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廷頓認為從20世紀初開始世界出現了三波民主化浪潮,從20世紀初到1920年是民主化浪潮的第一波,二次大戰後出現了民主化浪潮的第二波,20世紀70年代末又開始了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每一波的民主化浪潮中,民主轉型後的國家往往經歷著不同的政治發展道路和政治發展結果,有的國家的民主化成功了,進入了穩定的民主政治狀態,有的國家卻陷入了政局的動蕩,甚至重新回到了威權政治的狀態。在第三波的民主化浪潮中,葡萄牙、西班牙、韓國和南非在民主轉型後都成為民主政治穩定的國家,但是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的一些國家在民主轉型後並沒有實現民主的穩固發展,充滿舞弊的選舉過程,混亂的政黨競爭,分裂的公民社會,軍人的政治千預,都危害民主政治的成功建構和運作。民主化就是一個國家從非民主的體制轉化為民主的體制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區分為兩大階段,第一步從原有的非民主體制初步轉變為民主體制,亦即民主轉型的階段,第二步是已經初步實現了民主轉型的國家的民主體制能夠穩定的存在和發展,亦即民主鞏固的階段。民主轉型理論側重研究民主化過程的第一階段,即如何從原有的非民主體制轉變為民主體制,民主鞏固理論側重研究民主化進程中的第二階段,即已經初步轉型的新民主國家如何實現民主鞏固的問題。20世紀70年代開始於葡萄牙的「第三波」浪潮不僅改變了許多發展中國家威權政體的政治形態,也再度引起了廣大政治學者的研究興趣,他們聚焦於這些國家「民主轉型」的原因、條件和過程上,進一步發展「民主化」理論。到了20世紀90年代開始,政治學者們認識到當前主要的研究任務不是如何推動更多國家捲入民主化的浪潮之中,而是如何鞏固這些新興民主國家,於是,民主化理論逐漸轉向了「民主鞏固」,即如何使民主政體在新興民主國家扎下根來,並且順利發展。民主鞏固理論一方面屬於民主理論的一部分,同時民主鞏固理論是比較政治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本書在全七章的內容中,從民主鞏固的歷史、理論開始談起,接著談到藉由那些方式研究民主鞏固,以及什麼是民主鞏固的條件,再來是對民主鞏固的評估和測量,其次談到民主鞏固的模式,最後為結論。
作者序
序
亨廷頓認為從20世紀初開始世界出現了三波民主化浪潮,從20世紀初到1920年是民主化浪潮的第一波,二次大戰後出現了民主化浪潮的第二波,20世紀70年代末又開始了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每一波的民主化浪潮中,民主轉型後的國家往往經歷著不同的政治發展道路和政治發展結果,有的國家的民主化成功了,進入了穩定的民主政治狀態,有的國家卻陷入了政局的動蕩,甚至重新回到了威權政治的狀態。在第三波的民主化浪潮中,葡萄牙、西班牙、韓國和南非在民主轉型後都成為民主政治穩定的國家,但是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的一些國家在民主轉型後並沒有實現民主的穩固發展,充滿舞弊的選舉過程,混亂的政黨競爭,分裂的公民社會,軍人的政治千預,都危害民主政治的成功建構和運作。民主化就是一個國家從非民主的體制轉化為民主的體制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區分為兩大階段,第一步從原有的非民主體制初步轉變為民主體制,亦即民主轉型的階段,第二步是已經初步實現了民主轉型的國家的民主體制能夠穩定的存在和發展,亦即民主鞏固的階段。民主轉型理論側重研究民主化過程的第一階段,即如何從原有的非民主體制轉變為民主體制,民主鞏固理論側重研究民主化進程中的第二階段,即已經初步轉型的新民主國家如何實現民主鞏固的問題。
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西方政治學者對民主化的研究重心逐漸轉向民主鞏固的問題,民主鞏固理論成為當代民主化理論研究的重要主題。民主鞏固的概念,民主鞏固的相關條件,民主鞏固的測量及民主質量的評估,民主鞏固的不同道路和方式,都成為民主鞏固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1985年12月在巴西召開了「當代拉美國家民主鞏固中的困境與機會」的研討會,集中討論了民主鞏固的概念和轉型後政體比較研究的方法。1987年在美國又召開了「拉美和南歐民主鞏固中的問題」的研討會,總結了民主鞏固研究的方法和主題。20世紀90年代後,民主化研究從轉型學(Transitology)逐漸過渡到「鞏固學」(Consolid-ology),民主鞏固的研究進入了全盛時期,形成了民主鞏固學,一大批的政治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甚至在政府中擔任要職的政治家都十分關注並投入民主鞏固問題的研究和討論。1990年由美國民主研究國家論壇共同主任普拉特納和戴蒙德擔任主編的《民主雜誌》創刊,成為了研究民主鞏固理論重要期刊。民主鞏固理論是20世紀80、90年代以後民主問題的研究熱點之一,湧現了一大批相關研究的論著和論文,出現了一些比較重要的民主鞏固理論研究的綜合性著作,如亨廷頓的《第三波:20世紀後期民主化浪潮》、林茨與斯泰潘的《民主轉型與鞏固的問題:南歐、南美和後共產主義歐洲》和戴蒙德的《發展民主:走向鞏固》等等,另外還有大量的從某一方面、某一國家來研究民主鞏固的論著。
中國政治學界注意到了西方民主鞏固理論研究這一熱點問題,諸如亨廷頓的《第三波》、林茨、斯泰潘的《民主轉型與鞏固的問題》都已經譯成中文並正式出版,引起學界的關注和重視,有關民主鞏固理論研究的相關論文陸續出現。但是就總體而言,中國學界對當代西方的民主鞏固理論還缺乏系統的研究和深入的探討。王菁同學在廈門大學攻讀博士期間選擇民主鞏固理論作為研究主題,並對其進行了系統且深入的研究,完成了「民主鞏固理論研究」的博士學位論文,並以優秀的成績透過專家的論文答辯,這一研究專著的出版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是國內率先系統闡述民主鞏固理論的研究性專著,是有其學術價值的,有助於推動中國政治學界對民主化理論的研究。《西方民主鞏固理論研究》的專著,在全面收集並研讀國內外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系統地梳理並整合當代西方的民主鞏固理論,全面地展示了當代西方民主鞏固理論的概貌。
首先論著是追溯了當代西方民主鞏固理論興起的過程。作者概述了從政治發展理論到民主轉型理論再到民主鞏固理論的進程,將民主鞏固理論作為政治發展、民主化及民主轉型等理論的進一步發展的結果。民主鞏固理論的研究對象主要是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的民主轉型的國家,研究的核心內容是民主轉型的國家如何鞏固民主體制的問題。其次,論著理清了民主鞏固的概念及其研究途徑(方法)。作者透過對民主鞏固的概念的提出及其修正的過程的考察,透過對各種民主鞏固概念的闡述、比較和反思,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界定了民主鞏固的概念,民主鞏固既是民主體制相對穩定的一種政治狀態,又是一種從較為低級的民主形態到先進的民主形態的發展過程。民主鞏固不僅是民主體制的穩定地建立,而且也是政治精英和大眾現在文化上行為上接受並支持民主的動態過程。
在理清民主鞏固的概念之後,又進一步歸納出當代民主鞏固理論研究的四種研究途徑(方法),包括了結構主義研究途徑、政治轉型研究途徑、政治過程研究途徑和新制度主義研究途徑。透過對四種研究途徑的分析,說明了民主鞏固理論的研究方法。再其次,論著分析了民主鞏固的相關條件。民主鞏固理論從國家的初始情境因素、制度因素、行為因素和文化因素等四個方面,涉及轉型時的具體的政治經濟情境、國家建構、法治、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政治領袖與政黨行為、文武關係、公民社會、政治文化等民主鞏固的具體條件,說明了這些條件是如何影響了民主鞏固的政治發展過程。繼爾論著探討了民主鞏固的測量和民主質量的評估。測量和評枯都是對民主程度的科學化的度量,是民主鞏固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主鞏固測量側重於民主政體是否鞏固,而民主質量的評估包括了法治、參與、競爭、自由、縱向責任、橫向責任、回應量和平等八個維度的測量。民主質量的評估是民主鞏固與否的重要尺度,透過對民主質量的評估才能更好測量一個國家的民主鞏固的水平。最後,論著總結了民主鞏固的模式和道路。民主鞏固理論依據民主鞏固的等級和民主質量的高低,將民主鞏固過程中的民主政體的形態劃分為四種民主鞏固的模式:
積極鞏固的自由民主國家、完成民主鞏固的國家、消極鞏固的低民主國家和尚未鞏固的低度民主國家。依據新興民主國家實現民主鞏固的不同情況,區分了民主鞏固道路的五種形式:順利發展型、持續增強型、持續停滯型、曲折倒退型與反反覆覆型。
王菁博士的《西方民主鞏固理論研究》的專著是有其顯著的特色的。
第一,作者追蹤研究了當代西方民主化理論的學術前沿問題,提供了一本具有學術前沿性的研究專著。民主鞏固理論是20世紀80、90年代逐步形成的,90年代後才進入了全盛時代,是當代西方民主化理論的熱點問題。目前,中國政治學界對民主鞏固理論的研究還剛剛起步,有關民主鞏固理論主要是一些譯作和一些研究性論文。因此對該課題研究的難度較大,作者廣泛收集並研讀了大量的中外文資料,對這一學術前沿性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完成了民主鞏固理論研究的專著,著作中闡述的內容、提出的觀點具有學術前沿性,凸顯了當代西方民主化問題研究的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和新趨勢。
第二,作者系統研究了當代西方的民主鞏固理論,展示了「民主鞏固學」的理論全貌。目前國內雖有一些有關民主鞏固理論的研究性論文,但是基本上是從某一方面某一視角的研究,難以囊括當代西方民主鞏固理論的全貌,作者率先對民主鞏固理論進行了系統性的深入研究。專著對民主鞏固理論作出了全面系統的綜合性闡述,描述了民主鞏固理論的產生和演進的過程,理清了民主鞏固的概念,歸納了民主鞏固理論的研究途徑方法,闡述了民主鞏固的相關條件、民主鞏固的測量、民主鞏固的模式和道路等重要理論,並進行了客觀的分析,從而全面展示了民主鞏固理論的概貌,為中國政治學界提供了一本資料詳實、內容豐富的民主鞏固理論研究的學術專著。
第三,作者深入研究了當代西方的民主鞏固理論,完成了一本具有創新性的研究專著。目前國內對民主鞏固理論的研究還是剛剛起步的初始階段,缺少全面系統的研究性成果,因此率先對這一理論的系統的研究本身就是一項創新性很強的工作。作者系統深入探討了民主鞏固的理論,提出了不少具有創新性的觀點。比如專著是在民主化、民主轉型與民主鞏固的比較分析中,指出了三個概念之間的歷史聯繫與區別,從而澄清了民主鞏固的概念。著作中歸納出的民主鞏固的研究途徑(方法):包括了結構主義研究途徑、政治轉型研究途徑、政治過程研究途徑和新制度主義研究途徑,對民主鞏固的研究方法作出了全新的概括。在對民主鞏固的相關條件、民主鞏固的測量和民主鞏固的模式和道路等重要理論的探討中,專著都作出自己的獨特的分析,特別是注意到民主鞏固的諸要素之間的關聯和整合,提出了不少具有創新性的觀點。
這本專著的出版有助於中國學界更全面地了解當代西方的民主鞏固理論,從而全面地把握當代西方民主理論的發展狀況和趨勢。從民主鞏固理論中我們也能更好地認識當代新興民主國家的艱難的民主化進程及它們在民主轉型、民主鞏固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當然,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當代西方民主鞏固理論的侷限性,民主鞏固理論是建立在西方社會的價值觀的基礎上的,是以西式民主為標準的,推崇的是西方的民主模式,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絕不能簡單地照搬。但是,我們同樣必須看到民主鞏固理論中所包含的那些可以借鑑的合理因素。新興民主國家在民主化的進程中,在民主轉型和民主鞏固的過程中碰到的矛盾和問題,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中國以政治民主化為目標的政治體制改革可以從中吸收有益的經驗和教訓。在這個意義上說,《西方民主鞏固理論研究》的出版不僅具有其學術價值,而且對推動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也是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的。
序
亨廷頓認為從20世紀初開始世界出現了三波民主化浪潮,從20世紀初到1920年是民主化浪潮的第一波,二次大戰後出現了民主化浪潮的第二波,20世紀70年代末又開始了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每一波的民主化浪潮中,民主轉型後的國家往往經歷著不同的政治發展道路和政治發展結果,有的國家的民主化成功了,進入了穩定的民主政治狀態,有的國家卻陷入了政局的動蕩,甚至重新回到了威權政治的狀態。在第三波的民主化浪潮中,葡萄牙、西班牙、韓國和南非在民主轉型後都成為民主政治穩定的國家,但是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的一些國家在民主轉型後並沒有...
目錄
序
緒言
第一章 民主鞏固研究的歷史溯源
第一節 政治發展理論
第二節 民主轉型理論
第三節 民主鞏固理論的興起
小結
第二章 民主鞏固的概念
第一節 民主鞏固的定義
第二節 「民主鞏固」概念的批判與修正
第三節 民主化、民主轉型與民主鞏固概念間的聯繫
小結
第三章 民主鞏固研究途徑
第一節 結構主義研究途徑
第二節 政治轉型研究途徑
第三節 政治過程動態分析途徑
第四節 新制度主義分析途徑
小結
第四章 民主鞏固的條件
第一節 民主鞏固的初始情境因素
第二節 民主鞏固的制度因素
第三節 民主鞏固的行為因素
第四節 民主鞏固的文化因素
小結
第五章 民主鞏固的測量和評估
第一節 民主鞏固的測量
第二節 民主質量的評估
小結
第六章 民主鞏固的模式與道路
第一節 民主鞏固的模式
第二節 民主鞏固的道路
小結
第七章 結論
第一節 民主鞏固的艱難性
第二節 理論價值和侷限性
第三節 對發展和完善中國民主政治的啟示
參考文獻
序
緒言
第一章 民主鞏固研究的歷史溯源
第一節 政治發展理論
第二節 民主轉型理論
第三節 民主鞏固理論的興起
小結
第二章 民主鞏固的概念
第一節 民主鞏固的定義
第二節 「民主鞏固」概念的批判與修正
第三節 民主化、民主轉型與民主鞏固概念間的聯繫
小結
第三章 民主鞏固研究途徑
第一節 結構主義研究途徑
第二節 政治轉型研究途徑
第三節 政治過程動態分析途徑
第四節 新制度主義分析途徑
小結
第四章 民主鞏固的條件
第一節 民主鞏固的初始情境因素
第二節 民主鞏固的制度因素
第三節 民主鞏固的行為因素
第四...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