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讀者並不只限於正在做生涯規劃的年輕人,即使是各種年齡層或不同行業的讀者,也可藉由這些精英名人的口述親身經歷當中,體會他們睿智的思考,如何做決定與堅持,繼而帶來啓發、省思與激勵,讀思之後,必可倍感獲益良多。
每位精英都毫不設限地燃燒天賦,擁有盡情揮灑的精采人生。可貴的人生經歷, 非常激勵人心。
周景揚(中央大學校長)
以來自各行各業的名人精英親身經歷為主軸故事,加上口語化、平實的文字,刻劃出最動人的故事,作為啟發年輕學子思考自我人生的一扇門。
張懋中(交通大學校長)
人,天生喜歡聽故事,感人的故事,更是百聽不厭。這本書的十三堂課,文字是淺顯易讀的口語,描繪的卻是十三個令人感動無比的人生故事。每次展讀,字字都像有魔力般,非得把整個故事讀完,才能放下。深深感受到,當人遇到挫折時,精彩的人生故事才開始進行。故事主角在課堂上的現身說法,更是極大的激勵,連他們這樣艱困的日子都可以熬過來,人生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
陳良基(科技部部長)
大學生對未來的生涯規劃,涉及對本身能力性格之了解與及時啓動專業認同,本書在此關鍵時刻,透過內行的設計與主持,邀約各行各業傑出人士來現身説法,充滿專業趣味與引導效果。
黃榮村(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前教育部長)
作者簡介:
編著
黃肇瑞
現職成功大學講座教授、中國礦冶工程學會理事長、教育部/科技部深耕計畫,特色領域國際綠能材料中心主任兼計畫總主持人。
作者
林信廷(表演藝術者)
黃米露(小路映畫工作室創辦人)
江秀真(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助理)
許重義(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
黃肇瑞(成功大學講座教授)
陳欣宜 (新古典室內樂團團長)
陳力俊(中央研究院院士)
楊崑山(SGS 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亞區營運長暨臺灣區總裁)
徐重仁(筑誠創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炳昇(奇景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敏求(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執行長)
陳維滄(川流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黃丁盛(國際知名攝影家)
章節試閱
堅持別人不能堅持的,造就與眾不同(林信廷)
我在練跑步的時候常常發生,每次跑到快要受不了,可是明明就還沒到,也許心裡就會提醒自己,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夠有不一樣的未來,我希望別人可以更看重我,或是給我更多的肯定,如果我今天沒有辦法堅持別人堅持不了的事情,那我跟別人沒什麼不一樣。所以每次跑到受不了、想放棄了,我就會跟自己說,因為你叫林信廷,所以你就是要堅持下去,不然你就跟別人一樣了,你沒有什麼特別!我生活上有很多的資源、很多的協助,……生活中碰到太多的危險,導致我常常在非常危險中度過,但是我很清楚,我改變不了的現況就是我看不到,我永遠就是看不到了,我不要再去想如果有一天我看得到,那是不可能的!我在我現有的環境裡,不用去想為什麼上天對我不公平,為什麼我比別人少什麼,我只知道我為了達到我要的目標我應該做什麼,因為我相信堅持會開創無限可能,因為我要讓自己擁有別人心目中永遠無法想像的能力,別人認為我做不到的,我一定要做到,我只能一直強化自己的能力,跟自己講這樣的信念,所以我可以在任何的低潮,任何的不開心、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繼續往下堅持。
創立「小路映画」,保護創作者(黃米露)
所以我一直覺得,臺灣在藝術產業這塊沒有發展起來,都是不對的觀念!他們在殺廣告、企畫、設計師的那些圖,只會砍價,其實很可怕。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沒辦法做品牌的原因,因為我們不懂得尊重原創,我們一直都不覺得這個東西是需要支持的。因為我們都一直在做機器、在做代工,我們懂利潤、成本和計算,可是對藝術這件事情我們不懂。因為不懂,所以變成我們不知道要怎麼珍惜。「藝術」、「無價」在臺灣是兩件事情,你知道它是什麼的時候,它是一文不值;當它真的變得很了不起的時候,你又買不起了!這很弔詭!當初李安在臺灣,就是找不到工作啊,沒有人要;然後到了美國寫了一個劇本以後,臺灣現在都稱他為「臺灣之光」!我想李安算是非常有氣度的人,他在臺灣的時候誰救濟過他、肯定過他?沒有啊!就只有他老婆啊!去到美國以後,他也是靠自己啊!找到機會發光,大家願意珍惜他的才能之後,臺灣才說他是我們臺灣人!這真的是很弔詭的事情!臺灣的創作者就這樣一個一個死在沙灘上。
為臺灣爭光,用生命攀爬聖母峰(江秀真)
死亡率三分之一,他並不知道,是回來人家統計才說死亡率三分之一,所以我也不知道。當然現在的時代不一樣,到二OO九年,我阿爸跟阿母已經知道什麼是聖母峰了!因為第一次聖母峰我回來的時候,記者衝去我家,把他們兩個老的嚇壞了,我女兒幹了什麼壞事?「你女兒爬上聖母峰啊!」他已經知道聖母峰是什麼了喔!你覺得第二次他會再讓我去嗎?
這是時代背景,臺灣爬世界高峰的歷史。一九九O年開始,九三年第一次成功是跟中國大陸聯攀;九四年拾方方先生沒有回來,他很年輕,因為那個時代其實還是背負著民族意識在登山,他是為了兩千三百萬的人民。那是時代背景的關係,他把自己當成烈士,有那種愛國的情操,當然最難過的還是他的父親。我是參加一九九五年的,我們登頂成功,這是第一次臺灣完全靠自己組隊去的;九六年發生一場很嚴重的山難,各位去年如果有看一部電影叫《聖母峰》,在中秋節的時候上映的,它就在講述一九九六年國際上發生山難,臺灣的高銘和老師,全身手腳都凍傷了、截肢了,鼻子也凍傷,還用額頭的皮肉來貼鼻子。在這樣的過程中,給社會帶來很負面的觀感,這一停擺就是十年。也因為這樣,秀真登山變得很保守,其實我不是保守,我是內斂,所以別人會認為我登山保守,其實不是的,我知道是不能再發生事情,因為再發生事情,臺灣的國際登山就爬不起來了,也沒辦法跟國際接軌。
健康是成功之本(許重義)
「如果你的生活以金錢為中心,你會活得很苦。」一切不以錢為中心,我們所做的一切若是為了錢,我們大概不會賺很多錢,我們應該有一個目標,讓那個目標幫你去賺錢,而不是只想著賺錢。這是馬雲的看法,生活的一切若以金錢為中心,就會活得很苦。
「如果你的生活以親屬為中心,你會活得很累。」這就是我們人生面對的抉擇。你在規劃職涯時,也會考慮到很多因素,但是對馬雲來說,他就是要賺錢!所以他就這麼說。我提出這個議題,我沒有說是對的,但我給同學們參考這位超有錢的人是這樣思考的。
「如果你的生活以愛情為中心,你會活得很傷。」
「如果你的生活以評比為中心,你會活得很苦悶。」我們有一句俗語叫做「人比人氣死人」,所以不要人比人,每個人各有優點、長處,我們可能在一些地方贏他,可能在一些地方輸他,但是我們何必什麼處處都要贏過別人?不見得。所以他說生活的中心不在比來比去,這樣會活得很苦。
「如果你的生活以寬容為中心,你會活得很幸福」,心胸放寬一點,會活得很幸福,我們稍微看開一點,生活會過得比較幸福。
「無憾的人生」需來自「與時俱進的學習」和「反省」(黃肇瑞)
「永遠該有的態度就是樂觀、積極」,盡心盡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即使結果不如預期也沒有關係,為什麼?因為只要盡力了就好,並不要很在乎結果;就算結果不如預期,我也不認為這算是失敗,因為在努力和嘗試的過程中,已經學了很多東西,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沒有失敗過的原因。每一個失敗應該算是未來成功的一部分,也都是成功的前奏曲。這學期的很多講者都經歷過不少大風大浪,但我自覺好像沒有經歷過大風大浪。只經歷過不少小風小浪,因為很多事情的結果我並不很在乎,在乎的是努力的過程,我非常習慣接受挑戰,也喜歡去享受這個學習的過程。
當你能夠覺得生活可以簡單,也就是人生能進能退,甘之如飴的時候,就會覺得can not lose anything,因為境遇已經can not beworse,人生不會比最糟的時後更糟了,當生活可以過得很簡單的時候,你還需要什麼呢?再有錢也不過是這樣子,車子再好也不過是這樣子,當你有了這樣的想法後,自然覺得 can not lose anything,就可以很勇敢的去接受挑戰,不會感到害怕。
不自我設限,開拓更多的可能(陳欣宜)
今天假設定位我只是一個鋼琴家、只是一個樂團,那可能我走的方向就是不斷的受邀約表演,然後我設定曲目就是表演古典,我只能在音樂廳演,條件不符合就不要找我,因為我不喜歡人家吃飯的時候演出、不喜歡人家沒有專心聽我表演、不喜歡在戶外演出,因為人來來往往,我覺得沒有被尊重。欸!如果有太多的自我設限,我今天可能就沒辦法走到現在這個地步,我願意這樣走,是一種選擇。如果你今天選擇說:我不要,我就只要在音樂廳演奏,我希望大家能夠很安靜的聽我表演。那你就不要選擇這條路,但是當我把心打開以後,我發現我可以做的事情好多喔!你們不要以為說,我沒有掙扎過,老實說有,我第一次被邀請到一個吃飯場合演出的時候,我想一想,跨出了那一步,我並不認為大家沒有尊重我,而是那本來就是一個吃飯的場合,但他們還是尊重我這樣。在一個國際的骨科會議,因為那時候有很多國內外的醫師,他們很喜歡古典音樂,所以邀請我在他們的國際研討會的餐會中演出。
掌握並充分發揮利基(陳力俊)
臺灣在一九八O年代初期,研究能量還相當薄弱。做研究,當然希望「出人頭地」。在臺灣當時的大環境下,想要具有競爭力,需要運用策略,充分利用利基,我的思考方向是,針對重要而具備研究條件的問題,做廣泛而深入的探討。而半導體金屬接觸研究是很恰當的課題,如充分利用臺灣國科會長期支持,清華大學豐沛優秀的人力,再加上在一九八O年代末期,有機會購置原子分辨電鏡以及超高真空雙電子蒸鍍機,更如虎添翼。在研究上,漸趨領先,而臺灣半導體產業在世界上漸具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更有助相關研究受到舉世注目,有好幾位美國教授曾對我表示,他們無法在此領域與我的團隊競爭,也有多位日本教授則曾表達欣羨之情。
每五年對自己做review,看書提升自己(楊崑山)
我推薦《跑出全世界的人》這本書。NIKE當初只有五十塊美金去創造現在這麼大的王國,它不是一個製造公司,它是一個創投公司、有創意的。所以各位要發揮你的天賦、發揮你的創意。你其實有很多時間,可以靜下來去想那些是你的長處?你可以去觀察,尤其是現在年輕的時候。你現在是快樂的學生生活,其實二十年很快就過去了,再過沒多久,你就要買玩具給哥哥的兒子了。你畢業時,只不過二十五、二十六歲,你的三十歲已經是一個動盪,你開始進職場了。一般來講我的建議是,每五年要對自己做一個review,你的同事們、同學們畢業了,他們升到了一個職位,為什麼你沒有?或者你已經升到一個職務,你未來的五年要做什麼?你要每個階段做一次review。你缺少了什麼東西?你在學校學的都很基本,到職場以後,看的學的東西更多、更專業。像我以前念輪機的時候,有人說我怎麼不務正業?其實輪機是做海事、電、機械方面,但是我怎麼懂煤炭、化學、農產品?其實都是進了社會以後,因為你的需要強迫你自己要去做。或者你想比別人更好,又或者你有創意、自己去吸收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識。
積極感受生活,挖掘興趣和專長(徐重仁)
雖然現在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但我希望同學們從現在起,不只是在課堂上汲取知識和學識,更要從生活中去感受,從活動中去體驗,漸漸的就可以發掘出興趣和專長。
培養熱忱的心和好奇心,例如幫助弱勢者或參與公益活動,我們會從中得到快樂和感動,這些快樂和感動形成一種鼓舞的力量,會讓我們更有信心。在遇到困難時不輕易放棄,勇敢面對。
把握學習的機會。多一種語文,可以幫助我們獲得更多的資訊。大量閱讀,可以讓我們開闊視野,增廣見聞。培養美感,生活中有很多美的事物,我們要學會欣賞。
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焦慮、不安,但是不要害怕,一定要有信心。大家互相鼓勵,找到目標方向,努力!加油!
挫折比成功多,要習慣挫折(吳炳昇)
若挫折和高興的時間對比是一比一的話,那你這輩子可能會覺得非常挫折。在我們(光電)這產業,也是如此!挫折可說是比成功還多,但是在挫折的同時,我們也有高興的時候。所以如果你要創業,就必須習慣挫折是很正常的事,一旦成功你要很高興,不然會覺得人生很悲慘。再者,有些人挫折時容易失眠,如果你會這樣,就不適合創業當領導者,因為創業者必須養活許多人,而非僅養活自己。
我是一個熱愛學習技術的人,從學校求學時期開始,便踏足進入這個產業。雖然一直在光電領域耕耘,但很多光學、電、半導體的技術不斷在進步,讓我時時感覺自己還是不足,必須一直持續學習。
將統計學與工廠管理結合(吳敏求)
學理工是懂技術,但是技術只是創業過程中的一小部分,因此我決定第一個工作只能先去做junior engineer,然後開發產品,此時我也開始思考到底希望知道什麼。開始工作後,每天早上都比別人早一個鐘頭到辦公室,因為在美國的小公司會有很多雜誌,像是IEEE以及Electrical Chemical Society,我會提早去讀雜誌。半導體的各種製程、設備,我分門別類讀了以後,記下來內化充實自己,然後慢慢了解know how。美國的雜誌很多,多閱讀可以培養視野,多加學習都成為日後運用的資產。
臺灣最大的問題就是企業通常都在考慮如何把好處給客戶,藉由降價擴大市場,除此以外,我們也應該要思考如何能提升價值,才能賣得更高價、獲利更多。今天要當一個領先的企業,就要預先考量會碰到什麼困難,應該怎麼克服困難,這樣才會帶來機會,所有的專利、know how都是來自於你如何面對、解決困境的。
北極,讓我探索自己內心深處(陳維滄)
北極,海風冷冽刺人,藍天壯闊,凍原靜寂,看似蠻荒死寂,偉岸蒼涼,但其實凍結冰層的冷酷環境下,北極熊和很多生靈的故事在這裡有趣地上演。
我的北極行除了踏雪尋熊外,也享受了心靈的淨化,畢竟人都是源於大自然,並且渴望接近大自然的。希臘有一座戴菲爾神殿,供奉阿波羅神,神殿上銘刻的第一句話,即是「認識你自己」。因為多數人所認識的是假我,偏離了真實的自己。人總是在返璞歸真之後,才能夠真正看透自己的心思,並且開始反省自身。只有向內心深處發掘,才能找到真實的自我。
努力要用在自己感興趣的地方(黃丁盛)
選擇你自己的路,有時候藝術方面就是要靠感覺,努力要用在對的地方,什麼叫對的地方?自己很感興趣的地方!以畫畫跟攝影來說,其中的差異真的很大。畫畫是要坐在書桌前面對一張紙、一塊畫布慢慢畫,攝影則是出去到處跑,創作的對象在外面,要面對面去拍照,要身歷其境,這兩種差別太大了。我覺得攝影創作是享受,坐在書桌前面是痛苦的。
攝影之所以這麼吸引我,是因為親臨其境,不只是最後的作品,而是從攝影的過程裡去體會。
堅持別人不能堅持的,造就與眾不同(林信廷)
我在練跑步的時候常常發生,每次跑到快要受不了,可是明明就還沒到,也許心裡就會提醒自己,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夠有不一樣的未來,我希望別人可以更看重我,或是給我更多的肯定,如果我今天沒有辦法堅持別人堅持不了的事情,那我跟別人沒什麼不一樣。所以每次跑到受不了、想放棄了,我就會跟自己說,因為你叫林信廷,所以你就是要堅持下去,不然你就跟別人一樣了,你沒有什麼特別!我生活上有很多的資源、很多的協助,……生活中碰到太多的危險,導致我常常在非常危險中度過,但是我很清楚,我...
推薦序
推薦序 我與肇瑞教授原是素昧平生,二O一八年二月某天突然收到他的電郵邀請,去他主持的「生涯規劃」奇景光電精英論壇﹂做一場演講。後來我才知道他閱讀了我二O一六年出版的回憶錄,內中有許多給年輕人建議的章節,且經某位科技界大老推薦為演講人。邀請函中,肇瑞很清楚的介紹了這門通識教育課程的背景與預期成效:他希望培養出「π(Pi)型的學生」,有跨領域的能力,兼具科技與人文素養,也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準備。透過這門課,他更希望拓展學生視野,加強他們的國際觀,對於未來創業及就業做準備。肇瑞的教學立意及目標非常明確,我稍做思考後就欣然答應了五月二十八日的那一場。
演講題目由我自訂,因為我的職場生涯中做過五家新創半導體公司,四家在加州矽谷,一家在臺灣,所以就以「創業與創新經驗談」為題,和修課的同學分享了兩個小時。課後我也收到了所有同學的心得報告。對我的建議去美國留學,然後到矽谷工作,有幾位同學做了正面的回應。最感欣慰的是多位同學對我建議的三句話非常認同:「培養自信及謙虛的態度。」「成功的定義:不怕失敗,倒下去能爬起來,就是成功。」「今後十年把你自己打造成一個人才,不論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你都有競爭力,都可以活得很好。」這些回饋對我來說非常有價值,讓我在其它場次對年輕人演講時也特別強調這幾點。
所以根據我個人參與「生涯規劃」課程的經驗和觀察,我可以說肇瑞教授的辛苦和努力獲得了豐碩的成果。今年欣聞肇瑞把他的經驗彙編出書,讓更多的年輕人受惠,很高興替他寫推薦序。我也期待閱讀其他演講者分享的內容,拓展見聞。
前聯電董事長兼執行長 胡國強
黃肇瑞教授與其夫人張孟旭女士均為一九七六年「清華大學材料系」第一屆畢業生。因本人於次年才到清華任教,失之交臂;所幸肇瑞與孟旭自美學成歸國後,同在材料界工作,並與母校保持聯繫,有相當多的接觸機會。多年來喜見肇瑞伉儷在事業與家庭經營上都非常順遂,尤其肇瑞在學術上成就輝煌,屢獲各項大獎肯定。
二O一七年肇瑞自「高雄大學」校長職務卸任,歸建成功大學後,亟思為高等教育及下一世代的傳承,多盡一份心力。經過縝密規劃,在學校通識教育中心開設一門與「生涯規劃」相關的精英論壇課程。本人有幸受邀得以忝居「精英」、「名人」之列,在約半年期間,從邀請、後續聯繫、接待、上課、閱讀學生心得報告、檢校逐字稿以及審視課堂錄影等互動中,處處可見肇瑞與工作人員的用心與敬業,令人欽佩不已。肇瑞期望講員以過來人的身分傳承過去的智慧和經驗,告訴同學們人生是否可以預做規劃?如何做好生涯規劃?當面臨人生轉折點的時候是如何做決定?如何做好機會來臨之前的準備?
也許正因為當年在大學時,沒有機會選一門「生涯規劃」的課程,同時在民國四、五O年代,由於社會閉塞、資訊缺乏,也少師長提點,因而回首來時路,個人幾無「生涯規劃」可言。但隨著「去去去,去美國」留學風潮到美國深造後,漸有領悟,同時多年來,秉持由家庭與各級學校教育養成的價值觀,接受各項挑戰,把握機會,奮力而行,事業生活大體順利美滿,或有可取;因此在接到肇瑞邀請後,將過往行述,可堪學子參考部分,做一整理;當然上課時仍不免擔心「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幸到臨場以及閱讀所有選課學生心得報告後,反為學生的專注以及熱情所感動;這也表示肇瑞的努力「功不唐捐」,成效非凡,值得推廣師法。
肇瑞在看到學生的學習心得與評價後,為了讓沒有機會修習到這門課的同學也可以由講員的演講內容中獲益,費心將授課內容彙整成冊,以期嘉惠更多的年輕人,是相當值得稱許的舉措。另一方面,前賢有言:「沒有記載,就等於沒有發生。」試想如果沒有本書的問世,十年、二十年後,又有多少人知道成功大學有一位熱心的教授,精心設計了一門「生涯規劃」課程,邀請多位當代產、官、學、研、醫藥、文化、藝術、廣播媒體等各界名人精英,講授內容涵蓋理工科技,人文藝術,民生社會科學等多元化領域,傳承過往的智慧和經驗?
本書的出版,不僅將使廣大莘莘學子受益,得以跨域學習,拓展視野,加強國際觀,而使讀者受到無形而深遠的影響和啟發,同時在時代風貌的記錄保存上的意義也彌足珍貴。本人有幸參與這項深具意義活動,並且樂在其中,特為此序。
前清華大學校長 陳力俊院士 謹序
民國一O八年四月於清華園
什麼是人生的智慧?或者套句金庸的話語:「問世間,智為何物?」一百多年來,心理學家費盡心力,探討如何定義智慧,然後設計一套測驗去量測某一認知作業的行為表現。這套傳統智力測試,確實和學校的學業成績有顯著的相關。但長久以來,對人生事業的成就,相關係數卻非常不穩定,甚至可以說預測的能力很低。我一直認為傳統的智力測驗的設計,忽略了生活經驗的向度,以為形式化的推理能力是智慧的核心因素。這當然是錯誤的看法,因為生活中的問題解決,常常不遵照理性的推理途徑,而是複雜的環境互動,講究的是「眉角」!也就是說,適當的人,在適當的時間,在適當的地點,用適當的工具(包括語言的工具),以直覺跳躍的方式,把「當前」的困境處理了,並且得到適當的效果。這種「眉角」的直覺從哪裏會學到?不可能從純用理性鋪陳的教科書中學到;必須要從「別人」成功或失敗再成功的經驗去體會不同的觀點和行為的不同表現!如何在複雜多樣的可能性中,去排優先次序?認真比對別人和自己在作為上的差異,並探索不同作為之效果的意義!越多比較,越能內化這些非理性的「眉角」直覺。
《精英的十三堂課》由十三位在各個領域上奮鬥有成的專業人士,娓娓敘述他們的人生經驗,刻劃出他們成功的「眉角」智慧!感謝成大把這些經驗集結成冊。我真心希望成大之外的學生們也都能有機會去探索和體會這些成功的經驗智慧,當然只有這十三堂課絕對不足以涵蓋更多複雜的人生經驗。期待更多擁有不同人生經驗的專業人士,來闡述他(她)們的不同眉角,成大應該會有一系列的「十三堂課」出現,是所祈!
中央研究院院士 曾志朗
堅持初衷,準備好就待展翅翱翔
「生涯規劃——奇景光電精英論壇」是本校跨學年的大型通識教育課程,課堂演說精采絕倫,場場座無虛席,深獲師生高度評價與讚賞。仰賴黃肇瑞教授交遊廣闊的好人緣,邀集各不同領域(藝術、攝影、保育、醫學、科技、企業經營等)、不同世代的講者,對於過往經驗侃侃而談,大方分享人生歷練。每位講者都擁有一把屬於自己的成功之鑰。打造成功的過程中,莫不及早探索志向、傾聽自我,進而擇善固執,化為行動,堅持初衷並無畏迎接所有挑戰;乍聽之下似乎是老生常談,但當眼前係無法預知的未來,又何嘗不是真理呢!
嶄新世代有更豐富的資源及優勢,築夢、逐夢;創新創業,已是青年學子在職涯規劃中的重要選項之一。講者們更建議大量閱讀、多元學習,相信知識帶來力量,培養獨立思考等,持續充實能力;當機運來臨,便勇往直前、盡情發揮!然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成就並非一蹴可幾,人生藍圖也該適時修正;每一次遭遇的失敗與挫折,都將成為邁向自我實現的基石。保持身心健康,開拓視野眼界,且常懷感恩之心,善盡社會責任,亦是本校開設相關通識教育課程的最終目標。
這十三場醍醐灌頂般的演講,係十三個動人的生涯故事,時而勵志、時而讚嘆,又令人感同身受、會心一笑。今幸付梓成書,期許給予更多人們正向的影響與啟發。
國立成功大學校長 蘇慧貞
導論
二O一六年八月,我卸任了高雄大學校長的職務,回到成功大學後,一直在思考,除了教授本身的材料科學專業課程之外,是不是可以為高等教育及下一世代的傳承,多盡一份心力?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沉澱和籌劃,並獲得企業的贊助經費下,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提出開設一門與「生涯規劃」相關的精英論壇課程,這個課程的講師是由來自產、官、學、研、醫藥、文化、藝術、廣播媒體等各個層面的名人精英,講授內容涵蓋理工科技、人文藝術、民生社會科學等多元化領域。
期望這些傑出的講者,以過來人的身分傳承過去的智慧和經驗,跟同學分享人生是否可以預做規劃?如何做好生涯規劃?當面臨人生轉折點的時候是如何做決定?如何做好機會來臨之前的準備?透過這一門全校的通識課程,以跨域學習,拓展視野,加強國際觀做為設計的基石,希望學生在與講者的近距離的接觸及言談互動之間,受到無形而深遠的影響和啟發。
授課方式使用成功大學教學網路平臺Moodle,學生於上課之前需先搜尋並上傳該堂課講師的資料,並於授課結束後的一週內繳交當節課聽講的心得報告。此外須於課外時間自行選擇閱讀一本講員推薦的書籍,並於學期末前繳交一份書面的讀後心得報告。在學期初的第一堂課,即將修課學生以不同學院和系所混合的方式分成十二個小組,各組需經由共同討論之後,由全部講員推薦的書單中,挑選一本書一起閱讀及討論,並於課堂中進行公開的分組口頭報告,由修課同學相互評分。期望引領同學間彼此領域互補,相互交流、拓展人脈和激發思考。
同學們從不同背景的講員中,透過不同角度述說的故事,可以獲得不一樣的激勵和啟發,更認清自己的能力和性向,有助於就業時,選擇與自身能力及興趣相符合的工作。
為了讓沒有機會修習到這門課的同學也可以由講員的精闢演講中獲益,因此在取得講師的同意之後,聘請工讀生將授課內容做逐字演講稿的整理,彙整成冊,以期嘉惠更多的年輕人。非常期待藉由發行這一系列的專書,能夠嘉惠更多無法修習這門課的年輕人,找到屬於自己人生的「康莊大道」。
由於這本書是由各個層面的名人精英,以口語聊天的方式來述說自己的故事,因此適合的讀者並不只限於準備做生涯規劃的年輕學子,即使是各種年齡層或不同行業的讀者,也可以藉由這些精英名人口述親身經歷的故事當中,體會他們的睿智的思考,可倍感獲益良多。
能夠順利出版這一本由各界精英名人分享生命史的書,要感謝許多人。首先誠摰感謝奇景光電吳炳昇董事長的贊助,以及願意一起為高等教育盡一份心力的許多精英講員們,謝謝執行課程大小事務的總管黃雅芳秘書,及幫忙錄影錄音和撰寫逐字稿的研究生助教們,還有成大出版社編輯吳儀君及協助文編的林淑禎。也要感謝負責由臺南高鐵站接送講員的老婆孟旭,她也因此獲得不用繳學費就可以旁聽的優惠;另外也感謝書中多位為我寫序的前輩和朋友,謝謝你們欣賞並推介這本書,衷心感謝。最後,當然是要誠摯的感謝正在閱讀這本書的你,希望你會喜歡這本書,也謝謝你推薦給其他的讀者。
黃肇瑞
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推薦序 我與肇瑞教授原是素昧平生,二O一八年二月某天突然收到他的電郵邀請,去他主持的「生涯規劃」奇景光電精英論壇﹂做一場演講。後來我才知道他閱讀了我二O一六年出版的回憶錄,內中有許多給年輕人建議的章節,且經某位科技界大老推薦為演講人。邀請函中,肇瑞很清楚的介紹了這門通識教育課程的背景與預期成效:他希望培養出「π(Pi)型的學生」,有跨領域的能力,兼具科技與人文素養,也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準備。透過這門課,他更希望拓展學生視野,加強他們的國際觀,對於未來創業及就業做準備。肇瑞的教學立意及目標非常明確,我稍...
目錄
推薦序/胡國強(前聯電董事長兼執行長)
陳力俊(前清華大學校長)
曾志朗(中央研究院院士)
蘇慧貞(成功大學校長)
導 論/黃肇瑞
精彩就在看不見之後/林信廷
NO到YES的路徑/黃米露
用智慧和勇氣活出生命熱情/江秀真
生涯規劃——優先順序的安排/許重義
無憾的人生就是與時俱進的終身學習和反省/黃肇瑞
在地表演藝術的創新與創價/陳欣宜
人生思考題/陳力俊
檢驗的世界和燃燒你的天賦/楊崑山
改變一生的相逢/徐重仁
我的光電之旅/吳炳昇
高科技創業甘苦談/吳敏求
旅行中遇見真‧善‧美/陳維滄
從心出發——黃丁盛鏡頭下的世界/黃丁盛
附錄:精英論壇場次表
推薦序/胡國強(前聯電董事長兼執行長)
陳力俊(前清華大學校長)
曾志朗(中央研究院院士)
蘇慧貞(成功大學校長)
導 論/黃肇瑞
精彩就在看不見之後/林信廷
NO到YES的路徑/黃米露
用智慧和勇氣活出生命熱情/江秀真
生涯規劃——優先順序的安排/許重義
無憾的人生就是與時俱進的終身學習和反省/黃肇瑞
在地表演藝術的創新與創價/陳欣宜
人生思考題/陳力俊
檢驗的世界和燃燒你的天賦/楊崑山
改變一生的相逢/徐重仁
我的光電之旅/吳炳昇
高科技創業甘苦談/吳敏求
旅行中遇見真‧...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