樣,能進大學固甚好,即不能也不必著急,日子多著哩。我寫的一幅小楷,裝上鏡架給他做獎品,美極了,但很難帶去,大概只好留著等他回來再拿了。”① 媽媽未辜負公公的期望,考上了加拿大著名的麥基爾大學,而這幅裝上鏡框的漂亮小楷,隨著媽媽經過六十年風風雨雨,完整地保存在家中,作為一件極珍貴的紀念物一直掛在我家的牆上。
媽媽思莊入大學兩年後該選專業了,公公更是細緻地考慮,以他的遠見卓識看到將來生物學及信息對社會發展的極端重要性。最初他要媽媽學當時中國還幾乎是空白的現代生物學。在1927年8月29日信中寫道:“你今年還是普通科大學生,明年便要選定專門了,你現在打算選擇沒有?我想你們弟兄姊妹,到今還沒有一個學自然科學,很是我們家裡的憾事,不知道你性情到底近這方面不?我很想你以生物學為主科,因為它是現代最進步的自然科學,而且為哲學社會學之主要基礎,極有趣而不須粗重的工作,於女孩子極為合宜,學回來後本國的生物隨在可以採集試驗,容易有新發明。截到今日止,中國女子還沒有人學這門(男子也很少),你來做一個‘先登者’不好嗎?還有一樣,因為這門學問與一切人文科學有密切關係,你學成回來可以做爹爹一個大幫手,我將來許多著作,還要請你做顧問哩!不好嗎?你自己若覺得性情還近,那麼就選他,還選一兩樣和他有密切聯絡的學科以為輔。你們學校若有這門的教授,便留校,否則在美國選一個最好的學校轉去,姊姊哥哥們當然會替你調查妥善,你自己想想定主意罷。”②
但麥基爾大學的生物教授教得很不好,學生們還得花錢請他的助教補課,雖然助教講課很精彩,但還引不起媽媽對生物學的興趣,她把苦惱告訴給二舅思成。當公公得知後,趕緊寫信說:
莊莊:
聽見你二哥說你不大喜歡學生物學,既已如此,為甚麼不早同我說。凡學問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你離開我很久,你的思想近來發展方向我不知道,我所推薦的學科未必合你的式,你應該自己體察作主,用姊姊哥哥們當顧問,不必泥定爹爹的話,但是新學期若已經選定生物學,當然也不好再變,只得勉強努力而已,我狠(很)怕因為我的話擾亂了你治學針路,所以趕緊寫這封信。
八月五日 爹爹①
這封信媽媽珍藏了一生,又傳給了我。後來她聽從公公的意見學了圖書館學,考入了美國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學院,最終成為一名圖書館專家。
公公對每個孩子都充滿了父愛,並給予非常具體的指導,他不但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十分尊重孩子們自己的志願。媽媽一直保存的公公寄往加拿大的親筆信就十分感人:
莊莊:
你來的(信)狠(很)勤,我得著總是歡喜到了不得,現在家裡光景並不狠(很)緊,你不用著急,你的學費是家裡頭正當支出並不算多,何況一切由你周三哥(註:大姨丈周希哲)和姊姊經理,並不用我操心,你只要安心做你的學問便是了,其他都不必憂慮。
你功課不甚好也不要緊,因為你進大學原算是提早一年多的功課,格外費些力是意中事,況且原學社會科學,中途又改自然科學,當然又要吃力一點,但都不要緊,學自然科學的人,先得些社會科學常識,也是好事,現在重新學的生物學,假使兩年光陰不夠用,便再多留一年或半年為何不可,你的年紀還小哩。
你暑假後留坎(註:加拿大)或轉學美國全由你自己和姊姊哥哥們商定,我在遠不便遙制,只要你身體結實,用功不太過分,我便放心了。
四月廿八日 爹爹
“想你們參採我那爛漫向榮的長處”
公公不僅注意對孩子們的知識訓練,更注意他們的道德培養,要他們生活艱苦樸素,要他們熱愛生活,並注意擇友。1927年8月29日公公在給二舅思成的信中說:“一個人想要交友取益,或讀書取益,也要方面稍多,才有接談交換,或開卷引進的機會。不獨朋友而已,即如在家庭裡頭,像你有我這樣一位爹爹,也屬人生難逢的幸福,若你的學問興味太過單調,將來也會和我相對詞竭,不能領著我的教訓,你全生活中本來應享的樂趣,也削減不少了。我是學問趣味方面極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專積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內容,異常豐富,能夠永久保持不厭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歷若干時候,趣味轉過新方面,便覺得像換個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覺這種生活是極可愛的,極有價值的。我雖不願你們學我那泛濫無歸的短處,但最少也想你們參採我那爛漫向榮的長處。”① 他對大姨夫婦說:“生當亂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其實何止亂世為然),一個人在物質上的享用,只要能維持著生命便夠了。至於快樂與否,全不是物質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出快活,才真是會打算盤哩。”② 他教導四舅思忠:“一個人若是在舒服的環境中會消磨志氣,那麼在困苦懊喪的環境中也一定會消磨志氣。你看你爹爹困苦日子也過過多少,舒服日子也經過多少,老是那樣子,到底意氣消磨了沒有?⋯⋯我自己常常感覺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範,最少也要不愧做你們姊妹弟兄的模範。我又很相信我的孩子們,個個都會受我這種遺傳和教訓,不會因為環境的困苦或舒服而墮落的。你若有這種自信力,便‘隨遇而安’的做。”③ 他教導我媽媽:“多走些地方(獨立的),多認識些朋友,性格格外活潑些,甚好甚好。但擇交是最要緊的事,宜慎重留意,不可和輕浮的人多親近。莊莊以後離開家庭漸漸的遠,要常常注意這一點。”④
公公對每個兒女都非常疼愛,他自己總說喜歡女孩子,實際他並不偏心。1923年公公全家在天津時,給在國外的大姨(思順)的一封信中,提到了幾乎每一個孩子,使人感到他真是一位慈祥的父親:
寶貝思順:
得覆電大慰,我因久不得汝信,神經作用,無端疑汝有病耳。昨日在南開講畢,思永、思忠留校中聽別人講演,我獨攜思莊去吃大餐,隨後你媽媽把思達、思懿帶來,吃完後五個人坐汽車兜圈子到馬廠一帶,把幾位小孩子歡喜到了不得,你媽媽說,我居然肯拋棄書桌上一點鐘功夫作此雅遊,真是稀奇,我和思莊說,明年姐姐回來,我帶著你們姐妹去逛地方,不帶男孩子了,莊、懿都拍掌說,哥哥們太便宜了,讓他們關在家裡哭一回。思達說他要加入女孩子團體,思莊已經答應他了,我今日起得甚早,隨意寫幾句告訴你。
爹爹 八月一日
1924年之後全家有5個孩子在國外,公公不斷地和他們通信,收不到他們的信時,每次都焦急萬分,收到信時,就會像小孩一樣高興得手舞足蹈,1926年9月26日的信中寫道:
孩子們:
今天從講堂下來,接著一大堆信—坎拿大三封內夾成、永、莊寄坎的好幾封,莊莊由紐約來的一封,又前日接到思永來一封—令我喜歡得手舞足蹈。⋯⋯思忠真佔便宜,這回放洋,在家裡歡天喜地的送他,比著兩位哥哥,已經天淵之別了;到了那邊,又分兩回受歡迎,不知多少高興。
我最喜歡的是莊莊居然進了大學了。尤其喜歡是看你們姊弟兄妹來往信,看出那活潑樣子。我原來有點怕莊莊性情太枯寂些,因為你媽媽素來管得太嚴;他又不大不小夾在中間,挨著我的時候不多—不能如老白鼻的兩親家那樣—所以覺得欠活潑。這一來很顯出青年的本色,我安慰極了。①
在20世紀20年代風雲變幻的中國,公公梁啟超始終注意把握孩子們的前途,他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廣博的知識和卓越的遠見,對孩子們進行言教和身教。公公對孩子們的前途都有周密的考慮,他精心培養每一個心愛的孩子,不僅努力培養他們成為有學問的人,還要他們成為有高尚品德,對社會有用的人。公公希望孩子們充分享受人生的快樂,但他不強求孩子們都和他一樣,而是相信孩子們最終將走自己的路!
5家書抵萬金—梁啟超精心雕塑群童梁啟超的子女們所取得的成就和他的嚴格教育分不開。他不僅是孩子們的慈父,還是孩子們的朋友。他注意引導孩子們對知識的興趣,又十分尊重他們的個性和志願,他非常細微地掌握每個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對每個子女的前途都有周到的考慮和安排,但又不強求他們一定按照自己的意圖去辦,而是反復地徵求孩子們的意見,直到他們滿意為止。他的孩子們性格都很堅強、樂觀,有的還很風趣,富有人情味。公公曾說:“我生平對於自己所做的事,總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興會淋灕,甚麼悲觀咧,厭世咧,這種字面,我所用...
目錄
嚴父慈母 舐犢情深
1 公公梁啟超
—我心目中的“趣味主義者”
2 “我唱君和,我揄君揚”
—公公和婆李蕙仙
3 記憶中的溫馨形象
—我熱愛的婆王桂荃
4 東瀛歲月
5 家書抵萬金
—梁啟超精心雕塑群童
6 故居風雨話當年
7 北戴河的笑聲
—全家歡聚,其樂融融
8 香山腳下親人眠
滿門學子 成就非凡
1 子女個個成才
—他們“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
2 藝蘅館主人
—大姨梁思順
3 譜寫“凝固音樂”的人
—二舅梁思成
4 病榻上的學者
—三舅梁思永
5 浩瀚書海中的女領航員
—我的媽媽梁思莊
6 默默奉獻的達達
—五舅梁思達
7 “燕京三傑”之一:司馬懿
—五姨梁思懿
8 投筆從戎的“老革命”
—六姨梁思寧
9 中國第一代“馴火人”
—八舅梁思禮
10 梁啟超一家三代的燕大情結
11 艱難的祖國之戀
後記一
後記二
嚴父慈母 舐犢情深
1 公公梁啟超
—我心目中的“趣味主義者”
2 “我唱君和,我揄君揚”
—公公和婆李蕙仙
3 記憶中的溫馨形象
—我熱愛的婆王桂荃
4 東瀛歲月
5 家書抵萬金
—梁啟超精心雕塑群童
6 故居風雨話當年
7 北戴河的笑聲
—全家歡聚,其樂融融
8 香山腳下親人眠
滿門學子 成就非凡
1 子女個個成才
—他們“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
2 藝蘅館主人
—大姨梁思順
3 譜寫“凝固音樂”的人
—二舅梁思成
4 病榻上的學者
—三舅梁思永
5 浩瀚書海中的女領航員
—我的媽媽梁思莊
6 默默奉獻的達達
—五舅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