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以民族學研究方法,將中國禮俗分析比較,作有體系之搜討,此於中國文化研究上又闢一新境界。全書共分六大主題:由中國禮俗之背景談起,著分別就婚姻、喪、祭、節序、古文物禮俗專論,是為中國文化探討之傑作。
本書特色
本書以民族學研究方法,將中國禮俗分析比較,作有體系之搜討,此於中國文化研究上又闢一新境界,可謂為中國文化探討之傑作。
作者簡介:
何聯奎(1903—1977年),字子星,留學法國巴黎大學,後赴英國倫敦從事民族學、社會學研究。1949年來臺,先後任行政院副秘書長、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著有《中國禮俗研究》、《民族文化研究》、《中國社會研究》、《臺灣風土志》、《何聯奎文集》等。
推薦序
何子星(聯奎)先生近以新著《中國禮俗研究》遠道見寄,並囑為之序。匆匆拜讀一過,深覺此一專論,體大思精,文理樸茂,東西交融,由博返約,誠為對中國文化探討之傑作。
概觀全書,內容共分七節,除導言與中國禮俗之背景外,對婚姻、喪禮、祭禮、節序、文物等禮俗,搜羅素材,如數家珍。期最重要者,厥惟以客觀態度,作歷史分析,折衷至當,尤堪欽佩。此書之出發點,以仁愛忠孝與科學技術為中心觀念;而對於倫理精神與科學精神之並行發展,亦再三注意。此外,凡關於道義世界、藝術世界之真諦,均已於各形禮俗中表而出之,實足以範世勵俗,振發起衰。第七節所論古文物禮俗與技藝之關係,指為商、周文化之特色,亦屬罕見。
默憶子星兄與余於「五四文化運動」前後,隨蔡孑民先師學習美學、民族學於北京大學。其後,子星兄留學於倫敦大學與巴黎大學,從馬凌諾斯基(B. Malinowiski)、傅谷納(P. Fauconnet)等民族學、社會學大師,研究有年。余則去美,前後三次,凡二十餘年,隨鮑亞士(F. Boas)、克魯伯(A. L. Kroeber)、杜威(J. Dewey)、克倫(H. Kallen)、桑戴克(L. Thorndike)、班思(H. E. Barnes)、吉廷史(F. H. Giddings)等老師宿儒,對於文化人類學、哲學、歷史學、社會學等。廣為涉獵,然自問博而寡要,未達知識整合之目的,面對故人,常以為憾。抗戰軍興之前數年,子星兄歸自歐洲,與余同執教於國立中央大學社會學系,獨以研究圖騰文化著稱,而有畬民圖騰文化實跡之發見,以證明此一文化具有世界普遍性。回憶前塵,恍同隔世。子星兄雖一度以摩頂放踵之精神,抱抗戰救國之大願,出而從政多年。然而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而不居,依然不失學人本色。近年,肆力於古文物之研求,寫成「從民族學觀點論古器物中之饕餮」專論,對於當代中西漢學家、考古學家、藝術史家經過數十年之探究,議論不決之問題,提一新理解,自有其獨到之見。即此專論,看似平凡,亦不失為學術之創作。現且更進一步,對於中國禮俗,以民族學研究方法,分析比較,作有體系之搜討,此於中國文化研究上又闢一新境界。
中國在商周時代,實為禮治之邦。禮之起源,與習俗同其久遠。英國泰勒(E.B.Tylor)在百年前對於文化或文明下一定義,謂:「從最廣之民族學意義言,文化為習俗演變而來,為文化特質之一,此當納入民族學或文化學研究範圍之內。然而,西方民族學家、文化人類學家、社會學家,雖注意民風(Folkway)、習俗(Morse)、風俗(Custom)、俗民文化(Folk culture)之研究,但摩根(L. H. Morgan)、泰勒以及其他學者,對於中國禮俗之自成進步之體系,反未做充分之注意。
子星兄指出:「禮俗為一種文化事象,有物質生活方面,有社會生活方面,有精神生活方面。人類之倫理道德觀念,亦莫部由此出發。文物制度在商周之開拓,更可以窺見古代科技之發展。」又指出:「禮是禮制、禮儀,具有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會制度與教育制度之涵義。禮因政治作用而建立,即為禮之政治功用。禮因促進人類文化之發展,即為禮之文化功用。禮能防人惡而導人善,即為禮之教育與倫理之功用。禮能融合社會之習慣,保持社會秩序,即為禮之社會功用。」周公作禮以治天下,進入禮治時代。禮則樹立封建制度、宗法制度與井田制度基礎。又提及周代傳下之三種典籍,一周禮、二儀禮、三禮記。此三者吾人深知周禮為典章制度之本,儀禮為動儀履行之則,禮記則闡釋禮之意義。以明禮與整部文化之關係。由此可見子星兄此一新著對於當代人類學、民族學、文化學與歷史學之真空,有重大之補充。
民國六十年十月,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曾假加州阿瑟拉瑪太平洋林園(Asilomar Pacific Grove)舉行中國社會之宗教與禮俗會議,有中、美、英、法、香港等地區大學教授與學人出席,提有許多論文,相互討論,可惜對中國禮俗未見有體系性、全面性、綜合性之表現與說明。今讀子星兄苦心孤詣之著作,彌覺其包含微視與巨視之觀察,與時人之片斷割裂者絕不相同。茲有數點認識,不妨提出,以供國人與政治學者之指正:
第一、盧騷(J. J. Roussau)嘗言:人類演進之方法有三:(一)由自然(Nature)到文化(Culture);(二)由獸性(Animality)到人性(Humanity);(三)由感情(Affectivity)到知識(Intellectuality)。其言,徵諸中國之禮俗而益信。易經賁卦彖辭云:「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查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子星兄認為:「宇宙間有人類必有俗,有俗必有禮,俗先於禮,禮本於俗。」又謂:「禮之來源,乃出於人類一種自然之表示,如叩頭跪拜,打恭作揖,後來變為政治之工具,所謂禮,國之柄也。」禮既為文化之特質,可見禮乃出於自然。此其一。人之初生,在邃古時代,從進化論觀之,尚未脫獸性。子星兄指出「節以明禮」,是以君子恭敬撙節,一切喪祭、節序、婚姻等禮俗,乃使人類由獸性昇華為人性之必要途徑。故中國文化,一經人性昇華之後,多講人道,少講物理。蓋中國向重人文,看重道理。而人道即為人所行之大道,而非獸類所行之獸道。此其二。人類基型之組織,乃為家族。中國禮制,特重家族倫理,夫敬婦愛,父慈子孝,兄和弟睦,肇源於婚禮。其後,乃由感情更進而為知性。子星兄指出商周之文物技術,見於青銅之禮器者,已備極發達。此亦證明禮俗是由感情進到知識。此其三。
第二、英名史家湯恩培(A. Toynbee)與英倫之羅馬俱樂部(Club of Rome)輓近相繼指出人類生存在生物之領域(Biosphere),一切天然物質,究有窮盡。人口幾何級數之增加,物質文化之無限擴展,究竟有其限度。倘無節制,久之終遭自然之反擊,而同歸於消滅。人口然,文化亦然。此種道理,老子早已知之,故云:「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聖人去甚,去泰,去奢」,而儒家制禮之用意,則以「禮」為之「節文」。西方人研究文化,多注意文化外面之現象。迄乎晚近,斯賓格勒(Spengler)、素羅金(Sorokin)等興起,始覺文化之意義、價值與規範之重要,謂自然科學之方法,不足以盡研究精神與倫理世界之能事。湯恩培與德日進(Teilard de Chardin)謂精神領域(Noasphere)(倫理、藝術、宗教、思想)之發揚,可大可久,與生物領域知有窮有盡者,究竟不同。子星兄言禮制以仁愛忠孝為出發點,而以「道」為最高境界,一切禮制不能離開「道」而存在。此一理論,正與湯恩培、德日進相類,可發人深省。所謂為天地立心,挽將倒之狂瀾,救現代文化之危機,其意義當在於此。
第三、英國科學家李約瑟(J. Needham)謂人類科技有其普遍性(Universality)與綿延性(Continuity)。其實,中國之禮俗,自有其普遍性。子星兄指出禮為人類行為之規則,亦為人類生活習慣之規範。所謂禮儀禮節便是。此即指明禮有其普遍性,全世界人類皆莫之能外。其次,中國禮俗,雖始於商周,或商周以前,但其綿延性,正如子星兄所指出:「自周以降,迄前清末葉,歷數千年,幾全受封建勢力支配,而家族社會,遂盤根錯節,幾不可動搖。」至宗法精神納之於制度,深入人心,積成習慣,舉凡中國人民自孩提以至老死,居家行事,無一不受宗法精神之支配。此種精神鎔合凝固,以鑄成中國家族社會之特性。由家族擴大而為宗族,由宗族擴展而為國族。」又云:「文物禮俗,由今思古,雖成陳跡,但其文化精神,可傳之於久遠,固有其歷史之價值。」此又足見禮俗綿延性之偉大。
抑前已言之,中國解釋禮制具有價值之典型著作,以禮記為最著。禮記中庸篇,提出「允執厥中」之中道法則,此不僅中華民族文化之法則,亦為文化學上之文化法則。以上所云社會文化之對立,正如孔子所謂「過猶不及」。孔子云:「道之不行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可見問禮於老聃之儒家開山老祖之孔子,對於中國禮俗,是求文質彬彬之中庸。至云「我無可無不可」,則為求可否之中庸。再進一步觀之,禮記禮運篇,有「大道之行也」之言。此處所謂大道,即為世界文化與人類可行之大道。由此可以推知中國禮俗,其最高目的,在建立大同世界。此點意思,在子星兄以道寓於禮俗之中,此其為道,亦即「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之道,以及「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的大同之道。
總而言之,中國數千年文化之傳統,有者為人本主義與理智主義。一方特重倫理道德,一方兼顧科學技術。前者,有老子之自然主義,孔孟之人本主義,墨子之兼愛主義,可資證明。後者,有豐富之考古資料,發達之石雕骨雕,有精美絕倫之銅器藝術銘文,以及其他之重要發明,更信而有據。凡此一切一切自可於禮俗文物中表而出之,本書已詳乎言之矣。過去一切習俗禮俗,其中有屬於「時代錯誤」者,如封建制度、等級制度、迷信習俗等等,因為經不起自然演化之甄檢,早已歸於淘汰沒落,有如落葉之遇秋風,一掃而不返。中國禮之核心,畢竟為倫理精神之所寄。今後中國文化問題乃至當代世界文化問題,歸結以言之,只為道德秩序與科技如何方能作適當之匯合。然而此中答案,吾人於本書中已可窺之其意義與梗概。世之讀是書者,在千載一時的新世紀之今日,可以興矣,可以興矣。
中華民國六十一年五月四日
黃文山序於九龍珠海書院中國文史言究所
何子星(聯奎)先生近以新著《中國禮俗研究》遠道見寄,並囑為之序。匆匆拜讀一過,深覺此一專論,體大思精,文理樸茂,東西交融,由博返約,誠為對中國文化探討之傑作。
概觀全書,內容共分七節,除導言與中國禮俗之背景外,對婚姻、喪禮、祭禮、節序、文物等禮俗,搜羅素材,如數家珍。期最重要者,厥惟以客觀態度,作歷史分析,折衷至當,尤堪欽佩。此書之出發點,以仁愛忠孝與科學技術為中心觀念;而對於倫理精神與科學精神之並行發展,亦再三注意。此外,凡關於道義世界、藝術世界之真諦,均已於各形禮俗中表而出之,實足以範世勵俗...
目錄
黃序
第一節 導言
第二節 中國禮俗之背景
第三節 婚姻禮俗
第四節 喪之禮俗
第五節 祭之禮俗
第六節 節序禮俗
第七節 古文物禮俗
第八節 參考書目
黃序
第一節 導言
第二節 中國禮俗之背景
第三節 婚姻禮俗
第四節 喪之禮俗
第五節 祭之禮俗
第六節 節序禮俗
第七節 古文物禮俗
第八節 參考書目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