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長笛演奏者而言,莫札特的長笛協奏曲無疑是西洋古典音樂最重要的曲目。每一位演奏者在面對此曲時絲絲縷縷的心情更是難以言喻。
由於古典時期的風格使然,莫札特在曲中為展現個人色彩的裝飾奏片段只留下了一個沉默的延長記號,像一道悠悠的目光探詢著在不同時空下、不同音樂家為同一首曲子寫下的不同劇本。因此,當每一位長笛家演奏至此,皆屏氣凝神細細刻劃著音符之間最完美的靈動。
本曲創作至今雖逾兩百年,被詮釋過的裝飾奏版本也不盡其數,但是否每一位演奏家的裝飾奏版本都合乎莫札特寫作的時代性?演奏家應以莫札特當時期的樂曲風格演奏、還是依照各自身處的時代詮釋?這一些裝飾奏的多樣性是否會改變樂曲本身的基調?
筆者演奏長笛數十年,對於此差異性思索多時;本文之撰寫首先釐清莫札特時期的樂曲特性與風格、再將多位國際知名長笛家在演奏此曲時所呈現出不同的裝飾奏版本加以比較分析,最後提出本曲裝飾奏片段可依循之規則,以適切角度勾勒出最接近大師的完美輪廓,作為日後習樂者詮釋之參考。
本書特色
◎筆觸優美、雖為學術用書,但以淺顯之文句撰寫
◎書中並附加筆者親拍之照片,藉以與文字意境相結合。
作者簡介:
翁立美
生於臺北,紐約市立大學音樂藝術碩士,並於1993年考入紐約市立大學博士班,攻讀博士學位。在美期間,先後師事Julius Baker (前紐約愛樂首席) 、Bernard Goldberg (前匹茲堡愛樂首席)、Samuel Baron (前紐約木管五重奏成員)、Keith Underwood (紐約現代音樂獨奏家)…等等世界著名長笛演奏家;也曾數度受邀位於曼哈頓之紐約臺北劇場(1998)、卡耐基音樂廳(1997)、皇后大學音樂廳(1995)、紐約市皇后節 (1995,1996)演出。
曾任職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任第一部長笛演奏家,1998年返國至今,全心投入音樂舞臺,期間並於中央廣播電台,製作並主持古典音樂類型之節目。近年投身人文藝術通識教育,教授一般系所學生之西洋音樂賞析;期能將專業音樂,深入社會藝術教育,並延展出不同介面之音樂分享。
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暨研究所、實踐大學音樂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
立美是我在國立藝術學院(現在的臺北藝術大學)當導師時的班上學生,還記得她在班上課堂總是很安靜,但是在樂團或是自己獨奏長笛時卻是相當的積極表現,讓人覺得這個外型柔順溫婉的女子,在內心卻藏著豐沛的音樂熱情,我當時即非常讚賞她對於專業的堅持與不懈。
畢業之後立美旋即被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網羅擔任第一部長笛演奏者,後來赴美深造,獲得碩士學位、繼續進修博士學位,在美國八年的時間,活躍於紐約,將個人的所學與熱情繼續散播到國外,而在1998年返國服務之後,繼續將專業的學識與演奏內涵分享後進學子,成為我國音樂教育之中的中堅份子,令我相當敬佩與讚賞!
本書談及莫札特這一位音樂神童留予後人的長笛名作「第一號協奏曲」的裝飾奏演奏探討,光從題目上來看就是相當有趣,因為演奏古典時期協奏曲者都知道裝飾奏在處理上具有相當大的彈性空間,而演奏家通常都有自己的即興特色。立美在本書中依據作曲家當代的風格與特質,詳細探討了演奏時應有的曲式結構,不僅讓讀者可以從純學術的角度探究這一些裝飾奏的學理背景,更可以從市場上的有聲資料以及樂譜之中找尋適切的演奏版本,可以說是一本價值珍貴的研究,不僅是學習長笛者必讀,更是演奏古典時期協奏曲者重要的研究參考!感佩立美的專業奉獻,在本書的出版之際,樂於執筆為序!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校長 朱宗慶
民國九十七年四月
名人推薦:推薦序
立美是我在國立藝術學院(現在的臺北藝術大學)當導師時的班上學生,還記得她在班上課堂總是很安靜,但是在樂團或是自己獨奏長笛時卻是相當的積極表現,讓人覺得這個外型柔順溫婉的女子,在內心卻藏著豐沛的音樂熱情,我當時即非常讚賞她對於專業的堅持與不懈。
畢業之後立美旋即被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網羅擔任第一部長笛演奏者,後來赴美深造,獲得碩士學位、繼續進修博士學位,在美國八年的時間,活躍於紐約,將個人的所學與熱情繼續散播到國外,而在1998年返國服務之後,繼續將專業的學識與演奏內涵分享後進學子,成...
目錄
序
第一章 捕捉靈動瞬間
第二章 刻劃音樂的符號
第三章 音緣際會
第四章 名家爭輝
第五章 裝飾奏的無盡張力
第六章 傳承與創新的火花
參考文獻
附錄
序
第一章 捕捉靈動瞬間
第二章 刻劃音樂的符號
第三章 音緣際會
第四章 名家爭輝
第五章 裝飾奏的無盡張力
第六章 傳承與創新的火花
參考文獻
附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