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的開山之作
揉合自然科學、歷史民俗與文人情懷的經典讀物
首次加插大量珍貴圖片及素描
《香港方物志》是現代著名作家葉靈鳳先生發表在香港《大公報˙副刊》上的專欄輯集而成的書,共112篇。他運用自然科學和歷史的知識,從民俗學的觀點,以素淡的文藝筆法,記述了香港的鳥獸魚蟲、花草樹木、風土民俗,每篇博物小品千餘字,讀來清新雅緻,又富有趣味。
鑒於《香港方物志》中描述的動植物與風俗皆有跡可循,並非虛擬,我們為每篇文章配以精美的圖片,使書中的描述更為立體直觀,便於讀者理解。希望這本全新的彩色插圖版《香港方物志》為讀者提供全新感覺的閱讀體驗,也讓葉靈鳳先生的這本佳作在這個“博物熱”興起的年代再放光輝。
作者簡介:
葉靈鳳(1904—1975)
江蘇南京人。早年就讀上海藝術大學,二十年代開始以小說為主的寫作,是創造社第二期著名作家。曾在上海主編《戈壁》、《幻洲》及《現代小說》等文藝刊物。
1938年,南來香港,在此定居直到1975年逝世。期間先後主編《星島日報》及《立報》文藝副刊。著作轉以隨筆小品及翻譯為主,並從事香港掌故、方物的開創性研究。
葉氏著作甚豐,小說集有《未完成的懺悔錄》、《女禍氏的餘孽》等;隨筆有《天竹》、《白葉雜記》;翻譯有《新俄短篇小說集》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香港方物志》之能吸引人,不僅在於它告訴你許許多多香港自然界的豐富知識,也在於它提供了一篇又一篇可讀性很高的美好的散文。它絕不是一本枯燥的自然課本。
── 香港資深報人 羅孚
葉靈鳳先生的《香港方物志》,年少一代未經其事,固然要看,年長、年老的一代,更加要看,此書趣味盎然,讀來有助活化記憶,連繫鄉情,真個健腦寧神,延年益壽也。
── 香港著名學者 陳雲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出版說明
打開《香港方物志》的目錄,看到《一月的野花》、《三月的樹》、《四月的花與鳥》、《藍鵲 ── 香港最美麗的野鳥》、《夜雨剪春韭》、《新蟬第一聲》……是不能不被吸引著讀下去的。
── 香港著名報人 羅孚
葉靈鳳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活躍於香港文壇的知名作家、報人。葉先生自一九三八年避戰亂客居香港,直至一九七五年病逝。他視香港為第二故鄉,對香港歷史地理、文化風俗進行了深入研究,被譽為「香港學」的開拓者。《香港方物志》便是其有關香港掌故和風物研究最重要的成就。
一九五三年,葉靈鳳為香港《大公報》副刊撰寫了一系列有關香港花鳥蟲魚和風俗掌故的文字,反響熱烈,香港中華書局遂於一九五八年首次結集成《香港方物志》出版。全書共一百一十二篇,每篇千字左右,寫草木蟲魚,也寫市井民風,知識和情趣兼具,文筆在不大的篇幅裏挪轉自如,既「在資料的引用和取捨方面都是有所根據」,又有「散文隨筆」的清新趣緻。正如香港著名報人羅孚所講,「《香港方物志》之能吸引人,不僅在於它告訴你許許多多香港自然界的豐富知識,也在於它提供了一篇又一篇可讀性很高的美好的散文。它絕不是一本枯燥的自然課本。」也因之,《香港方物志》數次再版,至今仍是介紹香港掌故風物最好的讀物。
《香港方物志》出版半個多世紀以來,香港飛躍發展,金融、貿易的發展躋身世界前列。城市化加速帶來的是鄉郊景物的巨大轉變:有些傳統風物消失;有些野生鳥獸和植物,逐漸減少或瀕臨絕種。比如,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香港尚有華南虎,而今不僅在香港已難尋蹤跡,在整個華南地區都疑為滅絕。透過《香港方物志》追溯香港五六十年代風物的歷史,不僅可以了解城市化巨變之前的香港,更啟發我們去發現城市繁華背後的綠色香港,去保護山水家園的生機勃勃。
《香港方物志》裏記錄有大量科學性的內容,並且書中描述的動植物與風俗皆有跡可循,並非虛擬,鑒於此,我們精選200 餘幅精美的彩色圖片,為每篇文章量身定製一份「自然生態圖檔」,並附有簡明的科普TIPS;對於已經滅絕或瀕危的物種,我們蒐集資料,請人精確繪製復原圖,便於讀者直觀理解書中的描述。圖文輝映,力求真實立體地再現《香港方物志》所記錄的豐富物種、多元生態、多樣民風。希望這本全新的彩圖版《香港方物志》為讀者提供全新感覺的閱讀體驗,也讓葉靈鳳先生的這本佳作在這個「博物熱」興起的年代再放光輝。
名人推薦:《香港方物志》之能吸引人,不僅在於它告訴你許許多多香港自然界的豐富知識,也在於它提供了一篇又一篇可讀性很高的美好的散文。它絕不是一本枯燥的自然課本。
── 香港資深報人 羅孚
葉靈鳳先生的《香港方物志》,年少一代未經其事,固然要看,年長、年老的一代,更加要看,此書趣味盎然,讀來有助活化記憶,連繫鄉情,真個健腦寧神,延年益壽也。
── 香港著名學者 陳雲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出版說明
打開《香港方物志》的目錄,看到《一月的野花》、《三月的樹》、《四月的花與鳥》、《藍鵲 ── 香港最美麗的野...
章節試閱
香港的香
香港被稱為香港的原因,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有人說從前有一個女海盜名叫香姑,她利用這座小島為根據地,所以後來稱為香港。又有人說在今日香港仔附近(舊時稱為石排灣),從前有一道大瀑布,水質甘香,航海的船隻總在這裏取淡水,因為這瀑布的水質好,所以稱為香港。這些都是外國人的解釋,表面上看來好像各人都言之成理,事實上大家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香港這個名字的存在已經很久。因為在石排灣附近有一座小村,土名為香港村(現在還稱那地方為小香港或香港圍)。這座香港村遠在英國人不曾踏上這座小島之前就久已存在。所以香港島一名的由來,既非因為香姑,也不是為了瀑布的水香,實因為島上原本就早已有一座小村名叫香港。
可是,這座小村為什麼不叫臭港而叫香港呢?香在什麼地方呢?這正是我現在想同讀者談的。因為這個「香」並非水香,也不是人名,實因為這地方從前是一個運輸香料的出口小港,所以稱為香港。
這種香料並非島上自己出產的,而是從東莞各地運來(香港島和九龍各地從前都是隸屬東莞縣的,後來又從東莞縣析置了一個新安縣,香港等地遂改隸新安。新安後來又改稱寶安),集中在石排灣,然後再出口運往各地。這種香料,不是流質也不是木質,而是一種香木的液汁凝結成固體的。它們有的像松香琥珀那樣一團一塊的,有的又像檀香木那樣一片一段的枯木根,這種「香」(從前人就簡稱它為「香」),是當時其他許多香料製品的原料,薰衣、習靜,所燒的就是這種香。上等的價錢非常貴,甚至可以同黃金比價。從前人所謂「焚香默坐」,所焚的就是這種香,並非燃一枝線香或是燒一爐檀香。今日我們所見的古董銅器之中,有一種名為博山爐的東西,就是煎這種香的。下面有盤可以盛水,用熱湯蒸香,使香氣緩緩散發出來,並不直接放在火裏去燒,所以稱為煎。
東莞出產的香,在當時南方各地出產的香料之中,算是最有名的,稱為「莞香」。莞香遠銷至當年蘇杭和京師,香農將他們的出品,從產地集中到石排灣附近的這個小港,從這裏用大眼雞船運至省城,再由省城北運。於是島上的這個小港就稱為香港,附近所住的村莊也就稱為香港村。
明末廣東大詩人屈大均的《廣東新語》,記莞香盛時遠銷至北方的情形道:
莞香度嶺而北,雖至劣亦有馥芬,以霜雪之氣沾焉故也。當莞香盛時,歲售踰數萬金,蘇松一帶,每歲中秋夕,以黃熟徹旦焚燒,號為薰月,莞香之積閶門者,一夕而盡,故莞人多以香起家。
莞香自明朝直至清朝中葉,都是當地一大名產,馳名全國。產香的樹,名為古蜜香樹。這種樹宜種在砂土的山田裏,稱為香山。鑿取香根的工作多由婦女擔任,她們往往將香木最好的部分切一點下來私藏起來,作為自己的私蓄,然後以重價賣給外地來的香販,這就是著名的「東莞女兒香」,是莞香中的精品,價格也最貴。
莞香雖然有名,可是上品產量並不多,而且香樹要種十餘年後始有香可採,愈老愈好,所以產量不會多,並且整個東莞縣也僅有幾處地方所產的是上品。今日新界大埔的沙螺灣、沙田的瀝源村,都是當年產香名地之一。可是到了清朝雍正年間,因為莞香上品價值兼金,而且不易覓購,宮中需求黃紋、生結、黃熟(這都是莞香的名目)甚急,竟派出採香專吏到東莞來坐索,並且指名要購異種名香。縣官無奈,只得責成里正地保等下鄉搜求,搜求不得,就用嚴刑來追比,以至杖殺了許多地保里役。這一來,種香的人家嚇壞了,他們為了免除禍根起見,竟將所種的香樹斬伐摧毀,然後全家逃亡。香木並不是一朝一夕就有收成的,而且也不是隨地可以種植的,於是自從這些香戶斬伐香木逃散以後,莞香的出產便從此衰落漸至滅絕了。
莞香的出產雖成了陳跡,但至今還在香港留下若干餘韻可供追溯。當然,第一就是「香港」這個名稱本身,因為就是從這個小港口運香出口,所以才稱為香港的。其次是尖沙咀,這地方從前稱為香埗頭,從這裏運香至石排灣集中,然後再轉運出口。
還有,新界的遊客當記得沙田城門河附近的香粉寮這地方,這個一度被當作天體運動者樂園的所在,就是利用水碓來舂香木成粉,製造線香塔香的。還有大帽山腳下的川龍村,那裏至今也仍有許多舂香粉的大水磨、水碓。這些都是當年莞香的餘韻,也就是今日香港之「香」的由來。
◆本篇裏提到的香木為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土沉香為瑞香科沉香屬的植物,又名白木香、牙香樹、女兒香。土沉香老莖受傷後所積得的樹脂,俗稱沉香,可作香料原料。由於過度砍伐,土沉香的野生資源日益枯竭。土沉香在我國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土沉香及其製品也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受到嚴格的國際貿易管制,未經許可禁止攜帶、郵寄出境。
舶寮洲的古物
舶寮洲一名南丫島,在香港仔鴨脷洲的對面,中間所隔的海峽,就名舶寮海峽。從香港到舶寮洲,現在已有直航的輪渡。可是從前還沒有輪渡的時候,你只可以在香港仔搭往來兩島之間的街渡,或是自己僱船去。
香港範圍內的島嶼,最大的是大嶼山,其次是香港島,第三便要數到舶寮洲了。舶寮洲地方很荒僻,多是未開發的荒山,僅有幾個小村落。沒有大的漁村,沒有特殊的出產,也沒什麼名勝古蹟。但它卻因一件事情而著名,那就是曾在這個島上發現過我們先民的遺物。
發現古物的地點是在舶寮洲的西部,是個大海灣,土名就叫大灣。這地方面對大嶼山和長洲島,中間所隔的海面名西舶寮海峽。被發掘出有古物的遺址共有三處,即榕樹灣、洪聖爺廟和大灣肚三處。這些地點都在向西的這個大海灣上,其中出土遺物最多的是大灣肚。從香港坐船去看這個遺址,最好是乘船繞過舶寮洲的北部,直接駛到大灣海面,從那裏再轉駁小舢舨上岸,甚或從大船上游泳上岸也可以,因為發現遺物的地點就在海濱沙灘和土壤交界的地方,破碎的陶片幾乎俯拾即是。若不採取這樣的路線,則可以在東面的「野餐灣」(一名旅行灣)上岸,從那裏直趨全島的中心蘆鬚城,再向北翻過幾個山坳,下山來到海濱,就到了大灣。這一段步行的路程要有人帶路,而且在夏天走起來會很辛苦。
大灣肚的先民遺址,是無意中給人發現的。發現的經過很有趣,那已是第二次大戰以前的舊事了。據說,當時港英當局正在兵頭花園地底下建築一座蓄水池,需用大量的海沙(這座地下蓄水池就在今日噴水池那一片大草地的下面。噴水池背後的那兩座小台就是泵房,水池的入口正對港督府,乘巴士經過上亞厘畢道可以望得見),包工的建築商僱用帆船到舶寮洲的大灣挖取海沙,工人偶然在泥沙中發現很多陶器碎片和箭簇,拿回來賣給人,後來給水務局知道了,便告訴當時香港大學的一位教授,他便親自到大灣去查勘,發現在那海濱一帶的高地上,幾乎遍地都是這類陶器碎片。後來他又將這樣的發現告訴一位神父,邀請他一同去作比較有計劃的發掘,頗有收穫。後來,這位神父根據他所掘得的這些遺物,與我國先史及殷商時代的文物加以比較,寫了好多篇很細密的論文發表,可惜他在一九三六年因病去世,研究工作便中斷了。
舶寮洲發現先民遺物的大灣,三面有山環抱,因為向西,可以免除東北和東南季候風的侵襲,又從山腰裏有一道溪流直通海中,終年不涸。從地理位置上說,這確是一個理想的建立村落的地址。先史時代,曾經有人在這裏住過,是不難想像的。至今山腳下還有廢棄的田地的遺蹟,又似乎開闢過園圃。可是現在僅有一兩間孤單的寮屋,四周全是一片野草雜樹,顯得非常荒涼。
據那位神父的現地查勘報告上說,這類遺物的埋藏量約有四尺厚,自地面向下掘,平均掘到十七八寸至七十寸的深處,就可以發現這種文化層。蘊藏量最豐富的一層,是在三尺左右的深處。那些表示文化水準較高的陶器,僅在上層才有。至於石斧和銅箭簇,只有較下的地層始有發現。根據這些情形看來,可知遺物的位置層次,都不曾經過翻動或水流的沖洗,還保持着原來的自然堆積層次。
舶寮洲的先民遺物發現至今,已經幾十年。本地人多數僅知道這地方曾出過「古董」。至於究竟是些什麼「古董」,以及它們是多少年以前的遺物,能正確理解的人並不多,甚至有些人誤解,以為這是幾十萬年以前原人時代的遺物,或是幾萬年以前的遺物。
◆南丫島上的大灣遺址是香港地區的重要考古遺址。1932年10月,芬戴禮神父(Fr. D. J. Finn)首次在這裏進行採集、挖掘,並將考古資料公佈於眾。大灣遺址成為國際聞名的考古遺址,備受關注。此後的65年間,考古學者對大灣遺址又進行了四次考古發掘。已公佈的考古資料顯示,大灣遺址從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至有歷史記載的兩漢時期乃至近代,皆有豐富的遺存發現,因而更加受到考古界的關注和重視。
根據發現最多的陶器碎片的花紋、火候和製作方法,與其他各處所已經確定年代的相類遺物來比較,顯明地表示舶寮洲所出土的先史遺物與當時中國沿海的文化源出一轍,其年代約在公元前二百年至五百年之間,即是距今約二千五百年左右的遺物。
所發現的陶器碎片,多數是一種圓形的「甕」或「」的碎片。完整的一個也沒有。從拼湊起來的殘缺不全的形狀看來,這種陶器是圓形的,約有十英寸高,口上有短短的頸。頸下有花紋數道,多是斜方格或菱形的線構成的圖案,是用硬物壓成的,圖案的風格顯然受有中國銅器的影響。此外還有一種類似杯的陶器,有些附有薄乳狀的黃釉。因為有釉,它們的時代比那些甕一定要更遲些。
石器都是長方形經過仔細磨琢的石斧,是可以裝柄的。此外還有非常尖銳的石箭簇,又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石環,類似戒指或手釧。並發現了鑽取這些石環的工具和剩餘的石片。石質有些與本地附近的巖石性質相同,有些顯然是從外地運來的。
那神父等所發掘的舶寮洲先史遺物,從前都貯藏在香港仔的華南修道院以及香港大學的利瑪竇宿舍內;經過太平洋戰爭,這些東西都失散了一部分。一九四八年,著者曾同侯寶璋、翦伯贊等人結伴旅行南丫島,大家曾到這遺址去看過一次,並從地面上拾回了若干陶器碎片和石器。
英雄樹木棉
今年立春立得早,加之早幾天的天氣又特別燠暖,新年才過,香港的木棉樹竟已經開花了。香港人素來相信,只要木棉開了花,天氣便不會再冷。尤其是水上人家更相信這徵候,他們從前總是以銅鑼灣避風塘附近渣旬倉的那棵大木棉樹為準,只要樹上的花一開,便將僅有的破棉胎捲起來,拿上岸去實行「趕綿羊」了。本來,香港的氣候,在陽曆二月,即農曆的新年頭,照例會特別冷幾天的,但木棉既然開了花,就是冷也不會冷到怎樣了。
香港的木棉,雖不及廣州市和西江一帶那樣的多,但從現在市區附近所殘存的株數看來,在從前一定也不少的。香港的木棉樹,往來市區最容易見到的,是花園道口聖約翰教堂對面的那幾株。大約一共有四五棵,矗立道旁,因為在軍營外邊,四周又沒有其他的雜樹,所以特別容易望見。每年開花的時節,如果天氣好,映着日光,滿樹的大紅花高撐半天,看起來真如屈大均所說的:「望之如億萬華鐙,燒空盡赤。」
木棉古稱史侯花,俗稱紅棉。又因這種樹枝幹高聳,常常高出附近其他各樹之上,所以又有英雄樹之稱。木棉是先花後葉的,開花時枝上往往還留着隔年的舊葉。花朵的模樣很像江浙的辛夷木筆,但是並非紫色而是深紅的,六瓣向上,花蕊黃色,在那矯健如龍的枝幹上,綴着一朵朵的大紅花,樣子非常古豔可愛。
木棉花落結子,子莢裏有棉如柳絮,我們平日枕頭坐墊裏所用的木棉花,就是這東西。木棉是廣東的特產,西江流域一帶最多,《廣東新語》記敍這一帶的木棉花時盛況道:
舟自牂柯江而上至端州,自南津清岐二口而上至四會,夾岸多是木棉,身長十餘丈,直穿古榕而出,千枝萬條,如珊瑚瑯玕,光氣熊熊,映面如赭。其落而隨流者又如水燈出沒,染波欲紅。自仲春至孟夏,連村接野,無處不開,誠天下之麗景也。
屈大均有詠西江兩岸的木棉詩云:
西江最是木棉多,夾岸珊瑚千萬柯;又似燭龍啣十日,照人天半玉顏酡。
木棉花尚有一點值得一提的:它開在樹上的時候花瓣向上,花托花蕊比花瓣重,因此從樹上落下的時候,在空中仍保持原狀,這時六出的花瓣卻成了螺旋槳,一路旋轉而下,然後啪的一聲墮到地上。春日偷閒,站在樹旁欣賞大紅的落花從半空旋轉而下,實在也是浮生一件樂事。木棉花可以入藥,能消腫炎,因此落下來的花,即刻就有人拾去了。
◆◆本篇所述植物為錦葵科(原木棉科)植物木棉(Bombax ceiba),又名紅棉、英雄樹、攀枝花,是亞熱帶地區常見的行道樹。
香港的野馬騮
外江人呼馬騮為猴。據說一百多年以前,香港島和附近的各小島上,本有野馬騮甚多。十九世紀中葉,到香港來遊歷的歐洲旅行家,尚有關於這情形的記載。一八六六年,著名的動物學家斯溫荷氏曾記載,在香港內的許多小島上,都可以發現猴類的蹤跡。後來他在一八七〇年將捕得的香港野生馬騮加以研究,說牠們是石猴,擬了一種科學上的類名,並加以解釋道:
此種石猴可以在香港附近多數的小島上發現。牠們頗似印度種的恆河猴,尾巴特別短。剖腹曬乾了的猴乾,時常掛在香港和廣州藥材店的天花板下,猴骨也被當作藥料來出售……
斯溫荷氏還給這種野馬騮擬定了一個新的學名。說是不僅香港一帶有,牠們分佈的區域頗廣,從印度以至中國長江以南都有。
香港一帶有野生的馬騮,我們從舊時的《新安縣志》上也可以得到佐證。新安即今日的寶安,當時的香港島是屬於新安縣官富司管轄的。《縣志》云:
猴乃獮猿之屬,能諳人性,穴處山谷中,千百為群。邑之伶仃山、擔竿山等處,所產最繁,俗呼馬騮。
擔竿、伶仃雖在今日香港界外,但據香港大學博物學教授香樂思的記載,直至最近,這些島上仍有野生的猴類存在。至於在今日的香港島上,則深水灣、大潭水塘,以至山頂的南面,仍偶然可以發現猴群。不過沒有人捉來研究過,因此,不知道牠們是否是當年斯溫荷等人所見的那些野生石猴的後裔,還是被人豢養而逃逸的其他種類的馴猴。
新界沙田的猴子林,一名馬騮山,是香港名勝之一。從前那一帶的樹林內猴子很多,而且很馴熟,如果有遊客在樹下拿出食物來,牠們會成群從樹上跳下來乞食,並不怕人。香港淪陷時期,林木給日本人砍光了,猴群四散,直到近年,在石梨貝水塘附近,又形成一個新的猴子林了。
不過,從前馬騮山的馬騮,乃是經人豢養過放在那裏的,並不是香港原有的野馬騮。牠們棲身在馬騮山的歷史並不很久。本地人傳說是一位住在新界的姓陳的航海客放在那裏的;外國人則說是在第一次歐戰期間逃聚在那裏的。
◆分佈在香港的猴子種類為猴
科的獼猴(Macaca mulatta),又名普通獼猴、恆河猴,原產於印度北部、孟加拉、巴基斯坦、尼泊爾、緬甸、泰國、阿富汗、越南和中國南部。
香港的香
香港被稱為香港的原因,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有人說從前有一個女海盜名叫香姑,她利用這座小島為根據地,所以後來稱為香港。又有人說在今日香港仔附近(舊時稱為石排灣),從前有一道大瀑布,水質甘香,航海的船隻總在這裏取淡水,因為這瀑布的水質好,所以稱為香港。這些都是外國人的解釋,表面上看來好像各人都言之成理,事實上大家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香港這個名字的存在已經很久。因為在石排灣附近有一座小村,土名為香港村(現在還稱那地方為小香港或香港圍)。這座香港村遠在英國人不曾踏上這座小島之前就久已存...
作者序
序‧新版《香港方物志》
這本《香港方物志》,是在十多年前,在偶然的機會下寫成的。從輯集成書到出版,這中間頗經過了一些周折,而且擱置了好幾年,因此排印出版以後,若不是無意中從報上見到廣告,作為作者的我,一直還不知道自己的書已經出版了。
十多年以來,本書還不會被人忘記,而且還繼續有新的讀者,這倒是作者深引以為自慰的,但他也明白這裏面的原因,主要的乃是由於有關香港史地知識的出版物,實在太缺乏了,尤其是關於方物的記載,在十多年前簡直是一片空白,因此我的這本小書,就無可避免的填補了這空虛。但我同時也知道,自己當時為了嘗試撰寫這樣以方物為題材的小品,曾經涉獵了不少有關這方面的書籍,從方志、筆記、遊記,以至外人所寫的有關香港草木蟲魚的著作,來充實自己在這方面的知識,在資料的引用和取捨方面都是有所根據,一點也不敢貿然下筆的。
可惜初版本書出版時,作者未曾有機會親自校閱,本來應該附有若干插圖的,也未及附入,這樣倏忽之間已經過了十多年,自己一直引以為歉。這次改由上海書局出版,承他們給我改訂的機會,將內容略作修正和刪改,並增加了一些新的材料,以便能配合時代的進展,同時更按照原定計劃,附入若干插圖,使本書能以新的面目與讀者相見。是為序。
一九七○年新春,作者
序‧新版《香港方物志》
這本《香港方物志》,是在十多年前,在偶然的機會下寫成的。從輯集成書到出版,這中間頗經過了一些周折,而且擱置了好幾年,因此排印出版以後,若不是無意中從報上見到廣告,作為作者的我,一直還不知道自己的書已經出版了。
十多年以來,本書還不會被人忘記,而且還繼續有新的讀者,這倒是作者深引以為自慰的,但他也明白這裏面的原因,主要的乃是由於有關香港史地知識的出版物,實在太缺乏了,尤其是關於方物的記載,在十多年前簡直是一片空白,因此我的這本小書,就無可避免的填補了這空虛。但我同時也知道...
目錄
出版說明
葉靈鳳生平簡介
一九五八年初版《香港方物志》的前記
序新版《香港方物志》
香港的香
舶寮洲的古物
英雄樹木棉
一月的野花
香港的哺乳類動物
香港的野馬騮
新蟬第一聲
夜雨剪春韭
后海灣的鷺鷥
青草池塘處處蛙
三月的野花
三月的樹
青竹蛇
四月的花與鳥
貓頭鷹
山狗和水獺
害蟲的天堂
從鱷魚談到爬蟲類
香港的茶花
山豬和箭豬
蠔和蠔田
藍鵲─香港最美麗的野鳥
香港蚊蟲的現在和過去
荔枝蟬,荔枝蟲
香港的馬騮和駱駝
海參的故事
西洋菜
香港的野鳥
呢喃雙燕
禾蟲和禾蟲癮
薑之種種
閩粵荔枝之爭
竹和筍
琵琶魚─魔鬼魚
香港的蝴蝶
朝生暮死的蜉蝣
毒蛇的鑑別
夏天的毒蛇
蛇王林看劏蛇
魚豬與豬魚
可炒可拆的香港蟹
南方的李
杜鵑鳥的疑案
再談杜鵑鳥
野百合花
香港的蜘蛛
相思─繡眼
魚蝦蟹鱟的鱟
黃麖
香港的杜鵑花
香港的百足
蠟嘴.竊脂
談香港的鴨
香港的狐貍
水母─白蚱
沙灘上的貝殼
街邊和水邊的蛤乸
白蘭.含笑
老榕樹
香港的麻鷹
枸杞和枸杞子
香港的野蘭
香港的龜與鱉
香港的大蝸牛
可怕的銀腳帶
大南蛇
緣木可求的海狗魚
蜆與虫雷
啄木鳥
香港的海鮮
穿山甲─香港動物界的冤獄
菩提樹.菩提紗
美人魚
大樹波羅
苦惡鳥的傳說
幼細的鐵線蛇
芋乸芋仔
薯仔和番薯
談外江鱷魚
紅嘴綠鸚哥
豬屎渣
比目─撻沙.龍脷
翡翠.魚郎
糯米包粟
行不得也哥哥
孔子家禽
海鏡─明瓦
香港的老虎
墨魚─烏賊
可怕的白蟻
「家婆打我!」
鬼鳥─蚊母鳥
古怪的海星
沙追
果子貍及其他
香港的鳳尾草和青苔
香港的核疫和鼠患
充滿鹹魚味的長洲
大埔的珠池
冰與雪
香港唯一的一部植物志
香港的「一歲貨聲」
香港的年糕
「年晚煎堆」
吊鐘─香港的新年花
牡丹花在香港
水仙花的傳奇
過年用的茶素
唐花薰貨
賀年的糖果和果盤
年宵花市
除夕雜碎
出版說明
葉靈鳳生平簡介
一九五八年初版《香港方物志》的前記
序新版《香港方物志》
香港的香
舶寮洲的古物
英雄樹木棉
一月的野花
香港的哺乳類動物
香港的野馬騮
新蟬第一聲
夜雨剪春韭
后海灣的鷺鷥
青草池塘處處蛙
三月的野花
三月的樹
青竹蛇
四月的花與鳥
貓頭鷹
山狗和水獺
害蟲的天堂
從鱷魚談到爬蟲類
香港的茶花
山豬和箭豬
蠔和蠔田
藍鵲─香港最美麗的野鳥
香港蚊蟲的現在和過去
荔枝蟬,荔枝蟲
香港的馬騮和駱駝
海參的故事
西洋菜
香港的野鳥
呢喃雙燕
禾蟲和禾蟲癮
薑之種種
閩粵荔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