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新譯,經典重現
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歷史專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記,倒不如這部演義,隨意翻覽一下,說不定會有提綱挈領的功效。——顧頡剛(著名歷史學家)
它既不是「純文學」,也不是「雅文學」;它不是純歷史,又沒有虛造歷史……一部好的歷史實錄,何嘗不可當作一部小說和文學作品看?——二月河(著名歷史小說家)
其規模之宏偉,卷帙之浩繁,內容之豐富,不僅在我國歷史演義中絕無僅有,而且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找不到先例。……它所起的作用。是官修的二十四史或任何中國通史都無法代替的。——裴效維(中國社科院研究員,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副會長)
蔡東藩的通俗史學工作是非常成功的。……是近代演義史書當中出版發行歷時最長、數量最大的一種。——李志庭(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
這部歷史演義是由蔡東藩以舊白話創作,再經學有專精的現代歷史學者以現代白話改寫,並不是純歷史,也沒有虛構歷史;既是歷史實錄,也可當作小說或文學作品來觀賞。其規模宏偉,卷帙浩繁,內容豐富,在中國歷史演義中可謂絕無僅有,具有的效用,迥非官修的二十四史所能比擬。
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1945),浙江蕭山人,著名作家、學者,其《中國歷朝通俗演義》是有史以來最通俗、最風趣、最受歡迎的歷史讀物,蔡東藩因此被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章節試閱
陳橋兵變
郭榮南征時,北漢主劉鈞乘虛襲擊周國,派兵圍攻隰州。隰州刺史孫議得病暴亡,下一任刺史還沒來到。突然聽說河東兵到,隰州城不免驚惶。幸虧都監李謙溥挑起重擔,接管州事,率兵堅守,才不致失守。時值盛夏,河東兵冒暑圍城,李謙溥帶著兩個小吏登城,從容指揮,手裡搖著羽扇,絲毫不慌張。河東將士也猜不透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不敢猛攻。李謙溥又悄悄與建雄軍節度使楊廷璋約定,各自招募了一百名敢死之士,夜裡偷襲河東兵的營寨。河東兵猝不及防,倉皇逃跑。李謙溥率領守軍,開城追擊,向北追趕了數十里,斬首數百級,隰州得以解圍。
李謙溥將一切奏明郭榮。郭榮當即任命他做隰州刺史,並且命昭義軍節度使李筠,與楊廷璋聯兵北討。李筠進攻石會關,連破河東六寨。楊廷璋命李謙溥入侵漢境,李謙溥奪下一座孝義縣城。劉鈞不禁擔憂起來,慌忙派人到遼國求援。遼主述律不想出兵,急得劉鈞如熱鍋上的螞蟻,再三派人前去求援。於是,述律授南京留守蕭思溫為兵部都總管,令他幫助北漢抵禦大周。
這時,郭榮已經征服南唐,回到大梁,接到遼漢聯軍的消息,決定親征。他想北漢跳梁,全仗著遼人相助,如果要釜底抽薪,不如首先攻遼,遼人一敗,北漢勢孤,自然就好辦了。主意已定,於是命宣徽南苑使吳延祚任東京留守,宣徽北院使昝居潤為副,三司使張美為大內都部署。其餘各將,各領馬步諸軍及大小戰船,馳赴滄州,自己率禁軍做後應。都虞侯韓通由滄州沿著水道,節節進兵,立柵乾寧軍南,修補河堤,開通了三十六個遊口,可以直達瀛、莫各州。
郭榮來到乾寧軍,下令進攻寧州。寧州刺史王洪知道不能守禦,開城乞降。於是,郭榮派韓通為陸路都部署,趙匡胤為水路都部署,水陸並舉,向北長驅;自己乘著龍舟,隨後進軍。北方的州縣好幾年不見兵革,突然聽說周師入境,都嚇得魂飛魄散,官吏百姓紛紛望風而逃。周軍順風順水,直逼益津關。關中守將終廷輝登城南望,見河中的敵艦一字兒排開,旌旗招展,矛戟森嚴,不由得心驚膽怯,連打了好幾個寒戰。正在設法布陣,有個人連連喊著開關。終廷輝一看,是寧州刺史王洪,便問他的來意。王洪只是說有要緊的事,須入關面談。終廷輝見他一人一騎,不足生畏,於是開關把他放了進來。兩下裡晤談,王洪先自述降周的原因,並勸終廷輝也投降。終廷輝還在狐疑,王洪又說:「此地本是中原的版圖,你我又都是中原人,以前被時勢所迫,無可奈何歸屬北廷,現在周師到了這裡,我們正好重回故里。有什麼好遲疑的?」終廷輝聽了這番話,答應投降。
郭榮命王洪回去駐守寧州,留終廷輝鎮守益津關,派趙匡胤為先鋒,溯流西進。漸漸地水路狹窄,不便行舟,於是捨舟登陸,直搗瓦橋關。趙匡胤到了關下,守將姚內斌見來兵不多,立即率數千騎兵,出城截擊。趙匡胤大殺一陣,姚內斌傷亡了數百名士兵,連忙退了回去。過了一天,郭榮也到了,都指揮使李重進等人也相繼來到。韓通一軍收降了莫州刺史劉楚信、瀛州刺史高彭彥暉,一路上所向披靡,也到瓦橋關下會師。周軍雲集,懾服雄關。
趙匡胤督軍攻城,先在城下招降姚內斌,說王師前來,各城紛紛投降,單靠這偌大關隘,很難把守,如果見機投順,仍可保全富貴,否則玉石俱焚,不要後悔!姚內斌沉吟了很久,才回答說明天報命。趙匡胤也不強迫他,按兵不動,靜守了一宿。第二天,正打算再去攻關,已有探騎來報告,說敵將姚內斌開城來降。趙匡胤等他來到,帶著他去見了郭榮。姚內斌拜倒在座前,郭榮把他好言撫慰一番,授他為汝州刺史。姚內斌叩首謝思,隨即帶著周軍入關。
郭榮大擺酒席,遍宴群臣,席間商議攻取幽州之事。諸將上奏道:「陛下出師只有四十二天,沒費多大力氣,就得到了關南各州,這全靠陛下的威名,所以得此奇功。只是幽州是遼南要隘,必有重兵把守,將來如果久攻不下,反而不是一件好事,還請陛下三思!」郭榮默然不答。散席後,郭榮召見指揮使李重進,對他說:「我軍前來,勢如破竹,毫不費力就拿下了關南各州縣。這正是滅遼的好機會,為什麼要中道還師?朕要統一中原,平定南北,機不可失,朕決定繼續進軍!你率領一萬士兵,明天就出發,朕立即統兵去接應你。不搗遼都,誓不回軍!」李重進知道自己勸阻不了,只好應聲退出。郭榮又傳諭散騎指揮使孫行友,率五千名騎兵,去攻打易州。
李重進走到固安,城門大開,守吏已經逃跑。李重進令將士稍微休息一下,另派哨騎到前面去探路。哨騎回來報告說,固安縣北有一條河叫安陽水,既沒有橋樑,也沒有舟楫,可能是遼兵故意拆橋藏舟,阻斷了我軍的去路。李重進聽了,頗費躊躇。忽然聽說郭榮駕到,立即出城迎接,奏明當前的情形。郭榮銳意進取,當即與李重進巡視河流,果然水勢很大,深不見底。郭榮命將士造橋,限期完工,自己率親軍回了瓦橋關。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郭榮忽然生病,好一陣子都沒有康復。趙匡胤前去勸他回朝,郭榮不得已同意。他改稱瓦橋關為雄州,留陳思讓據守,改益津關為霸州,留韓令坤據守,然後下令回鑾。
到了澶淵,郭榮卻逗留不行,下令文武百官只能在寢門外問安,不許入見。眾人都很納悶。澶州節度使兼殿前都點檢張永德,與郭榮是郎舅親,可以到寢室問安。他婉言進諫說:「天下未定,國內空虛,四方藩鎮大多幸災樂禍,只盼望京師有變,自己可以從中獲利。澶、汴兩地相距很遠,車駕若不速回,容易使人心搖動。還請陛下儘快回都!」郭榮幽幽地問:「誰叫你來說這些的?」張永德回答說:「群臣都有此意。」郭榮盯著張永德說:「我也知道你是被別人教唆的,難道他們都不明白朕的意思嗎?」沒過多久,又搖搖頭說:「我看你福薄命窮,怎麼擔當得起大任?」張永德聽了,感到莫名其妙,只是低著頭沉思。猛然聽見郭榮厲聲說道:「你退下吧,朕馬上就回京!」張永德慌忙退出,部署各軍,專待郭榮出來。郭榮隨即走出帳篷,乘輦回都去了。
原來,郭榮在南下的途中,覺得病稍稍好了些,批閱文書的時候,忽然看見一塊木條,上面寫著「點檢作天子」五個字,不由得十分驚異。他不便詢問左右,仍然藏了起來,暗想石敬瑭是明宗的女婿,後來篡唐為晉,如今張永德娶了長公主,難道周家的天下,也要被他篡奪了去嗎?左思右想,怎麼也解不開這個疙瘩。後來,張永德勸他回京,郭榮心中忍耐不住,露了一些口風。張永德哪裡知道這些,當然摸不著頭腦,也沒放在心上。
郭榮入京以後,身體好了一些,便冊宣懿皇后的胞妹符氏為繼后,封長子宗訓為梁王,次子宗讓為燕國公。命范質、王溥兩相參知樞密院事;授魏仁浦為樞密使,兼同平章事;授吳延祚為樞密使;都虞侯韓通兼任宋州節度使、檢校太尉;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檢校太傅,兼忠武軍節度使。罷免了都點檢張永德的官職,只令他做檢校太尉。大臣們都很吃驚,不知郭榮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先前,郭榮還沒有登基時,曾夢見一位神人撐著一把黃色的大傘,手上拿著一卷道經。郭榮閱讀道經,似懂非懂。醒來後回憶,還能記得幾句。後來得以繼位稱帝。征遼回國以後,郭榮精神委靡不振,御醫天天診治,也沒有效果。一天,他臥床休息,恍惚間又看見了神人,來索要大傘和道經。郭榮立即還給了他,又向神人探問以後的事。神人沒有回答,拂袖而去。郭榮追上去,抓住他的衣服,突然聽見有人說話,就驚醒了。睜開眼一瞧,手中牽著的衣袖,是榻前侍臣的。夢中聽見的聲音,也是侍臣的驚問,自己也覺得很好笑。郭榮回想夢中的情景,感覺很不祥,便對侍臣說:「朕夢見了不祥的事,想是天命已去了。」侍臣答道:「陛下春秋鼎盛,福壽正長。不過是個夢而已,請陛下安心!」郭榮隨即將前後的夢境大體說了一遍。侍臣仍是勸解了一番。
偏偏從那以後,郭榮的病情就加重了。顯德六年六月,竟然彌留,郭榮急忙召入范質等人,立梁王郭宗訓為太子,並下令起用故人王著,委以相位。范質等人都紛紛應命。退出宮門以後,他們私下裡議論道:「王著是個酒鬼,怎麼可以做宰相呢?大家不要把這件事情說出去。」眾人都點頭會意。當晚,郭榮死在萬歲殿中,享年三十九歲。可憐新皇后正位僅十幾天,就遇上了這樣的事,叫她怎麼不難過?還有梁王郭宗訓年僅七歲,懂得什麼國事?真是寡婦孤兒,難以度日。
宰相范質等人親受遺命,奉著七歲的郭宗訓在靈柩前即位。翰林學士兼判太常寺竇儀,追上先帝尊諡為睿武孝文皇帝,廟號世宗。那年冬天奉葬慶陵。郭宗訓嗣位以後,一切政事均由宰相范質等人主持,尊符氏為皇太后,恭上冊寶。朝中的大臣都有一些變動。宋州節度使兼檢校太尉韓通,調任鄆州節度使,仍任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改許州節度使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仍任殿前都點檢,兼任檢校太傅。封晉國長公主,即張永德的妻子,為大長公主,令駙馬都尉兼檢校太尉張永德,為許州節度使,晉封開國公。范質、王溥、魏仁浦、吳延祚四人都封了公爵。
北面兵馬都部署韓令坤上奏說,在霸州打敗了遼騎五百人。周廷因為國遇大喪,沒有時間考慮戰事,只令邊將們謹慎防守,不要輕易出師。遼主述律本來是沉湎於酒色,無志南侵,關南各州失守時,他曾對左右說:「燕南本是中原的土地,現在仍然還給中原,有什麼好可惜的呢?」北漢主劉鈞多次戰敗,也不敢輕易來生事。
好不容易過了殘年,周廷仍然沿稱顯德七年。正月朔日,幼主郭宗訓不曾御殿,只由文武百官進表稱賀。忽然接到鎮定的急報,說是遼兵聯合北漢,大舉入侵,請求速速派兵防守邊疆。宰相范質等人急忙奏明符太后。符太后是一介女流之輩,哪裡懂得什麼軍事?一切都由范質處理。范質等人派定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出師北征,令副都點檢慕容延釗為前鋒,率兵先行出發。此外如高懷德、張令鐸、張光翰、趙彥徽等人,陸續會齊,然後出都。趙匡胤隨後進軍。
京都中起了一種謠傳,說點檢將會做天子。朝中的大臣也有幾個聽說的,卻認為不過是謠言,不足為信。符太后和幼主什麼都不知道。哪知正月三日出兵,正月四日晚間,陳橋驛就傳來警報,滿朝的文武大臣都大吃一驚。原來,趙匡胤他們到了陳橋,都指揮高懷德、都押衙李處耘、掌書記趙普等人,與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秘密商議,竟然要推立點檢為天子。幾個人忙了一宵,把將士們囑咐妥當,於正月四日黎明,一起來到趙匡胤的寢所,高呼萬歲。趙匡胤聽到喊聲,十分吃驚。這時,趙匡義進來把一切向他說清楚。趙匡胤不肯答應,出來安撫將士,只見眾人手裡舉著刀,整齊地站在外面,高懷德捧上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眾人一起下拜,三呼萬歲。趙匡胤還要推辭,可是眾人不由分說地把他扶上馬,逼迫他回汴京。趙匡胤說:「如果你們肯聽我的命令,我就回都,否則我不能做你們的主子!」眾人都答應服從命令。於是,趙匡胤與他們約法三章:一是不得冒犯太后母子,二是不得欺淩公卿大夫,三是不得搶掠朝市府庫。眾人齊聲答應,然後整隊入都。
殿前都指揮石守信、都虞侯王審琦,早已接到趙匡義的密報,知道了大概的情況。他們兩人與趙匡胤兄弟,一向關係很好,有心推戴趙匡胤,便暗中傳令禁軍,放趙匡胤全軍入城。因此趙匡胤等人平平安安地進入大梁。剛剛抵達都城,趙匡胤先派屬吏楚昭輔,去通知自己的家人。那時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已經病逝,只有老母親杜氏還在。杜氏聽了以後,驚喜地說:「我兒一向胸懷大志,今天果然出人頭地了!」
等趙匡胤入城,已是正月五日上午。百官在早朝上正議論陳橋之事,忽然客省使潘美闖進來,報稱各軍推戴點檢,奉為天子,現在已經入都,專等大臣問話。范質等人倉皇失措,只有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韓通還算頭腦清醒,慌忙退朝,打算召集士兵前去抵禦。途中遇到趙匡胤的部校王彥升,他朗聲喊道:「韓侍衛快去接駕,新天子到了!」韓通大怒:「天子就在宮中!哪裡來的叛徒,竟敢想篡位?你們貪圖富貴,幫助那逆賊,更是可恨!快快回頭吧,免得被誅滅九族!」王彥升不等他說完,已是怒不可遏,立即拔出刀,向他撲過來。韓通手無寸鐵,只好轉身就跑,王彥升窮追不捨。韓通跑進家裡,來不及關門,王彥升就闖了進來,王彥升手下的數十名騎兵也一擁而入。韓通赤手空拳,沒有地方躲避,竟被王彥升活活砍死了。王彥升索性闖進去,把韓通一家老小殺得一個不留。
趙匡胤入城以後,命將士一律回營,自己退居公署。不到半天,軍校羅彥等人把范質、王溥他們,擁入署門。趙匡胤流著淚對他們說:「我受世宗厚恩,被六軍脅迫到這種地步,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啊!」范質等人面面相覷,什麼話都不敢說。羅彥厲聲說道:「我們沒有主子,願意奉點檢為天子,如果有人不肯從命,就問問我手中的劍答應不答應!」嚇得王溥面色如土,慌忙跪倒在地。范質也跟著跪了下來。趙匡胤急忙把他們扶了起來,叫他們入座,然後與他們商量即位之事。
按照商議的結果,當天下午,趙匡胤在崇元殿被服袞冕,即皇帝位,受文武百官的朝賀。草草行完禮,趙匡胤即命范質等人入內,脅迫郭宗訓和太后符氏,移居西宮。寡婦孤兒如何抗拒?符太后大哭了一場,然後帶著幼主郭宗訓,去了西宮。趙匡胤下詔,奉周主為鄭王,符太后為周太后,命郭圯祭祀郭氏陵廟,下令年年祭享。沒過多久,趙匡胤又把周鄭王遷到房州。十二年以後,周鄭王病逝,年僅十九歲,追諡為周恭帝。周太后符氏也在房州病逝。大周一共傳了三主,總計九年有餘。
趙匡胤做了天子,改國號為宋,改元建隆,派使者遍告郡國藩鎮。內外官吏一律加官晉爵,追封韓通為中書令,命人依禮殮葬。趙匡胤還打算給王彥升治罪,百官都替他求情,王彥升才得以免罪。說來也怪,那遼、漢聯軍入侵的事,竟然再也沒有人提起過。華山隱士陳摶聽說趙匡胤繼位,高興地說:「天下從此太平了!」後來,陳摶的話果然驗證了。
宋主嗣位初年,中原共有五個國家,除了趙宋以外,就是北漢、南唐、南漢、後蜀﹔北方有一個遼國,其餘為南方三鎮,即吳越、荊南、湖南。後來,宋朝調兵遣將,把它們依次削平。
陳橋兵變
郭榮南征時,北漢主劉鈞乘虛襲擊周國,派兵圍攻隰州。隰州刺史孫議得病暴亡,下一任刺史還沒來到。突然聽說河東兵到,隰州城不免驚惶。幸虧都監李謙溥挑起重擔,接管州事,率兵堅守,才不致失守。時值盛夏,河東兵冒暑圍城,李謙溥帶著兩個小吏登城,從容指揮,手裡搖著羽扇,絲毫不慌張。河東將士也猜不透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不敢猛攻。李謙溥又悄悄與建雄軍節度使楊廷璋約定,各自招募了一百名敢死之士,夜裡偷襲河東兵的營寨。河東兵猝不及防,倉皇逃跑。李謙溥率領守軍,開城追擊,向北追趕了數十里,斬首數百級,隰州得以...
作者序
一批年輕的文化人,為了讓更多讀者體會蔡東藩《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的魅力,經過艱苦努力,以專業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將蔡著的「舊白話」——這種「白話」今天已經不大讀得懂了——重新譯為今人能夠輕鬆理解的當代白話。毫無疑問,這是讓蔡著得到傳承的最好方式。他們的工作「活化」了蔡著,既是對於原著的一次致敬,也是一種新的可能性的展開。翻譯整理後的作品,為一般讀者提供了方便,無論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地進入中國歷史的深處。
蔡東藩的《中國歷朝通俗演義》是一部讓我印象深刻的書,少年時代曾經激起過我的強烈興趣。那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可以讀的書少得可憐,但一個少年求知的興致是極高的,閱讀的興趣極強,加上當時的課業沒有什麼壓力,因此可以讀現在的青少年未必有時間去讀的「雜書」。當時中華書局出版的蔡東藩的《民國通俗演義》就是讓我愛不釋手的「雜書」,它把民國時期紛亂的歷史講得有條有理,還饒有興味。雖然一些大段引用當時文件的部分比較枯燥,看的時候跳過了,但這部書還是深深吸引了我。後來就要求母親將《中國歷朝通俗演義》都借來看。透過這部書,我對歷史產生了興趣。歷史的複雜、深刻,實在超出一個少年人的想像,看到那些征戰殺伐、宮闈紛爭之中人性的難測,確實感到真正的歷史與那種黑白分明的歷史觀大不相同。當時,我們的歷史知識都是從「儒法鬥爭」的框架裡來的,歷史在那個框架裡是那麼單純、蒼白;而蔡東藩所給予我的,卻是一個豐富和蕪雜得多的歷史。在這部書裡,王朝的治亂興衰,人生的枯榮沉浮,都讓人感慨萬千,不得不去思考在渺遠的時間深處的人的命運。可以說,我對於中國歷史的真正瞭解,就是從這部歷史演義開始的。
三十多年前的印象一直延續到今天。不得不承認,這部煌煌巨著,確實是瞭解中國歷史的最佳讀本。這是一部難得的線索清楚、故事完整、細節生動的作品。它以通俗小說「演義」歷史,以歷史知識「豐富」通俗小說,既可信又可讀。
蔡東藩一生窮愁潦倒,他的經歷是一個普通中國人的經歷,他對於歷史的描述是從普通人的視角出發的。他不是一個魯迅式的啟蒙者,但他無疑具有一種另類的現代性,一種與五四新文學不同的表達策略。蔡東藩並不高調激越,他的現代性不是啟蒙性的,不是高高在上的「我啟你蒙」,而是講述歷史,延續傳統。他的作品具有現代的想像力,表現了現代市民文化的價值觀。
在《清史通俗演義》結尾,蔡東藩對於自己做了一番評價,足以表現一個落寞文人的自信:「錄一代之興亡,作後人之借鑑,是固可與列代史策,並傳不朽云。」他自信自己的這部著作,足以與司馬遷以來的史學名著「並傳不朽」。
蔡著的不可替代之處,不僅在於他準確地挑出了歷史的大線索,更重要之處在於,他貫注了歷史深處的人的命運。有些歷史敘述者,過於追求所謂「歷史理性」,結果常常忘記歷史是鮮活生命的延展。在這些人筆下,歷史變成了一種刻板和單調的表達。而蔡著不同,他的歷史有血液、有溫度,是可以觸摸的。他的歷史是關於人性的故事。
從蔡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活的歷史,體驗到個人命運與國家、文化之間密不可分的關聯。馮友蘭先生在〈西南聯大紀念碑〉的碑文中這樣闡釋中國文明的命運:「我國家以世界之古國,居東亞之天府,本應紹漢唐之遺烈,作並世之先進。將來建國完成,必於世界歷史,居獨特之地位。蓋並世列強,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惟我國家,亙古亙今,亦新亦舊,斯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者也。」今天,中國文化所具有的歷史連續性和不斷更新的魅力正在煥發光芒,馮先生對於中國未來的期許正在成為現實。
在這樣的時機,蔡著《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的新譯,就更顯其價值。我們期望讀者能夠從中獲得閱讀的樂趣,並從歷史中得到啟示,走向更好的未來。
讓我們和讀者一起進入這個豐富的世界。
是為序。
張頤武:著名評論家、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一批年輕的文化人,為了讓更多讀者體會蔡東藩《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的魅力,經過艱苦努力,以專業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將蔡著的「舊白話」——這種「白話」今天已經不大讀得懂了——重新譯為今人能夠輕鬆理解的當代白話。毫無疑問,這是讓蔡著得到傳承的最好方式。他們的工作「活化」了蔡著,既是對於原著的一次致敬,也是一種新的可能性的展開。翻譯整理後的作品,為一般讀者提供了方便,無論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地進入中國歷史的深處。
蔡東藩的《中國歷朝通俗演義》是一部讓我印象深刻的書,少年時代曾經激起過我的強烈興趣。那是二十世紀...
目錄
序 言 ....................................................................002
紋身天子郭雀兒 .................................................. 008
兀欲之死 .........................................................016
馬氏國滅 ........................................................ 027
王逵計奪朗州 .................................................... 039
郭榮即位 ........................................................ 051
晉陽之戰 ........................................................ 064
周蜀之戰 ........................................................ 076
南討李璟 ........................................................ 085
趙匡胤威名初震 .................................................. 096
嚴夫人的苦心 .................................................... 107
劉仁贍夫婦殉節 .................................................. 117
周主親征 .........................................................128
唐主戲陶榖 .......................................................138
陳橋兵變 .........................................................145
序 言 ....................................................................002
紋身天子郭雀兒 .................................................. 008
兀欲之死 .........................................................016
馬氏國滅 ........................................................ 027
王逵計奪朗州 .................................................... 039
郭榮即位 ........................................................ 051
晉陽之戰 ........................................................ 064
周...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