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媽一定要知道的教養祕訣
◎找到孩子智慧的最佳點,讓他發揮特長
◎把批評包裹在讚美裡,孩子更能接受
◎敎孩子自主,能激發他肯上進、願負責的心
每個孩子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父母若能投以更多的關懷與引導,對他們的成長將有莫大幫助。然而,你真正了解孩子的心嗎?你真正為孩子做過什麼改變嗎?本書藉由不同的故事情境,帶領父母們從心理學的角度入手,了解孩子各式狀況形成的心理因素,接著針對孩子的表現,對症下藥擬定教養對策。只要你肯為孩子做一些小小的調整,就能在孩子身上產生大大的改變,讓你從此怒氣不再翻騰、家法擺在一邊,何樂而不為。
本書特色:
1.本書作者曾從事中小學教育工作15年,以其豐富的教學經驗為基礎,轉而潛心於親子教養書籍的寫作,受到廣大讀者的回響。
2.作者從心理學的角度入手,歸納出六大單元,60種成功法則,以相應的故事,簡潔的話語,引導您輕輕鬆鬆教出好孩兒。
3.每個主題皆透過故事情境入手,指出父母教養孩子的盲點;「好爸媽應該這樣做」則提示父母改善狀況的成功法則及其注意事項,內容言簡意賅,讀者閱讀無負擔;而最後的「成功法則運用」,則幫助讀者輕鬆了解該法則的由來及其意義所在。
作者簡介: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畢業,從事教育工作15年,後專職於親職教養書籍創作,出版過多部親子類教育圖書,著有《父母應該對孩子說的100句話》、《父母不該對孩子說的100句話》、《父母一定要講給孩子的135個小故事》、《決定高中生命運的36種心態》、《與孩子溝通就這麼簡單》等教育圖書,頗受讀者喜愛。
章節試閱
培養朝目標努力的孩子
訂定孩子能夠達成的目標
震嶽這幾天心情有些鬱悶,原因很簡單:本來他在班上前十名的表現還算說得過去,可是到了九年級,爸爸覺得這個成績不能保證他順利升上明星高中,所以在期中考試結束後,為震嶽訂了一個目標:三次模擬考後衝入前三名。經過一番努力之後,第一次模擬考,震嶽考了第八名,距離目標尚有一段距離,眼看第二次模擬考就要到了,自己雖然拼命努力,可是其他同學也很努力,要想達到爸爸為自己設定的目標,可能性很小,除非奇蹟出現。想到這裡,震嶽的心情能不鬱悶嗎?
同樣抑鬱的還有語夢。她剛上小學五年級,英語成績已是全班無敵手,這當然和父母的精心培養有關,而且語夢也付出了比同年齡學童更多的努力。她在英語補習班裡也是高手,已經通過全民英檢中級,讓許多國中生望塵莫及。但是,媽媽為她訂的目標是:小學畢業之前要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這對她來說實在太困難了,雖然語夢相當努力,心裡卻一直忐忑不安,一方面她害怕辜負媽媽的期望,另一方面,自己已經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了,無奈目標卻依舊遙遠。
◆ 為孩子制定適宜的目標
故事裡兩位孩子的父母犯了同樣的錯誤:為孩子設立了過高的目標。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親最愛問他們:「你長大以後想做什麼?」孩子的回答往往千奇百怪、出人意料,因為他們大多是隨口回答,只憑著自己的興趣,沒有經過認真思考。「我要當科學家」、「我要當警察」、「我要做服裝設計師」……。而父母也不會把這些答案當一回事,反正孩子的人生之路還很漫長,一切都還未定。直到孩子上學之後,成績、名次、特長、身體狀況,甚至人際關係都有了比較對象時,父母開始意識到:要給孩子訂立目標,不能讓他們輸在起跑點上。
然而,父母在為孩子制定目標時,卻時常以自己的期待為出發點,而忽略了以下兩個原則:一是目標要合理,不能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二是目標要有一定的難度,不能讓孩子在完成的過程中失去追求的興趣。就像籃球架的高度一樣,一個「跳一跳,搆得著」的目標是最具吸引力的,有這樣的目標,孩子才會以高度的熱情去追求。
總之,既要讓孩子有機會體會成功的喜悅,不至於望著高不可攀的「果實」失望,又要讓孩子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激發自身潛力、體驗到艱辛。
◆ 好爸媽應該這樣做
˙父母要為孩子創造實現目標的條件
為孩子創造必需的條件,是身為父母的責任,但仍需要量力而為。有一位家長說:「要讓孩子實現目標,大人要做細緻入微的工作,不能嫌煩,也不能一曝十寒。我兒子在學英語的時候,會主動讓我抽查作業,而我再晚也會堅持陪著孩子。孩子外出學習需要陪伴,我也當仁不讓」。如此一來,孩子在父母的鼓勵之下,即使遇到困難也能堅持,最終便能實現目標。
˙幫助孩子細分目標
幫助孩子細分目標也是很好的辦法,無論是什麼目標,如果愈小、愈集中,就愈容易接近;相反的,如果愈大、愈廣泛,就愈容易偏離。學會將遠大的目標分解成每個階段的近期目標,並認真執行,就容易實現,而一次次小的成功,必將為最後的成功奠定基礎。
成功法則運用
籃球架效應
有人向俄國著名生物學家巴普洛夫請教成功的方法,他說:「要熱誠且慢慢來。」而「慢慢來」的意思是:做自己能力所及的事,且在過程中提升自己。也就是既不會讓人望著高不可攀的果實失望,也不要讓人毫不費力摘到果實。正如籃球架的高度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如果高度過高,無法將球投進籃圈,就不會有人想玩;如果高度過低,任何人都能「百發百中」,那也沒什麼樂趣了。正是現在這個「跳一跳,搆得著」的高度,才使籃球運動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人們以高度的熱情去追求「跳一跳,搆得著」的目標現象,心理學稱為「籃球架效應」。
培養會獨立思考的孩子
讓孩子主動思考的最佳方法
我們來看下面兩個教育場景。
場景一
爸爸:「 寶貝,今天的故事就說到這裡。至於小熊有沒有被環保人士救出
來,你可以先想一想,明天爸爸再告訴你。」
孩子:「爸爸,你別賣關子了,就直接告訴我吧!」
爸爸:「你想一想,在那樣的條件之下,人們會以什麼方式營救小熊呢?」
孩子:「我不知道,你就告訴我吧!」
爸爸:「不,寶貝,你必須告訴我你思考的結果,哪怕它是錯誤的。」
孩子:「好,我想一下,明天你一定要告訴我喔!」
爸爸:「沒問題,明天我會先聽你的想法,也許今天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場景二
孩子:「爸爸,這兩題數學我不會寫,你教我好不好?」
爸爸:「真是的,沒看到我正在忙嗎?」
孩子:「可是明天老師要考試。」
爸爸:「好吧!拿過來,我告訴你怎麼做。」
孩子:「爸爸,這裡為什麼要用減法?」
爸爸:「別問這麼多,照抄就是了。」
隔天孩子放學回家後,將試卷拿給爸爸看。
爸爸:「我不是已經告訴你這題的答案了嗎,怎麼還會錯?」
孩子:「昨天做完,今天數字一變,我就忘了。」
爸爸一時語塞。
◆ 為什麼孩子會缺乏思考能力?
只要結合「紫格尼克效應」來分析,就知道哪一個家教場景中的爸爸做得正確。
你不妨試試看:一筆畫個圓圈,在交接處刻意留下一小段空白弧形,然後再注視這個圓圈。此刻,你的腦子裡必定會閃現要填補這段空白弧形的念頭,因為你有一種出於未完成感的心態,竭力尋求終結途徑,以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這就是「紫格尼克效應」引起的作用。
被譽為「現代社會心理學之父」的德國心理學家勒溫認為,人類有一種自然傾向去完成一個行為,例如:解答一個謎語、學習一種舞步、閱讀一本書等,這就叫做「心理張力」。研究還指出,任何人都企圖滿足自己的需要,以完成動作。勒溫認為,沒有完成的任務使沒有解決的張力系統永遠存在,當任務完成之後,與之並存的張力系統也隨之消失。
了解這個心理效應後,父母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在生活中,許多父母出於對孩子的關愛,事事都幫孩子包辦,孩子遇到困難就衝上前去解決,使他們沒有機會獨立完成一件事情,如此怎麼能提高生活自我管理能力呢?長此以往,孩子連做事的興趣都沒有了。
學習上也一樣,若孩子提出問題,父母總是嫌麻煩,不想多費脣舌,便直接告訴他們答案;或是向孩子提出問題卻不給他們思考的時間,就嘮嘮叨叨的說他們笨、上課沒有專心聽講,到頭來還嫌孩子記不住,成績沒有進步。如此,反而使孩子更不願意提出問題。因此,父母該怎麼做,才能讓子女保持學習興趣,又提高思考能力呢?
◆ 好爸媽應該這樣做
˙留下空白,讓孩子去思考
當孩子面對問題卻沒有現成的答案時,是他們提高思考能力的好時機。此時,他的心理上會產生一個張力系統,好奇心將十分強烈,進而產生完成的欲望,如果「好心的父母」把答案告訴子女,這個心理張力系統(完成欲)就會消失,孩子會對這個問題失去興趣,不想再深入思考。
˙選擇幫助孩子的適當時機
有經驗的父母知道:什麼時候該從旁協助子女,什麼時候該把問題交給他們自己解決。長期堅持讓孩子保持心理張力系統,讓好奇心持久一些,便能提升他們的思考能力。正如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所說:「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比獲取知識更重要。」
˙紫格尼克效應並非越強越好
如果孩子的「心理張力」及「完成欲」過度強烈,容易產生凡事追求「完美」的傾向,如此對身心健康、精神狀態的平衡與協調,將有不利的影響。例如:孩子在做一份報告時,完全不考慮環境、條件是否可行,以及個人能力是否足夠,非要一下子就按照自己的規劃盡善盡美的完成不可,如果無法如願,就得不到心理上的滿足而感到遺憾。這種過度的「完成欲」,實質上是受「完美主義」的驅使,父母應特別注意孩子是否又這樣的行為,並適度給予開導。
成功法則運用
紫格尼克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紫格尼克曾做過一項實驗:她為一百二十八名孩童安排一系列作業,讓孩子們完成其中一部分作業,另一部分則讓他們中途停止。一小時後,測試結果發現:一百一十位孩童對中途停止的作業仍記憶猶新。由此,紫格尼克得到一項結論:人們對完成的工作較為健忘,因為「完成欲」已經獲得滿足,而未完成的工作則會在腦海裡縈繞不止。因此,心理學家將人傾向於把一件事情完成的心理,稱為「紫格尼克效應」。
受到此效應的影響,最好依照事情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保證有始有終、努力有始有終、見機行事等三種態度為之。
培養朝目標努力的孩子
訂定孩子能夠達成的目標
震嶽這幾天心情有些鬱悶,原因很簡單:本來他在班上前十名的表現還算說得過去,可是到了九年級,爸爸覺得這個成績不能保證他順利升上明星高中,所以在期中考試結束後,為震嶽訂了一個目標:三次模擬考後衝入前三名。經過一番努力之後,第一次模擬考,震嶽考了第八名,距離目標尚有一段距離,眼看第二次模擬考就要到了,自己雖然拼命努力,可是其他同學也很努力,要想達到爸爸為自己設定的目標,可能性很小,除非奇蹟出現。想到這裡,震嶽的心情能不鬱悶嗎?
同樣抑鬱的還有語夢。...
作者序
父母改變1%,教育效果提升100%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內心世界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與此同時,父母心裡可能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困惑:孩子犯了錯誤為什麼不願接受批評?父母教育孩子應該注意哪些問題?身為孩子的父母親,最應當知道哪些心理學規律?這些林林總總的問題不走進孩子豐富的內心世界,就找不到正確的答案。
只有了解孩子的記憶規則,才能幫助孩子提高記憶力;知道「優勢效應」,才能發揮孩子的興趣和特長;掌握批評中的心理學,才能避免與孩子發生衝突……
魯迅先生說得好:「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倘若不嘗試理解其心理,而一味照著父母的心意實行,便大大阻礙了孩子的發展。」因此,作為父母,了解一些心理學以運用在教育上,是十分必要的,這是扮演好父母角色的重要根本。
為此,我們試問天下的父母們:你真的會教育自己的孩子嗎?
要知道,孩子並不是成人的縮小版,他們有其獨特的心理世界。孩子的感覺、知覺和注意、記憶、思維、想像等心理過程,都有自己的特點及發展規律。
例如:有的孩子有時會毫無道理的哭鬧、糾纏,如果這時他不是餓了或身體不舒服,往往可能是吃飽了、喝足了、玩膩了,精力依然充沛卻又無所事事,所以用哭鬧來發洩。又如:為何有時父母主動和子女交流、溝通,他們卻理都不理?心理學告訴我們,可能是父母沒有善加利用「心理名片」,與孩子產生共鳴。
現實中,多數的父母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經驗去教育孩子,卻沒有認真考慮他們的年齡、心理狀況和身心發展規律,因此教育隨意性很強。雖然父母盡心盡力去做了,結果卻不太理想。除了引來孩子或明或暗的反抗行為外,還影響了親子關係,更甚者可能會貽誤子女的一生。
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這個問題呢?事實告訴我們:人的行為是受心理支配的,要教育孩子、改變孩子的行為,首先要順應他們的心理狀態。在符合孩子心理狀態的情況下,因勢利導,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時,有效減少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距離和對立,防止因小事處理不當,而傷害孩子的自尊和積極性。
本書從有效學習、與孩子成為好朋友、批評與讚揚、好習慣、好心態、好品格等六個方面入手,精選了非常實用的六十則教養成功法則,幫助父母採取最適當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避免無謂的失誤,引導他們健康的成長。
楊學強
父母改變1%,教育效果提升100%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內心世界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與此同時,父母心裡可能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困惑:孩子犯了錯誤為什麼不願接受批評?父母教育孩子應該注意哪些問題?身為孩子的父母親,最應當知道哪些心理學規律?這些林林總總的問題不走進孩子豐富的內心世界,就找不到正確的答案。
只有了解孩子的記憶規則,才能幫助孩子提高記憶力;知道「優勢效應」,才能發揮孩子的興趣和特長;掌握批評中的心理學,才能避免與孩子發生衝突……
魯迅先生說得好:「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倘若...
目錄
第一章 引導孩子有效學習
˙訂定孩子能夠達成的目標——培養朝目標努力的孩子
˙凡事設定最後的期限——培養會管理時間的孩子
˙讓孩子主動思考的最佳方法——培養會獨立思考的孩子
˙找到孩子智慧的最佳點——培養會運用自我才能的孩子
˙感官總動員,孩子學習效果好——培養會運用多重感官學習的孩子
˙給孩子貼上正面標籤——培養主動向上的孩子
˙怎樣讓孩子喜歡學習——培養愛學習的孩子
˙把握孩子學習的關鍵期——培養擁有堅實基礎的孩子
˙找出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培養喜歡聽講的孩子
˙別讓課業壓垮了孩子——培養主動學習的孩子
˙別讓孩子成為思維「跟隨者」——培養會創新的孩子
˙及時回饋提高孩子學習效率——培養持續學習的孩子
˙讓孩子放鬆身心的妙招——培養快樂學習的孩子
˙讓孩子在關鍵時刻大顯身手——培養表現穩定的孩子
˙協助孩子突破學習「高原期」——培養能突破自我的孩子
˙讓孩子學會帶著走的知識——培養會活用知識的孩子
第二章 成為孩子的好朋友
˙讓孩子信任你的祕訣——當個受孩子信任的父母
˙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懷抱——當個不吝給孩子愛的父母
˙不要被孩子孩子美麗的光環所迷惑——當個充分了解孩子狀況的父母
˙父母的教育方法要一致——當個不讓孩子無所適從的父母
˙不要怕在孩子面前犯錯——當個平易近人的父母
˙和孩子談話時注意你的坐向——當個孩子願意向你傾訴的父母
˙時常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當個尊重孩子想法的父母
˙找出引發孩子興趣的方法——當個巧妙引導孩子的父母
˙與孩子培養共同的興趣——當個讓孩子敞開心扉的父母
第三章 掌握批評與讚揚孩子的藝術
˙在「表揚」裡融入「批評」——孩子需要會包裝批評的父母
˙讚美比批評更有效——孩子需要會激勵人心的父母
˙「批評」要拿捏得宜——孩子需要嚴慈兼備的父母
˙「無聲」勝「有聲」的批評——孩子需要適時沉默的父母
˙讓批評變得「舒適可口」——孩子需要恩威並施的父母
˙借助心態的力量教育孩子——孩子需要正面暗示的父母
˙讓孩子喜歡你的教育方式——孩子需要有褒有貶的父母
˙別讓不經意的言語傷了孩子——孩子需要謹言慎行的父母
第四章 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別讓孩子因「富」而「奢」——教出勤樸節儉的孩子
˙利用「說反話」激發孩子學習興趣——教出好奇主動的孩子
˙適當安排假日,避免星期一症候群——教出懂得收心的孩子
˙循序漸進培養孩子積極性——教出漸入佳境的孩子
˙謹慎處理孩子第一次不良行為——教出從錯誤中學習的孩子
˙如何讓孩子做事要有始有終——教出堅持到底的孩子
˙留意小處,防患未然——教出注重細節的孩子
˙「好習慣」是孩子一生的資本——教出擁有良好習慣的孩子
˙注意!你的行為是孩子模仿的對象——教出慎選模仿對象的孩子
第五章 培養孩子的好心態
˙留意孩子的情緒逆反——你是個合理要求孩子的父母
˙教會孩子正確認識自己——你是個了解孩子的父母
˙鼓勵孩子不要自我設限——你是個鼓勵孩子創造的父母
˙願意分享的孩子才快樂——你是個鼓勵孩子分享的父母
˙別讓孩子成為溫水裡的青蛙——你是個懂得放手的父母
˙孩子追星也可以成為好事——你是個化追星為孩子助力的父母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你是個教孩子明辨是非的父母
˙不要阻止孩子哭泣——你是個設身處地的父母
˙讓孩子成為競爭高手——你是個鼓勵孩子競爭的父母
第六章 培養孩子的好品格
˙培養孩子的成就動機——你必須激發孩子上進
˙讓孩子擁有選擇的權利——你必須給孩子選擇的空間
˙堅持,讓你對孩子的期望實現——你必須堅持對孩子的期望
˙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你必須適度放手
˙教孩子做個有主見的人——你必須讓孩子做主
˙會忍耐的孩子更容易成功——你必須建立原則
˙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你必須讓孩子面對失敗
˙運用外在刺激,建立孩子的自信——你必須時常鼓勵孩子
˙未雨綢繆,讓孩子經得起考驗——你必須積極防患未然
第一章 引導孩子有效學習
˙訂定孩子能夠達成的目標——培養朝目標努力的孩子
˙凡事設定最後的期限——培養會管理時間的孩子
˙讓孩子主動思考的最佳方法——培養會獨立思考的孩子
˙找到孩子智慧的最佳點——培養會運用自我才能的孩子
˙感官總動員,孩子學習效果好——培養會運用多重感官學習的孩子
˙給孩子貼上正面標籤——培養主動向上的孩子
˙怎樣讓孩子喜歡學習——培養愛學習的孩子
˙把握孩子學習的關鍵期——培養擁有堅實基礎的孩子
˙找出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培養喜歡聽講的孩子
˙別讓課業壓垮了孩子——培養主...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