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保證大人小孩讀了都會開懷大笑的歡樂成長故事│
翻譯超過三十種語言版本,改編或改拍為電影,並雄踞一九五○年代美國非文學暢銷書榜!
這家人在親情與管理間拉鋸,結果讓每個美國人都笑到噴飯!
這裡有12個可愛孩子,他們的爸爸是管理界的「效率專家」,相信家庭可像工廠般運作管理,面面俱到零失誤;不過,也是美國第一個管理心理學女博士的的媽媽對此有點不同意見……
接下來,熱鬧的吉爾柏斯家庭會有什麼精采火花?
在管理初興的年代,他們著迷研究並追著一窩孩子!
當你把12個可愛的孩子,和他們的爸爸─以「效率專家」聞名,並相信「家庭可像工廠般運作管理」,以及(表面上)各方面都是爸爸的助手,除了對體罰擁有不同意見的媽媽擺在一起時,會看到什麼精采的火花?
本書兩位作者正是吉爾柏斯家12個孩子的其中一對姐弟,當他們說出那些真實發生在童年記憶中的往事,令人不可置信卻又充滿笑料:
─ 12個孩子在家中往往是以集合哨的方式集合,有一回,美國政府有個「生育控制」單位的專員小姐到吉爾柏斯家拜訪,結果當她聽到哨聲集合這幕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 12個孩子的家長──「效率專家」法蘭克.吉爾柏斯,有次決定要進行「外科手術房工作流程改善」的偉大實驗,他決定聽從醫生的建議,讓全家(包括他自己)進行「扁桃腺摘除手術」,好取得更多外科手術研究影片,然而,這項研究卻發生了一連串陰錯陽差的可笑錯誤……
─ 由於爸爸與媽媽都是當年產業界的效率改善重量級人物,他們的家庭也是媒體關注的焦點;有一回在接受拍攝採訪後,他們全家在電影院觀賞「吉爾柏斯家庭的效率」新聞短片,結果,播出的內容出乎預料,它讓全戲院的觀眾大笑起來並投注眼光到吉爾柏斯一家人身上,他們窘得恨不得立刻離開……
當然,還有更多吉爾柏斯家庭的溫馨紀錄,都在一九五○年代讓美國的大人與小孩開懷大笑,本書將會讓你看到一個永不褪色、充滿歡樂的長青成長故事。
本書於全球已翻譯超過三十餘種語言版本,並曾改拍或改編為同名電影(較知名的一部是由好萊塢喜劇演員史帝夫馬丁主演的《12生笑》),讀起來輕鬆愉快、百看不厭,讓你見到一戶二十世紀初最特別的美國家庭、在工業管理學新興起的年代,充滿趣味及寓意的故事。
作者簡介:
法蘭克.邦客.吉爾柏斯二世(Frank B. Gilbreth JR.)
1911年於紐澤西出生,畢業於密西根大學。二次大戰期間,擔任海軍少校並榮獲銅星勳章與空軍勳章。1947年,成為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市、現稱為《信史日報》(The Post and Courier)的職員,主要擔任專欄作家與記者的工作。曾獨立出版作品,也與他人合作出版不少書籍,包括《Bells on Their Toes》(與姊姊亞妮絲汀.吉爾柏斯.葛瑞合著),以及《How to Be a Father》、《Time Out for Happiness》等。1950年,與姊姊因本書共同獲得「法國國際幽默獎」(the French International Humor Award)。法蘭克.邦客.吉爾柏斯二世於2001年過世。
亞妮絲汀.吉爾柏斯.葛瑞(Ernestine Gilbreth Garey)
1908年出生於紐約市,畢業於史密斯學院英文系。1930年、也就是大學畢業不久後,在紐約市百貨公司的採購管理部門展開14年的工作生涯,在此期間,她結婚也育有兩名子女。她也是作家與講師,曾獨立出版以及與他人合作出版的書籍共有七本,包括《Bells on Their Toes》(與法蘭克.邦客.吉爾柏斯二世合著)、《Jumping Jupiter》、《Rings Around Us》以及"Giddy Moment》等。亞妮絲汀.吉爾柏斯.葛瑞於2009年過世。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推薦書評〕
「一氣呵成且輕鬆愉快…最有趣的一本書之一。」《芝加哥太陽報》(Chicago SunTimes)
「充滿娛樂性,時而熱鬧可笑,時而感人肺腑…生氣勃勃的長青美國創作。」《週六文學評論》(Saturday Review of Literature)
「有啟發、趣味高、極具可讀性。」《校園圖書期刊》(School Library Journal)
媒體推薦:〔推薦書評〕
「一氣呵成且輕鬆愉快…最有趣的一本書之一。」《芝加哥太陽報》(Chicago SunTimes)
「充滿娛樂性,時而熱鬧可笑,時而感人肺腑…生氣勃勃的長青美國創作。」《週六文學評論》(Saturday Review of Literature)
「有啟發、趣味高、極具可讀性。」《校園圖書期刊》(School Library Journal)
章節試閱
節錄自第1章 口哨與刮鬍刷
爸爸的個子很高,有個大大的頭與頜骨,以及環狀的鎖骨。早在他三十幾歲時,他的體重就已經超過了兩百磅大關,再也不曾瘦下來過,他有好幾次必須倚賴火車的行李磅秤,才能測得自己的重量。爸爸非常相信自己是個成功的人,並且十分以他的妻子、家庭以及事業成就為傲。
爸爸很有膽識與能力,他勇於走在所有人的前面,把一切事情承擔下來。他會走進一間像德國蔡斯(Zeiss)或國內如皮爾斯雅樂(Pierce Arrow)汽車的工廠裡,大聲宣布他能夠提升整體四分之一生產效能;而他也真的有辦法做得到。
他擁有這麼多孩子--共有12個--的原因,是因為他深信在與媽媽的合作無間下,一定可以克服一切困難而成功。
爸爸總是將他所鼓吹宣揚的理念付諸於實行,要他因專心於家庭生活而停止科學管理事業是不可能的事。他的辦公室不僅總是擠滿了孩子,他還經常帶著兩三個孩子、有時候甚至是我們全部一起出差。當有工廠邀請他提升生產效能時,在參觀工廠的時候,我們經常跟在他的身邊,手上還拿著鉛筆與筆記本做筆記。
如同爸爸與媽媽所說的,我們在紐澤西蒙克萊(Montclair)的家,也像是一間
科學管理與研究如何去除多餘動作--或稱為「動作研究」的學校。
例如,爸爸會將我們洗碗時的動作拍攝下來,他便可以從整個過程中,去研究如何減少不必要的動作,進而增加我們洗碗的速度。至於不是常態性的工作,例如粉刷後陽台,或是移除草坪上的斷枝殘幹等,他則是用競標的方式,來提供我們獲得零用金的機會。例如我們孩子當中若有人想要多賺一點零用錢,可以在一張密封的紙上,表達自己願意完成這項工作的意願,以及完成這項工作之後所希望獲得的零用金,大家再一起競標;最後則由標金低者獲得工作機會。
爸爸也在浴室中釘了一張工作流程表,每個孩子只要會寫字--爸爸希望孩子們從小時候開始,每天早上就必須在流程表上做紀錄。早上的時候,只要完成刷牙、洗澡、梳頭、舖床等工作後,就得紀錄下來。至於晚上時,也要測量體重、在成長曲線上標示位置,同時在寫完作業、洗完手擦完臉以及刷好牙之後,也得在流程表上做紀錄。媽媽本來想在流程表上增加一欄「禱告」,但爸爸認為,禱告是一種自願的行為,不需要列入。
看起來十分有系統,沒錯,請記住,對多數父母而言,把一個孩子搞定且送去上學已經很麻煩,而爸爸媽媽的麻煩是一般父母的12倍,因此系統化是避免混亂吵鬧的必要方式。當然也有時候,孩子們沒有實際完成該完成的事項,並且隨便亂填紀錄;但是爸爸有一雙銳利的眼睛,同時也會施以處罰,在交相運用之下,大家往往都照著規矩,不敢亂來。
不論在家裡或工作上,爸爸總是效率專家,例如他扣背心時,總是從下方的釦子扣起,而不是從上方,因為從下方往上扣釦子只花他3秒鐘,至於從上方扣下來需要花7秒。他甚至曾在刮鬍子時,同時使用兩把刮鬍刷將刮鬍膏塗抹在臉上,因為他發現,這可以將整個刮鬍子的時間縮減17秒。他有一陣子也嘗試著同時使用兩把剃刀,但最後放棄了,「雖然我可以省下44秒,但是我浪費了2分鐘在我的喉嚨上貼ok繃」,並不是割傷困擾他,而是那多出來的2分鐘。
有些人曾說,爸爸擁有這麼多孩子,以至於無法追蹤掌握每個小孩的狀況。爸爸自己曾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回媽媽外出去講課,只留他一個人在家帶所有小孩,當媽媽回家問他一切是否還順利,他回答:「沒有任何麻煩發生,除了角落的那一個孩子;不過,打了他的屁股後就規矩多了。」
媽媽總是可以沉著的應付任何狀況,她說:「親愛的,他不是我們的孩子,他是隔壁鄰居的小孩。」
我們沒有任何一個人記得這件事,或許它從未發生過。爸爸很可能在吹牛,因為笑話是他最愛的事,尤其是笑話的內容與他,或者特別是與媽媽有關;而這個故事聽起來肯定就是。我們家隔壁鄰居有兩個孩子的頭髮是紅色,但吉爾柏斯家族成員的頭髮都是金色或紅色。
縱使爸爸在家裡是個嚴格的老師,但他無法忍受他人對他家庭的批評。有一回,有個鄰居向爸爸抱怨我們家有個孩子,用不雅的字眼叫他的小孩,爸爸溫和的問對方:「怎麼了?」,然後正當鄰居要開始表達不滿時,他便頭也不回的走開。
事實上,爸爸很討厭說髒話,他雖然在人前維護自己的兒子,但這並不能阻止他
在回家之後,進行一場正式的質問並進行處分。
在人群當中,爸爸總是最快樂的一個,尤其是在一群孩子中。不論他在哪個地方,你可以看到一排孩子跟著他,如果這群孩子的臉上長著一堆雀斑,那肯定是吉
爾柏斯家的小孩。
他對孩子們很有一套,知道該用什麼方法讓孩子們保持警覺,也懂得尊重孩子
們,並且不吝於表現出來。
他認為,多數大人已不去回想他們離開學校的那一天、或是那之前的日子,「但孩子們很敏感且渴望學習。找一個小孩,」他強調,「你可以教他的東西無可限
量。」
沒錯,就是對孩子的愛,讓他想要擁有一群自己的孩子,即使已經擁有12個了,他仍不覺得滿足,有時候他看著我們並對著媽媽說:「沒有關係,莉莉,妳已經做的夠好了。」
然而,我們曾經認為,爸爸之所以想要有一個大家庭,原因是他想確保自己即使在家裡,仍擁有許多具欣賞力的觀眾群。只要有我們在身邊,他認為這個充滿人氣的家庭,就像是一間人滿為患的畫廊。
只要爸爸出差回來,即使他只離開一天,回到家門的時候,他都會在我們蒙克萊有著咖啡色大屋子旁的走道上,吹著所謂的家庭集合哨。曲調是他自己編的,他捲起上排牙齒後的舌頭吹著口哨,聲音大且尖銳。這很花力氣,從不運動練習的爸爸,通常累到喘氣才會停下來。
集合哨對我們很重要,只要聽到哨音,代表我們得立刻放下手邊一切事情並跑步集合,不然會有可怕的後果。大家最先看到的是吉爾柏斯家的孩子們,從房子與院子的各角落衝出來,而鄰居家叫聲兇猛的狗也會從巷子聚集過來。附近鄰居家的窗邊,也擠滿了許多觀看的臉龐。
爸爸經常吹集合哨。當他有重要事情要宣布,而且每個人都必須知道時,他就會吹口哨叫大家集合;當他覺得無聊並且希望從孩子們身上得到一些刺激時,他也會吹口哨;當他邀請朋友來家裡,想要把朋友及家人們相互介紹給對方,同時也想要展現整個家庭可迅速集合的速度時,他也會吹口哨。有時候,爸爸還會從背心口袋裡拿出他一直帶在身上的碼錶,開始計算我們集合的速度。
爸爸有許多主意與構想,與其他挺麻煩的主意比起來,集合哨倒是很合理的想
法。特別是有一次,車道上的樹枝營火突然失去控制燒了起來,火勢甚至蔓延到房子的另一邊,爸爸吹著集合哨,全家人在14秒內就離開了房子,比先前的紀錄還少了8秒鐘。除了破紀錄外,這件事之所以令人難忘,還因為某個坦率的鄰居,他在家中院子目睹一切事情發生,正當事情緊急的時候,他老婆走到前門問他:
「怎麼了?」
「吉爾柏斯家發生火災」,他回答。
「我該打電話給消防隊嗎?」她大叫。
結果鄰居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回答:「何必呢?妳瘋了嗎?」
無論如何,火勢很快的就被撲滅,也不必請消防隊員來協助。
當爸爸想知道誰在用他的刮鬍刀或是將桌上的墨水灑出來時,他就會吹集合哨;當他想要指派工作或差事,他也吹集合哨;多數時候,當他準備要給我們一些驚喜時,也會把最大及最好的禮物送給最先站在他面前的人。
因此當我們聽到他吹口哨時,我們無從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但我們心理很清楚,一定得在最快的時間內出現在他面前。有時候,當我們跑步到前門時,他開始變得嚴肅起來。他繃著臉皺著眉、咕噥著說:「讓我看看你們的指甲。它們乾淨嗎?你們有咬指甲嗎?需要修剪嗎?」
之後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他送給女孩們每人一組皮革製的指甲修剪組,每個
男孩一把小刀。當他的五官重新回到原位,臉上帶著露齒笑容時,我們實在愛死他了。
或有時他正式的走一圈,跟我們每個人握手,當你正要把手伸回來時,手心裡卻多出了一條核桃巧克力。或有時他也會問我們誰有鉛筆,之後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打自動鉛筆。
有一次他問:「讓我們一起看看現在幾點了?」結果,每個孩子手上多了一支手
錶,即使是才六週大的嬰兒也有。
「喔~爸爸!這手錶恰恰好!」我們說。當我們環抱著他,並向他表達我們有多麼思念他時,他往往激動到說不出話而無法回答,所能做的只好弄亂我們的頭髮,並拍拍我們的屁股。
節錄自第5章 主席先生
爸爸在緬因州的斐爾培德出生,他的父親約翰.海潤.吉爾柏斯主要經營雜貨店以及農場,養了幾匹賽馬。他在1871年過世,身後留下一個三歲的兒子,兩個年紀較大的女兒以及一個嚴厲苛刻又頑固的妻子。
爸爸的母親-- 吉爾柏斯祖母,相信她的孩子們命中注定將來會對這世界做出重要的貢獻與成就,因此她的首要任務,就是好好教育她的孩子,才能為他們天生注定好的命運做好準備。
她會如同先知般的點著頭,並且告訴斐爾培德的鄰居們說,「在那之後,身上流
著什麼樣的血,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由於在緬因州沒有什麼工作機會,祖母搬到了麻薩諸塞州的安杜佛(Andover),而她的女兒們在那兒就讀亞培高等學校。後來她的大女兒在音樂上展露出天份,吉爾柏斯祖母決定又要搬家。每個美國新英格蘭人都知道,當初新英格蘭的文化中心起點是在波士頓,因此到了波士頓之後,她才和她的同伴住在一起。
爸爸最希望當一名建築工程師,她的媽媽也計畫好要讓他去麻省理工學院就讀。
但是當爸爸高中畢業時,他認為去麻省理工學院唸書,對家庭的財務負擔太大,甚至會影響兩個姊姊們的學業,因此沒有和他的母親商量之下,他直接找了一份水泥匠助手的工作。
既然木已成舟,吉爾柏斯祖母認為就要全力以赴,畢竟,美國總統林肯當初也是從劈橫木起家的。「如果你要去做水泥匠助理」,她說,「看在老天的憐憫上,你一定要做一名稱職的水泥匠助理。」
「我會盡全力找到一個好的水泥匠,做他稱職的助手」,爸爸笑著說。
祖母認為爸爸可以當一個好的水泥匠助手,但他的工頭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爸爸是他工作四十年來所遇見的男人或男孩中,表現最糟糕的一個。
在上工的第一個禮拜,爸爸對工頭提出很多建議,可以讓砌牆、塗水泥的速度更
快,品質更好,結果工頭不斷的威脅要開除他。
「你是來這兒學習的」,工頭對爸爸大聲吼著說,「老天爺呀!你別想要教訓我們!」
這類諷刺從不會成為爸爸的困擾,此外,他也從這份工作中了解,動作研究才是他所關心的重點所在,他發現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而且這仍是全球工業發展尚未關注到的全新園地。他試著向工頭們解釋。
「你是否曾注意過,從來沒有兩個水泥匠使用一模一樣的方式砌牆?」他問道,「這很重要,你知道為什麼嗎?」
「我只知道如果你再談到砌牆的事情,我就用塊磚頭把你嘴巴封住。」
「這很重要。因為如果一個水泥匠用正確的方法在砌牆,就表示其他人可能用錯誤的方法。現在,如果我是你,我會找出哪個水泥工的砌牆方式正確,然後再要求其他人都要和他一樣,用相同方式工作。」
「如果你做我的工作」,臉色鐵青的工頭咆哮說,「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這個紅頭髮不受教、使人快要抓狂且又想試著得到工作機會的男生開除。我想,這是你應該會做的事。」
工頭拿起一塊磚頭,威脅的揮舞著。「我也許不夠聰明,不知道誰是我最好的水泥工,但是我很清楚誰是最糟的搬運工。我警告你,別再煩我,要不然這塊磚頭就會塞到你的嘴裡 --橫向的塞進去!」
在一年之內,爸爸設計了一個施工架,這使得他成為動作最快的水泥匠。支架的原理就是在砌牆的時候,較鬆的磚塊與灰泥一定要放在最上一層,才方便拿得到。其他的水泥工必須要傾身去拿他們的磚塊材料,但是爸爸不用。
「你並不聰明」,工頭嘲笑著說,「你只是太懶惰而不想要蹲下來。」
但是,工頭最後為了所有人建造了同一種施工架,而且他還建議爸爸把他原本設計的支架送到機械學院,並且還得了獎回來。之後,在工頭的建議之下,爸爸成了工頭的工作團隊,他後來以驚人的速度晉升成為公司的負責人,並開始自行尋找工程機會、簽約,包括造橋、灌溉水渠、工業城或工廠等等。有時候,在工程合約結束後,他也會被要求留下來,繼續設置工廠的動作研究方法。
那時候的爸爸才27歲,年紀輕輕已經在紐約、波士頓以及倫敦擁有公司;他擁
有遊艇、抽雪茄,打扮相當時髦。
至於媽媽來自於加州奧克蘭(Oakland)的一個富裕家庭,她與爸爸是在波士頓前往歐洲的旅途中相遇認識,她當時參加1890年代十分流行、專門為時尚女子而
成立並擁有良好陪護的旅行團。
媽媽是美國大學優等生榮譽會員,也是加州大學心理學系的畢業生,那個年代擁
有學位的女人,多少都被人以懷疑的眼光看待。當媽媽與爸爸結婚時,奧克蘭的報紙上這麼寫著:「縱使是加州大學的畢業生,新娘子依舊是相當有魅力的女人。」
她確實很有魅力。
身為心理學家的媽媽,以及研究動作與承包工程的爸爸,決定共同攜手走入管理心理學的新領域,以及管理滿屋子孩子的婚姻舊領域。
他們相信在家中行得通的方法在工廠也行得通;同樣的在工廠行得通的方法,在家裡也一樣做得到。
節錄自第1章 口哨與刮鬍刷
爸爸的個子很高,有個大大的頭與頜骨,以及環狀的鎖骨。早在他三十幾歲時,他的體重就已經超過了兩百磅大關,再也不曾瘦下來過,他有好幾次必須倚賴火車的行李磅秤,才能測得自己的重量。爸爸非常相信自己是個成功的人,並且十分以他的妻子、家庭以及事業成就為傲。
爸爸很有膽識與能力,他勇於走在所有人的前面,把一切事情承擔下來。他會走進一間像德國蔡斯(Zeiss)或國內如皮爾斯雅樂(Pierce Arrow)汽車的工廠裡,大聲宣布他能夠提升整體四分之一生產效能;而他也真的有辦法做得到。
他擁有這麼多...
作者序
【前言】
那個管理初興的年代,他們著迷研究也追著一窩孩子
在閱讀接下來這個歡笑的長青故事之前,不能不簡述本書12個孩子的兩位「家長」:
莉蓮.穆勒.吉爾柏斯(Lillian Moller Gilbreth, 1878-1972),以及
法蘭克.邦客.吉爾柏斯(Frank Bunker Gilbreth, 1868-1924)。
對近代美國人來說,吉爾柏斯夫婦「聲名大噪」當然要拜這本由他們一對兒女共同寫作的暢銷書。但他們最重要也最真實的身份,是工業與工程管理的先驅。
法蘭克年輕時就展露了聰明的才華與經營能力,1885年他通過了麻省理工學院的入學申請,但因為家境而沒有入學;接著他從泥水匠做起,之後努力發展出自己的事業,成為一家營造廠老闆。
1904年,法蘭克與莉蓮結婚,那個年代,正是著名的「科學管理之父」泰勒的研究理論開始廣為產業界注意之際;吉爾柏斯夫婦非常支持泰勒的理念,他們開始醉心地投入研究,並設立公司為大企業進行顧問與改善的業務。
在管理史上,法蘭克的成就在於開始推動工業管理中的「時間與動作研究」(time and motion studies),專注於達成工作者在工作現場的動作節約與設備及生產線如何設計,以達成最佳生產效率。
也因此,法蘭克被後世稱為「動作研究之父」,而他妻子莉蓮的成就不遑多讓,1924年法蘭克過世之後,莉蓮繼續經營公司也持續投入研究,尤其她是史上是第一個工程管理領域的心理學家,並首倡「舒適度」及「工人心理」會影響生產效率的主張。
莉蓮是最早的工程管理領域女性專家,也被譽為「工程界第一夫人」(first lady of Engineering),享有美國史上傑出女性的眾多「第一」殊榮:她是美國第一個管理心理學女博士(布朗大學)、第一個被選入「國家工程學會」(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的女工程師,以及第一個獲頒「胡佛獎章」的女性。
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吉爾柏斯夫婦在繁忙的事業與研究之餘,還有餘暇教養12個孩子,可能相當不可思議,他們是如何辦到(或者是「自認辦到」?)的家庭管理方法,將在隨後的篇章告訴你。
【前言】
那個管理初興的年代,他們著迷研究也追著一窩孩子
在閱讀接下來這個歡笑的長青故事之前,不能不簡述本書12個孩子的兩位「家長」:
莉蓮.穆勒.吉爾柏斯(Lillian Moller Gilbreth, 1878-1972),以及
法蘭克.邦客.吉爾柏斯(Frank Bunker Gilbreth, 1868-1924)。
對近代美國人來說,吉爾柏斯夫婦「聲名大噪」當然要拜這本由他們一對兒女共同寫作的暢銷書。但他們最重要也最真實的身份,是工業與工程管理的先驅。
法蘭克年輕時就展露了聰明的才華與經營能力,1885年他通過了麻省理工學院的入學申請,但因為家境...
目錄
在管理初興的年代,他們著迷研究並追著一窩孩子
前言
本版作者序
1. 口哨與刮鬍刷
2. 皮爾斯雅樂汽車
3. 穿制服的孤兒
4. 拜訪墨菲太太
5. 主席先生
6. 打字觸控系統
7. 跳級
8. 愛親吻的親戚
9. 中國菜
10. 扁桃腺手術的動作研究
11. 楠塔基特島
12. 蕊納號
13. 你見過最新型號嗎?
14. 閃光粉與葬禮
15. 吉爾柏斯家族與朋友們
16. 山坡上
17. 四輪胎,沒煞車
18. 機車男
19. 致電給妳的那一方
在管理初興的年代,他們著迷研究並追著一窩孩子
前言
本版作者序
1. 口哨與刮鬍刷
2. 皮爾斯雅樂汽車
3. 穿制服的孤兒
4. 拜訪墨菲太太
5. 主席先生
6. 打字觸控系統
7. 跳級
8. 愛親吻的親戚
9. 中國菜
10. 扁桃腺手術的動作研究
11. 楠塔基特島
12. 蕊納號
13. 你見過最新型號嗎?
14. 閃光粉與葬禮
15. 吉爾柏斯家族與朋友們
16. 山坡上
17. 四輪胎,沒煞車
18. 機車男
19. 致電給妳的那一方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