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位頂尖建築師、54個築夢工程
橫跨七個富麗堂皇的年代,人類文明與美學的智慧藍圖在遠古時期,「建築」只是人類遮風擋雨的藏身處,
在現代,「建築」成了人類文明制高點的標的指標。
從磚瓦石柱到萬丈高樓、從古老神廟到科技建築
從古希臘到後現代、從西元前到二十一世紀
從帕德農神殿、聖彼得大教堂 到 艾菲爾鐵塔、雪梨歌劇院
54位頂尖建築師、54個築夢工程
橫跨七個富麗堂皇的年代,人類文明與美學的智慧藍圖
建築藝術 Architectural Art
見證了歷史、寫入了宗教、融會了風土民情
造就了劃時代的永恆藝術,更是人類文明的共同記憶。
建築師 Architect
來自古希臘語,古希臘人把建築師稱為Architecton,同時是「創造者」的意思。
在希臘人看來,建築是所有造型藝術的源頭,
而建築師不僅僅建造了建築本身,他們同時還為人們創造了美的典範。
建築大師の建築哲學:
建築界的畢加索
奧斯卡.尼梅耶 (Oscar Niemeyer):「建築需要夢想, 否則什麼都不會存在。」
美國建築界的教父
菲力普.強森 (Philip Cortelyou Johnson):「無聊, 是建築中唯一的錯誤。」
日本當代建築界第一人
丹下健三 (Kenzo Tange):「建築,應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
清水混凝土詩人
安藤忠雄 (Ando Tadao):「最好的建造是沒有屋頂的建築,那麼自然將會觸手可及。」
首位獲得普里茲克建築獎的女性建築師
薩哈.哈迪 (Zaha Hadid):「我不相信和諧。如果你旁邊有一堆屎,你會去效仿它,就因為你想跟它和諧嗎?」
作者簡介:
許汝紘
國立中央大學畢業,曾任震旦集團雜誌社總編輯、錦繡出版集團文庫出版公司總編輯兼行銷企劃部總監、雲門咖啡行銷總監,現任高談文化社長兼總編輯。曾出版「你不可不知道」音樂系列書籍、「你不可不知道」藝術系列書籍、「越古老越美好」人文系列書籍,及「用圖片說歷史」歷史系列書籍等等數十本暢銷作品。
章節試閱
米開蘭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
不同凡響的文藝復興全能巨匠
米開蘭基羅是技藝高超的畫家、雕刻家、建築師,一生都在展露他驚人的藝術才華。米開蘭基羅留下了許多不同種類的藝術珍品,他的創作對後世歐洲繪畫、雕刻以及建築的發展,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1475年3月6日米開蘭基羅生於義大利的小城卡普勒斯(Caprese),這裡距佛羅倫斯約40英里的路程。他的父親據說是高貴的卡諾薩伯爵家族的後裔,對星相很有研究,他從孩子出生時水星、金星、木星所呈現出的吉兆,認定這個孩子身上肯定有不同於一般人的神性。洛多維科的父母在佛羅倫斯近郊為他留下了一片房產,就把家搬回了佛羅倫斯。
米開蘭基羅家的周圍住了許多石匠,他的奶媽就是一位石匠的妻子,這一點或許和之後米開蘭基羅在雕刻方面的傑出成績,有著某種關聯,在一個朋友誇讚他的雕刻技藝時,他就曾開玩笑地說:「我的那一點點才能,實在算不了什麼,就像我在吸吮奶媽的奶水時,就已經拿起了鑿刀和錘子,開始雕琢人物形象一樣,是這兒適宜的空氣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6歲時米開蘭基羅的母親就去世了。洛多維科有五個孩子,全部都是男孩,米開蘭基羅排行第二,母親過世之後,波納羅蒂家族就成了一個只有男性的家庭。米開蘭基羅在一個充滿陽剛氣息的家庭裡長大,性格既剛烈又孤僻,這或許也是他日後以壯美男性身軀為主要表現題材的創作風格。
父親希望米開蘭基羅學習拉丁文,以便將來躋身上流社會,但他卻將自己的熱情,全都用在他喜愛的繪畫上,拉丁文成績一塌糊塗。父親最後只好安慰自己,認同繪畫也可以出人頭地。米開蘭基羅13歲時,父親終於讓他正式向名畫家吉蘭達約(Domenico Ghirlandajo)學習繪畫。隨著年齡的增長,米開蘭基羅的繪畫技巧也飛躍地進步,他不僅很快超過了自己的同學,甚至還敢於修改自己老師的作品。在老師的推薦下,米開蘭基羅轉入佛羅倫斯最高統治者羅倫佐‧麥第奇所開設的藝術學校,開始學習雕刻。羅倫佐是一位著名的藝術保護人,在他的花園裡收藏著許多古代希臘、羅馬的藝術品,學校的老師就是用現場這些古老的雕塑作品來為學生們上課。
米開蘭基羅的才華很快就被羅倫佐發現,羅倫佐和這位天才少年的父親波多維科懇談,希望能將米開蘭基羅當成自己的孩子來培養,得到波多維科的首肯。羅倫佐便讓米開蘭基羅住在自己的宮廷裡,每月給他薪俸,一直持續到1492年羅倫佐過世為止。
在麥第奇家族的這段生活,對米開蘭基羅的成長非常重要。出身貧寒的他,有機會親眼目睹佛羅倫斯王公貴族富華奢靡的生活,上流社會的藝術氛圍,和思維相對自由的狀態,開拓了他的眼界。但他無法忍受貴族子弟和婦人們的粗淺庸俗,也看不慣他們放蕩的行為舉止,但優裕的他們所表現出的優裕、自信和自由,給年輕敏感的米開蘭基羅很大的啟發。米開蘭基羅臨摹複製了許多古代珍貴的雕塑作品,使自己的雕刻技巧更加精湛。羅倫佐去世之後,統治佛羅倫斯的麥第奇家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機,麥第奇家族的繼任者不久之後就遭到驅逐。米開蘭基羅輾轉到了波倫亞,一年多之後又返回佛羅倫斯。
1496年,21歲的米開蘭基羅來到了羅馬。一開始他沒有找到像樣的工作機會。23歲時,他負責建造聖彼得大教堂的聖母和基督像。在「哀悼基督」這個雕塑作品中,米開蘭基羅有意識地淡化了這題材的悲劇性,作品充滿了古典式的優雅明晰風格,成年的兒子躺在年輕母親的膝蓋上,這樣的構思令當時的人們耳目一新,羅馬為之震動。眾人紛紛猜測這個雕塑的作者,結果後來以訛傳訛,作者竟被誤為是另一名雕塑家,米開蘭基羅不高興地在聖母的衣帶上刻上了自己的姓名,這是他唯一一次在作品上留名。
「哀悼基督」讓米開蘭基羅名聲大噪,1501年,他帶著榮耀返回了故鄉佛羅倫斯。在家鄉他創作了更為有名的雕塑作品「大衛像」。這座雕塑高550公分,描述的是大衛在打敗巨人哥利亞(Goliath)之前緊張一瞬間的情景。大衛的臉個性鮮明,充滿憤怒,目光直視敵人,左手緊握著投石器,顯示出了無窮的力量和信心。佛羅倫斯人認為大衛像有英勇鬥爭、保衛自由的涵義,於1504年將其豎立在市政廳前。
1504年,教皇朱理二世將29歲的米開蘭基羅從佛羅倫斯召回羅馬,委託他為自己建造陵墓。教皇非常滿意他的設計,決定為自己在正要重建的聖彼得大教堂裡面,選一個更合適陵墓的位置。但這個案子過於引人矚目,許多同業不斷地向教皇進言,稱米開蘭基羅的風格不適合用來建造大教堂和陵墓。教皇最後把這個任務交由布拉曼帖執行。
1508年,教皇朱理二世委託米開蘭基羅為西斯汀教堂的拱頂繪畫。米開蘭基羅將天花板上的壁畫擴展到整個四壁,在500多平方公尺的面積上,完成了以聖經故事為原型的「創世紀」、「上帝創造亞當」、「大洪水」等九幅巨型壁畫。米開蘭基羅將建築變成壁畫的一部分,成功地將之融為一體。這個作品花了米開蘭基羅整整四年,才大功告成。
米開蘭基羅於1516年被新教皇——麥第奇家族的列奧十世召回佛羅倫斯,以四年的時間為聖羅倫佐教堂設計主要立面,上面有大量的裝飾性雕塑。最初米開蘭基羅試圖將雕塑和建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但最終還是放棄了。1520年米開蘭基羅為聖羅倫佐教堂的聖器收藏室建造喪禮祈禱堂,實踐了將雕塑與建築結合的理想。
1523年,米開蘭基羅在聖羅倫佐教堂的另一側的庭院,開始興建勞倫圖書館(Laurentian Library)。圖書館的前廳約有100平方公尺,正中是一座華麗的大理石階梯,階梯的形體變化豐富,兼具實用與美觀。中世紀時的樓梯,一般設置在建築物隱蔽的角落,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樓梯的裝飾效果才被發掘出來,米開蘭基羅設計的勞倫圖書館,成為建築藝術中將樓梯作為裝飾元素的先驅。
在同一時期,米開蘭基羅設計了麥第奇家族的陵墓,這個家族陵墓具有禮拜堂和陵墓的雙重功能,他對設計非常投入,經常將幾近完成的方案推翻重做。與別的陵墓不同,米開蘭基羅採用了建築外立面的處理手法,來裝飾這座陵墓的內部空間。在陵墓的小禮拜堂中,他廣泛應用壁柱、龕室、山花和線腳等裝飾手法,使室內的牆壁有著較大的起伏。米開蘭基羅也為這座陵墓製作了幾尊著名的雕像,其中最著名的是位於朱利安諾•麥第奇公爵陵墓前的一對男女人體雕像「晝」與「夜」,和羅倫佐•麥第奇公爵陵墓前的一對男女人體雕像「暮」與「晨」。這是脫胎於古代河神的四件象徵性雕塑,形體和姿勢都栩栩如生,表現出思想的苦悶和掙扎等主題。
米開蘭基羅在佛羅倫斯的工作並非一帆風順,政治上的變故,使麥第奇家族陵墓的建造工作幾經波折。佛羅倫斯共和國建立之後,米開蘭基羅捐款以示支持,在共和國遭受圍攻時,他以自己的工程才能,勇敢地對抗敵人。佛羅倫斯共和國陷落後,他的處境非常危險,還好教皇非常欣賞他的藝術才華,不僅原諒了他,並要他為自己工作。
教皇保羅三世委託米開蘭基羅為西斯汀教堂的另一面牆壁繪製壁畫,這就是非常著名的《最後的審判》。在壁畫完成了將近四分之三時,保羅教皇前來觀看,隨行人員中有一位不懂藝術而又非常古板的司禮大臣,當問到他對這幅壁畫有何看法時,他回答說:「在一個神聖的地方,怎麼能有這麼多赤身裸體的人?這樣的畫放在酒店或其他地方還差不多。」米開蘭基羅聽了之後被激怒了,他記住這位司禮大臣的相貌,在教皇離開之後,就把他「畫」進了地獄,讓一條兇猛的大蛇纏住他的雙腿。司禮大臣知道後,請求教皇讓米開蘭基羅將他在地獄的形象抹去,但是無濟於事,「他」被永遠地留在了地獄中。1542年這幅壁畫終於完成,耗費了米開蘭基羅八年的時間。
1546年,聖彼得大教堂的首席建築師小桑迦洛(Antonio da Sangallo the Younger)去世,使這個工程停頓了下來。其實米開蘭基羅對聖彼得大教堂的設計非常不滿意,但他那時正忙於創作「最後的審判」,沒時間去過問這件事。接替小桑迦洛的朱利奧•羅馬諾過了幾個星期也去世了,這時羅馬尚在世的傑出建築師只有米開蘭基羅。不過米開蘭基羅這時已高齡72歲,不是很願意接手這份工作,但最後還是勉強接受了,他聲稱這是為了上帝的榮耀而工作,不願意支領任何酬金。
米開蘭基羅得到教皇的允許,有權更動大教堂的方案,但米開蘭基羅盡可能地遵從了他的老對手布拉曼帖的設計。他在一封信中寫道:「沒有人能夠否認,布拉曼帖是自古以來對建築學最為精熟的人之一。他遺留給我們的最早的聖彼得大教堂設計方案,清晰簡潔,富有啟發性,在不損害建築的任何基礎,再加以分解組合的曠世之作。任何人脫離了布拉曼帖的這一體系,都違背了建築的真諦。」
米開蘭基羅很快就作出模型,且繼續遵循了布拉曼帖的集中式構圖方案,以超乎想像的簡潔,恰當地解決了大教堂的結構問題。他將教堂的整體面積適當減少,將承重的外牆靠近裡面的柱墩,使整個工程進度更快,在費用方面也更節省。
他師法小聖堂的圓頂,為聖彼得大教堂製作了一個圓頂模型,圓頂下面的鼓座比布拉曼帖原有的設計要高出許多,這樣可使上部的圓頂顯得更加高大飽滿。他還將布拉曼帖原來設計的圓形改為橢圓形,並將其結構分為內外兩層。到1564年米開蘭基羅逝世的時候,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已接近完工。最後由其他兩位建築師依照他的模型,在1590年將大教堂的圓頂完成。
米開蘭基羅生前還設計了羅馬的卡比多廣場(Piazza Campidoglio)。他依據卡比多山丘的地勢,運用台階將廣場的各個部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廣場的三面都有建築,而正前方卻完全敞開,這與古羅馬和中世紀時的廣場迥異其趣。米開蘭基羅改建了周圍的建築,在它們的立面上運用巨柱式的結構,使建築更加雄偉。廣場正中豎立一尊鑄造於西元二世紀時期古羅馬的騎馬青銅像,大台階前是尼羅河神和泰伯河神的雕像(這兩條河是羅馬城的象徵)。
米開蘭基羅終生未娶,關於他早年的感情生活,記載不多。晚年時他遇到了一位擅長寫詩的守寡女性,但這時他已經60多歲了。他們的柏拉圖式愛情一直持續到這個女人去世為止。年老的米開蘭基羅一直在為羅馬的各種建築中操勞。他的身體越來越虛弱,周圍的友人開始注意保存他的各種草圖和作品,他的侄子也在他身邊照顧他,1564年2月17日他平靜地離開了人世。朋友和他的侄子將米開蘭基羅的遺體偷偷地從羅馬運回佛羅倫斯,家鄉的人們莊嚴隆重地將他安葬在聖克羅切教堂(Santa Croce),辛勞一生的藝術家終於在自己的家鄉,得到了永恆的安眠。
米開蘭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
不同凡響的文藝復興全能巨匠
米開蘭基羅是技藝高超的畫家、雕刻家、建築師,一生都在展露他驚人的藝術才華。米開蘭基羅留下了許多不同種類的藝術珍品,他的創作對後世歐洲繪畫、雕刻以及建築的發展,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1475年3月6日米開蘭基羅生於義大利的小城卡普勒斯(Caprese),這裡距佛羅倫斯約40英里的路程。他的父親據說是高貴的卡諾薩伯爵家族的後裔,對星相很有研究,他從孩子出生時水星、金星、木星所呈現出的吉兆,認定這個孩子身上肯定有不同於一般人的神性。...
作者序
出版序
建築是藝術發展的搖籃
如果說建築是一部由石頭寫成的歷史,那麼建築師就是這部恢宏巨著的書寫者。
在遠古時期,所謂的「建築」只是人類遮風擋雨的藏身處,當時人類處在「穴居」、「巢居」的時代,嚴格定義來講,不算有人工建築,當然更不會有所謂的「建築師」。
關於專門建築師出現的早期紀錄,出現在兩河流域。隨著生產和文化的發展,這裡的統治者出於現實享樂和宗教祭祀的需求,開始不遺餘力地進行宮殿和神廟的建設。
這些貴族們不僅僅是工匠勞工的督促者,他們自己也往往會參與設計,並進行實地的指導,這些行為使他們無意中扮演了「建築師」的角色。在許多歷史遺跡石刻中,我可以看到公元前30世紀左右,拉迦什國王頭頂著一籃磚頭參加神廟奠基儀式的場景,而公元前23世紀時拉迦什國王古蒂埃的雕像,就是一個膝蓋上放著建築圖的建築師。
在古巴比倫王國的漢摩拉比法典中有明確的規定︰建築師有權在建築活動中取得規定的報酬,但如果他建造的房屋坍塌壓死房屋主人,那建築師本人就得抵命;如果壓死的是房主的兒子,那建築師就得賠上自己兒子的性命。這段文字說明,建築活動在當時人們生活中,佔有極為重要的份量。
我們在這本書中主要討論的是西方世界的建築和建築師。作為西方文化的搖籃,古希臘光輝燦爛的建築藝術同樣是西方建築的直接源流,今天西方語言中的建築師architect一詞,就是來自古希臘語,古希臘人把建築師稱為architecton。它在希臘語中同時還有「創造者」的意思。在希臘人看來,建築是所有造型藝術的源頭,建築師不僅僅建造了建築本身,他們同時還為人們創造了美的典範。
無論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建築師都是在人類的營造活動相當發達之後才出現的。有鑒於此,我們編選了西方各個歷史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師,介紹他們的人生歷程和主要建築成就,並配以精美的圖片,讓人們確切地瞭解建築師們的真實故事。當然,我們還希望能夠在對建築師的描述中,向人們呈現出西方建築歷史的發展脈絡,使讀者了解建築風格的傳承與轉變,更可以從中看見人類如何實現夢想、創造奇蹟。
華滋出版總編輯
許汝紘
出版序
建築是藝術發展的搖籃
如果說建築是一部由石頭寫成的歷史,那麼建築師就是這部恢宏巨著的書寫者。
在遠古時期,所謂的「建築」只是人類遮風擋雨的藏身處,當時人類處在「穴居」、「巢居」的時代,嚴格定義來講,不算有人工建築,當然更不會有所謂的「建築師」。
關於專門建築師出現的早期紀錄,出現在兩河流域。隨著生產和文化的發展,這裡的統治者出於現實享樂和宗教祭祀的需求,開始不遺餘力地進行宮殿和神廟的建設。
這些貴族們不僅僅是工匠勞工的督促者,他們自己也往往會參與設計,並進行實地的指導,這些行為使他們...
目錄
出版序
第一章 永恆的希臘謬思
卡利克拉特
伊克蒂諾
穆尼西克拉
皮泰歐
維特魯威
喬托
第二章 文藝復興百花齊放
布魯內萊斯基
阿伯提
布拉曼帖
米開蘭基羅
桑索維諾
帕拉迪歐
艾雷拉
英尼格‧瓊斯
第三章 壯盛巴洛克與精緻洛可可
貝爾尼尼
波羅米尼
瓜里尼
諾伊曼
第四章 古典主義經典再臨
勒沃
雷恩
孟薩
第五章 新古典的優雅簡樸
范布勒
加布里埃爾
布朗
錢伯斯
布雷
羅伯特‧亞當
勒杜
丹斯
湯瑪斯
托恩
第六章 現代主義的簡單與不簡單
艾菲爾
華格納
高第
貝拉赫
蘇利文
萊特
魯斯
格羅佩斯
密斯
科比意
第七章 重層的後現代
路易‧卡恩
菲力普‧強森
奧斯卡‧尼梅耶
丹下健三
貝聿銘
約翰‧烏戎
詹姆斯‧史特林
法蘭克‧蓋瑞
理查‧麥爾
漢斯‧豪萊
霍朗明
安藤忠雄
薩哈‧哈迪
出版序
第一章 永恆的希臘謬思
卡利克拉特
伊克蒂諾
穆尼西克拉
皮泰歐
維特魯威
喬托
第二章 文藝復興百花齊放
布魯內萊斯基
阿伯提
布拉曼帖
米開蘭基羅
桑索維諾
帕拉迪歐
艾雷拉
英尼格‧瓊斯
第三章 壯盛巴洛克與精緻洛可可
貝爾尼尼
波羅米尼
瓜里尼
諾伊曼
第四章 古典主義經典再臨
勒沃
雷恩
孟薩
第五章 新古典的優雅簡樸
范布勒
加布里埃爾
布朗
錢伯斯
布雷
羅伯特‧亞當
勒杜
丹斯
湯瑪斯
托恩
第六章 現代主義的簡單與不簡單
艾菲爾
華格納
高第
貝拉赫
蘇利文
萊特
魯...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