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他曾經是一個鄉村少年,也曾有恨,也曾有愛,敢愛敢恨,敢作敢爲,一舉登上中華民國大總統!他曾經歌唱「開軒平北斗,翻覺太行低」的壯美詩篇,曾經攪動時代風雲,大刀闊斧,割除歷史的沉寂頑屙,歷練新軍,創制中國警察制度,大力興辦新學與實業,震驚世界。人稱可比華盛頓;而其稱帝洪憲,誤國誤己,成爲絕大歷史大遺憾。他是日本人的敵人,憤然抗爭《二十一條》,怒筆寫下「爲日本去一大敵,看中華再造共和!」
作者簡介:
高有鵬中國河南項城人。中國著名民俗學家、著名作家、中國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歷史學博士。河南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二○○六年,其提出「保衛春節宣言」,形成守護民族傳統的文化運動。著有長篇小說《袁世凱》。
章節試閱
豈止是風花雪月―詩人袁世凱 詩言志。一首詩歌,等於一個人對世界的特殊表白,或者是直抒胸臆、鼓舞人心、激勵鬥志,或者是強作笑顏,或者是扭扭捏捏、裝瘋賣傻。因為他們的身份不同,表白的方式便與普通人不一樣。 在口為歌,在筆為詩。或歌心中豪情與憂愁,或寫胸中壯志與憤懣。一般說來,能夠寫詩的人不俗,對生活都是具有熱情與追求的。 歷史人物中,詩歌寫得像袁世凱這樣有氣派又有味道的,還真是不多見。雖然他也曾隱居,但他既不是陶淵明,也不是姜子牙,更不像屈原那樣高唱「路漫漫其修遠兮」。他身在鄉間,貌似閒雲野鶴,實際上心繫朝廷,時刻關注著時局,關注著北京的風吹草動。他的詩歌應該更多是裝模作樣。即使如此,他也是一個不同凡響的詩人。 關於袁世凱的詩歌作品,由於種種原因,現在保存的並不多。袁世凱的詩主要為其在當年因「足疾」養疴洹上時所作,細數來,有三種。一種是其子袁克文所整理的《圭塘倡和詩》(又稱《圭堂唱和集》),由袁克文於袁世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時書寫影印。一種是其子袁克文整理的《洹村逸興》,乃袁世凱手書詩稿,由袁克定在其身後影印。二者互有重複,但是,詩文本身不錯。還有一種是傳抄於鄉間,未有明確標誌,即帶有傳說性質的版本。筆者曾經創作長篇歷史小說《袁世凱》,在作品中設身處地,寫了袁世凱可能寫出的詩篇,此應當屬於第三種情況。 袁世凱的詩歌剛柔相濟,綿裏藏針,氣象非凡,透過那些語句,可以感受到他從未忘懷自己的抱負。他是一個不屈服的人。 一片風景:圭塘與洹上 圭塘與洹上其實就是一個地方,都在安陽河畔。當年袁世凱被逐出朝廷,先是來到衛輝一帶,然後幾經輾轉,在這裏等待著,一直等到辛亥革命的炮聲隆隆作響,清政府不得不召喚他出山。 洹上村的風景,可以讓人去想像。當年秋操,彰德(安陽)演軍,袁世凱讓天下人耳目一新。圭塘即洹上的風景,給了隱居此地的袁世凱許多夢想,不斷啟動他謀劃未來世界的雄心或野心。他的許多詩篇表現出他於此時此地心潮的湧動。 坊間流傳的《圭塘倡和詩》最有名,是他隱居於河南安陽即當年的彰德時所唱的歌聲。倡和,即唱和,與一群朋友,推杯換盞,蘸著酒與墨,寫給人看,唱給人聽。讓人看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不是「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讓人聽他「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歎,而不是「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與「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歌。 猶如人所講,一個高明的政治家要懂得藝術,袁世凱在把玩天下,用一首首詩歌遮人耳目的同時,也透漏出沸沸揚揚的心跡。 圭塘是一片特殊的風景,與歷史傳說中許由子孫的故事可能相關。因為,中國人有見賢思齊的光榮傳統,人們總愛攀比同姓,引為祖先。早年,筆者在安陽考察,在民間廟會上聽到一個大鼓書和三弦書都在演唱的段子,叫《王娃買爹》,講一個窮苦人發財之後,要買一個爹去孝敬。這個故事被渲染得令人涕淚交加,讓人久久難以忘懷。它具有普遍性意義。這都是孔子名正言順理論惹出來的事情。 圭塘是元朝名臣許有壬的園林式別墅,位於安陽城西二里餘。許有壬曾任中書左丞,圭塘是元至正八年(一三四八)許有壬因病歸籍時,皇帝賜給他許多金銀,他所修建的一處私人園林。 筆者看到文獻中關於圭塘的記述,圭塘大小不足三十畝,主要建築有景延堂、冷然臺、嘉蓮亭、安石院、松竹徑、桃李蹊、雙洲、孤嶼、柳巷、菊壇、藥畦、蔬圃等。當年歐陽玄︿圭塘記﹀說,從安陽城西行將至別墅,夾道植榆柳,名為柳巷。至圭塘門外,西邊是蔬圃。入院內有湖石山,山後是菊壇,再後是水塘。塘北有景延堂三間,堂東西各有一個舍,庭中雜植花果。景延堂東為安石院,中有安石榴。又東為藥畦。西南隅有一高臺,登臨其上,近看趙魏,平陸千里,遠望太行諸山,令人冷然欲返,故名冷然臺。圭塘水深可以行舟,內種蓮花,有嘉蓮亭。四周有梅菊、松竹、桃李三徑,人行其中,波光樹陰,人影間錯。嘉蓮亭之西為雙洲,中有小橋相通。亭之東為孤嶼,乘舟可達。圭塘的整體結構,小巧玲瓏,嚴密緊湊。歐陽玄稱其「位置之巧,營繕之工,神必協之」。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人無論窮富,高貴則名。歷史上的許由是一個大賢,避開政治,只求得自由自在,而為世人稱讚。安陽許姓,家譜為證,係許由後代。此許有壬者,何許人也? 查史料、文獻得知,許有壬(一二八七至一三六四)是元代文學家,字可用,彰德湯陰人,延祐二年(一三一五)進士及第,授同知遼州事。其官中書左司員外郎時,京城外發生饑荒,他從民本社稷、本固邦寧的思想出發,主張放賑救濟。當時,河南義軍四起,風起雲湧,許有壬建議備禦之策十五件,極力主張對起義農民實行招降政策。許有壬任集賢大學士,不久改樞密副使,又拜中書左丞,提出許多卓越的政治主張。其後,許有壬以圭塘為家,有許多佳話。
豈止是風花雪月―詩人袁世凱 詩言志。一首詩歌,等於一個人對世界的特殊表白,或者是直抒胸臆、鼓舞人心、激勵鬥志,或者是強作笑顏,或者是扭扭捏捏、裝瘋賣傻。因為他們的身份不同,表白的方式便與普通人不一樣。 在口為歌,在筆為詩。或歌心中豪情與憂愁,或寫胸中壯志與憤懣。一般說來,能夠寫詩的人不俗,對生活都是具有熱情與追求的。 歷史人物中,詩歌寫得像袁世凱這樣有氣派又有味道的,還真是不多見。雖然他也曾隱居,但他既不是陶淵明,也不是姜子牙,更不像屈原那樣高唱「路漫漫其修遠兮」。他身在鄉間,貌似閒雲野鶴,實際上心...
作者序
我們有一句俗語,叫「說不完的莎士比亞」。套用來,叫「說不完的袁世凱」。為何如此說不完?有話要說即見仁見智,東說東有理,西說西有理。袁世凱被言說,總是一個特殊的話題。
袁世凱是一個傳說。用現在的話題講,他能夠從一個鄉村少年,逐步成為顯赫一時的北洋大臣、直隸總督,後來一躍而為內閣總理大臣,到中華民國大總統,這是奮鬥者成功的典範。再想一想,人家沒有高學歷,也沒有留洋,尤其是家境也並非多麼繁盛,卻能夠改變社會歷史,應該說絕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確實,歷史評價給了他許多惡名,諸如竊國大盜、賣國賊、出賣革命黨、鎮壓義和團、稱帝等,似乎沒有一處值得人正眼看的地方。人常說,歲月無情,歷史是最公正的。但是,歷史如何表現公正呢?如果歷史失卻了公正,那麼又意味著什麼呢?
二○一一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一百年前,中華民族被列強所欺凌,人民大眾身處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終於激發了以「排滿」為重要內容的辛亥起義。此時,充滿罪惡的封建專制政治被畫上一個句號,民主事業拉開新的帷幕。當時的社會政治力量最強大的仍然是朝廷,其次是具有新思想的南北新軍,再次才是革命黨等社會革命力量。這三種力量不斷較量,終於清帝被逼退位,中華民國建立,袁世凱趁勢而起,成為政壇上執牛耳者。這是改天換地的大事件。用當世的流行語說,就是非袁莫屬。槍桿子裏出政權,如果沒有以袁世凱為代表的新軍勢力對共和事業的支持,清朝根本不會輕易退場。從這種意義上講,袁世凱未必徹頭徹尾地反動,若我們堅持說袁世凱就是壞,就是反動透頂,那就不是對歷史的尊重了。
這些年來,歷史文化研究形成多元化趨勢,用事實說話的原則並沒有改變。尤其是中國啟動了清史工程項目,大量原始史料被發掘、整理。如《袁世凱全集》,洋洋灑灑三千多萬字,保存了袁世凱親手書寫的奏議、政論等原始文獻,為我們認識和理解歷史真相、重新評說歷史,提供了有力的證據。白紙黑字,固然是鐵證如山的證明表現,但歷史絕非只有一個面孔。認識歷史的本來面目,需要多種材料,任重而道遠。
一九一二年,中華民國建立。中華民國的建立是時代的選擇,是人民大眾的嚮往。共和、民主、文明,這些新的理念成為時代的選擇。至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科學和民主的旗幟被高高舉起。理念是文化認同的重要基礎,但是,其付諸實踐的過程卻是漫長而曲折、極其複雜而艱難的。許多事業是幾代人努力才得以實現的,共和事業、民主事業也是如此。回首歷史,從一八四○年到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這中間充滿多少悲壯!其間,共產黨是了不起的,孫中山與他的三民主義也是可歌可泣的,尤其是抗日戰爭中各族人民團結奮戰,都值得我們頌揚。同樣,袁世凱對日本人的抗爭,其強烈的態度,並不是完全妥協退讓而無原則地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倒是在許多事情上不乏悲壯之舉。更不用說因練新舉,興辦鐵路、電話、電報和郵政等實業,廢科舉而舉新學,包括員警制度等,他對社會發展是有積極推動意義的。如果我們尊重歷史的事實,應該說,袁世凱若不稱帝,他確實像一些人所說的那樣,甚至可以與華盛頓比肩。當然,這都是見仁見智的。
一九九八年,戊戌變法一百周年時,我的長篇歷史小說《袁世凱》(一、二、三)得以出版。我沒有像前人那樣一味詛咒、辱罵這樣一個複雜的歷史人物,也沒有神化他,而是在長期研究歷史文化的基礎上,力爭還原歷史。的確,人們常重視文獻的價值,講究蓋棺論定,而常常難以論定。在我的家鄉,父老鄉親們述說袁世凱總是用能力、本事這樣的字眼來評價。這真的是陳伯達之流就那麼了不起嗎?真的是我的鄉親們如此沒有覺悟嗎?幾十年過去了,一切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歷史評價方式和研究方法也發生了重要變化。袁世凱又被人們不斷提起。我無意於為其正名或翻案,或危言聳聽,而只是追求堅持歷史的真實,給人以啟發,思索更廣泛的內容。
在這本書的寫作中,我非常感激北京、天津、南京、武漢、廣州、項城等地的朋友對我的幫助。尤其是駱寶善先生,我多次與其交談,得益甚多。評說歷史文化,需要尊重史料,但史料不是唯一的,諸如民眾的情感等內容,都應該尊重。走進歷史文化,走進千百萬民眾,才能更清晰地看到歷史的蹤影吧。
牡丹的芬芳與絢麗還未褪去,榴花如火,已在古色古香的樓前閃放。歷史文化研究,應和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熱切呼喚,所以,不斷呈現出盎然生機!
我們有一句俗語,叫「說不完的莎士比亞」。套用來,叫「說不完的袁世凱」。為何如此說不完?有話要說即見仁見智,東說東有理,西說西有理。袁世凱被言說,總是一個特殊的話題。
袁世凱是一個傳說。用現在的話題講,他能夠從一個鄉村少年,逐步成為顯赫一時的北洋大臣、直隸總督,後來一躍而為內閣總理大臣,到中華民國大總統,這是奮鬥者成功的典範。再想一想,人家沒有高學歷,也沒有留洋,尤其是家境也並非多麼繁盛,卻能夠改變社會歷史,應該說絕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確實,歷史評價給了他許多惡名,諸如竊國大盜、賣國賊、出賣革命黨...
目錄
目次
自序
歷史上的袁世凱?香港陽光衛視系列訪談
小時候是一個傳說?袁世凱與他的青少年時代
傳說都是童年的藝術
袁世凱與地方傳說
豈止是風花雪月?詩人袁世凱
一片風景:圭塘與洹上
《洹村逸興》中的詩興
《圭塘倡和詩》中的歌唱
傳說中的袁世凱詩作
莫愁前路無知己?袁世凱與他身邊的那些女人們
袁世凱與他的母親
袁世凱與他的二姐
袁世凱與他的妻妾
渡盡劫波兄弟在?袁世凱、孫中山與日本
袁世凱與孫中山
關於孫中山與日本問題
袁世凱與日本人
滾滾長江東逝水?袁世凱與他的親戚朋友
袁世凱家的親戚朋友
袁世凱的「走親戚」
後記
目次
自序
歷史上的袁世凱?香港陽光衛視系列訪談
小時候是一個傳說?袁世凱與他的青少年時代
傳說都是童年的藝術
袁世凱與地方傳說
豈止是風花雪月?詩人袁世凱
一片風景:圭塘與洹上
《洹村逸興》中的詩興
《圭塘倡和詩》中的歌唱
傳說中的袁世凱詩作
莫愁前路無知己?袁世凱與他身邊的那些女人們
袁世凱與他的母親
袁世凱與他的二姐
袁世凱與他的妻妾
渡盡劫波兄弟在?袁世凱、孫中山與日本
袁世凱與孫中山
關於孫中山與日本問題
袁世凱與日本人
滾滾長江東逝水?袁世凱與他的親戚朋友
袁世凱家的親戚朋友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