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與朋友分享如何從事研究與寫作的「軟實力」與「硬實力」專書,本書主要包含下列三大架構:
研究寫作的心情故事--心理建設‧心路歷程
爲自己定位,定錨啟航
做好基本功,儲備能量
跨出第一步,勇往直前
就是這樣做,展現力道
做過才知道,原來如此
她們的故事,經驗分享
研究寫作的學理論述—典範脈絡‧研究軌跡
以典範脈絡導引研究取徑
依研究目的選擇研究方法
以計畫摘要開啟研究之窗
以多元面向評析論文寫作
研究寫作的知能藝術—脈絡可循‧立論奠基
以背景脈絡聚焦主題
以文獻評析奠立根基
以概念架構設計研究
以分析討論詮釋意義
以統整觀點提出結論
以回饋省思續航故事
與生活化經驗相融合、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融合硬實力與軟實力、篇幅精簡且容易閱讀。讀者能在輕鬆自然的文字描述中體會/感受到寫作過程中最直接且真實的一面。
作者簡介:
張慶勳
學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考試:
台灣省公務人員基層特考(教育行政人員類)及格(1979)
經歷:
台南市國小、國中教師
台南縣、市政府教育局課員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組員兼秘書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講師兼秘書室秘書、教務處出版組組長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副教授兼學生事務處學務長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所長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所長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所長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任
現職: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屏東縣校友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理事長
台灣教育政策與評鑑學會監事
台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常務理事
國外講座: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學院
榮譽:
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98、99年度木鐸獎
教學網站:http://faculty.nptu.edu.tw/~csc/
學術專長:教育行政、學校行政、學校組織行為、領導‧管理‧決策
教育研究法、學校組織文化、學校組織效能、教育計畫與評鑑
章節試閱
CH1為自己定位,定錨啟航
瞭解你自己要走的路
有人說,從事研究與寫作是一條漫長且孤獨又寂寞的路;但也有人樂此不疲,學術生命的脈絡與旅程一直地持續延展下去。我曾探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你是否真正瞭解自己,這條路是不是你要走的路。因此,「瞭解你自己要走的路」是極為重要的。
有的人讀書、做研究、寫論文是為了獲取新知、擴展視野,或為拿到更高的學位文憑,也有的是藉由學位文憑而能謀職或得到更高的薪俸,而這些動機隨著每個人的不同需求而導引出不同的思維、態度與做法。
不論你是屬於哪一種心理動機需求的人,都要瞭解從事研究與寫作是一種對生活週遭所發生的問題,以有系統的方法及程序予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歷程。它需要一位對生活週遭事務有關懷的胸襟與心理、探究問題成因的強烈動機,構思、規劃與提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以及堅毅的執行力等特質的人,才能做好研究與寫作的工作。
基本上,你必須要瞭解自己是否具備上述所列出的身心與人格特質,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然後才決定是否要走這條路。
把研究與寫作當作一件事來看待
「追求完美是理性的,要求完美是非理性的」是我在教導有關決定(決策)(decisionmaking)課程中融合學理論述與生活經驗後,對學生所常說的一句感想。其意義是指每個人或組織雖然想要做最佳的決定(決策),但多少都會受到個人或組織因素的影響,而最後常常只做到有限性的決定(決策)。這句話不僅可用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亦可用在組織領導者與組織成員的各種決策過程中;但更重要的是,我要與大家相互期勉的是,做事情除了應有完善的規劃與執行力之外,不要因為某種自身或外力的干擾,而影響了我們日常的作息與後續的必要作為。因為唯有健康的思維,才能引導我們有正確的作為與生活。
前段所述的涵義也可適用於研究與寫作上,因為從事任何研究與寫作都必須要有詳細的規劃與強勁的執行力作後盾,以減少執行過程中所遭遇的困境。也就是說,我們要有「把研究與寫作當作一件事來看待」的態度,因而才會有「追求完美」的心理準備與作為。
「研究計畫」是從事研究與寫作的準備工作項目之一,我們可從計劃的基本架構(如:研究背景、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文獻探討、人力資源的運用、經費的來源與運用、執行過程可能遭遇的困難與解決途徑、預期研究結果與貢獻等)可以瞭解,研究與寫作必須要有周詳的計畫與執行力才能進行順利,同時我們也要將研究與寫作當作是「一件事」而不是「一件嚴重的事」來看待。你認為呢?
做你該做的事:去做就是了
做研究所具備的人格特質之一,就是你要有挫折容忍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堅定的意志力與執行力,以及懂得善用零碎時間。過去因為有太多人遇到困難而不知如何解決;有其他雜事而停擺或半途而廢,因而中斷了自己的研究,如此情況實在很可惜。
假如發生這些現象,我會鼓勵他們「不要找任何藉口或理由」、「換另一種心境,調劑身心後,再重新開始」,或「把握零碎時間,做你該做的事」,以及「去做就是了」、”Justdoit“等。我也曾發現我的學生,當他們做研究或寫論文遭遇困境,而有「思維枯竭」、「山窮水盡」,不知下一步要如何進行時,有的人會去打球、旅遊,向同學或朋友訴苦,甚至有的人則會去做家事。這些都是你該做的事,因為做研究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當生活的節奏通暢時,你的研究才能跟著順利進行。所以,「做你該做的事」是你生活的全部,也是做好研究的心理動念。也唯有如此做,你的生活步調與研究才能順利往前走。
寫作歷程是成長與蛻變的生命軌跡
對我而言,一路走來,進行本研究不僅是我在學術研究生命的突破與轉捩點,同時也是我追尋生命故事意義與本質的探索之旅。
從研究與寫作的歷程中可以顯見一個人的生命成長軌跡,她會是一趟具有生命意義的生命探索之旅。在此我以從事「校本文化領導的理念與實踐」的質性研究為例,摘錄我在該研究部分章節的心情故事,與大家共享那心靈的饗宴。同時你也可以從這裡體會出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我是以生命故事敘說分析的研究為途徑)的差異與所爭議的問題。
以下是我的心情故事:
我的心情故事
對我而言,一路走來,進行「校本文化領導的理念與實踐」研究不僅是我在學術研究生命的突破與轉捩點,同時也是我追尋生命故事意義與本質的探索之旅。這一趟成長與蛻變的生命軌跡,是經過不斷的尋覓、探索、定錨、啟航後,再歷經探尋中勇往直前的旅程。在此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中,我雖然曾對本研究有所疑惑,但我更有豐盛的心靈饗宴,並能追尋生命故事的意義與本質,難怪會有多次咀嚼欲罷不能的「心情」。在此讓我話說從頭,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一、尋覓探索
從事量化研究十餘年來,我的研究領域主要係從「管理技術」發展至「領導策略」,其後則應用到學校「組織行為」上的發展取向及階段。而校長運用校本文化領導策略與型塑學校組織文化的相關議題,則是近年來所研究的焦點。
雖然說「凡存在的必可量化」,但我也常思考類似具有所謂標準化、系統性、驗證性、客觀性、科學性的研究,在人文社會情境文化脈絡的時空場域之下,能否真正研究到其「事實的真實性與其背後所蘊含意義」的問題。雖然我浸淫研究且樂在其中,且也極為肯定校長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採用量化研究的貢獻與成果,但是也誠如我的思考一樣,將如何使我的研究領域與結果更能抓住人與情境文化脈絡互動的真實性與其背後所蘊含的意義,這種尋覓與探索的心情則在我心中一直盤旋著。
就在尋覓與探索的歷程中,一些學校現場的校長向我提到,「這種問卷調查的研究方法無法達到真正的目的,你一定要到現場觀察,實際去感受那種實境;要能實際貼近人的研究才是真正的研究。」有的同道研究者則認為,量化研究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是有問題的。也有的研究者指出,在研究方法上「質要質到底」,或「質量並重」等的看法。因此,嘗試突破試圖採用實際貼近人的研究,以深入探究校長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的相關議題,而使研究結果更能「抓住」人與情境文化脈絡互動的真實性與其背後的意義,則是我開啟學術研究的另一扇窗。
二、定錨啟航
基於對人的尊重、研究場域的實際感受、研究的立論基礎(如前導系列研究與相關文獻、CII架構),以及研究目的的需求,本研究以明校長為研究個案,進行其生命故事與其學校領導的敘說分析個案研究。
三、疑惑迷思後勇往直前
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含生命故事敘說分析所常使用的深度訪談法,並輔以觀察法、文件檔案分析法,以及強調分析與詮釋的重要性。然而當研究即將啟動與進行期間,包括同道的研究者與我在內,我們都一直在思考著下列令人疑惑的問題。例如:
‧說故事、聽故事、寫故事是否為研究?
‧敘說分析(narrativeanalysis)或敘說探究(narrativeinquiry)是否為真正的研究?
‧敘說分析或敘說探究的結果是怎麼得到的?
‧本研究的價值性在哪裡嗎?有何特色?
‧我如何能說服別人相信我的研究結果?
雖然我與故事的主角(明校長)已建立深厚心理對話的關係,有助於向他「挖出」更深層的心理想法,而有助於分析與詮釋其言行背後的意義。但亦有同道的研究者擔心我進行本研究的分析與詮釋時,到底是在投射我自己的想法到故事的主角(明校長)上,或是主角故事的真實呈現。因而涉及「經驗的本質」與「建構故事的歷程」的問題--到底是故事的主角(明校長)自己建構而成,或是我(研究者)與他共同建構而成的。
為此,我曾對生命故事敘說分析研究的理論基礎、基本假定及研究架構,研究者理解詮釋生命故事意義的契合度,生命故事敘說分析的主客觀、效度與信度問題,及如何呈現生命故事的文本分析外,並進一步分析生命故事敘說分析的評鑑規準,與生命故事敘說分析是否為真正的研究等議題。而其分析結論指出,生命故事展現生命史的軌跡與延展性。生命故事敘說分析融合理論與實際,強調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之間的互動及研究的詮釋性意義,並有嚴謹的研究架構及系統化的研究程序,是一具有結構嚴謹性的真正研究。因此,我就再次的於歷經探尋中,立下決心勇往直前,繼續本研究的探索之旅。
CH1為自己定位,定錨啟航
瞭解你自己要走的路
有人說,從事研究與寫作是一條漫長且孤獨又寂寞的路;但也有人樂此不疲,學術生命的脈絡與旅程一直地持續延展下去。我曾探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你是否真正瞭解自己,這條路是不是你要走的路。因此,「瞭解你自己要走的路」是極為重要的。
有的人讀書、做研究、寫論文是為了獲取新知、擴展視野,或為拿到更高的學位文憑,也有的是藉由學位文憑而能謀職或得到更高的薪俸,而這些動機隨著每個人的不同需求而導引出不同的思維、態度與做法。
不論你是屬於哪一種心理動機需求的人,都要瞭解從事研...
目錄
第一部分 研究寫作的心情故事—心理建設‧心路歷程
CH1為自己定位,定錨啟航
CH2做好基本功,儲備能量
CH3跨出第一步,勇往直前
CH4就是這樣做‧展現力道
CH5做過才知道,原來如此
CH6他們的故事,經驗分享
第二部分 研究寫作的學理論述—典範脈絡‧研究軌跡
CH7以典範脈絡導引研究取徑
CH8依研究目的選擇研究方法
CH9以計畫摘要開啟研究之窗
CH10以多元面向評析論文寫作
第三部分 研究寫作的知能藝術—脈絡可循‧立論奠基
CH11以背景脈絡聚焦主題
CH12以立論奠基設計研究
CH13以分析討論詮釋意義
CH14以統整觀點提出結論
CH15以回饋省思續航故事
第一部分 研究寫作的心情故事—心理建設‧心路歷程
CH1為自己定位,定錨啟航
CH2做好基本功,儲備能量
CH3跨出第一步,勇往直前
CH4就是這樣做‧展現力道
CH5做過才知道,原來如此
CH6他們的故事,經驗分享
第二部分 研究寫作的學理論述—典範脈絡‧研究軌跡
CH7以典範脈絡導引研究取徑
CH8依研究目的選擇研究方法
CH9以計畫摘要開啟研究之窗
CH10以多元面向評析論文寫作
第三部分 研究寫作的知能藝術—脈絡可循‧立論奠基
CH11以背景脈絡聚焦主題
CH12以立論奠基設計研究
CH13以分析討論詮釋意義
CH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