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的歷史,如同一顆顆珍珠,散落在廣闊的時間長河中
這些蕩氣迴腸並為人津津樂道的經典故事,值得後人細細體會、用心品嚐
正所謂「讀書的小孩不會變壞」,而喜愛讀歷史的朋友們,必定具備了借古鑑今、宏觀思考的開闊眼光。中華民族自先秦以來的悠久歷史,常為深愛東方文化的西方人士所讚嘆,從盤古開天闢地、黃帝大戰蚩尤、大禹治水、禪讓政治和姜太公帶領下的西周盛世,一直到學說輩出、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代,古聖先賢所遺留、傳承下來的智慧和見解,無不影響著我們今日的思想與生活。
這些令人稱頌的歷史故事,可能片段地殘存在你的腦海裡,或者深刻地留在你孩提時的記憶中,透過大量的史料考究,筆觸細膩、精緻的全版面插畫呈現,本書將穿越時空,帶你回到數千年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裡,感受中華民族繁華、強盛的生命力,與先聖先賢的真知灼見。
作者簡介:
作者:陳金華
繪者:楊學成
一群熱愛中華文化,專長為史地研究的學者與工筆畫家,著有《圖說歷史故事‧先秦》、《圖說歷史故事‧秦漢魏晉南北朝》、《圖說歷史故事‧隋唐五代兩宋》和《圖說歷史故事‧元明清》四書。
章節試閱
從和尚到皇帝
朱元璋是濠州(今安徽鳳陽東)鐘離太平鄉人,由於出生在八月初八日,小名就叫「重八」。祖上一直都是租田耕種的佃農。西元1344年春天,淮河兩岸流行瘟疫,朱重八的父母兄弟相繼去世。當時他只有17歲,一個人孤苦伶仃,衣食沒有著落,只好到皇覺寺當了和尚。
不久,濠州的郭子興回應劉福通起義反元,也組建了一支「紅巾軍」,自稱「元帥」。朱重八在廟裡呆不住了,他脫下袈裟,投入到郭子興軍中,當了一名普通士兵。雖然是放牛娃出身,朱重八卻機靈敏捷,有膽有識,作戰勇敢。加上在寺廟裡呆了3年,識了不少字,能看懂一般文書,兩個月後他就做了郭子興的親兵。
郭子興有個養女,姓馬,原是他好朋友的女兒,這時已到了出嫁的年齡。郭子興夫婦見朱重八精明強幹,武藝高強,覺得他以後一定能幫助郭家成就大業,便招他做了女婿,並給他起了個大名叫「朱元璋」。成親後,郭子興立即提升朱元璋做了「帥府參謀」。不久,朱元璋因屢立戰功,又被提升為「總兵」。
第二年,朱元璋回家鄉招募人馬,幫助郭子興建立了一支新軍。他率領這支軍隊與元軍作戰,越戰越勇,連克滁州、和州(今安徽和縣)等地。1355年郭子興病死,小明王韓林兒任命他的兒子郭天敘為都元帥,張天佑為右副元帥,朱元璋為左副元帥。但郭天敘懦弱無能,張天佑只是一個武夫,朱元璋實際上成為一軍的主帥。
朱元璋堅信,要想在全國的反元風雲中占得先機,就必須佔領東南重鎮集慶(今江蘇南京)。第一次攻打集慶,由張天佑和元軍降將陳野先打頭陣,郭天敘率領第二路軍馬隨後趕到。誰知陳野先是假投降,他利用設宴款待的機會,將郭天敘和張天佑逮捕,押進城裡。駐守集慶的元軍將領福壽毫不猶豫地把郭、張二人殺了。
經過一年的準備,朱元璋再次攻打集慶。紅巾軍將士分成幾隊,輪番向元軍設在城外的柵欄撲去。經過幾天血戰,城池終於被攻破,福壽橫劍自殺。
朱元璋立即將集慶改稱「應天府」,把它作為向全國發展的根據地。接著,他又禮賢下士,廣求賢才。一天,朱元璋去拜訪老儒朱升,見他正跟人下棋,就站在一旁默默觀看,不許隨從打擾。棋局結束,朱升十分感動,提筆為朱元璋寫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九個字,意思是要他建立穩固的根據地,等到準備充分時再稱王稱帝。朱元璋謹守此言,直到登上帝位。除了朱升之外,朱元璋還把當地名士宋濂、劉伯溫等人收羅到帳下,這些人在他日後建立帝業的過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當時,應天府的東、南兩面有元軍,東面還有建立「大周國」的張士誠,西面有在武昌自稱「漢國皇帝」的陳友諒,他們都對朱元璋形成威脅。只有北面的劉福通替他牽制著元軍。朱元璋決定先消滅野心最大的陳友諒。
1363年夏天,朱元璋率領20萬水軍西上,與號稱有60萬將士的陳友諒在鄱陽湖展開決戰。交戰時朱元璋的船擱淺了,陳友諒的部將張定邊借機沖了過來。牙將韓成見形勢危急,趕忙和朱元璋換了衣服,當著敵軍的面投水自盡。張定邊果然以為朱元璋自殺,攻擊緩慢下來,常遇春等將領這才救出了朱元璋。
陳軍的巨大戰船高達三層,彼此聯結在一起,十分穩固。朱元璋的船都不大,交戰中占不到便宜,士兵多臨陣退縮,朱元璋殺了十多個人,仍然制止不住。情急之下,他突然想出了一個好主意:用漁船裝上火藥、蘆柴,從上風口發起火攻。結果那些巨大的戰船解脫不開,陳軍陷於一片火海中,士兵死傷無數。
陳友諒大敗,想撤軍,又被朱元璋封鎖住港口,截斷了退路。最後,他冒死突圍,被流箭射穿眼睛而死。朱元璋乘勝占取了武昌。
西元1367年,朱元璋自稱「吳王」。但他東邊還有個張士誠,稱「東吳王」。當朱元璋大戰陳友諒時,張士誠袖手旁觀,還派人圍攻小明王,殺了劉福通。於是朱元璋消滅了陳友諒後,立即發佈文告,歷數張士誠的罪狀,並派徐達和常遇春分路進軍,攻下張士誠的最後據點平江(今蘇州)。張士誠被俘後上吊死了。
朱元璋肅清了長江中下游的敵對勢力,便果斷決定北伐。他派徐達為元帥,常遇春為副將,率領25萬大軍,浩浩蕩蕩北征中原。
大軍出發前,朱元璋特地申明紀律,嚴令將士不得隨便殺人,不可搶劫財物,不能破壞民房、宰殺耕牛,更不許搶奪人家的子女。他還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口號,即只把蒙古族統治者作為敵人,要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廣大民眾,從而最大程度地爭取到了各方人士的支持。
北伐進展順利,不但在元朝苛政下掙扎活命的老百姓熱烈歡迎朱元璋的軍隊,就連元朝的中下級官吏也紛紛投向朱元璋一邊。一些不投降的元朝將領也成了驚弓之鳥,無心作戰,天下大局已定。朱元璋很想儘早登上皇帝的寶座。但他自己不便明說,直到百官三番五次地勸進,他才答應下來。
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一,41歲的朱元璋終於在應天府登基,定國號為「明」,定應天為京都,改稱「南京」。昔日的放牛娃、小和尚,成了萬民景仰的大明開國皇帝,君臨天下。
這時的元軍已經沒有鬥志,紛紛在陣前投降。朱元璋的北伐軍勢如破竹,捷報頻傳,很快平定了山東、河南,對元大都形成三面包圍的態勢。
元順帝憂心忡忡,坐立不安,卻想不出解圍的辦法。大都城裡守軍少得可憐,外面的將領們自顧不暇,根本無心來救駕,再守下去,只怕要當明軍的俘虜了。元順帝見大勢已去,只得嘆著氣對文武大臣們說:「時候到了。我可不能學習宋朝的徽宗和欽宗,讓人家俘虜,受盡淩辱!」
就在這天夜裡,元順帝帶著後妃、太子、太孫和一些大臣,趁著天黑打開城門,殺出一條血路向北逃去,一直奔向茫茫草原,惶急中連傳國玉璽都被拋在了桑乾河。
元朝就此滅亡。
幾天之後,明軍攻進大都,明朝正式取代了元朝。朱元璋把大都改稱北平,讓他的兒子燕王朱棣前去駐守。
鄭和下西洋
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是從侄子手裡奪過來的,有些名不正言不順。而且,人們一直沒有找到建文帝的屍體,這也成了朱棣的一塊心病。有人說建文帝在皇宮大火中燒死了,也有人說他化裝成和尚,乘小船跑到海外去了。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明成祖決定派遣使臣出使鄰國,一來打聽建文帝的下落,二來可以宣揚大明王朝的國威,提高自己的聲望。
可誰能擔當如此重任呢?明成祖想來想去,認為只有自己的心腹宦官鄭和可以信賴。
鄭和原來姓「馬」,小名「三寶」,是雲南昆陽回族人。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的軍隊到雲南掃除元朝殘餘勢力時,年僅12歲的馬三寶被抓到軍營,後來送到燕王府中做了太監。朱棣見他聰明俊秀,便安排他同王子們一起讀書習武。馬三寶一天天長大,學識和武藝也一天天精進,他出眾的才能越來越得到朱棣的賞識。在「靖難之役」中,馬三寶一直跟隨在燕王左右,立了不少戰功。朱棣為嘉獎他,特賜他姓「鄭」。但人們都稱他「三寶太監」。
鄭和的父親是個虔誠的回教徒,他曾經遠渡重洋到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在今天的沙烏地阿拉伯境內)朝聖。回來後,他經常向兒子講起這段飄洋過海的神奇經歷。鄭和從父親的講述中學到了很多航海知識,為他以後遠渡西洋打下了基礎。
永樂三年(1405年)六月十五日,蘇州城外的劉家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鄭和率領的龐大船隊就要出發了。船隊共有208艘船,其中大船62艘,最大的船長44丈4尺,寬18丈,有9根桅杆,12張風帆,需要由二三百人來駕駛。船隊的每艘船都有名號,如「清和」、「長寧」、「安濤」等。船上的將士、航海技術人員、翻譯、醫生等共有27000多人。船隊起航時,船上、岸上鞭炮齊鳴,鼓樂齊奏,十分隆重。
鄭和率領浩浩蕩蕩的船隊從蘇州劉家港出發,駛向茫茫大海。他們先來到福建長樂,在那裡等到當年冬季,海上刮起東北風,才借著風勢揚帆遠去。
鄭和的船上滿載絲綢、茶葉、瓷器和金銀,它們都是值錢的寶貝,所以那些船被稱為「寶船」。寶船首先到了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在那裡停留了10天。鄭和同占城王會面,互贈了禮品。然後,船隊起航繼續南下。
一個多月後,鄭和的船隊來到舊港(今印尼蘇門答臘東南)。這裡草深林密,椰樹婆娑,一片迷人的熱帶風光。可是,有一個叫陳祖義的海盜卻盤踞在岸上,他帶領一幫惡棍,驅逐善良居民,打劫海上往來的客船,殺人越貨,無惡不作。於是鄭和命令船隊停泊在港灣裡,他帶著禮品,上岸去見陳祖義。
陳祖義聽說明朝的官吏來見,立刻出迎。他身後跟了二十多個人,腰裡都別著彎刀,一副兇神惡煞的模樣。鄭和送上禮物,陳祖義眉開眼笑,吩咐擺酒款待。在酒宴上,鄭和奉勸陳祖義歸順明朝,不要打劫來往的中國商船。陳祖義是個亡命徒,多年來以搶劫為生,見利忘義,哪里肯吃這一套?他怒目圓睜,胡攪蠻纏,拒絕了鄭和的規勸。
鄭和拂袖而出,回到了船上。當晚,他派出15艘戰船和兩艘馬船,慢慢靠近陳祖義的老巢。天快亮時,放哨的海盜才發現大勢不好,趕忙吹響螺號。頓時,海盜們一窩蜂沖出來,嚎叫著殺向明軍船隻。明軍將士和他們展開了搏鬥,馬船上的騎兵也上了岸,手執長矛沖向海匪。兇悍的海盜不是騎兵的對手,不一會兒就抵擋不住了。陳祖義見勢不妙,慌忙跳上一隻小船逃跑了。明軍消滅了海盜幾百人,把俘虜連同他們搶劫的財物都裝上船,並放火燒掉了海盜的巢穴。
後來,陳祖義終於被鄭和活捉了。鄭和把繳獲的海盜船和財物送給當地居民,另選他們的酋長為島主,規定此地永為大明屬地,要他們按時納貢。人們感激不盡,大家載歌載舞,歡送鄭和的船隊繼續遠航。
不久,鄭和的船隊到了滿剌加(今麻六甲),當地酋長用最隆重的禮節歡迎中國使者。鄭和宣讀了大明皇帝的詔書,封酋長為滿剌加國王,並把冊封文書刻成大理石碑,樹立在滿剌加半島的主峰上。
滿剌加的居民一直以捕魚為生,不會種地,糧食全靠用海產品交換。鄭和提出教漁民耕種,酋長高興得手舞足蹈。鄭和先派出鐵匠和木匠,趕製了一批農具,又留下上百名農家出身的將士,教當地居民平整土地,種植莊稼。很快,這裡就開出了一片片農田。為了報答中國使者的恩德,酋長撥出一個島嶼,專門供船隊建造倉庫、貯存貨物用,還將這個島嶼命名為「三寶島」。
西元1406年二月,鄭和船隊告別滿剌加,繼續西行。每到一地,鄭和先會見當地首腦,與他們互贈禮品,接著便指揮屬下把貨物搬到岸上,搭起各色帳篷,跟當地人做生意。當地居民紛紛拿出自己的特產珍珠、瑪瑙、香料、胡椒和藥材等來交換中國的絲綢和瓷器。雙方公平交易,彼此都很滿意。最後,船隊到達了這次航行的終點印度半島西岸。
西元1407年九月,鄭和率領船隊返回了蘇州劉家港。同時還有許多國家派親王或使者隨船隊來中國訪問。鄭和到南京向明成祖報告了遠航的收穫。他獻上一幅海域圖和許多禮品,有夜明珠、貓眼綠等珍寶,還有獅子、斑馬、長頸鹿等奇異的動物。明成祖非常高興,賞賜了船隊的有功人員,當即命令鄭和再次出洋。
鄭和休整了兩個多月,又率領船隊出發了。此後,他每隔幾年就出洋一次,28年裡共七下西洋,先後訪問了30多個國家,最遠到達非洲的索馬里和肯雅,大大促進了中國與「西洋」各國間的相互瞭解和貿易往來。
鄭和下西洋是明朝開國初期的一件盛事,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壯舉。他所到之處,留下了許多古跡和紀念物,如麻六甲的「三寶城」、「三寶井」,泰國的「三寶廟」、「三寶塔」,印尼的「三寶壟」等。這些都是對這位偉大航海家的永恆紀念。
少年天子康熙
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是世祖順治,可是他英年早逝。臨終前他指定三兒子玄燁繼位,這就是著名的康熙皇帝。因為玄燁當時只有8歲,順治皇帝又指定了4個輔政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鼇拜。
8歲的皇帝整天無憂無慮的只管讀書玩耍,朝政都掌握在輔政大臣手裡。4個輔政大臣中,鼇拜排名最後,力氣、脾氣和野心卻最大。索尼年老體衰,對政事沒什麼主見,遏必隆和他差不多,鼇拜就狂妄自大起來,想獨攬大權。蘇克薩哈不甘心,常常在朝堂上跟鼇拜爭得臉紅脖子粗,有時甚至要動手打架。鼇拜十分惱怒,就讓自己的心腹黨羽羅織罪名,硬要皇上下令絞死蘇克薩哈。康熙雖然年幼,卻聰明機警,分得清是非,不同意這樣做。鼇拜竟然擼袖子,舞拳頭,大吵大鬧,把小皇帝嚇得臉色灰白。
康熙14歲時宣佈親政,把輔政大臣都晉升為太師。這時蘇克薩哈請求去為順治帝看守陵墓,鼇拜趁機對康熙說:「他這是不想交出輔政大權,以此威脅皇上。一定要嚴懲!」不等康熙說話,就叫人把蘇克薩哈拖出去,砍了頭。康熙見鼇拜這樣目中無人地指手畫腳,濫殺功臣,心裡十分生氣。可是鼇拜執政多年,黨羽眾多,而且力大無比,勇猛異常,康熙也不敢輕舉妄動。
一天,鼇拜假託有病不去上朝,還說皇上應該去探望他。康熙微微一笑,果真去了。鼇拜見皇上走進臥室,神色十分慌張,翻身起床時竟帶出了一把明晃晃的匕首,「當」的一聲落在了地上。康熙身邊的衛士們立刻刀劍出鞘,如臨大敵,怒視著鼇拜。康熙卻哈哈大笑,若無其事地說:「刀不離身是我們滿人的習慣,何必大驚小怪?」鼇拜以為皇帝對他沒有戒心,卻不知康熙已經下定了除去他的決心。
滿人崇尚武功,康熙也挑選了一些體格健壯、腿腳靈活的貴族子弟做自己的貼身侍衛,稱為「童子軍」,每天同他們一起玩「布庫戲」(摔跤)。鼇拜進宮議事時經常看見他們遊戲、角力,也並不在意,有時還指點幾招,心裡卻越發看不上康熙,以為他就是個長不大的孩子。
一天,康熙覺得時機成熟了,就把侍衛們叫到跟前,問道:「你們是怕我呢,還是怕鼇拜?」侍衛們齊聲說:「我們只效忠皇上!」康熙激動地站起來,高聲說:「鼇拜亂我朝綱,今天我們就捉他歸案!」一切準備妥當後,康熙就讓太監傳旨,召鼇拜進宮。
鼇拜仍像平常一樣,大搖大擺地走進宮來。還未站定,就聽得小皇帝一聲令下,十幾個少年侍衛一擁而上,有的抱胳膊,有的扯大腿,將鼇拜摔倒在地,又捆了個結結實實。鼇拜這個得過「巴圖魯」(英雄)封號的滿洲第一勇士,等到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時,已經被捆綁著投到大牢裡了。
隨後,康熙召集大臣會審鼇拜。大臣們都痛恨鼇拜的專橫貪婪,將他欺君犯上、結黨營私等等罪狀一一列舉,共舉出30多條,一致認為該判他死刑。鼇拜請求再見皇上一面,康熙答應了。見面時鼇拜也不申辯,只是一把扯下自己的衣服,露出滿身傷疤那是當年跟隨皇太極打天下時留下的。康熙看了,同意免他一死,改判為終身監禁。這位橫行朝野的權臣,最終老死在獄中。
少年天子機智地除去鼇拜,奪回了大權,接著開始解決三藩割據的問題。
三藩指的是當時駐守在雲南、貴州一帶的平西王吳三桂,駐守在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駐守在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這三個人原來都是明朝駐守遼東的邊將,他們投降清王朝後,領著清兵進入中原,攻打南明和農民起義軍的殘餘勢力,為清朝統一全國立下了汗馬功勞。順治皇帝因此封三人為藩王,讓他們鎮守南方。可漸漸地,手握重兵的藩王成了割據一方的土皇帝,也成了康熙帝的一塊心病。
三藩中吳三桂的勢力最大,他在雲貴一帶有自己的稅收、貨幣,官吏也由他任免。他還經常挑起與當地少數民族的戰爭,然後再向朝廷索要巨額軍餉。另外兩個藩王的情況也跟吳三桂差不多。康熙知道三藩是清朝的巨大威脅,總想找機會收拾他們。
1673年春天,平南王尚可喜請求回遼東老家養老。康熙覺得機會來了,便果斷地同意了尚可喜的請求,隨即下令撤藩,宣佈軍隊由中央統一管理。
吳三桂和耿精忠得到消息,認為朝廷終於要過河拆橋,拋棄他們了,便抓緊準備反叛。這年11月,吳三桂公開反清。他讓軍隊改成明代的髮型衣著,打出「興明討虜」的旗號,浩浩蕩蕩向北進發,並迅速佔領了湖南全省。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兒子尚之信也先後起兵,三藩聯合作戰,整個長江南岸都動搖起來。
康熙聽說吳三桂造反,立即派兵鎮壓。可是清兵的調集還沒完成,吳三桂已經攻入湖南、四川。康熙又氣又急,把留在北京的吳三桂的兒子和孫子都殺了。吳三桂把新仇舊恨並在一起,加緊了進攻的步伐。
嚴峻的形勢使康熙冷靜下來。他決定先消滅耿精忠和尚之信,孤立吳三桂,就讓耿精忠的弟弟寫招降信,隨後派兵逼近福州。耿精忠首先投降。兩個月後,尚之信也投降了。
吳三桂曾經親自領軍絞殺了南明永曆皇帝,如今又打起「複明」的旗號,誰還會相信他呢?在康熙強大的政治、軍事攻勢下,他很快陷入四面楚歌中。這時他又不「複明」了,自己在湖南衡陽稱帝,定國號「大周」。誰知舉行登基大典時,突然刮起了狂風,下起了暴雨,儀式只好草草收場。吳三桂連愁帶氣,得了重病,不久就一頭栽倒在地,死了。他的孫子吳世繼位後逃回雲南,被清軍圍困在昆明,走投無路中自殺。
三藩之亂歷時8年,終於被平息了。年輕的康熙皇帝以巨大的魄力和堅強的意志,徹底改變了清初以來三藩割據的局面。兩年以後,康熙又派兵進攻台灣,打敗了鄭成功的孫子,把台灣收歸大清,實現了全國的統一。
火燒圓明園
北京西北郊有一座建於明代的皇家園林,原來叫「暢春園」,後來康熙皇帝把它賜給了四兒子胤禛(雍正皇帝),並改名為「圓明園」。圓明園在康熙、雍正時都曾擴建,以後又經過乾隆、嘉慶、道光各朝的著意經營。到了咸豐皇帝在位期間,它已經是方圓20里、占地5000畝、園中有園、構思奇特的巨大園林建築群了。當時,園內透過仿造彙集了江南的名山勝景,還創造性地移植了西方的建築藝術,其景色可謂中西交融,秀麗豪華,美不勝收。此外,園內的樓堂殿閣還藏有無數金銀珠玉和各方進貢的奇珍異寶、青銅瓷器、種種古玩以及名人字畫、孤本秘笈等。整個園林,真可以說是一座人類文化的寶庫、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
每年盛夏,清朝皇帝都要來圓明園避暑,處理政務,所以它又稱「夏宮」。西元1860年的一天,咸豐皇帝帶著皇后、貴妃等正在園內逍遙,忽然得到稟報,說是英法聯軍攻佔了天津後已打到北京附近的通州。洋鬼子已經闖進家門口了,咸豐皇帝感到十分恐慌。他立即派恭親王奕訢留守北京,主持議和,自己則帶著皇后、皇子、親王、大臣,慌裡慌張地逃往熱河行宮(今承德避暑山莊)去了。
原來,鴉片戰爭以後,英國、法國、美國等帝國主義列強強迫清政府簽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從中國掠取了大量財富。可是他們還不滿足,在1853年又要修改條約的某些條款,企圖在中國獲取更大利益,這一要求遭到了咸豐皇帝的拒絕。於是,眾列強決定用槍炮逼迫清政府答應他們的要求。1856年9月,清朝廣州水師的巡邏船發現在海上行駛的「亞羅」號是一艘走私船,拘押了船上的12名水手。英國人便借題發揮,以此為藉口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英國人說「亞羅」號是英國船隻,中國水師不能上船抓人,還說中國軍人在船上檢查時撕毀了英國國旗,這是對英國的侮辱。其實,「亞羅」號船主為了逃避中國法律的約束,借洋人的勢力保護走私活動,曾向香港英國當局領取通航證,並雇了一個英國人當船長。而通航證的期限是1年,到這時已經期滿,船上也不能再掛英國旗了。但英國正在尋找戰爭的藉口,便不依不饒地派戰艦炮轟廣州沿海的炮台。
法國見英國開始行動,也不甘落後,趕忙以「馬神甫事件」做藉口加入了戰爭,與英軍協同作戰。「馬神甫」即法國天主教神父馬利,他和兩個中國教徒在廣西非法傳教,為非作歹,被廣西西林知縣逮捕,判了死刑。這一事件本來早已平息,這時卻被法國人搬出來,作為參戰的藉口。
1857年年底,由5600多人組成的英法聯軍攻入廣州城。兩廣總督葉名琛被聯軍抓住後解往印度,不久病死。
為了造成對北京的直接威脅,1858年春季,英、法公使又率領艦隊北上,到達天津大沽口外。俄、美兩國的公使也隨同前往他們表面上是這次戰爭的「調停人」,其實是英法聯軍的幫兇。英法聯軍在摸清大沽口的水道、地形和大沽炮台的設施情況後,竟限令清軍兩小時內交出炮台。兩小時過後,聯軍向大沽炮台發動了進攻。中國軍隊奮起反擊,但由於武器陳舊,在戰鬥中很快處於劣勢,指揮官率先逃跑,大沽炮台失陷。
清政府害怕了,趕忙派人去天津議和。在侵略者的武力威脅下,清政府分別與英、法兩國簽定了不平等的《天津條約》。
清政府作了很大的讓步,可是侵略者仍不滿足。1859年,英、法、美藉口到北京換約,又派遣一支強大的艦隊北上,準備進一步擴大侵華戰爭。
1860年,英法兩國都增派了北上的軍隊,他們很快佔領了天津,接著又打下了通州,向北京發起了總攻。戶部尚書肅順急忙到圓明園報告皇上,咸豐帝大為驚慌,趕忙躲到熱河去了。可英法聯軍卻不知道,以為中國皇帝還住在圓明園,他們繞過安定門、德勝門,向北京西北郊的圓明園一路打去。
西元1860年10月6日傍晚,法國侵略者首先闖進圓明園,當晚即進行大肆搶劫。第二天,英軍跟著到來。兩軍統帥在園內巡視一番後,都被這秀麗豪華的建築和無數的珍寶嚇得目瞪口呆。他們做夢也沒有見過如此美麗的園林建築,更難以想像有這麼多稀世珍寶!一陣緊急磋商後,他們決定透過談判來解決分贓問題。
可是,進入圓明園的兩國軍人就像見到肥肉的餓狼一樣,根本等不及什麼談判,早已貪婪地搶劫起來。先是軍官們分批進去「挑選」,接著聯軍司令部又正式下令可以「自由取得」。於是,英法侵略者們在這座人類文化的寶庫中進行了瘋狂的搶奪。
園內的寶物實在太多了,強盜們一時真不知先拿什麼才好。本來拿到了金子,一看見鑲有珠玉的寶石,就丟掉金子去搶寶石;寶石剛拿到手,又看見高高的金塔和美麗的玉樹,強盜們真恨不得讓自己變成千手觀音,把這麼多的寶貝統統都收進腰包!
所有能拿走的都拿走了,拿不動或來不及拿走的,強盜們就用武器、棍棒將它們砸爛。精美的絲綢、瓷器、古銅器、象牙雕刻、珍貴的圖書等等都被任意損毀,惡意糟蹋。這還不算完,為了掩蓋野蠻劫掠的罪行,並逼迫清政府投降,這夥強盜決定將世界上最精美豪華的皇家園林燒毀!
10月18日清晨,三四千英國騎兵高舉火把,在圓明園內四處放起火來。頃刻間,美麗的圓明園變成了一片火海。
大火燒了3天3夜。
從此,世界上沒有了圓明園,卻多出了一片焦土和無數殘垣斷壁……
從和尚到皇帝
朱元璋是濠州(今安徽鳳陽東)鐘離太平鄉人,由於出生在八月初八日,小名就叫「重八」。祖上一直都是租田耕種的佃農。西元1344年春天,淮河兩岸流行瘟疫,朱重八的父母兄弟相繼去世。當時他只有17歲,一個人孤苦伶仃,衣食沒有著落,只好到皇覺寺當了和尚。
不久,濠州的郭子興回應劉福通起義反元,也組建了一支「紅巾軍」,自稱「元帥」。朱重八在廟裡呆不住了,他脫下袈裟,投入到郭子興軍中,當了一名普通士兵。雖然是放牛娃出身,朱重八卻機靈敏捷,有膽有識,作戰勇敢。加上在寺廟裡呆了3年,識了不少字,能看懂一般...
作者序
親愛的讀者,你們一定都很喜歡聽故事。實際上,所有的故事都可以歸為兩大類。一類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一類是人們想像出來的。人們想像出來的故事,我們叫它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傳說故事。當然,你也可以叫它上天入地故事、妖怪打架故事、蜜蜂蝴蝶故事等等,隨你樂意。而實實在在發生過的故事,我們只能叫它「歷史故事」。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歷史。五千年間發生過多少驚人、感人、迷人、駭人的故事!石破天驚的巨變,腥風血雨的災難,臥薪嚐膽的修煉,嘔心瀝血的追求,山高水長的情誼,出泥不染的潔淨……它們個個可歌可泣,令人永生難忘。而從這些故事中,又走出多少活生生的歷史人物。充滿智慧的姜子牙,叱吒風雲的楚霸王,氣節如虹的蘇武,料事如神的諸葛亮,精忠報國的嶽飛,大義凜然的文天祥,勇抗倭寇的戚繼光,遠渡重洋的鄭和……他們個個可敬可愛,令人盪氣迴腸。所有這些故事和人物,對一代又一代的子子孫孫人產生了巨大影響。它們所體現的內在精神,已經溶化在我們的血液中,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一部分。
有趣的歷史故事就像一粒粒珍珠,散落在廣闊的時間長河中。這套《圖說歷史故事》,則撿取了歷史長河中最大、最亮、最惹人喜愛的80顆珍珠,編綴成4條閃光的項鏈,獻給所有熱愛歷史與文化的讀者,特別是喜歡聽故事、讀故事的孩子們。它的語言簡練流暢,故事情節曲折有趣,對眾多歷史人物有生動的刻畫,對歷史的發展脈絡也有清楚的交代。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插圖。它以傳統繪畫技法為主,畫面大,色彩豐富,構圖變化多端。在描繪不同朝代的建築、器物和服飾時,作者查閱了大量資料,以求具有歷史根據。其人物造型,則注重表現個性,動作活靈活現。可以說,本書243幅精美的插圖,不僅為不同故事營造了不同的歷史環境氛圍,它們本身也是值得欣賞的藝術品。
聽想像故事,能讓人感受快樂,享受美好童年;讀歷史故事,會使人變得智慧、勇敢,進而培養永不言敗的堅強人格。看到這本文圖雙工的《圖說歷史故事》,你一定會愛不釋手!
親愛的讀者,你們一定都很喜歡聽故事。實際上,所有的故事都可以歸為兩大類。一類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一類是人們想像出來的。人們想像出來的故事,我們叫它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傳說故事。當然,你也可以叫它上天入地故事、妖怪打架故事、蜜蜂蝴蝶故事等等,隨你樂意。而實實在在發生過的故事,我們只能叫它「歷史故事」。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歷史。五千年間發生過多少驚人、感人、迷人、駭人的故事!石破天驚的巨變,腥風血雨的災難,臥薪嚐膽的修煉,嘔心瀝血的追求,山高水長的情誼,出泥不染的潔淨……它們個個可歌可泣,...
目錄
前言
1.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
2. 一隻眼的石頭人
3. 從和尚到皇帝
4. 明成祖的靖難
5. 鄭和下西洋
6. 土木堡慘敗
7. 于謙保衛北京
8. 戚繼光驅除倭寇
9. 自毀長城
10. 李自成進北京
11. 鄭成功收復臺灣
12. 少年天子康熙
13. 雍正皇帝出人意料
14. 虎門銷煙
15. 天國興衰
16. 火燒圓明園
17. 甲午戰爭
18. 戊戌變法
19. 八國聯軍進北京
20. 武昌槍聲
前言
1.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
2. 一隻眼的石頭人
3. 從和尚到皇帝
4. 明成祖的靖難
5. 鄭和下西洋
6. 土木堡慘敗
7. 于謙保衛北京
8. 戚繼光驅除倭寇
9. 自毀長城
10. 李自成進北京
11. 鄭成功收復臺灣
12. 少年天子康熙
13. 雍正皇帝出人意料
14. 虎門銷煙
15. 天國興衰
16. 火燒圓明園
17. 甲午戰爭
18. 戊戌變法
19. 八國聯軍進北京
20. 武昌槍聲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