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自傳性小說,一個紅衛兵的真實人生
本書揭露中國文革時期的血與淚
中國的社會進程與時代巨輪下普通人的辛酸苦甜本書是旅德經濟顧問胡曉平的自傳性小說,於二○一八年發行德文版,曾連續數週位居出版社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受到德國媒體重視。身為五十年代出生的胡曉平,她的人生與中國近代的命運疊合,早年加入紅衛兵,從最初對社會政治秩序的熱情,轉而對意識形態的質疑。自傳性的題材,提供豐富的背景,讓讀者更加瞭解當時中國社會劇烈動盪的真實輪廓,普通人的命運隨之起伏。對文化大革命帶來的影響,做了全面的陳述。
作者簡介:
胡曉平
一九五七年出生,北京人。作者在中國的政治中心北京親身經歷了毛澤東和鄧小平時代眾多重大歷史事件。文化大革命徹底改變了作者的人生軌跡,與同時代的知識青年一樣,高中畢業後被迫到農村務農。八十年代大學經濟專業畢業後進入航天部第二研究院工作。「六四天安門事件」後不久旅居德國,取得企業管理學碩士學位,之後在德國諮詢公司從事經濟顧問工作。
《紅色皇帝的孩子們》是作者的自傳體小說,其德文版於二○一八年出版,上市後曾連續數週位居出版社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廣受讀者好評。作者曾接受德語媒體專訪,反響強烈。二○一九年,本書被出版社選送參加萊比錫國際書展。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德國媒體專訪
〈我們曾經熱愛毛〉
《德國西北報》專訪作者胡曉平/二○一八年十二月十八日
在一個充滿了個人崇拜的集權國家長大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在奧爾登堡生活的胡曉平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了這本書。她接受《德國西北報》的採訪,談論了關於毛澤東、政治上的壓制以及中國的發展。
問:您說,中國在幾年前比今天要相對自由。這令人驚訝,怎樣得出這個結論呢?
八十年代鄧小平執政時期以及後來的江澤民,直至十年或者十五年前中國相對開放自由,這裡主要指的是媒體和文學作品方面。但現在習近平甚至修改了憲法,把中國最高領導人的執政限期給取消了,這對於中國來說不是好事。對媒體的管控加強,受到了嚴格的限制。前不久,我去了趟中國,看見到處都安裝了攝像頭,街上員警的數量也增加了許多。
問:您有怎樣的感受?為什麼會出現重新回歸專制現象?
我現在,在中國逗留時的感覺不如十年前或者十五年前愉快。世界,尤其是西方,期待著中國在經濟上自由化後,政治上也進行改革。但是人們忽視了一點:中國仍是由共產黨執政,她掌握著絕對權力,這就造成了價值觀同自由經濟的衝突。隨著經濟的發展,中產階級的逐漸擴大,他們希望在政治領域也能贏得發言權,但共產黨並不希望這樣。目前有一個非常小的階層,也許一百來個權貴家族,享受著極大的特權,掌握著驚人的財富。然而,中國的貧富差距在急速擴大。
問:中國現在還是一個共產主義國家嗎?
不是。中國被很少的權貴家族所控制,她仍然是一個集權國家。問題是:「什麼是共產主義?」今天的中共在回答這個問題時用的是謊言,它不再是我在兒童時期所夢想的那個共產主義。
問:那麼,那時對您來說,什麼是共產主義呢?
那時我堅信,我想像,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人只索取他所需要的,沒有貪婪和吝嗇,如果你有了東西,你肯定是願意分享給他人。這點我們這一代人是堅信的。我們曾經相信,在西方國家生活著許多非常貧困的人們,尤其是美國(笑了),我們從書上看到,肥胖的美國資本家剝削那裡的工人。作為孩子,我們想過:「我們必需做點什麼!」我們打從心底相信了。
問:在毛澤東時代的孩子們是怎樣的生活呢?
同前蘇聯有些相似。孩子們先是成為脖子上戴著紅領巾的少先隊員,然後加入紅衛兵。對於我來說直到青春期時才開始逐漸有了批評的理念。
問:有沒有一個特殊的事件讓您同共產主義思想決裂?
沒有。少年時期沒有。我出生於五十年代,對外面的世界和他樣的生活並不瞭解。當然我也經歷了大饑荒,但是我在北京長大,父親是軍官,母親是機關幹部,因此我家的生活條件還算過得去。有關大饑荒的災難,我是到了德國以後才從有關書籍上瞭解到,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震撼。餓死了二千萬人,簡直不可思議!
問:您在文革時期有怎樣的經歷?
我自己的家庭也在文革中遭到衝擊。我奶奶在解放前是個地主,這是很糟糕的。她被押到檯子上在公共場合批鬥,受盡欺凌,這點在我的書中也有寫到。學校有個女同學直到今天都仍然不能從悲劇中解脫出來,因為她的母親就在家裡吞下了藥物自殺。那時我們每天都在經歷這些,對於孩子們來說當然是驚恐,但開始我們甚至認為,也許這些人是壞蛋,他們就該是這樣的命運。就像德國納粹時期,人們對待猶太人的態度一樣。
問:這裡的人從報導上看到,那時在中國有許多崇拜毛澤東的人,您是怎樣呢?
作為一個孩子我對毛澤東絕對崇拜!他對於我們來說像是一個神。甚至當我們知道發生了許多殘忍的事情後,仍然認為,如果毛知道的話,那是不可能發生的,肯定是毛身邊其他人幹的。毛澤東對於我們來說是偉大的,因為他建立了新中國,當然今天來看不完全是事實,無論如何,他並沒有做到他曾經承諾的一切。但孩童時期,我們學過:沒有毛澤東,我們的日子將會很糟糕,會仍生活在殖民地。我們從心底裡熱愛毛澤東,崇拜他。我那時曾經想過:如果毛主席需要我們去戰鬥,我可以為之獻出生命。
問:您的講話流露出一股真誠。您是怎樣做到的,在自己和他人面前說真話?
對我來說這並不是一件難事。在中國發生了很多事情後,我們思考了許多,也讀了不少書。西方的書當時是禁止的,但儘管如此還是讀到了一些,之後發現:外面還有另外的世界。高中畢業後,我們被送到了農村勞動,成為一名農民,不允許考大學。那時的生活是很艱苦的,因而思考的也就更多。今後的路怎樣走?難道我們將長期留在農村嗎?我的家庭氛圍也是基於誠實,在家裡父母和孩子們對於文革時期也有過很多次的討論。但這並不是理所當然的,有許多人並不願意提起過去發生的事情。
問:今天在中國,人們怎樣對待這段往事?
非常不同。有些人仍是堅定的毛澤東信仰者;有些持批評態度,但保持沉默,否則會帶來麻煩;很大一部分人對此不再感興趣,重要的是,我有錢,我的家庭生活得不錯。對於政治,不再有深刻的思考,甚至年輕一代也是這樣。人們所關心的就一點:錢。我為此感到非常遺憾。
問:您怎樣看中國目前的發展?是樂觀還是悲觀?
很悲觀。在習近平執政前我曾經非常樂觀。中產階層在逐漸擴大,許多中國人走出國門,並帶著新的認知返回。當人們走向世界後通常會對自己的國家做出一些改變,但是,沒有!現在習近平可以終身執政,我的同學中有人聽到這個消息後哭了,說:「中國完了!」人們簡直無法想像!終身制!在這個世界上幾乎已經沒有了這樣的事情。在中國,也有許多人反對民主制度,他們認為,民主會帶來混亂。在中國,如果建一個高速公路或是機場,速度非常快,但是在民主國家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完成,因為沿線居民的利益都會被牽扯到。因此,有些人認為,我們的政府能夠很快的做出決策體現出了中國體制的優越性。人們的權利被壓制,但又體會不到被壓制,這是問題所在。
問: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因為人們的生活比較而言過得很好。我買了一個房子;我出去旅遊了一趟;我能把孩子送到國外上大學。這時人們捫心自問:我們還想要什麼?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答覆是:「對這些不感興趣。」人們並不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國家由沒有民主和自由的政黨來執政,是否這個政黨能夠繼續長久保持人民富足、安康的生活?對共產黨持批評懷疑觀點的人很艱難,人們很難再組織起來做批評和反對執政黨的事情,因為到處都被監視。比如中國的微信,當出現批評觀點的文章甚至是敏感的句子詞彙時,就會被刪除或是自動消失。
媒體推薦:▌德國媒體專訪
〈我們曾經熱愛毛〉
《德國西北報》專訪作者胡曉平/二○一八年十二月十八日
在一個充滿了個人崇拜的集權國家長大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在奧爾登堡生活的胡曉平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了這本書。她接受《德國西北報》的採訪,談論了關於毛澤東、政治上的壓制以及中國的發展。
問:您說,中國在幾年前比今天要相對自由。這令人驚訝,怎樣得出這個結論呢?
八十年代鄧小平執政時期以及後來的江澤民,直至十年或者十五年前中國相對開放自由,這裡主要指的是媒體和文學作品方面。但現在習近平甚至修改了憲法,把...
章節試閱
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
上午學校慶祝黨的生日活動結束後,下午在指導員的帶領下,同學們步行到民族文化宮參觀西藏展覽。從學校走到民族宮可不近,有五、六公里路程。
在這個展覽上,展出了舊西藏奴隸主鎮壓奴隸使用過的殘酷刑具,比如:站籠、腳銬、脖子枷、用於挖眼睛的石頭帽和尖刀等。還有奴隸主用嬰兒頭骨做成的碗,碗內壁鍍有銀。鼓也是用人皮做的,鼓槌取自十八歲姑娘的大腿骨,還有人皮做的檯燈。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實物和照片,讓同學們見識到了奴隸制度下的舊西藏是最黑暗、最殘酷、最野蠻的。
參觀完展覽後,由於和其他同學不同路,京峽只好自己乘公共汽車回空軍大院的家。當她推開家裡的門時,就聽妹妹京梅大聲喊道:
「大姐,你看誰回來了?」
「回來啦!我們可正等著你吃飯呢!」爸爸微笑著迎向京峽,隨即招呼兩個孩子坐到飯桌前,飯菜是京梅從食堂打回來的。
「今天是星期三,你怎麼有時間回家?」京峽說著夾起一塊番茄炒雞蛋裡的雞蛋放到嘴裡。爸爸仍在微電機廠當軍代表,平時只有週末回家。
「我請了幾天假。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叔叔來信說奶奶將在這星期六到北京。我明天回百萬莊的家收拾一下,奶奶住在那裡方便些。」爸爸臉上掛滿了笑容。京峽家所住的八號樓,廚房、廁所是幾家共用,對奶奶來說確實很不方便。
「毛主席萬歲!」京梅舉起右臂歡呼道。這句口號成了孩子們高興時的口頭禪。
「那我們全家是不是都搬回百萬莊住?」京峽期待著爸爸做肯定的答覆。
「是的。先讓奶奶好好休息幾天,我下星期到育紅小學給京梅辦轉學手續。」
京梅正在上三年級,過了夏天將升入四年級,這個月底正好學期結束。
「那我又得重新認識同學。」
「沒關係,百萬莊的孩子我們從小就認識!你可以轉到離家最近的『展一小』,那裡肯定有不少你認識的人。」京峽安慰京梅。
「爸爸,我和姐姐同你一起去火車站接奶奶,行嗎?」
「可以。奶奶乘坐的火車是下午到站,你們倆星期六中午就坐車回百萬莊,我們從那出發。京峽,奶奶年級大了,媽媽又不在家,今後你要多幫助奶奶做家務。」
「爸爸放心,我會的。」
第二天一早,京峽懷著同往常不同的心情乘車去一一○中學。先坐二一路汽車再倒乘三路電車,以往這熟悉、甚至有些厭煩的乘車過程,現在卻變得親切和眷戀。畢竟快一年了,每天都走這條線路。車上的售票員、每個站的站牌、路邊的大樹、商店她都很熟悉,它們似乎已屬於京峽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很快就要告別了!」望著熟悉的地方,一絲傷感掠過京峽心頭。
直到走進學校樓道,看見掛有「一連六排」牌子的教室大門,京峽才平靜了情緒。走進教室,她不禁下意識地環顧了起來。昨天老師告訴大家,下學期升初中二年級時,將要換到另一間教室。京峽是個守舊的姑娘,一旦對某個地方熟悉了,離去時總是戀戀不捨。
黑板上方中央掛著一張毛澤東彩色畫像,畫像兩側是毛主席語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教室左邊是三扇大窗戶,右面牆上貼有幾張毛主席語錄印刷品:
「要鬥私,批修。」
「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
「我贊成這樣的口號,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教室後面牆上是班裡的黑板報,它的上方貼著用紅色電光紙剪成的林彪書寫的題詞複製:
大海航行靠舵手,幹革命靠毛澤東思想
這塊黑板報凝結著京峽的心血,每星期至少要更換一次內容,遇到重大政治事件要馬上更新。壁報組由三名同學組成,一名男生負責畫圖、排版,京峽和另一女生負責寫稿、組織稿件和抄寫。
「今天必須把昨天參觀舊西藏展覽的報導寫出來。」京峽正想著,上課鈴響了。
學校每天上午有四節課,下午兩節。今天的第一節課仍是雷打不動的政治課,學習昨天兩報一刊發表的社論,題目為:
共產黨員應是無產階級先進分子――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四十九週年
政治老師先念一遍,再分段講解,然後分組討論。終於熬到下課,京峽起身就往教室門外跑,為的是到操場占上雙槓的位置。全校只有一個雙槓,大家都愛玩,一下課就搶。
「京峽,怎麼跑那麼快?等會兒我!」鳳新追上京峽,氣喘吁吁地說:「你的膠泥有富餘的嗎!我今天忘帶了。」
「有。我帶了好幾塊呢。又是工業基礎課,真煩人!」
工業基礎課是京峽的弱項。老師把一個工業產品模型放在講桌上,讓同學們按照這個樣品用膠泥捏出模型。模型捏好後,再畫出三視圖。無論老師怎麼啟發,京峽總是畫不好三視圖,她缺乏空間想像力。而這門課正是鳳新的強項,她捏的模型有模有樣,畫的三視圖準確無誤。每次都受到老師的表揚。
「甭著急,我再幫你畫就是了。」
如果不是鳳新每次在課堂上幫忙,京峽根本完不成作業。
「太謝謝你了!」
「幹嘛那麼客氣!你幫我的地方多著呢!」
京峽常幫鳳新寫作文。
「哎,語文課也沒勁。」京峽歎氣道。
「上小學時,你不是最喜歡語文課嗎?」
「那時候的語文課多有意思,我喜歡上陳老師的課。」京峽臉上露出淡淡的傷感。
第三節課是數學。俞老師今天穿了一件印有碎花的短袖襯衫,配上齊耳的短髮,顯得格外精神。
「今天講新課:第四章,簡單圖形。陳小笛,你先把垂線和平行線的定義給大家念一遍。」
老師話音一落,小笛便站了起來,開始讀課文:
垂線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說:「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一九六八年七月,上海第三鋼鐵廠的工人師傅敢想、敢幹,把兩座高達五十五米、重二百三十噸的巨型平爐大煙筒,分別用了八個小時和五個小時,「垂直移位」三十一米和四十米,創造了世界歷史上罕見的奇蹟。
「垂直移位」就是大煙筒在移動時,和地面保持垂直。
在數學上,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它們互相垂直。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直線的垂線。
平行線
曙光人民公社的貧下中農,遵照毛主席「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的偉大教導,在奪得夏糧大豐收之後,又投入新的戰鬥。雙輪雙鏵犁賓士在人民公社廣闊的田野上。
用雙輪雙鏵犁犁出的兩條筆直的壟溝是互相平行的。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平行線。
「數學真沒勁!」京峽心裡嘟囔著,儘管以前她喜歡數學課。
上午的第四節課是語文課。鈴聲響後,一個身材矮小,禿頂,戴著一副醬色鏡框眼鏡,看上去四、五十歲的男老師走進教室。他開門見山自我介紹:李老師生病請假一週,由我代他教你們語文課,接著拿起粉筆在黑板上邊寫邊說:「我的名字叫汪德軒。」
就在他往黑板上寫字的一瞬間,同學們都看到了,他的右手是六指,多出一個大拇指。然而全班同學異常安靜,連平時最搗蛋的男生也沒取笑。大家被他那一手漂亮的字體震住了,它簡直就像字帖上的字,乾淨、利索,蒼勁又不失典雅,筆劃的擺放恰到好處,不長不短,展示著美感。這種有著深厚功底的書法,對同學們來說已是可望不可即。自從「文革」以後,孩子們就不再練書法了。京峽這時忽然感到羞愧,身後的黑板報上是自己寫的字,再看看前面汪老師的字,「嗨,現眼呀!」
「我在講課文之前,先給同學們講一段古文詩。」
「太棒了!」京峽在心裡歡呼。語文教材裡的課文大多充滿政治色彩,枯燥乏味。
「我先默誦這段古文詩,然後你們說說看,是出自於誰的手筆。」
汪老師雙眼半閉,目光越過同學們頭頂,望著前方,用他那帶著濃重的四川鄉音,抑揚頓挫地娓娓道來: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朗讀結束了,同學們仍在發呆,似乎一時沒反應過來。
「後面那個舉手的女同學,你說說看。」
京峽扭過頭,看見坐在最後一排的林楠正起身站起來。
「是李白的《將進酒》」她回答的從容不迫。
「正是!你答得對。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歷代文學家、詩人曾寫下無數膾炙人口的篇章。你們應該去讀,去欣賞。」
「好,接下來我們打開課本,講課文。今天要講的內容是……」
這時,京峽只看見汪老師的嘴在動,至於他在說什麼,已經聽不進去,她的大腦開始走神。
在接下來的一週語文課裡,汪老師總會在課堂上穿插講一段古文、古詩,介紹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京峽本來就喜歡語文,汪老師的到來點燃了她埋沒了幾年的求知欲。
體育課通常安排在下午。班上幾乎所有同學都喜歡上體育課,因為它的確是豐富多彩。有軍事訓練:扔手榴彈、趴在地上練習匍匐前進,還有諸多體育項目:跳高、跳遠、單雙槓、跳木箱、扔鉛球、排球、籃球等等。毛澤東的題詞「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用紅色油漆刷在學校操場的北圍牆上。
一一○中學的音樂教室遠沒有空軍大院育紅小學的氣派,教室前面只擺放了一架腳踏風琴。音樂老師是一位三十多歲、長得不起眼的男教師,他上課時多是伴隨著彈風琴教學生一些革命歌曲。昨天是黨的生日,因此今天學唱歷史革命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老師告訴大家,這首歌是一九四三年由人民音樂家曹火星創作的。
「共產黨辛勞為民族,共產黨他一心救中國,他指給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領導中國走向光明……」看著音樂老師唱歌時搖頭晃腦的樣子,京峽忽然想起那個打掃廁所的張老師。儘管她每天都穿著一件肥大的藍色上衣,但仍掩蓋不住嬌小勻稱的身材。她那秀美的臉上帶有典型南方人的特徵,白皙的皮膚,杏仁眼,小巧玲瓏的嘴唇。她走路時總是低著頭,眼睛往下看。
小笛告訴過京峽,她聽鄰居家女孩講,張老師也住在百萬莊。文革前,她是一一○中學的音樂老師,能歌善舞,不但會彈鋼琴,還能拉小提琴,這個女孩曾跟她學過一段時間小提琴。張老師喜歡歐洲古典音樂,一次她和同學們聊天時說:「寧可到維也納當乞丐,也不願在這裡做音樂老師。」文革爆發後,被一個學生把這句話揭發了出來。於是天天挨批鬥,後來被安排去掃廁所,不能再做音樂老師。
七月上旬,學校開始期末考試。根據毛澤東「考試可以交頭接耳,甚至冒名頂替。冒名頂替的也不過是照人家的抄一遍,我不會,你寫了,我抄一遍,也可以有些心得」的指示,考試一律實行開卷,做題時大家可以看書,也可以相互商量。全班同學的考試成績都很好。
奶奶回到北京
從一九六六年七月開始,廢除了新中國在一九五二年建立起來的統一高等學校入學考試制度,全國高校停止招生。教師被下放到農村進行勞動改造。
一九六八年,紅衛兵運動已持續兩年多。儘管毛澤東呼籲「復課鬧革命」,但震盪和混亂仍然無法制止。到了畢業期的幾百萬學生難以分配工作,待在城裡無事可做,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文章《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市裡吃閒飯!》,介紹了甘肅省會寧縣城鎮的一些居民和青年到農村安家落戶的事蹟,並在右上角《毛主席語錄》一欄裡,發表了毛澤東的最新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說服城裡幹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子女送到鄉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村的同志應當歡迎他們去。」
隨即,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全國各地開展,一九六八年當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即六六、六七、六八三屆學生幾乎全部前往農村。後來他們被稱之為「老三屆」。
學生們被送往農村,學校安靜了下來,當年的紅衛兵組織大多自然消失,革命小將武鬥、抄家、打人的行動沉寂了。因階級成分不好被遣返回鄉的老人們有的陸續返回北京。
一九七○年七月初,京峽奶奶回到北京,全家也從此搬出空軍大院回到百萬莊的家。京梅離開育紅小學,到家門口的展覽路一小上學。京紅仍在空軍大院的幼兒園全托,只有星期六才接回家。
京峽有近三年時間沒見到奶奶,她老了瘦了,不過看上去還算是健康。奶奶有時講起在老家的事情,讓京峽感到幸運的是,奶奶在家鄉並沒有受到欺負。那是一個偏僻、寂靜的村莊,解放前奶奶家雖是地主,但對長工一向仁義大方。因此,當奶奶被遣送回老家時,村裡的人仍像過去那樣尊重她,儘量安排她做輕鬆的農活。在鎮上工作的叔叔也經常回去看望奶奶。
奶奶的到來,給家裡帶來了歡樂和溫暖。她把買菜、做飯擔當了起來,京峽和京梅終於又找回了家的感覺。
自從奶奶來後,鳳新也成了京峽家的常客。她就像到自己家一樣,經常是一進門就張羅著幫奶奶幹活。看見奶奶正在掃地,便搶過奶奶手中的掃帚,看見窗戶髒了,便問奶奶是不是需要擦窗戶。奶奶喜歡鳳新,誇她勤勞能幹,眼裡有活。
「奶奶,您做的大米粥比我家的澱粉粥好吃多了!」這天晚餐,奶奶做了豬肉白菜餡包子和米粥,留鳳新吃飯,她足足喝了三碗粥。
「別盡只喝粥,再吃個包子。」奶奶說著,用筷子夾起一個包子遞到鳳新手上。
「這是第四個了。」鳳新笑道。
「多吃,要吃飽。鳳新,什麼是澱粉粥?」奶奶問。
「就是用澱粉加上水熬成的粥。很頂餓的。」
「那能好吃呀?」京峽問。
「我家定量的糧食不夠吃,兩個弟弟特能吃。」
「男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沒肉吃,油水少,當然吃得多。」奶奶歎了口氣。
一九五三年,中央政府頒布《關於糧食的計畫收購和計畫供應的命令》,全國開始實行糧食計畫供應。五四年又實行了食油定量制度。五五年八月國務院下達《關於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暫行辦法》,這一年的十一月正式在全國使用糧票,油票。布票、肉票也隨之出現。
從此,城市人口按照重體力、輕體力勞動,腦力勞動者,學生,居民等以及各年齡段的兒童進行分類,各自有不同的糧食定量和粗糧、大米、麵粉的比例。
每個月人們所得的糧票是有限額的:中學生男生三十四斤、女生三十二斤。三歲以下兒童九斤。三歲以上到上中學前,每年按年齡逐漸增加定量。成人則根據工作分類,沒有正式工作的家庭婦女只有二十五斤,重體力勞動者四十五斤,煤礦工人享受最高定量五十七斤。其他工作的是二十八斤。這裡面包含有十五斤半麵票、五斤半的米票和七斤粗糧票。在糧店裡憑糧票買糧,麵票只能用來買麵,米票只能買米,粗糧票只能買粗糧。
肉、蛋、白糖、食用油等也實行憑票定量供應。糖、油、肉每月每人半斤。工業品的六十八%、副食品的九十%都憑票限量供應。去市場選肉,大家都挑肥肉買,因為回家能再榨點兒豬油改善伙食。
「鳳新,我們家每個月的半斤澱粉用不完,以後給你帶回去。」奶奶望著吃得正香的鳳新說。
「謝謝奶奶!」鳳新高興地笑了,雙手放在吃得略鼓起來的肚子上接著說:「奶奶,我今天吃超標啦!」
「為什麼?」
「毛主席說:節約糧食問題,要十分抓緊。按人定量,忙時多吃,閒時半乾半稀,雜以番薯、青菜、蘿蔔、瓜豆、芋頭之類。我現在是閒時,可卻吃了四個大包子!」
「哈哈……」京峽大笑道:「你可真是活學活用毛主席語錄的典範呀!」
奶奶沒有笑,只是搖搖頭。
「對了,鳳新,我可以問問小笛和其他女生,看誰家裡有多餘的澱粉,都可以貢獻給你。」
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
上午學校慶祝黨的生日活動結束後,下午在指導員的帶領下,同學們步行到民族文化宮參觀西藏展覽。從學校走到民族宮可不近,有五、六公里路程。
在這個展覽上,展出了舊西藏奴隸主鎮壓奴隸使用過的殘酷刑具,比如:站籠、腳銬、脖子枷、用於挖眼睛的石頭帽和尖刀等。還有奴隸主用嬰兒頭骨做成的碗,碗內壁鍍有銀。鼓也是用人皮做的,鼓槌取自十八歲姑娘的大腿骨,還有人皮做的檯燈。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實物和照片,讓同學們見識到了奴隸制度下的舊西藏是最黑暗、最殘酷、最野蠻的。
參觀完展覽後,由於和其他同...
目錄
第一章:五十年代
一、小妹上學
二、京峽父母
三、京峽出生
第二章:六十年代初期
一、幼稚園
二、百萬莊小學
三、百萬莊住宅區
四、少先隊
第三章:一九六六年 文革開始
一、少先隊中隊長
二、《人民日報》社論
三、結束小學正規教育
第四章:家庭被拆散
一、搬進空軍大院
二、批鬥,抄家
三、育紅小學
四、小妹出生
五、爸爸擔任「軍代表」
六、媽媽下放到「五七幹校」
第五章:京峽上中學
一、媽媽回京治病
二、一一○中學
三、「要準備打仗」
四、加入「紅衛兵」組織
五、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
六、奶奶回到北京
七、「教育要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八、愉快的暑假
九、初中二年級,五顏六色的學年
十、沒能參加「夏季拉練」的意外收穫
十一、林彪事件的前後
第六章:京峽升入高中
一、重視學習的風氣形成
二、青春期的困惑
三、短暫的高中正規教育
四、加入「共青團」組織
五、渴望瞭解外邊的世界
六、接踵而來的政治運動打破了校園的寧靜
七、開門辦學
八、手抄本《少女之心》的迅速蔓延和所釀成的後果
九、高中的最後一個學期
第七章:京峽到農村插隊
一、高中畢業前夕
二、歡送應屆畢業生到農村插隊落戶
三、走進田各莊
四、體嘗披星戴月、櫛風沐雨的農民生活
五、動盪多變的一九七六年
六、一九七七年,人生命運的轉捩點
第一章:五十年代
一、小妹上學
二、京峽父母
三、京峽出生
第二章:六十年代初期
一、幼稚園
二、百萬莊小學
三、百萬莊住宅區
四、少先隊
第三章:一九六六年 文革開始
一、少先隊中隊長
二、《人民日報》社論
三、結束小學正規教育
第四章:家庭被拆散
一、搬進空軍大院
二、批鬥,抄家
三、育紅小學
四、小妹出生
五、爸爸擔任「軍代表」
六、媽媽下放到「五七幹校」
第五章:京峽上中學
一、媽媽回京治病
二、一一○中學
三、「要準備打仗」
四、加入「紅衛兵」組織
五、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
六...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