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新月異的世界發展,追求未來的學科亟需一個完整的方法論去建構並整合各個所需面向,透過中華脈絡下文化解析,嘗試為未來學的研究提供新的策略與準則。
1.解析未來學在面對急速的世界發展時,到底佔有何種地位。
2.建構未來學研究基礎,替未來學簡單架構出使用方法。
3.以深入淺出的例子剖分未來學的各個部分,界定與介紹未來學。
「未來學」作為一門滿足人們求知的學術,雖已不容懷疑,但「未來學」要作為一門令人信服的嚴格科學學科仍是有爭議的。特別是在華人學界裡,中文始終未能出現由華人構造的「未來學方法論」,此即各種學術整合的未來學方法論,如社會未來學方法論、未來社會學方法論等。目前僅止有未來學或各種如經濟未來學、環境未來學、社會未來學的介紹讀物。
本書從古代中國及台灣語境中近似於未來學的前科學內涵作出了考據與重新定位。在這個思考與反省之後,當可走出舊式的前科學,也就是未來預測式的信仰,終而走向具嚴密論證的未來學方法論思考下的未來學研究與閱讀。
作者簡介:
歐崇敬
現職中州科技大學副校長、南方華人學派執行長。著作:《超越哲學論》、《超越形而上學與自覺層次》、《從結構主義到解構主義》、《文化本源中的知識傳統》、《上古科學與民族知識傳統》、《中國的科學理論與科學原理》、《中國的知識論史觀》、《渾沌之知的構造》、《世界的圖像與構造》、《中國哲學史.先秦卷》、《中國哲學史.兩漢魏晉南北卷》、《中國哲學史.大乘禪佛教哲學卷》、《中國哲學史.宋元明清的新儒學與實學卷》、《中國哲學史.上古卷》、《中國哲學史.方法論卷》近三十種學術專著出版,並有論文百餘篇。
章節試閱
第二篇 建構未來學方法論的思考
前言
未來學發展至二十一世紀初,世界各國設立研究所以將之作為學術發展者,亦僅美國的兩所大學,澳洲、丹麥各一處、台灣一處(佛光大學)及淡江大學成立的未來學研究中心。在日本,通常用「趨勢研究」來代替未來學;也就是日本並未把未來學集中在一個學科,而是散佈在各學術領域的趨勢研究。
換言之,「未來所」的專門大學學術研究單位僅在美、澳、丹、台四者並且不到十個所級單位在培養訓練未來的未來學專家學者。同時,就學術期刊而言,相關於未來學的刊物亦不足十種,而未來學的中英文學術著作在英文類別中則累計約為二萬種以內,而中文則僅二百種以內。這樣的學術成果相對於其他的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藝術學科所已有的成果而言是十分稀少的。然而,即使我們已擁有一至二萬種的未來學研究著作,仍有大多數是不合時宜或過時的趨勢分析,而使可讀書目下降。
這可以說是未來學研究極大的特質;也就是,當一本未來學著作產生,並且說明的內容是一種關於某面向的未來性質分析時,一旦書中談論的時間到來或經過了,而書中的討論分析未嘗實現,乃至有相當大的偏離時,這部著作的價值即嚴重下降。其意義甚至沒有歷史作品的地位,而只能說明:曾經有人如此預期,但與發生事實不符,並且作者曾經展現一種未來式的分析而已。於是為未來學在我們的語境中尋求一種方法論的建構就顯得重要而迫切。
如何建構一個具科學性的未來學方法論
未來學著作具有一個特質:若未來學著作要產生經典、典範性的意義與價值,那麼此作品必然不可能單純的是一種理性預期下的分析產物而已;而必需是一種純方法論性質,或具有方法運用典範特質的著作。
在這個定義下,我們乃有可能將「未來學」建立成為具有學術基礎的學門;而不僅僅只能從屬於許多趨勢學專家的作品著作目錄表中罷了。就此要求來審視未來學的一切著作時,我們將會發現:二十世紀的整個未來學或趨勢研究的著作竟佔不到十分之一是符合上述標準的。也就是,在嚴格的學理要求下,經得起考驗的著作乃不足十分之一。而所剩的十分之一是否具有開創性或是否與他者相重疊,尚不討論;若再加上此二個要求,則未來學的真正經典之作恐僅有數十冊而已。
於是,從上述的分析裡,我們有了一個重要面向的思考:「未來學」作為一門滿足人們求知的學術雖已不容懷疑,但是「未來學」要作為一門令人信服的嚴格科學學科在目前仍是有爭議的。特別是在華人學界裡,中文始終未能出現由華人構造的「未來學方法論」,此及各種學術整合的未來學方法論,如社會未來學方法論,或未來社會學方法論等。僅止有未來學或各種如經濟未來學、環境未來學、社會未來學的介紹讀物。
是以,我們可以說整個世界在二十世紀的未來學發展都只能說是僅止於一種基礎、摸索、介紹、啟蒙的階段。而至於為這個學門建構嚴密基礎,則實遠不如各種學科近百種的理論成就。然而,人們又的確深深地需求著未來學的著作,未來學的著作總是那麼地令人興奮與血脈澎湃,但在激情之後,總感到那是另一種的文學家手法,是如同赫胥黎、歐威爾(英國作家)的綜合想像。
於是,在資訊開放的時代裡,人們又會回顧反省,激情之後的堅實基礎何在。而一切想像的最可靠與最廣大的方法論又是什麼。這就如同科學家們、人文社會學者們會以學院的立場要求未來學與趨勢專家用良知來回話:一切表述與預期的方法論基礎何在。因為,沒有一門基礎學科或應用學科是不提出其方法論依據的,即使如音樂這樣感性的學門也有音樂學、曲式學等方法論的傳統表述。
那麼,更何況是建立在各學術分科之上的科際整合學門:未來學,這個學科呢!在此,我們必需說,未來學本身就如同歷史學一般,乃是一切問題與學門的綜合體。於是當我們單獨去稱「未來學」一詞的時候,未來學所代表的乃是將一切學門,無論人文、自然、社會、藝術,無論是基礎或應用都被包含在其中。
也就是,當我們單講未來學一詞時,就意味著我們在思考一個結合性的問題或一連串甚至雜多無序的問題,(並且問題都是在未來的時間性中才可能展開的)思考的過程中將因問題的需要而使用從屬於任何學門的資料與技術、方法,由各種方法的使用中提出對於未來的判斷與改造策略。在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未來學」其實尚會衍生另一個學科:「策略學」。而由此,我們也發現到:未來學亦有其古老的一面,因為古代中國或許多古文明的智者,經常在社會或國家廟堂上扮演智者的角色,而此一未來學及策略學的方法乃提出其改造未來,經營未來,洞悉未來的言語與分析。這可以說是未來學的一個重要源頭與傳統。
古代中文世界未來式的敘述與其科學的地位:當代未來學對其以科學理性的取代
在幾個古文明地區的古代未來學家們所運用的分析技術,往往只是一種「時間空間發展的」分析術或是一種「訊號反應解析術」,也就是分屬於「命相卜」三類的活動。這種方法一旦僵化了方法論上的使用後,學術界就指其為江湖數術,而未能記取其原有創造的理論基礎所在。
事實上,一切由古文明發展出來的未來學分析術,都必定基於時間與空間、事物各大範疇而後才能發展出細部的分析技術。這些分析術的生產原則,一方面基於「統計」上的理解,另一方面則關於對於事物發展規律的理解。
那麼,如此的分析基礎之現代版本不正就如同於二十世紀未來學或趨勢學的「理性分析」,「統計學的機率論」以及「從屬於各個學門的對象與方法論」三者之發展嗎?的確,一種最深入的未來學分析,總是兼具著上述三者之內涵為基礎。
不過,單是這樣地分疏,仍然是不夠清晰的,也就是,由上述的內涵我們並得不出一個好的方法論;當然也無法得出好的未來學之各種面向的操作分析基礎。我們難道無法克服嗎?或者,我們是否可以得出一個方法論以成為各種面向之未來學(如環境未來、科技未來、社會未來等)的共同方法論呢?答案是肯定的。而我們也將在本文中嘗試建構。
一個學科或一種科學如果要越嚴密,那麼其思考的元素就必需有更強的本質性。而關於這種向本質性思考趨近的本領往往是二十世紀未來學與趨勢學者所忽略的。我們經過了數十年的未來學發展之後,可以認清一個事實:像未來學、趨勢研究這樣的綜合性問題研究與學術發展,如果缺乏嚴密的本質性思考,其所建構的一切推論就會像是灑在畫布上的墨水,只是任意流動。過去,未來學者所根據的推論點與所運用的推論方式就會總是如同一則新聞在各報上有不同的評論可報導那般地發展著,而至於哪一則評論將完美命中其未來的發展,則只是運氣,或是巧合的,在某位作者思考其問題的方向正好相同。當然,我們也相信可能出現少數符合標準未來學之要求的思考:一種完整的理性運用,與嚴密地本質性思考,結合事物與事物的全部要素,作出各種可能項的推斷分析,最終得出一項或若干項的最高可能未來發展趨勢並且基於此提出策略建議。
這樣的分析當然讓我們更接近於嚴格的未來學方法論之實踐。不過,我們仍然需要再作更清晰地展開。以下即是此說明!
第二篇 建構未來學方法論的思考
前言
未來學發展至二十一世紀初,世界各國設立研究所以將之作為學術發展者,亦僅美國的兩所大學,澳洲、丹麥各一處、台灣一處(佛光大學)及淡江大學成立的未來學研究中心。在日本,通常用「趨勢研究」來代替未來學;也就是日本並未把未來學集中在一個學科,而是散佈在各學術領域的趨勢研究。
換言之,「未來所」的專門大學學術研究單位僅在美、澳、丹、台四者並且不到十個所級單位在培養訓練未來的未來學專家學者。同時,就學術期刊而言,相關於未來學的刊物亦不足十種,而未來學的中英文學術著作在...
作者序
序一 這是一個連大學教授都變成貧窮階級的時代
中州科技大學副校長 歐崇敬博士
小時候老師告訴我們,認真讀書就會有前途,結果老師騙了我們!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碩士人口超過一百萬,博士人口很快就要超出十萬,許多的碩士博士薪水連兩萬都沒有,你們說說看,小時候的老師不管國小國中高中,上百個以上教過我們的老師們,哪一個不是鼓勵大家好好讀書就會有前途,結果他們騙了我們,不過他們不是故意的,因為他們也騙了自己,甚至還連累了他們的孩子。說實在的認真練書除了讀了醫學系、牙醫系以外,其他即使讀了台大、清華、交大、北大,都不能保障我們,可以真的逃出貧困階級。
很遺憾的,在十五億人的華人社會,竟然有百分之八十五的華人覺得自己是窮人。光是說台灣就好,一個人唸了博士、當了大學的副教授生了兩個孩子,大概也四十歲了,扣掉每個月的勞健保費,這個副教授的薪水七萬,基本的稅金勞健保費扣掉剩下六萬,兩個孩子的教育費和基本的吃穿再扣掉三萬,奉養父母少說要一萬塊,剩下兩萬塊,這樣的副教授夫婦,如果在雙北市,連房租水電都交不起,我們還沒有提到他們的吃飯錢跟基本開銷。
想想看,如果一個人不管他唸的是哪一個學科,能夠唸到博士,當到大學的副教授,在這社會我們能說他不優秀嗎?就算不是萬中選一也是千中選一吧!可是,這樣的副教授,或者助理教授、講師的位子,全國至少有四萬多位,在後面擠不進來還在排隊的,至少還有一倍以上,那些在排隊等位子的更可憐,薪水比起那些專任的一半都沒有。已經進場的專任副教授,就算升到教授也是加一萬塊而已,難道就能解決問題嗎?大家摸摸良心說,這些人,如果連基本費用、房租、水電、交通費、勞健保費、小孩的教育費、吃飯錢,竟然一個副教授的薪水不足以支付,請問是這個教授博士讀書不夠用功嗎?請問是這個教授博士不夠努力嗎?
答案當然都不是,而是我們的社會結構出了問題!是我們的薪資結構出了問題!於是我們看到了各種奇怪的現象:例如大陸的中國教授,變相的由國家所給的科研經費在支付家庭的開銷,這種行為在台灣就叫貪污。台灣就算貪污個幾萬塊,都是要坐牢的,於是我們就看到這些教授們,用各種名堂想方設法的要為家庭賺點錢。
如果大學教授都成為貧窮階級,請問我們的政府沒有責任嗎?請問我們都應該怪罪這些教授們不努力嗎?他們認真教書認真做研究,不是在盡他們的社會責任嗎?然而華人社會除了香港和新加坡以外,以教授的薪水來看,九成以上的大學教授都是窮人。
如果教授博士是如此,那麼請問開車的勞工呢?醫院護士呢?
超過六百萬人的勞工界的朋友們,他們連一個月七萬都不會有,甚至只有兩萬多塊,你說這不是一個製造貧困階級的社會是什麼!近二十年來,兩岸三地的政府,都漠視貧困階級的大量產生,台灣的藍綠政客們,只忙著保護他們在上層結構的位子,他們只求保護自己並穩居前百分之一的社會地位,完全不顧貧困階級人口已經超過這個社會總人口八成五的事實了。如果沒有錯,新階級革命的時代不得已地到來了。
序一 這是一個連大學教授都變成貧窮階級的時代
中州科技大學副校長 歐崇敬博士
小時候老師告訴我們,認真讀書就會有前途,結果老師騙了我們!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碩士人口超過一百萬,博士人口很快就要超出十萬,許多的碩士博士薪水連兩萬都沒有,你們說說看,小時候的老師不管國小國中高中,上百個以上教過我們的老師們,哪一個不是鼓勵大家好好讀書就會有前途,結果他們騙了我們,不過他們不是故意的,因為他們也騙了自己,甚至還連累了他們的孩子。說實在的認真練書除了讀了醫學系、牙醫系以外,其他即使讀了台大、清華、交大、北...
目錄
序一 這是一個連大學教授都變成貧窮階級的時代
序二 永遠不夠用
第一篇 世界的第七波革命
資訊菁英取代知識份子
知識份子角色的徹底死亡
沒有知識的知識經濟時代
誰支配了世人
世界的核心遊戲與結構(一)
世界的核心遊戲與結構(二)
世界的核心遊戲與結構(三)
征服的欲望邏輯
意識形態消費與商品神話學的力量說明
商品拜物教的構成
歷史與經濟同樣不可預測,可預測的是意識形態
結語
第二篇 建構未來學方法論的思考
前言
如何建構一個具科學性的未來學方法論
古代中文世界未來式的敘述與其科學的地位:當代未來學對其以科學理性的取代
未來學理論的重要思考項
在台灣及華文的語境中思考來學方法論
由嚴密的科學論證思考未來學方法的建構
未來學知識的反思
未來學知識的世界革命
向人類可理解之未來探索邊際
結語
第三篇 在時間軸上的未來學思考
過去(學)或者歷史(學)作為基礎與發掘方法論
現在、現前進行式的觀測:觀測立足點的選擇
通向未來的時間段測量評估或策略建構
第四篇 在空間座標中推估未來的可能配置
正確的空間觀看技術
歷史文化所遺留的空間觀念
未來空間的總體與區域可能配置方案
地表上的物質與環境生態作為一種參照軸的考量
空間規劃的另一種實例說明
第五篇 物質與環境
以往物質的運用形式及其可能的延伸
物質與環境的掌握
未來的物質與環境支配或改造策略
第六篇 古代未來學內涵的當代轉化與新定位
觀念與典範的變革
觀念與典範在歷史中的說明
各文明體現存之觀念可使用範圍
典範的歷代發展及未來使用可能
未來典範與觀念的形成可能
古代未來學內涵的當代轉化
第七篇 未來學與科際整合
自然科學的整合基礎
人文科學的整合基礎
社會科學的整合基礎
藝術各類項整合基礎
流行體系的未來說明
第八篇 以人物、宗教、集團為主軸的未來學
有政治、經濟、社會勢力的分析
既有權力擁有者的各種事況分析
未來領導者的可能呈現所在
第九篇 作趨勢研究的未來學
中文參考書目
英文參考書目
附錄:和諧社會的經濟原理──批判與修正
序一 這是一個連大學教授都變成貧窮階級的時代
序二 永遠不夠用
第一篇 世界的第七波革命
資訊菁英取代知識份子
知識份子角色的徹底死亡
沒有知識的知識經濟時代
誰支配了世人
世界的核心遊戲與結構(一)
世界的核心遊戲與結構(二)
世界的核心遊戲與結構(三)
征服的欲望邏輯
意識形態消費與商品神話學的力量說明
商品拜物教的構成
歷史與經濟同樣不可預測,可預測的是意識形態
結語
第二篇 建構未來學方法論的思考
前言
如何建構一個具科學性的未來學方法論
古代中文世界未來式的敘述與其科學的地位:當代未...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