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焦點持定於教會的宣教使命上頭,其首要關注重點,單單在於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針對『上帝子民因何存在?』以及『上帝子民在世上應該如何為人處事?』這兩個問題,這本將新約與舊約結合為一個整體的聖經,到底會告訴我們什麼答案?」易言之,上帝百姓的宣教使命是什麼?
在本書中,作者探討聖經神學與宣教使命兩者之間的關係,所以這不只是一本聖經神學的作品,它是一趟旅程,綜覽上帝對祂子民的呼召,要他們以上帝所希望的方式來影響這世界。萊特以其整全的神學從整本聖經來探討整個宣教使命任務,包括創造、救贖、以及新天新地,讓我們深知我們應前往何方,並催促、激勵我們繼續前行。
全本聖經正典的重要文本段落、聖經故事的重要章節、以及符合聖經的重要信仰教義,全部都環繞著聖經的核心角色——永活的真神,以及祂對整體受造界的偉大計畫與目的——並且彼此之間相互協調一致。從創造到新創造,上帝的宣教使命貫通了整本聖經。這是作者前一本書《上帝的宣教使命》的主旨。
在這一本《上帝子民的宣教使命》,作者接著探討聖經裡所記載的這位上帝,呼召我們出來,救贖我們,又與我們建立立約的關係——於是我們成為教會,從亞伯拉罕起始,一直到啟示錄記載的上帝之城當中的所有百姓為止,我們都是上帝的子民。然而我們到底是怎樣的身分?又是為什麼存在於此時此地呢?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任務是什麼?
透過全面研讀整本聖經,作者讓我們看到,正如以色列人被呼召與差遣進入世界,為神的恩典作見證,我們也是「上帝所愛、揀選、救贖、塑造、並且奉基督之名被差遣進入世界的百姓」,也要回應上帝對祂子民的呼召,要以上帝所希望的方式來影響這世界,向人張口見證上帝對全宇宙的救贖恩典。
作者是知名舊約專家,在本書中也透過詳細查考聖經,證明聖經神學和宣教使命兩者之間,彼此息息相關。沒有任何神學是與教會的宣教使命無關的——這些神學或者是衍生自教會的宣教事工,抑或者是受到教會宣教事工的啟發與塑造。再者,應該也沒有任何一項教會宣教事工的進行,會與深深紮根於聖經這塊沃土的神學完全無關。
專家真誠推薦
「神學與宣教使命有何相干?本書有力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John Goldingay,富勒神學院舊約教授
「相當容易閱讀……新鮮有趣的冒險……相當具有爭議性……值得關注的實踐意義……令人驚訝的關連性……尤為具體。」
——I. Howard Marshall,亞伯丁大學新約名譽教授
「《上帝子民的宣教使命》不只是一本聖經神學的作品。……萊特以其整全的神學從整本聖經來探討整個宣教使命任務,包括創造、救贖、以及新天新地。」
——Darrell L. Bock,達拉斯神學院新約研讀研究教授
「這是最好的聖經神學。」 ——Daniel I. Block,惠頓學院舊約教授
「本書有如萬花筒般奇妙地綜覽了聖經所賦予所有上帝子民在世界上實現上帝的宣教使命時所具有的獨特角色。」
——Lindsay Brown,洛桑世界福音運動國際事工主任
作者簡介:
萊特(Christopher J. H. Wright)博士是國際靈風合作夥伴組織(Langham Partnership International)國際事工主任,該組織為斯托得在美國的事工。他同時也是洛桑運動的神學工作小組以及福音派聯盟難民基金會神學資源小組,著有《上帝的宣教使命》(The Mission of God)以及《我所不懂的上帝》(The God I Don’t Understand)。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本書為2011年「世界華人福音會議」(簡稱:華福大會)的指定閱讀書籍。
得獎紀錄:本書為2011年「世界華人福音會議」(簡稱:華福大會)的指定閱讀書籍。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我們是誰?我們存在的目的為何?
獨一的宣教使命或是個別的宣教事工?
本書的標題,《上帝子民的宣教使命》,立刻成為這一系列待處理問題的頭一個。這是定義的問題:當我們看到或是聽到「宣教使命」(mission)這詞的的時候,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印象是什麼呢?也許我們比較熟悉的是個別的「宣教事工」(missions),通常使我們聯想到教會的跨文化宣教事工。我們想到的是宣教機構、傳福音、植堂、長期或短期的宣教事工,還有這些團體與個人結合起來的全球網絡,例如洛桑運動(Lausanne Movement)。
上帝的差遣
以上我們聯想到的宣教印象,都牽涉到差遣與被差遣的概念。當然,「差遣」這個字義就隱含在「宣教」這個字的拉丁文字根裡面,是一種很恰當的理解。並且,這個解釋也相當符合聖經的意思。聖經確實表明上帝差遣了許多人去「執行上帝所託付的使命」,並且我們從使徒行傳這一卷書的記載,就可以看到宣教運動的開端是起於教會回應了從天上而來的感動,所以差遣保羅與巴拿巴首次出發去旅行傳道。
然而,認清宣教使命的核心意義在於差遣與被差遣,只是帶給我們另外一個問題而已:差遣去做什麼呢?聖經告訴我們,上帝的確差遣了很多人。但是那些受差遣的人到底被上帝差去做什麼了?事實上他們各自受上帝差遣去從事的工作,其種類與性質的分布範圍是驚人的廣泛。與「差遣」有關的用語充斥在以下聖經人物的敘事中。約瑟被差遣(一開始不知情地)到高位上,為了在饑荒來臨時拯救並保全整個家族的性命(創四五7)。摩西被差遣(一開始也不情願)是為了拯救百姓脫離壓迫與剝削(出三10)。以利亞被差遣去影響國際間政治外交的方向(王上十九15-18)。耶利米被差遣去宣告上帝的話(例見耶一7)。耶穌宣讀以賽亞書的經文,指出他之所以被差遣是要來傳揚好消息,宣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受壓制的得自由(路四16-19;參賽六一1)。
門徒被差遣去傳講與彰顯天國具有釋放與醫治的權能(太十5-8)。身為使徒,他們被差遣要訓練門徒、施洗並教導(太廿八18-20)。耶穌差遣他的門徒進入世界,正如天父差遣他自己一樣,這個差遣的行動也引發了許多有意思的問題與挑戰(約十七18,廿21)。保羅與巴拿巴被差遣出去時,也背負了救濟饑荒的任務(徒十一27-30),之後他們被差遣則是為了傳福音與植堂(徒十三1-3)。提多被差遣是為了財務管理上的信託保證(林後八16-24),之後他被差遣則是為了承擔教會管理的工作(多一5)。亞波羅以博學的聖經教師身分被差遣,是為了餵養教會(徒十八27-28)。此外還有許多無名的弟兄姊妹被差遣出去承擔教導的工作,為了福音真理巡迴傳道(約參5-8)。
所以,就算我們同意差遣與被差遣的概念屬於宣教使命的核心,但有許多人會被上帝差遣去從事範圍廣泛的、由聖經所認可的各類工作,包含救濟饑荒、秉行公義、傳道、傳福音、教導、醫治與管理等等。不過,當我們在使用「宣教事工」或「宣教士」這樣的字眼時,我們主要所指的還是傳福音的活動。我們的聖經神學對這一點有什麼意見沒有呢?關於這個部分,我們將在本書的第十二章有更深入的探討。
上帝的目的
然而,「宣教使命」這個字還有另外一個常見的用法,帶有目的或目標導向的意思。即使在世俗社會中,我們談到一些團體組織時也都會提到它的「企業使命」,並且很可能已將其統整歸納成相當簡練扼要的「使命宣言」。所以,如果我們要提出這個問題:「上帝子民的宣教使命為何?」其實就等於是在問:「那些自稱為上帝子民的人們,他們實際上存在的目的為何?我們活在世上是為了什麼?」
不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再退一步問道,所謂的宣教使命到底是指誰的使命呢?當然,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這是上帝的宣教使命。上帝自己有一個使命。上帝對自己所造的一切,都有祂的目的與目標。保羅稱之為「上帝的旨意」(徒廿27;參弗一9-10)。這個神聖使命的一部分是:上帝也創造了一批百姓與祂同工來完成這個宣教使命。我們【強調】所有的使命都源自於這個先在的上帝的使命。並且,就如我們將會看到的,這些使命的形式實在是相當廣泛的。「宣教使命源自上帝的心,並且從祂的心傳遞到我們的心。宣教使命乃是一位全球的上帝祂全球的百姓在全球的拓展工作。」註1
單數與複數
由於宣教使命的定義範圍廣泛,因此我們容許各式各樣不同的「宣教事工」(missions)都被含括在「宣教使命」(mission)的範疇中。如果要解釋宣教使命的英文單數型與複數型這兩種不同用法在意義上的區別,或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人類的其他活動來類比。
我們可以談論單數型的「科學」(science),並且在我們的腦中會有個關於科學的總類概念。科學指的是包含發現、實驗與解釋這三方面的挑戰。科學也是一種方法,一種思維特質,一套價值體系,一些統領科學探究的特定典範,一種特定的信仰與堅定的委身。科學是人類生活與文明的一個向度。
不過,除此之外,我們還有複數型的「科學」(sciences)。當我們使用這字的複數型式,我們所談論的科學就是涉及整個廣大領域的各種活動,這些活動具備有科學化的目標、方法、準則和控管。我們有自然科學,又細分為許多小分支,探索自然界和宇宙。我們也有社會科學、生命科學等等。然後還有經濟學和統計學的科學。不過別誤入科幻小說的領域,那不能算在科學之列。
我的論點是:單數型的「科學」(science)是個總類用語,包含了整個可被稱為複數型的「科學」(sciences)的人類活動。有一大堆各種活動都可以正當地稱之為科學,並且科學家們也常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爭辯某一類特定的活動究竟算不算是「真正的科學」?然而(就像保羅對身體的描述),一支合法的科學不能對另一支科學說:「因為你不是物理學,所以你不是真正的科學。」同樣地,也沒有任何一支合法的科學可以對自己說:「因為我不是物理學,所以我不屬於科學家族。」在這裡不僅有被廣泛接受的總類概念,也有這個概念在現實生活中各式各樣的不同體現。
我們還可以用「藝術」的單數型(art)與複數型(arts)來建構出同樣的類比,或者用「運動」的單數型(sport)與複數型(sports)作類比也可以。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藝術活動與運動類型,但當我們用「藝術」或「運動」來指涉一個總類的概念時,「藝術」或「運動」這個字眼就同時包含了各種不同而多樣的用法,我們都知道那是什麼意思。
因此,當我談到「宣教使命」(mission)的時候,我想到的是上帝為萬有所設立的偉大目標,不僅是上帝自己為了完成這個目標所做的一切,還有祂呼召我們配合這個偉大目標而做的一切。就像「科學」一樣,「宣教使命」也具備概念化與總類化的寬泛意義,「宣教的」(missional)這樣的形容詞,可能就跟「科學的」(scientific)這詞一樣具有非常廣泛的意義。並且,我也主張,「宣教士」(missionary)這詞的含義應該也跟「科學家」(scientist)這詞一樣,具有廣泛的各種可能性。說一個人是宣教士,就跟說一個人是科學家一樣,雖然具有特定的意義,但卻不見得能因此預設或想像這個人實際上到底真正在做些什麼。
然而,當我談到「宣教事工」(missions)時,我想到的是上帝的子民可能會委身從事的各式各樣活動,他們藉由從事這些活動參與在上帝的使命當中。而且我認為,就如同科學的種類有多麼分歧,宣教事工的種類也是同樣分歧——事實上宣教事工的各種類型可能還遠多於科學的各分支。同樣地,由於上帝託付給教會的宣教事工雖然種類變化多端,卻是以一個整體來託付,因此某一類的宣教事工不應該因為自己的優越感而去摒棄另外一類的宣教事工,或是出於自卑感而將自身貶為「不能算是真正的宣教使命」。保羅用身體所設的比喻,在這裡獲得強而有力的共鳴。
這就是為什麼我不喜歡過去那種一概而論的說法:「如果什麼都是宣教使命,就沒有宣教使命可言了。」這樣的說法是企圖把「宣教使命」限定在差派跨文化的宣教士出去傳福音上。然而更合乎聖經的說法應該是:「如果什麼都是宣教使命……,那就一切都是宣教使命。」顯然,世上的工作不可能通通都是跨文化傳福音【強調】的宣教事工,但是每個基督徒和每一間基督教會既然都是生活在上帝的世界裡,有意識地參與在上帝的宣教使命當中,那麼,他們的身分、話語、與行動,就應該通通都歸屬於宣教使命的範圍。
也許你曾聽說過宣教使命的定義是:「普世的福音傳揚要求教會全體將整全的福音帶給全世界。【強調】」這句話其實出自洛桑信約註3。這是一句很響亮也很漂亮的口號,其來有自註4。然而這句話裡出現的三個片語,每一個都帶領我們陷入一大團問題之中。這個定義提供給我們一個很方便的架構,使我們得以展開我們宣教使命的聖經神學所想要提出的某些議題——不過不一定要按照定義中的前後順序來論述。
全世界
上帝的宣教使命的目標是全世界
有時,當全球局勢的變化超乎我們的理解與掌握時,我們忍不住會想問:「這個世界將來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但當我們思考上帝子民的宣教使命時,這個問題同樣也是值得一問的好問題,因為它為我們指示出一個最終掌握在上帝手中的未來。如前所述,我們的宣教使命之根源乃是上帝的宣教使命,而上帝的宣教使命之目的則是為了祂自己的整個世界——說得更確切一點,也就是祂的整個創造。
因此,我們必須先置身於上帝使命的偉大洪流中,開始用這樣的角度來看待我們自己,並且我們也必須確定我們本身的使命目標——無論是長期目標或是較近期的目標——與上帝的目標一致。為了這個目的,我們需要了解我們自己便處身其中的聖經偉大敘事,一個包含了過去與未來的敘事。
然而到底有多少熱衷於宣教的教會,或者說到底有多少宣教機構,在熱忱而急切地追趕行事曆上的待辦事項時,會想到要停下來思考那個偉大的敘事——追問這個已然從遠古發展至今的敘事究竟從何而起?從整本【強調】聖經(而非僅僅採取少數與宣教有關的經節)的觀點來看,這個敘事呈現出什麼樣貌?它又將通往哪個終點目標?假若我們為宣教所作的努力與這整個敘事脫節了,或者是以各種可能的方式悖離了敘事本來的主題,那麼我們就不得不問:我們現在承擔的是誰的使命?我們現在所執行的又是誰交代下來的任務?
因此,本書第二部的任務將會是把焦點重新轉回敘事本身,藉此導正我們所努力的方向,而這樣的修正是有其必要的。假若我們認為自己是上帝的子民,也承擔著上帝的宣教使命,那麼我們就是敘事的一部分。這是本書第二章的重點。
普世全球與我們宣教使命的範圍
我們從聖經當中得知,上帝的宣教使命含括萬有。然而,憑藉著我們在地上所領受的使命,這項真理將帶領我們到往何處呢?尤其是當談到我們如何對待所託付給我們的創造——這顆地球——來說,這真理又意味了什麼呢?基督徒(甚至不只是基督徒)一般都會認同,我們應當成為地球資源的好管家。但是除了適度節制而負責任的生活態度之外,我們是否也還身負更高層次的宣教使命【強調】之責呢?我們都很清楚,人類目前正面臨生態危機的挑戰。我們可能會對混亂的現實與可怕的預測感到困惑,無法肯定究竟哪些是客觀事實,哪些又是媒體的渲染或是政治的操弄。沒有人會真的去懷疑我們正面臨巨大的全球性問題,但從我們已經達到的成就往前進發,要走哪一條路才是最好的方向則眾說紛紜。
然而,這件事是否應當列入基督徒宣教行事曆的待辦事項呢?聖經神學如何幫助我們處理這個問題?至少我們可以說,假若上帝宣教使命的目標是一個嶄新的創造,而我們從聖經敘事的高峰就能預見這個新造的世界,那麼在敘事中的宣教使命就應當留下某些空間,讓我們可以對目前的受造界有所回應。然而在基督教圈子裡面,傳統的宣教概念只限於人類的需求,未能及於其他受造物。所以,我們對生態問題的關懷與行動,能不能算是符合聖經的合法的宣教關懷呢?或者僅僅是受世界俗務所驅策而陷入的一時迷惑?我們在第三章會討論這個問題。
我們宣教使命的舞台是全世界
「宣教士」工作的起點和終點分別在哪裡呢?我們很容易就會陷入分裂思考的陷阱,把世界劃分為不同區塊。「宣教」這詞常常與「宣教禾場」這概念相伴出現,後者一般就是指「離鄉背景的遙遠異國」。這樣一種審視世界的角度一向都是西方世界的觀點,不過除了西方世界以外,現在位於地球的其他角落也有一些教會致力於差派宣教士。誠然,現實的情況是,只要你一開始認真思考這概念,那麼任何地方都是宣教禾場,包括你自己所住的那條街——只要哪裡還拒絕耶穌基督的福音或未曾聽聞過福音,哪裡就是宣教禾場。
另外還有一種同樣危險的錯誤二分法,把世界分為所謂的神聖界與世俗界,並堅定地將「宣教」置於神聖界。如此一來,宣教要不就是某些獻身全職的基督徒在獲得足夠「支援」的情況下,才能夠全時間去做的工作;要不然就是其他的基督徒(佔絕大多數)在餬口養生的職業工作之餘暇,才能偶爾抽空去做的事。也許他們可以在假期中來一場「宣教之旅」,或者在週末配合「教會宣教」的事工。
那麼生活的其餘部分呢?「屬世」的其他部分該怎麼辦?——工作職場、公共空間、商業、教育、政治、醫藥、運動等等諸如此類的其他生活領域呢?在什麼意義上,世界會被理解為上帝子民的宣教舞台?而這樣的宣教使命又包含了哪些內容?僅只是指在某些時刻我們獲得傳福音給這個世界的機會?還是我們所從事的職業本身就已經是參與在上帝的宣教使命當中了?
若想要更進一步來思考這個問題,除了廣傳福音的命令之外,上帝的子民對於一般人類社會的其他成員是否還背負著某些在傳福音之外的責任呢?當我們提到一些聖經的用語,像是成為萬國的祝福、尋求這城的平安、成為這世上的光和鹽、或是行善(保羅與彼得最常用的措辭之一)等等,其中包括了怎樣的內涵?這些概念都包含在我們宣教使命的聖經神學裡面嗎?
也許上面這些話我們已耳熟能詳,很像是在爭論福音與社會行動兩者之間的關係如何。但我盼望以下章節對聖經神學的研究,能夠帶領我們超越傳統上趨於兩極化以及排列出優先次序的作法,我個人認為,若是上帝原本就打算要結合在一起的東西,我們就不應該將它扭曲並且硬要加以分割。
所以,對我們而言,即使是像「全世界」這麼單純的說法,其中也包含了各式各樣的議題。所謂「全世界」的意義不僅是地理上的全球,同時也有生態、經濟、社會、以及政治等等各層面的意義。並且我們也應該記得聖經論到「世界的末了」——雖然世界末了具有終末的含義,但這個終末其實更是一個新天新地的開始。所以「全世界」的意義不單單只是純指空間而言,還包含了時間在內。教會必須將時間與空間這兩方面連結起來。我們不僅是奉差遣直到地極,我們也應該持續工作直到世界的末了。
教會全體
誰是上帝的子民?
我們的標題頁上已經顯明本書主題是「上帝子民的宣教使命」,為什麼我不直接用副標題「教會的宣教使命」當書名就好?或許這樣做也沒有什麼不可以,但前提必須是我們對教會的聖經神學理解正確無誤,而這樣的預設可能是太樂觀了一點。對很多基督徒而言,「教會」的誕生只能回溯到使徒行傳記載的五旬節那一天。然而,這樣的看法是否正確呢?上帝子民的存在是從何時何地開始的呢?又是因為什麼緣故而存在呢?上帝子民的存在以及他們在世上的使命和上帝的使命有什麼關連?他們的使命始於何時?又將在何時用怎樣的方式結束呢?
或者我們換個方式問,新約聖經記載的教會宣教使命(我們絕大多數的人講到宣教都會提到這裡所謂的「大使命」,因為我們對於除此之外還有哪些與宣教使命相關的聖經經文根本就不清楚,而且也只模模糊糊記得這好像是出自某本福音書的結尾)如何與舊約以色列人的身分與歷史產生關連?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是否負有某種「宣教使命」?如果有,那是什麼樣的使命?事實上,除了少數幾個大家都很熟的「呼召敘事」——例如:摩西、以賽亞、耶利米(講道提及宣教的時候很好用)還有約拿(很獨特的例子,一個心不甘情不願的宣教士,對自己的工作大有果效感到既尷尬又憤怒)——舊約聖經和基督徒的宣教使命是否有任何相關性呢?
你在宣教主日聽過的講道,有多少次是取材自舊約?如果你本身是一位牧者,那麼你自己有多少次講道在講宣教的時候是利用舊約經文?如果答案是:「多得不得了」,我會很樂意聽聽你的意見,和你交流一番,因為無論我走到哪裡,我都盡力這樣做。但假若你的答案是「很少」或「幾乎從來沒有」,那麼我提出的問題重點就很清楚了。若我們要建構關於上帝子民的宣教使命的聖經【強調】神學,應該從何時何處開始下手?如果把舊約含括進來的話,會發生什麼事?
因此,我們需要仔細思考整本聖經對於到底誰是「上帝的子民」是怎麼說的?整本聖經又是在什麼意義上說他們是(一直以來都是)身負使命的一群人?這也是為什麼我對於本書底下章節包含了那麼多對舊約經文的解釋一點都不感到虧歉。畢竟,新約教會在一開始展開普世宣教的事工時,並不曾真正擁有一本新約聖經。是舊約聖經為當時新約教會的宣教行動提供了動機與正當性,也就是說,舊約為新約教會的宣教工作提供了神學上的前提與預期,向他們保證了他們的作為是「合乎聖經」的(按照我們的說法)。
我們是怎樣的人?
你家的郵差是怎樣的人?這種問題在功能運作的層面好像是完全無關緊要的事。不管是什麼人幫你把信送到家,這個人就是有一份工作要做,重點是確保這份工作完成,至於做這份工作的人品格如何,就不在考慮之列。或許這個人昨天晚上才發生外遇偷情的事,但是只要在第二天早晨,信件確實都送到了你手裡,那麼他怎樣都不干你的事。
不幸的是,「教會全體將整全的福音帶給【強調】全世界」這句話隱藏著一種危機:教會可能會淪為僅僅是傳送福音信息的快遞機器。唯一重要的事情只有「把工作做完」——最好是越快完成越好。悲哀的是確實有某些類型的宣教策略和宣教口號強烈給人這種印象。
聖經的態度完全相反,因為聖經十分關切那些宣稱自己是上帝子民的人究竟是怎樣的人。假若我們的使命是要分享好消息,我們自己必須先成為好消息一族的人。如果我們傳講的福音是一個會使生命得著改變的福音,我們就得拿出一些證據讓人看到改變了的生命會是什麼樣子。所以,關於「教會全體」必須做哪些事情,我們還有很多的問題要問,例如正直、公義、合一、包容、像基督等。聖經裡頭使用的「聖潔」這個詞語,指的既是我們個人的成聖,同樣也是我們從事宣教使命的一種身分界定。
然而,我們若以這種方式來理解宣教使命【強調】,那麼我們要把倫理【強調】也包含在使命中嗎?這會不會導致「因行為稱義」和律法主義?難道我們不是應該要致力於呼召人們走向信心【強調】之道嗎?或許我們在這裡會因為發現這兩端之間拉扯的張力而感到有點掙扎,不過,當使徒保羅將自己的宣教生涯描述為是召喚萬國要「信順真道」時,他只看到這兩者是整合在一起的。對保羅來說,福音是應當要被順從遵行的,而不僅僅是相信而已。這個問題讓我們想到某些很有意思的經文和針對經文的反思。本書的五到八章將會探究多處特別強調上帝子民宣教使命之道德面向的聖經經文。
宣教使命的優先次序與界限何在?
郵差的工作就是把信送到你家,這是他的生活的首要功能。他的職業要求他必須送信。當然,假使你的郵差剛好有空,他可能會好心幫忙你修理排水管,或者順手幫你把垃圾拿出去丟,或是在你出門不在家的時候幫忙餵你家的貓。他可能很樂於在社區裡頭幫大家一點小忙,服務社會大眾,就像童書《郵遞員派特叔叔》(Postman Pat)裡面描寫的一樣。但這些並不是他「真正的工作」。或許有些人還會指責他浪費了領薪受聘的工作時間在「次要」的事務上。他應該要堅守工作崗位,儘可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來完成他的送信工作才對。
因此,這裡又產生了另外一個與教會宣教使命有關的問題: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宣教事工?是不是真的有什麼工作是首要優先的,以致於其他一切的工作都可以說是次要的——無論人們的需要多麼迫切或是可以帶來多大的幫助?我們在此又再一次地看到福音傳揚與社會行動的區分被突顯了出來。
教會最優先【強調】的使命是否就是傳遞福音信息——在此真正重要的事情是那些言語的部分?或者教會的宣教使命包含了福音信息在生活與行動中的體現?這個問題有時會在「宣告」(proclamation)與「臨在」(presence)的張力中、或是「話語」(words)與「行為」(works)的張力中被提出來。以下的某些章節當中,我們將要探討教會之為「存在」(be)與教會之為「言說」(say)兩種含義的整合。
整全的福音
你的福音有多大?
這個問題顯然與之前提到的主題有明顯的關連。作為宣教使命之核心的福音應該是怎樣的內容?福音就是上帝藉著耶穌基督已經完成救贖世界大工的好消息。但是上帝這份救贖大工的規模與範圍到哪裡為止?聖經幾乎打從一開始就把上帝描寫為「救贖主」註6。對於那些宣稱上帝是救贖主的人來說,這個稱號的實質內容為何?而對那些得蒙救贖的人來說,又有何意涵?救贖是怎樣的一種經驗,得蒙救贖的人又應該過怎樣的一種生活呢?這是我們在第六章要探討的主題。
像「福音」這樣的字詞會面臨的一種危機就是,我們都太喜歡它(這是對的),而且熱切渴望與人分享(這也是對的),可是就是因為我們太熱切,所以沒有耐心花時間仔細研究福音在聖經中出現的完整內容。比如說,是誰發明了福音這個詞?當耶穌和保羅使用福音這個詞的時候——事實上,就像我說過的,他們當時還沒有一本新約聖經可以讀,可以告訴他們福音的含義——耶穌和保羅說的是什麼意思?他們是在舊約聖經當中發現「福音」的嗎?
假如福音這個詞的出現可以回溯到舊約(我們之後將會證實這一點),這樣追本溯源的行動,對於我們理解好消息的真實意涵會發揮什麼作用?我們也將再次發現,雖然我們習慣於將福音化約成為解決個人罪惡問題的藥方以及刷開天堂大門的磁卡,但是聖經本身會修正我們錯誤的化約傾向,繼而取代這種簡化印象的將會是一個信息,而這個信息必然會談到上帝一向就在基督裡統管宇宙萬有,並且最終要將邪惡從祂的宇宙中徹底根除(當然也就解決了我們個別所犯的罪的問題了)。
沒有別的名
然而,當末後的日子到來,宣教使命就是忠誠度的問題了。一個國家的使節在出使他國時,必須對他所代表的政府絕對忠誠。一個可靠的使者會忠實傳達奉派去說的話,而不是主張自己的意見。
因此,上帝的【強調】子民的宣教使命,自始至終,都必須要忠實委身於上帝【強調】,我們被呼召去分享祂的宣教使命。不過,要做到這點,有賴於我們對上帝的認識【強調】——我們是因著經歷到上帝的啟示與拯救而對上帝有日漸更深的認識。那麼,我們要認識【強調】並且要持守忠心的對象,到底是誰?在新舊兩約當中,上帝的子民都被呼召要堅定不移、毫無妥協地效忠於獨一的上帝——在舊約啟示為耶和華,在新約是道成肉身、行走在我們當中的拿撒勒人耶穌。
上帝子民的宣教使命源自於聖經中的上帝的獨一性,以至高的方式向我們啟示在基督的獨一性上。這不僅是我們的宣教使命的源頭【強調】(因為就是他差遣我們奉他的名進入世界),同時也是我們的宣教使命的內容【強調】(因為我們的一切言行都是為了見證這項真理:我們的主就是神,而且再無別神,他被賜予高乎眾名之上的名,「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四12)。
我們即將要進入本書旅程的第二部分,探討與上帝子民之宣教使命的聖經神學有關的重要經文與神學主題,本章所談的就是我們將要面對之問題與議題的縮影。正如同我先前已然說過的,我們並不是非得要依照我剛剛使用過的這一套順序架構來進行這些問題的研究。因為這畢竟是聖經神學,不是系統神學,而我盼望的是,當我們投身於新舊兩約的豐富經文中,耗費時間心力鑽研於註解詮釋的時候,我們將會在這些廣博深遠的問題中,尋得廣博深遠的解答——甚至某些問題將會因為被置入聖經本身更加寬廣的視野當中,而自然消融於無形。
第一章
我們是誰?我們存在的目的為何?
獨一的宣教使命或是個別的宣教事工?
本書的標題,《上帝子民的宣教使命》,立刻成為這一系列待處理問題的頭一個。這是定義的問題:當我們看到或是聽到「宣教使命」(mission)這詞的的時候,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印象是什麼呢?也許我們比較熟悉的是個別的「宣教事工」(missions),通常使我們聯想到教會的跨文化宣教事工。我們想到的是宣教機構、傳福音、植堂、長期或短期的宣教事工,還有這些團體與個人結合起來的全球網絡,例如洛桑運動(Lausanne Movement)。
上帝的差遣
以上我們聯想到的...
作者序
在第八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中,每天上午的查經講員是來自英國的萊特博士(Dr. Christopher Wright),他於2006年出版了一本宣教鉅著-The Mission of God,這本書堪稱是近代宣教學的經典之作。在書中他強調:普世宣教的大使命不是僅只記載在馬太福音第28章而已,乃是整本聖經都與普世宣教有密切關係。書中萊特博士從舊約到新約精闢地闡述:宣教的神、宣教與神特選的子民、宣教的工埸--神所創造的全地……等,這本書給普世教會帶來相當的震撼與挑戰。由於這本書在普世宣教上的重要性,我們期盼每位報名參加第八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的與會者,都能在赴會前先讀過這本書;然而這本鉅著實在太大本了,要在短時間內讀完它,對一般人而言,都不易辦到……乃大膽打電話去請教他:能否為這次大會寫一本精簡的「濃縮版」?沒想到他竟然在電話的那一端慨然答應,原來第三屆世界洛桑大會的同工們也有同感,已經請他撰寫這本較精簡的「宣教書籍」,真是讓我又感動又興奮,立刻徵詢有關中文翻譯事宜,他爽快地把中文翻譯權交給了華福中心。今天我們可以順利拿到他這本新書--The Mission of God's People(上帝子民的宣教使命)而且全書已譯成中文,提供給全球華人教會研讀,使我們華人信徒可以透過神的話,摸到神宣教的心意,實在由衷感恩。
事實上,The Mission of God's People這本書並非他的鉅著The Mission of God的濃縮版,而是將前書中「神特選的子民」(God’s people)這部份,加以更深入發揮。因為我們的神是看重「工人」過於「工作」的神,神所特選的子民,就是在普世宣教事工上,神所要用的工人。工人的事奉固然重要,但「工人的靈命」和「工人的生活見證」比「工人的工作」(事奉)更重要。
今年十月在南非開普敦的洛桑大會中,得以親聆萊特博士帶著全埸四千多位與會者,一同查考以弗所書;他不但按照正義分解神的話,他也帶著極重的負擔分享神的話。讓我看到萊特博士真不愧為著名聖經學者施托得(John Stott)的嫡傳弟子,他不但承傳了老師嚴謹、深入的研經態度,在外表的形象上也像老師一樣地文質彬彬,是一位謙和安靜的學者。在查經結束時,他語重心長地呼籲:「今日教會需要徹底回到主前,在我們要改變世界之前,當先改變我們自己;在事奉主之前,當先屈膝在主面前…」最後,他勉勵每位與會者都要認真地作「祂的僕人(His servant)」因為`HIS'僕人是今天這個時代神所要用的工人,`HIS'僕人的三個特點乃是:謙卑的(H-Humility)、正直的(I-Integrity)、簡樸的(S-Simplicity)。願主透過他僕人充滿負擔的查經,繼續在每位與會者心中更深入的動工,並且也求主更加重用來特博士並他所寫的書。
最後,我要特特向華宣橄欖出版發行集團總幹事李正一弟兄致謝,若不是他鼎力相助,帶著他的出版團隊,積極投入本書的翻譯、審稿、編排、印刷……等繁雜工作,使這本書在短期內,得以在第八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的開幕日之前,順利出版。願主親自報答,並願一切榮耀歸給我們所事奉的至高真神。
李秀全
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總幹事
在第八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中,每天上午的查經講員是來自英國的萊特博士(Dr. Christopher Wright),他於2006年出版了一本宣教鉅著-The Mission of God,這本書堪稱是近代宣教學的經典之作。在書中他強調:普世宣教的大使命不是僅只記載在馬太福音第28章而已,乃是整本聖經都與普世宣教有密切關係。書中萊特博士從舊約到新約精闢地闡述:宣教的神、宣教與神特選的子民、宣教的工埸--神所創造的全地……等,這本書給普世教會帶來相當的震撼與挑戰。由於這本書在普世宣教上的重要性,我們期盼每位報名參加第八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的與會者...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導言
第一部 提出問題
第1章 我們是誰?我們存在的目的為何?
第二部 邁向答案
第2章 一群深知自己所屬之歷史的子民
第3章 一群關心創造的子民
第4章 一群成為萬國之祝福的子民
第5章 一群行在上帝之道中的子民
第6章 一群為活出被贖生命而蒙救贖的子民
第7章 一群向世人展示上帝的子民
第8章 一群吸引世人歸向上帝的子民
過場時間:暫且駐足凝思
第9章 一群認識獨一永活上帝與救主的子民
第10章 一群見證永活上帝的子民
第11章 一群宣揚基督福音的子民
第12章 一群差遣人也奉差遣的子民
第13章 一群在公共空間裡生活與工作的子民
第14章 一群讚美和禱告的子民
第三部 反思相關性
第15章 迄今行止及未來將往的旅程 附註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導言
第一部 提出問題
第1章 我們是誰?我們存在的目的為何?
第二部 邁向答案
第2章 一群深知自己所屬之歷史的子民
第3章 一群關心創造的子民
第4章 一群成為萬國之祝福的子民
第5章 一群行在上帝之道中的子民
第6章 一群為活出被贖生命而蒙救贖的子民
第7章 一群向世人展示上帝的子民
第8章 一群吸引世人歸向上帝的子民
過場時間:暫且駐足凝思
第9章 一群認識獨一永活上帝與救主的子民
第10章 一群見證永活上帝的子民
第11章 一群宣揚基督福音的子民
第12章 一群差遣人也奉差遣的子民
第13章 一群在...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