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以科學依據為基礎、從神經科學視角出發, 傳授時下父母一種新教養,培養出健康自信的孩子。 你在尋找能教養出對世界有貢獻的優秀子女的方法嗎?
神經科學家暨身為人母的愛琳.柯拉博告訴我們,為了成為卓然有成的大人,孩子必須學會自我調整的能力,而這個重要的生活技能乃奠基於同理心、創造力、自制力。幾乎我們所面對的一切教養難題的根源,都來自於缺乏這些緊密相關技能中的某一項。
好消息是,無論孩子的年齡大小,從襁褓到成年,家長都可以為孩子培養這些能力。現在,運用大腦發展研究的關鍵真知灼見,你會知道該怎麼做。
愛琳用深入的科學知識與簡明的語言,讓你理解神經科學發現的最新趨勢,理解這些新知如何能夠幫助你優化教養。練習這些技能需要新的思維,然而《孩子的第二天性》教養方法只要些許努力,就會產生很大的功效。每天只需花幾分鐘來培養孩子所需的技能,只要運用不同的方法來面對每天的日常生活。
身為一名社會人,我們需要更努力傳授這些技能,而不是過多關注學校應付得不錯的學術能力。在這本書中,提出這些開創性的理念以及實用可行的技巧,而不是倡導天生的才能。
這本書從實務中探討:
同理心、創造力、與自制力–三種密切相關的關鍵技能,有益孩子的決策、情緒調節、快樂、獨立。
自我調整–整合上述三種技能,讓孩子有力量另闢蹊徑,朝個人目標前進,同時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
本於神經科學原則的各種教養方法–從「適用各種場合」的遊戲到長程的策略–以建立永續的正向習慣。
如何更瞭解孩子鬧脾氣、衝動、缺乏注意力、吵架、霸凌、與其它常見的教養難題。
深入指導如何培養孩子的動力,增進批判性思考技能、鼓勵承擔責任、創造遊戲與反省的空間、培養同情心、解決問題以及更多其它能力。
作者簡介:
Erin Clabough愛琳.柯拉博,是一位教授生物學與神經科學的教授,同時是四個孩子的母親。她擁有神經科學博士學位,並為《Psychology Today》、《Mind Body Green》和《Today Parenting》等知名報章雜誌撰稿。 她在大腦功能與發展方面的科學研究,發表過多篇經同儕審核的期刊論文。她主張的育兒法多受大其神經科學教育背景的影響。她負責領頭一個活躍的研究專案,致力於研究大腦功能的問題,包括諸如胎兒乙醇綜合症的發育區域和諸如神經病性疾病的有關壽命的課題。
譯者簡介:
游綉雯 台大哲學學士,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學前兒童教育碩士、兒童發展博士,現為自由譯者。譯作有《好家教決定未來領袖》、《培養會思考的小孩》、《我家孩子愛上學》(新手父母初版) 與《憂鬱症重生之歌》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洪蘭教授導讀推薦 邢小萍|台北市永安國民小學校長 黃瑽寧|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真摯推薦 田耐青|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小劉醫師(劉宗瑀)|阮綜合醫院乳房專科醫師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名人推薦:專文推薦 洪蘭教授導讀推薦 邢小萍|台北市永安國民小學校長 黃瑽寧|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真摯推薦 田耐青|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小劉醫師(劉宗瑀)|阮綜合醫院乳房專科醫師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章節試閱
第三章 教養第二天性 培養這三種技能的方法 經驗是塑造大腦的藥品—不僅要透過擁有好的經驗,也要藉由避免錯誤的經驗。這些經驗會改變腦神經系統的架構,打造出自我的樣式。孩子透過日常生活自然會獲得一些本於經驗的知識,然而還有另外的技能,如果我們不特別重視,可能就永遠無法完全開發。 身為家長,我們有責任幫助孩子擴展腦神經通路,好讓那些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技能,可以成為孩子的第二天性,並且讓那些我們不希望孩子擁有的品性,例如:容易目中無人、輕視團隊合作或因為怕衝突而息事寧人的傾向,像這類的腦神經通路最好不被使用。那麼,如何讓孩子使用我們希望他們保有的突觸呢?關鍵就在練習。 如果提供孩子恰當的經驗是教養目標,那麼我們需要一些輔助工具來讓孩子練習這些經驗。(我指的不是強迫練習,像是「我要將計時器設定四十五分鐘,你最好把這段時間全都用來練習大提琴,因為我會在隔壁房間裡聽你拉琴。」)相反地,我們必須教導孩子創造力、同理心與自制力的好處,讓他們和我們一樣,深信這些技能是值得花時間練習的。我們必須讓孩子接受這種想法,否則我們的方法不會帶來長期的效果。 獲得經驗的唯一方法,嗯,就是自己去體驗它。以下是實現我們目標的作戰計畫: 步驟一:訂定計畫。 步驟二:創造空間以利實行計畫。 步驟三:指導孩子。 步驟四:給孩子更多空間。 ◎步驟一:訂定計畫 一旦我們知道,活動與停止活動,都持續在塑造特定的腦神經迴路,這樣的教養職責似乎太沈重了。良好教養的意思是,從事每件事的時候都要充分意識到所從事事務的本質,以及這件事對腦部發育的影響。有時候我們會認為,必須始終「保持警覺」,不能錯失一分一秒。但其實我們是可以在無需全天候刻意行事的情況下,仍然善盡父母的職責。事實上,有時候家長需要避開孩子所遭遇的狀況,,只要對於練習的內容有計畫就足夠了。在規畫管理孩子的經驗時,記住以下這三件事: 讓具有創造力、同理心和自制力成為教養的優先事項。和孩子分享這些觀念,向他們解釋為什麼這些技能很重要。 每天找機會使用本章裡所提到的工具,在孩子的生活中建立經驗,讓他們練習創造力、同理心或是自制力。這些經驗不需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去經歷,有時候十秒鐘就足以讓孩子注意到某些事情。本章所提及的「某些」是親身的經驗,「某些」則只是把日常的經驗重新加以詮釋罷了。 當事情進行得不順利的時候,要維持一貫的態度,記住作為目標的三大技能。這可能意味著,不要對孩子的行為立即做出直覺反應,反而是要將情況導向練習三者中的某一項技能。意思是説,家長要對孩子採取積極主動而非被動回應的態度。 ◎步驟二:創造空間以利實行計畫 空間可以多種樣貌呈現:可能是一些思考的空間,或是一點獨處的時間。空間可能是脫離平常的作息、暫停、不使用社交媒體、特意保持緘默、在樹林裡散步、做瑜伽或是保留一點不必凡事聽命於人的餘地。無論如何,保留一點空間是絕對必要的。自由空間似乎永遠不嫌多,家長需要為自己和為孩子創造空間。這個空間的創造可以透過:允許孩子自由的玩耍、提供孩子自己做決定的機會、幫助孩子體會擁有權利和體會無力感、以及/或者鼓勵反省與正念等。 □允許孩子自由玩耍 我曾經聽一位小學老師説:「我喜歡只有十分鐘的下課時間,這樣就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孩子惹出麻煩來。」這個説法沒錯,太長的下課時間讓孩子有時間起衝突;但是夠長的下課時間,也會讓孩子有時間學習如何處理衝突,解決爭端。 學校漸漸把幼稚園的遊戲時間給限縮了,這並不足為奇,只是反映出現今大多數家庭教養孩子的方式。我們把孩子弄得很忙,藉著參加課外活動來豐富孩子的生活。但是我們用來占用孩子時間的事情,總是由大人主導的。上芭蕾舞課、踢足球、放學後上小提琴課,都占用了孩子的時間,那些時間本來應該是孩子用來按照自己所訂的規則玩耍,以及用來練習規範自己的行為。 未經規畫的自由玩耍時間是一個神奇的空間,在那裡,孩子們學習做決定,解決衝突和自我調整,那是可以學到無數人生課題的地方。那是對有一天終會到來的成人世界,最終的「生存法則」—如何在餐廳裡單獨吃晚餐、如何面對無法得到努力爭取的工作機會、如何迴避陰險狡猾的同事、在失敗後或是當自己成為眾矢之的時,如何東山再起。況且能自由玩耍出現在孩子生命中只有短暫的時段。 十八世紀瑞士哲學家尚–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相信從做中學習的道理,認為透過親身經驗而獲得的知識會更深刻。根據盧梭的説法,要培養孩子強烈的道德品格,就應該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仔細安排各種不同的經驗來教育他們。這些自然演變的最後結果將是:請看!是一位自持自重的成年人。雖然這種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並非本於神經科學,但它的確捕捉到了那種讓孩子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的教養方式,並且正確地把重點放在孩子的生活經驗上。 □提供孩子做決定的機會 孩子的生活中幾乎沒有不受安排的空間可以自行做決定。如果孩子從早上搭車上學,一整天遵守校規,放學後直接去棒球隊練習,回家,吃晚餐,做功課,睡前看點電視或是玩電動遊戲,這樣一整天下來,除了要不要守規矩之外,他沒有為自己做過任何其他的決定。 大人處處干涉孩子,管孩子的事,管孩子周遭的事,管孩子彼此之間的事,但同時大人又希望孩子表現得像個只是還不會開車的成年人。結果,孩子做決策的技巧卻沒能加強。過了十八年唯命是從的生活,讓爸媽、老師和教練為他們決定各樣事情,孩子做決策的神經通路細弱。當他們長大離開家時,我們期待他們能神奇地解決問題,懂得自我調整,只因為他們已經夠大了,而且我們認為他們的大腦已經發育完全了。但是孩子只擅長他們過去習慣做的事—他們現在就只是個懂得做出父母、師長所吩咐的決定的好青年。 缺乏非經規畫的遊戲時間,代表孩子並沒有真正體認到,承擔事情後果的責任。他們也沒有學習到韌性或解決問題的技巧。當大人總是擔任仲裁者,確保公平原則時,孩子無法體會到有權力和無能為力的感受。我們期望孩子的每個行為舉止,都運用高度的自制力,卻沒有幫助他們練習,能讓自制力發揮功效的兩項基本技能:同理心與創造力。 如果希望孩子長大成人後成為優秀的決策者,我們就需要讓他們自己做決定(見圖3.1),並提供他們做出良好決策所需的工具。決策是一種執行功能,需要在自己所知道的一切訊息,並於當下的情緒狀態中,求取最佳平衡。所以決策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必須仰賴多重神經系統的運作。決策不僅需要專注的能力,還要有抑制不相關訊息的能力,在腦中掌握當下狀況的所有資料,還要有足夠能力控制衝動。這些認知能力也是執行功能的要素,1,2如果沒有長時間的練習,一個人是無法隨時有良好的臨場表現。 當自己做決定時,我們會學到更多。 如果自己做決定,就更可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因為我們自己有權負全責。 當我們練習做決定,就更懂得如何做決策。 當我們做決定時,我們改變了自己所處的環境以及周遭的環境。 經常做攸關自己的決定,能讓我們活出更有意義的生活。 圖3.1在孩子和在我們自己身上提升決策技能有許多實質好處。父母可以透過鼓勵正念與反省,提供遊戲機會和練習,盡可能地允許自主決策。 不同的執行功能技巧之間有許多相互連結。這些技能不只有與生俱來的特質,而且它們可藉由一種依賴經驗的方式來改變—你猜對了—突觸可塑性。有證據顯示,訓練某個執行功能技巧可以影響其他類似執行功能的運作,雖然這種轉移的範圍有限,我們也還在了解功能重疊的區域。3,4例如:我們知道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就是一個人在做決定或下判斷的過程中,腦部所能保留的短期資訊容量,對於學習和理解都非常重要。工作記憶的訓練可能導致工作記憶容量的增加,這又會連帶影響整體資訊處理效率的提升,因而產生更佳的注意力。5-7然而,工作記憶的訓練可能無法增強像是自制力或是處理資訊的速度。 一旦注意到孩子的日常活動並沒有自主選擇機會的設計,我們就可以想辦法稍作調整,讓孩子有真正做決定的自主權。這種改變可以從只是讓孩子在學校的自由時間裡「選擇」要玩有磁鐵字母的拼字、玩各種形狀的積木或是練習寫字。但這種方法最終的目的是要求孩子經驗到真正的抉擇。這之間的差別就像是,孩子在冰淇淋店挑選自己想要的口味,和自己真正動手做冰淇淋。要充分培養真正的自我調整能力,孩子需要的不只是做選擇的假象,有時候家長得發揮很大的創意,來製造這種需要做決定的機會。當我們為孩子安排這類的機會,由孩子做決定,接著就要退居幕後,好讓孩子能夠執行自己所做的決定。 ◆家長選擇自己的教養挑戰:做決定 培養這三種技能並不表示家長必須是一個永遠處在工作模式中的超級家長。這不僅是不可能的任務,而且會讓孩子抓狂,最後讓你感到內疚和精力透支。相反地,要清楚自己是否真的掌握大局,每天只需花幾分鐘,就可以練習那些你期待孩子培養的技能。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只要把你的教養方法回歸平常。 我們和孩子的日常生活就像很多人以前從小學圖書館借過的《多重結局冒險案例》那一系列的書。每當到了書中情節的緊要關頭,讀者就得為書中人物選擇下一個行動。你要決定其中一個選項,然後翻到故事書的某一頁,看看你的選擇為書中人物所帶來的結局。不同的選擇會讓故事情節有不同的發展。當我們和孩子互動時,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現實生活中。在決定如何回應孩子的行為時,我們也不斷被要求選擇我們的教養途徑。 這是一個很尋常的教養場景:早上六點,你還在床上熟睡中。你三歲的兒子喊著找你。「到我床上跟我一起再睡一會兒。」你大聲回應他,然後你感覺有個暖呼呼的身體,爬到你身邊。在安靜一分鐘後,你聽到:「我需要一個玩具。」你沿著床邊摸索一下,找到一本圖書館借回來的書,把它遞給兒子。「這本書給你。」你説。在幾乎暗不見光的房間裡,你聽見書頁翻動的聲音。 然後,在床的另一側,你聽到六歲的女兒大聲説:「那是我的書。」你可以感覺女兒站在那個地方。當兒子開始哭的時候,你知道,女兒正扯著那本書,而兒子則緊抓住那本書不放。 你怎麼辦?你有好幾個選項可以選擇,但每個選項會把現況導往不同的方向。 你可以以這本書的所有權做決定。但是,啊,那是圖書館所屬的書,這會是個棘手的問題。如果你認為兒子應該持有這本書,你會嚴厲地告訴女兒:「這是圖書館的書,其實不是你的,弟弟也可以讀。」女兒會大聲抗議,等你闔上雙眼,再拽著弟弟的手臂,把書從他手中搶過來,拿著書離開房間。兒子會開始哭鬧。這下子,你睡意全消,還得處理女兒的劣行。 另一個做法是,如果你認為女兒應該持有這本書,你會叫兒子把書還給姊姊。「對不起,這是她從圖書館借的書。」你這樣説。女兒便拿著書離開房間。兒子開始哭起來,然後把你遞給他的下一本書,以及你後來再遞給他的任何東西,都扔在地上。 或者,你可以把書從兩個孩子手上拿走。你説:「如果你們為這本書吵架,那就誰也不能拿這本書。」然後你把書放在自己的枕頭下。女兒會開始哭,兒子也會哭,連你也會有點想哭。吃早餐的時候,兒子大聲尖叫,因為你用他的杯子倒果汁給姊姊,然後你又得再一次處理兩個人的衝突。 但也許你會希望他們能分享這本書。你對女兒説:「這是一本圖書館的書,親愛的,它並不真的屬於你,你可以擁有它五分鐘。」她會大聲抗議。「好吧,那你現在就和弟弟一起閱讀。」你可以這樣説。此時女兒也會一起爬到你的床上,然後兩人開始爭論:誰應該拿著那本書,直到這本書敲到你的腦袋瓜上,而且打得不輕。這真的不是個太高明的起床方式! 有時候,不管你的解決辦法多有創意,多麼公平,你就是無法討好兩個孩子。你不妨幫助女兒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你讓她自己想出可能的選項,也許能更好地解決爭端,因為她不僅做出選擇,而且那些選擇是經過她的挑選。你可以問女兒:「你能夠改善現在這種情況嗎?有沒有讓你們倆人都快樂的辦法呢?」 如果她沒想出辦法來,你就提供建議。你可以對她説:「當然,這是你借的書,親愛的。不過如果你現在想讀這本書,你能不能去幫弟弟找另一本書來?我猜一定有別本他更喜歡的書,然後你就可以讀你自己的書。」女兒可能顯得有點疑惑,不過她去找了一本關於曳引機的圖畫書給弟弟。她會重新爬回你的床上,然後他們倆人甚至可能會交換書看。於是在書頁翻面的聲音裡,你可以再瞇個五分鐘。 但也許女兒拒絕替弟弟拿另一本書,或者弟弟可能説他不想要另一本書。不要放棄努力,這是你初次見識「鷹架支持」(scaffolding)在孩子鬧情緒的情況下的應用,也提供孩子一種方法,將來能自行運用。(「鷹架支持」是指父母提供某種架構或範例,以幫助孩子練習某些技能或行為的方法。) 當然,對於上述情節,你可能得先喝一杯咖啡,但事情不會總是這麼困難。剛開始使用鷹架支持的前幾次,對你們大家來説是新的經驗,但往後每一次的應用,都會變得更快、更容易。經過反覆練習,孩子們最終會提出自己的想法。當你給他們一些空間去思考當時的情境時,即使女兒在你等待的時刻沒説什麼,她也正在練習。對她而言,回應衝突變得越來越熟悉;回應衝突有架構可循,並且也有一些可能的辦法能針對問題來處理。 □允許權力互換的空間 尊重使我們感覺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正如擁有控制權也會有同樣的感知,這都會讓我們更可能在所處的環境中有所作為,與外界互動。8保留一些空間來認識並感受這種權力的轉換,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定,因為這會讓我們對所處的情境,有更全面的理解。權力是一種策略優勢,這種優勢會以多種形式呈現。權力可以來自地位、財力、人脈、知識的力量、經驗的力量。在每個社交場合裡,都會有某些人比較具有影響力。失去權力—即使只是成為一群人中的少數,例如:在商務會議中唯一在座的女性,或是新來的學生到新學校報到的第一天,想在餐廳裡找個座位—會令人處於劣勢。 在理想狀況下,每個人都會經歷處於擁有權力和位居弱勢的時候。這反倒使我們有還算平衡的生活角度。但有時我們就是必須面對人生的不公平處境,身處特權或劣勢的失衡狀態中。當你長期處於特權階級時,通常你的同理心會較低,你必須更加努力,才能從別人的角度看待事情。 不過,當你總是處於劣勢時,持續的不利影響,會以其他方式影響你。持續的劣勢狀態在平常的生活狀況下是存在的。這個現象值得注意,是因為權力可以改變做決定的這件事,當我們做出不同決定時,會改變不同神經迴路中的活動強度,強化某些神經迴路,弱化另一些神經迴路。 除非我們對孩子指出權利不對等的現象,否則他們對這些短暫權力變化的經驗,就只是在不同情況下感受舒服與否的程度變化而已。我們希望孩子感覺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但也希望他們能了解沒有權力的感受。所以必須讓他們對兩種權力地位的處境都要練習。 我們都知道,某些權力是很難掌握的。在每個新的人際往來中,權力掌握在主動的人手中。而最容易讓孩子有權力的方式,就是讓他做出二選一的決定。這可能會讓孩子在幼稚園裡的自由活動時間更快樂,卻還不足以培養出能夠自主思考的孩子。 給孩子權力的最佳方式是,容許孩子找出幾個選項,然後做決定。家長需要給孩子一些原則和輔導才能做好這件事,經過過幾次練習後,家長可以把情況安排好,讓女兒下次在清晨六點鐘,和弟弟為了一本圖書館借來的書爭吵時,可以自己排解和弟弟的衝突(即使你仍在熟睡中)。 許多家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可以從權力的角度來解釋—像是出生順序的效應。拿我六歲的兒子布萊恩特為例,他是四個兄弟姊妹中年紀最小的。自他出生以來,一直處在年齡和經驗方面的不平等地位:他永遠不能坐在車子的前座、永遠不像大家知道那麼多的事情、總是被家人糾正。然而,作為四個孩子的老么,他也有與生俱來的眾多好處:特別受寵、更充沛的人際關係、更多兄姊的榜樣。但身為家長,每當我看到可以一掃他平日在角逐中屈居劣勢的方法時,我就會給他機會提升自己的地位。 提升地位是怎麼一回事呢?吃甜點的時候,我讓他替大家分送餅乾;當我們在晚餐桌上分享一天生活的點滴時,我請他第一個發言;我請他教大家他在幼稚園學到用手指打毛線。這種做法可以立刻讓他當上頭號人物,感受到「高人一等」的滋味。 為了維持權力平衡,有時我會故意減少老大的權力。提醒他,我不是偏心—這是讓大家公平一點。在有弟弟妹妹以前,我的老大有好幾年的時間,凡事都以他為優先。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擔心那些一直處於優越地位的孩子,他們凡事都被優先照料,而他們的父母總是會去找老師解決問題。如此一來,他們的同理心技巧、解決問題的本領以及做出良好決定的能力,實在令人感到擔憂。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 ,我惋惜他們將會失去當大腦為了思考如何不再成為落敗者而製造突觸連結的那種作為的純粹美好。由於缺少練習,這些技能將不得施展。 家長們,我懇請你們以一種平衡的方式讓你們的孩子失敗。不是常常失敗,但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或許每四次就讓他失敗一次,這是養成一個有能力的孩子的理想配方。失敗就得放棄權力,然後就得開始解決問題,啟動創造力。 ◆家長選擇自己的教養挑戰:權力 你會如何回應以下的教養情境呢? 三歲的艾莉覺得哥哥保羅和姊姊凱蒂在玩紙牌的時候不讓她參與。你剛做好午飯,當你叫他們來吃飯的時候,聽到保羅説:「那麼,艾莉,妳説二加二是多少?看嘛,她甚至連這都不懂。」艾莉哭著走進廚房來,兩個大孩子走在她後面。 如果你是這位家長,你可以選擇介入的狀況是: .你讓保羅接受隔離(time-out)處罰—你大概會看到保羅大聲抗議,然後當他要離開廚房的時候,故意擦撞艾莉一下,又把她弄哭了。「再加五分鐘!」你會對著他的背影大吼。 .你叫保羅道歉—午餐可以照常進行,不起爭端。飯後,孩子們到外面玩,十分鐘後,艾莉可能因為又受到新的調侃而哭著回來。 .你試著和保羅説清楚—你可能會説:「她還小,當然不懂二加二。你看她哭泣,卻不讓她一起玩,你認為艾莉會有什麼感受呢?」保羅可能會嘟囔著説:「會讓她難過。」這種對話是個起頭,然後你可能會要求保羅跟艾莉道歉,並且想出一個艾莉可以玩的紙牌遊戲。一分鐘過後,保羅也許會想到艾莉可以玩「戰爭」這個紙牌遊戲,但是保羅自己不要玩。如果你説吃完午飯後你要跟艾莉玩戰爭這個遊戲,你可能會發現保羅吃午飯時一聲不響。但是他一吃完飯或許又會説,他已經準備好要玩戰爭的紙牌遊戲了。希望當你在收拾午餐碗盤時,能聽到保羅在客廳裡安排一場公平的紙牌遊戲。 你也可以選擇不要介入這種情況,但是後來可能還是必須得當調解人。吃午餐時,保羅可能會問凱蒂,飯後要不要再到他的房間裡玩紙牌。凱蒂答應了,而保羅刻意無視艾莉要求加入,直到艾莉又哭了。 也有其他方法可以介入這種情況,卻不會那麼明顯。你可以告訴保羅,他需要教艾莉怎麼算二加二、一加二以及一加一。吃點心前,你會考試,艾莉必須百分之百答對。也許午餐時間就變成一場遊戲,凱蒂也會加入幫忙,讓艾莉説出正確答案。在艾莉高分通過考試以後,午餐也吃完了,孩子們可能決定一起到外面玩。 或者你可以只是拿一盒餅乾給艾莉,希望彌補她無法公平競爭的劣勢。她馬上不哭了,然而保羅會抗議:「嘿,不公平!為什麼所有的餅乾都給她?只是因為她在哭嗎?」你可以不要管保羅,然後説:「艾莉,吃完三明治以後,你可以分點心給大家。」讓艾莉擔當餅乾保管人的重要角色,代表權力平衡暫時易位了。「我可以有幾塊餅乾?」保羅會問。「這要艾莉決定。」你説。在她大方跟哥哥姊姊分享之後,你可能終於聽到保羅在客廳裡安排一場讓每個人都能參與的紙牌遊戲。 □鼓勵正念反省 每一個經驗都有助於我們繼續改善突觸。家長在教養中持續改善突觸,教師在教學中持續改善突觸,而孩子則在學習成就自我的時候這麼做。心理學家和體驗式教學的教師認為,正念反省是這類學習經驗的基本要素。當我們嚴謹地反省某個經驗時,我們停止同化外界訊息,開始評估哪些元素是重要的,哪些元素需要割捨,明白這些經驗如何與我們的過去和未來的方向相連結。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我們決定自己希望如何作回應。 透過鼓勵外在世界觀念的互通,與促進腦中實質神經迴路的互相連結,正念反省容許各種複雜神經反應的產生。正念反省與一個人在所處環境中的權力感密切相關,這使得做決定的人對自己有所把握,並且提升個人所做決定的責任感。如果你匆促行事或是被迫去做某件事情,你就比較不可能用心,也比較不可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我經常告訴我的孩子(特別是當他們來向我告狀的時候),「你只需為自己個人負責。」當我們給孩子們一個正念的時刻,就是給予他們自我調整的空間,這是他們亟需練習的技能。當我們允許孩子自己做決定時,其中蘊含的概念是,即使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他們也可以誠心地對自己所做決定的後果負責。 正念反省是可以被教導並加以練習的事情。正念的訓練結合了自制力的三個元素:(1)注意力所在,(2)如何調整情緒,以及(3)自我意識。令人讚賞的是,當我們訓練正念反省時,大腦在這三方面全都有進步。我們仍在了解正念對大腦功能的影響:大腦影像的研究發現,正念很可能會改變突觸的運作與髓鞘形成,但正念也可能減少壓力反應(stress response),並強化免疫系統。9正念導致基因表現的快速變化,包括降低與壓力相關基因的表現,例如:與疾病所引起的發炎症狀相關的基因。10練習正念是改變大腦運作方式,一種既簡單又經過研究證實的方法。 正念是,在不賦予意義的情況下,對當下的刻意知覺。正念讓我們只關注當下片刻。在已經發生與即將到來的事件脈絡中,對當下知覺的處理—稱為反省—可能就發生在下一分鐘。這兩者都很重要,因為如果對當下的情況沒有清楚的理解,我們就無法適切處理。正念反省是知覺與處理同步作用。 我們應該要從自己家裡做起,但即使在大型學校的教室環境中,正念也能產生重大的影響。在舊金山(San Francisco)的訪谷初級中學(Visitacion Valley Middle School),學校施行每天於上學後和放學前各十五分鐘,個人可有自由選擇的「安靜時間」,這個做法降低了這所在治安很差的學區內的學校,就學學生的休學和逃學情況。儘管學校鄰近有毒品和幫派暴力社區,11但是學生們比以前快樂,成績也進步了。就是這麼簡單:一段單純、隨個人選擇的「安靜時間」。 身為家長,我們可以輕易地將反省時間排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作為讓孩子處理生活事件的方法;有時候改變做法,故意暫時隔離孩子,當隔離時間結束後,可跟孩子好好談一談。有時候這代表不要干預;有時候,即使不同意孩子的決定,也要尊重;有時候的做法是,根據對其他相關人等的影響,我們要和孩子深入討論某個錯誤的決定,幫助他以後做出更好的決定。在這些正念反省的時間裡,我們以身作則為孩子示範,也和孩子一起練習自我調整。(更多有關如何將正念與反省融入孩子日常生活的資訊,請參閱第57頁的「引導式正念」。) 而且,重要的是,家長也可以使用正念反省,來提醒自己的教養目標,因為這些益處家長也適用。只要時間許可,我們迫切需要那些安靜的時刻。首先,深呼吸,再來,考慮一下,「這是我想要引導的方向嗎?這對周遭的人會有什麼影響呢?」在每天忙於快–快–快–、接送孩子以及幫急著出門的孩子找鞋子的早晨,這些種種繁瑣事務中,我們很少能有這樣停頓的片刻。然而,正念反省對孩子有益,對照管教孩子的大人也很有益處。事實上,訪谷中學引入「安靜時間」後,也提高了學校老師的留職率。 當我們刻意為孩子的日程中安排正念時間,其結果將是孩子懂得審慎行事。如果我們和孩子充分練習正念反省,那會成為他們的第二天性。 ◎步驟三:指導孩子 孩子需要家長的指導,來處理他經歷自己決定的後果時,無可避免地會出現問題。重要的是,你希望教導他們下次會處理得更好,以確保你想保留的大腦神經連結被強化。家長可以透過以身作則、指導式正念、鷹架理論或是紀律來提供指導(「紀律」將在本書第十一章進一步討論)。 □以身作則 投資這三種技能,並把它們放在優先地位的最佳方法,就是家長自己身體力行。為了要真正以父母的角色示範優良的自我調整能力,你必須先把創造力、同理心和自制力運用在與孩子的互動方式,以及周遭的為人處事上。嘗試每天在自己的生活中培養其中的一項技能;定期找時間反省;確認自己的方法是否有效,如果不奏效,就要加以修正,以確保自己是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引導式正念 引導式正念為正念反省的過程提供了一點架構,可以說是帶領孩子入門的好方法,如此才不至於給孩子過多空間,讓錯誤的決定一發不可收拾,或是得要用隔離時間來處罰,或是讓這種練習不了了之。引導式正念就像做下述兩件事情一樣簡單: 請孩子觀察,看他在某個情景中看到什麼,注意到什麼。起初你可以自己先舉例,把重點放在你認為在那個情境中重要的事情上。 請孩子反省這些觀察結果如何應用在他自己或別人身上、如何適用在外面的世界以及如何應用在接下來可能採取的行動上。 鼓勵孩子在發生衝突的時候,當他們感到困惑時,或是當他們感覺悲傷的時候,花一點時間練習正念。這些時刻能讓孩子回歸自我,能讓他們在必要時做點改變,也能讓他們做出決定,找到方向。 最終,你希望孩子能不假外力,主動為自己保留這個空間。和孩子在獨立思考以及勇於負責方面所能得到的重大收穫相比,一開始所需投注的時間其實是少之又少。一個正念時刻不一定要花上一分鐘—它可以只是孩子短短幾秒鐘的靜默。這可能需要做幾次練習,但是你正在為孩子能夠自主而努力。如果孩子不會主動花時間在正念時刻,家長不妨介入並提供分享,討論自己的感受、孩子的感受或是其他人的感受。 □家長提供鷹架支持 有時候孩子會仔細思考所有的選項,做出正確的行為,但有時候他們需要家長敦促,往正確的方向前進。家長的鷹架支持是改變孩子對某些情況的看法,以及改變孩子在某特定情境下,把哪些事情列為重要事項的關鍵所在。「鷹架支持」是家長為孩子提供一個架構或範本,來了解事情的狀況,特別是在人際往來或解決衝突的時候。這種架構可以只是用説的,也可以是家長示範,或者只是家長安排的簡單指定練習。關鍵在於讓孩子的大腦處理這類情況的次數夠多,使它成為孩子的第二天性,在腦海中、行動中,不斷反覆地做,直到成為孩子性情的一部分。 父母可以用口語的方式為孩子做鷹架支持,例如:在事件發生之際和孩子深入討論整起事件,或者在事後孩子回憶事件時,從旁多加闡述。這種口頭的鷹架支持會影響孩子日後談論這起事件的方式,因為家長所強調的觀點,孩子會記得更牢,也有助於孩子將此事件和頭腦中的其他事物連結起來。12,13所以,家長對事情的闡釋是有其價值的。 口語的鷹架支持適用於面對災難狀況,像是為我提供了一個架構,和孩子討論2017年發生在我們所居住的維吉尼亞州夏洛蒂鎮(Charlottesville, Virginia)的納粹示威活動。而口語的鷹架支持也適用於尋常的經驗,像是我們家人出遊,參加附近的山茱萸節,在那裡的露天園遊會裡乘坐各式遊樂設施。不幸的是,其中有一次,坐在隔壁艙的孩子竟然頭暈嘔吐,還被媽媽罵。 就像談論發生在孩子身上或周遭的事情一樣,我們也可以對孩子的行為採取鷹架支持,予以強化,這樣孩子就可以確立正確習慣。家長一開始必須親自參與,但是當孩子離開家,開始獨立生活時,家長就要放手,不要干預。就像建築物施工完畢後,旁邊的鷹架支持要儘快卸除一樣。因為鷹架有礙觀瞻。為人父母,我們必須適時讓孩子獨當一面。而我們正在進行的工程,是一棟有美麗海景的豪宅! 讓我們假設我們還在那個山茱萸節的園遊會,有個孩子把你九歲女兒剛剛玩滑雪球遊戲贏來的填充娃娃拿走,扔到廁所的屋頂上。女兒當然會來向你哭訴,而你需要給她一個架構,讓她在自己能力許可的範圍內,獨立處理這個情況。孩子年紀越小,你就越該為她示範該怎麼做—例如:在你第一次和她嘗試鷹架支持時,親自示範或是詳細解説,在那種情況下她應該怎麼做。(請參閱本書第七章中的「解決衝突的方法一:教導孩子清楚而明確地表達」)當你找那個孩子談話時,讓女兒和你一同前往;如果找不到那個孩子,那就跟女兒演練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時該説些什麼。 經過兩、三次幫她在類似事件做鷹架支持之後,她應該能夠自己解析同類的事件。下一次又遇到類似的狀況,無論是隔天在商店排隊付帳時,還是再度參加山茱萸節慶時,鼓勵孩子自己嘗試鷹架支持,幫助她理解事情的後果。如果自己的孩子是那個把填充娃娃丟到屋頂上的人,你還是可以使用鷹架支持,但你需要的是練習不同的技巧(請參閱第七章的「OUT架構」)。 我們記得那些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還記得的事情。亨利.莫萊森(Henry Molaison)給了我們一個很不可思議的例子。他在1953年開刀控制癲癇的病情。14醫生開刀切除了誘發癲癇的那個大腦區塊,那個區塊是包括了海馬迴(hippocampus)的部分顳葉(temporal lobes)。手術後,亨利不再有癲癇發作,然而康復後,他也無法再形成新的記憶了。他不記得每天照顧他的醫生,隨著時間過去,他不知道今年是哪一年,也不知道現任總統是誰。 很不幸地,這就是我們找出海馬迴是腦部負責短期記憶區塊的方式。但亨利仍然很聰明,因為人類的記憶不是只儲存在一個地方。相反地,記憶被儲存在多個大腦區塊裡,即使是以手術切除一大塊大腦的人,也能保有高度智商。15亨利的案例告訴我們許多有關記憶運作的其他方法。醫生要亨利畫出一個五角的星形圖案,不能看著紙畫,只能用鏡子裡的反射畫面來引導繪圖。他每天都不記得自己執行了這項任務,但在十天的期間裡,他畫得越來越得心應手。在這些程序記憶形成的同時,還有其他的大腦區塊被啟動了,學習無需學習者意識到自己正在學習。 我們的孩子也是如此。他們可能對父母的教導沒有太明顯的記憶,但是每一次他們經歷某些事情,每一次練習某件事情,每當父母經由問問題來引導他們思考某個課題(即使這個問題尚未有答案),都是一種學習。我們需要找出方法來更頻繁地啟動控制那些理想行為的神經通路,而如果孩子與我們的理想背道而馳,我們也需要找出對策。為此,我們需要(1)給孩子明確的練習,(2)讓他們負責以正確的方式鍛鍊習得習慣(參見第39頁)。 ◆為什麼需要鷹架支持孩子的經驗 如果一再重複,經驗最終可以藉由突觸可塑性來改變兒童腦部的運作方式。這是形成習慣的神經學定義:神經元系統的架構將因應事件的後果而變化,無論這些後果是自然發生,還是人為打造的。 如果家長提供的鷹架支持不足,即使家長本身的生活是極佳的範例或典範,也無法及早提供足夠的方向,來影響神經系統養成習慣。要孩子只是觀察父母的言行是不夠的。孩子部分的腦部發育與人格發展,無需父母介入就會自然進行,然而並非所有的技能都是孩子打從出生就擁有的,有些技能需要經由努力才得以發展。神經科學告訴我們,行為打造突觸,因此家長必須使用鷹架支持,來確保孩子所練習的行為,不會是與我們所期望的創造力、同理心、自制力以及自我調整技能背道而馳。 ◆練習模式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天生就能以最佳方式處理人際互動,那麼父母早就失業了。家長必須參與其中,使孩子能以正確的方式練習各項事務,而家長在早期練習期間所關注的重點,能確保孩子持續啟動那些我們希望他們保留的神經迴路。由於練習大有功效,所以家長必須仔細選擇要把時間花在練習哪些事情上,例如:研究顯示,古典音樂的訓練能夠增進髓鞘形成,並且重新建構控制手指運動的大腦區塊,但卻無關乎促進大腦具創造力區塊之間的連結。 但另一項研究顯示,有較多音樂即興練習的成年人,在主司解釋及處理不同概念之間的關係的大腦區域(稱為聯合皮質)裡,有更多神經連結的活動,這提供了良好的證據,證明創造性行為可以經由訓練而自動化。17這中間的差異很微妙,卻極為重要:兩項研究都涉及音樂訓練,且兩者都顯示,音樂訓練能改變大腦。但人們接受音樂訓練的方式值得探討,他們是練習記憶性的音樂流程,還是練習即興創作呢?第一項研究顯示的是慣性習慣,而第二項研究則是展現習得習慣。 你能想像你的兒子練鋼琴時只彈奏隨機出現在腦中的音符嗎?我們很難抗拒叫他練習特定曲目—流暢彈奏其他作曲家所寫的曲目—的誘惑。新創反應能成為一個人的自動反應,這種概念很有趣,但確實符合腦部的發展方式。還記得嗎?使用某個神經通路會強化這個特定通路。因此,如果你已經在大腦連結網絡中打造了多重神經通路,並經常運用這些通路,那麼使用這些神經通路來產生擴散性思考(divergent thoughts)就很容易。兩者的對照就像是,在已經被踩出來的小徑上奔馳,與在森林裡另闢蹊徑。現在強化腦部聯合皮質區裡的神經通路,就能培養出一生充滿創造力、懂得思考的孩子。這是培養具有慣性習慣的孩子,與培養因為習得習慣而茁壯成長的孩子之間的區別—你當然會希望孩子擁有自主與創造性思考。 ◆運用鷹架支持練習的三種好處 我們可以用心安排,讓孩子練習待培養的技能,像是教導獨生子女如何應對來自表兄弟姊妹戲謔但有點令人討厭的捉弄。或是當孩子犯錯時,我們可以用溫和的方式勉強孩子,為了他們的自我成長而澈底反省—比如孩子在家裡餐廳對弟弟做出踢足球的鏟球動作,就得要求他用正確的做法向弟弟道歉。(「我應該要請他把手中的電池放下來,而不是用鏟球的動作撞他,搶他手中的電池。」)無論孩子勉強與否,練習會改變腦部的運作方式。 我們有三種方式和孩子一起使用鷹架支持的練習:提升待加強的技能、處理小事情以及改變壞習慣。 提升待加強的技能。我的女兒凱瑟琳討厭讓別人傷心,傷害別人的感情。這是很好的為人之道,她的善良有時候真令我佩服。但她爸爸和我都擔心,在與人方便和在該斷然拒絕之間可能存在著模糊的界限。我們希望她能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即使這樣可能讓某些人傷心、生氣。因此,我們和她會定期在廚房聊天,演練一些她需要説「不」的情境。我們假裝是她五年級班上的同學,(「嘿,我最親愛的朋友,如果我媽媽打電話給妳,妳可以告訴我媽媽,我在妳家嗎?其實我是要一個人騎腳踏車去便利商店買一堆糖果。」或者我們假裝是冰雪皇后(Dairy Queen)店裡的員工,(「因為我想中樂透的大獎,所以買了這些刮彩券,我刮得很累,所以你吃完冰淇淋以後,不介意的話,幫我把那邊窗戶旁的桌子都清理乾淨好嗎?」)有時候我們裝成臨時碰到的陌生人,(「嘿,我剛剛被閃電打到了,你可以到我的廂型車上,幫我找個繃帶嗎?」)凱瑟琳要練習説「不」。儘管表演這些戲碼幾近荒謬可笑,但她學會告訴別人「不行,我不能幫你。」有時候是正確的事情。由於這些練習是以好玩的方式進行,所以我們和凱瑟琳是同屬一個團隊。早在問題可能發生之前,我們就先練習説「不」。 你比其他人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你知道他們的長處在哪裡,他們哪裡需要加強才能全面性平衡發展。每天只要花兩分鐘的時間,專注於需要強化的技能,可是比你預期中更快獲得結果。例如:連續七天,每天和孩子對話,探討別人的感受,你可以保證,他們會更加了解別人的感受,以及自己的行為如何影響別人的感受。你的行動會讓孩子把這當成是他們看待世界最重要的準則。 處理小事情。本書以下三個部分將會告訴你,如何使用練習來幫助孩子更有自制力,具備更多同理心,並且更具創造力。本書著重於大項技能,但神經科學的原則並無差別,你可以練習任何技能。希望孩子每天早上準時上車嗎?以正面態度開始練習:讓這成為一場比賽,把從圖書館新借的書藏在車上等他發現,或是如果他準時繫好安全帶,就讓他選擇在車上播放的音樂。重點是,讓孩子準時上車,讓那些神經通路運作。讓孩子有經驗調好自己的小鬧鐘,讓孩子自己上車,無論動機為何。讓他自己弄清楚如何達成任務,這會強化那些能幫助他按時上車的神經通路。 然後,經過幾天成功的經驗後,停止給予獎勵。如果好行為停止了,就專注於核心問題。每次他不能準時一起開車離開家,就請他檢討自己早上所做的事情,如果他沒有抓住重點,就提供他一些字彙來思考。詢問他,他的行為對別人的影響,如果他説錯了,就詳細為他解説。請他想出幾種能按時上車的方法,讓他奉行其中一項,然後努力讓他能輕鬆辦到。最終,以後這類對話大部分會是兒子自己能主導的。 要建立一個練習的鷹架支持,你只需要讓孩子進入一個你想要加強的情境。有時候,這會在一天的行程中自然發生,就像總是遲到的孩子。有時候你可能得藉助杜撰的場景,以此來進行討論,就像我丈夫和我幫凱瑟琳一樣。這些互動必須是針對某個事件,刻意進行的口頭鷹架支持,可以簡單到就是提出幾個重點式的提問,即使你沒有馬上得到回答。或者也可以是行為演練(這個方法在我看來是教養孩子最有趣、最多回報的一環,因為你和孩子一起玩起實境遊戲)。 例如:我兒子參加初中的第一次舞會時,我有短暫的恐慌。我回想起自己慘痛的第一支舞,想著:「我兒子怎麼會知道該怎麼做呢?」他需要練習走向舞伴,邀請她們跳舞,還得優雅接受回絕。所以我在客廳把音樂放得很響,他妹妹和我擠在一個角落裡,指示他幾分鐘後過來邀請我跳舞。我告訴他如果我拒絕了,他該怎麼辦,他給了我臉色看,然後他等了幾分鐘,走過來,在吵雜樂聲中大喊:「你想跟我共舞嗎?」我笑著説:「我不要。」他説:「好的,如果你改變想法,請告訴我。」然後走開。 把你想培養的每項技能想成是你和小小孩一起玩新的桌遊一般。你必須大聲説出遊戲規則,並且教他們怎麼玩。第一場遊戲需要花上一點時間。期間會有困惑和抱怨,對你來説可能不見得很好玩。但是第二次玩的時候,孩子知道該怎麼玩了,然後到第四次玩的時候,你用不著陪他們玩,你甚至可以去看書。事實上,清楚遊戲目標以後,孩子會自己找出贏的策略。培養創造力、同理心與自制力的技能,也是如出一轍。 改變壞習慣。好的行動不需要改變。但習慣並不總是好習慣,有時候行為需要改變。科學界正在積極研究形成習慣所涉及的神經迴路,幸運的是,經由練習來改變行為並沒有一個絕對的關鍵期。18突觸隨時都可以改變。老狗仍然可以學習新把戲,我們可能只是缺乏練習罷了。 湯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指出,「美德的習慣完全形成以前,它們以某種先天的傾向存在於人性之中,這是美德的開端。但後來,美德透過行動的實踐,獲得妥善的完備。」19這種説法是正確的,然而傾向卻不需要是「先天的」,因為這表示只有先天重要,而教養不重要。 做家長的我們不必等待基因突變與物競天擇的漫長過程來改變基因。你的行為現在就能帶來改變。無論孩子的年齡多大,永遠不嫌遲。經驗可以改變基因的使用方式,研究人員證明了表觀遺傳的模式是可逆轉的(參見附錄二,《表觀遺傳學》)。在每個神經元中,基因調節(gene regulation)隨時在發生。你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某些神經通路會強化,某些神經通路會弱化;讓我們把這個過程變成具有目的性的。 很顯然,孩子並不總是聽從父母的話,也不會奉命行事。即使我們無法完全同意孩子所做出的決定,但仍需要尊重孩子的決定。光是深植「孩子是唯一有權為自己做決定的人」這個觀念,就是讓孩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第一步。而這是真的:你唯一能控制的行為就是你自己的行為。跟我覆誦一次,因為這句話也適用於父母:你唯一能控制的行為就是你自己的行為。 然而,根據設計,錯誤的決定就是負面技能的不必要操作,我們不希望自己預設的神經通路所啟動的,是這些不想要的腦神經迴路。而優質的練習意味著,以正確的方式練習正向技能。讓教養專注於所選擇的正確事務,是一個很好的起點,但這樣做還不夠。想要精通某項事情,孩子需要學習如何正確執行。如果他們沒有正確練習某項技能,他們就是選擇在腦部保留錯誤的神經迴路。 決定,無論好壞,都會打造突觸。因此,家長不能只是閒坐觀望,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希望他們感受到不良行為的苦果,然後祈求、指望他們下次能夠做出好一點的決定。父母的角色是讓孩子做決定,然後接續著幫助他們啟動我們樂見他們使用的神經迴路。當孩子做出錯誤決定時,我們需要使用鷹架支持練習,來輔導孩子找出一套方法,做出更好的決定,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儘可能提供多種選項。運用鷹架支持的練習來改變不良習慣,應該要融入孩子所能擁有的三項最重要技能:別人的感受如何(同理心),有沒有不同的做法(創造力),以及下次你會怎麼做(自制力/自我調整)。 這種後續行動很重要,因為如果孩子練習的是做出壞的決定,他最終會成為做出不良決定的成年人。讓孩子做決定,然後大人幫助他們找出,在那種情況下,更好的行事方式,這會讓孩子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抉擇時,能獲得成功。重點在於重做。當我們練習時,不斷地反覆重做,直到做好為止。 ◎第四步驟 給予更多空間 最後,你需要給孩子更多空間,然後再給孩子指導,接著再给他們更多的空間—你知道我的目標是什麼了吧!最終,家長無需再提供指導,而孩子將擁有未來生活中完全的決定空間。 為人父母的真正工作是,讓孩子在他們還在父母照料下的時候,盡可能多做決定,在此同時,有目的性的讓孩子置身於某些處境中,這些處境讓孩子必須做出能練習使用我們希望他們保留的神經通路,又能培養我們認為對他們人生成功最重要的技能。僅僅為孩子示範優良的價值,允許孩子獨立做決定是不夠的。我們和孩子對這些決定要有後續討論,要求孩子積極練習,也鼓勵孩子保有反省與正念行為的空間。
第三章 教養第二天性 培養這三種技能的方法 經驗是塑造大腦的藥品—不僅要透過擁有好的經驗,也要藉由避免錯誤的經驗。這些經驗會改變腦神經系統的架構,打造出自我的樣式。孩子透過日常生活自然會獲得一些本於經驗的知識,然而還有另外的技能,如果我們不特別重視,可能就永遠無法完全開發。 身為家長,我們有責任幫助孩子擴展腦神經通路,好讓那些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技能,可以成為孩子的第二天性,並且讓那些我們不希望孩子擁有的品性,例如:容易目中無人、輕視團隊合作或因為怕衝突而息事寧人的傾向,像這類的腦神經通路最好...
推薦序
▌導讀: 小時建立好習慣,孩子一生受用不盡 洪蘭 天性是生而有之,不必教的,但是教養不同,它必須透過學習,使大腦中的神經迴路因反覆活化聯結成習慣。當習慣成自然後,它就像天性一樣,不知不覺的表現出來了。 很多父母都知道教養的重要,卻覺得它太抽象了,不知從何著手。其實,教養和品德一樣,它就是所有生活習慣的總和—一個人的說話習慣、做事習慣、衛生習慣……加在一起時,就是這個人的教養了。 孩子大腦的神經元是每天不斷的在連接形成新迴路,每一次行為的發生都會使這條神經迴路聯結的更緊密。所以《顏氏家訓》中說「教婦初來,教兒嬰孩」。好習慣要從小養成,壞習慣一旦形成了,要改正它比建立一個好習慣辛苦十倍以上,因為神經迴路的形成有「競爭性」,新的好習慣必須和舊的壞習慣競爭大腦的空間和資源。一條迴路形成後,會因為持續不斷的使用而變得更綿密,使新的迴路插不進來,就好像一塊稻田如果先長了野草,稻子就沒有空間去生長了。壞習慣好比地方的角頭,勢力已經形成了,要動搖它不容易,這時要靠毅力,一直去強化好的習慣,使它的迴路夠強壯,能與壞習慣的迴路競爭同一塊資源。我剛從同一棟大樓的11樓搬到9樓時,回家進電梯常常就不自覺的去按11樓的鍵,二個禮拜以後才不按錯。所以小時候建立好習慣很重要,它使孩子一生受用不盡。 這本書所討論的教養觀念很先進,例如前一陣子,有個新的實驗出來反駁發展心理學上頗為有名的棉花糖實驗,認為「延宕的滿足」可能有新的解釋。他們認為四歲兒童是不是馬上吃這顆棉花糖跟他的社經地位有關係:環境優沃的孩子可能不稀罕這顆糖,但是家裡沒糖吃的孩子可能就會按捺不住,想要趕快放進嘴裡了。這本書有把新的實驗結果包括進來討論它,表示作者是跟得上新的研究報告的。 書中對很多坊間流行的迷思都有所指正,雖然國內也有學者指出沒有所謂的「左腦人、右腦人」等等,但是報章雜誌還是在談某名人是左腦的、某歌星又是右腦的。我希望透過這本書把這些迷思去除,不再讓父母送孩子去特別發展他的左腦或右腦。 一個觀念的改變一定要知其所以然,改變的才會澈底。這本書最可取的地方是它從大腦的機制來解釋幼兒大腦的發展和學習,例如創造力會活化多巴胺通路,所以孩子做出一個東西來時,都會很高興等不及要拿給大人看。又因多巴胺強化學習效能,所以一個人處在創造發明的喜悅時,常會廢寢忘食。 從1990年布希總統說「這是大腦的十年」匆匆又已經過了三十年了,大腦研究的發現每天都讓我們睜大了眼睛,充滿了驚喜。對於自己擁有的腦,我們要了解它,對孩子的大腦我們更要好好的保護它,使它能正常的發展,造就孩子的一生。 ▌專文推薦: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 黃瑽寧/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在1950年代,醫學的進步速度,大約相隔五十年才會增加一倍的知識量。換句話說,老醫生執業生涯五十年,就算他從來不進修,到了退休時,仍有一半的知識量,可以跟上時代的腳步。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醫學進步的速度,是每隔七十三天,知識就會增加一倍!以這樣的速度推算,別說不進修了,就算天天焚膏繼晷,人類的大腦也毫無機會像古人一樣,達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境界。 因此,當世界上的知識量是如此龐大,教育界也開始擔憂,孩子每天在學校,究竟該優先學習哪些技能呢?是背誦古詩詞,強記歷史年代,或是解決數理難題?雖然每個人看法不同,但是與其反覆爭執甚麼內容應該放入課綱的同時,家長或許應該換個角度思考:在這谷歌(Google)可查詢任何資料的現實世界,學習現存的知識內容,或許已不是教育的重點,反而是期望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能培養出應付未來知識爆炸時代,所必備的素養與技能。 在這本《孩子的第二天性》的書中,作者神經科學博士愛琳.柯拉博 (Erin Clabough) 博士,提出當今兒童最急迫需要的三大能力: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她認為這三項能力,正是在人工智能突飛猛進的未來世界,人類所必備的素養與技能。事實上,這三項能力彼此間息息相關,比如說:擁有足夠的同理心,才能啟發人類強烈的創造力;又比如說:一個浸泡在同理心環境下養育的孩子,自然而然自制力也會相對的提升。書中引用了許多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來佐證以培養「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為目標的教育理念,不僅簡單可行,而且迫在眉梢。 如果這樣說還太抽象的話,讓我給大家一個簡單的提案:從今天開始,和孩子一起練習問「為什麼 (how and why)」,而非告訴孩子「是什麼 (what)」。既然未來世界人類的競爭對手是電腦,我們就勢必要降低孩子學習「是什麼」的時間,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問「為什麼」的技能,因為電腦最拿手的功夫就是給人結果與答案,但詢問「為什麼」的強烈好奇心,卻是人類才獨有的創造力。 過去人類學家所指的第二天性,是除了吃飽穿暖之外,人類有異於其他動物的特質。如今在愛琳.柯拉博的詮釋之下,第二天性不只要有異於其他動物,甚至還要有異於電腦、人工智能等等非生物體。作者樂觀的認為,人類大腦因為擁有突觸可塑性 (synaptic plasticity),因此可以藉由不斷修改與完善這些神經連結,順應外在環境的改變,永無止境的調整與學習,而這乃是電腦所不能及的。因此,如果未來的人類需要良好生存,並且以超越電腦的方式解決問題,那麼我們就更需要具備「創造力、同理心和自制力」這三種人類所獨有的特質,而且事不宜遲,天天練習。 教養的致勝之道: 要讓孩子重視自我調整 邢小萍 /台北市永安國小校長 我是一位老師,曾經擔任特教班和普通班老師;同時,我也是一位母親,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女兒,在她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努力將學校教我的「嬰幼兒身心發展理論」,應用在我孩子身上。 從事教育工作超過三十五年,當我看到書名《孩子的第二天性:家長如何運用神經科學來幫助孩子發展同理心、創造力與自制力》真的好像幫我打開了一扇窗戶,完全同意作者所言:如果現代父母能夠更瞭解神經科學,便能掌握獨特不同的育兒法——充滿自信、耐心,且方向明確。所以,我想向您介紹這本從神經科學觀點來談如何把孩子教育成一名成功而優秀的人。這是有方法的!本書以科學依據為基礎、從神經科學視角出發,傳授父母一種新的教養觀。 我們身處的環境一直在改變,回想我自己成長的歲月,當時沒有手機、更沒有網路;但是,現今的社會,我們的孩子是數位原住民,一出生便註定和數位結緣,所以作者說:想要成為一位卓然有成的大人,孩子就必須學會「自我調整」的能力,而這個重要的生活技能是奠基於「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作者直白地指出:家長們面對的一切教養的難題,都來自於缺乏「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其中的某一項。這點對於第一線的老師而言是無庸置疑的。 作者是一位大學的生物學教授,從事的是大腦如何發育、神經元如何連結,以及我們所經驗的事物如何改變我們……的基礎研究。她也一直思考自己研究的神經科學能不能幫助她教養自己的四個孩子?因此她揭露了神經科學的運作歷程,揭開了「創造力」和「同理心」的神祕面紗,並且把它們解構成可以教導的各個細節,同時讓家長知道大腦的運作也是遵循相同的法則:我們每個人都受到自己所啟動的神經網絡的控管。儘管每個人的行為方式是如此的不同,存在著巨大的個體差異,但是在神經科學的基礎上,人與人之間的相似性卻令人吃驚。而且透過實驗,告訴我們—父母在教養上的努力,的確會永久改變大腦的結構,特別是在孩子發育的初期。 台灣目前正在推動12年國教新課綱,強調三大核心素養「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對家長而言,本書作者也恰好提出跟核心素養相近的理念:在〈教養的致勝之道〉中她提到想讓孩子重視自我調整,父母必須先讓孩子相信,且支持孩子自我調整。要做到這一點,父母必須讓自我調整顯得有吸引力、可預測,並且值得一直做。激發孩子的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符合「自主行動」;應用「賽局理論」教孩子「溝通互動」作出好選擇;用服務學習培養「社會參與」……。 當我們理解大腦的「深度學習」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那麼這本書讓我們看見學習如何在細胞的運作中產生,也讓我們能夠一窺大腦的奧祕。對於父母的成功教養而言,值得您讀一讀並立刻試試用用神經科學發展孩子的「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
▌導讀: 小時建立好習慣,孩子一生受用不盡 洪蘭 天性是生而有之,不必教的,但是教養不同,它必須透過學習,使大腦中的神經迴路因反覆活化聯結成習慣。當習慣成自然後,它就像天性一樣,不知不覺的表現出來了。 很多父母都知道教養的重要,卻覺得它太抽象了,不知從何著手。其實,教養和品德一樣,它就是所有生活習慣的總和—一個人的說話習慣、做事習慣、衛生習慣……加在一起時,就是這個人的教養了。 孩子大腦的神經元是每天不斷的在連接形成新迴路,每一次行為的發生都會使這條神經迴路聯結的更緊密。所以《顏氏家訓》中說「...
作者序
前言: 我的老大八歲的時候對我説:「媽媽,是我的大腦控制我,還是我控制我的大腦呢?」;我六歲大的孩子問我:「酒精是不是一種毒藥?」(我當下順勢把手中的酒杯藏了起來);我四歲的孩子想知道臉頰有什麼作用;而我兩歲大的孩子會開心地使勁拍打我的臉頰,然後一溜煙地跑掉,好叫我去追他。 他們每個人正處於不同的探索階段,這些階段隨著孩子的成長有所改變,而孩子的大腦則持續發育,繼續邁向成熟。孩子讓我和每天從事的科學工作有了真正的連結。即使我是一名受過分子生物學訓練的人,我還是覺得孩子的遺傳力量十分驚人。他們怎麼可能全都出自於同一個基因庫,卻又各自如此獨特呢?他們每個人處理問題的方式各有不同,各有各的短處,卻也不費力地展現各自的天生本領。身為他們的母親,我很快就開始思索自己如何能夠在教養他們的同時,也滿足每個孩子的個別需求。 我開始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是一所小型大學的生物學教授,在實驗室從事的是大腦如何發育、神經元如何連結以及我們所經驗的事物如何改變我們等等的基礎研究。然而,我所教授與研究的神經科學能否告訴我如何教養自己的孩子嗎? 當我探究這個問題時,我發現許多神經科學的知識能夠直接適用於教養課題,這其中包括有關人類在分子生物的層次上如何學習、腦部特定區塊的發展過程與時程、大腦的發展如何與日常所見的行為攸關、反覆練習如何使行為變成習慣以及做決策的行為如何對父母與孩子雙方造成重要影響等基礎事實。 我的研究也顯示,我們的社會強調某些個人品格,卻犧牲其他的特質。我們説重視孩子的創造力、同理心以及自制力,卻言不符實,説一套,做一套。根據我的所學,我的確相信上述三種特質是終其一生能成就孩子,讓他們成為良善的人所真正需要具有的品格。我也清楚知道,與一般世俗看法相左的是,這些品格不是與生俱來的特質或才能,而是可以學習的技能。至於身為父母的我們是可以幫助孩子學習這些技能。 ◎建立特定的大腦神經連結 為了要了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同理心與自制力,以及教導孩子如何(透過自我調節的行為)刻意使用這些技能,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教養方式如何型塑孩子的大腦。突觸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或稱為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是一個高度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神經元(neurons,能傳遞訊息的腦細胞)彼此之間的連結會根據這些連結的使用頻率,逐漸退化或是逐漸強化。父母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強化孩子大腦某些神經元的連結,同時也讓其他連結無法形成,或不甚發達。 如果希望孩子發展創造力,那我們需要幫助孩子的大腦建立能使他們具有創造力的神經元連結。同理心、自制力和自我調整(self–regulation)也是同樣的道理。建立任何技能神經元連結的關鍵就是練習。神經科學顯示,正如練習可以幫助孩子學習相對簡單的技能,比如:走路、投擲變化球或是背誦《漢密爾頓》(Hamilton)歌舞劇中的某一首歌詞;練習也可以讓孩子有能力學習像是具創造力、表達同理心、保持自制力這類更複雜的技巧。學習這些技能的方式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這些技能或許更為繁複,但是大腦運用相同的機制使它們融入我們的自我。(在此同時,可以幫助孩子不要重覆那些我們希望遏止的行為,以使產生這些行為的神經元連結弱化。) 神經科學的美妙之處在於,一旦揭開了諸如創造力和同理心的神祕面紗,並且把它們解構為可教導的各個小節,我們就會明白,大腦的運作其實是遵循相同的法則:我們每個人都受到自己所啟動的神經網絡的控管。儘管每個人的行為方式存在著明顯、有時候甚至是巨大的個體差異,但是在神經科學的基準上,人與人之間的相似性卻令人吃驚。我們明白父母在教養上的努力,的確會永久改變大腦的結構,特別是在孩子發育的初期。 ◎如何使用本書 這本書解釋了為什麼創造力、同理心和自制力這三種技能,再加上屬於全方位技能的自我調整是如此重要,同時也為培養這些技能的教養方法提供指導。在本書的第一部,我分享為什麼我相信上述這些技能,是為了每個孩子短期與長久的幸福,需要去學習且是不可或缺的。我探究了在這些技能背後相關的神經科學,以及它們之間的相關性。接著我會告訴大家如何將這些資訊整合起來,運用既為孩子保留成長空間,又能提供指導的教養技巧,使孩子能夠以既讓父母驕傲,又讓自己開心的方式,獨立成長。 然後我專注於研究每項技能,以及為人父母者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孩子經由練習,培養這些技能。本書的第二部探討創造力的重要性(就創造力本身而言,以及以創造力作為更高階思考的平台),還有父母如何設定目標,專注培養創造力。 本書的第三部提供多重方式來檢視同理心的概念,告訴我們培養同理心對孩子的莫大好處。書中也提供幫助孩子練習同理心的活動。 本書的第四部專門討論自制力,以及如何加強自制力,此外也附帶討論一個有點誤導的觀點,那就是把自制力視為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技能。雖然良好的自制力或許能使我們不致誤觸法網,但是自我調整才是幸福、成功人生的關鍵要素。因為我們生而為人所需要的不僅僅是不犯錯而已,人生最令人滿足的經歷不是來自不作為,而是來自於在我們需要獨當一面時、在我們朝著目標努力邁進時以及在我們能夠做到達成自己的目的卻不妨害他人時,把事情妥善處理好。 本書的第五部提供了有關自制力、同理心和創造力如何在大腦中整合的資料、形成自我調整背後的理論和能使孩子充滿幹勁,學習自動自發的教養策略。 本書有兩種使用方法:如果想得到一個概括整體的教養觀,你可以從頭按部就班讀完本書。書中對每項技能,至少有一個快速、初步的測驗,來確定你的孩子在某項技能的發展過程中處於哪個階段。你可以看到孩子已經發展了哪些技能以及在哪些方面再加以練習會有所助益。另一個做法是,如果你已經知道自己想要在某特定方面訓練孩子,那麼可以直接跳到本書的第二、三或第四部。請記住,自我調整是我們積極努力想要達成的目標,因此第五部對每一個孩子都是重要的。 你的孩子並不需要積極全面性地學習每項特質,因為他們極可能已經擁有上述某些特質,這些特質被我們視為是個性中的一部分。你會看到本書將每項技能都細分出幾個細項:創造力的定義是自我表達(self-expression),或是創新解決問題的方式(innovative problem solving,也就是應用創造力),這兩種定義都很重要。同理心則又分為情緒、認知與應用同理心(applied empathy),這三者的重要性無分軒輊,不過當我們談到富同情心的孩子時,指的是「應用同理心」。自制力是培養良好的自我調節極為重要的一個步驟。這些技能整合成一種能力,是有韌性,善於解決問題者所具有的,而這正是我們期望努力達成的目標。 能夠在這些定義中看見自己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特質,有助於更加理解孩子的性格,也能幫助父母明白如何更稱職地教養每一個孩子。例如:我的一個女兒頗有創意,非常善於表達,也極富同情心。和別人發生衝突時,她會有受傷的感受,然後就把自己冰封起來。因此我們特別努力教導她,以應用創意與認知同理心,來作為解決問題的技巧。相較之下,我有一個兒子可以運用創意解決任何大小問題,也具有高度的認知同理心,但他幾乎沒有情緒同理心。我和他每天都會討論,他的某些行為對他人所產生的影響,我們致力於培養他的自制力,好讓他不會在發生衝突的時候魯莽行事。我的孩子各有不同的天賦,但我們做父母的所教養他們的價值則是相同的。 ◎短程收穫與長程目標 儘管在教養孩子時有遠見是很重要的,但要緊的不只是最終的結果,父母還必須處理日常生活上的危機。如果你決心和孩子一起努力,培養創造力、同理心、自制力與自我調整,那麼你就要解決那些對家庭和諧造成直接威脅的狀況:發脾氣、撒謊、爭吵等。為什麼?因為幾乎孩子所有的行為問題都和這些技能有關,也可以説都是因為這些技能還未能發展完全。 更進一步來説,在孩子身上培養這些技能意味著,你正在培養他們對任何情境的預設思考方式。你正在為他們對事物的觀點,發展一個平台,而這和他們因自己所持的觀點所採取的行動,是同等重要的。 從事批判性思考而後做出決策的能力,對一個人如何度過自己所選擇的人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一個人無論自認有多棒的創造力與同理心,如果不付諸行動,那麼創意和同理心永遠不會產生任何實質影響。如果你不與世界互動,那麼沒有人會知道你內心的想法。 因此,當我們以這三種特定的技能來教養兒女,不僅是為了解決教養上的各項問題,也是為孩子的神經網絡奠基,讓他們成為幸福、成功、有情緒韌性的成年人。這在短期、在長程都對孩子(和我們)有益。換言之,運用神經科學來指導我們的教養方式,不僅可以決定孩子現在的行為模式,也會決定他們將成為什麼樣的成年人。 每一位閱讀本書的家長都是為愛而讀。我們企圖將已知的各種愛護孩子的方法,好好地整合起來,以教養作為推進器,或許能讓孩子朝最佳方向啟航。 每個人都各有與生俱來的資質,但也就僅只於此—那是一個起跑點。教養的工作是透過支持或不支持孩子大腦內部特定的神經連結而成。神經連結就是我們正在為孩子打造的內在地圖,那也正是孩子將來用以導航人生的思維模式。儘管立意良善,但是我們無法告訴孩子該如何生活;我們必須以身作則,而孩子必須親身經歷。正如我們不能指望孩子在沒有先練習走路的情況下開始跑步一樣,更不能指望孩子在沒有練習的情況下會具有創意、善體人意、懂得自制。 神經科學顯示,我們幼年時期經常使用的神經通路在未來更有可能被使用。父母的任務就是協助這類神經連結的過程,確保孩子的某些行為能成為他們的第二天性。或許孩子並非與生俱來就有這些個人特質,但當他們長大成年,你和他們交談時,會發現這些特質將成為他們既定的生活方式—是他們和世界接軌的平台。
前言: 我的老大八歲的時候對我説:「媽媽,是我的大腦控制我,還是我控制我的大腦呢?」;我六歲大的孩子問我:「酒精是不是一種毒藥?」(我當下順勢把手中的酒杯藏了起來);我四歲的孩子想知道臉頰有什麼作用;而我兩歲大的孩子會開心地使勁拍打我的臉頰,然後一溜煙地跑掉,好叫我去追他。 他們每個人正處於不同的探索階段,這些階段隨著孩子的成長有所改變,而孩子的大腦則持續發育,繼續邁向成熟。孩子讓我和每天從事的科學工作有了真正的連結。即使我是一名受過分子生物學訓練的人,我還是覺得孩子的遺傳力量十分驚人。他們怎...
目錄
洪蘭教授導讀推薦 推薦文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 黃瑽寧 推薦文 教養的致勝之道 : 要讓孩子重視自我調整 邢小萍 譯者序 教導孩子起而行的人生智慧 游綉雯 前言 22 第一部 教養第二天性 31 第一章 創造力、同理心、與自制力…32 孩子為什麼需要這些技能 第二章 給家長的實用神經科學…57 關鍵真相與過程 第三章 教養第二天性…86 培養這三種技能的方法 第二部 教養富創造力的孩子 123 第四章 創造力的神經科學…124 第五章 如何教養富有創造力的孩子…139 第三部 培養同情心 171 第六章 同理心的神經科學…172 第七章 應用同理心就是同情心… 202 第四部 培養自制力 237 第八章 自制力的神經科學…238 第九章 如何幫助孩子發展自制力…253 第五部 自我調節乃致勝之道 267 第十章 什麼是自我調整?…268 第十一章 教養的致勝之道…287 動機、管教、與賽局理論 結語 家長形塑孩子未來的自由意志…315 附錄一 簡易神經解剖學… 人類大腦的十個構成要件 323 附錄二 表觀遺傳學…天性與教養的交互作用 330 附錄三 大腦迷思對照大腦真相… 340 NOTES … 345
洪蘭教授導讀推薦 推薦文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創造力和自制力 黃瑽寧 推薦文 教養的致勝之道 : 要讓孩子重視自我調整 邢小萍 譯者序 教導孩子起而行的人生智慧 游綉雯 前言 22 第一部 教養第二天性 31 第一章 創造力、同理心、與自制力…32 孩子為什麼需要這些技能 第二章 給家長的實用神經科學…57 關鍵真相與過程 第三章 教養第二天性…86 培養這三種技能的方法 第二部 教養富創造力的孩子 123 第四章 創造力的神經科學…124 第五章...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