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人生五種財富侯文詠王浩一猶太商法碳水循環東京日日季暢銷5折起謝謝你留下來陪我匡靈秀三浦紫苑我討厭貓莊子在車上陳澄波黎智英達賴喇嘛透納特展讀冊選讀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儒家與康德(增訂版)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李明輝

評價
2收藏
44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79 NT$ 331 NT$ 420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9月1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購買電子書(固定版型)
65 273
購買電子書(流動版型)
65 273
其他二手價
49 206
圖書館借閱
最多人搭配購買
  • 原價:NT$800
  • 組合價:75NT$600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9月10日 更多選擇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儒家是中國文化與哲學的主流,康德則建立了西方哲學第一個自律倫理學系統,兩者都有深刻而完整的內涵,深遠地影響了東、西方社會,至今力猶未逮。
中國傳統文化以實踐哲學為主,不長理論,西方哲學則以理論見長,實踐哲學欠缺獨立的地位,尤其是道德哲學,直到康德提出「自律」的原則,建立自律倫理學,才扭轉了情勢。康德對西方倫理學思考所造成的這種根本轉向,被稱為「哥白尼式的革命」,因而與儒家思想間形成本質上的關聯。康德從人所共有的道德意識出發說明道德的本質,儒家則主張聖人之道本乎人心,仁義道德不離人倫日用。東西方聖哲的思想,就在人最根本的道德基礎上,如電光石火般地交會,碰撞出絢麗的火花。
《儒家與康德》(增訂版)以論自律道德為主要論述的切入點,嘗試闡明康德的「自律」觀念並探討儒家孟子的自律倫理學,比較康德的「幸福」概念與儒家的義利之辯。本書自初版以來,已超過四分之一世紀,在學界引發了不少討論與爭辯。「儒家與康德」這兩項跨文化的主題迄今依然是中外學界的熱門議題,值得繼續開發。
新版除原有的五篇精彩論文,又收錄作者兩篇論文:〈從康德的實踐哲學論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及〈從康德的「道德宗教」論儒家的宗教性〉,並全面更新引用資料、修訂標題與文字,以便於讀者的閱讀與引用。

延伸閱讀
《道德底形上學》,康德著,李明輝譯注
《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增訂版),康德著,李明輝譯注
《一切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行上學之序論》,康德著,李明輝譯注
《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康德著,李明輝譯注
《通靈者之夢》,康德著,李明輝譯注
《孟子重探》,李明輝

作者簡介:

李明輝
原籍臺灣屏東,1953年出生於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及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其後獲得「德國學術交流服務處」(DAAD)獎學金,赴德國波昂大學進修,於1986年獲得該校哲學博士。曾擔任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客座副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廣州)中山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目前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合聘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合聘教授。曾編輯《李春生著作集》(五冊)、《徐復觀雜文補編》(六冊)。主要著作有《儒家與康德》、《儒學與現代意識》、《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康德倫理學發展中的道德情感問題》(德文)、《儒家思想在現代中國》(德文)、《孟子重探》、《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儒家人文主義:跨文化的脈絡》(德文)、《儒學:其根源與全球意義》(英文),譯作有H. M. Baumgartner的《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導讀》、康德的《通靈者之夢》、《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未來形上學之序論》及《道德底形上學》。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