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作品,就沒有藝術家;沒有藝術家,歷史也就黯然無光。
戰後台灣曾以「經濟奇蹟」,受到國際社會的囑目。事實上在文化創新方面,也有足以傲人的成績,劉國松正是這些文化成就中,頗具代表性的一位。
作為在戰亂中成長的孤兒,卻在一個原本異鄉的海島台灣,綻放出藝術動人的花朵,本身就是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
劉國松的傳奇,幾乎成為戰後「台灣現代繪畫運動」,尤其是「現代水墨」的代名詞。一九六○年代影響台灣,一九七○年代影響香港,一九八○年代之後,進而影響水墨原鄉的中國大陸。
劉國松的堅毅、執著,乃至「革中鋒的命」、「革筆的命」等等充滿霸氣的主張,有人鼓舞、也有人不以為然,但沒有人能否定他在中國水墨現代化歷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即使在邁入廿一世紀的當代,他的主張仍帶著極大的衝擊性與挑戰性,也證明仍具時代性與啟蒙性。
劉國松以他的作品,印證了他的主張的可行性與超越性,是廿、廿一世紀當代中國水墨創新最鮮明的風貌與印記。
二○○八年劉國松榮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頒發國家文藝獎,二○一一年,由曾撰寫《劉國松研究》的蕭瓊瑞教授寫傳,《水墨巨靈》是以傳記的形式,由劉國松童年起始迄今,呈現他追尋、創建到發揚傳統的創作歷程,除了詳實的文字描述生平、記載劉國松對藝術發展的論述、針對畫作評析,還有各時期代表性的畫作與紀念照片,具體而有系統地呈顯劉國松一生藝術追求的軌跡,讀者可以從中明白劉國松的過去,更能體會他的創作精神歷程。沒有作品,就沒有藝術家;沒有藝術家,歷史也就黯然無光。
慶幸我們生長在一個有藝術家且是偉大藝術家的時代。
謹以此書向劉國松及同時代一起奮鬥的藝術家們致敬。
作者簡介:
蕭瓊瑞,台灣美術史研究者,對台灣美術史整體架構的建立,頗具貢獻,尤擅於課題的開發,重要著作有《五月與東方》、《島民.風俗.畫》、《圖說台灣美術史》、《台灣美術史綱》‥‥等;作為台灣重要的美術史研究者,蕭瓊瑞向來以嚴謹的史實考證、優美的文筆,和敏銳的圖像解讀能力而知名學界;同時在文化行政、公共藝術、博物館學,及古物鑑定等方面,均具聲名。曾任台南市文化局首任局長,現任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教授。
章節試閱
樸素的五月
援例在每年五月舉行的「五月畫展」,一九六二年的第六屆,因師院教授孫多慈的介紹,準備展後前往美國紐約的長島美術館展出,因此掛上了「現代繪畫赴美展覽預展」的大名牌,同時透過新加入的成員彭萬墀的立法委員父親的協助,展場是在去年甫落成的台北南海路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國家畫廊」。
經歷去年以來的論戰風波,許多前輩畫家為了表達對現代繪畫支持的立場,都紛紛提供了作品參展,並掛名加入「五月畫會」。包括:師院藝術系的老師孫多慈、廖繼春、美學教授虞君質、教育部文教處處長張隆延,及書法 家王壯為等。年輕一輩的會員,除舊成員莊喆、胡奇中、馮鍾睿、韓湘寧,和劉國松自己外,又新增彭萬墀、楊英風、王無邪與謝里法,基本上都是師院前後期的校友。
開幕典禮相當熱鬧,教育部長黃季陸先生也到了。劉國松有機會為部長作了一些關於抽象畫欣賞的介紹。會場聚攏了許多旁聽的觀眾,大家都以好奇又興趣的眼光,緊盯著劉國松。
為了讓一般觀眾不要以為抽象畫家只會畫抽象畫,會場還開闢了一個展區,展出畫家們早期的具象作品。
劉國松更關心藝術家對自己新作的看法。好朋友余光中坦率地認為:從畫面的肌理看,這批水墨新作,筆法過於柔弱、節奏不夠爽快、力量未能貫注、細線也屬多餘。
不過,余光中還是肯定整個六屆的展出「頗饒東方趣味」,而這趣味的形成,自和大量的使用單色,尤其是水墨的黑色有關。余光中認為:這不是偶然的現象,而是一種普遍的「東方的自覺」。
在一片追求前衛、追求現代的努力中,最擔心的,也就是成為「盲目西化」的代名詞。因此能夠有自覺,企圖找回屬於東方的特色,這是值得鼓勵的。不過,到底「回到東方」,富於傳統的特色,不能變成「回到傳統」。因此還是要保持對「現代」的堅持,這顯然是一個巨大、高難度的工程。
余光中用「樸素的五月」來形容這次的展出,他也語重心長、又充滿期許地指出:
「回到東方固然很好,忘掉這是現代卻不行。東方是靜的,可是出現在現代畫中的東方應該是凝鍊、堅定、充實的靜,不是鬆散、游移、空洞的靜。這種靜,應該是力的平衡,而不是力的鬆懈,應該是富於動底潛力的靜,而不是動的終止的靜。東方應該是積極的,不是消極的。抽象的東方是高度的東方,也是最難把握的。」
第六屆展出的作品,雖然不是得到最高的評價,但至少證明回到東方、回到紙墨的世界,是一個正確的路向。需要的,只是時間和毅力,讓自己的作品成熟,找到更富感動力的表現方式。
這是重要的一年,劉國松經過多年的探索,在現代繪畫,尤其是屬於中國的現代繪畫上,已經逐漸形成一個思想的體系。從傳統的價值,到現代的意義,劉國松整理出清楚的脈絡。對自己從事的藝術探索,也深切地瞭解並掌握了歷史的方向與使命。
這年的九月,他將這些看法整理成一篇較具體系的文章,題名〈過去.現代.傳統〉,發表在《文星》雜誌上。《文星》自創刊以來,掌握時代脈動,開發具體的議題,受到知識界普遍的肯定。尤其自去年年初,李敖發表〈老年人與棒子〉一文,明白要求老人交棒以來,這本雜誌更成為年輕人爭相閱讀的一本期刊。
劉國松在這篇文章中,劈頭便說:「民國以來的美術史,祇是一片空白。」他以一種具有「接續歷史、創造歷史」的雄心,指出:由一般思想家與文學家所領導的「五四」,是一個偉大的運動,其影響力至今猶存,目前中國在文學上科學上所有的一點點進步,不可否認的,都是「五四」的功勞。在這個偉大的運動進行的當時,雖有蔡孑民鄭重地呼籲:「文化運動不要忘了美術。」可是,在義大利的文藝復興中佔第一把交椅的美術,畢竟是被遺忘了,「五四」運動不能造成「中國的文藝復興」,這是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劉國松說:「我之所以如此說,並非意指著今日若談文藝復興,就必須把主位讓給藝術家坐不可,我祇是在提醒我們的藝術家:不應逃避責任或看輕自己,我們的地位是相當重要的。不要再像我們的上一代,在『五四』整個的運動中交了白卷,給民國以來的美術史留下一片空白。」
如何接續「五四」未竟的功業,來一場中國的「文藝復興」,正是一九六○年代台灣文化界強烈的共同使命。
劉國松在這篇文章中,極具信心地預告著一種美術史發展的走向,那就是從寫實走向寫意的大方向。他認為所謂的「寫意」,其最後目的,就是在使繪畫擺脫一切外來的束縛而獨立。換言之,即在求「純粹繪畫」,也就是「抽象畫」的建立。他認為:廿世紀是一個東風西漸的時代,西方由於大量地吸收東方文化與哲學思想,以至轉變了實證的傳統精神與極度寫實的繪畫作風,中國的「聊寫胸中逸氣」的抽象繪畫思想,以及黑白書法抽象的意境,也幫助了西洋藝術家們早日將繪畫由說明的地位提高到「純粹繪畫」的境界。中國的精神卻在西洋繪畫史上開了花。
民初以來徐悲鴻等人因不明白這個道理,徒然採取西方描寫自然的寫實技巧,要來改革中國的繪畫,根本上就是一種對美術史發展路向的誤解。我們不應再蹈前輩大師的覆轍,置中國藝術於死滅之途。
因此,劉國松認為這是一個「建立中國藝術新傳統」的關鍵性時刻,他明確宣示:「模仿新的,不能代替模仿舊的;抄襲西洋的,不能代替抄襲中國的。」只有深深抓住傳統的精神,勇敢地向前跨出,走向藝術發展的路向──純粹繪畫的建立,才是當今最重要而正確的課題。
在這種自信十足的信念下,劉國松已然建立了他「抽象=現代」、「水墨=中國」的基本思想模式,因此對不是以水墨完成的抽象畫,也都抱持相當的懷疑。
劉國松相信:中國畫家雖然在油畫上無法與西洋畫家相比,但中國畫家有西洋畫家所沒有的「王牌」,那就是有著深厚傳統與豐富經驗的「水墨畫」,這是西洋畫家無法比擬的寶藏。在行筆、運墨之間,其學問之大、涵養之深,西洋畫家是無法入其堂奧的。
劉國松深信東西兩大畫系,終將同歸於世界大一統文化的浩瀚大海中,西洋畫家既已浩浩蕩蕩地向前奔流,東方畫系的畫家,也應勇敢地向國際藝壇展現自己文化的特色。
大筆觸+國松紙
理論的建構成型,創作的實踐也不斷地突破、精進。
回復到水墨的媒材,如何不落入傳統的窠臼,除了拓、印、潑、染等各種技法的引入外,筆的運用仍然是個重點。傳統的用筆,總是使用「中鋒」,結果不是「皴」、就是「描」。如何跳脫「中鋒」的侷限,發展出不同的用筆方法和效果?是劉國松日思夜想的課題。
他試著翻閱各種古代名作的畫冊,尋找可能的線索,也就手邊可及的畫錄,去發現古代各種特殊的作畫方法。
在這樣的努力中,他發現:事實上存在於中國傳統繪畫的記錄中,就有著各式各樣、別出心裁的創作方式和效果。比如唐朝朱景玄的《唐朝名畫錄》,就記載著:有一位名叫王墨的人,真實姓名不詳,也不知是哪裡人,只因善作潑墨山水,所以大家就叫他王墨。他喜好飲酒,每要作畫前,就先喝得醺酣,之後,即以墨潑,或笑或吟,腳蹙手抹,或揮或掃,或濃或淡,隨其形狀,為山為石,為雲為水,應手隨意,倏若造化,圖出雲霞,染成風雨,宛若神巧,俯觀皆不見其墨污之迹,眾人皆謂奇異。此外,又有用手指、用木工之墨齒、用頭髮醮墨作畫者,又有以墨浮水、用紙收貼的「水墨」,以及點香畫紙如白描的「火畫」,以及漆畫、繡畫、緙絲……等等,不一而足。可惜這樣的技巧,不是失傳,便是淪為工藝的技術,缺乏藝術的表現。
在眾多古代的畫作中,有一件五代時期的作品,引起了劉國松的注意,那是約略十世紀時一位後蜀畫家石恪的《二祖調心圖》。這件長卷,以一種放筆縱逸、不守規矩的用筆,描寫兩位禪師,一位趴伏著虎背而睡、一位支肘指腮、閉目養神。那些衣褶紋的「破筆」,完全不是一般用「中鋒」描畫出來的筆觸,而是一種用筆的側鋒,快速揮舞的結果。
在幾次的實驗中,劉國松發現一般畫具店所販賣的毛筆,尺寸都太小,不夠自己揮舞之用。靈機一動,想到了軍隊中用來擦拭砲管用的「砲刷子」,拿來一試,果然效果特好,於是就此進入了所謂「大筆觸」的時代。
就像之前從中國傳統山水構圖中,取其神韻,留其構圖,去除山、水、樹、石的形象,形成純粹抽象的造型。現在,劉國松從石恪的「破筆」中,獲得啟發,以書法入畫,一如稍後梁楷的《潑墨仙人圖》,但去除老虎、禪師、仙人……的形象,獨存筆觸本身的美感,於是產生了《五月的意象》(1963)這樣的作品。
這件完全以毛筆書寫水墨完成的作品,作者在左右揮灑的筆觸中,造就了一個逐次升騰的折線動態,予人以山峰連綿的豐富意象。畫山畫水、畫雲畫煙,或許不是作者創作的初衷,也不是他的目的,但山、水、雲、煙,卻在作品中自然的浮現。這或許和他苦難的童年是在山林水鄉中度過有關,而他一生熱愛爬山,在大學畢業前後的幾年間,幾乎已經爬遍了台灣的各座名山,也有一定影響。
一九六三年的《五月的意象》,顯然還只是個開端,這些大筆觸的墨線,僅僅依賴一些自然形成的飛白,造成的空間層次與肌理變化,似乎仍嫌柔弱。
這段期間,劉國松多方的嘗試各種用紙,一九六三年的稍後,劉國松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發現畫室中一幅自己的作品,在粗黑的大線條中,竟然有著一些細細彎彎的白色紋理,充滿一種律動的變化。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幅畫在燈籠紙上的作品,因為被風吹而倒反過來,背面所呈現的特殊效果。這個偶然的發現,使劉國松大為振奮,他開始大量在這種具有紙筋的燈籠紙上作畫。有時是把畫完成後,再翻開背面當正面,使墨色因透過紙背顯現細白筋紋,呈顯出不同的效果。 這樣的過程,就像康丁斯基(Vassily Kandinsky,1866~1944)因為作品偶然倒放,而發現了抽象繪畫的原理一樣,令人倍覺有趣。
利用燈籠紙作成的作品,以《雲深不知處》(1963)為代表,它和《五月的意象》都在一九六三年的第七屆「五月畫展」中展出,受到香港藝術館的垂青收藏,這是劉國松生平賣出的第一幅作品,特別是被藝術館收藏,給了他極大的鼓勵。這件作品也因同年赴美進修的葉維廉之推薦,在隔年年初,經由美國一本純文學藝術雜誌《CHARLATAN》嚴格審查,刊印在他們的創刊號中,劉國松也名列「世界最具創造性的七位青年畫家」當中的一位。
樸素的五月
援例在每年五月舉行的「五月畫展」,一九六二年的第六屆,因師院教授孫多慈的介紹,準備展後前往美國紐約的長島美術館展出,因此掛上了「現代繪畫赴美展覽預展」的大名牌,同時透過新加入的成員彭萬墀的立法委員父親的協助,展場是在去年甫落成的台北南海路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國家畫廊」。
經歷去年以來的論戰風波,許多前輩畫家為了表達對現代繪畫支持的立場,都紛紛提供了作品參展,並掛名加入「五月畫會」。包括:師院藝術系的老師孫多慈、廖繼春、美學教授虞君質、教育部文教處處長張隆延,及書法 ...
目錄
作者序
劉序
序曲
第一章 從苦難中走來
苦難的童年
初習美術
再度流亡
初步的安定
師院藝術系
第二章 初試啼聲
叛逆不屈的個性
為什麼把「日本畫」往國畫裡擠?
雲和畫室
「五月畫會」的成立
抽象探索之旅
第三章 「現代繪畫運動」掌旗手
風格初建
重組家庭
初登高峰
現代繪畫論戰
第四章 創建「中國現代水墨畫」
重回紙墨世界
樸素的五月
大筆觸+國松紙
偉大的前夕
第五章 鵬飛的巨靈
揚名異域
載譽返台
天人之際
革筆的命
形神之辨
第六章 劉國松旋風
重返祖國
劉國松熱
夢遊崑崙
第七章 一個東西南北人
回到台灣
海外肯定
餘響
劉國松年表
作者序
劉序
序曲
第一章 從苦難中走來
苦難的童年
初習美術
再度流亡
初步的安定
師院藝術系
第二章 初試啼聲
叛逆不屈的個性
為什麼把「日本畫」往國畫裡擠?
雲和畫室
「五月畫會」的成立
抽象探索之旅
第三章 「現代繪畫運動」掌旗手
風格初建
重組家庭
初登高峰
現代繪畫論戰
第四章 創建「中國現代水墨畫」
重回紙墨世界
樸素的五月
大筆觸+國松紙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