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人生中的無常,許多人會開始自問: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嗎?除了積極的尋求工作機會之外,也有一部分的人開始重新自己的定位。現代人的壽命也在不斷的延長,老化的年限也逐漸延後,退休人口也開始思考下半生的價值。本書宗旨,就在於如何在剩餘的歲月中重新發現並創造夢想中的人生,對於許多對前景感到迷茫的讀者可以提供希望,也提供追尋夢想並且實踐的方法。
這是你當初想要的人生嗎?現在做出改變是否已經太遲了呢?
事實其實很簡單:即使現在的生活離夢想已經事實外八千里,改變對任何人都不嫌太遲。
受人尊敬的榮格派心理學家,建議我們如何去處理失敗的感受,或者對人生的後半部感到懊悔時,要怎樣開展一個更具意義的存在,即使外在環境無法改變。
我們總是帶著一個龐大的清單,上面列有被放棄、未實現、或未充分發展的才能。這些才能並不因為未被充分的利用或被亂扔而「離開」。相反的,他們潛入底層,並隨著我們年紀的增長,而有時變成令人心煩或痛苦的折磨。
著名的治療學家Robert A. Johnson,在本書中,以溫暖,幽默和精緻簡單的書寫方式,和他長期的合作夥伴,榮格派心理學家Jerry M. Ruhl,一同幫助我們理解我們未實現的生命中,有哪些留下的財產,以及這其中有那些必須被細察和改變,如果我們希望與我們自己和其他人在中年及其後的人生能彼此和解。作者提供明智的方法去探究一條不會傷害自己與他人的途徑。他們指出如何︰
──確認那些隱藏在「深層」而未被實現的希望、渴望或需要,去發現我們如何無意識的加重了他人的負擔;
──我們不曾實現的希望,包括朋友、配偶、同事;創造新生活的選擇並解開隱藏才能的枷鎖;
──轉換無益的空想或「愚蠢」的夢想而成為內在成長的方法;
──開始真實的活在當下;並且
──恢復與上帝和心靈的聯繫,並決意在我們成熟的年紀時達成寧靜安詳。
作者簡介:
羅伯特‧強森(Robert A. Johnson):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榮格心理學詮釋者,也是目前碩果僅存的榮格親炙的學生,著有暢銷書《我們,了解浪漫之愛的心理學》(We: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y of Romantic Love)、《他:透視男性心理學》(He:Understanding Masculine Psychology),代表作《內在的功課》(Inner work)自1989年出版以來仍持續暢銷,至今在亞馬遜分類榜上仍排名第一,並獲五顆星評鑑。
傑瑞‧盧爾(Jerry M. Ruhl, Ph. D.):臨床心理師,曾經在日本、巴里島、印尼、泰國、尼泊爾、印度研究當地傳說。1998年出版《天堂與地球之間的平衡》(Balancing Heaven and Earth),目前在亞馬遜同類書籍銷售排行第19名,並獲得5顆星評價。與《滿足》(Contentment)兩書都是和羅伯特‧強森所合著。
譯者簡介:
蕭文珒,畢業於英國諾丁漢大學「當代文化研究」研究所,目前為專職譯者。譯有《家庭醫師系列──中風》、《出眾──我的品牌由我代言》、《摺紙藝術技法百科》、《陶藝手拉坯成型技法》、《天才工廠》、《奧運的歷史》、《不求回報的給予》等書。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隨著年歲逐漸增長,人生的選擇也跟著減少。像這樣的時刻很容易感到懊悔如果當初做了不同的選擇是否結果就會不同,當下充滿了無力感。本書其中一位作者是一位心理學家,提出了專業且別具洞見的解決之道。我們並不需要將當初的夢想撇在一邊,實際上這些選項可以(而且必須要)跟現有的生活融為一體,帶出一個全新的方向讓生活更充實更完整。那麼該如何達成目標呢?只要跟隨作者的腳步,啟動想像並嚴守紀律,隨時跟自我的內心對話。這本充滿睿智的書,在眾多同類書中有著與眾不同的觀點,啟動想像的力量就能夠化不可能為可能,讓心靈自由、生活也煥然一新。──2007年10月,出版家週刊
媒體推薦:隨著年歲逐漸增長,人生的選擇也跟著減少。像這樣的時刻很容易感到懊悔如果當初做了不同的選擇是否結果就會不同,當下充滿了無力感。本書其中一位作者是一位心理學家,提出了專業且別具洞見的解決之道。我們並不需要將當初的夢想撇在一邊,實際上這些選項可以(而且必須要)跟現有的生活融為一體,帶出一個全新的方向讓生活更充實更完整。那麼該如何達成目標呢?只要跟隨作者的腳步,啟動想像並嚴守紀律,隨時跟自我的內心對話。這本充滿睿智的書,在眾多同類書中有著與眾不同的觀點,啟動想像的力量就能夠化不可能為可能,讓心...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充分了解自我前景與潛在可能
我有一位朋友近日身犯沉痾。他花費儲蓄、盡其所能地欲圖讓自己康復痊癒,但在他茍延於人世的最後幾天,卻是那麼憂慮、悔恨,生氣、驚慌、憤慨,又極度害怕。在他病入膏肓時,他寫了下面這幾個字:「但願我……就好了。」乍聽之下,是如此地哀嘆,哀嘆中交織著無數的悔恨、流逝的機會、錯失的經歷……,這樣的情景總讓人想趁自己仍有餘裕的時間,對那些從未實現的人生大夢加以審視。
重新活出我們的人生,是我們於熟齡之際很重要的功課,我們總希望在悲劇撼動我們之前,或是早在我們行將就木的那刻來臨之前,就已經步上如此的人生境界;所謂重新活出我們的人生,也就是能夠充分實現自我,同時知道自己的存在是有目標、有意義的。
然而,到底那些從未實現的人生大夢是什麼呢?它涵蓋了你尚未完全經歷的那些部分的每個基本層面。我們總能在自己的喃喃抱怨聲中,彷彿聽見這個未曾實現的人生從遠處傳來的擊鼓聲,而在這一聲聲旋繞於我們腦後的怨語裡,盡充滿著「早知道……;如果可以……;當初該如何」的懊惱口氣。或是在事後批評我們的人生選擇,又或是在深夜時分出現了許多對人生的渴望。這些毫無來由的悲傷總是莫名地就驀然冒出,那感覺猶如我們射偏了標靶般地令人扼腕,又或是像我們無法順利完成某件原本極有把握做到的事,而產生的沮喪心情一樣。到底我們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何我們眼前所過的生活是如此地事與願違?
我們每個人都深藏著許多遭棄置、未實現,以及尚未開發的才能和潛力。即使你已經完成你的重要目標,而且似乎也未留下太多遺憾,但仍然多少會有些別具意義的人生經驗是你從未嘗試過的。假如家裡只有你這麼一個小孩,那麼你一輩子就都無法體會擁有兄弟姊妹的感受。假如你是個女生而非男生,那麼某些有關男性的經驗對你而言就會非常陌生。假如你是名已婚者而非單身貴族;假如你是個黑人而非白人;假如你是位基督徒而非回教徒……,無論如何,這些假設前提所導致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因為對於你所選擇的每件事來說(或者,對所有與你緣分俱足的事情而言),其餘選項就將歸入「未雀屏中選」的檔案裡。
花個幾分鐘想想那些你人生中因故而無法完成,所以感到有些失落的事情。你對自己的人生到底有何不滿?是孩子們還是你的工作對你索求無度?是你的配偶對你的漫不經心?還是一場病痛造成對你的諸多限制?無論與你擦身而過的對象是什麼,那就是你從未實現的一部分人生。一個女人有可能就在某天醒來而決定要成為一名職業婦女,然而多年之後她才驚覺,某部分的自己其實一直都渴望著待在家裡相夫教子,做個家庭主婦就好。或者,她也可能發現自己在某個層面上希望有所信仰,過著一種隱遁禪修的生活。同樣地,一個男人可能覺得自己有成為一名詩人的條件,但他同時也有商業頭腦,並且發現自己在公司裡逐日高升,商場世界成為他生命的一切,同時還撫養著一家大小;然而,他身上仍流著詩人的血液,只是他毫無機會讓這份潛力發展出來。
或許你生得嬌小而總是一心期盼長高;或許你希望苗條點;也或許你想改變目前的身材、想一展音樂才華、想更健壯些。你還有什麼尚未實現而迫切必須完成的事情?它是如何表現出來的?是有所不滿?是氣憤?還是因長期悲傷而變得懨懨無力?你是否因生活所帶給你的一切常感到焦慮不安或失望?你是否覺得被自己身處的環境所騙?
下面是另一個例子。假設你愛上某個非你目前已有所承諾的人。某部分的你一定會為這個新契機感到興奮、新鮮,並且投入許多關注。你會覺得整個人被沖昏了頭,這無關對錯以及道德不道德的問題,它就是沒來由地就發生了。上天創造你的時候也給了你情慾的想望,這是自然生命的神聖事實,也是一種強烈而與生俱來的衝動,這原本無可厚非;但我們畢竟生活在一個文明的世界中,這個世界告訴我們,不能只因為愛神邱比特的箭突然射到自己,就打亂他人的生命。那麼,又該怎麼辦呢?每當我們見到一個吸引我們目光的新對象時,可否能將受誘惑的感受付諸行動?還是否認那股吸引力的存在,然後跌入落寞的情緒中?或者對我們的另一半心生忿懣並將這口氣出在他(她)們頭上?擺在眼前的事實是:我們的人生還不致長到能夠讓自己和所有我們愛上的人結婚!但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些被壓抑的情慾念頭呢?而這些衝動又是從什麼我們不曉得的地方冒出來,並占據了我們呢?
「未雀屏中選」之事正是煩惱的源頭。假如你一味地放任這個被放棄的選項,它就會在潛意識的某個地方形成一處輕微的感染,不久之後,它就會發動對你的報復。未實現的生命並不會因為沒有被充分利用,或者因為被決定棄置,就認定這些遭棄的一切在我們有生之年毫無所用或與己無關,而「煙消雲散」。相反的,未實現的人生潛入了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並隨著我們年歲增長而讓人苦惱――而且有時還真是惱人不堪。當然,沒有人能夠將所有生命的可能性一一實現,但你生命之中總會有一些重要層面,這些層面勢必要在你的人生中占有一席之地,否則你將一輩子感到有所缺憾。
當我們發現自己陷入中年的憂鬱情緒裡,突然間我們就討厭起自己的另一半,討厭自己的工作,討厭自己的人生。此時,可以很確定的是,未被我們實現的人生正刻意引起我們的注意。無論外在的生活是多麼富裕無缺,一旦我們感到浮躁不安、厭煩無聊,或是內心空虛時,也就代表那一段段我們尚未實現的人生正要求我們給予正視。規避這項工作的結果,只會讓我們感到更加空乏與消沉,同時還帶有一種攙雜了厭倦或挫敗的惱人不休感。也許你也發現到了,即便自己完成更多事情或獲得更多物質,也無法平息自己內心的不安或不滿。而僅僅只是按壓下這些乖張違逆的情緒,或是盡職地完成自己人生的本分,其實仍不足以解決問題。即使希冀藉由光的冥想,或企圖超越人間俗世裡的苦難折磨以求解答,但最終仍是徒然。唯有對自己內在的陰影產生覺知,才能為自己那塊尚未揭開布幔見光的暗地,找到一個合適發展的空間,繼而為自己創造一個更滿意的經驗。閃躲了這樣的工作,不啻是讓自己陷入受制狹隘的人生裡,陷入由一連串單調無聊、孤獨寂寞、煩亂不安與失望沮喪等交織夾雜的情緒中,而非喚醒自己更高的渴望。
矛盾組合的人生
上天分派給我們人類的任務,其矛盾之程度實在令人無法想像。首先,我們必須讓自己教化成文明的人類,而光要完成這件事,就可以列成一大串「應做」與「不應做」的細目清單,在這張清單上盡是像謙恭、禮貌、光明正大、效率,以及其他所有種種以文化教養角度來決定價值的美德,這一切於是形成我們對社會的責任。家庭、文化和時間的壓力驅策著我們要更專業、要有所取捨,結果最後我們都變成了單一面向的人。然而,於此同時,我們卻也被教導要真實地活著,要以身心合一的完整方式活著,而非行屍走肉般地過日子(此即意謂要強壯、健康並且心懷虔誠地生活)――這其實就是我們讓自己能夠登上更高境界的工作。儘管不是太多人在他們週而復始的日子裡能夠完全意識到這樣的矛盾衝突,而且也總能安然度過每一天,但互相牴觸的價值觀卻很有可能會讓人活得更惶恐不安且痛苦。我們會試著不讓自己從這種與生俱來的衝突中醒來,因為清醒後所要面對的情況更令人感到驚恐。
現代人知道要律己自制,知道要調好鬧鐘叫自己早起,知道要上學受教育,並從那一大串人類竭力而為的各個領域中,讓自己的精力投注在其中的某些項目上鑽研;這些包羅萬象的選項,從英文字母起頭的a所拼出的藝術家(artist)這項職別,到由最後一個英文字母z為首拼出的動物學家(zoologist)都有。而不管最後你決定要讓自己從事哪個工作,你所投入的精力絕對不會流注到已遭你放棄的選項上。老天爺會讓努力經營自己生命的人有所回報,至於人生中那些未曾給與關照呵護的範圍,則勢必形成一個陰暗的世界,猶如老鼠在地底下築了個窩,終日潛伏在那兒活動。這就是現代人於一週即將結束之際,在揮去自己額頭上汗珠的同時,驀然發現自己所面對的處境,然後他會自問:「難道我明天還要再繼續做這件事?我的人生盡是衝突與矛盾。我怎麼還能繼續忍受這種緊繃的日子呢?」
讓自己更有意識的生活
儘管過去的日子無法像影片般倒帶,但你仍有機會實現你未完成的人生,並因而發現與當初迥然不同的選擇,將會帶給自己如何不一樣的人生風景。而在不傷己害人的情況下,我們要找到這條當初棄選的人生路,其實有許多聰明的方法可供採行。種種嘗試過程的最後,我們必定能夠達到目的,並且活得更真實。
如果我們可以更有意識地過日子,那麼「未完成的人生」這個想法就猶如燃料般驅策著自己前進,讓自己能夠超越現狀裡的種種限制,進而我們經營生命的態度就會更深刻,而不致糊里糊塗、馬虎隨便。我們意識裡的那份「自我」(ego),以及精神上更高層次的那個「私我」(Self)將融合成一個新個體。人類的意識中心我們稱作「自我」,而更高層次的「私我」,則是一個在靈魂的座標上超越精神層次高低縱軸的整合原理,它是將各種性格整合為一的一種集中力。
這就是下半場人生最值得努力的目標,亦即,活得有意義。為了實現未完成的人生,我們要學習克服恐懼、悔恨和失望,要學習讓我們的識見超越一般眼界,並且學習完全接受我們存在價值的衡量標準,因為有了這樣的自我評價,才讓我們有機會能夠「回到家」,一如詩人艾略特註1在書中所述:「像是第一次認識這個地方。」把我們有意識的生命與無形的力量調和為一,將會使這個世界產生一股「真實」的氛圍,即便我們汲汲於旅途之中,仍會讓自己有一絲待在家裡的舒適自在感。
在某些情況下,你還有可能會找到一個合適的場域,將你從未展現的潛力發揮出來,繼而必須重新安排許多事情的先後順序與外在生活。也許你會因此發現了自己真正想從事的工作,或者在職場、人際關係中找到新方向。通常我們會藉由檢視自己未曾實現的人生而發現過去有些我們曾一度那麼在意的東西,隨著自己年齡增長,如今已能輕鬆放下。你在這個過程中所得到的力量,已能讓自己屏除那些長期蟠踞在腦中的困擾和負面想法,並改掉許多習以為常的不良行為。藉由對這些未曾實現的事件加以細究探討,你將從中獲得一股新活力、新能量,以及對「生命本質」的確定。
我所想起的一則故事
你是否聽過一個有關擁有世界功能最強大電腦的人的故事?這個人想知道超級電腦是否有可能超越人類思考的力量?因此,有一天,他就用程式語言寫下:「是否機器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他的電腦於是開始嗡嗡作響、喀嗒喀嗒地運作、螢幕一閃一閃地亮著光,最後印出了問題的答案。這個人拿起列印出來的紙張,結果發現,上面清清楚楚地印著下列這行文字:「我所想起的一則故事。」
人類的見識有許多都來自一則則的小故事。偉大而具啟發性的故事雖在溯本究源後常發現是虛構編撰,但這些故事都將我們人類的心理狀況描述得一針見血,其精準度可能還超過科學方法的檢測――這些科學方法在進行時,其實常會將許多現象從人類的自然情境與意圖中抽離,然後再以此推論因果關係。許多傳說故事一再告訴我們種種經全面觀看而永恆不變的事實,這些傳說因而被列入一種特別的文學,因為它們既不是由單一個人所撰寫或創造,也不是憑空想像或自某個文化經驗所產生。傳說中若有屬於個人特有的元素,可能是長時間流傳下來,經過增添刪減所造成,然而傳說裡放諸四海皆準的中心思想卻能一代接一代不斷地傳承下去。因此,傳說故事可說是描繪了一個集體意象,也就是說,我們從傳說中所聽到的一切是適用於所有人的。家裡、辦公室和街頭巷尾中其實每一天都一再上演著這些傳說所要傳達的意象與主旨。
這樣的說法和我們目前以理性的角度來看待神話故事是大相逕庭的,再怎麼說,我們也覺得這些神話是不真實的或是想像而來的。然而,神話這類傳說故事的細節也許一如歷史事件無法更改,但隱含其中的重要且根本的事實,卻必定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作息有著深切一致的關聯性。偉大的小說家托瑪斯.曼註2曾針對以上的陳述對於自覺的意義加以闡論,並特別提及,其實我們真實地訴說並活出自己生命的故事,在幾世紀前的神話故事範本中,就能一覽無遺。「神話故事其實是將生活合理化……,唯有透過生活,並曾經體驗其中滋味,生命才會產生自我意識、自我規範以及自我奉獻。」發現自己生命與神話故事裡的描述相通一致,將更進一步加深對自己的認識。這種連結也有助於讓一個人了解生命中許多時刻無論表面上看起來是多麼巧合意外、支離破碎或悲慘不堪,其實都只是整個生命中的一部分而已。
為了要更清楚了解我們是如何超越那些片段且散漫的人類經驗――也就是包括我們已經實現和無法如願的一切――我將援引一則流傳已久的神話故事中所傳達的智慧,這是一則講述有關孿生子卡斯特與波拉克斯的故事。他們的傳說將帶領我們探討接下來幾個章節的內容,說明我們為何掙扎,同時,也許還為我們指出一條回家的路。
有關卡斯特和波拉克斯的英雄傳說是一則遠古傳說,它首次出現的時間是在古希臘的英雄時代,人們相信這則故事已有三千年之久。我們要來看看,自小就在一起的卡斯特和波拉克斯後來是如何被迫分開、生活異地,以致悲慘不幸。他們兩人中,有一人被丟到陰間,另外一人則被分派留居於天界,偏偏兩人又如此需要對方給予慰藉。在經過多次的掙扎奮鬥之後,兩人終於又再度於天上重逢。對所有正行進於追求完整人生旅途中的人而言,這兩顆星星正是雙子星座,其一路的演變,所代表的意義不但是一種典型,同時也會是一個航行前進的標的。
這則故事對我們目前這個時代所展現出來的關聯性,並不若第一眼從它字面上看到的那樣令人費解。三千年來,人類生物體的改變並不大,而在人類性格上潛意識的心靈狀態也多所相似。儘管滿足我們需求的方式已有殊異,但生存與死亡這兩件事對人類的意義,其實所差無幾。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可以藉由探討古早年代的神話,進而觀察人類行為與性格的基本模式。神話中那些人物的描述都是極為簡單明瞭的,我們因此得以從中獲益良多。對照我們目前身處的時代,其中的變異更是立即浮現、無所遁藏。
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存在著一個隱藏的挑戰或期待,企盼能再次連結「另一半的自己」,而這個「另一半的自己」正是我們失散的孿生手足,因為對於我們直覺所領受到的有形與無形的特質,不知怎麼地,終其一生總感覺他們失落於某處。我們可能藉由尋找一個愛侶、一份新工作或一個不一樣的家,來彌補我們的完整性與幸福感。在我們人生下半場的時候,這種尋覓種種失落的渴望常往往會變得更加劇烈、急迫。我們於是明白,時間已漸漸流失、所剩不多了。因此我們最常做的,就是開始著手重新安排我們外在的事務。這樣的變化會讓我們的注意力轉移一陣子,然而真正在召喚的,其實是我們意識上的改變。
在頭腦清楚數小時後,我們就會看到或甚至完成我們大半輩子未完成的人生。卡斯特與波拉克斯的故事就是要告訴我們,如何達到「做真正的自己,以及了解我們向來想做的事情」的崇高目標。
卡斯特與波拉克斯
卡斯特與波拉克斯是斯巴達皇后麗妲的兩個兒子。我們在遠古希臘神話中所看到的名字是卡斯特與波利杜克斯,但是後來大家都叫他們卡斯特與波拉克斯,所以接下來的篇章我就以此名沿用下去。
因引發特洛伊戰爭註3而在歷史上聞名的海倫**註4,正是這對孿生兄弟的異卵雙生妹妹,就是她美麗的臉蛋,讓希臘盟軍發動了千艘戰船,萬里征討特洛伊十年未果。當海倫第一次從斯巴達身邊被強行帶走時,卡斯特與波拉克斯這兩個年輕英雄隨即前往搭救。卡斯特向來以馴服與駕御馬匹而聲名遠播,波拉克斯則是以其拳術而享有美譽。強烈的感情讓兩人團結一致,而在他們所有的豐功偉業中,亦處處可見其焦孟不離、形影不分。
儘管兄弟倆是如此難分難捨,然而卡斯特的生命卻有其壽限,波拉克斯則可以永生不朽。後來他們長大成人,而所有古代小男孩都想做的事他們也都一一如願完成;他們經歷了必經的儀式,同時也以一個戰鬥部隊的形式上戰場打仗。兄弟倆還一起發想了希臘的第一支戰舞,以作為協助軍役上戰場的一種典禮。
當雅典的英雄席修斯註5將他們美麗的妹妹海倫綁架帶到阿提卡(位於希臘南部)時,卡斯特與波拉克斯即面臨了他們在戰場上的第一個大考驗。席修斯曾誓言要娶宙斯的某個女兒,而他的企圖即是要將十二歲的海倫抓來,待她長大後與她成婚。年屆五十的席修斯將海倫囚禁,使其與外界隔離,並請其母親艾希拉照顧她。然而兩個孿生勇士得知後狂怒不已,立刻啟程前往雅典要救出他們的妹妹。他們後來將海倫平安地帶回斯巴達家裡,甚至在雅典的王權中安插了敵手對抗席修斯。回到斯巴達後,被視為救世英雄的卡斯特與波拉克斯受到眾人的熱烈迎接,同時為了紀念他們的凱旋獲勝,大家還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文化節慶加以慶祝。而席修斯的母親艾希拉則淪為海倫的奴隸服侍她。
儘管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在愛情上,這對兄弟卻無法一帆風順。卡斯特與波拉克斯兩人在參加某場婚宴時,愛上了菲比與希蕾拉兩個少女,並與她們私奔。不巧的是,這兩個小女生都已經許配給我們故事兩位主角的表兄。卡斯特與波拉克斯的表兄當然盛怒異常,並緊跟在兩位英雄的腳步之後,從斯巴達出發急追兩人。在兩方殺戮中,卡斯特被殺死,而既然他是孿生子中無法永生的那個人,便注定要被送到冥王哈帝斯註6那裡去。而波拉克斯同樣地也在戰爭中受了傷,但因受到其父親、也就是天神宙斯的協助,最終以閃電將敵人殲滅。波拉克斯在戰爭結束後找到卡斯特已無氣息的身軀,他懇求宙斯讓自己與深愛的孿生哥哥共赴黃泉,只是他身賦不朽的特質讓他無法如願。
波拉克斯在卡斯特的葬禮上,熱淚盈眶地向其兄長道別,同時神情哀慟逾恆。他從未與其哥哥分開過,此刻發現一個人獨活世間竟是如此困難。這真是令人感到多麼孤寂無依啊!而苦痛與清冷交雜之感不斷襲上心頭。痛失手足的這段期間,波拉克斯心中充斥著強烈的空虛與思念。
沒有了另一半,波拉克斯最後也無法繼續活下去。失去卡斯特讓他極度悲傷,以致有了想到陰間的念頭。
因此,我們故事裡原來都極具潛力與活力的兩個主要角色,在失去彼此之後,從此也變得鬱鬱寡歡。被迫分開後的兩人,一個身處天界,另一個則遁入陰間。他們悶悶不樂的哭喊聲響遍了整個宇宙。最後,在身心極度痛苦之下,波拉克斯祈求父親宙斯是否能讓現況有所折衷,亦即:是不是可以讓他下半生都到陰間與卡斯特相守共度?
宙斯受卡斯特與波拉克斯之間的兄弟之情,以及兩人對彼此強烈的渴念之心所感動,因此他與冥王哈帝斯有所協議,讓這兩個被拆散的雙生兄弟能夠再度聚首,使其將半生的時間留在冥府,而剩下另一半的日子則與奧林帕斯山的神祇們度過。
這個方法一開始看似是個合理的折衷之道,可行的解決辦法。卡斯特與波拉克斯希望依此安排繼續生活在一起,而有段時間兩人看起來也適應的很不錯。然而到了最後他們才發現,要住在另一個人的地域環境中實在很不舒服。卡斯特這個有壽限的年輕人覺得那個位於奧林帕斯、裡頭住著長生不朽的神祇的住處令人很不舒服、不自在,而可以永生不死的波拉克斯則在哈帝斯的轄區裡從未能找到一絲平靜。兄弟倆被迫回去找宙斯,並告訴他,折衷的辦法不足以解決他們兩人不同的生存方式。
對此宙斯實在難以想到任何更好的辦法,因為就天律而言,將有無壽限者分開是早已確立而不可更動的。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宙斯心軟了,他宣布,解決之道只有一個,同時也是真正的融合折衷,也就是說,他將賜予卡斯特這個身為凡人的年輕人不朽的生命,讓他擁有更強的意識能力。然後宙斯就以雙子座的符號,將兄弟倆放到天上去;雙子座代表著二位一體,他們以長期互擁之姿作為指引的星辰。
一個典型的未實現的人生所產生的問題
我希望你可以將這則故事看成是一個典範,看成是你自己在追求完滿人生的旅途上,一個引導指標或是一份地圖,因為這則故事正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所帶著的痛的一種呈現,以及極有可能的解決之道。事實上,我們現代人也時時面臨著上述故事中,卡斯特與波拉克斯這對孿生兄弟所經歷的矛盾與抉擇。
從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形塑我們完滿的人生,因著上帝的恩典,我們得以在心智成熟之後,身心都能回歸到和諧一體的狀況。然而,在孩童與熟齡之間的年紀,卻是一段面臨無數抉擇、掙扎與疏離的痛苦時期。在初入成年階段,大家總是全心全力地投入某份工作或專業上,同時也努力增進我們的賺錢能力,盡力學習相關的社會禮節,並且用心建立關係、培養人脈。此時我們總是全力往外面的世界擴充,因為成長的壓力會引導我們長大,而且為了與這個社會群體世界打交道,我們許多能力也會隨之展開。於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一種認同,我們稱這個認同叫「自我」。
在現代的生活中,我們總是全力以赴、賣力工作,非得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盡,才能得到自我認同,覺得自己把事情做得很好。為了倡導這樣的認知方式,我們運作了整個教育系統和所有社會化的過程,同時整個社會也高度投入於此種認知漩渦裡,一味地在其中努力、掙扎。然而,在長大成為個別不同的成年人過程中,我們難免會慢慢分化。我們每個人皆擁有完成與未完成的人生。大部分的心理治療都是專為療癒受傷的人所設計的,然後又再度將他們丟回與自己對立的戰場中。這樣的治療都在引導人們如何可以更適應這個社會,像是更會賺錢、更有紀律、更有責任感,或是擁有更具經濟效益的生產力等等。即便這種治療確實見效,也讓患者得以再次回到拼個你死我活的激烈競爭中,你可以看到,這些生過病的人在長期承受所有不可承受之輕後,就會開始枯萎、衰微。
在下半場人生中,我們受到召喚,要用真實的自己來經歷每一件事,以達到更大的圓滿。而儘管讓自己產生分裂的其實是內在的問題,但我們最初為了回應那個召喚所做的改變,竟是重新安排外在的環境。發生在中年時期的這種全面轉變,讓我們不得不對先前的價值觀重新評價。我們前半段的人生總忙著建立自己的人格結構,但我們卻忽略這個結構的基礎其實是建築在地質鬆動的流沙上。
所有人類身上發生的事都是息息相關的,因為每件事都是以一個內在的兩極性為基礎,而所謂的兩極性其實是一種能量的現象。所有的事一定有高和低、熱與冷,因此就會出現平衡的過程,能量於是產生。具有意識的人類所經歷的每件事,事實上都會以一體兩面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你在人生中完成或經歷的任何一件事,其實潛意識中也有其未能實現的另一面存在著。要我們如此承受其實是很困難的,而且也不公平,但這卻是個事實。
要能深度平衡我們的生命,通常在態度上要有突然的轉變。而這其中所需要的,除了我們的意識人格,還有來自我們未實現生命的重要能量。這也就是隱藏於中年機會背後的動力。當我們的自我意識更進一步產生差別、格外特出時,我們就再也無法忍受。在下半場人生中,我們會要自己檢視所謂「更真實地活著」,甚至要自己承認即便在「不真實」裡,也含有一份真實。害怕我們成年初期所以為的真實和認定的價值從此不再適用,這樣的態度其實並不正確。那些真實與價值仍然是有意義的,只是它們變成是相對性的有意義,亦即,它們不再放諸四海皆準。但要我們不理會現代生活中與生俱來的雙重特質,似乎又會讓我們陷入混亂與相對比較的漩渦中,因為無論是天秤的哪一端,我們都曾經是那麼在意而又如此看重。
為了要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我們就必須知道每個人都有一個「自我」,它會指出我們世俗的責任,除此之外,我們內在也有某個像神一般的閃光。同時存在我們身上的這兩種特質似乎都渴望找到對方;他們想要再度合而為一,就如同孩童時期一樣。
我們與雙子星座的關聯性
今天有愈來愈多的人察覺到,他們似乎還有個另一半的自己,甚至就如前述的神話般,一半的自己為世俗所羈絆而注重實際,另一半的自己卻又似乎住在另一個國度,一個近乎天國的地方。也許這與我們所說的物質世界,以及人類對兼具崇高與理想的一面帶著深切的渴望有關。「一個存在於某處的靈魂伴侶」這樣的概念,正是我們尋找那個失散的另一個自己的有力證明。
有關卡斯特與波拉克斯的神話故事也許預示了一個解決之道,但有太多的現代人只能擁有故事的前半段經驗,並於最後懷抱著孤獨與無意義之感走完人生;只是在這一路過程中,他們也曾不斷尋覓著某些從未現形卻極為重要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是他們直覺感知存在於某處的。
第一章 充分了解自我前景與潛在可能
我有一位朋友近日身犯沉痾。他花費儲蓄、盡其所能地欲圖讓自己康復痊癒,但在他茍延於人世的最後幾天,卻是那麼憂慮、悔恨,生氣、驚慌、憤慨,又極度害怕。在他病入膏肓時,他寫了下面這幾個字:「但願我……就好了。」乍聽之下,是如此地哀嘆,哀嘆中交織著無數的悔恨、流逝的機會、錯失的經歷……,這樣的情景總讓人想趁自己仍有餘裕的時間,對那些從未實現的人生大夢加以審視。
重新活出我們的人生,是我們於熟齡之際很重要的功課,我們總希望在悲劇撼動我們之前,或是早在我們行將就木的那...
作者序
前言
你曾經企盼一個與你眼前截然不同的生活嗎?
在上半場的人生中,我們忙著建立自己的事業、尋覓伴侶、養家餬口、完成這個社會文化要求我們的一切工作。現代文明的代價就是,我們在教育、在職業以及在人格上,無可避免地會變得偏頗,並且日漸狹隘。然而當我們在中年時期遇到一個轉捩點時,我們的靈魂便會開始尋找何謂真實、何謂忠誠,以及何謂有意義。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們那些從未實現的人生片段即一一在我們的內心出現,並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此書寫作的目的,就是要幫助大家將自己許多的後悔、失望和不滿轉化成覺察、意識。書中提出不少聰明的方法,讓大家在不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情況下,找出那些我們從未走過的路。運用這些列舉於下述篇章中的工具和技巧,讀者們即可知道:
‧如何超越舊有的限制;
‧如何讓友誼、家庭和事業變得更有活力與朝氣;
‧如何開啟新的人生選項並發掘未曾受到正視的天賦才能;
‧如何緊握出現於中年時期的「危險」機會;
‧如何真正掌握活在當下的藝術;
‧如何能夠擁有一種必然存在於世俗和超脫意識之間的形而上生活。
《重新活出你的人生》此書的目的,是要幫助讀者能夠更順應抽象世界裡的許多活動與力量,而這個抽象世界事實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真實存在的。人類總想與自己生活週遭各個層面的許多未知和神祕的部分有某種關係,這不只是一種意識智性上的辨位反應,更關乎一個人的完整存在感。在上帝所賜予的劇本中,那獨特的人類角色是必須思考並參與這些抽象的活動,然後讓這些活動變成一種意識,最後再將這個意識納入我們的行為中。
本書所引據的資料包括文化方面、個人自制層面,以及歷史上各種流派――從古代希臘神話到禪宗各大先師,再到基督教的神祕主義者,再一路來到當代的詩人、藝術家和科學家。然而,我們有一些很好的老師經常都是我們探究問題的觀察對象,這些人總是願意讓我們檢視他們的生活,而他們也終而贏得自己的靈魂。幾年下來,已經有許多人很樂於讓我們討論他們的睡夢和治療過程。在各位讀者的人生旅程中,可以有這樣的機會分享實在是一種榮幸。而為了保密,所有書中出現的人物姓名都已做了更動,有些資料也被加油添醋,只希望免除當事人被指認的可能。
讀者要特別留意全書中有關個別講述者的使用方式,像是說「我的」當事人或是提到個人的經驗。至於所援引的案例,則均來自兩位作者的日常生活與治療經歷裡。而為了讓讀者便於理解,我們都已將概念融入到故事中了。
我們要感謝服務於WMS媒體公司的麗姿.威廉絲所提出的寶貴建議,並為本書找到一家很好的出版公司;感謝傑若米.塔卻爾,他是出版界的傳奇,而我們很高興能與他合作;感謝塔卻爾與企鵝出版公司的米奇.賀洛維茲所展現的誠意與給予的支持;感謝塔卻爾與企鵝出版公司的莉達.舒妥柏細心周延的編輯技巧;同時也要感謝詹姆士.賀立斯博士,他既是可親的友人也是位思路清晰的榮格派學者,他的著作不但給了我們許多啟發,他本人也非常大方,願意和我們一起與麗姿討論。我們還要感謝羅藍德.伊凡斯、諾爾.布魯納,同時要特別感謝茱蒂絲.盧爾,她不但細讀了本書書稿最早的版本並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同時也於本書寫作過程一路給予溫暖的鼓勵。
羅伯特.強森與傑瑞.盧爾博士
二○○七年五月
前言
你曾經企盼一個與你眼前截然不同的生活嗎?
在上半場的人生中,我們忙著建立自己的事業、尋覓伴侶、養家餬口、完成這個社會文化要求我們的一切工作。現代文明的代價就是,我們在教育、在職業以及在人格上,無可避免地會變得偏頗,並且日漸狹隘。然而當我們在中年時期遇到一個轉捩點時,我們的靈魂便會開始尋找何謂真實、何謂忠誠,以及何謂有意義。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們那些從未實現的人生片段即一一在我們的內心出現,並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此書寫作的目的,就是要幫助大家將自己許多的後悔、失望和不滿轉化成覺察、意識...
目錄
1. 充分了解自我前景與潛在可能
2. 成長與成功的自我分歧
3. 臨界點:通往圓滿境界的呼喚
4. 學習永恆與存有的藝術
5. 象徵性的生活:治療我們的單一觀點
6. 想像的力量:與自我對話
7. 夢想持續飛翔
8. 成熟人格原型的兩項本質
9. 整合人生中的對立兩端
10.回歸與認識自我的第一次接觸
1. 充分了解自我前景與潛在可能
2. 成長與成功的自我分歧
3. 臨界點:通往圓滿境界的呼喚
4. 學習永恆與存有的藝術
5. 象徵性的生活:治療我們的單一觀點
6. 想像的力量:與自我對話
7. 夢想持續飛翔
8. 成熟人格原型的兩項本質
9. 整合人生中的對立兩端
10.回歸與認識自我的第一次接觸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