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是司馬光領銜修撰的歷史名著,全書兩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記載了戰國初年迄於五代末葉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宋神宗賜名「資治通鑑」。顧名思義,即史學要「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所以在選用史料以及敘述方面,「專取關國家盛衰,繫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全書內容緊扣於「治、亂、興、衰」四字上。《資治通鑑》吸收《左傳》、《漢紀》,以及紀傳史敘事的優點,在政治軍事中關注禮樂、曆數、天文、地理及經濟、文化等面向,並極力描繪各種戰爭場景,是一部內容豐富的編年通史。
《資治通鑑》的史學價值主要有三:(1)幫助人們貫通古今、以史為鑑。對於瞭解歷史、總結歷史,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2)按年月日記事的方式編纂,讓讀者能夠掌握大勢,並將一定時期歷史演變的概貌展現在讀者面前;(3)廣泛收集史料,遍及正史、雜說,種類達三百餘種,更添內容的豐富與價值。
本書由張大可、韓兆琦等多位學者教授共同點校注譯。正文以清胡克家本為底本,參考章鈺校記與當今研究成果釐定文字。每卷開頭皆有「題解」,指出該卷大事內容,「章旨」則以注釋段落首尾完備的大事件為單元,述與評結合,提示重要史事。「注釋」詳盡明確、「校記」勘校嚴謹、「語譯」通順流暢。卷末則有「研析」,評點大事、總結史實。真正達到普及學術,雅俗共賞,對於專家學者與一般讀者,都有極大的幫助。
本冊記載齊紀五(西元四九四年)至梁紀二(西元五○七年)間的大事。
作者簡介:
張大可,重慶市長壽縣人,生於一九四○年。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畢業,曾任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甘肅省中青年歷史學會會長、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副主任、中國歷史文獻研究室主任、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主要從事中國歷史文獻學和秦漢三國史的教學與研究,發表有論文百餘篇,出版個人學術專著《史記研究》、《三國史研究》、《中國歷史文獻學》等近十部,並獲得全國及省級社科優秀圖書獎。
韓兆琦,天津市靜海縣人,生於一九三三年。一九五九年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一九六二年復旦大學古典文學研究生畢業。歷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社會兼職有中國《史記》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著有《史記箋證》、《新譯史記》等二十餘種相關著作,為著名的《史記》與傳記文學研究專家。
章節試閱
卷第一百三十九(節錄)
齊紀五 閼逢閹茂(甲戌 西元四九四年),凡一年。
【題 解】本卷寫齊明帝蕭鸞建武元年(西元四九四年)一年間的南朝齊、北朝魏兩國大事。寫了齊蕭鸞立場的史官所加於小皇帝蕭昭業的種種劣跡,諸如說他與何皇后共為淫樂,又肆意揮霍,兩庫積存八億萬,不到一年就快花光;又說蕭昭業寵信綦毋珍之,致綦毋珍之貪婪專橫,行為僭越;寫蕭鸞以蕭衍為心腹,收買朝廷官僚與地方上的實力派,以致連小皇帝蕭昭業的親信蕭諶、蕭坦之等都投靠蕭鸞,反為之監視蕭昭業;蕭鸞為翦除蕭昭業的羽翼,先將其護衛周奉叔出為刺史,臨行又矯詔殺之;杜文謙先曾勸綦毋珍之聯合周奉叔以殺蕭鸞,綦毋珍之不聽,致蕭鸞在殺掉周奉叔後,又殺了綦毋珍之、杜文謙等。接著有威望的武陵王蕭曄、竟陵王蕭子良死,其他諸王均各被其典籤所控制,不得與內外大臣相聯繫,皇室愈益孤危;蕭昭業欲依靠皇后之堂叔何胤廢除蕭鸞,何胤不肯受命;蕭昭業的親信曹道剛謀誅蕭鸞,但還未及動手,而身為中領軍的叛徒蕭諶遂率兵入宮,殺了曹道剛、朱隆之,蕭鸞帶領王晏、徐孝嗣、陳顯達等繼而進殿,殺了小皇帝蕭昭業,徐孝嗣則掏出他預先寫好的假太后詔,宣布追廢小皇帝為鬱林王,改立蕭昭文為皇帝;寫了蕭鸞進爵為王,控制全部朝權。寫了謝粲、劉巨等勸鄱陽王蕭鏘、隨王蕭子隆借用皇帝身邊的勢力,挾天子以誅蕭鸞,蕭鏘猶豫不決,被其典籤告密,蕭鏘、蕭子隆、謝粲等皆被殺;江州刺史蕭子懋起兵反蕭鸞,因洩密與部下叛變失敗被殺;接著蕭鸞一舉殺掉了高祖蕭道成的兒子蕭銶、蕭銳、蕭鏗、蕭鑠、蕭鈞、蕭鋒與世祖蕭賾的兒子蕭子敬、蕭子真、蕭子倫;最後又殺了小皇帝蕭昭文,自己即位稱帝;寫了身為朝廷顯貴的謝朏聽到第一個小皇帝被殺時竟毫不動心,照常下棋不休而後關門睡覺;為了保持「清高」之名,謝朏請求離開朝廷去任地方官,臨行送酒數斛於其任吏部尚書的弟弟謝瀹,讓他日飲淳醪,「勿豫人事」;而略略表現出一些義形於色的有度支尚書虞悰稱疾不陪位,不願居於贊助維新之列;謝瀹則不聽其兄之勸,不肯向蕭鸞祝賀,並斥責賣主求榮的王晏等人;寫史者滿懷同情地寫了蕭子懋的部下董僧慧與陸超之的感人情節。寫了魏錄尚書事拓跋羽建議魏主依地方州鎮考核治下官員的辦法以考核朝廷百官,以及魏主對百官群臣實行三年一考核,並進行黜陟的實施情景;寫了魏主率眾離開平城,正式遷都洛陽;寫了魏主乘蕭鸞弒主篡位,又有雍州刺史曹虎聲言降魏之機,於是數道大舉攻齊;以及魏主統兵親征,魏軍與齊軍相持於赭陽、南陽一帶的情景。此外還寫了魏國原在寧夏、甘肅之河西地區養馬,後又在河南之河陽地區馴養軍馬,使軍馬逐步南移,逐漸習慣中原地區的水土氣候,以見孝文帝拓跋宏時代魏國的國勢之強盛;並寫了宋、齊時代所特有的典籤權勢之惡性膨脹,高武諸王蕭曄、蕭子罕等深受其害的慘相,戴僧靜、孔稚珪、蕭子顯皆痛斥之等等。
高宗明皇帝1上
建武2元年(甲戌 西元四九四年)
春,正月丁未3,改元隆昌4,大赦5。 雍州6刺史晉安王子懋7,以主幼時艱8,密為自全之計,令作部9造仗10。征南大將軍陳顯達11屯襄陽12,子懋欲脅取以為將13。顯達密啓西昌侯鸞14,鸞徵15顯達為車騎大將軍16,徙17子懋為江州刺史18,仍19令留部曲20助鎮襄陽,單將21白直、俠轂22自隨。顯達過襄陽23,子懋謂曰:「朝廷令身24單身而返,身是天王25,豈可過爾輕率26!今猶欲將二三千人自隨,公意何如?」顯達曰:「殿下若不留部曲,乃是大違敕旨27,其事不輕28;且此間人亦難可收用。」子懋默然。顯達因辭出,即發去29。子懋計未立,乃之尋陽30。
西昌侯鸞將謀廢立31,引前鎮西諮議參軍蕭衍32與同謀。荊州刺史隨王子隆33,性溫和,有文才,鸞欲徵之,恐其不從。衍曰:「隨王雖有美名,其實庸劣34。既無智謀之士,爪牙35唯仗司馬垣歷生36、武陵37太守卞白龍耳。二人唯利是從,若啗以顯職38,無有不來;隨王止須折簡39耳。」鸞從之。徵歷生為太子左衛率40,白龍為游擊將軍41,二人並至。續召子隆為侍中42、撫軍將軍43。豫州刺史崔慧景44,高、武舊將45。鸞疑之46,以蕭衍為寧朔將軍47,戍壽陽。慧景懼,白服48出迎,衍撫安之49。
辛亥50,鬱林王51祀南郊52;戊午53,拜崇安陵54。 癸亥55,魏主56南巡57;戊辰58,過比干墓59,祭以太牢60,魏主自為祝文曰:「烏呼61介士62,胡不我臣63!」
帝寵幸中書舍人64綦毋珍之65、朱隆之,直閤將軍66曹道剛、周奉叔67,宦者徐龍駒68等。珍之所論薦69,事無不允;內外要職,皆先論價70,旬月之間71,家累千金72;擅取官物73及役作74,不俟詔旨75。有司76至相語云:「寧拒至尊敕77,不可違舍人命。」帝以龍駒為後閤舍人78,常居含章殿79,著黃綸帽80,被81貂裘,南面向案82,代帝畫敕83;左右侍直84,與帝不異。
【章 旨】以上為第一段,寫齊明帝蕭鸞建武元年(西元四九四年),實際乃齊武帝的孫子蕭昭業隆昌元年正月一個月裡的大事。主要寫了齊雍州刺史晉安王蕭子懋見西昌侯蕭鸞掌控朝廷大權,心感惶恐,謀自全之計,欲收買大將陳顯達,結果被陳顯達向蕭鸞告密,陳顯達升官,蕭子懋被移任江州;寫蕭鸞以蕭衍為心腹,收買荊州刺史蕭子隆的部下垣歷生、卞白龍,以架空蕭子隆,又收撫了崔慧景;寫小皇帝蕭昭業與何皇后共為淫樂,又肆意揮霍,兩庫積存八億萬,未期年而垂盡;寫蕭昭業寵信綦毋珍之,致綦毋珍之貪婪、專橫,行為僭越;寫蕭昭業的親信蕭諶、蕭坦之投靠蕭鸞,反為之監視蕭昭業;寫蕭鸞為翦除蕭昭業的羽翼,先將其護衛周奉叔出為刺史,臨行又矯詔殺之;寫杜文謙曾勸綦毋珍之聯合周奉叔以殺蕭鸞,綦毋珍之不聽,致蕭鸞在殺掉周奉叔後,又殺了綦毋珍之、杜文謙等。寫了魏之名臣韓顯宗上書論事,論皇帝不應夏日出巡,勞民敗事;論洛陽之建應力從節儉;又論秀才、孝廉之選,只重門第,有名無實;又建議減輕刑罰,建議以平城仍為都城,置京兆尹;又建議洛陽新建,應區分士庶;又言新佔領的淮北地區,應改掉晉宋曾用的僑置郡縣之名,以免混亂;又言國家有錢應用之「周急」,不宜用來「繼富」等等。
【注 釋】1高宗明皇帝 蕭鸞,字景栖,齊高帝蕭道成之兄蕭道生之子,西元四九四四九八年在位。高宗是他的廟號,明是諡號。傳見《南齊書》卷六〈明帝紀〉。2建武 明帝蕭鸞的年號(西元四九四四九七年)。按,本年雖書為「建武元年」,其實前九個月乃是蕭昭業的「隆昌元年」和蕭昭文的「延興元年」,十月蕭鸞即皇帝位,始真正改稱「建武元年」。3正月丁未 正月初一是丁未日。4改元隆昌 指小皇帝蕭昭業從上年其祖父蕭賾的永明十一年改稱為他自己的隆昌元年。蕭昭業是齊武帝蕭賾的長孫,文惠太子蕭長懋的長子。從去年(癸酉,西元四九三年)的秋七月已即皇帝位,到今年(甲戌)春正月,始改用自己的年號。5大赦 新皇帝即位,通常都要施行大赦,以博取全國臣民的歡心。6雍州 齊國的僑治州名,州治襄陽,即今湖北襄樊漢江南岸的襄陽區。7晉安王子懋 齊武帝蕭賾的第七子,時為雍州刺史,被封為晉安王,封地晉安郡。傳見《南齊書》卷四十。晉安郡的郡治侯官,即今福州。8主幼時艱 皇帝的年齡較小,國家的形勢艱難,指擔心權臣蕭鸞篡位。蕭昭業當時只有二十一歲。9作部 製造兵器杖的部門。10造仗 製造武器。胡三省曰:「諸州各有作部,主造器仗。」11征南大將軍陳顯達 陳顯達是南齊的著名將領,官至太尉。傳見《南齊書》卷二十六。當時任征南大將軍之職。征南大將軍是當時高級將軍的名號,為四征之一,爵位從公。12屯襄陽 屯兵於襄陽,亦即征南大將軍的軍府設在襄陽。胡三省曰:「去年秋,武帝以魏將入寇,遣顯達鎮樊城。」襄陽與樊城相互挨近,現在已合併為一城,即襄樊。13脅取以為將 威脅利誘使其為自己所用,使之成為自己部下的將領。14密啓西昌侯鸞 祕密地報告了西昌侯蕭鸞。蕭鸞早從建元元年(西元四七九年)被蕭道成封為西昌侯,此時已是南齊政權中最有權勢的人物。15徵 召,將其調入朝廷為官。16車騎大將軍 高級將軍的名號,位在四征之上,掌管京城守衛。17徙 調動;更換官職。18江州刺史 江州的州治柴桑,即今江西九江市。19仍 通「乃」。連詞。20留部曲 把自己的親兵舊部都留在襄陽。部曲,這裡義同「部下」,指私人親信、私家武裝,以及效忠於其私人的賓客、食客等等。21單將 只能帶著。22白直俠轂 都是侍從人員的稱呼。白直,雖當差而無月俸,所以叫「白直」。俠轂,主子外出時,護衛在車子的兩邊。俠,通「夾」。轂,車軸,這裡即指車。23過襄陽 陳顯達駐紮在樊城,與襄陽只一水之隔,故來造訪。24身 猶今所謂「我」,子懋自稱。25天王 皇家的王爺。胡三省曰:「子懋自稱天王,蓋謂是天家諸王也。」26過爾輕率 過於簡易、隨便。27敕旨 帝王的旨意。敕,特指皇帝的命令或詔書。28其事不輕 這可不是個小問題。29即發去 隨即動身去京城。30之尋陽 前往尋陽郡的郡治,亦即柴桑,也是江州刺史的駐地。31謀廢立 陰謀廢掉蕭昭業,別立他人。32蕭衍 即後來的梁武帝,此時任鎮西將軍蕭子隆的諮議參軍。傳見《梁書》卷一。當時隨王蕭子隆以鎮西將軍的身分駐兵於荊州,蕭衍為其僚屬。諮議參軍,在將軍屬充任參謀。33隨王子隆 武帝蕭賾的第八子,被封為隨王,封地隨郡。傳見《南齊書》卷四十。隨郡的郡治即今湖北隨縣。34庸劣 平庸、拙劣。35爪牙 指手下得力的武將。36司馬垣歷生 司馬是將軍屬下的高級僚屬,綜理軍府,參與軍機。垣歷生是南齊名將垣榮祖的堂弟。傳見《南齊書》卷二十八。37武陵 南齊的郡名,郡治即今湖南常德。38啗以顯職 以顯耀的職位引誘他。啗,餵,這裡意即利誘。39折簡 猶言「角書」,「一紙書信」,極言其不需費事,一封信便可招之使來。簡,簡牘;古代的書寫用品。40太子左衛率 官名,太子衛隊的統領。41游擊將軍 將軍名號,皇帝直屬部隊的將領之一。42侍中 官名,隨侍皇帝左右,以備參謀顧問,魏晉以來地位崇重,近乎宰相之職。但現在把他放在一個即將被廢的小傀儡身邊,自然也就成為聾子的耳朵了。43撫軍將軍 高級將軍的名號,位在四征之上。胡三省曰:「此時西昌侯已有殺諸王之心矣,蕭衍由是以籌略見用。」44崔慧景 南齊的著名將領,與武帝蕭賾的關係分外緊密。此時任豫州刺史。事見《南齊書》卷五十一。南齊的豫州州治壽陽,即今安徽壽州,當時為北線的軍事重鎮。45高武舊將 蕭道成、蕭賾的老部下。蕭道成的廟號是高帝,蕭賾的廟號是武帝。46鸞疑之 蕭鸞懷疑崔慧景不和他們一條心,指在對付蕭昭業的態度上。47寧朔將軍 朝廷裡的武官名。48白服 穿白衣表示降低身分,表示願親附於他。白服,當時一般士人所穿的服飾。胡三省曰:「若得罪而白衣領職者。」49撫安之 安撫之,讓他取消顧慮,放下心來。50辛亥 正月初五。51鬱林王 指現時在位的小皇帝蕭昭業,因其幾個月後便被廢為鬱林王,故這時即提前以此相稱。這種寫法足見《南齊書》作者的趨附、迎合於篡位者蕭鸞。52祀南郊 在南郊祭天。53戊午 正月十二。54拜崇安陵 拜祭鬱林王之父文惠太子蕭長懋的陵墓。胡三省曰:「鬱林王即位,追親王父文惠太子曰文帝,陵曰崇安,廟號世宗。」按,據《南齊書》卷四十〈竟陵文宣王子良傳〉,陵在夾石。55癸亥 正月十七。56魏主 指魏孝文帝拓跋宏,西元四七一四九九年在位。傳見《魏書》卷七。57南巡 由鄴城(故址在今河北臨漳西南)向南巡行。58戊辰 正月二十二。59比干墓 殷末大臣比干的墓。比干是殷紂王的叔父,也有說是紂的庶兄,因犯顏強諫,被紂王剖心而死。事見《史記‧殷本紀》。比干墓在今河南淇縣。60太牢 牛、羊、豕各一頭的祭品。若只有羊豕而無牛,則稱少牢。61烏呼 同「嗚呼」。感歎詞。62介士 耿介、正直之士,指其正直、強諫而言。63胡不我臣 為何不成為我的臣子。胡,何;為何。64中書舍人 官名,中書令的下屬,掌管為皇帝起草詔令。65綦毋珍之 姓綦毋,名珍之。傳見《南史》卷七十七。66直閤將軍 皇帝身邊的侍衛武官。直閤,在皇帝辦公與住宿的門前值勤。閤,宮殿裡的旁門、小門。67曹道剛周奉叔 都是小皇帝蕭昭業親信的武將。傳見《南史》卷七十七。68徐龍駒 蕭昭業親信的太監。傳見《南史》卷七十七。69所論薦 所議論的事與所推薦的人。70皆先論價 都事先訂好價錢,意即按價賣官。71旬月之間 意即不到一個月的工夫。72家累千金 家產超過千金。古稱一金可抵銅錢一萬。73官物 宮廷或官府的財物。74役作 為宮廷與官府役使的工匠。75不俟詔旨 不等皇帝的批准。76有司 管理該項事務的官吏。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有司。77寧拒至尊敕 寧可拒絕皇帝的命令。敕,皇帝的命令。78後閤舍人 在皇帝常去的后妃之門服務的中書舍人。胡三省曰:「後閤,禁中後閤也。《南史》曰:『龍駒日夜在六宮房內。』」79含章殿 皇帝辦公的便殿。80著黃綸帽 頭戴黃綾製作的帽子。著,頭戴。81被 同「披」。82南面向案 坐北朝南地對著辦公桌。意即派頭像皇帝一樣。案,辦公桌。83代帝畫敕 替皇帝批閱文件。畫敕,畫上批閱過的記號,如批個「知道了」、「已閱過」,或是畫個圈、打個勾等等。84左右侍直 在一旁值勤或侍從的人員。
【語 譯】高宗明皇帝上
建武元年(甲戌 西元四九四年)
春季,正月初一日丁未,改年號為隆昌元年,大赦天下。 齊國擔任雍州刺史的晉安王蕭子懋,因為皇帝蕭昭業年紀尚小,國家的局勢艱難,便暗中籌劃自我保全的辦法,他命令負責製造兵器的部門大量打造兵器。擔任征南大將軍的陳顯達率軍屯駐在襄陽,蕭子懋想用威脅、利誘的手段使陳顯達成為自己的部下將領,為自己效力。陳顯達祕密地將情況報告給了西昌侯蕭鸞,蕭鸞便以朝廷的名義將陳顯達徵調回朝廷,任命為車騎大將軍,同時將擔任雍州刺史的蕭子懋改任為江州刺史,並命令蕭子懋將自己的親兵舊部留下協助防守襄陽,只能帶著少量的侍從人員以及隨車護衛前往江州赴任。陳顯達到襄陽與晉安王蕭子懋道別,蕭子懋對陳顯達說:「朝廷命令我只能帶著隨身侍從前往江州赴任,我身為齊國皇室親王,怎麼可以如此的簡易、隨便!我現在還是想帶領二、三千人跟隨我前往江州,你覺得怎麼樣?」陳顯達回答說:「殿下如果不將自己手下的親兵舊部留在襄陽,就是大大地違抗聖旨,這可不是個小問題;而且這裡的軍隊也未必會聽從你的調遣,為你所用。」蕭子懋默然無語。陳顯達趕緊告辭,立即離開襄陽動身前往京城赴任。蕭子懋的計畫沒有得逞,只得前往江州刺史的駐地尋陽走馬上任。
齊國的西昌侯蕭鸞準備廢掉鬱林王蕭昭業,另立新君,就拉著曾經擔任過鎮西諮議參軍的蕭衍一同謀劃廢立大計。擔任荊州刺史的隨王蕭子隆,性情溫和,很有文才,蕭鸞想徵聘蕭子隆回京師參與廢立大事,又擔心蕭子隆不肯聽從。蕭衍說:「隨王蕭子隆雖然有好名聲,其實卻是一個平庸無能之輩。他身邊既沒有智謀之士的輔佐,得力的武將也只有擔任司馬的垣歷生、擔任武陵太守的卞白龍兩個人。而且這兩個人唯利是圖,如果用顯耀的職位來招引他們,他們沒有不來的道理;至於隨王蕭子隆,只需寫一封書信就可招之使來。」蕭鸞聽從了蕭衍的建議。於是徵調擔任司馬的垣歷生回朝廷擔任太子左衛率,徵調擔任武陵太守的卞白龍回朝廷擔任游擊將軍,二人果然應徵而來。接著又召擔任荊州刺史的隨王蕭子隆回朝廷擔任侍中、撫軍將軍。擔任豫州刺史的崔慧景,是齊高帝蕭道成、齊武帝蕭賾的老部下。西昌侯蕭鸞懷疑他在廢立皇帝這件事情上不會和自己一條心,因此就任命蕭衍為寧朔將軍,駐守在豫州刺史府的所在地壽陽。崔慧景見此情景心裡非常恐懼,就穿著一般士人所穿的服飾出來迎接到任的寧朔將軍蕭衍,蕭衍用好言對崔慧景進行了安撫。
正月初五日辛亥,鬱林王蕭昭業在南郊祭天;十二日戊午,蕭昭業又到崇安陵拜祭自己的父親文惠太子蕭長懋。 十七日癸亥,魏國的孝文帝拓跋宏從臨時駐地鄴城前往魏國的南部地區進行巡視;二十二日戊辰,在經過河南淇縣的時候,用一頭牛、一頭羊、一頭豬的太牢大禮祭祀了殷末直言敢諫的大臣比干,孝文帝拓跋宏親自撰寫祭文說:「嗚呼,像比干這樣耿介、正直的人士,為什麼不成為我的臣子呢!」
齊國的小皇帝蕭昭業寵信擔任中書舍人的綦毋珍之、朱隆之,擔任直閤將軍的曹道剛、周奉叔以及宦官徐龍駒等人。綦毋珍之所議論的事情、所舉薦的人,蕭昭業沒有不答應的;凡是重要職位,不論朝廷內外,綦毋珍之都先要定好價錢,按價賣官,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綦毋珍之的家中就積累了超過千斤的黃金;他還擅自拿取宮廷和官府的財物、擅自調用為宮廷和官府役使的工匠幹自己的私事,而不等徵得皇帝的批准。以至於管理該項事務的官吏互相議論說:「寧可拒絕執行皇帝的命令,也不能違背中書舍人綦毋珍之的命令。」蕭昭業任用宦官徐龍駒為後閤舍人,因此徐龍駒便經常居住在含章殿,他頭上戴著黃綾製作的帽子,身上披著貂裘大衣,面朝南坐在書案前,代替蕭昭業批閱文件;左右站立著值勤的侍從,其派頭儼然與齊國皇帝一般無二。
卷第一百三十九(節錄)
齊紀五 閼逢閹茂(甲戌 西元四九四年),凡一年。
【題 解】本卷寫齊明帝蕭鸞建武元年(西元四九四年)一年間的南朝齊、北朝魏兩國大事。寫了齊蕭鸞立場的史官所加於小皇帝蕭昭業的種種劣跡,諸如說他與何皇后共為淫樂,又肆意揮霍,兩庫積存八億萬,不到一年就快花光;又說蕭昭業寵信綦毋珍之,致綦毋珍之貪婪專橫,行為僭越;寫蕭鸞以蕭衍為心腹,收買朝廷官僚與地方上的實力派,以致連小皇帝蕭昭業的親信蕭諶、蕭坦之等都投靠蕭鸞,反為之監視蕭昭業;蕭鸞為翦除蕭昭業的羽翼,先將其護衛周奉叔出為刺...
作者序
《新譯資治通鑑》序
唐太宗嘗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可見歷史具有「鑑往知來」的效果。中國人最注重歷史。在儒家奉為圭臬的十三部經典中,屬於歷史記載者便佔了四部之多;而清代集圖書之大成的「四庫全書」,更將「史部」列名四部第二,足證歷朝統治者對於編修史書之重視。若從文體分,又以紀傳體、編年體與紀事本末體最為人所熟知。而編年體史書的起源最早。編年體始創於春秋,依歷史發生的先後順序加以編撰紀載,較著名的編年體史書有《春秋》、《竹書紀年》,而將之推上頂峰者,則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其記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迄於後周世宗顯德六年,橫跨十六個朝代,時間長達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想要瞭解各朝代的興衰更替、透析歷史洪流的固定脈絡,熟讀《資治通鑑》,絕對有助於貫通古今、記取教訓。
敝局自西元二○○一年規劃出版《新譯資治通鑑》,並覓尋對此方面具有相當研究之專家學者,歷經千辛萬苦,終獲中國歷史文獻研究室主任張大可教授,與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韓兆琦教授首肯,共同承擔本書的注譯工作,並從二○○六年開始陸續交稿。經過多年努力,埋首案牘、辛苦撰稿,終在二○一一年全部稿齊。
二位教授於點校、注譯等各方面著力頗深、極富學術性,對於本書的貢獻實功不可沒。然而此時距規劃出版此書已逾十年,一則相關學術成果迭出,或有新舊爭鳴;二則受社會變遷帶來教育發展、思維變化等諸多影響,現今學子與社會大眾的古文能力已不比從前,一般讀者恐難吸收箇中菁華,如此即行出版,有悖初衷。鑑於二位教授年事已高,故此,敝局特別邀請前北京大學中文系侯忠義教授、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吳樹平先生、北京大學中文系林嵩副教授等多位專家學者,在尊重原稿基礎上,針對書中部分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與修改,期使本書汲取新意並深入淺出,以達學術與普及兼備、雅俗共賞之目標。經過諸位學者專家齊心努力,終至圓滿完成。
本書能夠順利出版,要感謝以下諸位專家學者:張大可、韓兆琦、侯忠義、吳樹平、楊振紅、賴長揚、馬怡、駢宇騫、陳抗、魏連科、張文質、林嵩、汪華龍、滑裕、謝振華、孔令潔、孫秋婷、章鴻昊,共同承擔此一浩大工程。亦要向排校過程中,一同參與相關工作的編輯部同仁致上最大的敬意。因為有大家的通力合作、無私付出,方能使本書順利付梓,不勝感激。本書雖經細心核校,仍恐有所疏漏,尚祈各界方家不吝指教,以使本書俾臻完善。
三民書局編輯部 謹誌
《新譯資治通鑑》序
唐太宗嘗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可見歷史具有「鑑往知來」的效果。中國人最注重歷史。在儒家奉為圭臬的十三部經典中,屬於歷史記載者便佔了四部之多;而清代集圖書之大成的「四庫全書」,更將「史部」列名四部第二,足證歷朝統治者對於編修史書之重視。若從文體分,又以紀傳體、編年體與紀事本末體最為人所熟知。而編年體史書的起源最早。編年體始創於春秋,依歷史發生的先後順序加以編撰紀載,較著名的編年體史書有《春秋》、《竹書紀年》,而將之推上頂峰者,...
目錄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新譯資治通鑑》序
導 讀
凡 例
第十九冊
卷第一百三十九 齊紀五 西元四九四年 一
卷第一百四十 齊紀六 西元四九五至四九六年 八五
卷第一百四十一 齊紀七 西元四九七至四九八年 一六七
卷第一百四十二 齊紀八 西元四九九年 二三五
卷第一百四十三 齊紀九 西元五○○年 二九一
卷第一百四十四 齊紀十 西元五○一年 三四三
卷第一百四十五 梁紀一 西元五○二至五○四年 四二三
卷第一百四十六 梁紀二 西元五○五至五○七年 五○七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新譯資治通鑑》序
導 讀
凡 例
第十九冊
卷第一百三十九 齊紀五 西元四九四年 一
卷第一百四十 齊紀六 西元四九五至四九六年 八五
卷第一百四十一 齊紀七 西元四九七至四九八年 一六七
卷第一百四十二 齊紀八 西元四九九年 二三五
卷第一百四十三 齊紀九 西元五○○年 二九一
卷第一百四十四 齊紀十 西元五○一年 三四三
卷第一百四十五 梁紀一 西元五○二至五○四年 四二三
卷第一百四十六 梁紀二 西元五○五至五○七年 五○七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