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華文壇資深評論家、詩人溫任平,鎔鑄多年創作經驗與研究精華,冶煉出現代詩各種觀察的「武林祕笈」!
本論集是作者溫任平融合多年創作與研究精華而成的現代詩「武林祕笈」──
以【第一輯:靜中聽雷】、【第二輯:快步長廊】、【第三輯:專題演講與序文】三大輯精彩內容,
讓有志於詩的讀者,從中得到些許啟示,些許感悟!
本論集收錄長短論文76篇,不討論一般熟知的比喻、意象、形象化、典型化等技巧,而是提供寫詩所需的方方面面的知識:技術層面、意義層面、語言學方面,與人文背景方面。論理旁徵博引,從班雅明、巴特、德里達、維根斯坦、布萊希特到隨興禪機、自動語言、達達主義、佛偈公案亦多涉及。
「我一生從事詩教就不是自己在『爽』,而能多少發揮惠澤眾生的意義。 與大家一樣,我們期許自己寫出更好的作品,讓白話新詩進入現代的盛唐。」──溫任平〈自序〉
作者簡介:
溫任平
馬來西亞天狼星詩社社長。曾任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研究主任,大馬華人文化協會語文文學組主任,推廣現代文學甚力。曾於1981年與音樂家陳徽崇策劃國內第一張現代詩曲的唱片與卡帶《驚喜的星光》。著有詩集:《無弦琴》、《流放是一種傷》、《眾生的神》、《扇形地帶》(華巫雙語)、《戴著帽子思想》;散文集《風雨飄搖的路》、《黃皮膚的月亮》;評論集:《人間煙火》、《精緻的鼎》、《文學觀察》、《文學‧教育‧文化》、《文化人的心事》、《靜中聽雷》與《馬華文學板塊觀察》;《大馬詩選》、《眾聲喧嘩──天狼星詩作精選》、《天狼星科幻詩選》、《天狼星詩選:二零一八盛宴》主編、《馬華當代文學選》總編纂。作品被收錄《馬華當代文學大系》(1965-1996年)詩、散文、評論之部,詩與散文多篇被選入國中、獨中華文課本。詩論〈電影技巧在中國現代詩的運用〉收入臺灣出版的文學大系,成為臺灣現代詩理論的一部份,是臺灣多間大學中文系的教材。溫任平的詩有英文與馬來文譯本,多首詩作被譜寫成曲。2010年獲頒第六屆大馬華人文化獎。
章節試閱
【8】文字諧音與文學感性
年前與傅興漢被困某大廈電梯,開始大家都有些焦急。按了紅掣,警鈴響了,拯救的人卻遲遲未至,為了使氣氛輕鬆些,我對興漢說:「看來我們只好在這兒坐以待斃了。」興漢眼珠一轉,笑著回答:「老師說的坐以待斃很有意思,但是與其坐以待斃,何妨做以待斃,起碼證明我們曾經努力奮鬥過。」話說完了,他真的從褲袋裡掏出鑰匙還找了較粗的一支作勢要撬電梯鐵門。我知道興漢對文字的諧音變體最為留意,便說:「撬門我不會,坐以待幣我倒能。」興漢仍一秉他的實幹主義作風:「坐以待幣勝算不高,還是做以待幣,機會多些。」話才說完,大家都忍俊不住笑出聲來。
一句簡單的成語用諧音法可以派生出四個變體,玩的當然是文字遊戲。中文乃單音語文(monosyllabic language),多的是同音異義字,就說「音」字吧,便有英、嬰、鷹、鸚、英、殷、櫻……多個聲韻相同的單字,這提供了語言衍異的「捷徑」,但捷徑究非正途,偶一為之,得其諧趣,讓平板膚淺的廣告文案活潑鬼馬,使日常談話生動佻皮。
不過語言要衍變、發展、自我豐富,不能光靠慣用語的「類同變異」(mutation),還須另覓其他可循途徑。就我看,媒體工作者與作家在這方面的貢獻良多,彼此取徑雖不盡相同,力圖提高語言的表述效應的意願則一。
媒體工作者是記者、編輯,他們筆下的新聞報導,限於篇幅,必須言簡意駭,為了吸引讀者,更須生動活潑。新的社會現象往往需要新的詞匯、獨特的表達方式才能描劃交代清楚。過去不曾用過的詞,像「盲點」、「誤區」、「內爆」、「消音」、「軟著陸」、「硬著陸」、「隨機性」、「能見度」……見報率日愈頻仍,寖寖然已成為漢語的一部分。「反思」一詞大概是「反省思考」的簡化,這個詞在八十年代,尤其是六四運動後成為流行的文化詞匯。「娛訊」是「娛樂資訊」的簡稱。無獨有偶,英文媒體也把information和entertainment截頭去尾另組infortainment這個新詞。
從片語的文字組構來看,利用詞性變化、人格化、形象化、諧趣化,並結合當前大眾文化的共有知識演變出來的各種陳述形態, 可謂洋洋大觀,或許我們可從一些新聞標題窺見端倪。像〈容易受傷的美國政壇〉不僅人格化、形象化,而且還用上了王靖雯(王菲)成名曲〈容易受傷的女人〉的典故。二零零一年中國申辦奧運成功,這消息對中國經濟是個積極因素,但這並不能保證臺海七年內不爆發武裝沖突,新聞報導用的標題是:〈經濟「偉哥」非軍事保險套〉,題目詼諧有趣,增強了文章的磁吸力。
二零零二年小泉的改革計劃未見成效,時事報導用的題目是〈改革樓梯響/復蘇未見來〉,顯然是「但聞樓梯響/未見人下來」的變奏。二零零二年七月中國名演員劉曉慶涉嫌逃稅,被拘拿囚禁於秦城監獄,邱立本先生用的標題是〈秦城影后與稅稅平安〉。「稅稅平安」是「歲歲平安」的諧音變體。諧音衍異用得恰當,與事件情境相呼應,每有奇趣。邱先生的社論末節下筆愈見神采:
秦城的生活是一種等待,也是一種歷煉。……她還未走出清宮和稅務的迷宮。一代天驕,欲與稅吏試比高。她驀然回首,聽到小李子就在燈火闌珊處,高喊一聲:『稅稅平安』。
「一代天驕,欲與稅吏試比高」戲擬毛澤東詞,「暮然回首……在燈火闌珊處」把〈青玉案〉拆開,中間插播一段過門,清宮與太監,在毛澤東幢幢身影籠罩下愈見歷史的詭秘。「聽到小李子……高喊一聲」甚且蕩漾著《走向共和》的回響。
台灣《中國時報》對二零零一年的台灣政局有篇評論,文章中規中矩,嚴謹有度,寫到後面,作者的知性關防漸鬆,得心應手,想像愈見靈活,竟然把現實與連續劇、時尚偶像,也就是大眾文化環環相扣在一起:
連迷稀疏,宋迷已老;當宋楚瑜站臺叨念著《大宅門》連續劇的劇情和台詞時,馬英九卻成為年輕人心目中的「哈利波特」的最佳代表。
寫時事、政治評論寫到這階次,僅憑一支報導翔實的記錄之筆是不夠應付的,文學感性在這兒發揮了它的渲染、提色的作用。甚麼是文學感性?且讀下面董橋〈星期天不按鈕〉的一段文字:
朱麗葉住在二十五層高樓上,這世界不再有羅密歐了;耶穌把頭發剪得很短,穿著全套法國名家設計的西裝跑去給一家電腦代理商主持開張剪綵儀式;狄更斯聖誕故事裡的守財奴突然翻出床底下的錢箱,把一捆捆好大面額的鈔票全捐給國防部去發展軍費……
董橋寫的是「人類文化中的閑情逸興都給按鈕機器按死了」的都市情境,想像恣肆詭奇近乎荒誕不經,而荒誕不經不正是後現代情境的寫照嗎?
文學的感性對文學來說是常態,作家/詩人無文學感性,與木匠技工無異;對記者或時事評論家而言,文學感性是個優勢,唯時事報導重實況記述,栩栩如生固可,天馬行空就不免流於浮誇。
新聞報導從標題到行文借助文學想像力,藉此跳出呆板平面甚至無趣的實錄,讓讀者眼睛吃冰淇淋,腦細胞洗個熱桑拿。莫言的《豐乳肥臀》並非黃色小說,卻以駭俗的書名,飽滿的意象挑逗眾人的閱讀慾望。時事報導寫日本金融大臣竹中平藏提出二零零四年國內主要銀行必須把不良債權總額減半,用的標題是「日金融大臣/摸老虎屁股」,金融界而成了老虎屁股,用的不僅是「尾大不掉」的間接典故,也是莫言的肥臀意象,那是文學的天使輕觸(angelic touch)。竹中宣佈決策後,二零零二年九到十月,期間東京股市連續數周劇跌至十九年來的最低水準,老虎屁股真是摸不得的。
時事報導加上一些文學想像,既可提高新聞素質,又能開啟讀者的感性脈動。刊載於《泰晤士報》、《紐約時報》等權威媒體的評論文章每每能言志兼及抒情,批評時政又能重視藝文的敷陳,為識者贊譽,足證中文媒體報導加強其文學品質「吾道不孤」。應該附筆一提的是,除了特別標明出處的例外,前面的新聞標題均引自《亞洲週刊》。
至於諧音字可能造成的語言衍變,其實可以盤旋、創造的空間很大,已經在開拓中了但可以拓展得更寬廣。高大鵬教授的「死亡無須設計,只要放棄」,因行內韻而發出箴言式的音色美聽;張曉卿先生的二零零三年新年感言《從寧靜革命到心理轉型》,標題裡頭的「靜」、「命」、「型」諧音共鳴,凸出了文句內涵迂緩曲折的指意;已故林語堂的《胡適與辜鴻銘》一文首句,即謂「前天由歐洲回來,事也煩,人也懶,天氣也暖,不想寫文章。」煩、懶、暖、章一連串的尾韻把作者的慵倦閑散都寫活了。信手拈來這些例子,是讓不知我者,瞭解我在批評同音異義的濫用時,其實並不那麼反對諧音―包括諧音衍異―的種種語言優勢。
2003年10月5日
------------------------------------------
【43】現代詩的危機: 意象生鏽、語言老化
我每天在網上讀三十到五十首現代詩,算它四十首好了,十天便得細讀四百首詩作,一個月至少要讀一千首詩,點評其中十分之一的佳作。吾樂此而不疲,說不出根由。我在一九五九年在國內發表第一首詩(夠老),是大馬唯一漢語詩社的社長(職責),這份「義工」我問自己,我不做誰來做呢?
這份差事使我愈來愈瞭解當前詩壇的問題。現代詩似乎朝著4R的死衚衕走去,令人感到沮喪。4R是recycle,re-condition,re-package,reproduce。recycle是循環再生、re-condition是修復,re-package是重新包裝,reproduce是重新製作、製造。
在網絡寫詩的人,就某個意義而言,他們都是可敬的,他們比在網上貼垃圾的人可敬。就詩論詩,來自新馬港臺歐美的許多漢語詩表現水準參差不一,而弱點與弊端卻大致雷同。許多作品裡沿用的語言、意象與佈局都有換湯不換藥的現象。有經驗的詩人,他們在技術上翻新出奇,細心的人亦不難洞悉他們作品的空虛。
詹宏志在《兩種文學心靈》一書提到海耶克(H.A. Hayek)的論文〈兩種心靈〉,詹宏志據此引申「意見型」與「感受型」的兩種文學心靈。我對兩種文學心靈的看法是:一)因情造文,二)因文造情。不平則鳴,有感而發都是「因情造文」;為了寫作(寫詩)而硬湊出來的作品,均為「因文造情」。
網絡瀏覽的速率快,一首詩或一篇散文掛貼在網上,除非特殊情況,否則無需二十四小時,問津者已寥寥無幾。
詩作者只好努力再寫,以配合網路的文學消費,與作品折舊的速率。詩人哪來那麼多東西寫?只好從自己內在的庫存裡搬出舊貨來「復新」,下意識的改頭換面(re-condition),上意識的舊瓶裝新酒(re-package)。七十巴仙的詩作,都是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說的:「機械式復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因情造文的後果是急就章,抄襲自己,往別人的詩偷句。
像我這種「專業讀詩人」,只要讀前面幾行,就知道對方要表達什麼了。太陽底下本無新事,除了科技不斷翻新出奇,科幻可以愈寫愈匪夷所思外,人都離不開七情六慾與生離死別。
唐詩多風,宋詞多雨,現代詩兮則風雨交加。邇來讀現代詩有一種想哭的衝動,怎麼來來去去都是陽光月亮長窗走廊河岸陋巷霜雪海洋淚水河流幻象船上流浪?意象生鏽,語言詞窮。風花雪月的意象語不是不可用,太密集了,幾乎每首詩都是程咬金的三十六道板斧,予人強烈的技窮之感。
建議詩作者回去翻閱十年前到三十年的舊作,如果你今日寫的詩還比不上少作,對不起,我找不到話安慰你。如果你今日寫的詩充斥八十、九十年代用了又用的生鏽意象,我要告訴你:你退步了。如果你用的詩語言,還是過去那個老現代調調(the old modern tone),連詞彙也順手拈來,我要說:你不長進。
不必畏懼「後現代」,「後現代」詩人的花招百出,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台灣九十年代的後現代詩,可以從六十年代的羊令野、丁雄泉、管管、商禽……找到他們的前輩。在後殖民時期,在新殖民時代,生存空間壓縮,生存條件惡劣,「後現代」能「後」到哪裡去?為什麼要怕「後現代」?
對我而言,「後現代」讓意象變異,讓語言衍異,讓已經定勢了的詩出現轉機與生機。借力使力,是時候了。
2017年3月8日
【8】文字諧音與文學感性
年前與傅興漢被困某大廈電梯,開始大家都有些焦急。按了紅掣,警鈴響了,拯救的人卻遲遲未至,為了使氣氛輕鬆些,我對興漢說:「看來我們只好在這兒坐以待斃了。」興漢眼珠一轉,笑著回答:「老師說的坐以待斃很有意思,但是與其坐以待斃,何妨做以待斃,起碼證明我們曾經努力奮鬥過。」話說完了,他真的從褲袋裡掏出鑰匙還找了較粗的一支作勢要撬電梯鐵門。我知道興漢對文字的諧音變體最為留意,便說:「撬門我不會,坐以待幣我倒能。」興漢仍一秉他的實幹主義作風:「坐以待幣勝算不高,還是做以待幣,機會多...
作者序
我在星洲日報寫了十年的專欄《靜中聽雷》,從一九九九年到二零零三年的專欄短文,已由吉隆坡大將書行出版成書。返顧二零零三到二零零八年的篇章,我發覺自己對文字、語言、詩的醞釀, 未曾一日釋懷,因此也寫了數量可觀的有關短論,整理之後,得十八篇。
二零一四年開始,我在中國報寫《快步長廊》,不覺也寫了五年,中間在南洋商報寫些詩評短文,累計也有四十八篇。我把中國報與南洋商報的文章安排在第二輯內,因為它們誕生於同一個時段,都是在天狼星詩社重現於馬華文壇的二零一四。那一年,我剛好七十歲。
過去二十年來出席文學研討會的講稿與一些序文,已收進《馬華文學板塊觀察》(二零一四年),近年來卻因緣際會,寫了兩篇意想不到的序:一篇是羅華炎研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的博士論文:〈創傷經驗:從流放到流亡〉,七十年代我寫過一首被譜成曲的詩〈流放是一種傷〉,「在自己的國土上流放」的文化身份困惑,困擾了我多年。暫且不對這種認同問題作價值判斷,我與瑞安的流放,虛擬的想像比較多,與高行健涉及生命安危的逃亡、流亡,實不可同日而語。把這篇博論的序,收進這部評論集,方便讀者參照著讀。
羅華炎後來又帶給我另一任務,一個mission impossible,就是為《紅樓夢》的馬來文譯本(前八十回)寫序。用漢語寫,然後由他再翻譯成馬來文。所謂序文其實是導讀。羅華炎同時也請了台大中文系客座教授《紅樓夢》白先勇,馬來西亞柔佛新山南方大學資深副校長王潤華寫序,三馬同槽無傷曹霑的紅樓天下,可是羅華炎後來卻訴苦,我們的三篇序文很難翻譯成馬來文,只能節錄、意譯。這當然有點出乎意料之外。小說紅樓夢沒難倒羅華炎,反而是後來的評說文字,「深湛」到連羅華炎也說翻成馬來文只能得其三到五成。這反映語言有其臨界,譯成外語桎梏更多。
對我而言,重溫紅樓的六週,使我學到許多東西:文字、措詞、俚語、辭藻以及揣摩欣賞語言律動之美。我把這篇序也收錄到書裡去,除了弊帚自珍,另一個奇想是:現代詩人如果企圖突破, 恐怕得效法曹雪芹的語言融鑄,語義脫軌而衍生新義;繼之以虛實相間,時空交錯,暗示影射象徵,眾聲喧譁,文字爭先恐後要說話,等到人物出來說話時卻又欲語還休……集諸般悖論技藝,方能有大成。《紅樓夢》讓我們知道文字的美感並非來自一昧追求堆砌鋪張的「文字主義」(literalism)。
第三輯收錄演講稿與序文,其中一篇〈你要記得你曾經愛過〉,先在中國報專欄以上、下兩篇的方式刊登,哀悼英年早逝的戴大偉。後來戴的家人為他整理遺著並出版印行,這兩篇專欄文章合而為一,順理成章造就了一篇序。兩千多字的短文引錄頗多戴大偉的詩作,是希望有更多人讀到他的作品。
重閱三輯的七十六篇長短文章,發覺自己往往不止一次引用同樣的詩作,說明某個觀點。在不同的場合,有時挪取的概念亦不免重複(像我對語文的三大要求),這都是個人學笥不足的證明。二零一二年以前,我在家裡或外面的咖啡座讀書,筆記簿隨之,好句、好詩、有思想性與啟發性的佳句,我會不憚其煩抄錄下來。現在看到美妙的句子,或下載或乾脆screen shot,過程太快也太方便, 能銘刻在海馬迴的不多。我曾經好幾次引用已故戴大偉的詩行:
雨停了,飛機飛過我屋頂
喝下你餘下的flat white
明天起我會刻意老得雲淡風輕
說明把成語「雲淡風輕」當作是形容片語來用,不僅是一種詞性的轉換,也是把語言陌生化(布萊希特)的手段。趨近語言臨界,在熟悉的漢語裡創造陌生的表達方式,這才是詩「創造」或詩「創作」。
拙著《現代詩秘笈:趨近語言臨界》,並不按照一般順序,討論大家熟知的比喻:明喻、暗喻;張力,對比;意象:主意象、次意象、意象叢;矛盾語言,走樣句法;形象化、典型化;移情入景,情景交融;諷喻,嘲弄。對仗、排比,伏筆、呼應,伏筆、暗示……這些知識與技巧。這本書也提供寫詩需要的方方面面的知識: 技術層面的,意義層面的,語言學方面的,與及人文背景方面的。
從班雅明、巴特、德里達,維根斯坦,布萊希特(Ber tolt Brecht)到隨興禪機,自動語言,達達主義,佛偈公案都有涉及。有志於詩的讀者,若果能從這部書得到一些啟示,些許感悟,我一生從事詩教就不是自己在「爽」,而能多少發揮惠澤眾生的意義。與大家一樣,我們期許自己寫出更好的作品,讓白話新詩進入現代的盛唐。
2018年6月25日
我在星洲日報寫了十年的專欄《靜中聽雷》,從一九九九年到二零零三年的專欄短文,已由吉隆坡大將書行出版成書。返顧二零零三到二零零八年的篇章,我發覺自己對文字、語言、詩的醞釀, 未曾一日釋懷,因此也寫了數量可觀的有關短論,整理之後,得十八篇。
二零一四年開始,我在中國報寫《快步長廊》,不覺也寫了五年,中間在南洋商報寫些詩評短文,累計也有四十八篇。我把中國報與南洋商報的文章安排在第二輯內,因為它們誕生於同一個時段,都是在天狼星詩社重現於馬華文壇的二零一四。那一年,我剛好七十歲。
過去二十年來出席文學研討會...
目錄
【自序】
【第一輯】靜中聽雷
1 混沌理論與文學理想
2 碎塊批評:微觀隱藏宏觀
3 佛偈、公案與德里達解構
4 非非主義的奔月藝術
5 「眾聲喧譁」與後語言學
6 在語言的剃刀邊緣―讀《有本詩集》張景雲序
7 同音異義,語言變體
8 文字諧音與文學感性
9 治語文如烹小鮮
10 以文述樂:趨近語言臨界
11 文化認同與生活詩性
12 從散文分行到詩
13 詩人海子:文化悲劇英雄
14 京派、海派與馬華文學區域
15 崔健的中國搖滾
16 假牙式極限寫作
17 詩是公開的隱藏
18 美與「機遇因素」
【第二輯】快步長廊
19 深刻VS.膚淺
20 蘇打綠的歌詞
21 中文系•中華研究•再漢化
22 班雅明:機械式再生產
23 我認識的風客與巴特
24 在網絡上傳授詩藝
25 突破詩的慣性思維
26 文化工業批判與詩藝提升
27 短詩宜乎純粹
28 寫詩必須保溫
29 白垚:現代主義的弄潮兒
30 向達達主義借鏡
31 行為藝術:在大腿上寫詩
32 臉書:功能與操作試驗
33 肯吃虧的人
34 現代詩的傳播與接受
35 卜•狄倫與諾貝爾文學獎
36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37 為楊牧叫撞天屈
38 語言文化的溝通
39 周偉祺:不曾發表過詩的詩人
40 詩的困擾:散文性與口語化
41 面對網絡詩:如何建構馬華詩史?
42 改變詩人與詩社的宿命
43 現代詩的危機:意象生鏽、語言老化
44 沒有風雨哪能成詩啊?
45 文學跨界:開發題材,刷新語言
46 巫啟賢的歌詞與現代詩
47 AI詩人:一樹多椏的漢語詩大整合
48 人工智慧與人類未來
49 漢學家顧彬的軼事與詩
50 韓寒看現代詩
51 屈原行為學:顧彬VS.雷似癡
52 端午閃詩與文學史
53 傍晚疾行的現代主義者
54 閃詩: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55 七夕閃詩:閃後必留痕
56 時間壓縮、危機感與創意短路
57 神仙詩的人間憂患
58 七夕閃詩與科學知識
59 流放意識與原鄉情結
60 一代詩魔:洛夫
61 詩的可譯性與不可翻譯性
62 中文詩以馬來文詩的面貌再現
63 我用狂奔、用無力、用惡夢去想你
64 十個理由你不該買詩集《傾斜》
65 詩集《教授等雨停》的情色空間與身體政治
66 互為表裡的《傾斜》與《教授等雨停》
【第三輯】專題演講與序文
67 虛實相應,疑有疑無:鄭月蕾的詩藝初探
68 萬物由心造:恣縱想像
69 詩的表演性:空間設計與戲劇張力
70 幻想能量的集體井噴―序《天狼星科幻詩選》
71 你要記得你愛過―序戴大偉詩集《生命睡著的地方》
72 創傷經驗:從流放到流亡 ―序羅華炎《高行健小說裡的流亡聲音》
73 潛默電影詩的符號偏嗜:解碼
74 王勇閃詩:從詩藝雜耍到詩藝昇華
75 紅樓導覽:奇花異卉撲面來
76 潛默:脫軌的飛渡
【自序】
【第一輯】靜中聽雷
1 混沌理論與文學理想
2 碎塊批評:微觀隱藏宏觀
3 佛偈、公案與德里達解構
4 非非主義的奔月藝術
5 「眾聲喧譁」與後語言學
6 在語言的剃刀邊緣―讀《有本詩集》張景雲序
7 同音異義,語言變體
8 文字諧音與文學感性
9 治語文如烹小鮮
10 以文述樂:趨近語言臨界
11 文化認同與生活詩性
12 從散文分行到詩
13 詩人海子:文化悲劇英雄
14 京派、海派與馬華文學區域
15 崔健的中國搖滾
16 假牙式極限寫作
17 詩是公開的隱藏
18 美與...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