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管理者來說,缺少的不再是先進的管理理念,而是能將這些理念付諸於行動的工具與方法。不管多麼先進的理念,如果沒有辦法應用於企業的管理實踐,都是「水中月,鏡中花」。
當一個企業的願景與策略確定下來以後,需要思考的就是:企業自身的業務系統是什麼樣子的?如何與策略匹配?基於這樣的業務系統應該建立怎樣的流程體系?完整的制度體系怎麼建立?與流程怎樣契合成為一個系統,而不是「兩張皮」?如何透過職位管理支撐這樣的業務系統?如何透過績效管理實現企業的策略目標?
基於此,本書作者總結了十多年來企業管理諮詢的方法,以量化與細化管理為目標,側重於方法的應用,同時將管理理論滲透於概念的辨析與問題的分析當中,以「立足於實踐,又高於實踐」的視角撰寫了本書,期望在與讀者們共同總結實踐經驗的同時,提升對管理理論的認識,因為只有當實踐昇華為理論以後,才具有普遍價值,才能有效地得以傳播。本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 系統性。本書對企業管理的業務系統分析、流程管理、制度體系建立、職位管理以及績效管理做了完整的梳理。
2. 方法論。本書對企業管理的定位就是在各個環節盡可能實現量化或細化。
3. 實踐性。本書基於實踐給出了大量的工具表格和具體示例,有助於讀者對方法的理解。讀者在對這些工具表格或示例的深入理解基礎上,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稍作改動即可使用。
4. 理論性。本書在實踐內容的基礎上,會對一些關鍵的名詞或術語給出定義。
5. 時代性。這是一個快節奏、大資訊量的時代,很多人已經沒有時間或習慣去逐字逐句讀一本書了,為此,書中有大量的圖示方便讀者快速閱讀。同時,在構建本書的章節時,為了清晰明了,每一章就是一個大的管理專案,並且盡可能突出重點,各章之間相對獨立,讀者可以選擇感興趣的任何一章開始閱讀,基本上不會影響閱讀理解。
推薦序
對於大多數管理者來說,缺少的不再是先進的管理理念,而是能將這些理念付諸於行動的工具與方法。不管多麼先進的理念,如果沒有辦法應用於企業的管理實踐,都是「水中月,鏡中花」。
當一個企業的願景與戰略確定下來以後,需要思考的就是:企業自身的業務系統是什麼樣子的?如何與戰略匹配?基於這樣的業務系統應該建立怎樣的流程體系?完整的制度體系怎麼建立?與流程怎樣契合成為一個系統,而不是「兩張皮」?如何通過崗位管理支撐這樣的業務系統?如何通過績效管理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基於此,筆者總結了十多年來企業管理諮詢的方法,以量化與細化管理為目標,側重於方法的應用,同時將管理理論滲透於概念的辨析與問題的分析當中,以「立足於實踐,又高於實踐」的視角撰寫了本書,期望在與讀者們共同總結實踐經驗的同時,提升對管理理論的認識,因為只有當實踐昇華為理論以後,才具有普遍價值,才能有效地得以傳播。本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系統性。本書對企業管理的業務系統分析、流程管理、制度體系建立、崗位管理以及績效管理做了完整的梳理。這幾個方面是企業管理實踐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容易遇到問題的部分,同時,這幾個方面也是企業管理體系能夠系統成套的重要構成部分。業務系統分析是流程管理的基礎,是建立流程框架的前提;流程體系建立起來以後,企業必定需要對制度體系進行優化,與流程體系融合於一個系統內;所有的工作最終都會落實到組織中各個崗位,對崗位的管理涉及人員的數量、人員的發展以及人員的激勵等使人力資源增值的問題;最後,績效管理是推動所有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保證,但其又需要以崗位管理為支撐,才能實現有效且科學的管理。從業務系統分析到績效管理是一個相互關聯的系統工程。
2.方法論。本書對企業管理的定位就是在各個環節盡可能實現量化或細化。有一個誤區是將量化管理與細化管理的差異進行比較,這樣的比較就建立了一種對立。事實上,量化管理與細化管理是同一目標下兩種相互補充的問題處理方式。細化使量化更具體,量化使細化更有價值。同時,本書注重方法的應用。對具體問題的處理給出了常用解決方法,體現了管理方法論對於管理提升的支撐作用。
3.實踐性。本書基於實踐給出了大量的工具表格和具體示例,有助於讀者對方法的理解。讀者在對這些工具表格或示例的深入理解基礎上,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稍作改動即可使用。為了便於理解,書中的示例主要基於中小企業,而對於大型企業或集團企業則需要增加更多內容,比如對於業務系統圖及流程框架,大型企業與集團企業的分級會更多。同時,本書對實踐中被忽略但又重要的問題做了梳理,比如在建立制度體系時,制度書寫的格式、規範問題。這些問題看似很小,但體現了企業管理細節,並進一步影響執行力。「規範的行為應從規範的制度開始」,這也是細化管理的重要體現。
4.理論性。剛才說了實踐性,這裡怎麼又談到了理論性?事實上,理論與實踐並不衝突,筆者在多年的管理諮詢中發現:一方面,很多管理者對管理理論是渴求的,他們都需要「知其然」,並且「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一些管理者由於概念模糊,陷於困惑中,使得出抬的管理制度或措施混亂,導致其可操作性下降。比如行為指標、業績指標、績效計劃、績效考核,這些概念不清晰的話,績效管理體系建設就會混亂。因此,本書在實踐內容的基礎上,會對一些關鍵的名詞或術語給出定義。
5.時代性。這是一個快節奏、大信息量的時代,很多人已經沒有時間或習慣去逐字逐句讀一本書了,為此,書中有大量的圖示方便讀者快速閱讀。如果讀者只是想泛泛地瞭解某個問題,只需要看圖示就可以了,這樣可以節約大家的時間。同時,在構建本書的章節時,為了清晰明了,每一章就是一個大的管理項目,並且盡可能突出重點,各章之間相對獨立,讀者可以選擇感興趣的任何一章開始閱讀,基本上不會影響閱讀理解。
本書適用於企業高層管理者,有助於管理者瞭解企業整體管理系統的內容,形成量化與細化管理的意識;本書適用於從事具體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員,特別是企業戰略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行政管理人員。
對於大多數管理者來說,缺少的不再是先進的管理理念,而是能將這些理念付諸於行動的工具與方法。不管多麼先進的理念,如果沒有辦法應用於企業的管理實踐,都是「水中月,鏡中花」。
當一個企業的願景與戰略確定下來以後,需要思考的就是:企業自身的業務系統是什麼樣子的?如何與戰略匹配?基於這樣的業務系統應該建立怎樣的流程體系?完整的制度體系怎麼建立?與流程怎樣契合成為一個系統,而不是「兩張皮」?如何通過崗位管理支撐這樣的業務系統?如何通過績效管理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基於此,筆者總結了十多年來企業管理諮詢的方法...
目錄
第一章 對量化與細化管理的理解/ 1
1.1 量化管理/ 1
1.1.1 怎麼理解量化管理/ 1
1.1.2 怎樣理解量化分析/ 4
1.2 細化管理/ 5
1.2.1 怎樣理解細化管理/ 5
1.2.2 細化管理的途徑/ 6
1.3 企業管理系統的量化與細化/ 7
第二章 業務量化:分解業務系統/ 9
2.1 業務與業務模式/ 9
2.2 運用價值鏈分解業務的方法/ 10
2.2.1 價值鏈分析的特點/ 12
2.2.2 價值鏈分析法分解業務系統的步驟/ 13
2.3 業務量化分析的方法與工具/ 24
2.3.1 波士頓矩陣分析法/ 24
2.3.2 標杆分析/ 28
第三章 流程量化:流程分析與優化/ 30
3.1 流程的六要素/ 30
3.2 流程規劃/ 32
3.2.1 為什麼要做流程規劃/ 32
3.2.2 流程規劃的三大原則/ 34
3.2.3 流程規劃的量化方法/ 35
3.2.4 流程規劃的步驟/ 54
3.3 流程描述/ 59
3.3.1 什麼是流程描述/ 59
3.3.2 流程描述的方法/ 59
3.4 流程優化/ 63
3.4.1 流程優化的原則/ 63
3.4.2 流程分析/ 64
3 4.3 流程優化技術/ 73
3.5 建立流程管理體系/ 80
3.5.1 流程運轉體系/ 81
3.5.2 流程管理組織體系/ 82
3.5.3 流程持續改進體系/ 85
附錄1 某企業完整的流程框架示例/90
附錄2 流程描述文件示例/ 97
第四章 管理制度細化:系統化與再造/ 102
41 對企業制度體系的理解/ 102
4.1.1 什麼是企業制度體系/ 102
4.1.2 企業生命週期與制度體系建設/ 103
4.1.3 企業制度體系與企業標準體系/ 105
4.1.4 企業管理體系/ 108
4.2 建立系統化的制度體系/ 109
4.2.1 企業制度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09
4.2 2 制度建設系統化的理念/ 111
4.2.3 制度體系框架設計/ 116
4.2.4 制度體系建立的步驟/ 120
4.3 基於流程的制度再造/ 125
4.3.1 怎樣理解制度與流程在企業中的作用/ 125
4.3.2 制度與流程的融合/ 127
4.4 規章制度編寫規範/ 129
4.4.1 編寫要求/ 129
4.4.2 格式規範/ 130
4.5 企業制度執行力的提升/ 132
4.5.1 企業制度執行力的影響因素/ 132
4.5.2 制度執行力量化分析/ 134
4.5.3 建立制度執行力的促進機制/ 136
4.5.4 「四化」提升/ 137
第五章 崗位量化管理/ 143
5.1 認識崗位管理/ 143
5.1.1 崗位管理的作用/ 143
5.1.2 崗位管理的內容框架/ 147
5.1.3 崗位管理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48
5.2 崗位設置/ 150
5.2.1 對崗位設置的理解/ 150
5.2.2 崗位設置的影響因素/ 151
5.2.3 崗位設置的原則/ 153
5.2.4 崗位設置的方法/ 154
5.2.5 崗位分類/159
5.3 崗位定責/ 160
5.3.1 崗位分析/ 160
5.3.2 崗位說明書編製/ 170
5.4 定員管理/ 178
5.4.1 定員管理的影響因素/ 178
5.4.2 定員管理的原則/ 180
5.4.3 勞動定額管理/ 181
5.4.4 定員管理的量化方法/ 189
5.4.5 企業定員的新方法/ 194
5.5 崗位評價/ 196
5.5.1 崗位評價的重要概念/ 196
5.5.2 崗位評價與薪酬設計的關係/ 197
5.5.3 崗位評價方法/ 200
5.5.4 崗位評價的步驟/ 211
5.6 崗位體系/ 215
5.6.1 基本概念/ 215
5.6.2 崗位體系設計時應考慮的因素/ 216
5.6.3 崗位體系設計的步驟與方法/ 217
第六章 績效量化管理/ 222
6.1 績效管理概述/ 222
6.1.1 對績效的理解/ 222
6.1.2 對績效管理的理解/ 226
6.1.3 績效管理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229
6.2 績效指標體系/ 233
6.2.1 績效指標體系設計的步驟/ 233
6.2.2 目標分解的方法/ 234
6.2.3 指標篩選的方法/ 240
6.2.4 構建關鍵績效指標體系的方法/ 243
6.3 績效計劃管理/ 248
6.3.1 績效計劃對績效目標達成的支撐作用/ 248
6.3.2 績效計劃的內容/ 249
6.4 績效輔導/ 250
6.4.1 績效輔導的作用/ 251
6.4.2 績效輔導的時機/ 251
6.4.3 績效輔導的主要內容/ 252
6.4.4 績效輔導的方法/ 253
6.5 績效考核/ 256
6.5.1 績效考核的週期/ 256
6.5.2 績效考核的內容/ 257
6.5.3 考核者的選擇/ 262
6.5.4 績效考核時容易出現的誤差/ 263
6.6 績效考核結果的應用/ 266
6.6.1 應用於績效改進/ 266
6.6.2 應用於員工培訓/ 267
6.6.3 應用於人員調配/ 268
6.6.4 應用於薪酬管理/ 269
6.6.5 應用於員工分析/ 270
6.7 績效管理體系設計/ 271
參考文獻/ 277
後記/ 278
第一章 對量化與細化管理的理解/ 1
1.1 量化管理/ 1
1.1.1 怎麼理解量化管理/ 1
1.1.2 怎樣理解量化分析/ 4
1.2 細化管理/ 5
1.2.1 怎樣理解細化管理/ 5
1.2.2 細化管理的途徑/ 6
1.3 企業管理系統的量化與細化/ 7
第二章 業務量化:分解業務系統/ 9
2.1 業務與業務模式/ 9
2.2 運用價值鏈分解業務的方法/ 10
2.2.1 價值鏈分析的特點/ 12
2.2.2 價值鏈分析法分解業務系統的步驟/ 13
2.3 業務量化分析的方法與工具/ 24
2.3.1 波士頓矩陣分析法/ 24
2.3.2 標杆分析/ 28
第三章 流程量化:流程分析與優化/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