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無厘頭、古惑仔、追求效率、個性,或者是浪漫無度、漂泊不定?這些都是香港,這些也很香港,但是香港還不只這樣。
這期《香港嘢》,將帶領讀者在香港墓園散步、大街遊歷、城寨招魂、郊野公園冒險,體驗真正的香港旅行,看見不一樣的香港面貌。除了採訪多位香港著名評論者、插畫家、樂團,深入探討香港的人文歷史問題外,也重溫香港九龍城寨記憶、獅子山精神的世代轉移,並精選多處香港私藏景點,一次滿足電影迷、文學瘋、攝影控、美食家的所有願望。
本期收錄了一篇獨家專訪、三篇名人散步訪談、港人本土記憶篇章、並簡附電影美食介紹、香港用語、菜單等,讓讀者透過雜誌內容親近香港外,也留住香港的歲月容顏,看見這個走在城市與郊野的城市,如何美好、風光,又如何在傷痕上重生,走出自我的一條道路。
香港嘢-走在城市與郊野的疆界。
◎精選香港私藏景點,除了旅行香港,還有屬於香港的在地故事。
◎香港知名影評人、插畫家、獨立樂團等名人帶路,帶領讀者重溫最美好的時光。
◎獨一無二的港產電影美食地圖,電影迷必讀!美食同好必朝聖!
◎附上香港點餐菜單、日常用語介紹,讓你成為香港通!
作者簡介:
我們是來自靜宜大學閱讀與書寫創意研發中心的學生團隊,是一本以學生為主體的生活美學雜誌。團隊至今五年的時間已經出版了12本的紙本雜誌,內容從香港、ZINE、獨立書店、插畫、毛小孩,到各地小農、台中小旅行,以專題形式報導不同的議題。
章節試閱
見鬼香港:談香港鬼魅與異類空間電影評論者鄭政恆
文/蔡綉敏
「我說有鬼,你就會相信,你相信有鬼,鬼就會存在。」─《異度空間》
過去香港的城樓、街道處處攢著陰影,住在香港的孤魂野鬼都在此處溫存,人世的困頓、絕望、犧牲、軟弱,魘住著這個地方。現在,我坐在香港古老的戲院看戲,座椅老得像一把受損的骨頭,撐不住觀眾的腰脊,往日的香港,彷若歷歷在目。
恍然間聽見有人在戲院正哼著電影《倩女幽魂》裡張學友唱的:「自尋路望前路自由人間道/山與水走了幾多未去數/千條路/都導返家鄉路。」
時光轉瞬回歸到一九九○年代,當時的每條路,彷彿都走不回香港想回去的那條人間路,如今生活在香港的香港人香港鬼,手裡握著僅存的城籍,在「借來的地方」與「借來的時間」裡,終於不再遮頭遮眼,他們踏在被層層高樓覆寫掩埋的街市上,堅持走出自己的「鬼路」……
香港人香港鬼
香港電影中的鬼片,一直以來都深獲華人的喜愛。從三○年代的殭屍異軍突起、六、七○年代古典跟現代元素的結合、八○年代的都市傳奇,接著來到九○年代的功夫、喜劇等類型片的多元融合,香港電影總是被各種鬼魅不斷地「癡纏」。
接著,香港在社會上經歷了九七回歸帶來的移民與流徙,經濟上走過金融風暴帶來的迷失與變遷,電影工業遭逢市場結構的轉變,香港電影裡的鬼魅變得灰頭土臉,不得不向外尋求出路。那幾年,看著香港電影的人們都以為左眼能夠見到鬼,而活在香港電影裡的鬼,都彷彿成為在世間行走的人類。
香港在人鬼身分之間徘徊,其中香港的身分政治,一直都在香港電影研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論是導演或觀眾,都隱隱地在電影中影射自己的身世。電影評論者鄭政恆在談及港人身分問題時便說道:「《無間道》反映了香港人在身分認同的矛盾心理與焦慮。香港做為一個夾雜在中英殖民的背景下的城市,就像電影裡的主角做為一個警察以及臥底的雙重身分,就如同香港在中英殖民下的心理變化與難以適應的困境。」
香港人要在夾縫中求生存,找尋自己的身分,做為香港的鬼亦是如此,他們既與人世陰陽兩隔,又眷戀在世之情。如同電影《胭脂扣》裡梅艷芳所飾演的如花死後在陽間尋求自己的前世情郎,而最後張國榮飾演的十二少卻因對人世的眷戀未能履行盟約,如花神傷離去。鬼的身分無法被承認,而流連於世的人,做為人的身分卻是卑微不幸的,兩者之間,在淒美的愛情鬼故事之下,也走向了殊途同歸。
香港人是什麼人,香港鬼又何去何從;九七回歸後,究竟是要普天同慶,還是舉國哀傷,沒有人有答案。這個人人心中的我城,逐漸變成人人心中的鬼城。
《香港製造》裡的墳場空間
理論家傅柯曾說:「公墓或墳地是異類空間極致的表現之一。它既連結城市又遠離城市的生命,又能透視某一地方人們的生死信仰,同時也是人們在離開俗世煩擾以後賴以安息敬仰之處。」在這曖昧的地帶,反映的不只是死者的故事,更多的是生者對死亡的種種想像。
香港的墓地除了具備人文、宗教、軍事、建築等等歷史文化背景,它也見證了城市景觀的變遷,除了成為香港空間的異域,也成為現代城市的邊緣之境。電影《香港製造》所呈現的墓地,具有多重象徵意義:它是主角中秋、阿屏和阿龍走出生活的屋村(香港稱公共屋邨,簡稱公屋)後唯一獲得歸宿與釋放的場所,他們在墳場高喊、玩樂、解放,對他們來說,那裡是遠離世間塵囂的避世桃源,同時,也是最靠近死亡之處。
電影尾聲阿龍被殺,阿屏因病去世,中秋在阿屏的墳前吞槍自殺。電影中他說了一段話:「我的父親包二奶,對他來說,是『Take Two』(重生);我的母親出走,對她來說,也是『Take Two』,生命沒有『Take Two』不過是騙人的話……我的母親離棄我的時候,我很害怕,不知所措,但現在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對於電影中的主角來說,墓地成為重生之地、人生的第二次機會,世人皆嚮往今生種種,來世能夠獲得解脫。
在幽靈人間尋找出路
二○○二年,港產鬼片百花齊放,《異度空間》、《見鬼》、《三更》等,均成為影迷心中香港鬼片經典。「○二年的發音,是靈異,意思也是靈異年,鬼片出產特別多。當時香港正處在九七、九八年香港金融風暴後的低潮中,走不出來。」鄭政恆說,當時鬼片的蓬勃生產,成為影視產業的潮流,似乎除了跟社會環境有所連結,也與人的心理上有些關聯。鬼片在香港電影研究上有三種功能:第一種是逃避主義,它不是寫實的,它是逃避寫實;第二種是表達心靈上的焦慮,最後一種是為了尋找出路。
香港電影帶著壓抑慢慢成長,不論是傳統的中國因素所帶來的壓力,或是八○年代的現代化衝擊,那些歷史的陰影,城市高樓恐怖的大廈鬼,似乎都反映著香港人逃避現實空間而轉往另一個空間尋找心靈的慰藉。
香港電影的蓬勃發展,也將影響力蔓延至海外,意味著香港電影必須找到自己在現實的出口。於是香港電影走向泛亞洲的路線,往南走到泰國、日本等地,開始嘗試與泰國、東南亞的鬼怪傳統與香港的原有的鬼魅元素整合,如同電影《見鬼》與《三更》,他們的核心思想除了主角到底可不可以活下去,也在自問香港的未來是否有活路。
隨著時間遞移,香港電影工業在九七之後,逐步由海島地區,東南亞、包括香港,亞洲地區,然後轉移到了中港地區。簽訂CEPA後因為鬼片不能進入中國市場,導致有關這題材的電影便大量減少,城市傳說、鬼怪傳奇的世界慢慢離開了香港市場。
香港電影裡生活在城市的鬼魅,彷彿在一夜之中消失,沒有蹤影。
以鬼眼漫遊香港
旅行香港,漫步香港,人如鬼般在城市遊走,鬼也像人般在城市生活,鬼眼與旅行的雙眼之間相互對照,彷彿成就了城市人的漫遊。
「身為香港現代鬼片先鋒的桂治洪在七○年代拍攝《鬼眼》,非常特別的以隱形眼鏡,以一個具有現代化象徵的物品,去看像鬼那樣虛幻、古老的東西。在八○年代後,香港城市的現代化,鬼片來到街頭拍攝,一架架攝影機在街道找尋鬼影,也成為另一道特有的香港電影風貌。」鄭政恆靠著桌邊,以右手扶一下無框眼鏡,神態自若地緩慢說道。
如今的香港街道,不再晦暗潮濕,鮮豔的招牌高掛天際,擋去人們頭頂上的陰霾,人人記憶中《猛鬼大廈》的鬼魅成群,在現今的香港大廈風景中,只有行人匆匆度日。若隨著攝影機的鏡頭蒐集尋覓,也許在近郊的香港墓地,還能找到鬼的蹤跡,近來香港墓地,也已成為眾人觀光散步的場所,鳥語花香的極樂之地。就如同位於銅鑼灣的香港跑馬地墳場──Happy Valley(快活谷),它是香港市區內最古老的墓園,在建成之後,因為西化的關係,受到歐洲的「墓園運動」影響,將墓園改造變得像花園及公園般煥然一新,成為香港城市中最迷人的美景。
現今香港的鬼魅不再飄浮,鬼眼染料褪盡,城市一切如新。
見鬼香港:談香港鬼魅與異類空間電影評論者鄭政恆
文/蔡綉敏
「我說有鬼,你就會相信,你相信有鬼,鬼就會存在。」─《異度空間》
過去香港的城樓、街道處處攢著陰影,住在香港的孤魂野鬼都在此處溫存,人世的困頓、絕望、犧牲、軟弱,魘住著這個地方。現在,我坐在香港古老的戲院看戲,座椅老得像一把受損的骨頭,撐不住觀眾的腰脊,往日的香港,彷若歷歷在目。
恍然間聽見有人在戲院正哼著電影《倩女幽魂》裡張學友唱的:「自尋路望前路自由人間道/山與水走了幾多未去數/千條路/都導返家鄉路。」
時光轉瞬回歸到一九九○年代,當...
作者序
編輯筆記:另一種香港 文/蔡綉敏
紙飛機生活美學雜誌至今走到第六年,六年的時間裡,團隊成員們持續努力地在成為一本獨立且具有個人魅力的刊物路上前進,經過三個月密集的編輯會議,我們決定離開台灣,走訪香港,帶上相機、紙筆,記錄這次的旅行,寫下一本獨一無二的香港誌。
香港,對人們而言實在不是一處適合散步、旅行的地方,步調快速,人人神情洋一趕趕殺殺的決心,速度與激情,成為大多數人對這個城市的第一印象。我這一代人多數看著港片長大,龍祥電影台每日都燈光輝煌地照亮童年的每一個房間,待到年紀漸長,我對香港的記憶,逐漸因為王家衛而變得潮濕起來。近來,人們對於香港逐漸熟悉,旅遊觀光、求學工作,交幾個香港朋友,聽他們說真正的香港故事,我也由過去的香港,慢慢得知現在的香港,看見這個小小的我城,擁有另一種時間。
在香港並存的兩個時間,一個是過去,一個現在,人們在過的,是兩種時間。
這期的《紙飛機生活誌》雜誌中介紹香港電影裡出現的老式餐廳,重溫舊有輝煌時光。聽著一群朝氣的獨立樂團唱出香港話中感性,細看一幅幅畫作筆墨勾勒出的靜好歲月,一群香港人發夢、行夢的經歷;也爬上獅子山,走過郊野公園,搭上叮叮車遊港島,過去的香港風光陪伴著現今的香港景色,我們也跟著旅行過真正的香港。
市面上,已經有許多旅行香港的書籍了,紙飛機要做的,不僅是旅行香港。來到香港,我們不血拚、不揮霍,而是扒幾口飯、行幾條大街、用粵語問路,當一天的香港人,看一路的香港風景、香港故事。
現在,讓我們翻開這一期的紙飛機,不趕時間地當個漫遊者,路過香港,也記憶香港。
編輯筆記:另一種香港 文/蔡綉敏
紙飛機生活美學雜誌至今走到第六年,六年的時間裡,團隊成員們持續努力地在成為一本獨立且具有個人魅力的刊物路上前進,經過三個月密集的編輯會議,我們決定離開台灣,走訪香港,帶上相機、紙筆,記錄這次的旅行,寫下一本獨一無二的香港誌。
香港,對人們而言實在不是一處適合散步、旅行的地方,步調快速,人人神情洋一趕趕殺殺的決心,速度與激情,成為大多數人對這個城市的第一印象。我這一代人多數看著港片長大,龍祥電影台每日都燈光輝煌地照亮童年的每一個房間,待到年...
目錄
編輯筆記
05另一種香港
專欄
06彼岸的人們總有夢:從《島嶼‧浮城》談香港人移民台灣
08苦盡了,甘來了
10皇后大道東上為何沒皇宮
封面故事
14最美好的時光:本土研究社陳劍青談香港
香港散步
22肉感也可以很性感:雞蛋蒸肉餅帶你逛大街乜乜乜
28跟著插畫家飛天豬搭叮叮車遊港島:漫步在老建築建構的日常香港
34見鬼香港:電影評論者鄭政恆談香港鬼魅與異類空間
香港時光
44在迷霧中尋找時代的光影:屬於香港人的獅子山精神
48旅行,在油尖旺
52九龍城寨:傳說的異域天堂
58香港行山
64電影中的香港美食
68香港用語
70販售據點
編輯筆記
05另一種香港
專欄
06彼岸的人們總有夢:從《島嶼‧浮城》談香港人移民台灣
08苦盡了,甘來了
10皇后大道東上為何沒皇宮
封面故事
14最美好的時光:本土研究社陳劍青談香港
香港散步
22肉感也可以很性感:雞蛋蒸肉餅帶你逛大街乜乜乜
28跟著插畫家飛天豬搭叮叮車遊港島:漫步在老建築建構的日常香港
34見鬼香港:電影評論者鄭政恆談香港鬼魅與異類空間
香港時光
44在迷霧中尋找時代的光影:屬於香港人的獅子山精神
48旅行,在油尖旺
52九龍城寨:傳說的異域天堂
58香港行山
64電影中的香港美食
68香港用語
70販...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