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學是研究與應用人性因素的學門,應用範圍廣泛,舉凡人為世界中的工具器材、載具、軟體或硬體系統中,皆可看到人因工程的應用成果。由於人是人為世界中的中心,所有人為、人造的機具、系統,必須以人的基本特性與能力為出發點而考量,否則所設計的成果無法適用。
本書介紹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共分為四個部分,涵蓋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人的基本能力、人與機具的介面、環境因素等內容,希望讓讀者對人因工程學有基本的認識與瞭解。
作者簡介:
張一岑
學歷
‧美國肯塔基大學(University of Kentucky)化學博士
現職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環安系教授
經歷
‧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礦業研究所副所長
‧經濟部能源服務團副團長
‧美國Exxon石油公司、Bechtel工程公司高級工程師、工程督導
‧具三十年國內外化工製程、能源節約、廢棄物處理與焚化系統工程規劃、設計與研發經驗
‧美國德克薩斯州註冊化學工程師
著作
‧人因工程學
‧人因工程學〔精華版〕
‧防火與防爆
‧製程安全管理
‧化工製程安全管理
‧化工製程安全設計(合著)
‧化工製程強化
‧本質較安全設計
作者序
序
人因工程學是研究與應用人性因素的學門,其應用範圍廣泛,舉凡人為世界中的工具器材、載具、軟體(組織、社會)或硬體(機具、設備、技術)系統中,皆可看到人因工程的應用成果。由於人是人為世界中的中心,所有人為、人造的機具、系統,必須以人的基本特性與能力為出發點而考量,否則所設計的成果無法適用。
人因工程為綜合科技,它是以人性心理學與生理學為基礎,應用於產品、系統的設計上,因此人因工程專業人員必須具備心理學、生理學、認知心理學、生物力學、工業工程、作業研究、行為科學的知識,並理解工業設計的應用方法。如何將基本原理與應用的資料濃縮於數百頁的書中,是作者的一大挑戰。
本書共分為四個部分(篇),第壹篇為導論,僅含第一章基本概念,主旨在於簡介人因工程的定義、歷史沿革、發展與未來的挑戰;第貳篇為人的基本能力,也就是人性因素的基礎,共分為四章,由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別介紹人體測計、人的感覺系統、資訊處理(思想歷程)、體力活動與運動控制,期以摘述文獻中有關人性的心理與生理基本知識,作為應用的基礎。第三篇為人與機具的介面(第六章至第十一章),首先討論人機系統的發展,再介紹作業空間、人的負載搬運、手工具、顯示器與控制器的設計,本篇幾乎囊括所有人與機具的設計問題。第四篇為環境因素(第十二至十四章),討論照明、溫度、噪音、振動、加速度、重力、社會環境等對人體與人的績效表現的影響。
本書撰寫過程中,雖力求嚴謹完整,所有理論、論點、圖表均詳加考證,並參考原始資料,以免謬誤,但人因工程所包含範圍甚廣,遺漏之處,在所難免,尚祈學者專家指正。
人因工程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成就非凡;然而,人類在廿世紀末期,所面臨的挑戰(例如人口增加快速,糧食生產難以提升,天然資源即將缺乏,環境生態不斷遭受破壞,人與人之間文化、宗教與種族衝突方興未艾),仍然非常艱巨。如何應用人性因素的知識,解決人類所面臨的難題,由「人機合一」進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因工程學者最大的挑戰,願所有與此領域有關的從業人員共同勉勵。
本書承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葉忠賢先生鼓勵,閻富萍小姐負責編務得以出版,在此謹向他們致謝。
張一岑 謹識
序
人因工程學是研究與應用人性因素的學門,其應用範圍廣泛,舉凡人為世界中的工具器材、載具、軟體(組織、社會)或硬體(機具、設備、技術)系統中,皆可看到人因工程的應用成果。由於人是人為世界中的中心,所有人為、人造的機具、系統,必須以人的基本特性與能力為出發點而考量,否則所設計的成果無法適用。
人因工程為綜合科技,它是以人性心理學與生理學為基礎,應用於產品、系統的設計上,因此人因工程專業人員必須具備心理學、生理學、認知心理學、生物力學、工業工程、作業研究、行為科學的知識,並理解工業設計的應用方法。如何...
目錄
目 錄
序 i
Part 1 導 論 1
Chapter 1 第一章 基本概念 3
1.1 前言 4
1.2 人因工程的定義 5
1.3 人因工程的焦點與目標 8
1.4 歷史沿革 8
1.5 人因工程專業人員 12
1.6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因工程的應用與發展 13
1.7 中國大陸人因工程發展狀況 16
1.8 二十一世紀的挑戰(代結論) 18
Part 2 人的基本能力 21
Chapter 2 人體測計 23
2.1 前言 24
2.2 人體的差異 24
2.3 量測技術 31
2.4 人體測計資料 41
2.5 人體測計值的應用 42
2.6 結論 45
Chapter 3 感覺系統 49
3.1 前言 50
3.2 感覺分類 50
3.3 感覺系統的一般特性 50
3.4 視覺 54
3.5 聽覺系統 68
3.6 嗅覺 79
3.7 味覺 81
3.8 膚覺 83
3.9 平衡覺 89
3.10 運動覺 90
Chapter 4 人的資訊處理 93
4.1 前言 94
4.2 人的資訊處理模式 94
4.3 知覺階段 96
4.4 認知階段 97
4.5 行動階段 122
4.6 結論 131
Chapter 5 人的體力活動與運動控制 135
5.1 前言 136
5.2 神經系統 137
5.3 人的骨骼 141
5.4 肌肉 147
5.5 新陳代謝系統 156
Part 3 人與機具的介面 165
Chapter 6 人機系統的發展與設計 167
6.1 前言 168
6.2 系統 168
6.3 人機系統 169
6.4 人機系統的比較 174
6.5 系統發展的歷程 176
6.6 結論 177
Chapter 7 作業空間設計 179
7.1 前言 180
7.2 設計步驟與原則 181
7.3 工作姿勢 183
7.4 作業平面的設計 184
7.5 座椅設計 191
7.6 顯控器的位置 198
7.7 特殊作業空間設計 199
7.8 工作場所的布置 205
7.9 大型自動化辦公室 215
Chapter 8 人工物料搬運 221
8.1 前言 222
8.2 對人體的影響評估 222
8.3 背部受傷與背痛 226
8.4 抬舉作業 227
8.5 提攜作業 235
8.6 推/拉作業 239
8.7 人工物料搬運的人因原則 242
8.8 結論 242
Chapter 9 手工具設計 245
9.1 前言 246
9.2 手與前臂的基本解剖 247
9.3 手的基本動作 248
9.4 手工具的類別 251
9.5 手工具的設計原則 253
9.6 一般手工具的使用 260
9.7 設計案例 261
9.8 結論 266
Chapter 10 顯示裝置 269
10.1 前言 270
10.2 視覺顯示裝置 270
10.3 聽覺顯示裝置 297
10.4 觸覺顯示裝置 302
10.5 結論 309
Chapter 11 控制裝置 313
11.1 前言 314
11.2 控制裝置的選擇 314
11.3 控制裝置的種類 316
11.4 控制裝置的特徵 321
11.5 控制面板的設計 327
11.6 特殊控制裝置 332
Part 4 環境因素 359
Chapter 12 環境因素(一) ──照明、溫度與空氣品質 361
12.1 前言 362
12.2 照明 363
12.3 溫度 379
12.4 空氣品質 390
12.5 高度對於人體的影響 393
Chapter 13 環境因素(二) ──噪音、振動、加速度與社會環境 401
13.1 噪音 402
13.2 振動 422
13.3 加速度 432
13.4 無重力狀態 440
13.5 緊張 442
13.6 社會環境 445
Chapter 14 人因危害 453
14.1 前言 454
14.2 常見的累積性傷害 455
14.3 造成累積性傷害的主要因素 466
14.4 工作分析與檢核 468
14.5 風險因子調查 469
14.6 補救措施 472
14.7 結論 473
附 錄 475
目 錄
序 i
Part 1 導 論 1
Chapter 1 第一章 基本概念 3
1.1 前言 4
1.2 人因工程的定義 5
1.3 人因工程的焦點與目標 8
1.4 歷史沿革 8
1.5 人因工程專業人員 12
1.6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因工程的應用與發展 13
1.7 中國大陸人因工程發展狀況 16
1.8 二十一世紀的挑戰(代結論) 18
Part 2 人的基本能力 21
Chapter 2 人體測計 23
2.1 前言 24
2.2 人體的差異 24
2.3 量測技術 31
2.4 人體測計資料 41
2.5 人體測計值的應用 42
2.6 結論 45
Chapter 3 感覺系統 49
3.1 前言 50
3.2 感...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