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的極致,以無門為門,不用任何方法。
禪修的觀念是:
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自我。
以「有」為入手方便,以「無」為禪修方向,
以努力修行的過程為永久的目標。
禪修方法是︰
放鬆身心,集中、統一、放下身心世界、
超越於有無的兩邊,
能夠徹底超越,便是大悟徹底。
──聖嚴(簽名)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聖嚴法師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作者序
禪宗強調不立文字,它的列祖列宗又偏偏都有說不完的葛藤絡索。如何說明這種矛盾的事實?古人多將龐大的佛言祖語喻為導迷標月的手指。可惜的是,世人雖然渴望見到月亮的光輝,反被多姿多彩爭豔鬥妍的指陣所迷。大家指望從禪籍中,悟到一些「本來面目」的消息,竟被陷入文字障中不能自拔又不自知。讓那些古怪有趣的瘋言瘋語,弄得眼花撩亂,還真以為是摸到了自己的鼻子,就在嘴唇的上邊。
一九七六年起,我也在東、西兩半球,四處教禪、講禪、寫禪,迄今已出版了十九冊與禪相關的中英文著述。不過,我雖遍讀收於《大藏經》中的歷代禪宗語錄及禪宗史傳,著眼點則不在於增長禪宗知識的見聞,也不在於考察真偽和嫡裔傍傳的禪學等問題,更不在於分析推敲從古人牙縫裡遺漏下來的那些殘滓剩羹所指為何?我的宗旨,是將正統禪修的觀念及禪修的方法,透過通俗易懂的文字,分享給有緣的現代大眾。
古人用「指月」形容經義祖訓的功能。也有趙州從諗禪師將自己反鎖室內而燒滿屋煙,大喊「救火!救火!」的公案,當時南泉禪師從窗口將鑰匙投入,令趙州自開門戶、自出火窟。我則常說︰「我所講的寫的,不過是給人一把鑰匙,教人自尋門戶、自投鎖孔、自開悟門。」我不會嚼食餵嬰,也不會代人吃飯,所以將這次出版的兩本書,取名為《禪鑰》及《禪門》。
一般人都把禪修的焦點,集中在頓悟成佛、明心見性,往往造成兩種極端︰聰明伶俐、自負自信的人,以為開悟是垂手可得、毫不費力的事,略得一知半解,便以為大悟徹底,實則卻與悟境了不相干。資稟較鈍、思路緩慢的人,便會以為反正開悟無望,也就不想接受禪修的法門了。
我的目的,是將禪修的觀念及禪修的方法,普遍地推廣到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去。禪法的最終目標,的確是開悟成佛,若不能開悟,只要運用禪法,就對身心的健康與平衡,有大受用。所以我依據根本佛法的觀點,建議禪修者們,千萬不要急求開悟。古人主張剋期取證,用心良苦,而操之過急,等於揠苗助長,不僅不切實際,也容易使初學者萌生退心。
我經常介紹的禪修觀念是︰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自我。以「有」為入手方便,以「無」為禪修方向,以努力修行的過程為永久的目標。我到處指導的禪修方法是︰放鬆身心,集中、統一、放下身心世界、超越於有無的兩邊。能夠徹底超越,便是大悟徹底。
對於今日社會中忙碌不已的人們來說,也有可能開悟,縱然僅得初嘗禪修的滋味,也就非常實惠。若不能很快地體驗到大悟徹底的無我自在,也不用著急,若能練習好放鬆身心的工夫,可穩定情緒,也可增長一些自知之明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了。
這兩本書共收三十一篇文章,幾乎每篇都是介紹禪修的觀念和禪修的方法。不論你是不是佛教徒,也不管你是不是已有禪修的基礎認識及那一種程度的修行經驗,當你讀完之後,一定會有參考的價值。
禪宗的極致,以無門為門,不用任何方法。初步的著力點,還是要用方法。這兩本書所收的具體方法,便是五停心、二入四行、禪七開示、平常生活、調身安心等。其餘的內容,無論用什麼字眼來做標示說明,都是貼緊著禪修的立場,向你介紹禪修觀念及禪修方法的活用與實用。
這兩本書所收各篇,除了七篇尚未刊出過,其餘均曾發表於《人生》及《法鼓》兩種雜誌。刊出之時,僅有兩篇由我直接撰寫,其餘都是幾位僧俗弟子及信眾們,將我演講的錄音帶整理成文。半數已於刊出之前,經我看過、改過,甚至全篇重寫過,另半數由於我的時間不夠,未能仔細修潤。因此這回我從英國禪七返抵紐約,利用一週的課餘空檔,夜以繼日地花了一番手腳,便以《禪鑰》及《禪門》的面貌跟讀者相見了。
這兩本書能夠順利出版,我要感謝的人很多,除了請我演講的單位、團體、學府,以及為我整理文稿的諸君,均已在各篇的篇末註明,用表謝意,用表紀念。我也要對為本書抄稿、校稿、出版、發行、傳閱的諸善知識,致深深的謝意。例如為這兩本書提供插繪的劉建志居士、法鼓文化輔導師果在法師、總經理張元隆居士、主編果光法師、責任編輯賴月英居士,為我謄稿的姚世莊居士等。如果沒有這些善緣,我便沒有演講及出書的機會了。
一九九五年六月二十三日聖嚴序於紐約東初禪寺
虛與實
最近我收到兩幅畫,那是臺灣唯一的,而且也是最傑出的瀝青畫家邱鍚勛用柏油畫的;他的作品已受到全世界歐美等藝術界的肯定和重視。這兩幅畫,一幅是我個人的肖像,另一幅是達摩像。
這幅達摩像,與一般人畫的不同,一般人畫的達摩通常是一葦渡江,踩著蘆葦在江上前行;或是達摩面壁;或是達摩身上背了一頂大草帽,手上拿著一把方便鏟等。但是我這次收到的達摩像非常特別,在一幅很大的畫中,只有在四分之一的地方,畫了一個達摩頭,而且是畫在靠近畫框的角上,其他的部分都是空白。
我看了以後就對這位畫家說:「你畫的時候很快,大概不到一個小時就畫完了,可是你可能想了很多天。」他回答說:「真是知音,的確,在我畫的時候,幾筆就畫出來了,可是畫成這樣一幅畫,卻在腦子裡想了很多天。」
一、以虛為實,以實為虛
這幅畫的下面部分,都是空白,一般人大概把空白的地方切掉,只留下這個達摩頭,但是他卻在空白的下角簽了名,這就是「以虛為實,以實為虛」。這位畫家好像懂了禪宗的意境。
請問諸位:有人的地方是虛呢?還是沒有人的地方是虛?有東西的地方是虛呢?還是沒有東西的地方是虛?事實上,有人的地方是虛,沒有人的地方是實;有東西的地方是虛,無東西的地方是實。
譬如:魚在水裡游,到處都是水,但魚的肚子裡不是水而是魚的細胞組織,所以有魚的水是虛,無魚的水是實。我們人在空間之中也是一樣,空間本身的密度很高,連在一起,故是實;人在裡面活動,占有一部分空間以後,這個「實」就會受到一點障礙,故成虛。故也應該說:「真空是實,太空是虛。」
可是「實」永遠是實,當人離開的時候,那個地方又恢復了原狀,正如魚游過以後,水又恢復了原狀一樣。所以實是永遠不變的,而虛是變動無定的,這個道理很容易懂。
而我們凡夫是顛倒的,以虛為實,以實為虛,所以產生煩惱。看到好看的就貪,遇到不適意的就瞋,事實上,這都是我們面對「虛幻」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如果面對「真實」,就不會有任何問題發生。因此,虛幻的世界、虛幻的現象,讓我們凡夫顛倒夢想,煩惱不已。
如果能離開虛幻的現象,便像《圓覺經》說的「知幻即離」、「離幻即覺」。就能夠得解脫、得自在。
二、眼前所見無非幻相
在我們農禪寺的大殿前面,供奉了一尊玉佛,這一尊玉佛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說是假的,那又是真的玉佛;如果說是真的,那尊玉佛的名詞叫作玉佛,只是代表著佛的像,佛就是這個樣子嗎?那就是佛嗎?當然不是,故是假佛。
很多人在電視上、照片上看到我,我說:「那不是我。」而面對面已經見到我這個人了,我還會說:「你見的不是我。」為什麼?這是因為師父的形象是虛幻的,師父的真相是無相的。真相無相,實我無我。我們如果能了解個中道理,則在我們面前出現的,不管是景物、人物或事物,全部都是假相、幻相,是虛非實。
有一次有個人拿了一枝花給我,他學釋迦牟尼佛拈花,叫我微笑,我拿了以後,往地下一丟。
他說:「唉!你怎麼把我的花丟掉了。」
我說:「這是假花。」
他說:「明明是真的,怎麼可能是假的呢?剛剛才摘下來獻給您,您就把它丟掉。」
心中把一朵花當成真花,已經有了問題,我把那朵花拿過來往地下一丟,丟掉了就丟掉了,只是一個動作──這是花,丟掉了。他不需要問我為什麼把他的花丟掉。他是問我這朵花代表什麼意思?我沒有回答他,我抓了它就丟掉了,表示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早上的露水,又如雷雨中的閃電,都是幻景,瞬息消逝,是因緣所生,幻起幻滅。
如果能夠知道一切現象是虛幻的道理,我們就有福報;不知道是虛幻的,我們就有煩惱。知道虛幻,而能夠面對虛幻,不排斥虛幻,也不追求虛幻,那就沒有問題;以幻易幻,用幻法來交換虛幻,本身就是一種自然的現象。
所以那枝花,對我而言,有與無都好,對當時的那個人而言,我丟掉它是比較好的。
三、明因果則不憂不懼
自然現象的產生,本身都有其原因,稱為因果關係。因果絕對是存在的,有果一定有因,因為有原因,所以產生這樣的現象。我們應理解那個原因,或者另外加上原因,使結果產生變化。雖然是虛、是幻,可是一定有原因才會產生這樣的現象。現象會變化,有的是本身的因素會變化,有的是另外加上了因素使之變化。所以對任何事情不要太樂觀,也不要太悲觀。
太樂觀就好像醜陋的武大郎娶到美麗的潘金蓮,武大郎實在太幸運了,但是歡喜得不要太快,殺身之禍就跟在後面。凡事如果覺得很幸運,說不定馬上就有災難臨頭,所以要小心謹慎。
但是也不要太悲觀,不要太失望,認為前面沒有路走,沒有希望,其實路多得很呢!有的人,人家尚未替他製造絕路,他已為自己製造絕路,當然最後是沒有路走。
然而,因緣是會變的,但不要僅是靜觀其變。譬如一棟大樓失火了,你說:「不得了了!讓我靜觀其變。」結果到最後全部燒成灰燼。所以能夠搶救就得搶救,能夠灌水就要灌水;如果已非人力能夠挽回,那就聽其自然吧!以虛為實,要努力,以實為虛,放得下。
四、要提得起,也要放得下
我們要幫忙讓好的變得更好一些,壞的事情,不要讓它再壞下去。如果大樓已經燒掉了,能起就起,不能起就不要再起,不需要害怕,害怕也沒有用,不必恐懼,恐懼會使得情況更糟!
我們以虛為實,以實為虛,所以有煩惱,這就是《心經》所說的「顛倒夢想」。
此外,「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也含有這種意思。色是現象,空是空性。我們的色身本身是一個虛幻,農禪寺也是虛幻的,一切都是虛幻的,但也各有其功用。可以提起時當提起,必須放下時當放下,不要害怕,不要擔憂;能夠改善則改善,不能改善則放下,不必慌張,不必恐懼。
所以,真正有禪修工夫的人,在遇到大風大浪的時候,能夠心不驚惶,不會亂了腳步。
(一九九三年八月十五日於禪坐會開示)
慈悲與智慧
很多人自認為很慈悲,很有智慧;其實,那只算是同情和聰明,而不是真正的慈悲與智慧。因為凡是有主觀的自己及客觀的對象,僅僅是有漏的慈悲與分辨的智慧。清淨而真正的慈悲與智慧,必須經過如法的修行,徹底的開悟。
一、佛教的內容便是慈悲與智慧
釋迦牟尼在未出家時,發現人世間有生、老、病、死的痛苦,自然界有弱肉強食的慘象,認為必須要解決眾生的困苦,所以發心出家修行,尋求幫助眾生解脫苦難的方法。這就是慈悲的表現。
釋迦牟尼貴為王子,享盡人間榮華富貴,他卻寧可捨棄王位的繼承權,割愛離俗,即使是在他父王的追迫之下,仍毅然決然地出家修行。就是洞察了生命的苦難,立意要尋求解脫之道。這就是智慧的抉擇。
從以上來看,可以說明釋迦牟尼在未成佛以前,便已經具備了一般人的慈悲與智慧。
釋迦牟尼經過了六年的苦修,終於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明心見性,這時他大徹大悟,體認到一切的自我中心都是虛妄的,一切現象的本質都是不實在的,因此湧現出大智大慧而證得無上的佛果。
成佛後的釋迦牟尼,已經從一切眾生所有的困苦中得到了解脫。但他仍留在人世間,以他證悟的智慧,弘化奔走四十九年,廣度眾生,建立了佛教的團體,這是大慈大悲的體現。
佛陀涅槃之後,他的弟子,無論是小乘的聲聞,還是大乘的菩薩,都是在人世間,一代一代地,上求佛法以自利,下度眾生以利他。以佛法來幫助自己是智慧,以佛法來幫助他人是慈悲。佛法的義理與修行的實踐,是修福與修慧。同時運用慈悲來修福報,運用智慧來修智慧;用智慧來培育福報,用福報來配合智慧。福報與智慧、慈悲與智慧,這兩個項目如缺其一,修行即不會圓滿。
因此,福報圓滿的人,一定也是智慧圓滿的人,智慧圓滿的人,一定也是福報圓滿的人。這就是「佛」。我們尊稱佛是「兩足尊」,就是說,佛陀是福報及智慧都已圓滿的人。
在我三十多歲時,講經說法,多半只有二十多個人來聽我的演講,最多五十多個聽眾,我已非常滿意,而我的師父卻說:「聖嚴,你有一點小小的智慧,但是沒有一點點的福報,你要好好修福,否則以後就沒有人要來聽你講經。」如何修福報呢?就是要廣結人緣。相反地,如果僅有福報而沒有智慧,雖也能幫助眾生,未必就是正確的佛法了。
二、慈悲與智慧對人間的重要性
(一)慈悲是平等地關懷一切眾生
真正的慈悲一定是平等地關懷。對於任何對象,不論親疏遠近,只要他們需要幫助,就會適地、適時、恰如其所需地,給予對方幫助。如果慈悲而不平等,可能會造成對方的不平。使得被幫助的人對你產生不平甚至仇視的心念。像父母對子女的關懷、照顧,如果不平等,便會造成孩子們之間的嫉妒,不能互相友愛,同時也對父母不滿。
沒有平等心,一定會為自己及他人帶來困擾。曾經有一位法師,送書給信徒。一開始每位信徒分到兩冊,後來的信徒,一人只有一本,最後去的信徒,一本都分不到。沒有得到書和僅得到一本書的人,認為法師偏心,而得到兩本書的人,因為被人嫉妒也責怪法師。
(二)智慧是無私地處理一切問題
智慧一定要是無私的,如果尚有自我中心的自私心態,那就表示沒有無漏的智慧。佛法非常重視無我,處理任何事,一定不能把自己的立場、自己的利害得失,拿來做考量,否則也許自認為有一點智慧,但他處理的事情,沒有給別人帶來幫助,反而造成災難,也為自己增加了困擾。
有目的的布施,不是真正的慈悲,好像是在投資,希望能得到回報。譬如:有一天,有一個受了重傷的殺人犯,逃到東初禪寺來。縱然我知道他是一個殺人犯,我還是應該立刻打電話給醫院,而不是警察局。我不需要考慮以後他是否會報答我或殺了我。至於他因殺人而犯的法,這是他自己的因果,到了醫院以後,警察也一定會找到他的。
我們無論在處理他人的事,或者處理自己的事,都要先把自我放下。許多人處理他人的事,可以把自己放下,處理自己的事,就很難不把自己放進去。
(三)慈悲是具有理智的感情
慈悲必須以理智為前提,否則便是缺乏原則的鄉愿之仁,真正的慈悲,會包容他人,不會因循偏私。宗教應是慈悲和智慧的體現,若是一個宗教光有愛而沒有智慧,他們會救人,也可能會殺人。從古至今,有很多的戰爭,便是假藉宗教之名而殺人盈野,以達成他們殲除異己的目的。
(四)智慧是富有彈性的理智
智慧必須以感情為基礎,否則便是缺乏人性的冷酷無情。真正的智慧,是判斷正確,並且情理兼顧。科學是知識的產物,由於沒有彈性,雖能造福於人,但也貽禍於人。回顧近半世紀以來,由於電子及化學科技的突飛猛進,為人類帶來了生活上的便利,但同時也對整個地球和全體生靈,造成了無可彌補的損害。所以科學家未必是大智者。
(五)以慈悲心對待他人
對他人要用慈悲心,盡自己的能力去關懷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我的弟子中曾經有人跟我說:「師父!你要給我權,我就可以去指揮人,把事情辦好。」我回答說:「我自己也無權,你若希望得到他人的支持,一定要多體諒人、幫助人,經常做他人的貴人。這樣就可以得到大家心悅誠服的擁護,才能把事情辦好。」
慈悲的人是不求回報的,在一個家庭中的夫妻之間,往往一方會對另一方照顧得無微不至,但都得不到對方的感激;許多父母,對子女呵護備至,但卻得不到子女的感恩。常常有人認為這是自己業障深重,沒有修到好的因緣,才會碰到這樣糟的親屬。其實這是因為自己的慈悲心不夠,才會跟他人計較得失。
(六)以智慧心對待自己
有智慧的人是沒有煩惱的。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要調伏自己的心念。當在失望、生氣、悲傷、嫉妒、怨恨時,要立刻設法化解這些情緒。當在計較、比較、貢高我慢時,要立刻用佛法來平衡自己的心態。要做一個自知自明的智者。最愚癡的是,明明知道有智慧的人沒有煩惱,而卻又在自尋煩惱。不過,當你體認到自己的智慧不足時,智慧已經在增長了,所以自認愚癡,便與智慧相應。
譬如聽到醫生宣判你活不過一個星期,如果你能在未死之前,盡一切的努力,使得自己活得更有意義,這是智慧。如果因為知道即將死亡而害怕恐懼,精神失控,自惱惱人,或者靜靜地等死,這就是愚癡。
曾經有一位我們東初禪寺的護法,鄒葦澄居士,得了癌症。我去探望時問他:「你害怕嗎?你的雙腿被截掉,每天在醫院都做些什麼?」他回答說:「我的腿本來就不聽使喚,十分難受,被切掉了真好。我每天在念佛,也在計畫於出院後,要畫畫捐給東初禪寺義賣,更在勸我的孩子們皈依三寶,信佛念佛,所以是在病榻上度眾生。」這位居士沒有多久就往生了,他走得十分安詳、平靜,這就是有智慧的人。
慈悲的行為,一定要以智慧來判斷,否則往往適得其反,存好心做好事,反而害了被你幫助的人。智慧的運用,一定要以慈悲做背景,否則會流於空談,發大心說大話,實際上幫助不到人。
三、如何開發慈悲心與智慧心
要知福、惜福、多培福,處處廣結善緣。凡事設身處地,多為他人著想,來增長自己的慈悲心。
要識己、識人、識進退,時時身心平安。凡事要知己知彼,通情達理,不為自己的利害得失著想,便能開發自己的智慧心。
以持戒修福,多念佛菩薩的聖號,來培養自己的慈悲心。
以禮佛修定,多讀佛典經論,來增進自己的智慧心。
(一九九四年五月一日講於紐約東初禪寺,吳昕儀居士整理錄音帶成為本文)
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從佛法的立場來說,照顧自己的目的,就是為了發心關懷別人,所以並不自私。然而,必先了解什麼是「自己」?什麼是該得到的「照顧」?否則,為了貪得無厭的目的而照顧自己,反而會害了自己。進一步說,很多人連照顧自己的方法和原則都弄不清楚,而口口聲聲強調要照顧別人、關懷別人。那麼,被照顧及被關懷的人,能否獲得正確的照顧和關懷,便有疑問。原意是存好心、做好事,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許多人剛接觸佛法時,對於佛法的「放下自我」,存有誤解。於是,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
第一,非常消極:這也是很普通的現象,他們由於放棄自我的尊嚴而不再努力,不能肯定自我的價值而不負責任。不懂得真正照顧自己的人,當然也不會真正去努力修行。
第二,非常積極:他們自以為立志奉獻自我,不再自私。因而到處廣結善緣,並且強迫別人接受他們所認為的好事。實際上,很多宗教家、革命家、政治家,都有這毛病。他們的出發點是為了救世救人,由於不了解自己,不懂照顧自己,也不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他們的積極,非但不能為人類帶來福音,反而引起世界諸多的鬥爭、殘殺等的災難。
我們必先了解了自己,知道了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什麼叫作人?人是怎麼構成的?才能進而理解佛陀所講的眾生,是有種種根性、種種差別和種種需求的。因此,才會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信仰的出現,來普應眾生各種不同的需要。也就是先要自覺才能覺他,自利然後利他。
「自我」可分為七個層次:「身體」、「心」、「世界」、「宇宙」、「眾生與業力」、「願力」、「解脫」。
「身體」根據《圓覺經》的說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身體是由四大元素:地、水、火、風和合而成。也是表現自我及感受自我的重要部分。
「心」根據《圓覺經》說:「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心理活動是知道有身體,並感受身體的存在。心理的現象是由於與六種物質現象「色、聲、香、味、觸、法」之間的相對而起的執著、分別等作用。
「世界」便是「身體和心」相加而成的「自我」所存在的環境。我們同樣生存在地球上,卻有不同的身心感受。舉個例子:一家人,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共同在一個空間中活動,可是各人的思想及生活習慣,卻又有很多的不同。因此,佛教便有其涵容性的疏導,就是承認所有的眾生,有著種種根性、種種差別因緣,而生活在各自的世界裡。雖然是各不相同,卻又是息息相關。
「宇宙」世界的存在及其活動範圍,稱為「空間」,歷史上的生命過程及其價值的延伸,稱為「時間」。時間與空間相加,才能感受自我的存在。故知我們的生命與宇宙是一體的,不能分開。誰也不能離開宇宙的時間與空間。
以空間來說,任何人的行為均直接、間接影響了其他的人,就連呼吸也彼此相通。至於時間,我們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承受古代人類文明的遺產而加以不斷改良,然後,延續下去,代代相傳。
因此,我們今天的行為,也對以後的宇宙,有其一定的影響。所以,做為一個自我,不能不顧慮到在這時空內的重要性。若曉得自私,便更應該知道:不能忘掉我們個別的自己跟整個環境的關係,所以最好的自私方式,就是去關懷他人。
「眾生與業力」,是把以上的四個層次,從一般人理解的物質世界提昇至佛教的信仰層面。「業力」就是由過去世和現在世所做的一切身體、語言、心理行為相加的結果。業力貫通著過去、現在及未來。因而便有時間上的自我存在。在時間的長河裡,眾生不斷地造業,也不斷地受報。造了惡業,便在生死中受苦難,做了善業,便享福受樂。在每一個生命的過程中,隨著業力而流轉、交替。
佛教的目的,是讓我們超越自我的業力的困擾,獲得解脫。然而,個別的自我和全體的「眾生」,都是息息相關,沒有辦法分開。因此若希望解脫自我,必先發願解脫別人;希望自我不受業報,必先發願救度眾生。
既已了解業力,為了不要受報,便當「發願」,多做好事、善事,處處給人方便,對人有益;關懷別人,奉獻自己。憑著願力代替業力,便可解脫生死之苦,實證涅槃之樂。可是,凡夫發願,心不堅固,碰到障礙,便易起退心。其實,發願以後,只管盡心盡力,目標不改,當做錯或做不到的時候,不要氣餒,應繼續發願,繼續再做。若能這樣,做好事的機會便愈來愈多,做壞事的機會便相對地減少。不要害怕發願,不要害怕能力不夠而不發願。好像嬰兒走路,都是從跌跌撞撞的經驗中成長的。縱然未必能一帆風順,起碼已經找到方向;那也就是「回頭是岸」。唯有如此,才不會因為害怕發願、因為害怕犯戒,而繼續作惡造業了。
更進一步,佛法教我們學習佛陀的精神,憑著願力,讓我們在眾生世界裡,時刻奉獻自己,成就他人。不管自己所得的利益多少,只在乎眾生是否受益。於整個利他的過程中得到圓滿的同時,你自己亦達到解脫的境界。這也就是從凡夫進入賢位及聖位的菩薩層次,乃至成佛的層次。這時候,「自我」也就不再存在。
何謂「解脫」?即是佛法講的空、無相、無願的三解脫門,就是沒有自我立場的價值判斷,沒有自我中心及自我期待,沒有蓄意要放下自我而承擔他人的責任。從執著、煩惱中解脫,而非否定自我價值,智慧的功能及慈悲的運作,仍然真實存在。唯有徹底地奉獻自己,放下自我中心,才得真正的解脫。
如何「關懷他人」?便是法鼓山的共識:「提倡全面教育,落實整體關懷。」
全面教育:應從生兒育女的胎教開始,直到老、病、死亡,乃至往生佛土,都當以佛法來做指導。
整體關懷:則引伸到凡是跟我們相關和接觸的人,讓他們都受到關懷,得到佛法的好處。
然而,必須先了解自己以後,才能知道在不同的地方,對不同的人及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需要,而恰到好處地給予各種的關懷和照顧。
(一九九三年五月九日講於紐約東初禪寺,李果嵩居士整理)
禪宗強調不立文字,它的列祖列宗又偏偏都有說不完的葛藤絡索。如何說明這種矛盾的事實?古人多將龐大的佛言祖語喻為導迷標月的手指。可惜的是,世人雖然渴望見到月亮的光輝,反被多姿多彩爭豔鬥妍的指陣所迷。大家指望從禪籍中,悟到一些「本來面目」的消息,竟被陷入文字障中不能自拔又不自知。讓那些古怪有趣的瘋言瘋語,弄得眼花撩亂,還真以為是摸到了自己的鼻子,就在嘴唇的上邊。
一九七六年起,我也在東、西兩半球,四處教禪、講禪、寫禪,迄今已出版了十九冊與禪相關的中英文著述。不過,我雖遍讀收於《大藏經》中的歷代禪宗語...
目錄
自序
虛與實
慈悲與智慧
自私與無我
自我與無我
理性與感性
人生觀的層次
安心之道
清明心的重要
心靈環保
話夢人生
生命與死亡、學問與生活
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談生涯規畫──立足點與方向感
淨化人生的責任、權利、義務
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徒
讀經與修行
自序
虛與實
慈悲與智慧
自私與無我
自我與無我
理性與感性
人生觀的層次
安心之道
清明心的重要
心靈環保
話夢人生
生命與死亡、學問與生活
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談生涯規畫──立足點與方向感
淨化人生的責任、權利、義務
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徒
讀經與修行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